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矿采区设计

煤矿采区设计

煤矿采区设计
煤矿采区设计

B20#煤层采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相对位置

本采区位于主平硐上部一区段,一区段范围+1416.5—+1470水平,区段采区分为东西两翼。

以下主要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对B20#煤层一区段采区西翼进行变更说明。

一区段B20#煤层西翼走向长度380米,倾斜宽度120米左右。相对于地面是山地、草场、无建筑物。

由于B17—B20#煤层间距较近,B20—B19平均间距3.01米;B19—B18平均间距17.75米;B18—B17平均间距11.21米,采用了联合布置开采,在主平硐的B17#煤层沿煤层倾向向上布置轨道、运输和回风上山,由回风上山引出地面作为风井。在1410水平和+1460水平之间分别作了区段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与各煤层联系。在B20#煤层西翼+1410水平和+1460水平分别作了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联接区段运输和回风巷,形成了回采工作面。

第二节采区地质情况

B20#煤层结构简单,倾角24o—30o,赋存状况基本稳定,黑色条带结构层状构造,暗淡型光泽煤质较软,中间有20—30cm一层夹矸,平均厚度1.97米。煤层顶板有一层25cm左右的泥质页岩;直接

顶一般为中粒砂岩,厚度30cm左右,岩石紧密坚硬;老顶为红色中砂岩。煤层直接底板为泥质砂岩,岩性相对松软,遇水膨胀,厚度100cm左右。总体来说,本采区内地质条件简单,无大型断层及岩浆倾入体,煤层以沫为主,开采条件较好。

第三节水文地质

本采区内水文地质情况简单。B20#煤层上覆煤层为B21#煤层,现已绝大部分开采,下覆煤层B19#煤层至今还未开采。本采区主要充水因素为上覆煤层采空区积水和山体裂隙水,但在开掘工作面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涌水或透水征兆。

第四节影响开采的条件因素

1、瓦斯:B20#煤层为低瓦斯煤层,经测定最大相对涌出量为4.13m3/t,绝对涌出量0.893/min。

2、煤尘爆炸性:B20#煤层经测试计算,煤层的爆炸性指数大于10%,故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

3、煤的自然倾向:经新疆煤炭科学所煤炭检验室报告检定,生产的煤层属Ⅲ级易自燃和不自燃煤层。

第五节采区现状

B20#煤层采区西翼首采工作面,为+1410水平B20西翼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度380米,倾斜宽度120米,运输顺槽为+1410水平,

回风顺槽为+1460水平,上下顺槽均采用9#工字钢棚支护。由于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工作面斜长120米难以推进。现将120米长的工作面分为上下两个区段,上区段为+1436—+1460水平,下区段为+1410—1432水平。

第二章储量及采区生产能力

第一节现有地质储量和可采量

现采区西翼走向长度剩余296米,倾斜宽度120米,煤层厚度1.97米,煤炭视密度1.3m3/t..

采区地质储量=走向长×倾斜宽×煤层厚×视密度

=296×120×1.97×1.3

=90966t

采区可采储量=地质储量×回采率﹙采区回采率为80%,工作面回采率为93%﹚

=90966×80%

= 72772.8t

第二节采区生产能力

回采工作面新开切眼斜长58米,一次采全高,平均厚度1.97米,一个正规循环推进度1米,一天两个循环。

生产能力=倾斜宽度×煤层厚度×视密度×回采率×日循环个数

=58×1.97×1.3×93%×2

= 276.28t/天

采区月生产能力为276.82×26=7183.3吨。

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设计总体构想

在原有巷道布置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设计;

一、在+1410水平B20煤层西翼运输顺槽68处,将原有的一条通向+1460水平的上山,改建为行人、通风上山;在+1410水平B20煤层西翼运输顺槽78处,沿煤层倾向向上至+1436水平布置一条溜煤上山。

二、从行人通风上山70米处+1436水平,沿煤层走向向西布置上区段运输顺槽,全长228米。

三、从行人通风上山60米处+1432水平,沿煤层走向向西布置下区段回风顺槽,全长228米。

祥见采区巷道布置图。

第二节巷道断面要求及施工顺序

一、施工巷道

1、行人通风上山,全长120米,沿煤层顶底板从下至上整修,宽度2米,高度不低于1.8米,全断面锚网支护,锚杆间排距为1×

1米,满足行人通风的要求。

2、溜煤上山,全长70米,与行人通风上山平行,相距10米,沿煤层顶底板掘进,宽度1.6米高度不低于1.8米,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梁进行支护,柱距1米。

3、掘进+1436水平运输顺槽,全长228米,宽度2.4米,高度2米,全断面锚网支护,该巷道与+1460水平回风顺槽形成上区段回采工作面。

4、掘进+1432水平回风顺槽,全长228米,宽度2.4米,高度2米,全断面锚网支护,该巷道与+1410水平运输顺槽形成下区段回采工作面。

二、施工顺序

1、整修行人通风上山;

2、掘进溜煤上山;

3、掘进+1436水平运输顺槽;

4、掘进+1432水平回风顺槽;

5、开掘切眼。

第四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该采区B20#煤层倾角在24—30°之间,平均厚度1.97米,煤质松软,顶板为泥质页岩,中粒砂岩,中砂岩。根据煤层赋存状况及开

采技术条件,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按照原设计方案,继续采用走向长壁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梁炮采采煤方法。

第二节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

1、采煤:使用煤电钻(ZMS—1.2)打眼,爆破落煤。

2、装煤:采用自落配合人工攉煤至工作面配备的(SGB—420/30型)可弯曲刮板运输机上。

3、运煤:工作面选用一台SGB—420/30型刮板运输机,运输能力为80t/h,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面的生产能力。

第三节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式、支架设备选型

1、顶板管理:B20#煤层的顶板为2泥岩、砂岩薄层—中厚层构造,缓波状层理,岩石属软质—中硬质类型,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支护设备:工作面采用DZ22—30/100G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梁支护,工作面顶部铺设金属网。最大空顶距4.2米,最小空顶距3米。单体液压支柱高度1.44—2.24米。工作面长度58米,循环步距1.0 米一天两个循环。

3、支架选型:根据地质资料,B20#煤层平均厚度1.97米,煤层倾角24—30°。顶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或泥岩,钙质胶结;底板岩性为粉砂岩,偶见炭质泥岩。顶底板稳定性较好。根据《采矿工程设计手册》,单体液压支柱选型计算如下:

﹙1﹚、支柱的最大高度Hmax

Hmax=Hmax'-b+e, mm

式中: Hmax'—工作面最大采高,取1970mm

b—顶梁厚度,取138mm

e—活塞富余行程,取100mm

则: Hmax=1970-138+100=1732mm

﹙2﹚、支柱的最小高度Hmin

Hmin=Hmin'-S-b-a, mm

式中:Hmin'—工作面最小采高,取1970mm

S—顶板在最大空顶距处平均最大下沉量,

S=ηMR

其中: M—煤层厚度,取1.97m

R—最大空顶距,取4.0m

η—系数,取0.04

a—支柱卸载高度,取50mm

则: Hmin=1970-0.04×1.97×4×10 3-138-50=1466.8mm ﹙3﹚、支柱选型

根据工作面及顶、底板条件,支柱选用DZ22—30∕100G型外注式液压单体,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工作阻力:300KN

额定压力:38.2Mpa

油缸直径:100mm

底座面积:109c㎡

支柱质量:60kg

初撑力:118—157KN

支撑高度:1440—2240mm

伸缩行程:800mm

﹙4﹚、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密度计算

由于工作面循环进度为1.0米,为了与工作面循环进度相配套,支柱的排距设计为1.0米。根据选定支柱的工作阻力计算支柱的支护密度,然后根据支护密度确定支柱柱距。对于单体液压支柱,平均工作阻力按额定工作阻力的80—90%计算,设计取85%。最大空顶距为4.2米,最小空顶距为3.0米。根据《煤矿安全与采掘技术》,回采工作面单位面积上支柱的支护密度估算如下:

η= [( 4 ~ 8 ) ×M×γ] ÷P柱

式中:η—工作面单位面积上支柱的支护密度

M—工作面采高,取1.97m

γ—顶板岩石密度,26KNm 3

P柱—支柱平均工作阻力,KN∕根,按300×85%计

则:η=[(4~8) ×M×γ] ÷P柱

=﹙6×1.97×26﹚÷﹙300×85%﹚=1.20根/m3即单位面积需要1.2根支柱,支柱排距为1.0米,则柱距为0.83米。由于该工作面顶板比较破碎,支护难度大,设计柱距中对中0.7米,一梁一柱走向棚,相邻棚梁柱配合是柱前200mm,柱后800mm。

﹙5﹚、支柱初撑力验算

由采场基本支柱平衡的工作空间上方综合的单位面积垮落带直接顶岩重q按下式计算:

q=﹙1+kq+ki﹚q1

式中: q—单位面积垮落带直接顶岩重,KN/㎡

kq—机道宽度系数,取0.1

ki—末排柱顶板岩重的系数,经计算为0.3

q1—工作空间上方单位面积垮落带直接顶岩重,直接顶厚约3米,经计算为78KN/㎡

则: q=﹙1+0.1+0.3﹚×78=109KN/㎡

支柱初撑力P0按下式计算:P0=q/η

式中: q—单位面积垮落带直接顶岩重,KN/㎡

η—支柱支护密度,取1.2根/㎡

则: P0=109÷1.2=90.8KN<118KN

支柱的初撑力可以满足支护要求。

工作面端头采用DFB300型л型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采用“四对八梁、一梁三柱”,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至工作面20米范围内采用DFB300型л型梁配合DZ22—30/100G单体液压支柱加强支护,双排20米。

第五章采区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煤、运料

1、运煤:矿井运输使用机车牵引1t矿车串联运输。工作面采出的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1410水平运输顺槽刮板运输机→B20煤仓→平硐→地面。

2、运料:地面→平硐→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上部车场→+1437水平石门→+1460水平回风巷→工作面。

3、掘进工作面的运输:煤或矸石装矿车→人工或机车至采区车场→轨道上山→平硐→地面。运料与其相反。

第二节采区通风

上区段西翼B20#煤层工作面的新鲜风流经平硐→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行人上山)→+1410水平运输石门→+1410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1460水平回风巷→+1437回风石门→回风上山→面。

第三节供电、通信、监控

1、供电:地面配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机电硐室→回采工作面。

2、通信、监控:地面机房、监控室→井下采区各工作面。

第四节采区排水、供水、压风、制氮

1、排水:工作面→运输顺槽→运输石门→轨道上山(行人上山)→平硐→地面。

2、供水、压风、制氮:均由后山地面→回风石门→行人上山→运输顺槽→工作面。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采区通风

一、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裂式。

二、通风方法

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由平硐进风经工作面(轨道上山绞车硐室),由风井出风。

第二节风量计算及分配

该采区现阶段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

一、按采区同时作业最多人数计算

Q区﹦4×N×K通

式中: N—采区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

K通—通风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系数,1.2;

Q区=4×40×1.2=192m3/min。=3.2 m3/s

二、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风量总和计算

Q区=﹙ΣQ采+ΣQ掘+ΣQ硐+ΣQ其它﹚×K通

1、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K采通

式中:Q采—采煤面实际需风量;

q—采煤面绝对瓦斯涌出量,0.89m3/min;

K采通—采煤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2.0。

则:工作面实际需风量为;

Q=100×0.89×2=178m/min=0.297m3/s

﹙2﹚、按工作面人数计算

Q采=4×N×k

式中:N—采煤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25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45.

则: Q采=4×25×1.45=145m3/min=2.42m3/s

﹙3﹚、按炸药量计算

Q=25A

式中:A—工作面一次爆破的炸药量,12㎏

则: Q=25×12=300m3/min=5m3/s

﹙4﹚、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采=60×V采×S采×K

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根据井下工作面温度不超过21℃,本设计取1.1m/s;

S采—采煤工作面有效通风断面,根据工作面平均控顶距情况,取7.1㎡;

K—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

则: Q采=60×1.1×7.1×1=468m3/min=7.8m3/s

﹙5﹚、按风速验算

最低风速:Q采≥0.25×S采

式中:S采—采煤面平均断面积7.8㎡

Q采≥0.25×7.8=1.95m3/s

最高风速:Q采≤4×S采

Q采≤4×7.8=31.2m3/s

根据以上计算取最大值,采煤工作面需风量为7.8m3/s

2、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KQg/Cg-Cin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

K—掘进工作面涌出不均匀的风量系数,一般取1.2—2.0;

Qg—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0.6m3/min;

Cg—瓦斯最高允许浓度,1%;

Cin—进风瓦斯允许浓度,0.5%。

则: Q=100×2×0.6÷﹙1%-0.5%﹚×24×60=16.67m3/min ﹙2﹚、按炸药量计算

Q=25A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组的最大炸药量,4.8㎏;

25—每千克炸药爆炸不低于25m3的配风量。

则: Q=25×4.8=120m3/min

﹙3﹚、按最多一次出勤人数计算

Q=4NK

式中:4—每人每分钟不低于4m3/min的配风量;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2人;

K—矿井通风不均衡系数,取1.15.

则: Q=4×12×1.15=60m3/min

﹙4﹚、按局部通风机的供风量计算

根据YBT-52-2-11KW型对旋式局部扇风机的实际吸风量145—225m3/min,

Q=Qf×I×Kf

式中:Qf—局部扇风机实际吸风量,根据YBT-52-2-11KW型对旋式局部扇风机的实际吸风量145—225m3/min,取平均值180m3/min.;

I—局扇台数

Kf—风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2.

则: Q=180×1×1.2=216 m3/min.;

通过以上计算,掘进工作面风量取最大值216 m3/min.;=3.6 m3/s

3、轨道上山绞车硐室供风量取90 m3/min.=1.5 m3/s

4、其它风量取90 m3/min.=1.5m3/s

采区总进风量为:

Q=﹙7.8+3.6+3.6+1.5+1.5﹚×1.2=21.6 m3/s,取22 m3/s

三、风量分配

1、回采工作面:8 m3/s=480 m3/min.

2、掘进工作面:4×2=8 m3/s=480 m3/min.

3、轨道上山绞车房:2 m3/s=120 m3/min.

4、其它用风点:4 m3/s,=240 m3/min

第三节灾害预防及安全措施

一、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在生产过程中,每班检查两次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建立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将检测的数据记录在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纪录牌上,并定期进行矿井的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的鉴定工作,每年至少一次。

2.向回采、掘进工作面送入足够的新鲜风量,确保工作面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加强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发现损害及时维修,必须保证主扇风机反风时,反风设施处以正常使用状态,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迅速有效进行反风。

4.所有下井人员携带过滤式自救器。

5.建立健全瓦斯检测制度,井下各主要巷道应配置记录牌,每天需通报各主要巷道瓦斯情况,当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超过

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瓦斯安检员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具备上岗证才能担任。

二、预防煤尘爆炸及粉尘的措施

1.严格执行防尘管理制度,定期取样测定粉尘浓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建立防尘设备使用制度,防尘检测制度和奖惩制度等。

2.加强通风构筑物管理,严格空制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3.溜煤上山下部装煤站要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不得兼做进风使用。

4.配备观测粉尘的仪器,设专人负责保管,定期在运输巷道内测定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二次,井上每月一次。

5.相邻工作面必须用水棚或岩粉棚隔开。各主要进回风道均设置隔爆水棚,对易于积存煤尘的巷道要定期清扫和冲洗,制定减少煤尘的生成和空气中粉尘含量的措施。

6.巷道中或转载点处的浮煤要定期清除。

7.回采面及掘进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水泡泥封孔。

8.加强对接触煤尘。岩尘工人的个体防护,如佩戴防尘帽、防尘口罩等。

9.采掘工作面放炮后,攉煤、装渣时,煤仓口,溜煤眼口及其它煤炭转载点都要按规定进行喷雾洒水,主要进回风巷道设置降水幕帘。

三、防尘措施

1.井下设消防洒水系统,对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转载点、装车点设置喷雾洒水设施,进行喷雾洒水降尘。

2.在测风站测定各用风点风量,通过通风构造物调节各用风点的风量,控制进、回风巷的合理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3.井下设专职安全员定期对主要进、回风巷道内粉尘的含量进行检测,及时清扫。冲洗墙壁上沉积的粉尘。

四、井下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1.定期对主要进、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煤壁上的煤尘进行清扫和冲洗,预防和隔绝因瓦斯爆炸引起煤尘事故的发生。

2.清扫并运出巷道中积聚的煤尘,防止沉积的煤尘参与爆炸。

3.井下设消防洒水系统,在井下溜煤转载、装载点、采煤、掘进工作面等地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在井下各个硐室设置消火栓和干粉灭火器。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采区回风巷设立测风站,建立完善的测风制度,控制各用风点的风量及风速,按风量需求及时调整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及风速,避免风速过大引起煤尘飞扬。

5.消除引燃煤尘爆炸的火源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消除明火规定;

(2)防止瓦斯燃烧和爆炸;

(3)采用水泡泥封孔,消除放炮时产生的火焰;

(4)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均采用防爆型,消除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

(5)消除其它火源,如材料上山跑车及金属强烈碰撞产生的火源。

6.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由电气防爆检查组全面负责,集中管理。严把入井关,入井前必须检查“一证一标志”(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其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7.井下火工用品、爆破设备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管理。

8.井下电气设备检修、搬迁必须停电作业,必须在瓦斯浓度小于1%的地点进行,并制定安全措施,报煤矿主管技术负责人批准。

五、隔爆措施

隔爆水棚吊挂水棚的巷道断面应满足通风、运输和行人的要求。隔爆水棚位置设在距采煤工作面150m处,距掘进工作面40m 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隔爆水棚悬挂长度不少于30米,每平方米装水量200升。

六、煤的自然预防措施

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1)设计选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梁炮采采煤方法一次采煤层全厚,提高工作面回采率、空间上减少煤炭的氧化,对开抑制

煤层自然发火有力。大巷、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为避免煤层自然发火,采区开采顺序为先远后近,煤层内为先上后下的顺序开采。每个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打密闭墙,防止向采空区漏风。

(3)为预防煤层阻燃发火,经肯那个减少煤柱损失。每个区段之间留设的隔离煤柱不得回采,以免影响下一个区段煤的回采。没住及长期暴露的煤壁喷洒阻化剂。

(4)加强采空区和地表塌陷抗的管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对地面塌陷坑及时进行填埋,严禁地标向采空区漏风。

2.通风方面的措施

(1)为使风流按给定方向流动,在回风上山+1478水平、风井等处设置风门或调节风门。

(2)生产过程中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通风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以便在井下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效的进行反风。

(3)回采工作面、掘井工作面布置独立的进、回风系统。

七、预防火灾安全措施

1.工作面回采完毕,应立即封闭,切断风流,减少采空区漏风;

2.加强对各工作面自然发火情况的监测工作,账务自然发火倾向的动态,有效的预防火灾,并制定完善的防救措施,以保证生产安全。

3.井下设消防材料库,各机电硐室,车场及采掘工作面附件航道等处均设置灭火器材;同时加强井下电器和高压电线网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发生短路和绝缘破坏漏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八、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工作面开展矿压观测,随时观察周期来压,顶板变化及支架受压变化情况,了解周期来压步距。

2.工作面来压期间必须加强支护,采用戗柱和打点柱的形式。

3.工作面开切后推进8—10米必须惊醒初次放顶。

4.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不能自然冒落,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或进行超前预裂爆破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5.加强工作面支架的防滑到措施,并切实贯彻落实。

6.加强上下顺槽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的差钱支护措施。

九、水灾预防措施

本矿井在历年开采过程中和目前状况下,从未发现有透水预兆迹象,也为发生过透水现象。但并不因为此种现象的存在。而忽视水灾预防。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制定水灾预防措施。

1.设计预留的区段、井田边界、地质构造带之间等各种安全隔离保护煤柱不得回采。

2.采区安设完善的排水管路及设备。

3.掘进工作面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4.采区范围内采空区上部的塌陷坑及裂缝带周围设截水沟,防止

煤矿采区设计样本

前言 主要叙述矿井概况、开拓方式、通风方式、开采状况及本采区设计依据。 (前言单独一页)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一、采区范围: 说明采区所在的水平,采区四周边界,采区走向长度、倾斜长度、采区面积、开采上、下限标高。 二、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说明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三、地面位置及建筑物: 采区对应的地面位置、区域、地形地貌、水系、地面积水范围及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开采后对地面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破坏程度及应采取的措施。 四、区内钻孔情况: 概述区内钻孔的数量、封孔质量、可利用程度等。 区内钻孔特征表 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特征 一、煤层赋存情况:

概述煤层赋存情况并填下表: 煤层赋存情况表 煤层特征表 煤层工业指标表 二、煤层顶底板特征: 分煤层详述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颜色、结构性质等。 第三节采区储量分析 分析计算采区及各煤层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等。

采区储量汇总表 第四节地质构造 分析采区范围内及其周围的构造分布情况,包括断层的产状、性质、揭露控制程度以及对开采的影响程度等。 断层特征表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实见水文地质: 叙述已开拓、开采的相邻采区、相同煤层实见水文地质及水害情况。 二、主要含水层及地质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1、说明主要含水层及其主要特征(指从第四系至奥灰对采区涌水有影响的含水层)。 2、主要构造水文地质特征

三、安全隔水层厚度: 计算受水威胁采区掘进巷道安全隔水层厚度。 四、突水系数计算: 采用公式:Ts=P/(M-Cp-Dg) 式中:Ts—突水系数(MPa/m); 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M—隔水层厚度(m); 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 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矿压破坏深度Cp:七层煤按11m,正常块段八层暂按12m,九层暂按10m,十层暂按8m。 受多个含水层威胁的,要分别计算突水系数。 根据突水系数划分受水威胁块段范围,确定正常块段突水系数大于0.1 MPa/m和复杂块段突水系数大于0.06 MPa/m的上限标高。 五、断层防水煤柱: 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要符合《水文地质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需要计算的煤柱,要有计算过程(与采区地质说明书相符)。 六、采区涌水量: 采区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要与已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提供的数据一致。最大涌水量要有计算过程。 七、防治水建议及措施: 包括整个采区防治水及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管理措

煤矿建设采区接替井巷工程议标文件(样本)

六号煤层采区接替井巷工程 议标文件 文件编号: *******************煤矿 年月日 第一章投标须知 一、议标与建设单位:********煤矿

二、工程名称:六号煤层采区接替井巷工程 三、工程地点:********** 四、工程内容: 井巷工程量*****m(其中岩巷*****m、半煤巷******m、煤巷******m,巷道规格、支护方式等见工程设计图)、铺轨*****m(其中双轨******m)。 如遇设计更改,以实际工程量为准。 五、承包方式: 除井下施工用轨道、提升系统、压风机、局扇、风水管路、监测监控系统由建设方提供外,其余采用包工包料。 施工单位用电按表计量收费,公共部分按设备功率计量收费。 六、质量验收标准: 按《贵州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二级标准进行验收。 七、投标单位资质等级 矿建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 八、投标方须在投标前缴纳投标保证金:**万元(人民币),图纸保证金:*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由中标单位交纳。未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结果公布后七个工作日内无息退还;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后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合同履行完毕后无息退还。

未中标单位的图纸保证金,图纸交还后与投标保证金一起无息退还;中标单位的图纸保证金,在中标结果公布后七个工作日内无息退还。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1.中标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签署施工合同; 2.中标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进入施工现场。 九、投标费用 1.投标方需缴纳议标文件费200元、评标费300元; 2.投标单位中标后,领取中标通知书时须缴纳中标服务费人民币万元,合同签定后七个工作日内须交纳安全保证金30万元。 以上款项由建设单位开具收据。 十、勘察施工现场及答疑时间 年月日点至日点。交纳图纸保证金、议标文件费、评标费后,同时领取图纸及议标文件。 答疑地点:施工现场(********) 联系人及电话:****** 十一、投标文件份数 一份正本,二份副本;施工组织设计三份。 十二、投标文件递交地点 开标现场。 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时,同时提交相应资格文件。企劳部

煤矿采区课程设计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设计生产能力90万t/年。 2、采区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计算 (1)采区工业储量 Zg=H×L×(m 1+m 2 )×γ (公式1-1) 式中: Zg---- 采区工业储量,万t; H---- 采区倾斜长度,1040m; L---- 采区走向长度,2780m; γ---- 煤的容重,1.50t/m3; m 1 ---- 煤层煤的厚度,为4米; m 2 ---- 煤层煤的厚度,为3.5米; m 3 ---- 煤层煤的厚度,为2米 Zg 1 =1040×2780×4.0×1.5=1734.72万t Zg 2 =1040×2780×3.5×1.5=1517.88万t Zg 3 =1040×2780×2.5×1.5=1084.2万t Zg=1040×2780×(2.5+3.5+4)×1.5=4336.8万t

(2)设计可采储量 Z K =(Zg-p)×C 式中:Z K ----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g---- 工业储量,万t; p---- 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取75%,中厚煤取80%,薄煤层85%。 P 1 =15×2×2780×4×1.5+15×2×(1040-15×2)×4×1.5=82.36万t P 2 =15×2×2780×3.5×1.5+15×2×(1040-30)×3.5×1.5=73.8万t P 3 =15×2×2780×2.5×1.5+15×2×(1040-30)×2.5×1.5=52.74万t Z 1= ( Zg 1 -p 1 )×C=(1734.72-82.36)×0.75=1238.82万t Z 2=( Zg 2 -p 2 )×C=(1517.88-73.8)×0.8=1155.3万t Z 3= ( Zg 3 -p 3 )×C=(1084.2-52.74)×0.8=825.17万t Z K= Z 1 +Z 2 +Z 3 =1238.82+1155.3+825.17=3219.29万t (3)采区服务年限 T= Z K /(A×K) (公式1-3) 式中: T----采区服务年限,a; A----生产能力,90万t; Z K ----设计可采储量; K----储量备用系数,取1.3。 T= Z K /(A×K) =3219.29 /(90×1.3)=27.52a 取T=28年。 (4)验算采区采出率 采区采出率 C=(Zg-P)/Zg (公式1-4) 式中: C-----采区采出率,% Zg ---- 采区的工业储量,万t P ---- 采区的煤柱损失量,万t 1煤层:C 1=(Zg 1 -P 1 )/Zg 1 =(1734.12-82.36)/1734.12=95.2% > 75% 2煤层:C 2=(Zg 2 -P 2 )/Zg 2 =(1517.88-73.8)/1517.88=95.1% > 75% 2煤层:C 3=(Zg 3 -P 3 )/Zg 3 =(1084.2-52.74)/1084.2=95.1% > 75%

2020年(冶金行业)镇雄县煤矿采区设计(样本)

(冶金行业)镇雄县煤矿采区 设计(样本)

镇雄县河对门煤矿52采区设计 第2页 镇雄县 刘家坡煤矿 采 区 设 计 说 明 书 工 程 编 号: 2009001 核定生产能力: 5.0万t/a 设计单位(盖章):镇雄县刘家坡煤矿 项 目 负 责 人: 施世全 赵剑锋 煤 矿(盖章):镇雄县刘家坡煤矿 矿 长: 李贤宽 总 工 程 师: 陈传新 二00九年八月十五日 参与设计人员名单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矿井概况 (7) 第一节概况 (7) 第二节矿井地质 (11)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23) 第四节煤矿生产各系统现状、能力及安全管理情况 (31) 第五节采区划分情况 (37) 第二章52采区地质情况 (41) 第一节采区概述 (41) 第二节采区煤层及顶底板特征 (42) 第三节采区地质构造 (44) 第四节煤质瓦斯煤尘 (45) 第五节采区水文地质特征 (46) 第六节采区储量 (48) 第三章采区布置 (50)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定 (50) 第二节技术经济比较 (54) 第三节采区布置形式 (56) 第四节采区主要巷道位置的确定依据 (57) 第五节主要系统布置 (57) 第六节采区车场设计 (59) 第七节采区巷道服务年限、主要断面、支护方式 (59) 第四章采区生产系统设计及设备 (63)

镇雄县河对门煤矿52采区设计 第一节采区概况 (63) 第二节开拓系统 (63) 第三节采煤方法 (64) 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 (68) 第五节供电系统 (68) 第六节排水系统 (72) 附:采区生产设备配备表4-1 (72) 第五章安全设施设计及安全措施 (74) 第一节通风系统 (74) 第二节安全监控系统 (91) 第三节通讯、防尘、防灭火系统 (93) 第四节压风系统及避难硐室 (93) 第五节矿山救护及避灾路线 (95) 第六节安全技术措施 (97) 一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97) 二综合防尘措施 (99) 三消防灭火措施 (99) 四水害防治措施 (103) 五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03) 六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108) 七胶带输送机事故防治措施 (110) 八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111) 附:采区安全及应急救援设备配备表 (113) 第六章采区接替和施工设计 (115) 第一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15) 第二节采区内各区段采掘接替计划及工作面开采顺序 (116) 第三节生产能力验证及三量平衡管理 (117) 第四节采区施工计划 (119) 第五节采区巷道施工和掘进费用计算 (122) 第2页

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一、采区设计的内容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2)采区所采煤层的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等赋存情况及煤质。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正常及最大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煤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的确定。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

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 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 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 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 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采出率和掘进 率、巷道总工程量、投产前的工程量。 (二)采区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地质柱状图、采区井上下对照图、煤层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范。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范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内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云南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内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内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矿井设计审批程序

矿井设计审批程序 一、矿井改扩建必须按基建程序办事,矿井改扩建设计由集团公司组织地质、回采、掘进、开拓、机电、运输、通风、环保、煤质、计划、财务、安全监察等各方面的技术经济人员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报告,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处室进行审查立项,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承担设计。集团公司、矿应向设计部门提交设计原则和有关资料,设计部门必须遵循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程序进行设计工作。上述设计由委托单位、设计单位负责按审批权限分阶段逐级上报审批。利用国家贷款的矿井改扩建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初步设计。 改扩建矿井必须有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精查地质报告。在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中,每个设计均应由说明书、图纸、机电设备及器材清册及总概算四个部分组成。工程开工前三个月,设计单位要向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设计单位要编制施工图预算,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任务概况,施工进度计划,实物工程量和货币工作量估算,安全、技术、环保、质量措施,安装设备数量及布置,建筑材料计算、劳动组织和技术培训计划,大型工程设计,经济技术措施等。 工程施工中,设计单位在单项工程开工前三个月,提供施工图设计及预算,计划部门按时编制年、季、月度计划,建设单位要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和计划要求完成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财务部门按资金计划及时筹措足够的工程资金,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单项工程完工后,由集团公司组织设计、施工、生产、环保、质监、工业卫生、安监等关部门共同验收。已完工程应绘制竣工图,验收合格要签署交工验收证书。 改扩建工程竣工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省厅、集团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收,并提出验收结果报告,验收合格要签署交工验收证书,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二、矿井系统技术改造必须在生产能力核定和矿井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局部环节能力不适应的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对现有的运输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防灭火系统、瓦斯抽放系统及安全监测系统等,由矿总工程师组织调查分析,提出可行性报告,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生产环节改造设计由矿总工程师组织设计和审查,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 利用国家贷款的技术改造项目均应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工艺(或系统)改造较大的项目,还应按规定报批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重大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单位,必须具备与所设计内容相对应的设计资质。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井巷工程 课 程 设 计 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设计目的: ⒈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 使其理论联系实际。 ⒉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和运用科技文献资料、正确编写专业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⒋熟悉煤炭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充分开发智力潜力, 建立全面经济观念, 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采用标准: 本次设计依据《井巷设计基础》、《煤矿安全规程》及《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内容: ⒈巷道断面设计 首先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并进行风速验算; 其次, 根据支护参数, 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 并按允许的超挖值, 求出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然后布置水沟和管线; 最后,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 编制巷道特征和每米工程量及消耗量表。 ⑴钻眼爆破工作 ①爆破后所形成的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光面爆破要求巷道超挖不大于150毫米,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 ②爆破的岩石块度应有利于提高装岩生产率(一般不大于300毫米);有时还要求堆积状况便于组织装运和钻眼与装岩平行作业。 ③爆破后围岩震裂较小,不崩倒棚子和损坏设备。 ④爆破单位岩石所需炸药和雷管的消耗量低,钻眼工作量小,炮眼利用率

要达到85%以上。 (2)施工组织与管理 内容: 概论、矿井的基本情况,矿井建设的准备工作,矿井建设的施工程序,列表详细阐述,确定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管理: 推行招标承包制和积极展开建设监理工作,深入了解招标投标方式与技术程序,加强设计管理,建立修改设计管理制度,加强材料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管理和建立技术档案,做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和工程验收工作,切实做好劳动力的培训与调配,切实做好工作平衡,认真抓好”概算、预算、决算”工作。 (3)安全生产 包括: 开采水平巷道、井巷的维修、通风、安全监测、爆破材料的储存、井下放炮、平巷运输,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两个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道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为建成两个安全出口的不沟。 目录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3)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它计算 (4)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9)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11)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11)

最新吕沟煤矿采区设计说明

吕沟煤矿采区设计说 明

河南煤化集团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矿 81采区设计说明书 编制人:曹远锋 总工程师:赵少亭 矿长:郭金旺

吕沟矿81采区设计审批审批意见

目录 第一章设计依据 (1) 第二章矿井概况 (2) 1、矿井现生产采区情况 2、新采区、新水平情况 3、开采81采区的必要性 第三章 81采区概况 (3) 第一节采区位置及范围、储量 (3) 1、采区位置及范围 2、地面情况及受生产影响程度 3、采区储量 第二节地质勘探情况 (4) 第三节地层及标志层 (4) 1、地层 2、主要标志层 第四节地质构造 (3) 第五节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 (3) 1、81采区水文特征 2、81采区主要充水因素 第六节煤层赋存特征 (6) 1、煤层赋存特征 2、瓦斯 3、煤尘 4、煤层自燃 5、地温 第七节地表特征 (7) 第八节煤质 (7) 第九节采区存在问题及建议 (7) 第四章采区设计方案的确定 (7) 第一节方案的提出、确定 (7)

1、设计方案 2、方案对比与确定 第二节设计方案 (13) 1、设计原则 2、巷道布置 3、主要巷道设计 第三节工程量、工期及初期投入预算 (17) 1、工程量 2、工期 3、初期投入预算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能力、服务年限 (16) 1、采煤方法 2、采煤工艺 3、采区设计能力 第六章采区安全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主运输系统 (19) 1、主运输路线 2、采区运煤设备选型: 第二节辅助运输系统 (24) 1、巷道原始参数 2、基本参数选择: 3、选型计算 第三节排水系统 (25) 第四节通风系统 (25) 1、矿井通风现状 2、通风线路、风量配备 3、81采区通风容易时期 4、81采区通风困难时期 第五节供电系统 (37) 1、采区基本情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依据 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 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 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 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 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 4、提交材料 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包括草稿、电子文档) 5、指导要求 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等矿井开拓布置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一、采区设计的内容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2)采区所采煤层的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 等赋存情况及煤质。 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 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 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 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正常及最大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煤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 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 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 填和灌浆等)的确定。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 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采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 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

吉庆煤矿采区设计

吉庆煤矿采区设计

参与设计人员名单 序号专业姓名职务或职称 1 采矿卢海江总工 2 地质测量常老三技术负责人 3 机电运输俞冲云机电副矿长 4 通风安全陆德先安全副矿长 5 采矿俞冲林技术副矿长

吉庆煤矿1870水平21#煤采区设计 前言 师宗县吉庆煤矿位于师宗县城285°方位,直平距约15km 处。地处曲靖市师宗县雄壁镇境内,行政区划属师宗县雄壁镇上鸭子塘村村。 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师宗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云煤整合[2008]35号),批复师宗县吉庆煤矿为单独保留型矿井,技改后矿井生产能力由整合前核定的3万吨/年提高到9万吨/年,矿区面积0.0433km2,开采深度2050~1950m。为增加资源储备,于2010年7月26日,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矿复[2010]第130号,吉庆煤矿矿区面积由原来的0.0433km2变更为0.26km2;开采标高由原来的2050~1950m 变更为2068~1600m。矿井主开采煤层C17#、C21#、C22#,现开采21煤层。 为加强我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我矿的矿井生产能力,于2010 年五月对我矿区南翼的资源进行研究,决定对我矿区南翼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采,并组织项目组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收集地质及生产技术资料,考察安全生产条件等,经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本设计。 第一章设计编写依据 1、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 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 3、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4、采区地质说明书;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6、师宗县煤炭工业局(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2011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师煤安发【2011】1号;

采区设计参考资料

采区设计参考资料 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一、采区范围: 说明采区所在的水平,采区四周边界,采区走向长度、倾斜长度、采区面积、开采上、下限标高。 二、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说明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三、地面位置及建筑物: 采区对应的地面位置、区域、地形地貌、水系、地面积水范围及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开采后对地面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破坏程度及应采取的措施。 四、区内钻孔情况: 概述区内钻孔的数量、封孔质量、可利用程度等。 区内钻孔特征表

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特征 一、煤层赋存情况: 概述煤层赋存情况并填下表: 煤层赋存情况表 煤层特征表 煤层工业指标表 二、煤层顶底板特征: 分煤层详述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颜色、结构性质等。

第三节采区储量分析 分析计算采区及各煤层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等。 采区储量汇总表 第四节地质构造 分析采区范围内及其周围的构造分布情况,包括断层的产状、性质、揭露控制程度以及对开采的影响程度等。 断层特征表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实见水文地质: 叙述已开拓、开采的相邻采区、相同煤层实见水文地质及水害情况。 二、主要含水层及地质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1、说明主要含水层及其主要特征(指从第四系至奥灰对采区涌水有影响的含水层)。 2、主要构造水文地质特征 三、安全隔水层厚度: 计算受水威胁采区掘进巷道安全隔水层厚度。 四、突水系数计算: 采用公式:Ts=P/(M-Cp-Dg) 式中:Ts—突水系数(MPa/m); 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M—隔水层厚度(m); 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 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矿压破坏深度Cp:七层煤按11m,正常块段八层暂按12m,九层暂按10m,十层暂按8m。 受多个含水层威胁的,要分别计算突水系数。 根据突水系数划分受水威胁块段范围,确定正常块段突水系数大于MPa/m和复杂块段突水系数大于MPa/m的上限标高。 五、断层防水煤柱: 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要符合《水文地质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需要计算的煤柱,要有计算过程(与采区地质说明书相符)。 六、采区涌水量:

XX煤矿评估报告(模版

内部资料 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报告Degree of Coal Mine Safet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 Safety T echnology Center of Shandong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Bur eau

煤矿预填写内容要求: 1、按照以下章节分项填写,细分项可按照本矿情况酌情增减,生产系统内容尽量详实,管理内容尽量简化,不要填写科研内容; 2、按照省局要求,预填写的评估报告页数不要少于220页; 3、煤矿需准备好相关电子版文档(详见:煤矿需要准备的资料)。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评估对象及依据 一、评估对象 二、企业简介 三、评估主要依据及相关资料 (一)法律、法规 (专家组填写) (二)基础资料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XXXX年) 2、生产能力核定报告(XXXX年) 3、《XX煤矿近期安全评价报告》

4、XXXX年度山东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汇总表 5、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 6、煤炭自燃倾向鉴定报告表 7、煤层自燃发火期鉴定报告 8、煤层及顶底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冲击倾向性鉴定报告 9、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XXXX年) 10、煤矿救护技术服务协议书(XXXX年) 11、运河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种操作规程汇编 12、主要设备、设施、部件检测检验报告 13、矿井机械、电器设备(部分)产品合格证、隔爆合格证、煤安标志 14、井上下对照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供电系统图、排水系统图、监控系统图、防尘管路系统图、通讯系统图、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措施及其它相关文件 15、矿井应急救援预案(XXXX年) 16、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XXXX年) 17、其它有关资料

煤矿采区设计专项辩识

贵州XX矿业有限公司 汇川区XXXXXXX煤矿 二采区设计前 专项安全风险辩识 编制: 总工: 2017年7月18日

XX煤矿二采区设计前专项安全风险辩识 会议记要 会议时间:2017年7月18日 会议地点:矿会议室 主持人:(总工程师) 参会人员:(生产技术科长)、(地质测量科) (通风瓦斯科长)、(安全管理科) (机电运输科长)、(掘进队长) 五职矿长 风险辨识环节:XXX煤矿二采区设计 会议内容: 2017年7月18日,在矿会议室,总工程师XX组织生产技术科、地质测量科、安全管理科、机电运输科、掘进队、采煤队等相关业务科室、区队,针对XXX煤矿二采区设计前,开展专项辨识评估,相关内容如下: 一、地质条件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根据本矿11404运输巷、+870皮带大巷以及原下东风煤矿老巷道探明的煤层赋存情况,二采区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平均12°(较一采区小2°),无影响采掘布置的地质构造。 井田西翼边界有一断层,存在安全风险。 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1、瓦斯:XX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标高+965米,二采区设

计标高到+800米,根据瓦斯赋存规律,XXX煤矿二采区瓦斯浓度可能增大。 2、水害:XXX煤矿一采区排水系统在主斜井底,水泵房标高为+870米,原下东风煤矿在+870水平以下布置有巷道并有积水。 3、提升运输:二采区布置轨道下山,为三级提升。 三、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附后: 四、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井田西翼边界断层: 1、掘进工作面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制度,重点探明断层位置、断层导水情况。 2、此断层作为采区边界,掘进运输巷不过断层,在断层边掘进开切眼。 3、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应考虑断层影响,提前预防初次来压时瓦斯异常涌出措施。 二)瓦斯 1、采区下山落平后,请有资质的单位对二采区作煤与瓦斯突出鉴定。 2、掘进施工时加强通风管理,各工作面必须形成独立的回风系统。 3、加强监测监控和瓦斯管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三)水害 1、二采区排水系统完成前,不能施工准备巷道。 2、二采区东翼巷道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探放水设计,做好放水准备。 3、加强职工水害培训工作,熟悉矿井避灾线路。 四)提升运输

东海煤矿西三采区设计方案及工程设计

东海煤矿西三采区设计方案及工程设计

东海煤矿西部35#层中部采区设计 说明书 东海煤矿计划科

二00九年七月二十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采区概况 第一节采区位置与地质概况 第二节储量 第三节井区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二章采区开拓布置、开采 第一节采区开拓布置 第二节井下开采 第三章采区通风 第一节通风系统 第二节井下监测与消尘 第四章井下主要生产系统及设备 第一节提升运输系统 第二节压风系统 第三节排水系统

第四节供电系统 第五章投资概算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一节投资概算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前言 一、概述 东海煤矿西部35#层中部采区位于皮带斜井工业广场附近,生产系统与-450水平和二采相连。运输距离近,开采方便。1958年东海建矿,开采一井、二井两对斜井;1965年移交矿务局后由局建井处增建三井一斜和三井二斜两对斜井。开采三井一斜33#、35#煤层,35#层煤已开采至三段右十二路,由当时煤炭市场萧条于2001年彻底关闭,原提矸绞车,主扇均已折除。 二、恢复生产的必要性 1、矿井生产能力的均衡 东海煤矿从储量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东部、西部两大采区,皮带斜井座落在西部采区,而西部采区现只有二采区生产。现三、五、六采区均分布在东部采区,原煤需经-450主运道运至西部皮带井,生产格局极不平衡,东重西轻,矿井生产受到制约。而西部采区仍有工业量4627.5万吨;西三中部35#层采区所开采的35#层煤工业量530.46万吨,可采储量388.2万吨。底部层采区48#层工业储量327.95万吨,可采储量244.15万吨;54-2工业储量336.83万吨,可采储量214.92万吨,储量丰富资源可靠。为了缓解东部采区资源的快速枯竭,

煤矿闭坑报告范本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闭坑报告 ***年**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1) 第二章矿井开拓布置 (2) 第三章矿井瓦斯等级及防治 (7) 第四章煤矿区水文地质 (38) 第五章资源储量动用情况 (51) 第六章闭坑后对周边矿井存在的安全威胁 (52) 第七章附件 (53)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位置交通 ***煤矿位于**境内。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北纬**。矿山有3km简易公路与**公路相接,北东**公路里程为**km,北西至**火车站?*8km,交通较为方便。 二、气象 本区气候温暖潮湿,夏季多暴雨,冬季多雨雾,雨量充沛。据兴文县气象局资料,年降雨量最高2372mm,一般1300~2000mm,特大暴雨量444mm,一般日降雨量116~145.5mm,暴雨强度最高70mm/h。年降雨量多集中在5~8月份,占总降雨量的50~55%,常以大雨或暴雨降落;9~12月份为霪雨季节,晴天很少,年降雨天数一般190~230天。空气相对湿度高,年平均达92%,冬季气候寒冷,海拔1360m处气候低至-9.3℃,夏季最高气温33.9℃,年平均气温12℃。无其它重要的灾害性天气。 三、地形地貌及水系 矿区位于**盆地与**高原过渡带,地貌类型属深切割中山,总体南东高北西低。矿区最高点位于南东角木林包山头,标高约为 +1528.2m,最低点在矿区北西角铁厂沟沟底,标高约为+810m,矿区相对高差约为718m。矿山地处珙长背斜南翼中段,洞河、龙塘

两地下暗河的分水岭地带(矿区位于分水岭偏龙塘暗河一侧)。矿区及邻近山地地貌与岩溶地貌并存,山地以脊状单面山为主,嘉陵江组泥灰岩组成北西西—南东东向分水岭。分水岭北坡(即矿区一侧)由宣威组及飞仙关组地层组成反向岩质边坡,自然边坡角多为50~60°。 矿区属长江上游一级支流的长宁河水系。区内河流为洛甫河上游的***,区内一般无稳定的地表水体,但有季节性溪沟和冲沟构成树枝状水系网。大气降雨多沿斜坡、冲沟汇入北侧溪沟后通过岩溶暗河在龙塘暗河出口处流出区外。 四、地震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五、相邻矿井及老窑 ***煤矿北西、南西及南侧与兴文县***煤矿相邻,两矿间有30~50m的保安煤柱隔离;北东及东侧与兴文县***乡**煤矿相邻,两矿间有30~50m保安煤柱隔离,矿区北侧无邻矿。 矿区北西侧有原兴文县*****煤矿采空区存在,北侧有原**煤矿及本矿采空区存在。 根据现批准设置的矿区范围,本矿山与邻近矿山之间无边界重叠和矿权之争。 第二章矿井开拓布置

采区设计管理规定1

泰安市煤矿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煤矿采区设计和实施是矿井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工作。为加强我市煤矿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2条煤矿采区设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力推进综合机械化采煤等先进技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第3条煤矿采区生产系统力求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具备条件的采区必须兼顾充填开采,设计充填开采系统。 第4条煤矿采区开采范围内必须有可靠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条件清楚。 第二章采区设计编制和审批 第5条煤矿采区设计必须依据经县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的采区地质说明书、矿井设计文件(如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设计或区域设计)编制;“三下”压煤开采设计等必须符合省煤炭局批准方案设计;煤层复采等其它开采条件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开采设计,必须先编制安全开采可行性分析报告,经市

煤炭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编制采区方案设计。 第6条矿井采区设计内容应包括采区设计说明书(包括特殊安全技术措施)、采区设计图纸、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采区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四部分,并附采区地质说明书、特殊开采设计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复等附件。 第7条煤矿必须严格控制同时生产的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个数。 大、中型煤矿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联合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小型煤矿一个采区只准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个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 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采空区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规定的煤柱。 严禁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主要井巷等的安全煤柱。严禁擅自开采建筑物、水体、铁路等保护煤柱。 第8条每年11月份,煤矿应于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编制下年度设计计划,由县级煤炭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

采区设计编制的内容

采区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采区设计说明书,采区设计图纸。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采区设计说明书应说明: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等。 (2)采区所采煤层的赋存情况(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等)及煤质。 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 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最大及正常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 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说明对地质资料进行审查的结果,包括资料的可靠性及存在的问题。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的确定。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采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采出率和掘进率,巷道总工程量、投产前的工程量。 二、采区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一般包括: 地质柱状图、采区井上下对照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储量计算图及剖面图等应进行复印,作为采区设计的一部分。此外,还须有: (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及剖面图(比例:1:1 000或1:2 000); (2)采区采掘机械配备平面图(比例:1:1 000或1:2 000);

平煤十矿矿井毕业设计资料资料

第一章概况 1.1 矿井基本概况 1.1.1交通位置 平煤十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东部,距平顶山市区中心约5km,东与十二矿为邻,西与一矿相邻。十矿工业广场有矿区专用铁路与国铁京广线、焦支线相连接,东距京广线孟庙火车站70km,西距焦支线宝丰火车站28km。矿区专用铁路线与孟宝线平顶山东站相接。公路以平顶山市为枢纽,有柏油公路通向附近各县市,东与许南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1.1.2地形地势 井田的东南部为开阔的冲积~洪积平原,西北部为砂岩组成的高山,山脊平缓,山坡陡峭,约为30°,向南逐步过渡到平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有平顶山,北部为马棚山,山的相对标高为+360m~+460m,平原+80~+100m。 1.1.3 气象、地震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燥湿度不足带,年平均降雨量794.6mm,年最大降雨量为1323.6mm,雨季一般集中在7~9月份。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269.2mm,年最大蒸发量2825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年平均气温为15℃,最高气温42.3℃,最低气温-15℃。常年风向多为北西和北东,以北西风的风速最大,为24m/s;最大积雪厚度为16cm,冻土最深22cm。 平顶山位于许昌~淮南震带的南缘。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域划分的意见,本区为VI级地震列度区。 1.1.4 矿区水、电源 矿区地下水有寒武系灰岩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己17煤底板灰岩含水层,己15煤顶板砂岩含水层,戊9-10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均可为矿井供水水源。 矿区电源主要来自平顶山市电业局所辖的贾庄、肖营和孙岭变电站的110Kv和35Kv系统以及平煤集团公司所辖的谢庄110Kv变电站。 十矿现有变电所(地面)两座,其中一座位于南院工业场地内,称院内6Kv变电所,另一座位于北翼风井工业场地内,称北翼风井6Kv变电所。 矿井电源取自于北翼风井工业场地内的月台35Kv变电站之6Kv母线。月台变电所现有两台主变,容量为2×1250KVA,电压等级为35/6Kv,正常情况下两台主变同时分列运行。月台站35Kv主送电源取自贾庄220kv站,备用电源取自焦庄(平八矿西风井)35kv站,当主送线路故障时,备用电源可通过装置自动投入。 月台变电站属矿务局供电公司管辖,其6kv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两段母线分别向北风井工业场地内的提升绞车、空压机、7#扇风机、北风井变电所、院内变电所和井下第一、第二水平中央变电所及化工厂等场地外的用户供电。 1.1.5 地层、地质构造 平顶山煤田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渑池~确山小区。依据地表出露与钻探揭露,井田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