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 干燥(习题答案)

第七章 干燥(习题答案)

第七章   干燥(习题答案)
第七章   干燥(习题答案)

第七章干燥

1.已知湿空气的总压强为50kPa,温度为60℃相对湿度40%,试求:(1)湿空气中水气的

分压;(2)湿度;(3)湿空气的密度

解:(1)查得6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P S = 19.932kPa

∴水气分压 P水气 = P Sф= 19.932×0.4 = 7.973kPa

(2)H = 0.622 P水气 / (P-P水气)=0.622×7.973/(50-7.973)

= 0.118 kg/kg绝干

(3)1kg绝干气中含0.118kg水气

x绝干 = (1/29)/[(1/29)+(0.118/18)] = 0.84

x水气 = (0.118/18)/[(1/29)+(0.118/18)] = 0.16

∴湿空气分子量M0 = 18x水气 + 29x绝干气 = 18×0.16 + 29×0.84

= 27.249 g/mol

∴湿空气密度ρ= MP/RT = (27.24×10-3×50×103)/(8.314×333)

= 0.493 kg/m3湿空气

2.利用湿空气的H-I图查出本题附表中空格内的数值,并给出序号4中各数值的求解过程

序号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度相对湿度焓水气分压露点℃℃ kg/kg绝干% kg/kg绝干 kPa ℃

1 60 35 0.03 2

2 140 5 30

2 40 27 0.02 40 90

3 25

3 20 18 0.013 75 50 2 15

4 30 28 0.02

5 85 95 4 25

3.干球温度为20℃,湿度为0.009 kg/kg绝干的湿空气通过预热器加热到50℃,再送往常

压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若空气在干燥器中经历等焓干燥过程,

试求:

(1)1m3原湿空气在预热器过程中焓的变化;

(2)1m3原湿空气在干燥器中获得的水分量。

解:(1)原湿空气的焓: I0 = (1.01 + 1.88H0)t + 2490 H0

= (1.01 + 1.88×0.009)×20 + 2490×0.009

= 43 kJ/kg绝干

通过预热器后空气的焓 I1 = (1.01 + 1.88×0.009)×50 + 2490 ×0.0009

= 73.756 kJ/kg绝干

焓变化ΔH = I1 - I0 = 30.756 kJ/kg绝干

空气的密度ρ= MP/RT = (29×10-3×101.33×103)/(8.314×293)

= 1.21 kg/m3

∴ 1m3原湿空气焓的变化为ΔH = 30.756×1.21/1.009 = 36.9 kJ/kg湿气(2)等焓干燥 I1 = I2 = 73.756 kJ/kg绝干

假设从干燥器中出来的空气湿度t = 26.8℃,查得此时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

P S = 3.635 kPa

∴ H2 = 0.622φ P S / (P-фP S)

= 0.622×0.8×3.635/(101.33-0.8×3.635)

= 0.0184 kJ/kg绝干

由 I2 = 73.756 = (1.01 + 1.88H2)t2 + 2490 H2 试差

假设成立

∴ H2 = 0.0184 kJ/kg绝干

获得水分量:ΔH = H2 - H0 = 0.0184-0.009 = 0.0094 kJ/kg绝干

= 0.0094×1.21/1.009 = 0.011 kJ/kg湿气

4.将t0 = 25℃,ф0= 50%的常压新鲜空气,与干燥器排出的t2 = 50℃,ф2= 80%的常压废气混合,两者中绝干气的质量比为1:3。分别用计算法和做图法求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焓。解:(1)查得25℃时和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3.291 kPa和12.34kPa 新鲜空气湿度 H0 = 0.622φ0 P S / (P-ф0P S)

= 0.622×0.5×3.291/(101.33-0.5×3.291)

= 0.01027 kg水/kg绝干

废气湿度 H2 = 0.622φ2 P S / (P-ф2P S)

= 0.622×0.8×12.34/(101.33-0.8×12.34)

= 0.20142 kg水/3kg绝干

混合气湿度 H m = (0.01027+0.06714×3)/(1+3)

= 0.0529 kg水/kg绝干

混合气温度 t m = (25+50×3)/(1+3)= 43.75℃

∴混合气焓:I m =( 1.01 + 1.88H m)t m + 2490 H m

=(1.01+1.88×0.0529)×43.75 + 2490×0.0529

= 180.26 kJ/kg绝干

(2)做图发略

5.干球温度t0 = 26℃,湿球温度tw0 = 23℃的新鲜空气,预热到t1= 95℃后送入连续逆流干燥器内,离开干燥器时温度为t2= 85℃。湿物料初始状况为:温度θ1= 25℃,含水量ω1= 1.5%

终了时状态为:温度θ2= 34.5℃,ω2 = 0.2%。每小时有9200kg湿物料加入干燥器内。绝干物料的比热容C S= 1.84 kJ/(kg绝干·℃)。干燥器内无输送装置,热损失为580kJ/kg 汽化的水分。试求:

(1)单位时间内回的的产品质量;

(2)写出干燥过程的操作线方程;

(3)在H-I图上画出操作线;

(4)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新鲜空气质量。

解:(1)G = G1(1-ω1)= 9200×(1-0.0015)= 9062kg/h

∴干燥产品质量 G2 = G/(1-ω2)= 9080 kg/h

(2)X1 = ω1/ (1-ω1)= 0.01523

X2 = ω2/(1-ω2)= 0.002

当干球温度t0 = 26℃,湿球温度为23℃时由图5-3查的空气的湿度

H0 = 0.02 kg水/kg绝干

I1 = (1.01 + 1.88H1)t1 + 2490 H1

=(1.01+1.88×0.02)×95 + 2490×0.02

= 149.322 kJ/kg绝干

I1' - I2' = C S(θ 1 -θ2)+ C W(X1θ 1 –X2θ2)

= 1.84×(25-34.5)+ 4.187×(0.01523×25-0.002×34.57)

= -16.17 kJ/kg绝干

围绕干燥器做物料衡算

L(I1 - I2) + G(I1' - I2') = Q L代入已知条件

L(149.322 - I) –16.17×9062 = 580G(X1-X2)

L(149.322 - I) = 216068.74 ∵绝干气消耗量L=G(X1-X2)/(H2-H1)

∴ L = 119.89/(H2-0.02)

∴ 119.89(149.322-I)= 216068.74(H-0.02)

即 H + 0.000555I = 0.1

(3)略

(4)将I2 = (1.01 + 1.88H2)t2 + 2490 H2代入

H + 0.000555I = 0.1 解得 H2 = 0.0212

L= 119.89/(H2-0.02)= 99908.55 kg干气/h

L W = L(1+H0)= 99908.55×(1+0.02)= 101906.7 kg新鲜空气/h

9.某湿物料经过5.5小时进行干燥操作。物料含水量由X1 = 0.35 kg /kg绝干降至

X2 = 0.1 kg /kg绝干。若在相同的条件下,要求将物料含水量由X1 = 0.35 kg /kg绝干降至X2'= 0.05 kg /kg绝干。试求新情况下的干燥时间。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 0.15 kg /kg绝干,平衡含水量X* = 0.04 kg /kg绝干。假设在降速阶段中干燥速率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

(X-X*)成正比。

解:降速干燥阶段dX/dτ= -US/G'假设U = k(X-X*)

dX/dτ= -Sk(X-X*)/G'

dX/(X-X*) = -Skdτ/G'积分得

τ2 = G'ln[(X C-X*)/(X2-X*)]/Sk

总干燥时间τ= τ1+τ2 = G'(X1-X C)/SU C + G'ln[(X C-X*)/(X2-X*)]/Sk

= G'ln[(X1-X C)/(X C-X*)]/Sk + G'ln[(X C-X*)/(X2-X*)]/Sk

物料由X1 = 0.35 kg /kg绝干降至X2 = 0.1 kg /kg绝干

5.5=(0.35-0.15)G'/[(0.15-0.04)Sk] + G'ln[(0.15-0.04)/(0.1-0.04)]/Sk

= 2.426G'/Sk

G'/Sk = 5.5/2.426 = 2.267

物料由X1 = 0.35 kg /kg绝干降至X2'= 0.05 kg /kg绝干

τ'= τ1+ τ2'= 1.82 G'/Sk + G'ln[(0.15-0.04)/(0.05-0.04)]/Sk = 4.218 G'/Sk = 9.57h

即新情况下的干燥时间为 9.57h

《化工原理》第13章 干燥 复习题

《化工原理》第十三章干燥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2. 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答案*** 小;绝干空气 3. 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答案*** 干燥介质(热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以及与物料接触的方式。 4. 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___而定的;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是根据__________而定的。 ***答案*** 物料的性质;物料的性质和接触的空气状态 5. 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答案*** 自由水分;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 6. 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 =0.4kg水.kg-1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0.25kg水.kg-1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05kg 水.kg-1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答案*** 0.15、0.25、0.35、0.2(单位皆为:kg水.kg-1 绝干料) 7. 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的能力)和提高温度(增加其热焓) 8. 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答案*** 恒速和降速 9. 在对流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介质是_______________,它既是__________又是______。***答案*** 不饱和的热空气、载热体、载湿体 10.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答案*** t>t w>t d 11. 在干燥过程中,当物料中表面水分汽化速率___________内部水分扩散速率时,干燥即进入恒速干燥阶段。***答案*** 小于 12. 1kg绝干空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焓,称为湿空气的焓。 ***答案*** 其所带的H kg水汽 13. 根据水分与物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其物料中的水分可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吸附水分、毛细管水分、溶胀水分 14. 湿空气通过预热器预热后,其湿度___________,热焓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答案*** 不变、增加、减少 15. 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降至t2,此时其相对湿度___,湿度_____,湿球温度_____,露点_____。***答案*** 不变,下降,下降,下降。 16.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都不变。***答案*** 湿度、温度、速度,与物料接触的状况 17. 测定空气中的水汽分压的实验方法是测量_______. ***答案*** 露点。 18. 对于为水蒸汽所饱和的空气,则其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w,绝热饱和温度tas,露点温度td的关系是t__td _tw __tas 。***答案*** =,=,=,=。 19. 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选择题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 是。 (A)Ethernet (B)Internet (C)APARNET (D)PSDN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B)LAN (C)MAN (D)W 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A)数据传输(B)数据缓存 (C)数据服务(D)数据共享 5.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是指。 (A)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设备(B)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软件 (C)网络系统中各类管理人员(D)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局域网不提供服务。 (A)资源共享(B)设备共享 (C)多媒体通信(D)分布式计算 8.关于因特网中主机的IP地址,叙述不正确的是。 (A)IP地址是由用户自己决定的 (B)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 (C)主机的IP地址必须是全国唯一的 (D)一个主机可以属于两个或者多个逻辑网络 9.下面是有效的IP地址。 (A)202.280.130.45 (B)130.192.290.45 (C)192.202.130.45 (D)280.192.33.45 10.按照IP地址的逻辑层来分,IP地址可以分为类。 (A)2 (B)3 (C)4 (D)5 11.当用户向ISP申请Internet帐户时,用户的E-mail帐户应包括。 (A)Username (B)mailbox (C)Password (D)Username,Password 12.如果用户希望在网上聊天,可以使用internet提供的服务形式。 (A)新闻组服务(B)电子公告版服务 (C)电子邮件服务(D)文件传输服务 13.所有站点均连接到公共传输媒体上的网络结构是。 (A)总线型(B)环型 (C)树型(D)混合型 14.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A)IP (B)HTTP (C)FTP (D)Telnet 15.使用Internet时,由指明通信协议和地址。 (A)TCP和IP (B)FTP (C)URL (D)E-mail地址 16.一个计算机网络由组成。 (A)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B)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C)用户计算机终端(D)主机和通信处理机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B)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 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 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斯威齐模型中,弯折需求曲线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寡头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干燥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及问答题: 1. 干燥过程是_________相结合的过程,传质方向为________,传热方向为__________。 2. 在总压101.33 kPa,温度20℃下(已知2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4 kPa),某湿空气的水汽分压为1.603 kPa,现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将总压升高到250 kPa,则该空气的水汽分压为________。 3. 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仅与________及________有关。 4. 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阶段除去的物料中的水的平衡蒸汽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恒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在常压、25℃下水分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100% ?= 时,平衡含水量* 100%0.025 X ?==kg水/kg绝干料;相对湿度50% ?=时,平衡含水量 *0.009 X=kg水/kg绝干料。现将湿基含水量为20%的该物料,与25℃、50% ?=的空气接触,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_________kg水/kg绝干料,非结合水分量为_________kg水/kg 绝干料。 6. 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若干燥器部无补充加热,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越大,干燥器的热效率越,传质推动力越_______。 7. 降低废气出口温度可以提高干燥器的热效率,但废气在离开设备之前的温度的限制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8. 在测量湿球温度时,空气速度需大于5 m/s,这是为了。 9. 物料的平分一定是___________水分;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一定是_____________水分。 10.当某物料的干燥过程存在较长的降速阶段时,气流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两者中选用________ 较为有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欲在298K时用相对温度为60℅的空气干燥木材,使其中水分降到11.5 ℅(湿基),你认为是否可能?为什么?已知在此条件下木材的平分为12℅(干基)。 12. 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前,往往进行预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3、什么是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和湿球温度?两者有何关系?如何测定? 14要提高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15.测定湿球温度时,当水的初温不同时,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16. 在对流干燥过程中。为什么说干燥介质一湿空气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 17. 如何强化干燥过程? 18. 为什么临界含水量Xc的确定对于如何强化具体的干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两 种情况下Xc将会变大还是变小? (1)提高干燥时气流速度而使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大时;(2)物料的厚度减小时。试从干燥机理加以分析。 二、计算题:

第七章 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 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8、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9.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0.改革的性质是()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滴定分析法 习题解答 1.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 2CO 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若称取Na 2CO 30.1317g ,溶于水后用HCl 溶液滴定,共用去HCl 溶液23.83mL ,试求HCl 溶液的浓度。 解:Na 2CO 3+2HCl===2 NaCl+ CO 2+H 2O 13L mol 1043.010 83.2321061317.0--?=??=HCl c 2. 近似浓度为0.1mol·L -1的NaOH 标准溶液,用草酸(H 2C 2O 4·2H 2O )作基准物质标定。欲使滴定时所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在20~30L 范围内,则草酸的质量范围为多少? 解:2NaOH +H 2C 2O 4===Na 2C 2O 4+2H 2O g 126.01262 10.110203-1O 2H O C H 2422=????=)(m g 189.01262 10.110303-2O 2H O C H 2422=????=)(m 3. 下列数据各几位有效数字? (1)7.655 (2)6.023×1023 (3)4.8×10-10 (4)p K a =7.20 (5)0.01023 (6)51.14 答:(1)四位(2)四位(3)两位(4)两位(5)四位(6)四位 4. 应用有效数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3-0.254+789.10=791.7 =)(--34 10 34.2354.21032.44.52???? 4.2 (3)(1.276×4.17)+(1.7×10-4)-(2.176×10-3×1.30×10-2)=5.32 (4) (51.0×4.03×10-4 )+(2.512×2.034×10-3)=0.0256 5. 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下列过失的情况,试说明每种情况下NaOH 溶液所测得的浓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1)滴定管中NaOH 溶液的初读数应为1.00mL ,误记为0.10mL 。 (2)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应为0.351g ,误记为0.357g 。 答:(1)偏小;(2)偏大。 6. 由于一级标准物质H 2C 2O 4 ·2H 2O 部分风化,若用其来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答:偏低。 7. 测定含有Mg(OH)2 的试样时,称取1.403g 试样,在250mL 容量瓶中配成悬浮液,吸出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30.00mL0.07600mol ·L -1的标准硫酸溶液,待反应

化工原理干燥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相结合的过程。 2、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 3、恒定得干燥条件是指(温度)、(湿度)、(流速)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4、在一定得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则湿物料得平衡水分相应(增大),自由水分相应(减少)。 5、恒速干燥阶段又称(表面汽化)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状况、流速及其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降速干燥阶段又称(内部迁移)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结构、尺寸及其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等)。 6、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热空气的湿球温度)。 7、可用来判断湿空气的干燥能力的大小的性质是 相对湿度 。 8、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湿度 不变 温度 增加 。 9、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干燥介质是不饱和的热空气 。 10、干燥过程所消耗的热量用于 加热空气 , 加热湿物料 、 气化水分 、 补偿热损失 。 二、选择题 1、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C )。A .p H , B.d t H , C.t H , D.as t I , 2、在恒定条件下将含水量为(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当干燥至含水量为时干燥速率下降,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A ),平衡水分为(C )。 3、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干基,下同),先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干燥降至,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θ为(A )。A. w t ?θ B. w t =θ C. d t =θ D. t =θ 4、利用空气作干燥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B )。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 D.提高空气流速 5、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B )。 A .焓 B.湿度 C.湿球温度 D.露点 6、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 )。A .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临界水分 D.自由水分 7、以下关于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哪种说法不正确(D ) A 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B 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 C 对流干燥过程湿物料的水被汽化进入气相; D 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8、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湿空气与不断降温的冷壁相接触,直至空气在光滑的冷壁面上析出水雾,此时的冷壁温度称为(C )A 湿球温度 B 干球温度 C 露点 D 绝对饱和温度 9、在总压,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水/ Kg 干空气,现维持总压不变,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则相对湿度:( B)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0、在总压,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水/ Kg 干空气,现维持温度不变,将总压升高到125kPa ,则相对湿度:(A)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1、将湿空气通过一个冷却器,使其温度由t 1变为t 2(t 2高于空气的露点),则在此冷却过程中,湿空气的哪个参数未发生变化: (A )A 湿度 B 相对湿度 C 焓 D 比体积 12、绝热增湿过程可近似地认为是(A )A 等焓过程 B 等熵过程 C 等温过程 D 等湿过程 13、设有流量为V 1、V 2(Kg 干空气/秒)的两股湿空气相混,其中第一股的湿空气的湿度为H 1,第二股湿空

试题库之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 输入输出系统。C A.对象;B.资料;C.要素;D.信息。 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方法生成零件。C A.仿形;B.浇注;C.分层制造;D.晶粒生长 3.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D A.产量;B.产值;C.利润;D.生产率 4.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来自制造业。C A.20%;B.40%;C.60%;D.80% 5.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生产。B 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断型;D.密集型。 6.精良生产是对()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D A.波音;B.通用;C.三菱;D.丰田。 7.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C A.30%;B.50% ;C.70%;D.90%。 8.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 则和依据。 C A.文字;B.数字;C.字符;D.字母 9.成组技术按()组织生产。D A.产品;B.部件;C.零件;D.零件组 10.CIM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 力。 B A.高新技术;B.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D.现代管理技术 11.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D A.零件;B.设备;C.工艺装备;D.相关过程 12.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的组织形式。C 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自由式 13.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A A.时间; B.质量; C.成本; D.服务 14.柔性制造系统(FMS)特别适合于()生产。B A.单件;B.多品种、中小批量;C.少品种、中小批量;D.大批量 15.先进制造技术首先由美国于20世纪()提出。D A.70年代中;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中 16.当前精密加工所达到的精度是()。C

第7章图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7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的度为与它相关联的()的数目。 A. 顶点 B. 边 C. 权 D. 权值 2.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 v i与v j之间的路径为从v i到达v j的一个()。 A. 顶点序列 B. 边序列 C. 权值总和 D. 边的条数 3.图的简单路径是指()不重复的路径。 A. 权值 B. 顶点 C. 边 D. 边与顶点均 4.设无向图的顶点个数为n,则该图最多有()条边。 A. n-1 B. n(n-1)/2 C. n(n+1)/2 D. n(n-1) 5.n个顶点的连通图至少有()条边。 A. n-1 B. n C. n+1 D. 0 6.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 ) 倍。 A. 3 B. 2 C. 1 D. 1/2 7.若采用邻接矩阵法存储一个n个顶点的无向图,则该邻接矩阵是一个 ( )。 A. 上三角矩阵 B. 稀疏矩阵 C. 对角矩阵 D. 对称矩阵 8.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9.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10.在用Kruskal算法求解带权连通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选择权值最小的边的原则是该边不能在 图中构成()。 A. 重边 B. 有向环 C. 回路 D. 权值重复的边 11.在用Dijkstra算法求解带权有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时,要求图中每条边所带的权值必须是()。 A. 非零 B. 非整 C. 非负 D. 非正 12.设G1 = (V1, E1) 和G2 = (V2, E2) 为两个图,如果V1 ? V2,E1 ? E2,则称()。 A. G1是G2的子图 B. G2是G1的子图 C. G1是G2的连通分量 D. G2是G1的连通分量 13.有向图的一个顶点的度为该顶点的()。 A. 入度 B. 出度 C. 入度与出度之和 D. (入度﹢出度))/2 14.一个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一个()子图。 A. 极小 B. 连通 C. 极小连通 D. 无环 15.n (n>1) 个顶点的强连通图中至少含有()条有向边。 A. n-1 B. n n(n-1)/2 D. n(n-1) 16.在一个带权连通图G中,权值最小的边一定包含在G的()生成树中。 A. 某个最小 B. 任何最小 C. 广度优先 D.深度优先 17.对于具有e条边的无向图,它的邻接表中有()个结点。 A. e-1 B. e C. 2(e-1) D. 2e 18.对于如图所示的带权有向图,从顶点1到顶点5的最短路径为()。 A.1, 4, 5 B. 1, 2, 3, 5 C. 1, 4, 3, 5 D. 1, 2, 4, 3, 5

07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D.要素市场 2.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④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10年“两会”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二是优化信贷结构;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①属于经济手段②是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 ③属于行政手段④是为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A.①④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2010年“两会”提出,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扩大消费需求的是()。 ①提高存贷利率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③提高外汇汇率④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③④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和市场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7.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是()。 A.公有制B.现代产权制度 C.公司制 D.股份制 8.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其产权关系表现为()。 A.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B.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统一 C.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D.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统一 9.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负责管理日常具体事务的机构是()。 A.股东会B.董事会 C.经理层C.监事会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合伙制B.业主制 C.公司制D.合作制 1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或目标)是()。 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B.统一、开放、合作、有序 C.宏观、自主、法制、有序D.统一、独立、竞争、无序 12.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A.银行 B.企业 C.政府 D.市场 13.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建设和谐社会 C.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14.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D.优抚安置 二、多项选择题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概率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参数估计习题参考答案 1.设,0 ()0, 0x e x f x x θθ-?>=?≤?,求θ的矩估计。 解 ,0 dx xe EX x ?+∞ -=θθ设du dx u x x u θ θ θ1 ,1 ,= = = 则0 0011 1()0()u u u EX ue du ue e du e θθθθ+∞+∞--+∞--+∞ ????==-+=+-??? ?????=θ 1 故1EX θ= ,所以x 1?=θ 。 2. 设总体X 在[]b a ,上服从均匀分布,求a 和b 的矩估计。 解 由均匀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知 1 ()()2 E X a b =+ (1) 21()()12 D X b a =- (2) 由(1)解得a EX b -=2,代入(2)得2)22(12 1 a EX DX -= , 整理得2)(3 1 a EX DX -=,解得 ()()a E X b E X ?=-?? =?? 故得b a ,的矩估计为 ??a x b x ?=??=+??其中∑=-=n i i x x n 1 22 )(1?σ 。 3.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x e f x x θ θθ-= ,求θ的最大似然估计。 解 设)!)...(!)(!(),()(2111n n x n i i x x x e x f L n i i θ θ θθ-=∑===∏,则

1 1 ln ()()ln ln(!)n n i i i i L x n x θθθ===--∑∑ 11 ln ()11?0, n n i i i i d L x n x x d n θθθθ===-===∑∑ 4.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 , 其中 (θ>0), 求θ的 极大似然估计量. 解. 设(X 1, X 2,…, X n )是来自X 的一样本. 由极大似然估计原理,参数θ的似然函数为: , 上式两边取对数 似然方程为 解似然方程得θ的极大似然估计量是 . 5.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1(,)()(a a x f x a x e a θθθ--=已知),求参数θ的最大似然估计。 解 1 1121 ()(,)(...)n a i i n x n n a i n i L f x a x x x e θ θθθ=--=∑==∏ 1 1 ln ()ln ln (1)ln n n a i i i i L n n a a x x θθθ===++--∑∑ 1 ln ()0n a i i d L n x d θθθ==-=∑ 解得 ∑==n i a i x n 1 1θ。

大学物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振动学基础 一、填空 1.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是 。简谐振动系统的机械能是 。 2.简谐振动的角频率由 决定,而振幅和初相位由 决定。 3.达到稳定时,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 ,发生共振的条件 。 4.质量为10-2㎏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按20.1cos(8)3 x t ππ=-+的规律做运动,式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则振动周期为 初相位 速度最大值 。 5.物体的简谐运动的方程为s ()x A in t ωα=-+,则其周期为 ,初相位 6.一质点同时参与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10.1cos()4x t πω=+,20.1cos()4 x t πω=-,其合振动的振幅为 ,初相位为 。 7.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4cos(06.01π ω+=t x ,250.05cos()4 x t πω=+,其合振动的振幅为 ,初相位为 。 8.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简谐振动,当两分振动相位差为0或π时,质点的轨迹是 当相位差为 2π或32π时,质点轨迹是 。 二、简答 1.简述弹簧振子模型的理想化条件。 2.简述什么是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 3.用矢量图示法表示振动0.02cos(10)6 x t π =+,(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三、计算题 7.1 质量为10×10-3㎏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按X=0.1cos (8πt+2π/3)的规律做运动,式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试求: (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初相位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 (2)最大恢复力,振动能量; (3)t=1s ,2s ,5s ,10s 等时刻的相位是多少? (4)画出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在图中指明t=1s ,2s ,5s ,10s 等时刻矢量的位置。 7.2 一个沿着X 轴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在t=0时刻,质点的状态分别为: (1)X 0=-A ; (2)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 (3)过X=A/2处向负向运动; (4)过X=2A 处向正向运动。 试求出相应的初相位之值,并写出振动方程。 7.3 做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的最大值为0.03m ·s -1,振幅为0.02m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的时刻为t=0,试求: (1)振动周期; (2)加速度的最大值; (3)振动的表达式。

干燥习题库(答案)

干燥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干燥进行得必要条件就是物料表面所产生得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得分压。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答案***** 传质过程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得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得吸收水汽得能力_________;当φ=0时。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答案***** 小; 绝干空气 4、干燥速率曲线就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得,其恒定干燥条件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答案***** 干燥介质(热空气)得温度、湿度、速度以及与物料接触得方式。 5、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得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得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得水分为__________。 *****答案***** 自由水分; 非结合水分; 平衡水分 6、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0、4kg水、kg-1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c=0、25kg水、kg-1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05kg 水、kg-1绝干料,则物料得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得结合水分为________。 *****答案***** 0、15、0、25、0、35、0、2(单位皆为:kg水、kg-1绝干料) 7、作为干燥介质得湿空气,其预热得目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得能力)与提高温度(增加其热焓) 8、当空气得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湿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得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答案***** 低、强、前、预热器预热 9、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得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得降速阶段物料得温度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大或恒定、水分、热空气得湿球温度,上升或接近空气得温度 10、固体物料得干燥就是属于______________过程,干燥过程得以进行得条件就是物料表面所产生得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信息系统_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习题 单项选择题 物理模型设计是系统开发的(B)阶段的任务。 a.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b.系统设计 c.系统分析 d.系统规划 磁盘文件是一种(C) a.输人文件 b.输出文件 c.输人输出文件 d.周转文件 用质数法确定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时,校验位的取值是质数法中的(D)。 a.权 b.模 c.除得的商 d.除得的余数 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C)。 a.数字的值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 b.数字的位置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值是没有意义的 c.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 d.用字符而不用数字表示意义 文件设计时,首先应设计(a a.共享文件 b.非共享文件 c.中间文件 d.处理文件 代码设计工作应在(B)阶段就开始。 a.系统设计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周转文件用来存放具有(A)。 a.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 b.固定半固定属性的数据 c.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 d.固定属性的数据 石邮政编码是一种(D)。 a.缩写码 b.助忆码 c.顺序码 d.区间码 对直接存取文件组织方式组织的文件采用顺序文件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是(C)。 a.很合适的 b.合适的 c.不合适的 d.常用的 为了检查会计工作中惜方会计科目合计与贷方会计科目合计是否一致,通常在程序设计中应进行(C)。 a.界限校验 b.重复校 c.平衡校验 d.记录计数校验 系统的吞吐量指的是(B)。 a.每天的数据输出量 b.每秒执行的作业数 c.每秒的数据处理量 d.每日的数据输人量绘制新系统的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D)。 a.组织机构图 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 d.数据流程图 文件按信息流向分类有输人文件、输出文件和(d a.顺序文件 b.索引文件 c.直接文件 d.输人输出文件 文件的活动率指的是(B)。 a.文件在单位时间内被查询的记录的数量 b.文件在更新过程中被处理的记录的百分数

10_固体干燥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固体干燥 1) 已知空气的干燥温度为60℃,湿球温度为30℃,试计算空气的湿含量H ,相对湿度 ,焓I 和露点温度 。 C t C t kPa p kg kJ I p p kPa p H kPa p C t H K r C K r t t H H p p P H kPa p C t d s s s H tw Hh tw w t s s s t s t s w w w w 000 000,,,04.184.18,18.2/44.960158 .0249060)0158.088.101.1(11/18.20137.0923.19600137 .009 .1/2427 30) /](/)[(0272.0)/(622.0247.430=∴===?+??+=∴==Φ∴=====∴==--==-===查表得由干空气 求得此时由时时 解:查表得αα 2) 利用湿空气的I —H 图完成本题附表空格项的数值,湿空气的总压 。 序 号 干球温度 0C 湿球温度 0C 湿 度 < kg 水/kg 绝干空气 相对湿度 0/0 焓 kJ/kg 绝干气 露 点 0C 水气分压 kPa 1 ( 60 30 98 21 2 40 27 # 33 79 20 3 20 17 80 、 50 16 2 4 30 29 95 98 28 。 4 3) 湿空气( =20℃, )经预热后送入常压干燥器。试求:①将空气预热到100℃所需热量:②将该空气预热到120℃时相应的相对湿度值。

000012.3) /(662.0/02.0,3.10164.1981202/(8.8380/22.088.101.188.101.1.1=ΦΦ-Φ===??==?=??+=+=解得 干气水时 )) 绝干气) 绝干气(比热)解:s s s H H H p p p H kg kg H kPa kPa p C C kg kJ C t C Q C KG kJ H H C 4) 湿度为 的湿空气在预热器中加热到128℃后进入常压等焓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温度为49℃,求离开干燥器时露点温度。 解: I = +t +2500H ∵等焓 ∴ I 1 = I 2 ∴+t 1+2500H 1 = +t 2+2500H 2 + 128+2500= + 49+2500H 2 ∴ H 2 = 0.0498 kg 水/kg 干气 ∵H p P p = -?0622. ! ∴0049806221013105 ...=??-p p ∴ p = 7510 Pa 查表得 t d = 40℃ 5) 在一定总压下空气通过升温或一定温度下空气温度通过减压来降低相对湿 度,现有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70%的空气。试计算:①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将空气的相对湿度降至20%,此时空气的温度为多少②若提高温度后,再采用减小总压的方法,将空气的相对湿度降至10%,此时的操作总压为多少 解: (1) t = 40℃时查表 p s = ,∴ p = p s = = Kpa ∵H 1 = H 2 ∴ p = p ’= ∴p p KPa s '='==0251639 02 258195.... 查表得 t = 63.3℃ (2) ∵t 不变 ∴p s = 由63.3℃, = 10% 查图得 H = 0.014kg 水/kg 干空气 . H p P p =' -' 0622. 00140622 258195 258195 ....='-P ∴P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