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

1. 城市与城市发展

1.1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城市大都市区:美国(大都市区,大都市统计区);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和大都市经济劳动区);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劳动——市场区);日本(都市圈)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1.2城市与乡村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集聚规模、生产效率、生产力结构、职能、物质形态、文化观念的差异

我国的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从地域类型上划分,包括了直辖市、省(或自治区)下设区市、不设区市三个层次。从行政等级上划分,包括了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四个等级。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一般称为广域型市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和农村主要是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工)、提供廉价土地资源三种形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1.城乡结构“二元化”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城乡统筹实际上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体是政府;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

1.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2.科技革命与创新3.全球化与新经济4.城市文化特质

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将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经济呈服务化。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环境3.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因素主要有: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

1.4城镇化及发展

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应该至少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

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1.农业剩余贡献2.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的两种基本力:城市的拉力与农村的推力)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机制导向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调控

城镇化的基本阶段:1.集聚城镇化阶段2.郊区化阶段3.逆城镇化阶段4.再城镇化阶段。

我国城镇化的总体里程:1.启动阶段;2.波动发展阶段;3.停止阶段;5.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1.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的城镇化模式;2.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3.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的城镇化模

式;4.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5城市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乘数效应)与非基本经济部类;2.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现代社会中城市早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2.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1.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2.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2.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主要理论与实践

2.1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古典时期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希波丹姆模式,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在米利都城得到了最为完整的体现。在雅典围绕着广场建设有一系列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同时在城市组织中,神庙、市政厅、露天剧院和市场是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关键性节点。

古罗马时期: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中世纪为教堂或城堡、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

在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壮观的宫殿和花园和公共广场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源于莫尔的“乌托邦”,欧文提出协和村,傅立叶提出法朗吉等);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住房、城镇规划等法》,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确立;行政实践——法国巴黎改建;技术基础——城市美化(西谛)(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伯汉姆于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环形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300万人口的城市。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最外围是居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1930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3.其他理论:1)索里亚.玛塔-线形城市理论:1882年提出西班牙工程师基本原则-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交通问题为前提。城市形态-由铁路和干道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长条形建筑地带。目的: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

不脱离自然。实践-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1948指状式发展、巴黎1971轴线延伸。2)戈涅-工业城市法国1904展出,1917出版《工业城市》基本思路-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的扩建,直接孕育《雅典宪章》功能分区的原则。3)西谛-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在次要地区强调土地的最经济使用。4)格迪斯的学说1915出版《进化中的城市》将城市和乡村规划纳入到统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经美国芒福德等发扬,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工组模式-调查-分析-规划。4.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1)城市发展理论 a.城市化理论: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一个国家城市化的界限,一般有该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所决定,或是由该国通过交通、政治和军事力量从国外获得粮食的能力所决定。现代城市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工业化。随着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张和分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中期阶段(30-70%)后期阶段(>70%) b.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3)社会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城市的主要聚集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以及便利居民的互相交往 c.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新城(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使原先密集城市得以从事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把城市分散发展推到极致的是赖特:广亩城市,美国城市在60年代以后普遍的郊迁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赖特广亩城思想的一种体现。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经济活动的聚集。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政治中心、商业中心、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巨大的人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世界城市的两项判别标准: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世界城市的七个指标: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和国际航空港)、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d.城市体系理论英国的城市扩散是以新城的建设为主要特征的,而美国的城市扩散是以郊区化的方式实现的。城市体系的研究,起始于格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此后经芒福德等人的不断努力,确立了区域规划的科学概念,并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架。贝利认为城市应当被看作为由相互作用的互相依赖部分组成的实体系统。完整的城市体系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特定区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和区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对于不同城市在规模上的相互关系,齐普于1941年提出的“等级—规模分布”理论做了解释,一个城市的规模受制于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城市体系,它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等级,就决定了它的合理规模的大小。2)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a.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局的基础:区位理论,它是城市规划进行土地使用配置的理论基础。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把农产品运至市场的运费三个因素决定的。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关键。工业区位理论认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的决定因素。工业生产区位是依照产品重量对它的价值比例来决定的,这一比例越大,其生产区位就越接近市场地。韦伯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前者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项因素,后者指生产区位的集中,包括人口密度、工业复杂程度等。最低的生产成本往往不能带来最大利润。应找出最大利润的地方,需引入需求和成本两个空间变量。市场网络是廖士区位理论的最高表现形式。b.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雅典宪章》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伯吉斯:同心圆理论、霍伊特:扇形理论(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哈里斯、乌尔曼:多核心理论(影响城市中心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如中心

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避免同时存在4.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c.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区位是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1.与中心商务区的距离2.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3.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4.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现在比较重要的地租理论是阿伦索于1964年提出的竞租理论。经济合理性并不是城市规划的唯一依据,最根本的原则应该在于社会的合理性。d.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巴黎总建筑师埃涅尔认为城市道路干线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街道交叉口的组织方法改进交叉口组织的两种方法:建设立体交叉枢纽和建设环岛式交叉口和地下通道。邻里单位、大街坊;屈普的交通分区:道路按功能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划区,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从而实现整体的步行交通与车型交通的分离。屈普的划区后来成为大伦敦规划中交通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新都市主义强调要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围绕着公共交通的站点进行布局,使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据此提出了“公交引导开发”的模式。e.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罗西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是城市街道、城市的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克里尔兄弟更明确地提出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以建筑物限定的街道和广场的基础之上,而且城市空间必须是清晰的几何形状。 f.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马丘比丘宪章》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佩里:邻里单位理论的六个原则: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内部道路系统,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十次小组”认为,城市的空间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理想,必须以人的行动方式为基础,城市和建筑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而来。凯文.林奇:构成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原则是: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和地标。雅各布斯认为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当具备三个条件:1.街道是安全的2.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3.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地有使用者。街道生活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1.作为整体的地区至少要用于两个基本的功能:生活、工作、购物、进餐等2.沿着街道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3.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并存于“纹理紧密的混合”之中4.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亚历山大认为人的活动的倾向比需求更为重要。3)城市规划方法论 a.综合规划方法论,其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b.分离渐进方法论,其基础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结合,必须遵循三个原则:1.按部就班2.积小变为大变3.稳中求变c.混合审视方法论由基本决策和项目决策两部分基本决策的任务在于确定规划的方向,项目决策则是执行具体的任务 d.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布兰奇)1.在城市发展的预测中,应当明确区分城市中的一些因素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有些因素只要进行中期规划,有些甚至就不要去对其作出预测。2.注重从现在开始并不断向未来趋近的过程 e.倡导性规划方法论通过选择的序列来决定适当的未来行动:首先是目标和准则的选择;其次是鉴别一组与这些总体的规定相一致的备选方案,并选择一个想要的方案;第三则是引导行动实现确定了的目标规划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扩展选择和选择的机会,而不是相反。4)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a.《雅典宪章》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将城市看成了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b.《马丘比丘宪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区域和城市规划

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2.2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影响后世数千年的城市基本形制在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中已现雏形。

规划思想最早形成:周代。西周时期建设的洛邑使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规划思想多元化:东周,《管子。乘马篇》。战国时期,在都城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

秦朝发展了“象天法地”的理念,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为坐标依据。儒家-礼制-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真正的转变发生在王莽代汉取得政权后的国都洛邑的建设中)

管子、老子-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三国时期:魏王曹操营建的邺城规划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孙权的金陵城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形胜,突出了与自然结合的思想

唐长安城: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指导思想: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五代后周时期,中国城市建设中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备废除。

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明清北京城:北部收缩2.5km、南部扩展0.5km。突出8km中轴线。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皇城南形成商肆。

明南京城依山傍水,布局灵活,自然观理念占主导的典型城市格局。

近代中国,商业资本先于工业资本而出现。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标志着城乡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行政系统,也为城市的发展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证。

孙中山《建国方略》,国家建设方案的核心在于,以铁路为命脉,以工业为中心,建设沿海商埠和港口。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上是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不断引进和运用的过程。20年代末,南京的“首都计划”(对南京进行功能分区)、“大上海计划”等具有代表性。抗战临近结束时,国民政府颁布了《都市计划法》,最具代表性的有《大上海都市计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从《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的演进来看,该规划不仅很好地运用了现代西方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而且已经直接针对城市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代表着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1980年12月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会议纪要》,第一次提出要尽快建立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制,第一次提出城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1980年12月国家建委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提供了法律和技术的依据。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是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规。《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3世纪之交时期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三个层面的聚集向不同的城镇分化,经济空间结构重组表现为制造与装配层面的空间扩散(众多的制造与装配基地)、管理与控制层面的空间集聚(少量的经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垂直结构。

发达国家的复兴规划:1.城市中央商务区的重塑,或在城市中选择适当的位置建设新的商务中心,把边缘转变为中心 2.城市更新和滨水地区的再开发 3.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文化设施建设

知识经济四个特征: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科学研究为后盾。

高科技园区的四种基本类型:1.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区(可以较大地促进科技和产业的创

新)2.科技城(科研中心,需要其他地区的配合才能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3.技术园区(本质仍是制造业基地)4.科技都会(是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项计划)企业集群的特点:1.同业和相关产业的很多公司在地理上聚集 2.有支撑的制度结构 3.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的交易、交流和互动。本地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大量的正式交易和非正式的交流所建立的关系,是其他地方不能模仿的关键资源,是创新得以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对城市整体创新的研究分为两种类型:1.基本上以对未来的设想为主要特征,更多的是建立在对电子网络等的运用基础上的;2.从城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组织角度入手,以城市的创新氛围作为核心,探讨城市创新的动力机制。对于创新城市而言,需要建立的是一种创新的氛围,这是创新城市建设的关键。

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场所营造”成为完善社会协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其中的大量内容逐步转变为城市设计的核心,而以“市民社会”和“城市治理”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则成为其基本的保障。

城市治理理论: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好的治理体系应包括以下要素:1.合法性 2.透明性 3.责任性 4.法治 5.回应 6.有效

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原因包括:1.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 2.居民的社区认同程度 3.居民在社区的社会关系4.居民在社区内的居住年限5.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应包括:1.经济需要 2.社会、文化和健康需要3.政治需要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可持续发展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方面,应做到:1.最低限度地使用或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2.对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使用3.城市废物应保证在当地和全球废物池的可接受范围内。1993年英国提出的规划原则:1.土地使用和交通;2.自然资源;3.能源;4.污染和废弃物。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循环使用土地与建筑 2.改善城市环境3.优化地区管理4.旧区复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内容 5.国家政策应当鼓励创新 6.高密度7.加强城市规划与设计。

3.城市规划体系

3.1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1.综合性(它是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会得到体现);2.政策性;3.民主性(城市规划的核心在于对社会资源的配置);4.实践性

城市规划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1.法律法规体系(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根据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本身的相关性进行划分:分为主干法及其从属法、专项法和相关法;另一种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属性与适用范围来进行,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等);2.规划行政体系(是指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行政组织的构架以及行政过程的整体,其核心是指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结构);3.规划工作体系(包括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的制定包括了城市规划的文本体系【又称发展规划体系,通常包括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各类规划的编制过程和各类规划的审批规程等。)城市规划的作用:1.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2.保证社会公共利益 3.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4.改善人居环境。

规划师的角色与地位:1.政府部门中的规划师(一方面作为政府公务员所担当的行政管理职责,是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担当了城市规划领域的专业技术管理职责,是城市规划领域和运用城市规划对各类建设行为进行管理的管理者);2.规划编制部门的规划师(主要角色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具有极强的政府行为特征);3.研究与咨询机构的规划师(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身份为主,工作的重点在于提出合理的

建议和进行技术储备);4.私人部门的规划师(首先是特定利益团体的代言人,其次具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桥梁作用)

3.2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标准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是政府对其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的依据。

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1.行政监督;2.立法机构监督;3.社会监督。

3.3城乡规划的制定

4.城镇体系规划

4.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

城镇体系的演化和发展阶段可以分为:1.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2.工业化阶段;3.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社会)。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相应经历了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等。

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全球城市化与城市全球化。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作用:1.指导总体规划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2.全面考察区域发展态势,发挥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 3.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4.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2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

编制原则:1.因地制宜;2.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3.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4.可持续发展原则。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国家层面上的空间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地区) 2.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3.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5.城市总体规划

5.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为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两个层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2.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3.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4.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5.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是指导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经过审查的纲要也是总体规划成果审批的依据。

总体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图纸(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1:20万~1:100万;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图;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1:5万~1:20万;城市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1:5000~1:25000)和专题研究报告。

5.3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基本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基本要求:1.规划编制规范化;2.规划编制的针对性;3.科学性;4.综合性。

5.4城市总体规划基础研究

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主要有因

果分析法和比较法)、定量分析(常采用一些概率统计方法、运筹学模型、数学决策模型等数理工具进行定量化分析,具体有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平均数和众数)、离散程度(极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线性规划模型、系统评价法【包括矩阵综合评价法、概率评价法、投入产出法、德尔菲法】、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和空间模型分析(主要有实体模型{实物表达、图纸表达【总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透视图、鸟瞰图等】}和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几何分析法【用不同色彩的几何形在平面上强调空间要素的特点与联系,常用于功能分析、交通分析、环境绿化分析等】、等值线法【常用于单一因素的空间变化分析,例如用于地形分析的等高线图、交通规划的可达行分析、环境评价的大气污染和噪声分析等】、方格网法【常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分析,此法可以多层叠加,常用于综合评价】、图表法【在地形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玫瑰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表示各因素的值,常用于区域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比较分析】)。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城市环境资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1.有关城市环境质量的检测数据;2.工矿企业邓主要污染源排放检测数据。

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是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文献资料搜集。

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影响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特色,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

土地资源主要表现为土地的承载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城市用地的特殊性:1.区位的极端重要性2.开发经营的集约性3.土地使用功能的固定性4.不同用地功能的整体性。

水资源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的开发、调蓄、利用功能和开源节流的水平、潜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丰富的水资源是城市的特色和标志。正确评价水资源供应量是城市规划必须做的基础工作。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可促成新的城市的产生;矿产资源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矿业城市必须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因素主要有:1.自然条件;2.人工环境;3.城市建设现状与城市形态结构;4.规划及政策性因素;5.其他因素。

城市发展目标(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发展目标;2.社会发展目标;3.城市建设目标;4.环境保护目标。

城市职能可划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城市为城市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其中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主导促进因素。

城市性质关注的是城市最主要的职能,是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城市性质是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确定城市性质一般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

确定城市起主导作用的行业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1.起主导作用的行业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2.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采用同一经济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分析其所占比重;3.分析用地结构以用地所占比重的大小表示。

城市规模是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通常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视作城市人口。比较成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和被抚养人口比例,对于估算人口发展规模有重要作用;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字和趋向是制订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的依据;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及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性别构成反映男女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家庭构成反映城市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和辈分组合等情况,它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有密切关系。我国城市家庭存在由传统的复合大家庭向简单的小家庭发展的趋向。劳动人口分基本人口(指在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不属于地方性的行政、财经、文教等单位中工作的人员)和服务人口(是指为当地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商业服务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基本人口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定的,它却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服务人口的多少是随城市规模而变动的。

整个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城市就业岗位是造成城市人口增减的根本原因。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主要有:1.综合平衡法(适用于基本人口的规模难以确定的城市)2.时间序列法(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展的因素缓和的城市)3.相关分析法(适用于影响因素的个数及作用大小较为确定的城市,如工矿城市、海港城市)4.区位法(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接近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模式地区的城市)5.职工带眷系数法(适用于新建的工矿小城镇)。某些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不宜单独作为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但可以作为校核方法使用:1.环境容量法2.比例分配法3.类比法。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指标级别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Ⅰ60.1~75.0

Ⅱ75.1~90.0

Ⅲ90.1~105.0

Ⅳ105.1~120.0

对于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低于150平方米/人的指标内确定;对其他所有的现有城市,应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基础上同时符合指标级和允许调整幅度的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进行调整。

城市环境容量的类型:1.人口容量(三个特性:1.有限性;2.可变性;3.稳定性);2.大气环境容量;3.水环境容量。

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限制:1.城市自然条件;2.城市现状条件;3.经济技术条件;4.历史文化条件。

5.5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

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可以划分为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和生态敏感空间三大类。

立足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未来区域开发态势的判断,通常对市域城乡空间进行生态适宜性区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空间管制策略:鼓励开发区、控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根据国家关于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及目标要求,市域城乡空间又可划分为优化调整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以及控制发展区。

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的基本类型:1.均衡式;2.单中心集核式;3.分片组团式;4.轴带式。

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1.市域城镇聚落体系的确定与相应发展策略;2.市域城镇空间规模与建设标准;3.重点城镇的建设规模与用地控制(重点城镇是市域城镇发展的集中区,也是各种发展要素的聚集地,对于拉动整个市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重点镇建设规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市域的健康、快速发展。市域城镇发展布局应专门对重点镇的建设进行研究);4.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5.相邻地段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6.划定城市规划区。

划定城市规划区的主要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2.坚持城乡统筹发展;3.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4.坚持可操作性。

城市形态分类:1.集中型形态(长短轴之比小于4:1);2.带型形态(长短轴之比大于4:1);3.放射型形态(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4.星座型形态(由一个相当大规模的主体团块和三个以上较次一级的基本团块组成);5.组团型形态(由两个以上相当独立的主体团块和若干个基本团块组成);6.散点型形态(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

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1.大分散小集中;2.从圈层走向网络;3.新型集聚体出现。

5.6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城市用地的评价分别是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用地经济性评价。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1.工程地质条件: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和地震;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气温、降水与湿度。

水文是指地面水体。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其中能作为城市

水源的,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表示风向最基本的一个特征指标叫风向频率。风玫瑰图是研究城市布局的重要依据。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他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包括:1.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城市用地布局是否合理、用地布局结构是否适应发展需要、城市用地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协调性、矛盾与潜力、城市用地结构是否体现出城市性质的要求;2.城市市政设施与公共设施方面;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城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及其他因素)2.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城市规划等子因素)3.因子层

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价:1.一类用地(适宜修建的用地,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这类用地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进行修建。其具体要求是:1.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2.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3.地下水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深;4.没有被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的危险;5.没有沼泽现象或采取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6.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2.二类用地(1.土质较差,在修建建筑物时,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人工加固措施;2.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低,修建建筑物时,地基需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3.属于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5m,须采取防洪措施;4.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土石方工程5.地表面有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6.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需要采取一定工程准备措施。)3.三类用地(地基承载力极低和厚度在2m以上的泥炭或流沙层的土壤,需要采用很复杂的人工地基和加固措施才能修建;2.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布置建筑物很困难;3.经常被洪水淹没,且淹没深度超过1.5m,4.有严重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若采取防治措施需要花费很大工程量和工程费用;5.农业生产价值很高的丰产农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属给水水源卫生防护地段,存在其他永久性设施和军事设施等。)

城市建设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农田;3.保护古迹与矿藏;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类别名称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居住用地18.0~28.0

工业用地10.0~25.0

道路广场用地7.0~15.0

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9.0 ≥7.0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

居住用地20~32

工业用地15~25

道路广场用地8~15

绿地8~15

附注:1.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第Ⅰ级,有条件建造部分中高层住宅的大中城市,其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可适当降低,但不得少于16.0m2/人。2. 大城市的规划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宜采用下限;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其规划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可适当

提高,但不宜大于30.0m2/人。3.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第Ⅰ级的城市,其规划人均绿地指标可适当降低,但不得小于5.0m2/人。4.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附注:1. 大城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取规定的下限;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25%,但不宜超过30%。2.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第Ⅳ级的小城市,其道路广场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取下限。3. 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较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15%。4. 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3.依托旧区,紧凑发展;4.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地表形态包括地面起伏度、地面坡度、地面切割度等。其中,地面起伏度为城市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景观要素,地面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而地面切割度则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山地丘陵城市的市中心一般都选择在山体的四周进行建设,居住区一般布置在用地充裕、地表水源丰富的谷地中,工业特别是有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地形较高的城市下风向,以利于污染空气的扩散。

河流的平直河段最适宜建设内河港口。水位深、岸滩稳定、泥沙淤积量小、背后有山体屏障的海湾是海港的最佳位置。

地下水的流向应与地面建设用地的分布以及其他自然条件一并考虑。城市生活居住用地及自来水厂,应布置在城市地下水的上水位方向;城市工业区特别是污水量排放较大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城市地下水的下水位方向。

通常把工业区布置与生活居住区的下风向,但应同时考虑最小风频风向、静风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的季节变换及风速关系。在城市总体布局中,除了考虑城市盛行风向的影响外,还应特别注意当地静风频率,尤其在一些位于盆地或峡谷的城市,静风频率往往很高。在静风频率占优势的城市,布局时除了将有污染的工业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以下,还应与居住区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近处受严重污染。

大面积的楔形绿地以导引风向。道路系统的走向可与冬季盛行风向成一定角度,以减轻寒风对城市的侵袭;为了防止台风、季节风暴的袭击,道路走向和绿地分布以垂直其盛行风向为好。对城市局部地段在温差热力作用下产生的小范围空气环流也应考虑,处理得当有利于该地段的自然通风。如在山地背风面,由于会产生机械性涡流,布置于此的建筑有利于通风,但其上风向若为污染源时,也会因此加剧污染。

城市总体布局主要模式(P149):1.集中式2.分散式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工业区(工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工业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之一。合理安排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的位置,处理好工业与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居住区;3.配合个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4.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包括社会政治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等);5.形成道路交通体系。

城市主导产业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工艺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对工业用地的规模产生较大的影响。商务商业用地规模的准确预测最为困难。

居住用地指标主要由两方面来表达,一是居住用地占整个城市用地的比重;二是居住用地的分级以及个组成内容的用地分配与指标。居住用地指标的影响因素:1.城市规模;2.城市性质;3.自然条件;4.城市用地指标。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集中、分散和轴向布置。

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主要有:1.城市性质;2.城市规模;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4.居民生活习惯;5.城市布局。公共设施一般分三级:市级、居住区级和小区级。服务半径是检验公共设施分布合理与否的指标之一。全市性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应考虑以下方面:1.按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组合功能与空间环境;2.组织中心地区的交通;3.城市公共中心的内容与建设标准要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相一致;4.慎重对待城市传统商业中心。

工业是近现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工业用地承载着城市的主要活动,构成了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用地不应选在7度和7度以上的地震区;土壤的耐压强度一般不应小于15t/m2。铁路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费用低,但建设投资高。水

路运输费用最为低廉。

工业对城市的污染:废气污染以化工和金属制品工业最为严重;废水污染以化工、纤维与钢铁工业影响最大;废渣则以高炉为最多。在城市中布置工业用地时,应注意:1.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不要把废气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污染的工厂布置在一起(如氮肥厂和炼油厂)。在群山环绕的盆地、谷地,四周被高大建筑包围的空间及静风频率高的地区,不宜布置排放有害废气的工业。2.防止废水污染。纺织、制革、造纸等企业都排出含有机物废水,布置在一起可统一用微生物处理。3.防止工业废渣污染。4.防止噪声干扰。噪声最大的是金属制品厂,其次为机械厂和化工厂。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按要求隔开一定距离,称为卫生防护带。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布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停留时间不长的建筑,不得将体育设施、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布置在防护带内。

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一般原则: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3.工业区和城市个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旧城工业布局调整的一般措施:留、改、并、迁。

仓储用地布置:1.满足一般技术要求。蔬菜仓库,要求地下水位同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2.5m,储藏在地下室的食品和材料库,地下水位应离地面4m以上。2.有利于交通运输。以临近货运需求量或供应量大的地区为原则。3.同类仓库尽可能集中布置。仓储用地与居住街坊之间的卫生防护带宽度:1.全市性水泥供应仓库,可用废品仓库、起灰尘的建筑材料露天堆场;为300m;2.非金属建筑材料供应仓库、劈柴仓库、煤炭仓库、未加工的二级无机原料临时储藏仓库、500m2以上的藏冰库,为100m;3.蔬菜、水果储藏库,600t以上批发冷藏库,建筑与设备供应仓库(无起灰材料的),木材贸易和箱桶装仓库,为50m;4.各类仓库至疗养院、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距离,可按上列数值增加0.5~1.0倍。为本市服务的仓库应均匀分散布置在居住区边缘。

5.7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运输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交通在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中具有核心作用。城市道路的第一功能是组织城市的骨架,第二功能是交通的通道。

小城镇大多呈现为单中心集中式布局,道路大多为方格网。中等城市仍呈集中式布局。城市道路网在中心组团仍维持旧城的基本格局。大城市会形成相对分散、多中心组团式布局。道路系统开始向混合式道路网转化。特大城市呈“组合型城市”布局,城市道路发展形成混合型网,出现了对加强城区间交通联系有重要作用的城市交通性主干路网的需求,并与快速路网组成为城市的疏通性交通干线道路网,城区之间也可以利用公路或高速公路联系。

城市用地的布局形态大致可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集中型较适应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其道路网形式大多为方格网状。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城市交通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现代城市交通最重要的表象是“机动化”。城市支路应在详细规划中安排,在城市的局部地段可能成网,而在城市组团和整个城区中不可能成网。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分析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结合起来,统称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工作内容:1.现状分析;2.城市发展分析;3.战略研究;4.规划研究(结合城市空间和用地布局基本框架,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初步方案)。成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1.规划方案;2.交通校核;3.实施要求。

城市交通调查包括城市交通基础资料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和交通出行OD调查。居民出行OD调查的对象包括年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一般采用抽样家庭访问的方法进行调查,抽样率应在城市人口规模的4%~20%之间。调查数据的搜集方法有:家庭访问法,路旁询问法,邮寄回收法等。为了保证调查质量,一般建议采用专业调查人员家庭访问法。

现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

增长的需求(城市人口分布不合理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2.南北不通,东西不畅(表明了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存在系统缺陷);3.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现状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功能不分,快慢不分,以及道路功能与两侧用地的性质不协调所造成的);4.重点节点交通拥堵。

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的预测包括对城市交通总量发展的预测和机动车总量发展的预测。城市交通总量的发展可以通过居民出行分析进行预测,机动车总量的发展预测方法主要有:弹性系数法、趋势外推法、千人拥有法。

一般对于中国特大城市,应该采用以轨道公交为主、小汽车和地面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大城市宜采用以公交为主、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其他中、小城市则应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交通模式,如公共交通与自行车并重的交通模式等。

国外经验,国民收入100~1500美元时开始普及私人小汽车,国民收入2500美元以上时开始大量建设地铁设施。以人均GDP计,人均2000美元时开始发展私人小汽车,人均3000美元时开始普及私人小汽车,人均10000美元时进入相对稳定期。

城市交通流量预测:应将城市区域结合自然地理状况,按照市布局结构关系划分交通大区和交通分区,选择交通高峰作为预测的模型时段,确定预测的交通方式,然后按照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进行交通流量预测。道路上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称为该道路的服务水平。远期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高峰小时的服务水平均应在1以下,平均服务水平应在0.8以下。

铁路规划;1.会让站、越行站间距8~12km,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和半纵列式;

2.中间站是客货合一的小车站,采用横列式布置;

3.区段站的用地面积较大,按照横列式与纵列式布置。

4.客运站:中、小城市客运站可以布置在城区边缘,大城市可能有多个客运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布置。布置方式有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中、小城市客运站常采用通过式布置,大城市、特大城市客运站常采用尽端式或混合式布置。客运站必须与城市的主要干路相衔接。

港口规划:港口陆运部分要有一定的岸线长度、纵深和高程。港口城市的规划要求妥善处理岸线使用、港区布置以城市布局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及后方集疏四个环节的布置。岸线分配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的原则。

航空港规划:其选址应尽可能使跑道轴线方向避免穿过市区,最好位于与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机场跑道中心与城区边缘的最小距离为5~7km为宜;如果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城区边缘的距离,至少要保持在15km以上。国际航空港与城区的距离一般都应超过10km。我国城市城区与航空港的距离一般为20~30km。航空港与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保持在30分钟以内。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城市骨架关系);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应注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道路交叉口交汇的道路不宜超过4~5条;交叉角不宜小于60度或不宜大于120度。道路的走向最好由东向北偏转一定的角度(一般不大于15度)。道路的走向要有利于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常常由城市各分区(组团)之间的规则或不规则的方格状道路,同对外交通道路(公路)呈放射式联系,再加上若干条环线,构成环形放射(部分方格状)式道路系统。在组合型城市、带状发展的城市和指状发展的城市,通常以链式或放射式的交通性干路的骨架形成交通性道路网。在小城市,交通性道路网的骨架可能会形成环行或其他较为简单的形状。

疏通性与服务性的分离是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演变的必然和特点。疏通性道路网要稀一些,以满足快速、畅通的要求为主;服务性道路网要密一些,以满足方便性的要求为主。

城市道路(包括公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有四点: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把公路交通与城镇内交通分离开来,一般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公路立体穿越城镇;二是公路绕过城镇。对于特大城市,高速公路可以直接引到中心城区的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高

速公路环路,再由高速公路环路与城市主要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相连。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次干路相连。城市快速路应通过立交与城市交通性主干路衔接,在由交通性主干路连接到生活性主干路和次干路,再与支路相联系。城市中重要的生活性主干路可以连接快速路,城市次干路可以与高速公路连接。

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快速路(设计时速大于等于80)1500~2500m;主干路(40~60)700~1200m;次干路(40)350~500*;支路(小于等于30)150~250*(*指小城市取低值)。前后等级的路一般相差一半。

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总长度。规范规定:大城市干路网密度(城市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一般为2.4~3km/km2,中等城市2.2~2.6km/km2左右。建议大城市选用4~6km/km2,中、小城市选用5~6km/km2。

城市道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城市道路的总长度。规范规定:大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一般为5~7km/km2左右,中等城市5~6km/km2左右。建议一般选用7~8km/km2。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等四个部分。不同等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为:快速路60~100;主干路40~70;次干路30~50,支路20~30。一块板道路:可用作次干路及支路,机动车车速较低。两块板道路:1.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问题(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50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主要用于纯机动车行驶的车速高、交通量大的交通性干路,包括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2.有较高的景观绿化要求(不能将道路中间的绿化用作为居民的休憩地);3.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可将两个方向的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对于交通性道路可组织机动车交通的单向行驶;对于混合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则可以考虑在每一个车行道上组织机动车单向行驶和非机动车双向行驶;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很大的近郊区道路,但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宜处理好,较少采用。三块板道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的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客运交通干路,不适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都很大的交通性干路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通的城市快速路。红线宽度至少在40m以上,占地大,投资高;一般车行道部分的宽度在20~30m左右,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距离较大,交叉口通行效率受影响。四块板道路:占地和投资都很大,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如果四块板横断面采用机动车快车道与机、非混行慢车道的组合时,车道分隔带不间断布置,可以形成兼具疏通性和服务性的道路功能。

城市快速路在必须穿越城市组团内中心地段时,可以采用高架方式与城市主干路立体组合,或选用四块板横断面,降低等级为城市交通性主干路。城市交通性主干路的横断面应该是机动车(准)快车道与机非混行的慢车道的组合形式(常为四块板形式),而不是一般常采用的机、非混行的四块板横断面形式。车行道分隔带应通长布置。交通性主干路快车道进出口采取先出后进的方式,把进出快车道车辆的交织路段设在慢车道上。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宜布置为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或分向通行的两块板横断面。次干路和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城市交通设施包括城市各类交通枢纽设施、道路立交桥梁设施和停车设施。城市交通枢纽又可分为客运交通枢纽和货运交通枢纽。地方性物流中心用地一般为1~5hm2左右。区域性物流中心用地在1~10hm2左右,多在5hm2以上,最大规模不超过40hm2。

城市道路上的立体交叉主要应设置在快速路的沿线上,在交通流量很大的疏通性交通干路上,也可设置直通式立体交叉,以保证快速交通的通畅。在城市道路与铁路相交的节点也应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在城市人流集中的路段或交叉口附近应设置人行立交。

城市中的公共停车设施按车辆性质和类别可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城市中的公共停车场(包括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可以按规划城市人口人均0.8~1.0m2安排。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宜占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宜占10%~20%。市中心和组团中心的机动车停车位应占全部机动车停车位数的50%~70%,城市对外道路主要出入口的停车场的机动车停车位数站5%~10%。一般大城市新建小区的机动车停车指标已达到每100户30辆以上。在城市中心地区,可以按社会拥有客运车辆的15%~20%规划停车用地。一般这类停车场地应布置在商业、文娱中心的外围,步行距离以不超过100~150m为宜,并应避免对商业中心入口广场、影剧院等建筑正立面景观和空间的遮挡和破坏。

城市主干路不允许路边临时停车,只能在适当位置设置路外停车场;城市次干路应尽可能设置路外停车场,也可以考虑设置少量的路边临时停车带,但需要设分隔带与车行道分离;城市支路应结合路边用地的实际情况和对停车的要求,在适当位置考虑允许路边停车的横断面设计。一般一边路边临时停车带的停放车位数不超过10辆,宜采用港湾式停车方式布置。

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控制可分为区域控制、路线控制和时段控制。所有的控制不包括对礼宾公务车、警车、清洁车等特殊车辆的控制。

城市交通组织规划可分为“城市总体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图纸包括:交通限制区图,道路交通组织图)和“(局部、重点)地段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图纸包括:交通流线组织,交通标志设置,交通画线和交通信号布置及停车设施布置等)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马丘比丘宪章》在城市中确立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问题首先的战略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首先要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努力做到迅速、准点、方便和舒适。步行适宜的出行范围为400~1000m,自行车适宜的出行范围为4~8km,公共交通适宜的出行范围在20km以内,小汽车适宜的出行范围为10~40km。

轻轨系统通常建于1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对于更大的城市,大多布置在郊区或城市边缘地区。在人口密度不大的中、小城市,轻轨可以采用地面线路与其他交通组合运行;在大城市、特大城市规划时应尽可能考虑轻轨系统在城区采用高架线路,在郊区采用有绿化保护的封闭地面线路。规划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应规划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线网。

国家规定以车长7~10m的640型单节公共汽车作为城市公共汽车标准车,规划城市公共汽车拥有量指标:大城市为800~1000人/标准车,中、小城市为1200~1500人/标准车。衡量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指标的是运送速度。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公共交通线路取中、小城市的直径或大城市的半径作为平均线路长度,或取乘客平均运距的2~3倍。城区公共汽、电车主要线路每条的长度宜为8~12km,特大城市不宜超过20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分钟的行程。乘客平均换乘系数:大城市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市中心区的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区应达到2~2.5km/km2。

大、中城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取代远距离出行的自行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过度发展。小城市应完善市区至郊区的公共交通路网。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做到在客运高峰时,95%的居民在乘用公共交通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应符合:大城市人口大于200万人(60分钟);100~200万(50分钟);小于100万(40分钟);中等城市(35分钟);小城市(25分钟)。

提高服务质量和交通方便性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公共交通线网的覆盖率和线网密度。公交骨干线路和普通线路实现系统衔接的重要设施是公交换乘枢纽。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应该是;以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为中心,以轨道交通和市级公交快车线路为骨干,以组团级公交普通线路为基础的配合良好的完整系统。公交换乘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市级公交快车线路主要体现“快速”与“高效率”。公交普通线路应布置在城市服务性道路上。快速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将各城市中心和对外客运枢纽串联起来。城市快速路上不设置公交专用道,不设置公交停车站;城市交通性主干路可在快车道上为快车线路设置公交专用道,生活性主干路上的公交专用道为所有的公交线路服务。现代化城市交通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交通分流”。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和满足居民夜间活动的需要,一般城市还需要设置第三套公共交通线路网,即在平时线路网上增加高峰小时的线路(高峰线、区间线和大站快车线),设置通宵公共交通线路网。

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主辅线型五种。轨道公共交通线路网通常为混合型或环线加放射型。

公交线路规划依据:1.城市土地使用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和主要人流集散点布局;2.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方案;3.城市交通调查和交通规划的出行形态、分布和分配资料。

公共交通站场有三类:公交车场、公交枢纽站和公交停靠站。公交枢纽站可分为换乘枢纽、首发站和到发站三类。一般每条公交线路在首末站安排4~5个停车位,一条线路使用的末站占地约1000m2左右,三条线路共同使用的首末站占地约3000m2。首末站还要考虑附设自行车停车面积。到发站用于一条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营到发,占地规模不超过1000m2。

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半径300m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半径

500m计算,不得小于90%。一般一个公交站台可以停靠3条公交线路,长度约为20m;超过3条线路就需要设置第二个站台,超过3个站台就需要考虑设置公交组合换乘站。快速路、主干路及郊区双车道公路上的公交停靠点不应占用行车车道,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公交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应设2个停车位。路段上公交停靠站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向设置的停靠站应在车辆前方向迎面错开30m。在道路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处设置的公交停靠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交叉口处的公交停靠站应该布置在交叉口出口50m以外的位置,不宜布置在交叉口进口前的位置,特别是左转公交线路的停靠站不能布置在交叉口进口前。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时,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km,其用地面积为250~500m2。

5.8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对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为:1.文物丰富;2.建筑成片;3.传统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应当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规定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保护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一般比例尺为1:5000~1:10000,重点保护区域界限图1:500~1:2000。

1964年在威尼斯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威尼斯宪章),提出了古迹与其环境不可分离的概念。1987年通过了《华盛顿宪章》。宪章列举了“历史地段”中应该保护的五项内容:1.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2.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3.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色彩、建筑装饰等;4.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5.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

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2.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3.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不小于1hm2;4.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占地面积宜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60%以上。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划定应符合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及风貌完整性原则。

5.9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强制性内容:划定湿地、水源保护区等应当控制开发建设的生态敏感区范围;落实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5.10其他主要专项规划

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主要控制的绿地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2000年,>25%;2010年,>30%)和绿化覆盖率(2000年,>30%;2010年,>35%)。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市用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G1+G2+G3+G4。城市系统规划布置原则:整体性原则、匀布原则、自然原则和地方性原则。

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二是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规划(以城市总体布局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规定了城市不同功能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是城市大气环境管理的基础,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包括生活垃圾污染控制规划、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危险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划等)是根据环境目标,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3C原则确定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

地形坡度大时,道路一般可与等高线斜交,而避免与等高线垂直。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有设计等高线法(尽量做到土方基本就地平衡),高程箭头法(将各控制点的标高标注在居住区竖向规划图上,并以箭头表示区内各种类用地的排水方向。规划设计工作量较小,图纸制作较快,且易于变动、修改、为居住区竖向设计的常用方法,缺点是比较粗略),纵横断面法(优点是对规划设计地区的原地形有一个立体的形象概念,容易着手

考虑地形和改造)。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可以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分为“总体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两个层次编制。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可以结合地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同步编制,也可以依据地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单独编制相应的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的中心区、地区中心、重要功能区等重点规划建设地区,应当编制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控制图则以及附件)。用于城市公共活动的地下空间,一般包括下沉式广场、地下商业服务设施中的公共部分、轨道交通车站,以及城市公共的地下空间和开发地块中规划规定的公共活动性地下空间等,是城市公共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

5.11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城市总体规划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

6.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6.1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侧重于时间序列上的安排;近期建设规划则主要在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框架,侧重于空间布局上的安排。

6.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2.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划,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3.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的年度计划或规划年度报告(城市规划白皮书)

作为总体规划组成部分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相对简单,一般是明确提出近期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

7.城市详细规划

7.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量化指标和控制要求将城市总体规划的二维平面、定性、宏观的控制分别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三维空间、定量和微观控制。

综合控制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综合控制指标体系中必须包括编制办法中规定的强制性内容。指标一般包括四种方法:测算法、标准法、类比法和反算法。指标控制体系由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配套设施控制、行为活动、其他控制要求等五方面的内容。

土地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控制(用地性质、用地使用兼容、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hm2]等,用地性质按分类标准应划分到小类,项目不确定可划分至中类)和使用强度控制(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hm2]、绿地率等)。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一般采取上限控制的方式。人口密度的控制是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采用上限控制方式,必要情况下可采用上、下限同时控制的方式。绿地率一般采用下限指标的控制方式。

建筑建造包括:建筑建造控制(主要控制内容有建筑高度、建筑后退、建筑间距)和城市设计引导(包括对建筑体量、形式、色彩、空间组合、建筑小品和其他环境控制要求等内容)。建筑小品在规划编制中应以引导为主、控制适度为原则。

设施配套一般包括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公共卫生等公用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落位应考虑服务半径的合理性。)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包括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保、环卫、防灾等多项内容)两部分。

行为活动控制主要包括交通活动控制(包括车行交通组织、步行交通组织、公共交通组织、配建停车位和其他交通设施控制等内容,配建停车位一般采取下限控制方式。)和环境保护规定两个方面。

其他控制要求包括:1.相关规划落实控制要求;2.规划“五线”控制要求;3.竖向设计控制要求;4.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建议和开发控制要求;5.相关奖励与补偿的引导控制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图纸比例:1:2000~1:5000。

历史文化保护区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原则上不得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规划地段地块的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等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7.2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4.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5.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图纸。图纸包括:位置图、现状图、场地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竖向规划图和效果图。图纸比例:1:500~1:2000。

8.镇、乡和村庄规划

8.1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及任务

城镇是指在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区域,乡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

《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县城关镇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其他镇是县级建制以下的一级行政单元,而集镇不是一级行政单元。

镇和乡的下级单位是行政村,行政村可以是一个村落,也可以包括多个村落或自然聚落。行政村是我国最小的一级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

镇与市的二重性有着本质区别,市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以“城”为中心,具有更强的聚集作用,其所辖的城镇和乡村的从属地位比较明显;而镇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以“乡村”为服务对象,其聚集功能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其所辖乡村和集镇体现相对更多的自主性。乡的设置是针对其农村地区的属性,这是乡与镇的典型区别。总人口在20000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或总人口在20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可以设建制镇。

所有的镇必须制定规划,而乡和村庄并非都必须编制规划。

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1.镇的现状等级层次——行政体系,一般分为县城关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一般建制镇)、集镇(农村地区)。

2.镇的规划等级层次——规划体系,一般分为县城关镇、中心镇、一般建制镇。

8.2镇规划的编制

镇规划的原则分为宏观指导性原则和规划技术原则。宏观指导性原则包括:人本主义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其他镇的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含镇村体系规划)和镇区(镇中心区)规划两个层次。镇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5~10年。镇性质的表述方法:区域地位作用+产业发展方向+城镇特色或类型。镇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

镇区规划建设用地四类用地之和:中心镇镇区为64~84%;一般镇区为65~85%。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用地距离铁路干线应大于300m。一类工业用地可布置在居住

用地或公共设施用地附近;二、三类工业用地应布置在常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及河流的下游。

8.3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乡规划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乡总体规划包括乡域规划和乡驻地规划。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乡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5~10年。村庄规划期限比较灵活,一般整治规划考虑近期为3~5年左右。村庄规划要依据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镇总体规划或乡总体规划。村庄工程设施整治在有条件的地区坚持“联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村庄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图纸与必要的说明。

8.4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

名镇、名村要求具有一定规模:镇现存历史传统总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或村现存历史传统建筑总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2.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3.传统格局和了历史风貌的保护要求;4.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5.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保护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

9.其他主要规划类型

9.1居住区规划

佩里“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1.周边被城市道路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元内部;

2.内部道路应限制外部车辆的穿越,一般采用尽端式道路;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4.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

5.占地约160英亩;

6.小学周边设有商店等公共活动中心。

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相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在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中,居住区级的配套服务设施(中学等除外)、道路、公共绿地在属性上属于城市设施,在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分别属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和公共绿地等,纳入居住区规划指标的目的是衡量居住区配套水平。小区和组团级的配套设施用地属于居住用地。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基本要求是: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想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交付。

居住区级配套公建(如医院、文化中心、大型商业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500~1000m;小区级配套公建(如小学、幼儿园、超市、银行、健身设施等)服务半径一般超过300m。

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8%,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5%;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3%,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2%。居住区内应设置贯通的无障碍通道,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车行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道路交叉口70m范围内。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沿街建筑物长度超150m时,应设不小于4X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是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居住区内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地面停车率不宜大于0.1辆/每户。当停车数量超过50辆时,应设2个出入口,并且双向出入口的宽度不小于7m。

住宅的日照和通风是居住区规划的根本性问题。广场和街道的长宽比界限为3:1。

居住区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公共绿地应集中成片,最小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有不

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公共绿地独立计算用地指标,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0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

9.2风景名胜区规划

“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是我国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应依据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住建部有关规定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应随规划期限的不同而变化。游客容量一般由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年游客容量三个层次表示。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图纸和基础资料汇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的主体是由所在的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其规划编制要求甲级单位承担。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的主体是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编制单位一般要求具备乙级以上资质。省级风景名胜区在被批复起15日内,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非农人口、产业聚集的居民点,我国行政 建制的市、镇。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两次劳动分工有较 大促进作用: ●农牧业标志第一次,固定居民点。 ●商、手工业标志第二次,产生城市。 3.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工业化的促进是城市 化的动因: ●农村推力:剩余劳力向城市集中。 ●城市引力:工业供剩余劳力就业。 4.城市发展理论: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满足外部产品、服务需求。 从属经济(非基础)满足内部产品、服务。 城市发展阶段:专门》综合》成熟》区域化。 ●城市进化: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 绝对集中:工业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工业成熟,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相对分散:后工业初期,郊区增长超过中心城》 绝对分散:后工业成熟,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后工业成熟,第三世界处于工业初期。 ●增长极核: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 条件优越、规模集聚效应产生中心城市。 ●全球化:城市发展与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从原料地向生产、装配基地转变。 一体化经济,部分城市地位突出。 5.城市物质环境构成 ●公共领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投资。 ●非公共领域:个体占有,非公共投资。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提供可能和约束。 6.城市社会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空间分布聚居的异质性强(与农村本质区别)。 7.农村社会主要差别:●人际关系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认同基础。 ●聚居空间形态异质性弱。 8.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 9.城市产业构成:经济活动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自然界。 ●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再加工。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10.城市产业构成演化: ●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化,比重显著升降。 ●传统向高科技产业转化,二产中后者取代前者。 ●体制、构成由水平、部类向垂直、层面特征转化。 11.城市化:农业传统乡村社会转向工业、服务业现 代城市社会,乡村到城市的复杂过程。几种含义: ●城市生活方式的强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集中。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空间集聚。 ●农业区、未开发区出现城市。 12.世界城市化三阶段: ●兴起、验证、示范,英国首先城市化过半。 ●欧洲、北美推广、普及、基本实现。 ●全球推广、普及、加快。 13.城市化进程一般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产业构成消长、变化。 ●与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成正比。 ●以二、三产、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14.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势头猛烈。 ●主流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向大城市集中,处于支配地位。 15.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 ●增长多,比重不大,速度缓慢。 ●不稳定,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 1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工业是根本,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17.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推动。 18.城市化是达到现代化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19.城市:区域的中心/某些职能有辐射、吸引作用。 20.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等有组织作用/ 受区域资源、发展条件制约/与区域城镇相互促 进、制约。 2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影响: ●区域自然、社会、人文、文化资源影响。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 ●空间布局由大城市单中心到多重心组团城镇群。 22.城镇体系:区域中,不同职能、等级规模,空间 有序,相互依存。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决定城 乡整体发展水平。 23.城镇体系特征:群体、关联、层次、开放(各城 镇对内外开放/整体对外部开放)、动态、整体性。 24.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般规律: ●城镇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城市引力》向心增长 ●城市辐射》离心增长》城镇体系强化城乡发展 25.城市规划: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土地、空间、 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实施管理。 26.我国古代规划思想: ●礼制,周礼考工记,最早。 ●自然,管子。 ●商品经济、世俗生活,清明上河图。 ●唐长安,轴线、方格、核心皇城、三面里坊。 ●元大都、北京,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 27.古希腊城市:广场、公建、集会场所,民主。 28.古罗马城市:浴室、斗兽场、宫殿,享乐;罗马 帝国时期的广场、铜像、记功柱、凯旋门,核心; 集中体现为广场群。 29.中世纪欧洲城市:教堂、城堡。 30.文艺复兴、巴洛克:意大利古典严谨,罗马圣彼 得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轴线宫殿。 31.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里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排水、环卫、公园、墓地。 ●城市美化,欧美国家,城市景观空间。 ●公司城。 3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标志,分散模式。 霍华德,为健康、生活、产业,规模有限,农业围 绕,土地公有,莱奇沃斯。 ●现代城市: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集中发展。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功能理性,绿地空间阳光。 光辉城市,深化和集中体现。 33.早期其它探索: ●线性城市,索里亚玛塔,西班牙。 ●工业城市,戈涅,法国。 ●区域规划,格迪斯,芒福德发展。 ●城市规划方法,格迪斯,调查、分析、规划。 34.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大城市派生)/新城(独 立)/有机疏散(沙里宁)/广亩城(赖特)。 35.集中发展理论:聚集区/大城市带(戈德曼,法)。 36.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发展动力。 ●城市是开放系统,依赖区域支持。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的成就和示范作用。 37.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吉伯斯,中央商务》过渡(衰败居住)》 工人居住》良好居住》通勤(富裕居住)。 ●扇形:霍伊特,放射,轴状延伸。 ●多核心:哈里斯、乌尔曼,设施位于少数区域(中 央商务)、受益于接近(工业、工人居住)、对抗 和消极影响(高级住宅、污染工业)、无法负担 土地费用而位置不合理(边缘仓库)。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 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 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 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 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 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 4、社会结构较单一 5、能源使用多样 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聚集规模差异 2、生产效率差异 3、生产力结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39页word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 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 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 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总结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 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

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节:城市化 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 现象及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城市人口U占总人口P的比重(Q=U/P)。 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集中的用地及人口的高密度 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期(缓慢发展期)、中期(城市化快速增长)、稳定阶段(稳增) 三、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正常发展(1949~1957)、城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

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班级:建筑二班 姓名:张殿恒 学号:2014301530086

读《城市发展史》节选 特大城市的神话有感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在各种定义中,已经被贴上了特大城市的标签。生活在武汉,作为一个平民,能感受到的最真实的感受也就是,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地铁永远占不到座,马路上总是在堵车……归根到底,还是人口太多的缘故,目前武汉人口已经超过了一千万的大关。 刘易斯.芒福德所著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的节选“特大城市的神话”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专业的视角来看待特大城市的发展。在本章中,作者对大都市所持的观点更多属于阴暗的消极面,他将大都市比作磁石、容器和交流传布器,来象征现代大都市在功能形态之上的特点。 首先,从特大城市的形成原因来看,有以下几个因素:城市规划的认识上的局限性,资源财富集中后的吸引效应,中央集权导致的政治集中性。 ⑴城市规划的问题:毫无疑问,每个大城市都不会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现代大都市都是千篇一律的,你会看到四通八达的道路,地铁,无数林立的摩天大厦,如果能从高空俯瞰,或者说是卫星地图,就会发现,每个城市真的就像是一个个巨大的膨胀团块,一条条道路就像是一条条触手向四周伸展扩张,这似乎是城市发展的自由生长,然而,这真的是合理的吗?显然不是!

对于城市的生长,在这种超大尺度上时不可能放任的,要让城市有效合理的生长,就涉及到城市规划的责任。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城市的前期发展中,一味追求空间扩展上的大成为了主旋律,取消量的限制标志着从一个有机系统变为一个机械系统,从有目的性的增长变为无目的的盲目扩展。城市摊大饼似的向四周扩张着,却缺少了合理的思考,导致了各种问题,道路堵了,就拓宽道路,车子多了,就修停车场,结果是道路更堵了,车子更多了。只是为出现的问题找小范围的解决方案,没有进行更深的前期规划上的思考,来优化城市的发展,没有特别专业的规划师是一大原因。 以武汉为例的话,在以武昌,汉口,汉阳为中心的向外扩展过程中,前期的规划中也遵循的是摊大饼的策略,由中心向四周无序的扩展着,像北京一样的出现了一环二环三环等等,虽然年年都在修路,交通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不过,令人欣喜地是,包括武汉在内的很多地方都在试行新的城市规划了,比如设臵卫星城,主动限制城市规模的扩大等等,以及合理布局各种新型产业,由盲目扩展走向有目的的增长,虽然效果还不太显著,但是,至少已经做出了努力。 ⑵资源财富的集中。这个原因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相比乡村或者其他小城市,大城市拥有太多的优势。地理优势是其中之一,上海,广州,香港,深圳这几个全国最大最发达的城市,地理优势都得天独厚,宽广的海岸线让货物流通变得如此容易,于是在占据了发展先机之后,全国的资源与财富都与这些地方发生了莫大的关联,并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 制定规划) 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三、城市的定义: *经济发展的产物 *定义;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现代城市包括三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 *产业构成 *行政管辖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城市布局的变化 *城市与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城市发展的差异性 *城市外延扩展的形式(城市二维空间构成): *中心向外圈层式发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多中心组合 *核心城市的城市群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 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不断变 化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 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 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 果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 和发展 *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规 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 划思想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 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 度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 划思想 *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 市规划思想 *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 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 论渊源 *二、田园城市理论 *三、卫星城镇规划的理 论和实践 *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 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 (1933) *五、马丘比丘宪章(1978) *六、邻里单位,小区规 划与社区规划 *七、有机疏散思想 *八、理性主义规划理论 及其批判 *九、城市设计研究 *十、城市规划的社会学 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 主义 *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 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十二、全球城和全球化 理论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 和发展 *第三节当代城市规划 思想方法的变 一、当代国内外发展观的 演变与发展 1、经济增长观(二战后) 2 、综合发展观(20世纪70 年代)3 、可持续发展观(20 世纪80年代)4 、全面、协 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 学发展观 二、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 的变革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 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单向型否定思维过程中 的反馈作用,封闭型否定了 系统外的作用 2、由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 过程的思想方法 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 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 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三、思想方法的变革对规划 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 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 响 *第四节新中国城市规 划的实践与展望 *一、实践的回顾与总结 *二、城市规划面临城市 发展趋势的挑战 *城市全球化 *空间市场化 *信息网络化 *全球城市化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 务和原则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 作用和任务 *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 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 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 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作用:作为建设城市和 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任务:根据国民经济计 划和城市既定的经济发展战 略 *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 *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 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 态保护的需要 *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 *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 循的原则: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 和谐的原则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 和谐的原则 *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 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工 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 本内容 *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 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研究与确定城市发展战 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 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 规划原则 *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 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 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 发展方向 *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 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 法 *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 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 和方法 *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 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 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 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 设计提供依据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课堂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课堂笔记 资料来源: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相当集中、相当分散、绝对分散。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6、城市化含义 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1.城市定义 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是伴随私有化和 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是有着商业交换职 能的居民点。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2.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居民从事的职业)、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 聚密度。 3.现代城镇的定义 包含3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我国的城镇可以分为直辖市、市和镇,还可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称为前工业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 影响因素: A 防御的要求 B 社会形态的发展(社会阶层) C政治体制的影响 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治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而欧洲封建城市 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D 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农业的产生——第一次产业革命——出现定居的居民 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 影响因素 A 城市工业的发展 人口的聚集;城市布局变化:居住地、仓储用地、商业及工业建筑、金融机构、商务贸易活动中心、交通工具的改变导致道理系统布局的变 化。 城市类型有所增加: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以某种产业为主的城市。 原来的一些大城市则发展为工业、商业、金融、贸易等综合功能经济中心。 B 环境影响 C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城市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生产和人口的聚集,促使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集,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工业的发展、工业门类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多种产业的协作、科技的交流,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商品的交换和集散、信息的发达、人口的集中和流动使城市成为物流、

城市规划原理_考研复习笔记_

《608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笔记(精简版) 注:本文档来源于《个人复习笔记规划原理全》作者mm。“狮子山男孩”仅对该文档进行适当排版编辑,并标注华科城市规划原理部分历年真题,并重新命名。仅供参考。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占10%或65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英:费希尔、克拉克 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2)美:贝尔 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6、城市化含义 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美 英格尔斯 :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 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 10、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在一个国家或相当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6个。(动开关整群层) 2)城乡整体发展 动力:农村向城镇的向心集聚,城镇向周围地区的离心辐射

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

第一讲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 一城乡规划的定义及重要性 1. 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从本质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对象的空间规划。 2.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1)城乡规划是政府知道和调控城乡建设的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违法建设问题、规划制定不切合实际、规划管理薄弱、规划实施缺乏监督机制等等。 2)城乡规划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保护的关系。 二城乡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的进行建设和成好似土地合理利用开发以及正常的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的和公正的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以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 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三城乡规划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主要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和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其他原则: 4.近、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5.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6.节约用地、合理用地 7.环境保护 8.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传统风貌 9.安全防患 10.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四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控制引导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相当集中、相当分散、绝对分散。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6、城市化含义 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 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 10、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在一个国家或相当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个人复习笔记城市规划原理大全

个人复习笔记规划原理全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 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 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 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 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 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 岁以上占10%或65 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 10、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在一个国家或相当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 6 个。(动开关整群层) 2)城乡整体发展 动力:农村向城镇的向心集聚,城镇向周围地区的离心辐射手段:规划、引导和调控城镇体系 目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效益的统一。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共9 个知识点 1、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规划理念的演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