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已烯雌酚对蝌蚪抗敌敌畏诱导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已烯雌酚对蝌蚪抗敌敌畏诱导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已烯雌酚对蝌蚪抗敌敌畏诱导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已烯雌酚对蝌蚪抗敌敌畏诱导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收稿日期:2007204230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ZS0512A25-084)

已烯雌酚对蝌蚪抗敌敌畏诱导

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司万童,张迎梅,李瑷伶,蓝 昕,黄德军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 研究已烯雌酚(D ES )对中华大蟾蜍(B u f o bu f o g arg ari z ans )蝌蚪抗敌敌畏(0,02二甲基2

02(2,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DDV P )诱导的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蝌蚪(30~35期)随机分为5组:Ⅰ(0mg/L DDV P +0mg/L DES )为空白组;Ⅱ(12.9mg/L DDV P +0mg/L DES )为单独DDV P 处理组;Ⅲ(12.9mg /L DDV P + 1.0mg/L DES );Ⅳ(12.9mg /L DDV P + 2.0mg/L DES );Ⅴ(12.9mg /L DDV P +3.0mg/L DES )为DDV P 和DES 联合处理组.在染毒24h 和72h 时测定蝌蚪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2P x )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 )的含量,计算抗氧化指数.其结果在DDV P (12.9mg/L )存在的条件下,随着DES (1.0mg/L )的加入和浓度的依次加大(2.0mg/L ,3.0mg/L ),SOD 活性呈下降趋势,72h 时具显著性(P <0.05);GSH -P x 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4h 和72h 均具极显著性(P >0.01);MDA 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72h 时具显著性(P <0.05).其中联合处理组Ⅲ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结论:DES 对DDV P 诱导的氧化损伤作用具有拮抗效应,能有效地增强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敌敌畏;已烯雌酚;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中图分类号: X174,S884.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0366(2008)0120051204

The E ffect of Diethylstilbestrol on Antioxidation of

T adpoles Exposed to Dichlorovos

SI Wan 2tong ,ZHAN G Y ing 2mei ,L I Ai 2ling ,L AN Xin ,HUAN G De 2jun

(School of L i f e Sciences ,L anz hou Universit y ,L anz hou 730000,China )

Abstract : The effect of diet hylstilbest rol (D ES )o n antioxidation in tadpoles (B u f o bu f o gargari z ans )exposed to dichlorovos (0,0Dimet hyl 2020(2,22Dichloro et hylene )Phosp hate ,DDV P )was st udied.Meth 2ods :Tadpoles (30~35tadpole st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group s ,as co nt rol group Ⅰ(0mg/L DDV P +0mg/L D ES ),single DDV P group Ⅱ(12.9mg/L DDV P +0mg/L DES ),experimental group s Ⅲ(12.9mg/L DDV P +1.0mg/L DES ),Ⅳ(12.9mg /L DDV P +2.0mg/L D ES )and Ⅴ(12.9mg /L DD 2V P +3.0mg/L DES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glutat hione peroxidase (GSH 2P x )and t 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in liver of tadpoles were measured after 24h and 72h exposure ,and t he antioxidant index was comp uted.R esults :Wit h DDV P being 12.9mg/L ,t he activity of SOD de 2creased as DES was added and it s concent ration increased.After 72h exposure ,t he activities of SOD reached t he significant level (P <0.05).The activities of GSH 2P x increased at t he first stage and t hen de 2creased ,indicating t 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at 24h and 72h exposure.The MDA accu 2mulation which showed t he adverse tendency as GSH 2P x did ,indicated t 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第20卷 第1期2008年3月 甘肃科学学报Journal of Gansu Sciences

Vol.20 No.1

Mar.2008

at72h expo sure.The experimental groupⅢhad t he stro ngest antioxidation.Conclusion:D ES has t he st rongest antagonistic effect on oxidative damages induced by DDV P,which can enhance antioxidation in tadpoles of B u f o bu f o gar gari z ans effectively.

K ey w ords: B u f o bu f o g arg ari z ans;dichlorovos(DDV P);diet hylstilbest rol(DES);superoxide dis2 mutase(SOD);glutat hio ne peroxidase(GSH2P x);malo ndialdehyde(MDA).

两栖类皮肤薄而裸露,具有高渗透性,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易受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有机农药敌敌畏DDV P(dichlorovos,DDV P)使用广泛,进入动物体后迅速分解,能使生物体内产生和释放大量氧自由基以及H2O2等活性氧ROS(active oxygen spe2 cies,ROS),促使一系列自由基连锁反应[1],造成机体氧化损伤.已烯雌酚D ES(diet hylstilbest rol, DES)属酚类物质,能够影响多种生物的生殖与发育,降低生殖和免疫能力,导致神经系统失调及多种生理异常[2].少量D ES可直接或间接地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而过大浓度的DES也会使机体产生其他自由基,对机体造成损伤.国内外有关DES与DDV P联合作用的报道甚少,文献[3]报道了解毒酶可将大剂量的农药脱去毒性;文献[4]报道了解毒酶可去除DDV P毒性.

我们以中华大蟾蜍(B u f o bu f o gargari z ans)蝌蚪为实验材料,通过测量蝌蚪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 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比较各组间的抗氧化指数.研究在DDV P(12.9mg/L)存在条件下不同浓度D ES(1.0mg/L,2.0mg/L,3.0mg/L)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抗有机农药敌敌畏诱导的氧化损伤的作用,从而为科学有效使用农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

在甘肃省榆中县夏官营镇池塘(无污染)采取26~30期[5,6]之间的中华大蟾蜍(B u f o bu f o gar2 gari z ans)蝌蚪,随机分为5组,每组50条,在2L的鱼缸中驯养.培养用水为连续曝气48h以上的自来水,水温16.0±1.0℃,p H7.3±0.5.培养2周后选择体质健康的30~35期之间的蝌蚪进行实验,实验期间每天换4/5的染毒液一次以保持浓度稳定,染毒期间不喂食.

敌敌畏(DDV P)(张家港爱华化工有限公司);己烯雌酚(DES)(石家庄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1.2 方法

(1)染毒浓度设计 实验分为5组,各组分别按照表1所示进行染毒,在染毒24h和72h时取样测定.

表1 敌敌畏和已烯雌酚的浓度设计组别敌敌畏浓度/mg?L-1己烯雌酚浓度/mg?L-1

Ⅰ组00

Ⅱ组12.90

Ⅲ组12.9 1.0

Ⅳ组12.9 2.0

Ⅴ组12.9 3.0

注:12.9mg/L为敌敌畏对蝌蚪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 C50,96h)的1/4浓度[7].

(2)氧化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 SOD活性的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在文献[8]的基础上我们采用2个试管同时测定,每15s记数一次的方法,这样对于每个测试样品仍然是30s记数一次,在不改变实验原理的原则下节省了一半的测量时间; GSH2P x活性的测定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定法,在文献[9]的基础上我们采用酒精灯煮沸的方法使样品空白管的酶液失活更加完全,消除了因酶液加热失活不完全而对实验造成的误差影响;MDA 含量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在文献[10]的基础上我们把磷酸的量改为3%,在MDA 标准曲线的制作中可以促进四氧乙基丙烷更加完全的反应生成丙二醛和乙醇,增强了标准曲线斜率的准确性;蛋白质定量参照考马斯亮蓝染色法[11];抗氧化指数用GSH2P x/MDA计算表示[12].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软件,数据以标准差(x±s)表示,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实验结果

2.1 SOD活性、GSH2P x活性和MDA含量

中华大蟾蜍蝌蚪在染毒24h和染毒72h时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同,但在72h时更明显.在72h 时,与单独DDV P处理组(Ⅱ)相比,所有联合处理组(Ⅲ、Ⅳ、Ⅴ)的SOD活性显著地下降(P<0.05),并呈下降趋势;联合处理组Ⅲ的GSH2P x活性显著

25 甘肃科学学报 2008年 第1期

地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地下降(P< 0.05).随着DES浓度的增加,联合处理组Ⅴ的GSH2P x活性极显著地下降(P<0.01),MDA的含量显著地上升(P<0.05)(详见表2).

表2 中华大蟾蜍蝌蚪肝组织中的SOD活性、G SH2P x活性和MDA含量组 别Ⅰ Ⅱ Ⅲ Ⅳ Ⅴ SOD酶活性24h18.07±2.1031.90±2.6829.39±3.1922.21±3.21*8.14±0.99* (U/mg?pr-1)72h22.26±2.1826.55±2.5423.01±2.89*15.79±3.32* 1.17±0.21** GSH2P x酶活性24h 3.14±0.54 2.03±0.558.27±0.59** 6.75±2.41 2.40±0.53## (U/mg?pr-1)72h 2.29±0 1.25±0 3.35±0.15** 2.82±0.18 2.17±0.07## MDA含量24h0.11±00.18±00.16±00.15±00.21±0#

(μg/mg?pr-1)72h0.11±00.18±0.010.13±0.01*0.12±0.01*0.15±0#注:*表示与第Ⅱ组相比:*P<0.05;**P<0.01.#表示与第Ⅲ组相比:#P<0.05;##P<0.01

2.2 抗氧化指数

中华大蟾蜍蝌蚪在染毒24h和72h时抗氧化指数(GSH2P x/MDA)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与单独处理组(Ⅱ)相比,联合处理组Ⅲ的抗氧化指数极显著地上升(P<0.01),并在染毒24h时最高(详见图1).

3 讨论

当2种或2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于同一生物体时,往往会引起与单一毒物作用完全不同的毒性效应[13],实验研究表明在有机农药敌敌畏(DDV P)(12.9mg/L)存在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已烯雌酚(DES)(1.0mg/L,2.0mg/L,3.0mg/L)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抗DDV P诱导的机体氧化损伤的作用差异显著.

实验中染毒24h和72h时蝌蚪肝组织中SOD 和GSH2P x的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在72h时更为明显.推测是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DDV P对生物体的氧化损伤程度加深,DES 对两栖类抗DDV P诱导的氧化损伤的作用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我们用72h的变化趋势来说明问题.

单独处理组(Ⅱ)中SOD酶活性显著地增加,染毒72h后联合处理组(Ⅲ、Ⅳ、Ⅴ)与单独处理组(Ⅱ)相比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推测是当敌敌畏加入后,中华大蟾蜍蝌蚪机体对此产生适应性诱导反应以对有害物质产生更强的抗性.因为抗氧化剂不仅直接受其作用底物的诱导,而且受到其非作用底物的交叉诱导,SOD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反过来氧自由基也诱导了SOD活性的上升.Ⅲ、Ⅳ组没有显著的差异,推测是DDV P使生物体内产生和释放出大量的氧自由基和H2O2等ROS,因此使得SOD酶活性有所下降,同时少量DES的加入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还有抗氧化酶之间的相互保护代偿作用使得SOD酶活性变化经过一个动态平衡阶段.后来随着D ES剂量浓度的加大,D ES自身又诱导蝌蚪肝组织内自由基量的增加[14],因此导致了SOD酶活性的显著下降(P<0.05).

GSH2P x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之一[13],有科学研究证明,有机磷可与α2氨基酸形成N2磷酰氨基酸,然后异构化为含有氨基酸残基的五元环五配位磷化物,进一步反应形成多肽[15].以上实验结果显示单独处理组(Ⅱ)中GSH2 P x酶活显著地下降.可见DDV P对GSH2P x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是有机磷竞争性抑制了GSH2P x酶活性中心,或者是DDV P引起肝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产生使部分GSH2P x酶迅速失活,从而降低了GSH2P x酶活性,也有可能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联合处理组Ⅲ中GSH2P x酶活性显著地上升(P<0.05),推测是D ES清除部分氧自由基, GSH2P x酶活性回升.与联合处理组Ⅲ相比,联合处理组Ⅴ的GSH2P x活性极显著地下降(P<0.01),推测也是因为当DES的浓度过大时可引起生物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而导致GSH2P x酶活性的再次下降.这正好证实了DES作用的双向性和浓度依

35

第20卷 司万童等:已烯雌酚对蝌蚪抗敌敌畏诱导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赖性[16].

MDA是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之一,常常作为脂质过氧化的指标.单独处理组(Ⅱ)中MDA含量显著地上升,联合处理组Ⅳ、Ⅴ与其相比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随着DES剂量浓度的加大,与联合处理组Ⅲ相比,联合处理组Ⅴ的MDA的含量显著地上升(P<0.05).同理推测是DDV P的加入引起了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氧化损伤程度加大.DES 的加入清除了部分自由基.而过大浓度的DES再一次诱发自由基的产生,导致机体氧化损伤的再次加重,所以就会出现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这正好与GSH2P x酶活性测量组的变化相吻合.

实验中,在24h和72h时都是联合处理组Ⅲ的抗氧化指数最高,与单独处理组(Ⅱ)相比,联合处理组Ⅲ的抗氧化指数极显著地上升(P<0.01),表明当加入的DES浓度为1.0mg/L时中华大蟾蜍蝌蚪在12.9mg/L浓度的DDV P染毒环境中抗氧化能力最强,随着DES浓度的上升(2.0mg/L、3.0mg/L)抗氧化能力下降(见图1).在联合处理组Ⅲ中24h时的抗氧化指数比72h时高,推测是随着DDV P对蝌蚪的氧化损伤程度的加深,蝌蚪的抗氧化能力会越来越低.

综上所述,通过测定DDV P染毒中华大蟾蜍蝌蚪肝组织中SOD酶活性、GSH2P x酶活性和MDA 含量,以及对抗氧化指数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DES对DDV P诱导的氧化损伤作用具有拮抗效应,能有效地增强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抗氧化能力.这为环境生物的保护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配制和使用有机农药时添加适当浓度的对环境生物有利的DES等抗氧化物质或者在受到有机农药如DDV P等污染的河流湖泊中投放适当剂量和浓度的DES等抗氧化剂以达到减轻有机农药对环境生物的毒害作用的目的.参考文献:

[1]方伟钧,李赵梅,杨建新,等.急性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与自由

基变化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8.11

(4):2322235.

[2] 戴璇颖,徐世清,陈息林,等.环境激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预

防措施[J].四川环境,2003,22(6):13216.

[3] L EN G X F,TAN G ZH,WAN G YC.Molecular Toxicology of

Insecticides and Insect Reastance[M].Beijing:Chinese Agri2

culture Press,1996,1229.

[4] 邢建民,乔传令,黄菁,等.解毒酶基因eDNA克隆和高效表

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1,l7(2):1992202.

[5] 赵尔宓.介绍一种蛙类胚胎及蝌蚪发育分期[J].生物学通报,

1990,25(1):l32l5.

[6] 王昌,贾杏珍,李琰,等.中华大蟾蜍(B u f o bu f o gargartz ans

Cantor)的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J].两栖爬行动物学报,

1984,3(2):39247.

[7] 耿宝荣,姚丹,杨月梅,等.杀虫剂敌敌畏对黑眶蟾蜍蝌蚪的

毒性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5):5752579. [8] 蔡骏,李颖,尹宗宁.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缓释片

中SOD的活性[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1):542055. [9] 蒙秋锁,董青,张惠萍.应用D TNB直接显色法测定全血谷胱

甘肽氧化酶活力的研究[J].陕西医学检验,1994,9(3):1692

170.

[10] 陈会枝.TBA比色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J].中原医刊,

2002,29(3):59260.

[11] 李建武,余瑞元,袁明秀,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9.1742176.

[12] 庞战军,周玫,陈媛.自由基医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0,3112312.

[13] 王银秋,张迎梅,赵东芹,等.重金属镉、铅、锌对鲫鱼和泥鳅的

毒性[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1):35238.

[14] Forstrom J M.Identification of t he Catalytic Site of Ratliver2

glu2tat hioneperoxidaseasselenocysteine[J].Biochemistry,

1978,17(13):2639.

[15] 刘振玉.谷胱甘肽的研究与应用技术[J].生命的化学,1995,

15(1):19.

[16] Doris M.Potential Benefit s of Dietary Phytoest rogens are

View of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Mechanistic Evidence[J].J

Clin Endocrinal Metab,1998,83:222322235.

作者简介:

司万童(19862)男,甘肃省通渭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动物学研究工作.

45 甘肃科学学报 2008年 第1期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着“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题,选编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3篇课文,1个“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1个“语文园地”和1个“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所选3篇课文都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时以读为主,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童话的语言特点;借助图片、重点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通过演一演、比一比、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有趣的动物”,在大胆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话时吐字清楚,在认真听的基础上对没听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语文园地通过识字、字词句运用、写字、古诗积累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快乐读书吧”围绕“读读童话故事”推荐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小蝌蚪找妈妈2以童话的形式介绍 了一群小蝌蚪在找 妈妈的过程中,不 知不觉地长成了小 青蛙。 1.认识4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 2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小蝌蚪找妈 妈》,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 3.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4.能借助图片或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 5.能提取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再交流。 6.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我是什么 2 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以及水的利与害。 植物妈妈有 办法2 儿歌运用形象的比 喻和拟人手法,介 绍了蒲公英、苍 耳、豌豆传播种子 的方法。告诉我们 大自然很奇妙,我

1 小蝌蚪找妈妈 1.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正确书写“两”等10个字;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 2.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3.借助课文的短语了解“披”等四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说一句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好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叹号和问号。 重点 1.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根据语境选择读音。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写字姿势。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1.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角色对话。 2.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实际,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1.字词教学 借助插图:“塘、脑袋、宽、肚皮”等字词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将识字与认识的事物联系起来。 归类识字:可以归类识记“月”字旁的字。 动作演示:“捕、迎、披、跳”这4个生字,借助拼音认读后,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达到识记的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语气词“哇”,应借助具体的句子认读,再在生活语境中运用识记。 书写生字:“两、皮”是独体字,“顶、跳、孩”等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基础上,教师边范写边提示书写要领。 2.角色朗读 这篇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语言富有趣味性,有大量的角色对话,角色语言的朗读,可以借助提示语读出角色的语气、语调。教学时,可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小蝌蚪,让学生辨析小蝌蚪三次对话的语气、语调,第一次是疑问,第二次是急切,第三次是惊喜,抓住问号与感叹号,指导读好语气,在情境体验中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两栖类的变态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变态前、变态初期和变态顶峰期。 (一)形态学变化 有尾目(蝾螈):尾鳍和背鳍的吸收、外腮的消失、皮肤结构的变化、身体更加扁平。 无尾目(蛙和蟾蜍):变化更加显著,几乎每个器官都是修饰改造的对象。 蝌蚪:角质齿脱落、口加宽、颚肌和舌肌发达,眼球更加突出,移向背部,眼睑形成、眼睛色素由视紫质变为视紫红质,内腮被吸收消失,腮弓退化,肺发育增大,尾部被分解吸收,皮肤结构变化,形成皮肤腺。 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的差异是蛋白质表达差异的直接体现,而存在蛋白质表达上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不同时期蛋白质点的消失及增加、或量的增减上。有研究表明:牛蛙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的尾部肌肉主要是起到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 在其变态过程中尾部发生萎缩至完全消失。 (二)生物化学的变化 一是前面提到的眼内视色素的变化。 二是血红蛋白在合成和生理功能特点的变化。即红细胞生成器官由肾改为脾和骨髓,变态时由蝌蚪的血红蛋白(HbF)变为成体的血红蛋白(HbA),两种血红蛋白生理特点和电泳表现不同,蝌蚪血红蛋白比成体结合氧要快些,释放氧慢一些。 三是皮肤由蝌蚪角蛋白变为成体皮肤角蛋白,皮肤变得坚韧。 四是产生尿素所需酶的诱导,蝌蚪排氨,成体蛙排尿,由氨代谢转为尿代谢。在蛙变态期间,尾部即使被移植到躯干部,仍将发生退化。 (三)变态的激素控制 有关两栖类变态的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1912年,Gurdernatch用羊的甲状腺组织喂养蝌蚪,可使蝌蚪的变态提前或加快。此后,实验证明除去甲状腺的蝌蚪或化学抑制物处理的蝌蚪则部分抑制或完全抑制其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期延长或生长为巨型蝌蚪;如果蝌蚪的生活环境严重缺碘,变态也不能进行。 从幼体到到成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与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有关。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的混合物,分为T3和T4两种。 一般认为T3的活性比T4高。因为在切除了甲状腺的蝌蚪中,T3引起变态变化的作用浓度比T4要低得多,他在变态发育中起主要作用。T3的释放是由下丘脑控制的,在幼体生长阶段,下丘脑还未发育成熟,不能产生信号分子控制垂体,因而垂体能分泌高水平的促乳素而基本上不分泌甲状腺刺激素(TSH),因而血液中有高浓度的促乳素,而T3浓度极低,低浓度T3环境中,甲状腺素不与受体结合,靶基因不被激活。当下丘脑完成发育以后,它可分泌促TSH释放因子,使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用竖式计算:587-129= 427+138=

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预习交流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要变成青蛙得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说一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课件出示情景图。 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我们要保护这些保卫庄稼的小卫士。 2. 提问: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3. 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共同的问题。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问题一: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小组内交流算法,派组员汇报。 (1)用数线的方法 (把减数89想成80和9,先用被减数412减去80等于332,再用

332减去9等于323。) (2)用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先拨412,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十位上借“1”当10,到个位上是12减9等于3,十位上1个也没有了,从百位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4借1还剩3,所以等于323。) (3)用竖式计算 (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12减9等于3,十位上还剩0,从百位上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还剩3,所以等于323。) 3. 提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时,你们是怎样解决的?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 4. 板书:412-89=323(只) 5. 提问:笔算三位数退位减法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当10。 四、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问题二: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想: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内容: 新课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小蝌蚪) 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出示第一幅图) (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 (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 (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 (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

蝌蚪的养殖方法:发育阶段

蝌蚪的养殖方法:发育阶段 蝌蚪的养殖方法:发育阶段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 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口出现后,以唇部的角质齿刮吃藻类,开始在水中独立生活。当吸盘消失时,外鳃也萎缩;随着咽部皮肤褶与体壁的愈合而形成鳃盖,并在体表的左侧,或在腹面中部或后方保留1个出水孔,由鳃腔内的内鳃进行呼吸,随着肺的发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游离的氧。 发育到一定时期,有的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如蛙。 有的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如蝾螈。随着尾部逐渐萎缩,口部也有显著的改变,逐渐发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 有尾目中的鳗螈等终生有鳃,营水生活。蝌蚪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肺鱼的幼体外形略似蝌蚪,在肺鱼分布区寻找蝌蚪应该注意。 蝌蚪的养殖方法:生长阶段生长初期

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 ph值高于 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生长前期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的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者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一般蝌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追三个字,会写么、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4、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让我们随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二、图文结合,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1、读一读,用笔画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2、引读。

3、是啊,小蝌蚪游得多快活啊,你能不能快活地读一读这段。指导朗读。 三、读文感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于是,它们决定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是怎么找的?它遇到了谁?请小朋友快速地朗读第二至六自然段,找一找。 1、学生自读、汇报。 2、品读第二段 多媒体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蝌蚪的外形变化。 教学迎字,看多媒体动画,理解迎上去 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 表演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4、自读第四、五段。说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蝌蚪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 5、出示青蛙的话,用已经说话。 四、总结全文 1、多媒体展示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 六、拓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精品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脑袋”“塘”“灰”“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等13个生字,会写“两”“就”“哪”“宽”“顶”“肚”等9个字,会用“已经”练习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3.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认识13个生字,能读准课文。 3.学习第一自然,知道小蝌蚪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

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 五、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声朗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六、理清层次,分段朗读。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妈妈、乌龟) 3.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学习第一部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1)小蝌蚪是怎么样的?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 (2)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让学生做手势)

昆虫:一定要变态发育吗

昆虫:一定要变态发育吗? 为什么昆虫会变态? 昆虫,很可能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兴盛的生物类群了,它们的物种数量超过了已知动物物种数的60%,占到地球已知物种数量的大约一半。这个类群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变态发育,其中的“完全变态”更是分成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那昆虫为什么要在自然进化中选择变态发育呢? 昆虫,各种变态! 所谓的变态发育,说的是在出生后,幼体和成体在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上差距都比较大,而从幼体变成成体的过程中会经历短暂的“变形”过程,“跃迁”成另一种生活模式,甚至有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幼体和成体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的样子,比如幼虫是“面目可憎”的毛毛虫,而成虫却变成了天空中的花蝴蝶…… 不过,昆虫类六足动物的变态发育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成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五大类,在不完全变态里还可以分成半变态、渐变态、新变态等各种变态……粗略说的话,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是最常见到的,它们是有翅昆虫的主要发育方式。绝大部分昆虫都是有翅的,即使蚂蚁和白蚁这些看起来只在地上爬的家伙,它们王国中的“公主”和“王子”也是生有翅膀的。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征是幼体(若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接近,只是幼体体型较小,生殖器官和翅没有完全发育,比如蝗虫、蟋蟀、螽斯(如蝈蝈)、蜻蜓、蝉等都是这样的发育方式。不完全变态要精力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蜻蜓等在水中生活的幼体用鳃呼吸,也称为稚虫。

而完全变态发育则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的栖息环境和食性往往有显著不同,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差别。蛹是从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渡状态,不吃不动,体内却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最重要特点。甲虫、蝴蝶、蛾子、蜂类、蚊蝇、蚂蚁等等都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

小蝌蚪找妈妈作文

小蝌蚪找妈妈作文 【篇一:新编小蝌蚪找妈妈】 新编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市郊那一片荒芜的空地慢慢显露出绿色,小草 倔强的从杂乱的水泥砖块里露出了头,砖块之中偶尔还能看见一小片麦苗。 不远处有一个小池塘,从池塘的四周望去,越过草地就是灰色的 高楼,依着塔吊,张着黑洞洞的大嘴,“咣咣”的发出刺耳的声响。没有一棵树,太阳明晃晃的照着池塘,池塘里的水绿的发黑,一 些不知名的小虫子在浓稠的水面上跳跃。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水里游来游去,似乎在找着什么。 几只小燕子落下来喝水,哪怕这里的水味道很不好。这时,小蝌蚪们游过来问:“燕子姐姐,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在什么地方呀?” 燕子无奈的说:“很抱歉,我也不知道你们的妈妈在什么地方,去年的时候,这个池塘还很大很宽,池塘的水清澈甘甜,你们的妈妈就在岸边捉虫。现在这里没有了大树,没有了庄稼,大池塘变成了小水沟,我们也要飞很远才能找到食物,也许你们的妈妈去很远的地方觅食了吧” 一条小鱼游过来了。小蝌蚪赶紧追上去问:“你好,鱼哥哥,你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 小鱼悲伤的说:“我也没看见,去年的时候,来了一群四个轮子的怪物,挥舞着大手臂,张着大獠牙,把庄稼吃掉了,把大树砍倒了,推来许多土把这个大池塘填成了小水坑,我的许多小伙伴躲避不及被埋到土里了。听说这个小水坑今年要被填上了,那些有腿的小动物都走了,你妈妈是不是已经搬走了呢?而我们鱼儿只能等着被埋掉或者 被人捞走吃掉。” 小蝌蚪看着悲哀的鱼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看着头顶的烈日说“我在这个池塘里生活了100年了,以前的时候,这里是动物们欢乐的家园,鱼儿在水里嬉戏,小虾在水草间打闹,鸟儿在树上筑巢,夏天的时候还有一群群小孩子的游泳,凉风吹过还能闻到花儿的幽香。你们的妈妈去田里捉完虫子一定会到这里休息。”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实用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实用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之一(实用文本)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看图学文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

两栖动物的发育

两栖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上生活。两栖动物除青蛙外,常见的还有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1)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上的特点,限制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这是其种类较少的主要原因。 (2)青蛙的皮肤要经常保持湿润以利于呼吸,如果将青蛙的皮肤擦干,则很快死亡。 (3)两栖动物的幼体形态和生理结构很像鱼,说明两柄动物与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是一种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域环境,如果水质被污染.则有可能发生变异,如少一条腿的畸形蛙。

早期蝌蚪与成蛙的区别见下表: 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4个时期。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 尾 呼吸器官 鳃 无鳃,有肺,皮肤辅助呼吸适于 陆地生活 运动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在陆 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 在水中游动

青蛙,它可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呢!在田野里、水沟边,如果有一只苍蝇飞过,它能准确无误把苍蝇捉住,吞入腹中。青蛙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本领呢?原来青蛙捕捉害虫,主要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翻舌捕食的取食方式。青蛙的石头和人类的舌头构造不同,人的舌头后端固定,前端可以自由活动。而青蛙的舌头却是前端固定不动,后端能够自由翻转。因此,当苍蝇等昆虫飞过它的头部前方的时候,它能迅速地把舌翻出来,靠舌头上的黏液,把苍蝇粘住,舌头缩回口中,把食物送入腹中; 另一种方法是跳跃取食方式,当昆虫在它旁边出现时,后肢用力跳起来,张嘴含住昆虫,然后吞咽下去。它就是用这两种方法互相配合,随机应变捕捉害虫的。 据统计,一只青蛙一天平均要吃掉70条害虫。这样一年下来便可吃掉1.5万多条害虫。青蛙不愧为灭虫能手的称号。我们人类应该很好地保护它们! 青蛙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它们一年吃害虫的数量大约是五万多只。所以人们称它为“庄稼的保护神”。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最新)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字要写漂亮哦! dùpínǎli huīsè yǐqián fānɡxiànɡqián miàn 二、选字填空。 那哪 1.你去( )里? 2.( )是我们的学校。 已以 1.你( )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2.( )前,你家住在哪里?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蝌蚪长着( )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 )的尾巴,( )地游来游去。 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3.小蝌蚪向_______(谁)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把_______(谁)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妈妈,_______(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 A.呱呱呱B.哈哈哈C.嘻嘻嘻

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同步练习题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zāihài chōng huǐshuǐchí piāofújīqìhēisè 二、组词。 冲()晒()池()浮() 灾()害()黑()器() 三、填填记记。 1.平时我在池子里______,在小溪里______,在江河里______,在海洋里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我很______,有时候我很______。我做过许多好事,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们带来灾害。 3.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____。升到天空,我又变成____,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我会变成____、______或____落下来。你们猜我是什么?我就是______。 四、读短文,完成练习。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蝌蚪找妈妈》优质课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1.学会15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事)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了解蝌蚪 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宽,kuān,三拼音,10笔。肚,dù,左右结构,7笔。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两个哪里头顶肚皮孩子跳到

蝌蚪孵化到变态饲养管理精选版

蝌蚪孵化到变态饲养管 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蝌蚪孵化到变态饲养管理 动物食性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 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鱼虫等等。当然也可以乱丢,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等。[3]生长繁殖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 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口出现后,以唇部的角质齿刮吃藻类,开始在水中独立生活 。当吸盘消失时,外鳃也萎缩;随着咽部皮肤褶与体壁的愈合而形成鳃盖,并在体表的左侧,或在腹面中部或后方保留1个出水孔,由鳃腔内的内鳃进行呼吸,随着肺的发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游离的氧。发育到一定时期,有的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如蛙。有的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如蝾螈。随着尾部逐渐萎缩,口部也有显着的改变,逐渐发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有尾目中的鳗螈等终生有鳃,营水生活。蝌蚪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生长初期 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 6 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3][5]生长前期 生长前期(10~20天) 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1)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 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小蝌蚪) 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出示第一幅图) (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 (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分角色读) (3)、指名上台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问的话。) (4)、提问:从鲤鱼妈妈的口中,小蝌蚪了解到妈妈有什么特点?(反馈:四条腿,宽嘴巴) (5)、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 3、点击第三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放课文第三段录音。 (2)、这次,它们又遇到了谁?(乌龟)。它们是怎么样做的?(追上去喊妈妈)(3)、区别“迎”和“追”的动作。 (4)、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联系前面的内容,学生反馈)。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那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听了乌龟的话,小蝌蚪心里会怎样想? (5)、分角色朗读。指名上台表演。 (6)、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妈妈,它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了(激趣法) 4、操作出现第四幅图。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什么样了?(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它们又遇到了谁?(根据投影回答)(青蛙)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

1.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用时:1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 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 作,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 法。 3.检查自学情况,教 学生字。 (1)指认生字,交流 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 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 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 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 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并组词。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 好这些字。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描红、临写。 6.小组成员分角色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1.我会拼写词语。 liǎnɡ biān kuān dà ()() nǎ lǐ jiù shì ()() tóu dǐnɡ dù pí ()() hái zi tiào shuǐ ()() 2.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3.我会读。 妈妈快活哪里连忙 头顶肚皮孩子已经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用时:20分钟)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 读,标出课文自然段,了 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 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 几个自然段? (2)小蝌蚪们在找妈 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 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 变化? (3)最后小蝌蚪们在 哪里找到了它们的妈妈? 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生归纳每段 1.朗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序号,根据 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课文共6个自然段。 (2)遇见了鲤鱼妈妈和 乌龟。它们先是长出了两条后 腿,再长出了两条前腿,然后 尾巴变短了,最后变成了一只 青蛙。 (3)小蝌蚪们在荷花旁 边找到了它们的妈妈。它们的 妈妈是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 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 着一对大眼睛。 4.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的脑袋 ()的身子 ()的尾巴 ()的衣裳 ()的肚皮 ()地游来游去 5.送字宝宝回家。 肚宽两顶跳皮 上下结构:__________ 左右结构:__________ 独体字:____________

2017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小蝌蚪找妈妈 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会写“两、就、哪”等9个字。 2.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3.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1.读题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 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会认字塘、脑、袋、灰、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会写字两、就、哪、宽、顶、肚、皮、孩、跳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 (五)课后延伸 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 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问题 1.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读生字说说记字好方法;读课文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展示自己所画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的图画;唱上节课教的儿歌等等) 2.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可爱的样儿,那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构建问题情景。这节课就围绕这些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学习、研究。 (二)围绕问题,探究学习学生想先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先学习哪一部分。 问题1: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 1.自由朗读2.3.4小节,先把所有写小蝌蚪妈妈样子的词句用横线划出来。再四人小组内交流,看看是否找对找全。讨论一下怎样连起来说说青蛙的样儿? 2.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 3.研读描写青蛙样儿的句子,感悟“披、露、鼓”等用词的准确、生动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知道青蛙是种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大青蛙,做环保小卫士。朗读句子,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能听写课后12个词语。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能用“露着、披着”等动词分别说一句话。 2.能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学习生字,写好“宽、孩、跳”三个字。 教具准备 课件,新词卡片,实物展台,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通过多媒体 展示丰富学习环境) 我是小蝌蚪,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妈妈了吗? 3.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二、预习检查,学习字词 过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 (3: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哪些地方介绍了小蝌蚪的样子?(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1)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liǎnɡ jiù nǎ kuān dǐnɡ 两条就是哪里宽嘴巴头顶 jīnɡ dù pí hái tiào 眼睛肚皮孩子跳上来 小组闯关读,全班四大组进行比赛朗读 获胜小组教读其他三小组。 tánɡ nǎo dɑi huī jiāo bǔ yínɡā yí 池塘脑袋黑灰色教学捕食欢迎阿姨 ɡuīpīɡǔ 乌龟披着鼓着 (2)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读准后鼻音“塘、迎”等。重点指导多音字“教”,本文中读“jiāo”,还有一个读音是“jiào”,组词为“教室”;还要读准易错字“捕”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