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

定义:

儿童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是指15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是由于儿童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尿糖。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餐和消瘦。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可见于各年龄阶段,学齢期和青春发育期多见,无性别差异。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又称为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为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胰腺病,激素受体异常,糖耐量减低。儿童糖尿病多见胰岛素依赖型。目前,小儿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水平高于正常人。

发病

1.自身免疫反应

(1)环境因素:

①病毒感染:Coxsackie B组病毒、EB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②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其中酪蛋白作为抗原,触发糖尿病发生。牛乳中牛胰岛素可引起破坏人β细胞功能的免疫反应。

(2)自身抗原:有谷氨酸脱羧酶(GAD)、胰岛素、胰岛抗原、胰岛细胞抗原,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如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

2.遗传易感性

有遗传性,目前证实位于白细胞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组织相容复合体基因为易感性基因。

预防

1.普及糖尿病知识,让患儿及家长了解什么是糖尿病,治疗目的和原则。

2.糖尿病这一终身性的,治疗繁琐的特殊疾病,要鼓励家长和患儿对疾病树立信心,并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

3.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绝大部分在家庭治疗,这要求医务人员教会家长及患儿如何测微量血糖及尿糖,如何抽取胰岛素,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4.告诉患儿及家长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自救的方法。

5.了解预防酮症酸中毒知识及临床症状

6.建立糖尿病专科门诊,指导饮食治疗,建立家庭记录,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儿童糖尿病治疗

儿童时期罹患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患者自我控制,其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高血糖或低血糖对儿童认知功能发育的损害,降低发生远期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据儿童及青少年国际糖尿病协会发表的临床指南,儿童血糖控制目标为:晨起空腹及餐前血糖控制在5~8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5~10 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6.7~10.0 mmol/L,夜间血糖控制在 4.5~9.0 mmol/L,HbA1c控制在7.5 mmol/L 以下。其方法包括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及体重控制、胰岛素及降糖药、手术、中医药治疗等诸多方面。

西医

1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B 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因此需要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是目前西医治疗 1 型糖尿病唯一明确有效的方法。随着疾病从部分缓解期进入慢性期,残存的 B 细胞持续受到免疫损害直到完全衰竭,表现为胰高血糖素激发试验 C 肽测定值逐渐降低。在这个过程中,患儿胰岛素用量不断增加直至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才能生存。目前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胰岛素剂型,每日注射2~4 次胰岛素或者使用胰岛素泵,以替代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细胞移植是目前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个研究方向,但其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类胰岛组织来源的匮乏以及免疫抑制剂对 B 细胞的损害。随着对胰岛 B 细胞低毒性的免疫抑制剂的发明,以及对 B 细胞培育方法的改进,胰岛细胞移植越来越成熟。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诱导机体对供体细胞产生免疫耐受,以期达到终止长期免疫抑制治疗。而体内定向诱导分化造血干细胞成为胰岛细胞也是研究的一个方向。胰腺移植由于其显著的手术风险以及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限制了其在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儿童

2 型糖尿病的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体重、增加运动、维持血糖正常、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肾病及脂肪肝等并发症。生活习惯的改变是 2 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

2 型糖尿病目前仅有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被允许用于儿童及青少年 2 型糖

尿病的治疗。二甲双胍作用于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的胰岛素受体,通过降低肝细胞内的糖异生,促进胰岛素依赖性的脂肪细胞及肌细胞摄取葡萄糖,胃肠道副作用,如食欲下降、恶心、腹部不适有助于减少餐后葡萄糖吸收,从而减轻体重。目前认为虽然 2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但是对新发患者使用相对小剂量胰岛素注射仍然有效,经强化治疗后 B 细胞功能可以恢复30%~40%,这可能与胰岛素解除了糖毒性和脂毒性有关。

4 儿童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各类胰岛素的使用只能根据血糖波动的情况被动地调整控制血糖,长期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症,这对婴幼儿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而随着疾病的进展将出现远期血管性并发症。另外,胰岛素的使用会使患儿产生严重依赖性,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肾功能低下,且其用量随疾病进展逐渐增大。使用中医治疗已使用胰岛素并对胰岛素产生依赖的患儿,因此中医药治疗儿童糖尿病前景广阔。

小儿体质根本虚怯,惟病原因有二:一为遗传,二因胎气不足所致先天不良,饮食又过于细致。由于生活富足、爱惜过当,有些添加辅食过晚,至脾胃虚弱;而脾胃虚弱,肾即虚弱。应当在小儿半岁后即予服陈米稀粥,用粥面时时喂哺,小儿10个月以后渐予稠粥烂饭以助中气,不可予以油肉及甜腻,中气足肾气方足,肾气足则正气足。肾气不足,肾虚,肾阴虚,阴者,肾水,小儿肾中无水自会润养不足,表现为神气不足、目中白睛多、颅不闭合,而面色白、畏明怕光。《黄帝内经》说:肝肾乃人之先天之本,治则为养肾降糖。基本方剂为:黄芪8 g、生地8 g、苍术 3 g、玄参8 g、葛根 6 g、丹参 6 g、桑寄生 6 g、熟地8 g、天花粉 6 g、乌梅 5 g。方中黄芪配伍生地降尿糖,是取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与生地、熟地合用补肾固精、滋阴育津,有效防止患儿饮食精微的漏泄,使尿糖转阴;苍术虽燥,但健脾甚迅,与玄参配伍,固本培元。葛根、丹参通活血脉,且丹参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桑寄生补肾,花粉、乌梅生津止渴,诸药合用,共奏养肾滋阴、降糖消渴之功,临床凡百余例,均有显效。

2016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诊治指南

2016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诊治指南 近期,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了 2016 年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对之前的标准进行了更新。该标准全文共分为 14 个章节,现就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部分摘要如下(括号中标示内容为 ADA 证据等级分级标准)。 约四分之三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小于 18 岁,即 T1DM 的主要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然而,儿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治疗需要考虑其特殊性,如身体发育、性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及托儿所的监管、易发生低血糖、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等。因此,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应该联合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DSME)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DSMS)、医学营养治疗(MNT)和社会心理支持,并注意成人监督和自我管理之间的平衡。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 在糖尿病确诊及确诊后,T1DM 患儿(年龄<18 岁)及其父母 / 监护人应根据所在国家的标准,进行兼有文化敏感性和发展适宜性的个体化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B) 社会心理方面 在诊断和常规随访治疗时,评估能影响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心理问题和家庭压力,并适时转诊给心理医生,尤其是对儿童糖尿病有经验的专家。(E) 鼓励患儿家庭共同参与糖尿病管理中去,应认识到过早让儿童承担糖尿病管理会导致依从性下降和血糖控制恶化。(B) 将精神健康专家作为儿童糖尿病多学科团队的一员。(E) 血糖控制 所有儿童年龄组均建议:HbA1c 控制目标<7.5%。(E)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初诊或症状加重时,应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E) 甲状腺疾病

1 型糖尿病确诊后即检查患儿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E) 1 型糖尿病确诊后即测定患儿的 TSH 水平。结果正常可 1- 2 年复查一次,一旦出现甲状腺功能失调的症状、甲状腺肿、生长状态异常、血糖异常变化,应立即复查。(E) 乳糜泻 1 型糖尿病确诊后应检查患儿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水平和脱酰胺基麦胶蛋白抗体。(E) 具有乳糜泻阳性家族史或出现生长障碍、体重降低、体重不增、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及频繁发生不能解释的低血糖、血糖控制恶化的患儿,应进行筛查。(E) 经活检证实乳糜泻的患儿应进行无麸质饮食,同时咨询对糖尿病饮食和乳糜泻饮食经验丰富的营养师。(B) 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 高血压 筛查: 患儿每次就诊均应测量血压。相比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组儿童,若收缩压或舒张压值≥第 90 百分位数为血压偏高,≥第 95 百分位数为高血压,确诊需非同日复测三次血压。(B)治疗: 血压偏高(≥第 90 百分位数 ),进行饮食干预和加强锻炼以控制体重,若 3-6 月内仍未降至正常,则进行药物治疗。(E) 高血压(≥第 95 百分位数 ) 一旦确诊,进行药物治疗。(E) ACEI 或 ARB 类降压药是初始治疗药物,由于其潜在的致畸作用,应进行适当的生殖咨询。(E) 血压控制目标:血压<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组儿童的第 90 百分位数。(E) 血脂异常 筛查: 年龄≥10岁糖尿病患儿,控制血糖后筛查空腹血脂水平。(E) 若血脂异常,需每年监测,至 LDL 胆固醇值降至 100mg/dL(2.6 mmol/L) 后,每隔 5 年监测一次。(E) 治疗: 初始治疗:优化血糖控制和医学营养治疗,对患儿进行美国心脏协会 2级饮食以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含量。(B) 年龄>10 岁的患儿,在医学营养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后,若 LDL 胆固醇>160mg/dL(4.1 mmol/L) 或>130mg/dL (3.4 mmol/L) 且伴一个或多个 CVD危险因素,需给予他汀类治疗。(E) LDL 胆固醇目标值<100mg/dL (2.6 mmol/L)。(E) 吸烟

不同时期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

13 药品评价 2010年第7卷第7期 T 特 别 关 注TEBIEGUANZHU 糖 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能力或(和)胰岛 素作用缺陷而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 性代谢性疾病。在各种糖尿病类型中,1型糖尿病占5%~10%,患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这些孩子需要每日注射2~4次的胰岛素,且需对身体发育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在使用胰岛素与预防低血糖、防治并发症、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中取得平衡,需要家人在照顾孩子方面具有良好的初步训练,除了血糖控制平稳、预防并发症之外,维持孩子智力、情绪稳定也至关重要,使孩子既能处理好治疗糖尿病,又能过上正常的童年生活。儿童糖尿病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由于孩子年龄小,对糖尿病在了解和理解上困难,这就要求家长和医师更加细致和耐心地照顾和指导。 在饮食上,同龄儿童都能吃各种好吃的东西,而糖尿病患儿却必须受限制,这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情。而且,少年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需要加强营养。因此,在饮食治疗方面提倡用计划饮食来代替控制饮食。由于儿童糖尿病血糖波动大,若对血糖控制过于严格,会引起低血糖,可能对患儿造成严重危害。因而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比成人宽松的多。 从预防慢性并发症的角度,希望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控制得尽可能正常,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很难实现,尤其是6岁以下的小儿,由于拮抗调节系统的不成熟及缺乏对低血糖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常会发生无意识低血糖,使他们发生低血糖及其后遗症的风险更高。如目标HbA 1c 设定太低会增加低血糖危险,而设定太高会增加远期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如HbA 1c 持续>9.5%,则发生酮症酸中毒及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大大增加。 基于上述的特点,考虑到其与成人糖尿病的不同,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发表的糖尿病诊治标准 中制定了与儿童年龄相关的血糖和HbA 1c 的控制目标。该控制目标将儿童按年龄分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6岁)、学龄期(6~12岁)和青少年(13~19岁)三组(详见表1)。 小于6岁的儿童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低血糖和神经系统损伤很值得关注,很多文献报告发现明显的低血糖会引起儿童智力上的损害[1-5]。虽然很多研究都描述了低血糖和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关联性[3],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可预测的研究结果能够衡量大脑或者心智发展上受到的损害。大量资料确实表明,在发育中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容易受到低血糖的损害。而且这个时期的儿童可能很难有效地表达发生低血糖时的症状。指尖血糖测试是一种重要的血糖测量方式,因为它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但是再频繁的指尖测量也无法提供24小时连续的血糖信息。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较以往传统的血糖测试方法能更好地发现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这个年龄组的儿童,另外一个不易控制的因素是一些无法预测的食物摄取和运动问题。小儿可能会拒绝进食,而且无法理解不吃东西会导致低血糖。很多小儿每隔两小时就要进食一次,因此血糖波动可能会非常大。重要的是,因为频繁的进食,大多时刻的血糖实际上都是餐后血糖,但如果 不同时期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代谢糖尿病中心 庞翠军 表1 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目标 年龄段 餐前血糖(mmol/L) 睡前/夜间(mmol/L)HbA 1c (%)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6岁) 5.6~10.0 6.1~11.1 7.5~ 8.5 学龄期(6~12岁) 5.0~10.0 5.6~10.0<8 青少年(13~19岁) 5.0~7.2 5.0~8.3 <7.5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一、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1、饮食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 糖尿病饮食原则上也是平衡膳食,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特点不同,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化。每餐饮食都应包括主食、荤菜、蔬菜等。为了更好地平稳餐后血糖,可采用蒸玉米、煮芋艿、烤土豆等薯蓣类替代部分主食。薯蓣类食物除淀粉含量丰富之外,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每吃100~120克薯蓣类食物,应相应地减去25克米面等主食。荤菜的选择也应该多样化,一日饮食中应包括牛奶、鸡蛋、鱼虾、瘦肉以及豆制品等。蛋白质类的食物有助于患者的生长发育,同时相对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而言,蛋白质类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小,并且有较好的饱腹感和满足感。 2、充分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同时果蔬中还含有丰富的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化学物,例如多酚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植物固醇、皂甙等。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儿童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应达到每日200~250克蔬菜,100~150克水果。在种类的选择上要注意每天尽可能选择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蔬菜、水果。可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日五蔬果”的原则。如果不存在咀嚼困难,应鼓励患儿直接吃水果,避免喝一些含糖果汁饮料。

3、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将荤菜和蔬菜切小块烹饪,吃饭细嚼慢咽,每一口食物咀嚼20~25下再咽下。让一餐摄入的各种食物充分混合,这样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同时,细嚼慢咽也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的营养素。 定时定量进餐也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儿童糖尿病患儿多为1型糖尿病,需要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定时定量,及时进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也有助于医生摸索合适的胰岛素注射剂量。 4、选择健康零食,适当加餐 糖尿病患儿与健康儿童一样享有吃零食的权利,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什么时间吃零食较为合适。不宜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薯片以及各种膨化食品作为零食。建议采用水果、小包装的坚果、原味酸奶、小包装的杂粮饼干等。吃零食的时间应设在两餐之间,注意不要在三餐之前吃大量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进食量。 5、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糖尿病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应严格限制热量摄入,应满足其需要。年幼儿热量宜稍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适当增加饮食量;要求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适当控制热量以减

第三章看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第三章看清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一、我国糖尿病的几个流行特点 (一)糖尿病发病率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经济收入的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人均年经济收入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关系密切。在1994年的调查中,人均年经济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是经济收入在2500元以下人群的2~3倍。但最近的研究发现,经济年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比较高,差别缩小。这说明无需太高的经济收入,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 由于糖尿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而未就诊,难以早期发现,若想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三)与肥胖的关系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BMI)约为25kg/m2,比自然人群的 23kg/m2要高,但远没有白人肥胖,白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 kg/m2。比较BMI小于25 kg/m2的人群,BMI为25~29.9 kg/m2的人糖尿病发病率增加70%。中国人只要稍微胖一点,糖尿病发病率就大幅度增高。一种解释是,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代偿可能较差,在体重增加时易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3.7%,1型糖尿病约占5.6%,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明显,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37

2、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发病率有关:在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人组的糖尿病发病率是低收人组的2~3倍。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3、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至2008年全国调查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较过去调查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 4、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2007至2008年的调查中,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在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5、表型特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BMI)约为25kg/m2,而高加索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 6、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7、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短,特异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是未来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 我们大家其实还是知道的有一些疾病的出现会给人们照成影响的,所以病人们更是要有所发现的,尤其是糖尿病的出现也是要多了解,在及时的注意这个疾病出现的病因,那么,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有什么?下面具体的解答吧。 (一)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城镇人口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43%。

怎么知道小孩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怎么知道小孩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的高发,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连小孩子也不能幸免。小孩出现的糖尿病一般都是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给小孩的正常生活、健康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小孩子也要谨防糖尿病的发生。那么,怎么知道小孩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呢? 怎么知道小孩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广西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说,要想知道小孩是不是得了糖尿病,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观察、确诊。 一、症状 儿童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有: 1.饭量大增。这个特点很容易被忽略,家长多认为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正常情况,但应注意是否出现其他糖尿病征兆。 2.突然消瘦。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重应该连续稳定上升,但突然出现体重下降情况,家长要警惕。 3.孩子在一段时期内出现小便频繁现象,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多次出现尿床现象,家长应该带孩子进行糖尿病检查。 4.出现频繁口渴现象,甚至夜间多次起床喝水。

5.疲乏无力。孩子本来处于精力较为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动,但突然在一段时间内老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户外活动,精神较为委靡,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6.易感染。孩子一些伤口反复出现感染情况,久不愈合。而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病毒感染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二、检查 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查血糖都)11.1毫因尔/升(200毫克/分升),或者不仅一次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服糖后2小时及空腹至2小时血糖均为≥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者,才可作出诊断。 儿童糖耐量减低(IG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服糖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甚至服糖后2小时及空腹至2小时间的血糖>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均属糖耐量减低。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地管理系统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管理 大学第一医院犁 写在课前的话 糖尿病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疾病群,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异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明确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管理方法。 糖尿病可分为以下几型: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等。 1 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我国儿童期糖尿病有 98% 属于 1 型糖尿病。 一、儿童期糖尿病的特点 儿童期 1 型糖尿病发病较急,多数患儿可由于感染、情绪激惹或饮食不当等诱因起病。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合称为 1 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 5 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婴儿多尿、多饮不易被发觉,而是因感冒、发热等应激后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才诊断糖尿病。 DKA 是儿童期 1 型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因急性感染、饮食不当、诊治延误等诱发。儿童期 1 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一旦终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若胰岛素应用过量则易出现低血糖,所以对于儿童糖尿病来说,胰岛素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糖尿病在发病过程中常伴有疲乏无力,易感冒、发热、咳嗽,皮肤易感染,阴道常瘙痒,还易患结核病。晚期可出现白障、视力障碍、视网膜病变,甚至双目失明,还可因糖尿病肾病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患儿还容易出现多种情绪反应,甚至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自我管理能力差。总之,儿童期糖尿病除了幼年发病、终身用胰岛素、并发症多等特点外,还因患儿活动量较大、爱玩好动,运动量难以控制,给治疗和护理都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儿童期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及目标 (一)儿童期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对于儿童期糖尿病的治疗,仍然是按照“五驾马车”的经典治疗策略,也就是糖尿病教育、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和自我监测。其中,糖尿病教育是核心,强调知识与技能教育和心理社会支持。综合治疗重点依次为:“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治疗”、“自我监测”。在整个综合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患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生活习惯。 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的核心是() A. 饮食管理 B. 自我监测 C. 糖尿病教育 D. 运动治疗 正确答案:C 解析:“糖尿病教育”强调知识与技能教育和心理社会支持,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属于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的核心。 (二)儿童期糖尿病理想的治疗目标 通过治疗,可达到如下的目标: 1. 临床症状消失;

浅谈糖尿病饮食指导

浅谈糖尿病饮食指导 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由于其合并症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病死率很高。现代 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及自我监测五项 内容。饮食治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 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因此,护士应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 措施。 1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目的 ①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消除症状。②防止或延缓血管或神经 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③维持成年人的正常体重,使肥胖者减轻体重,消瘦者增加体重。 ④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发育并能维持较强的体力活动。 2 糖尿病患者饮食原则 ①避免甜食: 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各种糖类、蜜枣、糕点、蜂蜜、含糖饮料等,因此 类食物会被身体吸收的很快,易令血糖上升。②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减少进食高脂 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因为高血脂与高胆固醇是引致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尤需 注意。每日油的摄入量控制在20 g以下,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 g以下。③适量进食高纤维 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食物。④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进食要定时定量,早、中、晚餐 能量按1/3、1/3、1/3或1/5、2/5、2/5的比例分配,避免随意增减食量,才能达到血糖稳定。必要时可在正餐之间及睡前加餐,以减少因药物而导致低血糖的机会,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 病人。 3 三大营养素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3.1 蛋白质的选择 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应占总能量的10%~20%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30%~50%。不主张吃素, 希望每日能摄入100~150 g瘦肉(包括禽类及鱼虾),1个鸡蛋(50 g左右),1袋奶(250 g),适量豆制品,用于补充优质蛋白质。日蛋白质的摄入应占总能量的10%~20%。对处 于生长发育的儿童或有特殊需要或消耗者如妊娠、哺乳、消耗性疾病、消瘦病人,蛋白质的 比例可适当增加。 3.2 脂肪的选择 每日脂肪的摄入占总能量20%~25%。目前提倡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 酸=1:1:1。动物食品中,瘦肉即含10%左右的动物脂肪,即饱和脂肪,因此不要特意去吃肥肉,瘦肉中的饱和脂肪已经足够人体需要了。烹调油一般每日限制在20~25 g以内,因此提 倡多吃氽、煮、拌、蒸、卤的菜,炒菜少放油。禁止或少吃油炸食品及含脂肪高的零食如瓜子、花生、核桃等。 3.3 碳水化合物的选择 碳水化合物主要含在主食中,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0%,提倡多吃粗粮,如燕麦、荞麦、玉米面、全麦面包、莜面等。主食不是越少越好,每日不能少于150 g。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0%。目前大多数糖尿病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限 制不宜过严,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的比例,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 善糖耐量。 3.4 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糖尿病的生理特征

糖尿病的生理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改善,人们逐渐被一些“富贵病”困扰,糖尿病首当其冲,在中国被糖尿病困扰的人数近亿,发病率将近10%,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增长。糖尿病主要分为1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导致的,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5%;2型糖尿病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发病缓慢,难以估计时日。两种糖尿病都有一些相同的临床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尿。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可使一些组织或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并发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功能衰竭等。本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糖尿病的生理特征: (一)无症状期 病者绝大多是中年以上Ⅱ型糖尿病者,食欲良好,体态肥胖,精神体力一如常人,往往因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或妊娠检查时偶然发现食后有少量糖尿。当测定空腹尿糖时常阴性,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但饭后两小时血糖高峰超过正常,糖耐量试验往往显示糖尿病。不少病者可先发现常见的兼有病或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及心血管病、高血脂症或高脂蛋白血症,或屡发化脓性皮肤感染及尿路感染等。Ⅰ型患者有时因生长迟缓、体力虚弱、消瘦或有酮症而被发现。在Ⅱ型糖尿病无状期或仅处于IGT状态时,患者常常已有高胰岛 (二)症状期 此期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症状,且常伴有某些并发症或伴随症状或兼有病。有时本病症状非常轻微,但兼有病或并发症症状却非常严重,且有时可先于糖尿病症状出现,或以主要症状出现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掩蔽。如老年病者常先有冠心病症群(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或脑血管意外症群,但

儿童糖尿病的特点

儿童糖尿病的特点 *儿童糖尿病的特点 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成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病情进展多较缓慢,甚至多无明显症状或糖尿病症状不典型。 儿童糖尿病起病急或突然。儿童糖尿病一般它起病较快,糖尿病症状常常突然出现。由于起病急,家长往往能回忆起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而成人糖尿病多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儿童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症状典型,儿童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紊乱,缺乏胰岛素降低血糖,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例都会出现多饮、多吃、多尿,孩子一般偏瘦;而2型糖尿病,和成人糖尿病相似,起病比较慢,血糖逐渐升高,孩子一般是小胖墩居多。 多需用胰岛素治疗。儿童如患1型糖尿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因此,确诊以后必须马上开始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胰岛素治疗是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根本措施,当然仍应同时采取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等综合性疗法,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儿童糖尿病对孩子的危害 *1、神经病变

儿童糖尿病的神经侵害重要是于四周神经与四周神经的脱 髓鞘病变有关,这种脱髓鞘转变与四周神经髓磷脂经非酶糖基化 作用,引起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及糖化终产物的形成年龄有关。表 现为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病程长者,可伴有胃肠功效混乱及 排尿障碍等自主神经病变,中枢神经也可受累如脑萎缩等。 *2、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产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沾染、饮食失控、胰岛素治疗中断等。酮 症酸中毒的产生,一方面与胰岛素的尽对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 胰岛素拮抗激素的相对或尽对增加有关。如生长激素,有发动脂 肪分解,导致大批生酮氨基酸的产生及高血糖素等。酮症酸中毒时,重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昏迷、呼吸急促深大、口唇 樱红、呼气有烂苹果味、血糖升高。 *3、骨关节病变 骨关节病变的重要表现为骨矿物盐减少,骨密度减低,掌骨x 线皮质变薄,其原因不明。高血糖时肾小管钙和磷的重接收减少,可能是骨矿物质减少的原因之一。另一表现是关节运动受限,双 手手掌不能合龙,但多无疼痛。其原因可能是肌腱胶原组织的糖 基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有关。 *4、糖尿病眼病 儿童糖尿病产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后5年致盲率为50%左右。视网膜病变的特点性转变是微血管病及新生血管形成。眼底可见

家庭教育对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认知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认知的影响目的探讨家庭教育对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认知的影响。方法采取 分层政群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抽取该市中小学生998名,及其家长共同参与配对问卷调查。所有学生采用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72份。根据回收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将972名中小学生按照肥胖情况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结果被调查中小学生家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达90.7%,肥胖中小学生和非肥胖中小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营养状态评价的错误率分别为32.6%和5.3%,相应的,肥胖中小学生和非肥胖中小学生对自身营养状态评价的错误率分别为14.0%和13.9%。在“糖尿病是否是可预防的疾病”方面的调查,合并糖尿病史的中小学生家长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史的家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一种能够预防的慢性疾病,对儿童及青少年开展积极地家庭教育,对其普及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疾病知识,使儿童及其青少年提高自身营养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关注,并定期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有效降低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肥胖;家庭教育 Family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ogni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Obesity and Diabetes YU Chang-yang The heilongjiang suifenhe health supervision,Suifenhe,Heilongjiang Province,1573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on the cognition of obesity and diabet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hods 998 students fro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during June—2015,June 2014. All the students use the questionnaire to recover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972. 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972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esity group and non obesit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obesity. Results The rate of knowledge about diabete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as high as 90.7%,and the error rat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parent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32.6% and 5.3% respectively. In the study of “whether diabetes is a preventable disease”,the correct rate of par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diabete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Diabetes mellitus is a chronic disease that can be prevented. It is important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o improve their nutritional status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besity and diabetes.

一型糖尿病的特点

一型糖尿病的特点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这些症状都无情的折磨着糖尿病患者,给众多的 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深,特别是对一型糖尿 病与二型糖尿病存在疑惑,糖尿病就糖尿病呗,还分那么详细干什么呢?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 使用。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 以前对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叫法,由于这种叫法常常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现已被医学界弃之不用。那么,除此之外,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还有哪些区别呢? 特点一:对于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 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 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 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特点二:很多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 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 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 2型糖尿病。 特点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 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特点四:大量的临场试验表明,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 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 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 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 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 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 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特点五:专家建议,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 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

青少年也会得糖尿病!

青少年也会得糖尿病! 导语:提起糖尿病,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中老年人,殊不知,儿童也会患糖尿病。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特别是长期的慢性高血糖状态不但累及脑、心脏、肾等全身组织和脏器,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过去10年间,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了1倍,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危人群。但目前有关青少年糖尿病防治的研究明显不足。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呼吁下,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12月20日通过决议案,将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作为联合国糖尿病关怀日,首次将糖尿病预防控制提升为政府行为。随后,2007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定为“关心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2008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被再次确定为“糖尿病与儿童和青少年”,就是期望以此引起全社会对这个糖尿病特殊群体的注意,及早预防,从娃娃抓起。 大人病“缠上”城市学生

提起糖尿病,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中老年人,殊不知,儿童也会患糖尿病。而且,目前世界儿童糖尿病患者正在飞速增加,形势严峻,我国亦不例外。据估计,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发病人数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5%,且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长。 近年来,城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情况有所减少,但学生身体素质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耐力、柔韧性下降和营养过剩,造就了许多“小胖墩”。《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在少年儿童中日益凸现。而经常吃西式快餐、喜欢喝碳酸饮料的饮食习惯也使城市少年儿童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病症。 儿童糖尿病的危害更大 儿童糖尿病极易被误诊,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症状不易被人发现,而且以发热、呼吸困难、精神不振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多见于小儿,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同时,以腹痛、腹泻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发病急,常被误诊为肠炎、急性阑尾炎等,使病情难以得到及时控制,贻误了治疗。儿童糖尿病过去主要是1型糖尿病,现在2型糖尿病发病比例明显增大。 准确诊断儿童糖尿病的类型甚至亚型是后续控制措施的关键和前提。儿童糖尿病的病因更为复杂。除了已知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从防治角度看,我们更应关注肥胖、感染、运动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尤其是劣质脂肪摄入过多、儿童压力过大等诱因。另外,糖尿病患者业余时间的运动量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芬兰糖尿病肾病研究组完成的业余时间体力活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与

糖尿病人必备的食谱大全(全)

糖尿病人必备的食谱大全 糖尿病人应经常食用的蔬菜: 1、苦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各种瓜类之首。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仅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 2、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和含硫氨基酸,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对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有益。 3、黄瓜————含糖量只有1.6%,糖尿病人可以将黄瓜代替水果食用,并可以从中获取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矿物质等。黄瓜中还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身体中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因此,身体肥胖的糖尿病人及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人更应多吃黄瓜。 4、银耳————银耳热能较低,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银耳中还含有较多的银耳多糖,能增强胰岛素的降糖活性。 5、莴笋、竹笋糖和脂肪含量均很低,其中莴笋含胰岛素激活剂,对糖尿病人有益;竹笋属于高纤维素食物,可延缓糖尿病人肠道中食物的消化和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此外,菠菜,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也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西红柿,含糖量低。这些蔬菜都适合糖尿病人经常食用。 对糖尿病有益的五谷杂粮: 1、小麦————功效: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2、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荞麦————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色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4、小米————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分析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分析 DOI:10.16658/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9648942.html,ki.1672-4062.2016.16.086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方法对济南市槐荫区3 433名8~16 岁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FBG)分布和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0.26%,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为5.5%。男性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0.11% ,女性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0.44%。结论山东省济南市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患病率低知晓率,患病情况与肥胖关系密切,应加强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筛查宣传工作。 标签:糖尿病;流行情况;患病率;青少年 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占糖尿病比重的10%以下,是一种因发育不良、病毒等因素诱发的糖尿病,患儿多存在免疫系统缺陷,体内可检测出的多种自身抗体,损伤胰岛素分泌细胞,导致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需要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而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病,受环境和遗传的共同作用,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表现的,曾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特有的代谢失调性疾病,儿童患2型糖尿病较为少见,然而Pima在1979年首次报道首例儿童患2型糖尿病病例以来,在以后的研究中,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病例报告逐年增加。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1],肥胖儿童发病率中明显增高[2]。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未找到完全治愈的方法,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将需终身服药,其次,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且较为严重,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威胁。儿童青少年患糖尿病后处于该病疾病状态的时间更长,其发生以及终生伴有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将更早更高,故危害比成人更大。目前国内对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报道较少,国内缺乏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全国性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为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状况。该研究对济南市区17所小学、5所初级中学中的3 433名年龄在8~16岁之间的儿童及青少年空腹血糖(FBG)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抽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济南市8~16岁少年儿童2型糖尿病人群现状调查和干预”研究中的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6个市辖区一个区为调查区(济南市槐荫区),再将槐荫区的59所中小学分别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共有17所小学5所初级中学的具有学籍档案8~16岁中小学生3 433名(不包括毕业班学生)被抽取为调查目标,其中男生1 859人,女生1 574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逐渐趋于低龄化,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肥胖儿童。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主要有以下类型:①1型糖尿病: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②2型糖尿病。③年青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分子生物学检查可见一系列特定的基因缺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④其他类型糖尿病:包括胰高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生长抑素瘤等以及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 在我国,目前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仍以1型为主,但2型糖尿病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有时区分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类型很困难,当患儿貌似2型糖尿病时,仍应注意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糖尿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测定β细胞自身抗体和C-肽释放水平,并经过一段时间对治疗方法和疗效的随访,有助于分型诊断。 (一)1型糖尿病 目前认为病因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外界环境因素(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糖尿病。患儿胰岛功能低下,常伴有β细胞自身抗体阳性,包括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DA)。我国儿童青少年(0-14岁)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属低发病区,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数不少于100万。 1.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发病,可有家族史。 (2)典型者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 (3)不典型隐匿发病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遗尿,食欲可降低。(4)约20%-40%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 2.治疗方案及原则 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使糖尿病患儿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成长。 (1)胰岛素治疗 儿童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由于患儿胰岛残余β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差异,胰岛素治疗要注意个体化。(2)饮食治疗 ①计划饮食,控制总热量,但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均衡膳食,保证足够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 ③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最好是一日三次主餐和三次加餐。应注意进正餐和加餐的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及作用时间相配合。 (3)运动治疗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包括防止运动后低血糖。(4)心理治疗和教育

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1、出现频繁口渴现象:甚至夜间多次起床喝水。孩子在一段时期内出现小便频繁现象,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多次出现尿床现象,家长应该带孩子进行糖尿病检查。 2、出现频繁腹痛和呕吐现象: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为肠胃疾病而加重病情,家长要 对孩子平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足够掌握,以便提供给医生足够的诊断信息。 3、突然消瘦、饭量大增: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重应该连续稳定上升,但突然出现 体重下降情况,家长要警惕。这个特点很容易被忽略,家长多认为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正常 情况,但应注意是否出现儿童糖尿病征兆。 4、疲乏无力、易感染:孩子本来处于精力较为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动,但突然在 一段时间内老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户外活动,精神较为委靡,就有可能是儿童糖尿病前兆。孩子一些伤口反复出现感染情况,久不愈合。而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病毒感染 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5、起病较急,约有1/3有患儿于起病前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肤感染 病史。这是儿童糖尿病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察觉。 6、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儿,可于1~2年内发生白内障。晚期患儿因微血管病变 导致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7、儿童糖尿病的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但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疲乏无力,精 神萎靡。这一点容易被很多的家长忽视,以为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劳累过度导致的。 8、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女婴可合并霉菌性外阴炎而以会阴部炎 症为明显的儿童糖尿病的症状。 9、多食并非病人必然出现的症状,部分儿童食欲正常或减低。体重减轻或消瘦很快, 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亦常见。如果有多饮、多尿又出现呕吐、恶心、厌食或腹痛、腹泻和 腿痛等症状则应考虑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热能的供给要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糖尿病患儿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能量的控制不能过分严格。在热能估算方面可按 照如下公式计算:热能kcal= 1000+年龄-1×100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增加每日热能的摄入量,为了预防热能供给不足,家长应定期给孩子测身高、称体重,并与同性别正常同 龄儿进行比较。 2、饮食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 糖尿病饮食原则上也是平衡膳食,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特点不同,家长要注意保证 孩子饮食的多样化。每餐饮食都应包括主食、荤菜、蔬菜等。为了更好地平稳餐后血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