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以及指导学习结果的评价,即,导学、导教、导评。如何准确的制定教学目标,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可以借鉴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表述又称为ABCD表述法,它们的含义是:A即“行为主体”(audience),意为学习者,就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B即“行为”(behaviour),即学习者应做什么,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C即“条件”(conditions),意为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即“程度”(degree),即上述行为的标准。

具体的说,行为目标陈述具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学习水平)。

(一)、行为主体

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述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因为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例1:燃烧与灭火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知道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归纳灭火的条件,教会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这样的表述,教师变成了行为的主体,把教师置于主体地位、中心地位,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边缘地位。

应该表述为: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说出燃烧的条件;通过燃烧条件的学习,能归纳出灭火原理和方法。

(二)、行为动词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

无法检验。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

①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

②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

③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

④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

⑤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

⑥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

①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

②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

③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

④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

⑤价值体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例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

这里的“了解”表述不具体,难以评价。应该表述为:

①能说出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知识)

②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技能)

例3:溶质质量分数知识与技能目标:

懂得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溶液组成,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懂得”表述不具体,难以测量。“掌握”对新授课计算要求太高。应该表述为:认识溶质质量分数是可以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简单计算(新授课强调简单计算)。

有些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喜欢用“了解”、“理解”等动词,化学课程标准中虽然也将“了解”、“理解”等动词列入可供选择的教学目标行为动词中,但我们无法得知学生的学习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了解”或“理解”。“了解”、“理解”等动词可以用于阐述总体课程目标,因为总体课程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而课时教学目标可将“理解”等动词具体到可评价的行为动词。

(三)、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条件或范围,即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因素: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人的因素。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例4:元素同期表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根据所给条件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这里的“所给条件”没有具体指是在什么条件下,无法评价。应该表述为: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1-18),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例5:溶解度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查阅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这样陈述缺少特定条件或范围。应该表述为: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例6: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复习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缺少特定条件或范围。应该表述为:根据所给信息或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实例(学习条件),学生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化过程。

(四)、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这个要素表明了行为合格的最低要求,教师可以用它不定期衡量学生的行为是否合格,学生也能够以此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还有差距。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可以用定量、定性或定量与定性相结的方法来表示。

例7:化合价与化学式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写化学式和求化合价。这样陈述没有行为条件,也没有学习水平的描述。

应该表述为:通过化合价与化学式学习(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根据化学式求(行为动词)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表示程度)书写(行为动词)化学式。

例8:复分解反应

规范的化学教学目标陈述:通过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学习(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正确(表示程度)判断(行为动词)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采用ABCD表述法,并不意味着四个要素必须一应俱全。其中只有行为要素不能省略,而其他三个要素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省略。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目标的全面性

设计化学教学目标时,只重视知识一技能目标,忽视了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或对三维目标模糊不清,没有分类陈述。这主要是因为对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理解不到位。

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贯彻与落实,能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趋向。三维目标可以概括为:要学习什么内容(知识与技能),怎么才能学会这些内容(过程与方法),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学会这些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为:知识与技能为载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依托和中介,这三者密切联系,相互支撑,形成有机整体,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例9: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目标

①能说出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②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

⑶初步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这种表述,三维目标模糊不清,没有分类陈述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游离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任务之外。

规范的教学目标陈述: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说出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知识)

②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技能)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比较法)与实践(实验法),初步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相互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区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化学课程目标是指

化学教育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甚至是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化学教学目标的制订不能以具体内容标准来代替相应的化学课时目标,而应从课程目标、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制订化学教学目标。

例10:分子和原子

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

的微粒。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

成物质的微粒。

直接用课标内容代替教学目标,缺乏可以测量与观察的行为动

词。应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三、几点建议

1.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学生

一是深入钻研课标。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

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是深入研究教材。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

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大的弹性,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进行加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材,准确地制订好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

三是深入研究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其次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次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

2.加强个人备课、集体研讨、校本教研活动

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直强调集体备课,而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教师重

集体备课,轻个人备课,常常会变成“一人备课,集体上课”,平时的集体备课没有个人备课基础,缺少研讨,流于形式,再加上现在的信息渠道畅通,提供了各年级与教材配套的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常规的教学能力,有些教师平时自己从没制订过教学目标,只是抄现成的教学目标。所以,要加强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及有效策略资料

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及有效策略 个性,是教学风格的灵魂。个性,又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表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也是教学过程中所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主要通过教学态度、气质等一系列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教学风格是以为教师教学艺术趋于成熟的状态,是教师与众不同的个人特点。个性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观,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核心与归宿。2007年1月4日,一个由英国政府委托的专家组发布了改革英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报告中,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便是“个性化学习”。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教育的人文化。个性化学习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而加强“人文精神培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毋庸置疑的共识。这两者缺一不可,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如何促使其和谐发展,从而塑造出有素养、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未来的民族脊梁就成为最为关键的问题。 一、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独特性和多样性 教学,当然有共同的规律、原则、方法可循。这些规律、原则、方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智慧的结晶是理应遵循的教学共性。但是,教学的共性必须寓于个性之中,教学更注重追求鲜明的个性。因为教学是一种精神劳动,创造的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不可能“标准化”、“规格化”。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不同的教师使用,其效果差异明显。同样的教学原则、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不同的教师发挥,而显出各异的风格。没有个性,教学风格就显得机械、呆板。每个教师由于自己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特长爱好和教学能力不同而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实际从事教学活动时会有自 己的选择和侧重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为每个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所以我们才说,教学风格就是教师本身。并且,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出其本质特色——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独特的内容处理。对于整个教学内容,教学风格不同的人,其处理方式也不会相同。所以,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既是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取的相应措施,更是教师教学风格独特性的表现。如有的善于归纳概括,有的长于演绎分析;有的善于变零为整,总体把握;有的长于化整为零,重点讲授……各具特点,各有千秋。(2)独特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工作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师不同的个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有效措施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有效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首先明确: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环节是来夯实双基;展示训练与拓展提高是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 自主学习与练习本相结合。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载体是课本,学习指导与要求来明确任务,学习测评来检验自学效果。但如果学生走马观花来看课本,肯定自学效果差。为此必须借助练习本提高课本自学的质量,具体措施:①学生记忆基本知识点并默写;②探究数学定理或结论的分析或证明过程写出来;③通过例题学会应用知识后独立把例题和练习做出了;④学案中的学习测评尽量完成。通过以上环节学生了解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也可直观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把握教师点拨的重点。 2. 合作探究与检查反馈及归纳总结相结合。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有效讨论,看看自学课本时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课本练习和学习测评答案是否正确并纠错。教师不但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还必须对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反馈。具体措施:①代数章节以抽查后进生或合格生课本例题和课后练习能否作对为主要方式,保证后进生学会、作对。②几何章节以随机抽查小组来讲评数学定理和结论的来龙去脉以及证明为主要方式,提高小组合作质量。③强化学生对本节课重点问题的理解,教师及时板书进行归纳总结。 3. 分组展示训练与竞争讲评相结合。展示训练是一节课中的高

潮,也是学生在学会知识后体会成功的快乐和追求卓越的时刻,学生积极展示的欲望要得到满足,展示的成功期待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表扬。为此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具体措施:①借助前后黑板分组重点展示练习平台3个习题,同一个习题2个组展示,根据展示解题过程的完整性和板书质量评选展示标兵组;②分组竞争讲评,同一个习题两个组各派一名同学进行讲评,轮流一名同学主讲另一名同学补充,根据学生讲评分析的条理性评选讲评标兵组。 ③通过展示和讲评既反馈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教师还要及时点拨。 4.拓展提高与教师总结提升相结合。拓展提高题往往综合性较强,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较多,教师的解题思路的引导,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提升是必须的。 二、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提高教学有效性 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每名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最低目标是什么?是完成课本习题还是学案习题等等,当然学生超额完成任务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1.后进生在课堂学习中要记忆课本知识点,初步理解课本重要结论的来龙去脉,独立作对课本例题,完成课后练习,课本习题是作业,教师要全批全改,学案中的学习测评是拓展。 2.合格生在课堂学习中要记忆课本知识点,掌握课本重要结论的来龙去脉,完成课本例题、课后练习,课本习题,学案中循序渐进题是作业,教师要重点检查,同步训练是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有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准备,树立“有效”理念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有效教学的要素之一。有了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才有了方向,学生的学习才不会走向岔道。 2.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把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3.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问自己: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设计的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我这样引入新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组习题,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目的。 二、激发兴趣,奠定“有效”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法则。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如联系身边的实际,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己无关,因而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鼓励与宽容,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哪怕是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一点点兴趣,教师也要珍惜与呵护。要多表扬,少批评,

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摘要】如何打造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一靠有效的讲授;二靠有效的提问;三靠有效的倾听;四靠有效的反馈;五靠有效的活动;六靠有效的作业;七靠有效教学行为评价。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一、有效讲授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科学合理地讲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效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的讲授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讲授要有吸引力。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考虑如何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非语言表达以及饱满的热情、充满感染力是具有吸引力的更高境界。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有: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可以举一个结果令人惊异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难点。在上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和练习的关键部分。在课堂进行中、结束时要强调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2)掌握课堂讲授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的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简洁合理的过渡。好的过渡决定了课堂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保证过渡的简洁和条理,控制过渡的数量。如果教师把过渡处理好就不会浪费教学时间,提高效率。(3)讲授要清晰明了。教师应该有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新信息,指导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清晰理解。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收集信息资源,列出学生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课堂的主要任务,使讲授变得清晰。 二、有效提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否问到点上,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在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明确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大小得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要有艺术性,形式要多样,环环相扣;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 三、有效倾听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会倾听,是师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首

有效数学读后感

有效数学读后感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读《有效教学论》给我的启示 在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利用了几天时间,读了高慎英、刘良华的《有效教学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有效教学进行思考。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

小学有效教学特色亮点汇报教学文案

**小学有效教学特色亮点汇报 我校自2008年实行有效教学以来,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办学目标,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开展有效的教学。2010年学校借有效教学深化年的东风,在集体备课、有效教学、有效教研上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探索,。2011年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培养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有效课堂 1.开展公开赛教,展示教师风采 我们果子市小学在有效上课环节上开展了校内赛教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扎实地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快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与新课程的理念、方式、方法全面接轨,保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学校开展“校内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校特聘请校外专家做评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通过赛教评选出校内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有效赛教活动方案展示)这

项赛教活动参与教师多,受益面广。涉及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年级,人人参与听课评课,每学期教师听课20节以上,专题评课3次。(教师听课记录展示)教师课后撰写教学反思,教研时间集体交流。(教师教学反思展示)通过校内选拔我们学校教师业务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还为区、市级教学大赛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师。我校现在省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教学能手6人,区及教学能手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 2.创建高效课堂模式,使教学更有效 我校创建高效课堂模式为“四步教学法”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尝试后教学效果显著,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课堂学习氛围较好。“四步教学法”的具体模式为:第一步预习反馈;第二步指导学习(精讲释疑);第三步检测练习;第四步布置预习。教师根据此模式课后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先学后教,多学少讲,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渗透品德教育,构建和谐课堂 我们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特邀请师院贺华老师为学生们讲了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品德教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新鲜实验学校苏学海 一、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1.立足课堂,及时积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其地位及作用都是很特别的:它既是每个单元知识的“例子”,本身又包含着若干的语文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不一定附着在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立足课堂,把这些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梳理,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储存起来。这些知识包括课文中的常用字词、文化文学常识等等。积累的方法是:教学每一课时,指导学生将必须积累的知识从课文及课文的“预习提示”、“自读提示”、“注释”、“思考与练习”中挑出来,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整理。整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列出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有方言干扰的汉字读音,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容易混用的近义词,容易混淆的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等,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是语文知识积累中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学生得到全面知识的“拦路虎”、“绊脚石”。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搬掉它,使教学走上光明大道,避免徒劳无功。总之,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但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教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实施积累就应该依纲据本,不能脱离教材。如《秋魂》中的警句,《最后一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看云识天气》中的精当的动词、精彩的比喻句、精美的写“云”句等。为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各种雅词、成语、名言警句都是我们的积累对象。这样,我们就应注意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要明白:积累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手段,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才是目的,写作才是目的。例如:课堂上仿写各种优美的句子,利用成语连词成段,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使积累与运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拓展阅读,延伸积累。 大家都知道,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自己掌握的时间相对多了,就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为了让学生有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得把知识向课外延伸,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要与课内知识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便是课文知识的延展和深化。在学习某篇课文时,尽可能找到原著或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展开朗读。 3.精选传授,查漏补缺。 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这段话,很明确地阐述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课堂与课外的连接。诚然,学生对某一方法的掌握,要有必要的基本素养支持,而基本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淀。 学生在课外积累语文知识,一般上都受到时间和资料的限制,故必然有这或那的缺陷,即使是积累课内语文知识,由于受到理解归纳能力的制约,有时也会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有效教学全国蓬勃展开。“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可以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关键词:数学有效策略 一、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低效原因 目前,存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性”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但我以为主要还是由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所造成。包括: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课堂情景设计、教学反馈评价以及教师本身能力的问题等,具体表现在:数学教学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还比较少,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难点的渗透,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练的时间很有限,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积极有效的师

生互动不多。课堂教学“四缺”现象比较突出(缺少对学生的学习针对性;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数学基础的好坏、学生学习中的方式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学生本身个性和接受能力等,具体表现在:一些学生自学能力薄弱,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既不能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问题,也无法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要么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要么就是生搬硬套,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总的来说,我们首先应找准问题的症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实施“有效”教学。 1、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培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 考试说明: 考试名称: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时长: 120分钟 课堂: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显示成绩:是 试卷: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期间: 2011-01-11 至 2011-01-15 预约时间: 2011-01-09 00:00 至 2011-01-15 23:55 考试说明:一、考试题型 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多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判断题(20题,每题分,共10分) 二、答题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大家分配好答题时间,满120分钟系统将强制收卷) 一、单选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校本研究”立足学校,因此应该() A、以学生为本 B、以老师为本 C、以学校为本 D、以教材为本 2、就社会发展而言,真正的第一资源是() A、人才 B、金属 C、资本 D、土地 3、教师以为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这就是() A、罗森塔尔效应 B、高原效应 C、马太效应 D、蝴蝶效应 4、教给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是一种()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静态知识 5、利用教师之章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这就是一种()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少数有准 6、现实中教育教学法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7、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 A、程度 B、效果 C、效度 D、信度 8、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在于() A、提高身体素质 B、培养敬业精神 C、提高专业能力 D、学习专业知识 9、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 A、教育 B、科技 C、文化 D、信念 1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 B、设计方案 C、搜集资料 D、制定假设 11、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法 12、教学研究中经常反思,就通产生一种盘旋上升的() A、螺旋效用 B、马太效用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3篇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篇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改革传统而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和谐、宽松和自由化的学习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推动教学的开展。只有学生真正的喜欢教师,才会主动地投入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去,在课堂中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才会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学生的朋友,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摒弃传统师教尊严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良好师生关系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措施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措施 摘要:近年来,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自身实践对院校的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校有效教学思考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有效教学,是自20世纪开始,伴随着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当今,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为,教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有其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落实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提高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是指有明确的指标和目的并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教学。有效教学是好的教学、优秀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一堂有效的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教学的目标,是要求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结果。教师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能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跃而高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措施 1.要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完善学科体系 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课程教学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要符合社会需求,制定学科体系时,要依据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关专业方向和知识结构,明确教学定位和功能,合理制订教学目标,规划学科体系。其次,要注重学生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院校培养,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又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联系实际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获得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独立处理专门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第三,学科专业设置时要注重学科前沿性。有效的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符合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要紧跟学科知识的发展前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生开阔视野、追踪本学科最新领域的进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2.实现有效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生这个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服务。教师应从这一点出发,围绕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 2.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如有一位高中教师上一课时的"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理解克隆的概念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 (一)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 2、学习者在“做”中进行学习 目标一旦确立,学习者在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也就是说总是要有一定的事情让孩子们去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论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二)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有效互动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界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就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具体表现为: 1、促进者:教师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不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 2、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合作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合作。 (三)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第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为在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自己在小组中需要交流的信息,必要时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提纲。在小组交流讨论时,一方面学习者需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题策略,另一方面还要

《有效教学论》全书整理

《有效教学论》全书整理 ——新课程的视野 高慎英刘良华著 目录 上篇什么是“有效教学” 第一章有效教学的追求 第一节寻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 第二节建构“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 第三节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 第二章有效教学的过程 第一节有效“备课” 第二节有效“指导” 第三节有效“激励” 第三章有效教学的组织 第一节班级教学的流行 第二节小组教学的努力 第三节个别化教学的追求 中篇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第四章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 第二节“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二节“范例教学”与“发展性教学” 第三节“情境教学”与“发现学习” 第五章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第一节“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第二节“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第三节“自学辅导教学”与“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第六章有效教学的新方向 第一节隐性学习 第二节体验学习 第三节研究性学习 下篇有效教学的资源 第七章课程物质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教材”的再度开发 第二节体验“网络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走进“社区资源” 第八章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第二节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第三节在“师生互动”中生成课程资源 第九章反思教学: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 第一节反思教学的由来 第二节反思教学的特点 第三节反思教学的途径 前言 1、本书的基本追求、重点思想: 一:转换一种“教学论”的写作方式,比如不以“下定义”为写作的起点,代之以“教学事件”、“教学历史”的叙述和解说。 二:转换一种“知识观”(或认识论)假设,比如虽然不简单地否定传统的“旁观者”知识观,但更倾向于“参与者知识观”或“建构主义知识观”,尊重“个人知识”。 三:转换一种“人才观”(学生观)假设,比如虽不迷信所谓的“多元智能”,但本书愿意义无返顾地尊重“多元智能”所提出的“另类人才”。 四:直接关注教师如何有效地备课、讲授、提问、激励等日常教学行为。 五:努力比较完整地介绍和分析近现代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理念” 六:倡导“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者”,将“有效教师”的基本使命定位在“为学生提供足够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什么是“有效教学”?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怎样才是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 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 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有效的教师是那些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课程资源的教师,是一个课程资源开发者。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 一是个人的“生活实践”及其“体验”;二是对他人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领会”。而积极的“人生信念”却在这两种活动的“关系”中形成。二者相互推动而形成自己的“阶段性”的“人生信念”对于已经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观察和领会他人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态度并从中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走出自己的教科书。 要有博大的胸怀和仁爱的思想,教育与育人想结合。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在教育的海洋中探航,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追求实效与高效。 教学的“基本”的要素,大体有三: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或称之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第二章有效教学的过程 什么叫备课?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实际称为“教学设计”。所谓“设计”,意在“设”想和“计”划,教师要对知识结构、学生个性和需要、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统筹兼顾。 一、“备课”要有三种计划 1、长期计划(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中期计划(“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它大致规定了每一堂课要完成的具体目标, 二、“备课”的三个要素 “备课”要素有三:学习者、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一)学习者 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教师不仅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有热情?” (三)学科内容及其结构 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 (三)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应适应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应该以能够激励学生热情地学习为标准。 有效的课时计划不仅要考虑具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更要考虑方法组合模式的灵活运用,即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的组合。应该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第二节有效“指导” 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包括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 一、有效“讲授” (一)使“讲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技巧之一是使教师引入话题是新颖而有趣的。 技巧之二是“把目标告诉学生”。 技巧之三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使“讲授”保持一定的节奏 二、有效“提问”与“倾听” (一)有效“提问” (二)有效“倾听” 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 第一,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二,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 第三,不能进行“满堂问” 第四,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 “满堂问”的教学现象 “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受益不多。 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满堂问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 没有关注学生,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到教学中。 什么是有效“倾听” 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 第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 第二,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 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即使是错误的回答。 教师需要“容忍”不同,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 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 什么是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激励性人格”,比如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 一、热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 热情的教师自信和友好;用丰富、生动的手势强调重点;富有创造性,指导方法多样化; 教课时全身心投入,富于表现力;与学生保持眼神的交流;用不同的音高、音量、变调、停顿等来控制教学的节奏;教学时饶有兴致和情趣; 热情的教师坚定地认为学生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知道并能迅速处理学习任务外的事情;保持比较快节奏的课程进度, 热情的教师有幽默感,能嘲笑自己;热情的教师通过走动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期望 有效教师总是能够积极期待每个学习者,对自己和学生怀有很高的成功期望。 高期望的教师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清晰地连接起来; 设定合理的标准,并经常修改它们;保持一致的训练和任务方向;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经常微笑、点头,保持眼神交流; 经常地、公正地让所有学生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或不充分的回答; 高期望的教师不经常批评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常的、具体的反馈信息; 做到持续地鼓励、支持学生,相信并尊重学生。 三、可信任感 “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一是教师的人格。 什么叫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有时显示为“分层教学”或“复式教学”。即将一个班级学生按成绩或能力划分几个小组,同一水平的学生结成一组。即小组成员为同质。 (一)分组教学的策略 分组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同质分组”、“复式教学”。 分组教学往往需要以学生自学、自动作为支持。 对学生分层时,分组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各个学科的差异。 在备课时考虑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将教学目标分层,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分组教学一般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辅导”。放手让进度快的学生自学;在中等学生自学时适当点拨;进度慢的学生由教师扶持其主动学习,或由好学生帮助。 分组教学采取的另一个策略是“分层练习”和“分层测试” (二)分组教学的变式 1.班内分组教学与年级分组教学 2.同教材分组教学与异教材分组教学 3.显性分组教学与隐性分组教学 4.能力分组教学与兴趣分组教学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将一个班级学生按异质方式组成几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互助,并以小组成绩代表个人成绩。“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成员的数量一般是4—6个。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1.异质小组。 2.任务专门化。 3.互助合作的角色任务。 4.小组奖励体系。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1.学生小组、成就分配 2. 小组、游戏、比赛 3.小组帮助下的个别化和小组加速的教学 4.小组调查 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 “教学设计”之所以能够作为有效教学的关键词被提出来,主要是人们普遍认定教学改革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人们期望寻找“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并以此来展开“教学设计”。 二、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建议 建构主义实质是一种新的“知识观”。为“参与者知识观”(与之对应的是“旁观者知识观”)。 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的、惟一的答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