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用楷书书写)

yù ào chì xù kuì fá

忧()()丧()热柳()()()

mù hén miǎo chì fán zhí

羡()()迹()小训()()()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先在错别字下画上“,再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遗撼()排徊()肖遥()蕴函()

3、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

簿.(bó bù)子裹挟.(jiá xié)喘.(chuǎn chuǎi)气

4、根据意思写成语。

(1)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3)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4)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5)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劝天公重抖擞,。

(2)风一律是梦的颜色,,。(3)他山之石,。

(4)可怜九月初三夜,。

(5)天下兴亡,。

6、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感受的。

风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7、判断。你认为对的画上“√”,错的画上“×”。

(1)在口语交际中,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桑梓”与“故乡”的意思相反。()

(3)《匆匆》这篇课文,作者的最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时间过得很快。()(4)《养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陈慧瑛。()

(5)《莲》这篇课文中“其实曰莲子”的意思是:其实,是叫莲子。()

(6)《海的颜色》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海一定是蓝色的吗?”接着分别写了西沙群岛那里的海水→渤海→西西里岛的海水→摩纳哥的海水。()

(7)“运斤成风”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8)“船眼看就要撞在峭壁上,好多人不禁惊叫起来:‘哎呀,危险!’但是就在这时候,船拐了个弯儿,山峰一下子就被甩到后面去了。”这句话中“甩”写得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多么浪漫呀,竟然一下子把一座山峰抛到后面了,突出了水流之急。()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不知道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那升腾

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长鲸饮涧;有的横卧河上,如彩桥飞架;有的飘忽游移,像花团锦簇;有的续续断断,扑朔迷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骤然——

2、读这段话中的第二句(那升腾的……扑朔迷离)概括这句话的内容。(不超过14个字)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还是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有时,机会看起来可能就像一只?烂西瓜?上天已经将它放到了你的手上,却被你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横空出世——

2、理解句子。

“有时,机会看起来可能就像一只‘烂西瓜’,上天已经将它放到了你的手上,

却被你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这句话的含义是:

3、你认为弗洛里是一个怎样的人?

4、“青霉素”的研发获得诺贝尔奖,你从它的研究过程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快乐习作题目:我明白了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自己不明白(不理解)很纳闷的事,或者某一行为、现象……。后来,终于明白了缘由…… 要求:1、写真实,写具体。 2、不少于400字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2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2)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一)选择题B.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D.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如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 8.对下列诗句解释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尧臣 1、下列各组词中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戮( lù)力不屑(xua) B 枭( xi āo)雄走舸(gě) C睚( yá)眦(zì)惴惴( zhuì) D 孱( càn)头蹩( bi é)进 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 A .门庭若市(集市)以(因为)辞害意 .. B.言之无文(内容)行(流传)而不远 .. C.大不韪(违背)冗长(多余) .. D.一丝不苟(马虎)精辟(透彻) ...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按部就班挺而走险 B 变本加利口密腹剑 C 汗流夹背迫不急待 D 焕然一新走投无路 () 铿( qiāng)然永诀(ju?) 咀( zhǔ)嚼醴(lǐ)酪(lào) 吮( yǔn)吸铄(shuò)金 愆( qi ān)期修葺(qì) ) 形影相吊(悼念) .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 . 淋漓尽致(形容畅快) .. 大相径庭(差得非常远) .. ) 应接不瑕 掉以轻心 维妙维肖 阴谋诡计 A.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D.借以说明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茶馆》等,剧本有《骆驼祥子》《龙须沟》 等。 B . .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 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编 订者是宋代的司马光。 D .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曾朴的《二十年目 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吴趼人的《孽海花》。 (二)默写(2分) 10、不管风吹浪打,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现代文阅读(共24 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 日黄花了。.... B.欧阳老师对班上同学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关心,问长问短,无所不至....。C.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 D.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骄傲自满自己的成就。 ....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了———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住房是否抗震,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危的重大问题。、 B.这次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C.有一次,约翰玩得忘乎所以,把外公的一只喜欢的高脚杯碰到地上摔碎了。 D.侵略军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圆。 7.不是比喻的句子是() A.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关了一只鸡鸭。(一)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下列问题。(共10 分)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 感谢大姐,把我a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父亲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 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 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 事永远也不 b ,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 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 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 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 天开许多花。 1、横线处应填上的词是a_____ b______ 2、对第 (1)段第一句话“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不幸”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是”是承上启下的词语,表示转折。 B 、这一句连用两个“我”使得句式简洁、朴实,是老舍习惯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C、

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验进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 社会经 ,从而引,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 行审视和升华 。 认知自然、体验自 厚 渐浓 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 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 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 天、因地制 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 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 基 辑 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 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 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 重 超出自然 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 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 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 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 理利用。 合他“乐山乐水” 却契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 消极 情怀。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5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作家作品的正确搭配、情景回答、综合性学习、课本文言文的阅读、诗歌的鉴赏、散文的阅读、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分。文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8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题得分率也仅为30%,(让学生分析出字义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内紧密联系,材料内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析写法、总结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主客观题比例 我把语文试题里的选择题和出自课本识记内容的题目(答案不容变更)归为客观题,本次考试客观题共34分;主观题为理解作答题目(含作文)共为86分。除去作文分值50分,其他试题部分主客观题目分值基本持平。 四、难易程度

2017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

2017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组?() A. 悄.(qiāo)然 B. 堵塞.(sāi) C. 头冠. (guān) D. 动弹.(dà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哪一组?()。 A. 知已知彼 B.悠然自得 C.得意忘型 D. 腾云架雾 3.“聍”字和下面哪个字的读音相近() A. 町 B. 饵 C. 柠 D. 栮 4.“媠”和下面哪个意思有关() A.美好 B.懒惰 C.月亮 D.左边 5.“手不释.卷”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是哪一项?() A. 解说,说明 B. 消除,消散 C. 放开,放下 D.泛指佛教 6.下列成语填入句子最恰当的是() A.挥洒自如 B.多姿多彩 C.浓墨重彩 D.栩栩如生 这位画家技艺高超,画的人物都。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心里充满阳光。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 通过这次《珍爱生命》大型演讲,使师生们很受教育。 D.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8.下列标点符号用得正确的句子是() A. 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每个人都要养成看书的习惯。我最喜欢看的书是“我是升旗手”。 B.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象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C. 理想,像梦一般五彩;理想,似彩蝶一般翩翩;理想,像明灯一样照亮前程。 D. 为什么要学语文,并且要花很大气力去学呢!因为语文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9.古诗默写: 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 ,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有些同学早餐买太多,吃不完就扔了。你想用哪句诗来劝诫他,请写在下面。 二、阅读与欣赏(26+24=50分) 阅读一:家庭作业 [美]帕姆·罗曼 我真的遇到麻烦了!两周之前,理科老师就把家庭作业布置给了我们,是让我们做一个植物细胞模型,并且,要把每一部分标识出来。哎,倒计时的时钟响了!我又是到了最后一分钟才肯动手。 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房间,盯着理科课本又发了好一会儿呆。我看着书上的植物细胞,越看越像个比萨饼。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对,比萨饼就是我要做植物细胞模型的材料。 我在冰箱里找到了一块比萨饼的面团和一壶面条调味汁,细胞壁当然就是用面团来做。白色的干奶酪就当作细胞膜,还有呢?对了,面条调味汁就是细胞质吧。一片意大利香肠就成了细胞核。嘿,创意不错吧?意大利辣香肠就成了液泡,黑色的橄榄,绿色的辣椒丝都被我派上了用场。我真的好聪明!我把做好的细胞模型在微波炉里加热,好让它的表皮变得硬一点。 这时,电话铃响了。我到自己的房间去接电话。我边在电话里和同学聊着,边用牙签和纸条做模型的标签。 几分钟后,哥哥把头伸进我房间:“哎,谢谢你做的比萨饼,大小姐。”“不客气。”我说。我突然停下来,什么?谢谢?啊!我赶紧挂上电话,冲进厨房。我的“细胞模型”已经被切成了几块,大部分都不见了。 “福兰克!”我尖叫起来。“你把我的家庭作业吃了!我做的是一个细胞模型,明天就要交啊!”倒计时的时钟又响了,这次在我看来,比原来更晚,我心跳也越来越快了。 “对不起,”福兰克说,“但是味道确实好极了!” 我望着剩下的细胞模型碎片,在厨房里踱来踱去。突然间,我发现了一块做点心的面团。有了,我灵机一动:它也可以当一块细胞模型来做,对,就是它了。 我急忙把点心面团放到圆形平底锅里,用油煎了,待它凉了后,就可以在上面用各种颜色的事物表示出细胞中的各个不同部分。我的理科作业也就差不多按时完成了。然后,我特

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

2014年春季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监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畅游拼写乐园(5分) kūwěi jiǎo bàn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kǒng bù zhēng róng ( ) ( ) ( ) ( ) ( ) fěi cuìdòng jiāng guāi qiǎo kù dōu guàng jiē ( ) ( ) ( ) ( ) ( ) (二)、我是查字典高手(3分) 1.“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再查______画。“幽”字的解释有: ①隐蔽的;②深远;③安静;④藏在心里的;⑤昏暗。“幽静的小路”中的“幽”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幽暗的光”中的“幽”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2.用数笔画查字法,“蘸”应查______画。 (三)、睁开慧眼慎选择(8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颠簸慈详悬崖峭壁应接不暇 B、要挟竣工幼雅可笑粉妆玉砌 C、抵御湛测精兵减政专心致志 D、竞赛轻蔑再接再厉死得其所 2.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努力地去做。 B、小明因为学习刻苦,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 C、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 D、与其边做作业边玩,不如先做完作业再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家都注意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B、我带了课本、笔、纸等文具,按时到校。 C、在公共场所,我们应当维持清洁。 D、我一定听取大家的意见,改正缺点。 4.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他家来客了。——他家客来了。 B、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这样怕冷也只有他。 D、有你们看的书。——书有你们看的。 5.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 B、反归取之 C、“至之市而忘操之”中的第一个“之” 6.与“罗贯中——《三国演义》”最相似的一项是() A、宋江——《水浒传》 B、吴承恩——《西游记》 C、贾宝玉——《红楼梦》D、鲁迅——《闰土》7.下列三组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A、渴望——盼望 B、遥远——附近 C、奇妙——奇特 8、下列三组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欺侮——侮辱 B、欺骗——诚实 C、强盛——衰败 (四)、选兵选将各就各位(3分) 因为……所以……宁可……也不……如果……就…… 虽然……但是……无论……都……只有……才…… 1.()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心里()会很充实。 2.()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神州五号”飞船在2003年10月15日飞上了太空。 3.人人平等,()是谁,()必须遵守规章制度。 4.解放军官兵()自己受苦受累,()让汶川灾区的人民再多受一点罪。 5.()周总理是国家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6.()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五)、我给句子变魔术(7分) 1.爸爸教训了我一顿。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很安静。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滴答答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 改为陈述句: 6.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改为间接引用: (六)、判断下列广告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①对偶②夸张③比喻④双关⑤拟人 1.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2.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3.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4.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七)、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面人物特点。(3分) _____________的顼碗少年___________的张思德____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 _____________的汤姆·索亚_____________的鲁滨孙________________的周总理 (八)、根据课文用“望”字组词填空。(7分) 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来接他回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等待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信来说爷爷死了,凡卡()了。 二、口语交际(3分) 针对现在网络犯罪年轻化的现象,有专家指出,要禁止青少年上网。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你选其中一种观点并阐述你的理由:(不少于100个字)

2020届全国卷(II)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握,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有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三上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又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现就从我校三年级语文试卷386份答卷中随机抽样42份作具体分析,以更好地从事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试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双基有较好的掌握,而且各种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特别是语感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本次测试从总得分情形统计: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分别为95 58 48% 98% 81.4。 (二)从分数漫衍情形统计:从分数漫衍图可以看出,85-89这一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它每个分数段均有分布。 (三)从各大题得分情况来看: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主要分三个部分:一)、积累与运用部分:该部分共有八个大题:着重检测了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88%;形近字辨字组词,这部分的得分率最高(98%):查字典的方法及多音字掌握情况,得分率71%;动词、叠词、量词的灵活运用得分率92%,;成语填空,得分率88%;按要求改写句子得分率比较低(52%);修改病句,得分率90%;根据积累填空、填写恰当的句段、诗词、名句。这部分的得分率比较高(95%),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双基的落实。二)、阅读课外文章得分率均比较低,说明课外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三)、作文得分率为81%,作为作文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方面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频率分布:

二、抽样调查 1(一)、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词语积累、句型转换、课外阅读部分、习作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会查字典,模仿秀,我会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默写古诗,阅读课外文章,作文。 2、试卷的特点 1)凸显人文关怀。卷首语的温馨提示:请细心、认真地答一份试卷,收获丰硕的成果,送给老师、爸妈和自己吧。谆谆提醒,让考查不仅仅是一次测试过程,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 2)、语文基础知识的比重大,充分考察双基掌握情况,本次试题牢牢把握住教材,考察教材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比重加大了。如:读拼音写词语、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等题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模仿秀、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等题则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3)、关注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本次课外阅读文章《春雨的颜色》充分留给了学生

语文模拟试题卷二

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题卷 注意: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4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都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考生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选项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刻(juān) 欺侮(wǔ) 山岚(fēng) 瞠目结舌(chēng) B.纶巾(guān) 阻挠(náo) 镂空(lòu) 垂涎三尺(xián) C.黏液(nián) 喙尖(huì) 吮吸(yǔn) 有恃无恐(shì ) D.蛰伏(zhé) 发酵(jiào) 相称(chèng) 说媒拉纤(qià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炫耀 菜畦 名副其实 无所事事 B.绮丽 训诫 兴致勃勃 彬彬有礼 C.秀颀 诘难 举世闻名 眼花缭乱 D.阴霾 稀罕 相题并论 充耳不闻 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这次月考考得不好,整天郁郁寡欢.... 的。 B.袁隆平是一位鲜为人知.... 的科学家,他用自己一生的努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雷锋的事迹可歌可泣....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D.售货员笑容可掬.... 地走过来,亲切地为我们服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C.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传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这部风靡全球的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的霸主地位被打破。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5.在下列文段划线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的尺寸本是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的。 。 。 , ! ①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 ②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测试题姓名 一、基础知识 1.写同音字 jiǎo ()子()刑()猾 lì经()鼓()严() 二、仔细琢磨,慎重选择 2.同一个字读音全相同的是()组,全不同的是()组。 A、含糊糊弄糊涂 B、勉强顽强强词夺理 C、摩托摩平按摩 D、吆喝喝住齐声喝彩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卓有成效”的“卓”起笔是部首,音序是Z,声母是zh 。 B “心领神会、无独有偶、铺天盖地”构词方式各不相同。 C “不闻不问”中的“不”读音不同,“一心一意”中的“一”读音也不同。 D “插秧、鞭炮、吭声、语无伦次”中带点字都是形声字。 4.找错别字,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A专心志致勃勃生机座无虚席 B 不知所错月以继日司空见贯 C 见微知著锲而不舍落慌而逃 D 满不在呼肃然起敬零七八粹 5. 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鼓舞斗志一弯新月提高成绩 B 改善工作一枚棋子改正错误 C 交流经验端正态度发扬作用 D 一艘扁舟纪律严谨形势严峻 6. 下列词语只有一个是贬义词,这一个是()。 A 风华正茂 B 大义灭亲 C.锲而不舍 D.竭泽而渔 7.“_______下雨,_______要带雨具。”横线上要填关联词语。下面几组中,唯一不能用的是() A 因为……所以…… B 即使……也…… C 只要……就…… D 如果……就…… 8. 成语中的“三”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列成语中的“三”表达的意思与其它三组不同的是()。 A 三言两语 B 三番五次 C 三思而行 D 一日三秋 9. 下列文字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 太阳他有脚啊,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C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D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如果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10.下面诗句中,不是表达送别情感的一句是()。 A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依据情境内容,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最恰当的是()。 王红不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尽管看了许多作文书,但写起作文来总是言之无物,我想用这句名言来开导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三、积累运用 1.用四个成语代替下面几个“很多”。 (1)店里小商品很多。()(2)花的品种很多。() (3)公园里游人很多。()(4)游乐项目很多。() 2.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再有感情地读读。 大自然多像,广袤的大地是她,茂密的森林是她,温暖的太阳是她,和煦的轻风是她。 A 明亮的眸子 B宽广的胸怀 C甜蜜的絮语 D一位伟大的母亲 E飘逸的长发 3.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A、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 B、(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C、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 D、捉来的小鱼,小虾,我们并( ) 拿来吃,( )养在瓶子里玩。 4.按要求改写句子: A、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2021届高考语文全国卷Ⅱ模拟试题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中的“浊汴清淮”意象 滕汉洋汴河是一条古老的运河,与淮水本来并不直接相通。自隋炀帝开通济渠,汴水始自陈留偏离旧道汇入淮水。 汴河引黄河水为源,因此也便成为一条浊河。唐人多关注这一特殊的水质现象。高适的《东征赋》云:“出东苑而遂行,沿浊河而兹始。”这里所谓的“浊河”,即汴河。日僧圆仁取道汴河回国时记:“汴州以来,傍河路次人心急恶不善,能似所吃汴河水之急流浑浊也。”以汴水喻人心的急恶不善,可谓能近取譬。 浑浊是汴河留给唐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唐人因此常以“浊水”代指汴河,并将其引为诗歌意象。白居易《茅城驿》云:“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茅城驿是汴河上的水驿。汴河两岸本多平原,如白居易所言,真可谓“无景思”也。加上秋日凄清,此时又正是汴河水浅难行之时,“浊水半和泥”的汴河也自然成为这种凄凉萧条的一部分。此外,汴水浑浊既是常态,则汴水澄清也便成为一种瑞象。姚合《寄汴州令狐相公》云:“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以汴水澄清比喻令狐楚治理汴州的政绩,堪称“浊汴”意象的绝妙反用。 至唐代,“清淮”成为具有吟咏价值的诗歌意象。杨谏《月映清淮流》赋、徐敞及佚名的《月映清淮流》诗,皆唐人的省试作品。“清淮”这一意象被引入省试诗赋,说明其文学审美价值已经逐步经典化。唐诗中大量与运河行旅相关的“清淮”意象,既是这种经典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视为这种经典文学意象对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扩散性影响。 独立来看,唐代运河行旅诗中的“浊汴”与“清淮”意象各有其意义承载。而从唐代的运河交通来看,汴河、淮河与邗沟连接两京和东南地区,汴、淮交汇处作为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最易引发“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的感叹。从运河行旅的角度来看,由淮入汴或是由汴入淮所引起诗人情感的波动,无疑是传统的地域分野观念借助运河交通所产生的文化影响。 由淮入汴或由汴入淮的情感波动固然与“山川地脉分”等传统文化认知相关,但更直接的是与行旅之人的旅途观感相联系。如李嘉祐《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云:“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初过重阳惜残菊,行看旧浦识群鸥。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揺风欲别秋。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诗由“忽见清淮”而引发,由浊汴与清淮交汇处的特殊水质现象,引起“长恨相逢即分首”的感叹。在这首诗里,“浊汴”和“清淮”两个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已经超越了两者各自独立时候的内涵指向,重新生发新的意蕴。 除了具象地表现汴淮交汇处的地理现象及抒写由此引发的心理感受,唐人相关的浊汴清淮意象还进一步引申。如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三:“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诗由汴淮交汇处渡口的不同水质现象,表达世事人生流变不常之理。孟郊《憩淮上观公法堂》云:“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浑黄。且将琉璃意,净缀芙蓉章。”用浊汴清淮交汇而淮水自清的现象,喻清净之心不染尘俗的佛理。这些诗歌中的意象,超越了对运河交通地理的书写,是“浊汴清淮”这一文学意象的合理拓展。 (选自2021年2月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语文一模考试卷面分析及应对措施

语文一模考试卷面分析及应对措施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这次考试语文试题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试卷的整体难度较中考真题略有提高,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套试题。解决好这套试卷所反映的问题,是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的关键。 首先来谈一谈这次模拟考试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本大题共24分,5道小题,分别考查了书写、字形、字音、仿句、词语的使用、病句、古诗文、及名著。 这些当中的仿写是一道知识能力非常综合的一题,原题是“中国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的昌盛、宋元的神意、,直至今天仍百花齐放,盛传不衰。”这题既要求有书法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又要知道浅显历史的常识——宋、元后一定是明、清,还要求用语文的能力来解决这题。因此许多学生即使是在降低评分标准的情况下,也仍有很多失分现象。 关于古诗文的考查,内容和题型都符合以往真题。但学生在这题上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认真读题,第三道题,题干中明明写着在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是什么,可还有不少学生写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另外学生就是不动思考,随意性很强,古诗文默写题最后一题是这样表述的:“毕业在即,挚友李想在毕业留言簿上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赠言,请你选择有关友情、志向、祝愿的古诗名句回赠李想”。有学生看到友情,就写“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根本没有考虑在留言册上写的应是积极向上的、能鼓励对方的、能振奋精神的诗句。还有同学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意虽然是符合了,但题干中要求写古诗名句,但他写的却是词,这又是不认真审题的结果。 名著题共4分,最后一分是给出了《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海上历险的四次经历,让学生排序。如果让学生只是单纯的写出这四个事件,学生问题不大,但让他们按时间顺序排序就提高了难度,由于很多同学都没有读原著,所以失分现象较为严重。 第二部分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这题共四道小题9分,学生在答第一题时有丢分现象,原因是学生答题不全面,漏写采分点。

四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

四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

2013年上期四年级语文质量监测(二) 孩子们:请展示一下这阶段的学习成果吧!可别忘了认真读题,用心思考,工整书写,细心检查哟!(卷面2分) 一、积累运用(50分)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来!(10分) ɡān ɡà wēi é pánɡ bó kānɡ kǎi chóu jí wūɡòu yí hàn áo yóu hū lū pì měi (二)开心小辞典。(3分) “出其不意”的“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意”的解释有: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在“出其不意”这个词语中应取第________解释。在“词不达意”这个词语中应取第________解释。 (三)词汇丰富我会填。(12分) 1.我能补充下列词语。(2分) 烟波浩()前程似()一声不()出类拔() 2.填入相同的两个字。(2分) 3.我会照样子写一写。(4分) 心急如.焚 ___ ___ 十.拿九.稳 ___ ___ 明晃晃(ABB)指指点点(AABB) 4.我能写出与“说”有关的成语: ___ ___ (2分) 5.请写出与“大概”意思相近的词语: ___ ___ (2分)

(四)仔细审题,再选答案,千万不要被错误的假象迷糊了眼睛。(4分) 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按捺.(nài)坟.墓(fén)苦涩.(sè)惊涛骇.浪(hài) B.饲.养(sì)细菌.(jùn)储.存(chǔ)憨态可掬.(jū) C.剽.悍(piāo)诊.所(zhēn)倾.斜(qīnɡ)手足无措.(cuò) D.勉强.(qiǎnɡ)耳聋.(lónɡ)审.视(shěn)气宇轩.昂(xuān) 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国微舰队友谊患者毛遂自荐 B.汹涌邮局耘田凭着提心掉胆 C.属于土匪浊浪苍穹如履平地 D.浏览棉羊湍急职员从容镇定 3.下列词语按时间从短到长排列正确的是() ①旬②周③世纪④月⑤日⑥年⑦季 A.⑤②①④③⑦⑥ B.⑤②④①⑦⑥③ C.⑤②①④⑦⑥③ D.⑤②①⑦④⑥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上完四年级了,还有两年没有毕业。 B.听了这个报告,使我深受感动。 C.我一定听取大家的意见,改正缺点。 D.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五)根据要求我会改写句子。(6分) 1.四周全是丝绒般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缩句) 2.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改为反问句) 3.小河的水真清啊。(扩句至少扩两处) 4.(补充句子,使句子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大的操场,怎么能踢球呢? 5.真娇气,我又不是故意踩伤你的脚,哭什么哭?(改成清楚而有礼貌的句子) 6.与其 ..愉快地对待工作,把苦日子过甜。(用加点的..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 词语造句) (六)精彩内容我会记。(12分)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的孙膑、的禄东赞、的

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五) 一、基础知识(40%)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jǐn qín cì hòu líng lì quán tuǐzhàn ()旗()岭( ) ( ) ( ) 精( ) 2、读带点的字,把错误的读音划掉(2分) 将(jiāng jiàng)相(xiāng xiàng)和(héhè)苍劲(jìn jìng) 阻挠(náo ráo)荆条(jīn jīng)喷香(pēn pèn) 3、填空(3分) “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纯”字是()结构,共有两种解释:A、熟练B、专一,不杂“纯熟”的“纯”应选第()种解释。 4、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一阵风把腊烛炊灭了。()() 〈2〉哪时候,恩格斯渴尽全力帮助他。()() 5、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4分) 绝:A特别出色的B断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1〉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3〉山羊表演了一个走钢丝的绝技。() 6 、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曲折—()()贫穷—()()热情—()() 推却—()()精密—()()具体—()() 7、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3分)翻天()地应接不()堪称()模刻()求剑安然无()精兵()政 8、选词填空。(4分) 严肃严峻严重因为……所以……即使……也……无论……都……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忧虑。 〈3〉这歌声,()听惯了鸟叫的人,()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4〉这艘货船,()是逆风行驶,()帆没有张起来。 9、把下面的词按顺序重新排列。(2分) 〈1〉明天今天后天昨天前天 〈2〉开花长叶发芽结果 〈3〉亚洲成都地球中国四川 ______________ __ 〈4〉冲刺准备活动领奖品起跑 <5>中秋重阳端午除夕 10、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模拟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一定心思,出题充分体现了中考题型。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虽然难度系数有一定提升,但符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校参加考试的54个考生中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30分,年级平均分,全年级及格人数为18人,及格率为﹪。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读音、词语的书写与意思、部首查字法、句子的衔接、古诗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与名着、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1、第1题考察汉字的读音、书写,部首查字法,句子的衔接,难易适度,学生的主要问题出在除部首外几画的那道填空题。 2、第2题考察古诗文填空。由机械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组成,体现了中考默写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3、第3题考察文学常识和名着。这道题失分率非常大,“‘骆驼祥子’的称号从何而来”这道题几乎没有同学答对。 4、第4题综合性学习综合了写宣传语、阐述对某项活动的看法、概括材料等几种题型。大部分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少数学生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失误。 (三)阅读 1、古诗文鉴赏 由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作品风格与主题,造成第7题失分较多。 2、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