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西农业大学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山西农业大学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山西农业大学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山西农业大学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 分)

1:雌雄二型: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一特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形、体色、构造等(第二特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成为雌雄二型. (2分)

2:生活史:昆虫的生活史有称为生活周期,是指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2分)

3: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即已进入滞育。一旦滞育必需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否则既使恢复到适宜环境也不能恢复生长发育。(2分)

4:毛序:原生毛(在幼虫第一龄是时已经出现的毛)在身体上有一定的分布位置,称为毛序.是鳞翅目幼虫分类的重要根据. (2分)

5:伪脉:在食蚜蝇科,R脉与M脉之间有1条两段游离的脉,称为伪脉:

6:隐五节:某些鞘翅目成虫的跗节中,第四节特别小,称为隐五节. (2分)

7:幕骨:昆虫头部内突形成头部的内骨骼,统称为幕骨。(2分):

8:Instar:从卵内孵化出幼虫称为第1龄幼虫,以后每脱1次皮增加1龄,即虫龄。(2分)

9:Mimicry: 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 (2分):

10:Species: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2分)

二、简答题(20 分)

(1)简述鞘翅目幼虫的类型及特征。

答:鞘翅目幼虫从体形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肉食甲型--表皮坚硬,胸足发达,5节,行动活泼,如虎甲和步甲的幼虫,这些幼虫都是捕食其他昆虫的; (2分)

金针虫型--表皮坚硬,至少末节坚硬.胸足不太发达,4节,行动不太活泼,如叩头虫的幼虫,主要是植食性的; (2分)

伪性--表皮柔软,大体象蚕,胸足不发达,4节,行动不活泼,如叶甲的幼虫,它们是专吃叶子的; (2分)

蛴螬型--表皮柔软,身体肥大弯曲,胸足四节,但不善爬行,如金龟子的幼虫,专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根部; (2分)

象虫型—身体柔软肥胖,中间的节特别膨大而隆起,足退化或无,如象鼻虫和豆象的幼虫,他们主要是蛀食木材或蛀食种子的; (2分)

钻蛀虫型--身体细长而扁平,足退化,如天牛和吉丁虫的幼虫,它们是在茎干内作隧道为害的. (2分) (2)简述昆虫变态的类型及特征。

答:昆虫的变态类型包括: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完全变态、全变态、复变态. (4分)

各变态的特征如下:

增节变态,尤其与成虫期之间除身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存在着差异外,腹部的节数随着脱皮次数的增加

而增加. (1分)

表变态,幼体和成虫之间出身体大小、性器官发育程度及跗肢节数等有所变化(随着脱皮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发育完善)外,其它生物学特性并无明显差别. (1分)

原变态,从幼虫期(稚虫)转变为真正的成虫期需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 (1分)

不全变态,胚后发育经过幼体和成虫2个虫态,幼虫时期的翅在体外发育. (1分)

全变态,胚后发育经过幼体、蛹和成虫三个虫态:幼虫期的翅在体内发育;幼虫期不仅生殖器官没有分化,外形、内部器官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虫都有明显不同. (1分)

复变态,有些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期各龄之间的生活方式不同,在体形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变化比一般全变态更为复杂,特称为复变态. (1分)

三、以蝉为例,绘制昆虫刺吸式口器的纵切图,并标明各部位的名称。(20 分)

四、以倆点特征,区分下列各组昆虫(成虫)。(20 分)

瓢甲蝗虫盲蝽aphididae pyralidae

叶甲蝼蛄猎蝽delphacidae noctuidae

瓢甲:触角棒状;跗节隐四节(2分)

叶甲:触角不太长,线状;跗节隐五节. (2分)

蝗虫:产卵器短粗,凿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多数种类具有2对发达的翅,亦有短翅及无翅,后翅常有鲜艳的颜色.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发音,听器在腹部第一节两侧. (2分)

蝼蛄:产卵器不发达;前足粗壮,开掘式;前翅短,发音器不发达;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听器不发达着生在前足胫节上,状如裂缝.

盲蝽: 体形小,无单眼,前翅膜区基部翅脉围成2个翅室. (2分)

猎蝽: 体中型,有单眼,前翅没有缘片和楔片,膜片基部有2个翅室,从它们上面伸出2条中纵脉. (2分) Aphididae:蚜科(2分)蚜科,触角6节,最末端两节上有圆形感觉孔;(2分)

Delphacidae:飞虱科,后足胫节外侧有2个刺,端部有一能动的大距;(2分)

Pyralidae螟蛾科,前翅退化或消失;(2分)

Noctuidae夜蛾科,体多粗壮,前翅略窄而后翅宽。(2分)

五.写出昆虫纲各目的名称,变态类型,并各举一例。(20 分)

答:昆虫纲可分为33个目:

双尾目增节变态华山曙元

弹尾目没有变态麦圆跳虫,麦棘跳虫,棘跳虫,紫圆跳虫

双尾目无变态日本蚖

缨尾目无变态栉衣鱼

蛩蠊目无变态中华蛩蠊

蜚蠊目渐变态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德国小蠊,东方蜚蠊

等翅目不全变态白蚁

修目渐变态竹节虫

螳螂目渐变态刀螳,中国拟刀螳,拒斧螳

直翅目渐变态蝗虫,蟋蟀,蝼蛄,螽斯

革翅目渐变态红褐____

丝目渐变态足丝虫,纺足虫

缺翅目渐变态中华缺翅虫

啮虫目渐变态粉啮,书啮,云啮翅

食毛目无变态鸭巨虮,鸡毛虮

虱目无变态头虱,体虱

襀翅目渐变态绿襀

蜉蝣目原变态短丝蜉,扁蜉,泥蜉

蜻蜓目半变态箭蜓,箭尾蜓,蜻蜓

缨翅目渐变态蓟马

半翅目渐变态蝽

同翅目渐变态蝉,沫蝉,蜡蝉,叶蝉,飞虱,蚜虫,介壳虫

广翅目完全变态东方巨齿蛉

蛇蛉目完全变态西岳蛇蛉

脉翅目完全变态草蛉,褐蛉,粉蛉

长翅目完全变态中华蚊蝎蛉

毛翅目完全变态短裳长角石蛾,治石蛾: 鳞翅目完全变态蝶,蛾

试卷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拟态: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 (2分):

3: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2分):

7:双名法: 就是以两个拉丁文字作为一个种的学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是属名,第二个字是种名. (2分):

8:emergence: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统称为羽化. (2分) :

10:type:第一次发表新种时所根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 (2分)

二.简答题(20分)

1.昆虫翅的类型及特征

答:昆虫的翅有不同类型,常见的有: 缨翅、鞘翅、半鞘翅、复翅、鳞翅、毛翅、膜翅。(3分)

膜翅,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 (1分)

鞘翅,甲虫类的前翅全部骨化,见不到迟脉,坚硬如鞘,不用于飞行,只用来保护背部和后翅. (1分)

半鞘翅,蝽的前翅,基半部较骨化,短半部仍为膜质,有翅脉. (1分)

复翅,蝗虫等直翅目昆虫,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有翅脉,已不用于飞行,平时覆盖在体背侧面和后翅上. (1分)

鳞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上有许多鳞片,如蝶、蛾类的翅. (1分)

毛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面和翅脉上被有许多毛,如石蛾的翅. (1分)

缨翅,蓟马类昆虫的前后翅狭长如带,膜质透明,翅脉退化,在翅的周缘有很多缨状的长毛. (1分)

2.昆虫孤雌生殖的类型及特征

答: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也不少见.这种现象统称为孤雌生殖.昆虫的孤雌生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分)

(一).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即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雌成虫偶尔产出未受精卵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二).经常性的孤雌生殖,也称循环性孤雌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虫中经常出现,而被视为正常的生殖现象.其特点是,雌成虫产下的卵有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前者发育成雌虫,后者发育成雄虫. (3分)

(三).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称循环性孤雌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两性生殖.这种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又称为异态交替或世代交替.

三. 绘出昆虫通用假想脉序, 并标出各翅脉。(20分)

二:判断题(20 分)

1.鞘翅目是昆虫纲最大的一目。错(2分)

2.马氏官排泄物的主要成份是尿素。错(2分)

3.昆虫体内气体输送主要有血液循环来完成。错(2分)

4.鳞翅目幼虫是镯式幼虫。对(2分)

5.蜕皮激素由前胸腺分泌。(2分)

6.昆虫的血液即血淋巴。(2分)

7.昆虫的体腔也可称为血腔。对(2分)

8.Moth和butterfly是指鳞翅目成虫。(2分)

9.Pheromone是指昆虫内激素。错(2分)

10. 双翅目成虫皆是刺吸式口器。(2分)

试卷五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20 分)

1:初生分节: 体躯的主要纵肌着生在节间褶上,借此扭曲或伸缩体躯,这是比较原始的分节方式,是与胚胎时期的分节方式一直的,因此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初生分节. (2分):

6:Metamorphosis: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2分)

7:Larvae:昆虫幼虫或若虫从卵内孵化、发育到蛹(全变态昆虫)或成虫(不完全变态昆虫)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称幼虫期。(2分)

二、判断题分)

10.伪脉是寄蝇的独有特征。

11.咀嚼式口器是昆虫最原始的口器。

12.只有双翅目成虫一对翅退化为平衡棒。对

13.滤室既存在于刺吸式口器昆虫,又出现在咀嚼式口器昆虫。

14.趾钩是鳞翅目幼虫独有特征。对

15.刚毛属于单细胞外长物。对

16.毛序是指次生刚毛在幼虫体上的排列。

17.Larvae是指不全变态昆虫的若虫。对

18.胃毒剂不能用来防治刺吸式口器类害虫。、错

10. 各神经原的神经纤维间有突触,神经传导有赖于化学过程。对

五:以倆点特征,区分下列各组昆虫(成虫)。(20 分)

天牛螽蟖盲蝽aphididae pyralidae

叶甲蝼蛄猎蝽delphacidae noctuidae

天牛:触角线状,超过体长2/3,第2节特别短;(2分)

叶甲:小至中形;头向前延伸,形成短的阔喙;(2分)

螽蟖: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

蝼蛄:产卵器不发达;前足粗壮,开掘式;前翅短,发音器不发达;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听器不发达着生在前足胫节上,状如裂缝.

盲蝽: 体形小,无单眼,前翅膜区基部翅脉围成2个翅室. (2分)

猎蝽: 体中型,有单眼,前翅没有缘片和楔片,膜片基部有2个翅室,从它们上面伸出2条中纵脉. (2分) Aphididae:蚜科(2分)蚜科,触角6节,最末端两节上有圆形感觉孔;(2分)

Delphacidae:飞虱科,后足胫节外侧有2个刺,端部有一能动的大距;(2分)

Pyralidae螟蛾科,前翅退化或消失;(2分)Noctuidae夜蛾科,体多粗壮,前翅略窄而后翅宽。(2分)

三. 绘出昆虫通用假想脉序, 并标出各翅脉。(20分)(绘出脉序图12 分,能标明各纵脉名称加8 分)

四. 以两点特征区别下列各组昆虫成虫。(任选5组)(20分)

(本题每答对一个得2分,多答按回答不完整或答错的计分)

瓢甲蝗虫盲蝽夜蛾叶蝉叶蜂丽蝇

叶甲蝼蛄猎蝽螟蛾飞虱树蜂麻蝇

瓢甲:触角棒状;跗节隐四节(2分)叶甲:触角不太长,线状;跗节隐五节(2分).

蝗虫:产卵器短粗,凿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多数种类具有2对发达的翅,亦有短翅及无翅,后翅常有鲜艳的颜色.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发音,听器在腹部第一节两侧. (2分)

蝼蛄:产卵器不发达;前足粗壮,开掘式;前翅短,发音器不发达;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听器不发达着生在前足胫节上,状如裂缝.

盲蝽: 体形小,无单眼,前翅膜区基部翅脉围成2个翅室. (2分)

猎蝽: 体中型,有单眼,前翅没有缘片和楔片,膜片基部有2个翅室,从它们上面伸出2条中纵脉. (2分)

螟蛾:成虫小形至中等大小,身体细长,下唇须伸出很长,幼虫体细长,前胸气门前瘤有2根毛;(2分)夜蛾:体中至大形,粗壮多毛,体色灰暗,幼虫体粗壮,光滑,少毛,体色较深。(2分)

飞虱:体小形,后足胫节末端有1个大形可活动的距;叶蝉:后足胫节有1—2列短刺;

树蜂:体大形,多有黑色、黄色或褐色斑纹;头阔大,颈细;

叶蜂:体较短粗,触角丝状,7—10节;

丽蝇:常有蓝、绿金属光泽;触角芒全长羽状;背侧鬃两根;

麻蝇:黑色,胸部背面具灰色纵条纹,决无光泽。

试卷7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 分)

1:消化系数:关于昆虫利用食物和其中营养的情况,常以食物的利用率来衡量.消化系数={消化的食物(或营养物)干重-排泄物(或营养物)干重}/ 消耗食物(或营养物)干重*100(4分)

2:微气管:气管由粗到细,一直分到直径2-5微米时,伸入一个掌状细胞内,气管细支在细胞内又分成若干更细的微气管,一般在1微米以下,管的末段是封闭的. (4分)

3: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兴奋时所产生的扩步性(可传导)的电位变化称为神经的动作电位.(4分)

4:Pheromone:昆虫外激素(信息素),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能在同种个体或中间产生生理或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 (4分)

5:Malpighian tubules: 马氏管是游离在血液中的细长盲管,基部通入后,后肠交接处,有外胚层发生,属排泄器官. (4分)

二、简答题(45 分)

(1)昆虫的血液循环途径。

答:血液循环的途径:当心脏扩散时,背血都背血窦中的血液经由心门进入心脏。(5分)当心室收缩波浪向前推进时,心脏内的饿血液即由动脉压入头部,由此,在虫体的前端造成一个较高压力而是血液在血腔内向后端流行。(5分)血液流入胸部血腔时,一部分经由腹血窦,再由胸足的后室顺利地运行于足内,再回入血腔。同样,在有翅昆虫中,也由于翅基的辅搏动器官的作用而使血液从前端进入翅内,再由翅后端的辅搏动器官的抽吸作用而压入动脉中,再送入血腔。(5分)

(2)昆虫的体壁结构

答:昆虫的体壁(由里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三部分。(3分)

底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薄膜,主要含有中型粘多糖,底膜使皮细胞和血腔分隔。底膜具有选择通透性,使血液中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4分)

皮细胞是单层细胞。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昆虫的脱皮作用,分泌表皮层,组成昆虫体腔的外骨骼,以及外长物,分泌脱皮液,在脱皮过程中消化旧的内表皮,并吸收其产物合成新表皮物质,修补伤口,分泌绛色细胞等。(4分)

表皮层是几层性质很不相同的、有皮细胞向外分泌而形成的非细胞性组织。表皮层自外向内还可区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层。a.上表皮是表皮层最外面的一层,包括护蜡层、蜡层和角质精层。上表皮对脱皮液中的酶具有抗性。b.外表皮是靠近上表皮的一部分原表皮,它的形成使昆虫体躯形成了后生分节。

c.内表皮是表皮层最下方的一层(4分)

(3)突触传导机制。

答:各类神经原的树状突、侧枝或轴状突的端丛,并不相互连接而在神经原的神经纤维末梢之间有500?左右的间隙相隔,这就是突触.神经电流不能跨越突触而传导,而有赖于化学过程. (5分)

每当突触前神经原末梢发生兴奋时,即有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ch)从突触小泡中释放,释放的Ach经扩散作用进入突触而作用突触于后膜的Ach 受体(一种脂蛋白),使突触后膜对Na+、K+ 透性增加,结果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降低(去极化),出现局部的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此局部电位发展到临界水平后,能使突触后神经发生扩步性兴奋.这样就把神经冲动传到下一个神经原.就在Ach(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触膜的瞬间,Ach自身又被吸附在神经末梢表面的胆碱脂酶所水解,从而失去了传递冲动的作用, Ach(乙酰胆碱)被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和乙酸有可被突触前神经末梢吸收,重新合成乙酰胆碱,部分进入血淋巴. (10分)

三、以蝗虫为例,表述昆虫的主要内部器官、位置、功能及胚胎来源。(35分)

答:(一).个体生命器官

1.消化器,位于体腔中央的器官,摄食、消化、吸收食物、排除食物残渣,包括口、咽喉、前、中、后肠.前肠、后肠来源于外胚层,中肠由内胚层中肠韧细胞演变而成. (4分)

2.马氏管,位于中、后肠交接,末段游离于血腔,可司排泄作用,来源于外胚层. (4分)

3.背血管,位于背板内壁与背隔之间,是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来源于中胚层分化出来的心母细胞. (4分)

4.腹神经索,在消化器的下方,纵贯于腹血窦中的一条神经索,与脑组成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来源于外胚层. (4分)

5.气管系统,以主气管和支气管分布在体壁下及各内脏器之间,以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再以微气管伸入各器官和组织之中.气管系统将空气中的O2输送呼吸组织,并排出代谢产物CO2和水,有外胚层内陷而形成. (4分)

6.肌肉系统,附着体壁下或脏器表面,功能是司体节,附肢和翅的运动及内脏的伸缩和蠕动,是由中胚层形成的. (4分)

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内分泌腺体,如心侧体,咽侧体、前胸腺等,位于头部、咽部及气门、气管附近.内分泌系统是体内一个调节控制中心,影响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调节某些器官的活动和代谢过程.大部分内分泌器官如,咽侧体、前胸腺来源于外胚层。(4分)

(二).种族繁衍器官:

包括腹部消化器背侧的雌性卵巢和雄性睾丸,以及沿后肠两侧延伸到消化器腹面的一对生殖管,合成公共器官,进入生殖腔所构成的生殖系统,功能是生殖、繁衍后代,由外胚层内陷而成的有中输卵管、阴器、射精管及附腺、由中胚层形成的有卵巢、睾丸、侧输卵管、输精管及有关腺体。(7分)

试卷8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0 分)

1:滤室:是吸收大量汁液昆虫的一种适应性构造,在第一胃外方的侧,有第三胃的后段或前后肠的前段部分,外面包有一层围膜,即构成滤室.可使所吸取的汁液中过多的水分或其他物质直接从消化器的前段排入中肠的后端或排入后肠,而主要的食物则变为浓缩,在通过中肠时易于消化和吸收. (4分)

辅搏动器:心脏以外具有搏动性能的结构,其作用于协助推动血液在部分血腔、附肢或其它附属器内循环. 2:突触:在各类神经原的树状突、侧支或轴状突的端丛,并不相互连接,而在神经原的神经纤维末梢之间在500?左右的间隙相隔,这就是突触. (4分)

3:sex pheromone:也称昆虫外激素,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能在同种个体见或种间产生生理或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也包括有其它生物分泌到体外,使昆虫产生反应的物质.(4分)

4:Malpighian tubules:马氏管是游离在血液中的细长盲管,基部通入后,后肠交接处,有外胚层发生,属排泄器官三.判断题(10分)(请用+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回答正确加2分,回答错误扣1分)

i.胃毒剂不能用来防治刺吸式口器类害虫。-

ii.滤室既存在于刺吸式口器昆虫,又出现在咀嚼式口器昆虫。-

iii.昆虫的体腔也可称为血腔。+

iv.刚毛属于单细胞外长物。+

v.昆虫体内气体输送主要有血液循环来完成。-

三、绘图题(20分):以蝗虫为例,绘出其消化系统并注明各器官名称及作用。(能够绘系统图并注明各器官名称得12分,答出作用再得8分)

嗉囊:暂时贮存食物的场所,在有些昆虫中,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前胃:磨碎食物和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功能,并兼有过滤食物的作用.

贲门瓣:引导前肠中的食物进入中肠,同时阻止中肠中的食物倒流入前肠.

中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胃盲囊:增加中肠的表面积,以利于中肠消化液的分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有的还具有扩大面积和滞存共生物的作用.

后肠:排除食物惨渣和代谢废物,同时从食物和排泄物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回肠:使马氏管的排泄物进入后肠.

唾腺:分泌唾液,对食物进行肠外消化,以便于口器的取食和摄入消化道中.

四.简答题(30 分)

(1)昆虫的神经传导机制。

答:昆虫的神经传导包括神经纤维内和神经纤维间的传导两个部分:

(一).神经纤维内的传导,神经纤维处于静止状态时,神经膜表面的电位是相等的,没有电位差,当神经某一点接受刺激时,即在膜表面出现电位较负的兴奋点.兴奋达到足够强度时,该负电位点即以一定的方向(不可逆)传导电子,也就是兴奋传导,这样形成的电位差,即称动作电位.所以动作电位是神经膜内外极化状态暂时倒反的结果.当神经的某一部位接受刺激后,神经膜就变成通透而可使Na+进入膜内,这样膜表面电位下降,而膜内电位上升,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少而造成膜的“去极化”.动作电位的强度则根据Na+进入膜内的量来决定.当Na+进入膜内时,即可形成合路,产生动作电流.冲动传导以后,神经膜又恢复原状,对Na+仍保持不渗透性,而膜内的K+向外渗透直到膜内外极化状态平衡.(7分)

(二)神经原间突触的传导,各类神经原的树状突、侧枝或轴状突的端丛,并不相互连接而在神经原的神经纤维末梢之间有500?左右的间隙相隔,这就是突触.神经电流不能跨越突触而传导,而有赖于化学过程.

每当突触前神经原末梢发生兴奋时,即有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ch)从突触小泡中释放,释放的Ach经扩散作用进入突触而作用突触于后膜的Ach 受体(一种脂蛋白),使突触后膜对Na+、K+ 透性增加,结果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降低(去极化),出现局部的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此局部电位发展到临界水平后,能使突触后神经发生扩步性兴奋.这样就把神经冲动传到下一个神经原.就在Ach(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触膜的瞬间,Ach自身又被吸附在神经末梢表面的胆碱脂酶所水解,从而失去了传递冲动的作用, Ach(乙酰胆碱)被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和乙酸有可被突触前神经末梢吸收,重新合成乙酰胆碱,部分进入血淋巴.(8分)(2)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及作用。

答:昆虫的分泌器官,包括神经分泌细胞和腺体,分别形成神经内分泌和腺体内分泌两类: (3分)

1.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协调昆虫生长发育,脱皮和变态的发生,是一种神经分泌器官. (3分)

2.前胸腺产生蜕皮激素,主要控制昆虫的脱皮,还具有激发体壁皮细胞中酶系活动和激发蛋白质基质及酶类的合成作用,并有增高细胞呼吸代谢的作用,是一种腺体分泌器官. (3分)

3.咽侧体及保幼激素,抑制“成虫器官芽”的生长和分化,从而使虫体保持幼期状态,还有刺激前胸腺的作用,对卵、精子成熟有作用,对某些昆虫腺发育有控制作用(3分).

4.心侧体及其激素,心侧体有贮存和释放激素的功能,神经轴突直接向外开放,把分泌物排入到血淋巴中,这些激素包括,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促心搏因子、激脂激素、高血糖激素、羽化激素等. (3分)

四、论述题(30 分):论述昆虫的主要内部器官系统、位置、功能及特点。

答:(一).消化系统,是担负转化食物,维持自身生命活动中所需营养及能源的器官系统.包括:前肠,从口腔到中肠的一系列管状通道;中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后肠,排除食物残体和代谢物质.(6分)

(二).排泄系统,主要是马氏管,传于中后肠之间,移去体内废物、排泄、吸收废物中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血液中的渗透压和化学成分,保证各内脏器官和组织进行正常生理活动。(6分)(三).循环系统,昆虫的血液循环主要有运输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的功能,以及维持各内脏系统正常生理代谢的血压,渗透压,离子平衡和酸碱度,消除解离片组织,修补伤口,对侵染物产生免疫作用。(6分)(四).呼吸系统,昆虫通过呼吸代谢同化食物,获得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糖类、脂类、氨基酸等,这些这些能源物质经过氧化分解、电子传递及磷酸化过程。(6分)

(五).神经系统,具有可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兴奋,储存信息,借以协调各器官功能以及指令行动的器官系统,神经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原神经系统及外周神经系统。(6分)

试卷 1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

1.体外消化:昆虫刺吸汁液时,先把唾液注射到植物组织中,用唾液酶八构造复杂的养料分解成简单的

成分(如把淀粉酶分解成未单糖,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等)然后才把它吸入体内,这种现象称为体外消化。

4:临界光周期:引起昆虫50%的个体进入滞育的光周期

二:填空题(10分)

1.以蝗虫为例,昆虫口器的基本构造可分为(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五部分。

2. 雄性外生殖器是昆虫鉴定物种的重要特征之一,基本构造分(阳茎)和(抱握器)两部分。

3.全变态昆虫种类繁多,幼虫形态各异,其中无足型幼虫按照头的发达程度通常又分为(全头无足型)(半头无足型)(无头无足型)三种类型。

4 昆虫种内有(化学通讯)(视觉通讯)(听觉通讯)(触觉通讯)和(行为通讯)多种通讯方式。

5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的分类学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瓢甲)科、(Coccinella)属。

6昆虫单眼的主要功能为(感受光线的强弱与方向而误成像功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多选、少选、顺序不对均不得分)

1. 非洲有一种萝藦草斑蝶颜色鲜艳亮丽,吃它的鸟会呕吐,而酷似其的一种红斑蝶却无毒,二者均可得到保护自己的好处,其自卫方式依次为(CD)A. 保护色 B 保卫色C警戒色D拟态E 假死性

2. 我们常见到的虾、蜈蚣、鼠妇、蝎子、跳蚤依次属于节肢动物的(ECEDA )

A昆虫纲B重足纲C唇足纲D蛛形纲E甲壳纲

3.棉蚜,俗称“油旱,蜜虫,油腻,腻虫”,可为害75个科,285种植物,其食性为(AE )A植食性B 杂食性C捕食性D吸食性E多食性

4.蟋蟀、蜉蝣、胡蜂、蜻蜓、粉虱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伴随不同的变态类型依次为(BAEDC)A 原变态B 渐变态C过渐变态 D 半变态E全变态

5. 蓟马成虫、家蚕幼虫、家蝇幼虫的口器类型依次为(EBD)A 虹吸式口器B咀嚼式口器C嚼吸式口器D刮吸式口器E锉吸式口器

6 小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昆虫,其成虫从前一虫态破壳而出的现象称(B )A世代B 羽化C孵化D化蛹E蜕皮

7..触角的基本构造为(BED)A基节B柄节C转节D鞭节E梗节

8..直翅目、同翅目、鞘翅目的英文名依次为(A EC )A Orthoptera B Lepidoptera C Coleoptera D Hemiptera E Homoptera

9. 蜜蜂雌雄交配后,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这种生殖方式为(CD)A多胚生殖B 雌雄二型C两性生殖D孤雌生殖E性多型

10.昆虫的种类约占动物界2/3 以上,在昆虫纲中种类最多的为(A )昆虫

A 鞘翅目

B 鳞翅目

C 蚜虫E膜翅目E蚂蚁

二:比较题(14分)(用2个要点区分下列各组)

1 白蚁与蚂蚁:触角:念珠状;膝状,腹部:无“结”,有“结”

2 蜜蜂科和熊蜂科:单眼排列:三角形;一直线,后足胫节距:有;无,

前缘室:极长长=4宽;长:长=2宽,头胸:一样阔;头比胸狭;

3蚜科和粉虱科:触角:6节;4节;腹管:有1对;无,尾片:有;无;翅痣:有;无;

蜡粉:有;无

4 天牛科和叶甲科:触角:长于体;短于体;复眼:肾脏形;圆形;

5 红蝽科和长蝽科:单眼:无;有,前翅膜区:多条纵脉,网纹有两三个翅室;4到5条不分叉纵脉;

6虱目和食毛目:口器:刺吸式;咀嚼式;头胸:头窄于胸宽;头宽于前胸或等宽;

7双尾目和双翅目:翅:无;后翅平衡棒,触角:念珠状;具芒状、丝状、短角状;

口器:咀嚼式;刺吸式、刮吸式、舐吸式;变态:表变态;全变态;尾铗:有;无

二:将下列昆虫编制成双项式检索表(8分)

弄蝶科、螽斯科、蝇科、粉蝶科、蝗科、丽蝇科

1.口器咀嚼式 (2)

口器吸收式 (3)

2触角长于体………………………………………………………….螽斯科

触角短于体…………………………………………………………蝗科

3口器舐吸式 (4)

口器虹吸式 (5)

4有美丽金属光泽………………………………………………………丽蝇科

多灰黑色………………………………………………………………蝇科

5. 触角末端弯钩状………………………………………………………弄蝶科

触角棒状……………………………………………………………….粉蝶科

二、绘图题(6分)绘制通用假想脉序图并标出字母名称

三:简答题(22分)

1.准确陈述昆虫纲的特征(6)

①体躯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由若干环节组成;

②头部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取食和运动中心;

③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运动和支撑中心;

④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

⑤在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需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及变态),才能

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2:简答昆虫的胚胎发育过程(6)

2:简述昆虫的趋性(6)

●趋性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光、湿度、温度、和一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

●趋光性是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

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

●趋化性是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与觅食、求偶、避敌、寻

找产卵场所等有关

●趋温性、趋湿性是指昆虫对温度或湿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活动

三:写作题:主题:我与昆虫,题目自拟(10分)

(题材、体裁不限;主题鲜明,层次清晰;专业知识表述正确)

普通昆虫学试题

普通昆虫学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下列昆虫中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 A、蚜虫 B、叶蝉 C、瓢虫 D、蝗虫 2. 蓟马的口器属于( ) A 锉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3.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就是( ) A 脉序 B 翅肋 C 翅脉 D 翅气管 4.昆虫的盾间沟位于( )上。 A 头部 B 背板 C 腹板 D 侧板 5.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 A 端骨片 B 盾片 C 前盾片 D 后盾片 6.完全变态的昆虫不要经历以下哪几个时期( ) A.卵 B.蛹 C.拟蛹期 D.成虫 E.幼虫 7.家蝇的蛹为( ) A 离蛹 B 被蛹 C 裸蛹 D 围蛹 8.昆虫胚胎发育过程0中从幼期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 ) A、孵化 B、脱皮 C、羽化 D、变态 9.昆虫胚胎发育的三个连续阶段顺序就是( ) A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 B 无足期,寡足期,多足期 C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 D 寡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10.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就是卵或就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 A 一化性 B 多化性 C 一个世代 D 多个世代

11.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 ) A 滞育 B 休眠 C 越冬 D 越夏 12.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 A 休眠 B 兼性滞育 C 专性滞育 D 确定性滞育 13.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 A 寡足型B多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4.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15.蝶类的变态类型就是( ) A 增节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半变态 D 渐变态 二.填空题(15分) 1、蜜蜂口器类型属于( )。 2、引起昆虫滞育与重要生态因素有( ),( ),( );起滞育的内在因素就就是( )。 3、雄性龙虱的前足就是( )。 4.蝶类的变态类型就是( )。 5、按照胚体分节与附肢发生的顺序,将昆虫胚胎的外形发育分3个连续的阶段,即( ),( ),( )。 6.变态的类型( ) ,( ) ,( ) ,( ) ,( )。 7、触角由3节组成,分别就是:( ),( ),( )。 8、昆虫的个体发育包括( ) ,( ) ,( )3个阶段。 9、昆虫的腹部就是( )与( )的中心。 10、昆虫翅胸背板三条次生沟就是( )( )与( )。 11、昆虫生殖系统包括( ) 与( )两部分。 12、许多昆虫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的现象称为( )。 13、不全变态与全变态的不同就是全变态的有( )阶段。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以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直接产生性细胞的性腺和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常常表现在个体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到方面。如鍬形虫科的雄虫的发达得多,有的甚至与身体等长、或分枝如鹿角。 3、开放式循环:昆虫的血液绝大部分是在体腔中流动,没有固定管道,叫开放式循环。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叫世代交替。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轴突传导:是指一个神经元内的信息由轴突传导细胞体或由细胞体传给轴突的过程。3.授精:交尾时,雄虫将精子注入雌虫生殖腔内,并不立即与卵进行受精作用,而精子被储藏在受精囊中,这个过程叫授精。 4.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个过程。5.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

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1.下列昆虫属于全变态的种类有。 A.蝗虫B.二化螟C.盲蝽D.叶蝉2.金龟甲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着生在昆虫的中后肠交界处。 A.马氏管B.脂肪体C.围心细胞D.胃盲囊4.半翅目昆虫的刺吸式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 6.蝗虫的后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交配器中的抱握器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7B.8C.9D.10 8.家蚕一般通过繁殖后代。 9.芫菁的变态属于。 A.复变态B.不全变态C.渐变态D.半变态10.十七年蝉属于昆虫。 A.一化性B.二化性C.多化性D.部化性2.蝶类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着生在昆虫的前、中肠交界处。 A.马氏管B.脂肪体C.围心细胞D.胃盲囊4.蝽类的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 5.昆虫的胸部一般由节组成。 A.2B.3C.4D.5 6.蝗虫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的产卵器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4-5B.6-7C.8-9D.10-11 8.瓢虫一般通过繁殖后代。 A.卵胎生B.两性生殖C.幼体生殖D.孤雌生殖2.蝗虫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位于昆虫的背血窦。 A.马氏管B.脂肪体C.背血管D.腹神经索4.蚊子的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 5.昆虫的腹部一般由节组成。 A.5-6B.7-8C.9-11D.12-13 6.螳螂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的尾须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8 B.9C.10D.11 4.双极神经原是指具有个神经纤维分枝的神经原。 A.1B.2C.3D.4 5.昆虫足的基本构造一般是由节组成。 A.3B.4C.5D.6 6.蝼蛄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头部的第对附肢衍化成下颚。 A.1 B.2C.3D.4 8.昆虫血液在背血管里的流动方向一般是流动。 A.从前向后B.从后向前C.从两端向中间D.从中向两端9.螟虫的变态属于。 A.全变态B.不全变态C.过渐变态D.半变态10.一年发生两代的昆虫属于昆虫。 A.一化性B.二化性C.多化性D.部化性 双选 11.迁飞性昆虫在迁出地卵巢发育特点是 A.1级B.3级C.发育整齐D.发育不整齐12.在昆虫纲最近的分类系统中将下面哪两个目归入到一个目中 A.双翅目B.同翅目C.直翅目D.半翅目13.直翅目昆虫的听器一般位于 A.头部B.胸部C.腹部第一节D.前足胫节15.下列昆虫具有性二型现象的有 A.蓑蛾B.凤蝶C.天牛D.介壳虫12.在昆虫纲最近的分类系统中将下面哪两个目归入到一个目中 A.双翅目B.同翅目C.直翅目D.半翅目13.直翅目昆虫的听器一般位于 A.头部B.胸部C.腹部第一节D.前足胫节14.昆虫复眼的主要功能是分辩 A.形像B.光线强弱C.光线方向D.颜色13.有翅亚纲昆虫中翅的类型有 A.无翅B.1对翅C.2对翅D.3对翅14.昆虫中肠的主要功能是 A.贮存食物B.消化食物C.磨碎食物D.吸收养分15.蚜虫可通过哪两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A.两性生殖B.多胚生殖C.幼体生殖D.卵胎生13.国际上昆虫命名的方法主要有 A.单名法B.双名法C.三名法D.俗名法14.昆虫前肠的主要功能是 A.贮存食物B.部分消化食物C.吸收水分D.吸收养分

普通昆虫学试题与答案

一,拉汉互译 1. 同翅目H omo pt era 2. 鞘翅目C ole op ter a 3. Hem ip ter a半翅目 4. Man to dea螳螂目 5. Bl att od ea蜚蠊目 二,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出幼体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3.世代交替:是指一些多化性昆虫在年生活史中出现两性生殖世代和孤雌生殖世代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 4.迁飞: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5.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6.微气管:昆虫的气管由粗到细进行分支,当分支到直径为2~5um时,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然后由端细胞再形成一组直径在1um以下末端封闭的气管为微气管。 7.世代:昆虫的新个体(卵或幼虫或稚虫或若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叫生命周期,通常称这样的一个过程为一个世代。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9.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二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0.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1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接点,神经传导的联络区。 12.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13.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地现象。*14. 后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骨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15.脉序:又叫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16. 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17.抗生性:食物不能全面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求,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或缺少一些对昆虫特殊需要的物质,因而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甚至死亡;或者由于昆虫的取食刺激而受伤部位产生化学变化或组织上的变化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 18.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害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殖和恢复能力,能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19.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昆虫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食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或者昆虫的发育期与食物的发育期不适应而不被取食为害。 20.翅脉:是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纵横行走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所形成,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 三,填空题 1. 昆虫的消化道起源于外胚层的部分是前肠和后肠,起源于内胚层的部分是中肠,中肠是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普通昆虫学复习题库

复习题库-名词解释 1.两性生殖 2.孤雌生殖 3.经常性孤雌生殖 4.周期性孤雌生殖 5.偶发性孤雌生殖 6.多胚生殖 7.胎生 8.卵胎生 9.腺养胎生10.血腔胎生 11.伪胎盘生殖12.幼体生殖13.胚胎发育14.胚盘15.胚带 16.卵裂17.胚动18.背合19.胚后发育20.孵化 21.变态22.增节变态23.表变态24.原变态25.不完全变态26.渐变态27.半变态28.过渐变态29.全变态30.复变态 31.幼虫期32.若虫期33.成虫期34.脱皮35.蜕皮 36.虫龄37.龄期38.原型幼虫39.同型幼虫40.亚同型幼虫41.过渡型幼虫42.异型幼虫43.蛹期44.前蛹45.化蛹 46.离蛹47.被蛹48.围蛹49.羽化50.雌雄二型 51.多型现象52.世代53.世代重叠54.生活史55.年生活史 56.世代交替57.休眠58.滞育59.专性滞育60.兼性滞育 61.昼夜节律62.植食性63.肉食性64.杂食性65.单食性 66.多食性67.趋性68.假死性69.寡食性70.群集性 71.临时性群集72.永久性群集73.扩散74.迁飞75.拟态 76.贝氏拟态77.缪氏拟态78.保护色79.血腔80.色素色 81.结构色82.混合色83.愤门瓣84.幽门瓣85.马氏管 86.直肠垫87.滤室88.辅博动器89.微气管90.气囊 91.神经元92.突触93.JH 94.MH 95.BH 96.信息素97.性信息素98.追踪信息素99.告警信息素100.聚集激素101.利它素102.贮精囊104.种105.亚种106.模式标本107.正模108.配模109.副模110.肠外消化111.共生物 112.趋化性113.趋光性114.一化昆虫115.多化昆虫116.部化昆虫117.夜出性昆虫118.弱光昆虫119.补充营养120.反射弧121.静息电位122.动作电位123.生殖力124.呼吸商124.呼吸商126.优先律 127.双名法128.三名法129.检索表130.神经递质131.马氏管 132.生长脱皮133.变态脱皮134.戴氏定律135.胃盲囊136.多足幼虫137.寡足型幼虫138.原足幼虫139.产卵前期140.昆虫钟

普通昆虫学-在线作业-

普通昆虫学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5-27 11:14:30 一、单选题 1. (5分)胡蜂前翅纵折。()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2. (5分)鞘翅目中叶甲与瓢甲可以从跗节上区分,叶甲跗节为隐5节,而瓢甲跗节为隐4节。()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3. (5分)下列蝶蛹金小蜂的拉丁学名表达方式是正确的?() ? A. Pteromalus puparum(L.) ? B. pteromalus puparum(L.) ? C. pteromalus Puparum(L.) ? D. Pteromalus puparum(L.)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4. (5分)可以生物防治叶螨的有()。 ? A. 蚜茧蜂 ? B. 蜻蜓 ? C. 捕食螨 ? D. 七星瓢虫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5.

(5分)触杀剂通过气孔进入害虫体内。()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6. (5分)利用白僵菌等是害虫防治中主要生物防治措施之一。()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7. (5分)二斑叶螨属于()目。 ? A. 膜翅目 ? B. 蜱螨目 ? C. 半翅目 ? D. 鞘翅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8. (5分)小菜蛾幼虫属于咀嚼式口器。()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9. (5分)下面哪一个属于钻蛀类害虫()。 ? A. 蝼蛄 ? B. 桃小食心虫 ? C. 黄条跳甲 ? D. 烟粉虱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森保102班

森林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节:头、胸、腹; 2.头部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 3.胸部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由9-11节组成,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 行动用的附肢,但有转化为外生殖器的附肢。 5.具有变态特性:从卵中孵出到变成成虫,要通过系列内、外部形态和构造的变化。 一、昆虫的头部 昆虫虫体最前端的第一体段是昆虫的头部,主要构造包括头壳、口器、一对复眼、一对触角,有时还有2-3个单眼。。昆虫头部的附器及各附器的类型: 触角:位于额区两复眼间的一对触角窝内,由梗节、鞭节、柄节、触角窝组成,是主要的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能感受分子的微小刺激。 主要的类型有:刚毛状(蜻蜓、蝉)、丝状(蟋蟀、竹蝗)、念珠状(白蚁)、锯齿状(叩头虫、芫菁)、羽毛状(毒蛾)、栉齿状(甲虫、蛾类雌虫)、肘状(蜜蜂、蚂蚁)、锤状(郭公虫、瓢虫)、环毛状(雄蚊)、具芒状(蝇类)、球杆状(蝶类)、鳃片状(金龟子)。 眼:分为单眼和复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基本够造相同。复眼由好多的小眼集合成,小眼由集光器和感受器两部分组成。单眼可以分辨光线的强弱,不能看清物体的形状,复眼可以分辨近距离的物体,能看清物体的形状。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种。有是复眼有时分为上下两群。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部分,主要有咀嚼式、虹吸式、刺吸式、嚼吸式、舐吸式、刮吸式、锉吸式。 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在演化上最为原始,各部分构造比较完整(蝗虫、白蚁) 虹吸式口器:上鄂退化,下颚和外鄂叶十分发达,变成螺旋卷曲的喙。(蝶、蛾类的成虫) 刺吸式口器:主要构造极度延伸,呈针状,适于穿刺,吸取动植物的组织液,下唇延伸为分节的喙。(蚊、蝉、蝽) 刮吸式口器:刮破寄主组织,然后吸允流出来的血液(牛虻)嚼吸式口器:具有强大的上颚,可以咀嚼固体食物,又有适于吸允花蜜的构造(蜜蜂) 舐吸式口器:吸取暴露在外的液体食物或微粒固体物质(蝇类) 锉吸式口器: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 头式:下口式—直角(螽斯)、前口式—钝角(步行虫)、后口式—锐角(蝉)。 二.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二体段,由三节组成,依次为前胸、中胸、后胸,每个胸节有一对附肢,即前足,中足、后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常各具一对翅,呈为前翅和后翅。每一胸节都由背板、腹板、侧板(两块)组成。前翅在中胸上,后翅在后胸上。 昆虫胸部的附肢及附器的类型 1、足是胸部的附肢,生在胸部侧下方的基节窝内,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组成。跗节中垫及爪垫具有感觉器。主要类型:步行足(步甲、瓢虫)、跳跃足(蝗虫、蟋蟀后足)、捕捉足(螳螂)、开掘足(蝼蛄的前足)、游泳足(龙虱后足)、携粉足(蜜蜂的后足)、抱握足(雄性龙虱的前足)等。 2、翅昆虫的翅是由胸部背板向两侧延伸成的背侧叶或气管鳃演化而来。翅具有四个区:腋区、轭区、臀前区、臀区。具有三个角为肩角、顶角、臀角,有两个褶为臀褶和轭褶。翅多为膜质,具有很多起骨架作用的翅脉,翅脉有纵脉和横脉之分。翅的类型:复翅、鞘翅、半鞘翅、平衡棒、缨翅、鳞翅、毛翅、膜翅等。 4、翅连锁 昆虫在飞行时,前后翅借特殊的构造相互连接,以保持飞行动作的一致,这种连接构造称为翅连锁器。具有如下5种常见的翅连锁方式。P18 翅轭型:前翅后缘基部的指状突挟持后翅前缘。如蝙蝠蛾。翅褶型:后翅前缘的耳状卷褶钩挂于前翅的卷褶上。如同翅目昆虫。 翅钩型:后翅前缘中部的钩列下挂于前翅后缘的卷褶上。如膜翅目昆虫。 翅缰型:后翅基部1-3根长刚毛(翅缰)钩挂前翅腹面Cu 脉上的短刚毛列或鳞毛上(翅缰钩=安缰器)。如多数蛾类。翅贴型(翅抱型):后翅肩区扩大贴附于前翅后缘下。如枯叶蛾、天蚕蛾及蝶类。 三.昆虫的腹部 通常由9—11节组成,除末端几节具有尾须和外生殖器外,一般没有附肢。第l-8节两侧常各具有气门一对。 产卵器 第二章昆虫的内部器官及其功能 1体腔即血腔:血液在循环过程中,要流经体腔再回到心脏,各器官浸泡在血液中。 昆虫胸部或腹部的横切面:两层膈膜将整个体腔分为三个血窦: (1)膈膜:背膈膜、腹膈膜 (2)血窦:背血窦(心脏和大动脉)、围脏窦(消化、排泄、生殖器官)、腹血窦(中枢神经系统) 昆虫的体壁结构及其作用 1.底膜 2.皮细胞层 3.表皮层 (1)内表皮:最厚,质地柔软而有延展性 (2)外表皮:质地坚硬,致密 (3)上表皮:最薄,结构最复杂,一般由内向外分为:角质精层、蜡层和护蜡层3层, 体色:色素色、结构色和混合色三种。 体长:是指头部的最前端到腹部末端的长度,不包括头部的触角、口器和腹末尾须及外生殖器等的长度。 翅展:是指翅展开时,两前翅翅尖之间的直线距离。 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1、前肠(foregut) 2、中肠(midgut) 3、后肠(hindgut) 二、消化道的功能 1、前肠(foregut具有进食、运送、贮存、磨碎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 2、中肠(midgut)中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 3、后肠(hindgut)后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是由回肠、结肠和直肠组成的。后肠主要功能是排除残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排泄系统 排泄是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某些有毒的、多余的物质,保 持体内的渗透压,维持昆虫正常的生命活动的生理现象。 一、马氏管及其功能 马氏管:基部开口在中肠和后肠交界处,端部封闭,游离在 体腔内的血液中,或与直肠切合形成隐肾结构; 马氏管的主要功能:吸收血液中的N素代谢废物尿酸等并转 移至后肠随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调节血液中的离子平衡 维持体液的渗透压。部分昆虫的马氏管可分泌丝、石灰质、 泡沫及粘液。 二、马氏管的排泄机理 血液中的可溶性原尿通过被动运输、离子泵的主动运输和胞 饮作用,可透过马氏管端的管壁而进入管腔内,并从端部流 向基部。当原尿流过马氏管的基段或直肠时,管壁细胞和直 肠垫吸收其中的水和K+、Na+,使原尿变成尿酸而沉淀,随 食物残渣经肛门被排泄掉,同时维持血液正常的渗透压和离 子平衡。 三、其他排泄器官的排泄作用 1、体壁、气管系统等器官的排泄作用 体壁通过扩散的方式排出代谢废物; 以呼吸方式排出体外的代谢废物为CO2,多余的H2O; 2、贮存排泄物 虫体内生理活动所产生的某些中间代谢物或代谢废物,不直 接排除体外,而是被隔离、限制、贮存于特定的组织或细胞 中,这种排泄方式称为贮存排泄或堆积排泄; 呼吸系统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系统组成,担负输送氧气到需 氧组织以及从虫体内排除CO2的功能。 昆虫的呼吸方式 可分为:体壁呼吸、气管鳃呼吸、气泡和气膜呼吸、气门气 管呼吸。 气管系统是昆虫呼吸中气体交换的通道,气门后的气管为气 管主干,主干后的分支为支气管,最后分化成许多微气管。 气门是由体壁内陷形成气管所留下的开口,又称气管口 循环系统 一、循环器官的构造 昆虫的循环器官主要包括背血管、背隔、腹隔以及辅搏动器。 1、被血管:是昆虫循环系统中唯一的导流管,使纵贯于背血 窦中、前端开口而后端多呈封闭状的长而薄的管状物,分动 脉和心脏两部分。 2、血液循环:是血腔内的血浆在背血管有规律搏动的推动下、 背膈和腹膈有节奏的波动下,促使血液在背血窦内向前流动、 在腹血窦内向后流动、在围脏窦内向后及向背血窦中流动的 过程; 内分泌系统 昆虫体内能够分泌特殊的生理活动微量物质(激素)来调 节昆虫的生长、发育、脱皮变态、生殖、滞育等重要的生命 过程,这些器官所组成的发育调控系统统称为内分泌系统。 虫体内的分泌激素的组织包括脑神经细胞分泌群、咽下神 经节、心侧体、咽侧体、前胸腺、一些体神经节、绛色细胞、 脂肪体等。 神经系统 第三章昆虫生物学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式 单体生殖:孤雌生殖和雌雄同体的自体受精。 双体生殖:两性生殖和雌雄异体的异体受精。 两性生殖:需经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 产生的卵子结合后,才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卵不经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称为孤雌生殖 (又称单性生殖)。 单胚生殖: 多胚生殖:是一个成熟得卵发育为2个或多个新个体的生殖 方式。 成体生殖: 幼体生殖:昆虫处于幼虫时,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就进行生 殖的现象。 卵胎生: 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并孵化,产出来的不是卵而是 幼体。 第二节昆虫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及变态 胚胎发育:由卵核分裂开始至幼虫孵化为止在卵内的发育阶 段称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可分为: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无足期; 胚后发育:昆虫自卵内孵出,到成虫羽化并达到性成熟的整 个发育过程。 孵化:胚胎发育完成后,幼虫突破卵壳而出的过程。 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 的一系列形态变化。 变态类型及其代表科 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 虫4个不同的虫态。 不全变态:昆虫个体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3个发育 阶段,幼期翅在体外发育,无蛹期。 ①渐变态:成虫、幼虫在体型上很相似,生活习性相近,生 境与食物相同,但幼虫的翅未长成,性器官不成熟,其幼虫 成为若虫。(直翅目、螳螂目、革翅目、等翅目、纺足目、半 翅目、大部分同翅目等) ②半变态:成虫陆生,幼虫水生,幼体在体型、取食器官、 呼吸器官、运动器官及行为习性等方面均与成虫有明显的分 化现象,幼虫称稚虫。(蜻蜓目等) ③过渐变态:幼虫至成虫期有一个不食不动的类似蛹期的静 止时期。(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类和雄性介壳虫等) 增节变态:幼期和成熟期之间除了个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 度的差别外,腹部的体节数随蜕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表变态:幼体与成虫之间除了身体大小、性器官发育程度及 附肢节数等有所变化外,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别。 原变态:从幼期转变为成虫期需要经过1个亚成虫期。 幼虫期 蜕皮:昆虫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 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虫龄:从孵化至第1次蜕皮前的幼虫称1龄幼虫,第1 次 蜕皮后的幼虫称2龄幼虫,依此类推。 龄期:相邻两次蜕皮所经历的时间。 头壳指数:各龄间头壳宽度按一定几何级数增长,即各龄幼 虫的头壳宽度之比为一常数,即: 上一龄头壳宽/下一龄头壳宽=1.4 化蛹: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在获取足够营养后从一个自由 活动虫态变为一个不食不动虫态的过程,又叫化蛹。 蛹的类型 离蛹:也称裸蛹,触角、足和翅不粘附蛹体表面,可以活动, 附肢离开身体。 被蛹:附肢和翅由黏液贴于蛹体表面,外包一层坚硬透明的 蛹壳,附肢不能自由活动。 围蛹:也是离蛹,只是化蛹时,末龄幼虫的表皮没有脱去, 形成较硬的外壳,包住离蛹。如蝇类的蛹。 成虫 羽化: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蛹壳或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末 龄若虫的皮化为成虫的过程。 补充营养:幼虫期积累的营养不足,成虫羽化后生殖腺尚未 成熟,需继续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成虫为完成性成熟 而进行的取食活动称补充营养。 恢复营养:昆虫产完一次卵以后为了下一次产卵的取食活动。 第三节昆虫的行为与多型现象 一、昆虫的行为和习性 1.反射行为 2.本能与趋性(趋光,趋温,趋湿,趋化) 趋性:昆虫对外界某种刺激表现出趋向或躲避的行为。 3.生活节律(日出性,夜出性) 4.社会性行为(群集性) 二、多型现象 性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其它外部形 态的差异,即第二性征。 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 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行为、功能不同的现象。(如“社 会性昆虫”) 二、拟态与保护色 第四节昆虫的世代和生活史 世代:昆虫从离开母体开始到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称 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年生活史:昆虫在1年中生活史,又称生活年史。 世代重叠:二化性和多化性昆虫由于发生期及产卵期较长, 使前后世代明显重叠的现象。 世代交替:多化性昆虫1年中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和生活习 性等有明显差异,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发生的现象。 休眠和滞育(异同比较) 1.休眠: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 便可立即恢复生长发育。 利用休眠,可控制天敌昆虫的释放。 2.滞育:由遗传性决定,并受光周期、温度、湿度、营养等 共同作用,以及体内激素调控;一旦进入滞育,即使给予适 宜环境条件也不能立即恢复发育,必需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 学的刺激才能解除滞育。 第四章昆虫分类学 1、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 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 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形式。 双名法即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 第二个为种名。定名人置于种名之后。 书写学名时,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小写,命名者 的姓或姓的缩写中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印刷时属名种名要 斜体,命名者要正体。例:菜粉蝶Pieris rapae L. 属名种名定名人 姓氏 模式标本:当第一次发表新种时所根据的标本为模式标本。 3、主要阶元:界、门、纲、目、科、属 4、标本的制作与保存(参考) (1)插针:按昆虫体大小选用适当的昆虫针,昆虫针插的部 位因种类而异,一般都插在中胸背板的中央偏右,以保持标 本稳定,又不致破坏中央的特征,鞘翅目(甲虫)插在右鞘翅 基部约l/4处,不能插在小盾片上,腹面位于中后足之间; 半翅目(蝽)小盾片很大,插在小盾片上偏右的位置;双翅目(蝇 类)体多毛,常用毛来分类,插在中胸偏右;直翅目(蝗虫)前 胸背板向卮延伸盖在中胸背板上,针应插在中胸背面的右侧。 鳞翅目需要展翅,插在中胸背板中央。 (2)整姿:蝽、甲虫、蝗虫等昆虫针插以后,尽量保持活虫 姿态。需将触角和足进行整姿,使前足向前,后足向后,中 足向左右。 (3)展翅:蝶蛾类昆虫需要展翅。按昆虫的大小选取昆虫针、 按针插部位要求插入虫体,将虫体腹部向下插入展翅板的槽 内,使展翅板的两边靠紧身体,用昆虫针将翅拨开平铺在展 翅板上。蜻蜒类要以后翅的两前缘成一直线为准;蝶蛾类以 两前翅后缘成直线并与身体成垂直;蝇类和蜂类以前翅顶角 与头顶在一直线上,然后再拨后翅使左右对称。最后用玻璃 片压住或用光滑纸条把前后翅压住,用大头针固定,放在干 燥通风处干燥。 (4)装标签:使用三级台的方法整理针插昆虫和标签的位 置。第1级高26mm,用来定标本的高度。用双插法和粘制 小昆虫标本时,纸三角、软木片和卡纸等都用这级高度。第 2 级高 14 mm,是插采集标签的高度。第 3级高 7 mm,为定 名标签。 (5)标本的保存:制成的昆虫标本要放在阴凉干燥处,放在有 防虫药品的标本盒,分类收藏在标本柜里。 第五章昆虫生态学 害虫:当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超出了某种允许的阈值水平而 引起经济损害的时候。 种群: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群落:占有一定空间,有着相似的自然资源需求的几个或多个 种群的集合体。 生态系统:在一特定的区域的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和 非生物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信息流动,相互作用,相 互依存的一个动态系统。 与昆虫种群相关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的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光、风、土壤、 水体等。 生态环境因素:包括食物、天敌,与该种群有竞争、共栖、 共生、共食等关系的它种动植物及人类活动。 第一节非生物因素与昆虫的关系 ⒈温度、湿度、降雨、光、风和土壤对昆虫的影响 一、昆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昆虫是变温动物,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在其有效温度范围 内,温度升高可以加强酶和激素的活性,从而加快昆虫体内生 化反应的速度,表现在发育速度的加快。 根据温度对温带地区昆虫的影响,可将温度划分为5个温区: 致死高温区:45-60 ℃亚致死高温区:40-45 ℃适温区: 8-40 ℃亚致死低温区:-10-8 ℃致死低温区:-40--10℃ 适温区又可分为以下3个温区。 高适温区温度约为30~40℃。 最适温区一般为20~30℃。寿命适中,繁殖力最大。 低适温区一般为8~20℃。此温区的下限,称为最低有效温 度,只有高于这一温度,昆虫才开始发育,故称为发育始点(发 育起点)温度。 1 温度与昆虫发育速度的关系-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和其他生物一样,完成其发育阶段(卵,幼虫,蛹, 成虫或整个世代)需要从外界获得并积累一定的热能,而完 成此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能是一个常数,积累的总热能以 发育历期与此期间的平均温度的乘积表示,称为积温常数即: K′=D*T K′-积温常数 D-发育历期 T-发育温度 昆虫在发育起点(c)以上的温度才开始发育即: K=D(T-C) K-有效积温常数 单位:日度。当测的害虫某一虫期或龄期的发育起点和有效 积温后,就可根据当地常年的平均气温,结合近期天气预报, 利用积温预报式,发生对害虫下一虫态或龄期出现时间的预 报。 2 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的测定 因为: K=D(T-C); V=1/D (V-发育速率) 所以:T=KV+C 多组T、V值用最小二乘法可求 K C *多级人工变温法 ①预测害虫和天敌的发生期 例:如7月10日深点食螨瓢虫产卵盛期,7月中旬气象 预报平均温度为28 ℃,预测其1龄幼虫的盛期。(K=58.06 日度 C=15.46 ℃ ) 解:已知 K=D(T-C) D=K/(T-C)=4.6 即5天。 故7月15日是1龄幼虫的盛期 ②预测害虫和天敌的地理分布及其在某地一年发生的代数 如果某地对该种昆虫一年内可提供的有效积温K1小于 K,这种昆虫就不能在该地分布。 代数D=K1/K(代)。 ③利用有效积温保存天敌和确定释放天敌适期 例:玉米螟赤眼蜂全代的发育始点为5 ℃,完成一代需求 的有效积温为235日度,选择低温保存温度在5 ℃以下。 又如5月20日预测到6月2日(即13天后)是玉米螟 越冬代成虫的产卵适期,求在何种温度下繁蜂,可不误在6 月2日适期放蜂 K=D(T-C) 235=13X(T-5) T=21.5 ℃ 3 低温致死效应和昆虫的耐寒性 过冷却现象:昆虫的体液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而不结冰,这 种现象叫过冷却现象。 昆虫的体温持续下降,当体温降到 0℃以下时,体液不 结冰,但当体温降到一定低温(如-12 ℃)时,昆虫体液开始 结冰,同时释放热量,此时体温复升,这一温度称为过冷却点。 但体温只能升到接近0 ℃处,而后又慢慢下降。 4 光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昆虫可见波长范围在250一700μm之间,对紫外光敏感,而 对红外光不可见。 光强度的影响:日出性昆虫、夜出性昆虫、昼夜活动性昆虫、 弱光性昆虫。 光周期:是1天的日照时数在1年内所形成的变化序列。 5 风和土壤对昆虫的影响 风:影响昆虫传播、扩散;可使昆虫致死。另外造成树木折 断枯死造成次期性害虫大发生。 土壤因子:据估计,大致有95%的昆虫种类与土壤环境发生 或多或少的直接关系。 第二节生物因素(食物和天敌)与昆虫关系 1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昆虫食性的分化 按食物的性质分: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 按取食范围的广狭区分: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 2 昆虫的天敌 (1)捕食性天敌螳螂、蜻蜓、猎蝽、瓢虫、步甲、虎甲及直 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脉翅目昆虫。 (2)寄生性天敌:按寄主分为卵寄生、幼虫寄生、蛹寄生、 成虫寄生或跨期寄生。 按寄生习性分为:单寄生、复寄生、重寄生。 (3)病原微生物: 细菌(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BT) 真菌(虫霉菌、白僵菌、绿僵菌) 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 昆虫感染以上三种病原后的病状区别 细菌致死:虫体内组织液化,虫体表面体色发暗,液化的组 织挑破后有恶臭。 病毒致死:虫体内组织液化,液化的体液无恶臭,体色变淡, 死前会倒挂在枝条上。 真菌致死:虫体里充满菌尸,吸收虫尸内的水分,导致虫体 僵硬、干缩。 (4)捕食性鸟类和其他有益动物:鸟类、两栖类、爬行类、 蜘蛛、捕食螨。 第三节森林昆虫种群及其动态 ⒈种群的基本概念 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②数量特征;③遗传 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 2.种群的统计特征 1)统计特征:出生率、死亡率、性比、年龄组配、繁殖率、 滞育率等 2)密度: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生物种群个体 的数量。 1 / 1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每套试题由5种题型组成,共100分。各部分的题量与得分分配如下: 一、名词解释85:选10个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单选题35: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三、多选题40: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四、是非判断33:选6个小题,共6分,每小题1分 五、问答题33:选3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 蝗虫的后足是:A A.跳跃足 B.开掘足 C.游泳足 D.步行足 2.昆虫的气门多位于昆虫的腹部两侧,请问,气门属于:D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3.有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C A.2龄 B.3龄 C.4龄 D.5龄 4.蝗虫的前翅是( D ) A.膜翅 B.鞘翅 C.半鞘翅 D.覆翅 5. 蝉的口器是( B )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6. 螳螂的前足是:C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7.蜜蜂的前足是( D )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携粉足 8.蝼蛄的前足是( A )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9.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 C ) A.膜翅 B.半鞘翅 C.鳞翅 D.鞘翅 10. 蝶和蛾的口器是( B )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 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11.甲虫的前翅为( C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2.蝽象的前翅是:B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3.蜂的前后翅是( A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4.蝇的后翅是( D ) A.膜翅 B.半鞘翅 C.覆翅 D.平衡棒 15.属于排泄器官的是( B ) A.消化道 B.马氏管 C.背血管 D.腹神经索 16.蝗虫的变态属于( B )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7. 蝶和蛾属于( D )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8. 螨是属于哪个纲( B ) A.昆虫纲 B蛛形纲 C.有爪纲 D.唇足纲 19. 家蝇的幼虫属于( D ) A.原足型 B.寡足型 C.多足型 D.无足型 20. 下列哪些虫的口器着生位置是属于后口式( C ) A. 蝗虫 B.小地老虎 C. 蚜虫 D.虎甲 21.步甲的口器着生位置式属于哪种类型 ( B ) A.下口式 B.前口式 C.后口式 D.上口式 22.下列那些不是触角的组成部分( D )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基节 23. 蜂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 A. 翅褶型 B.翅钩型 C. 翅轭型 D. 翅僵型( ) 24. 蝉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 A. 翅褶型 B.翅钩型 C. 翅轭型 D. 翅僵型 25. 触角和附肢等胶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或全部不能扭动,这种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26.蚜虫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孤雌生殖: ( ) A.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B.经常性的孤雌生殖 C.周期性的孤雌生殖 D.永久性的孤雌生殖 27.中肠来源于哪个胚层?( C )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一、重点 1、体腔:昆虫的体壁包被着整个体躯,形成一个相通的腔,称体腔 2、外骨胳:防止水份过度蒸发、调节体温、表现物理性色彩以及阻止水分无机离子、 病原菌、杀虫剂等外物侵入,其内陷形成的内骨,用以附着体壁肌的肌纤维,组成 昆虫的运动机构 3、色素色:化学色,虫体一定部位存在某些化合物而产生,这些物质吸收某种光波反 射其它光而形成各种颜色。这些物质同多半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黑色素、嘌呤色 素等 4、结构色:光学色,发生于表皮。由于昆虫表皮结构性质不同,发生光的干涉、衍射 而产生各种颜色。用沸水和漂白粉不能使其退色和消失 5、背血管:位于背中线体壁下方,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由前段的大动脉 和后段的心脏两部分组成,心脏两侧着生有成对的翼肌 6、大动脉:背血管前段,一条简单的直管,粗细一致,没有翼肌和膈膜相 连,没有心门 7、心脏(heart):背血管后段呈连续膨大的部分,每个膨大部分为一个心室 8、辅搏动器:心脏外的一类具有搏动性能的结构,功能是辅助心脏、促进血液在部分 血腔、附肢及其它远离心脏的附属器官内循环,保持血腔中各部位的血压平衡 9、血液(血淋巴):体腔内循环流动的淋巴样液体,浸浴着所有的内脏器官和组织 10、血液循环过程:心脏舒张,血液由心门进入心脏,心脏收缩,把血液推向前方,经 由主动脉由头部前端流出,在头的内壁形成一个反作用力,使血液向后流动,由于 背膈和腹膈的作用,血液由前向后流回心脏 11、昆虫的呼吸系统:担负自外界吸收氧并释放出虫体内二氧化碳的器官系统 12、气管系统: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管状气管网络 13、气门:气管内陷留在体壁上的开口,通常位于中胸、后胸和腹部各节的两侧;胸部 气门位于侧板上,腹部气门多位于背板两侧或侧膜上 14、气管:胚胎发育时外胚层沿体壁内陷形成的盲管。

普通昆虫学复习题

《普通昆虫学》习题 绪论 一、简答题 1. 简述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2. 简述节肢动物门的特征。了解主要纲的主要特征。 3、我国在昆虫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就 二、问答题 1. 昆虫在地球上繁盛的原因是什么? 2.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名词解释 初生分节、后生分节、蜕裂线、口器、悬骨、内生翅类、外生翅类、翅瓣、翅痣、翅脉、脉序、闰脉、纵脉、横脉 二、简答题 1. 简述昆虫体躯的构造特点。 2. 简述昆虫的头式类型及特点并举例。 3.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其各自功能如何? 4.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各类型举出1-2 种代表性昆虫。 5. 学习触角的类型有什么意义? 6. 昆虫的口器有哪些类型,简述各类口器的结构特点? 7. 举例说明昆虫口器类型的分化对昆虫生存的意义。 8. 具翅胸节背腹板上沟和背片分别是什么? 10. 成虫胸足分为哪几节? 11. 常见的成虫胸足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12. 昆虫的足类型反映哪些生物学习性。 13. 昆虫的翅是由哪部分发展来的? 14. 一般将翅分为哪些缘、角和区? 15. 根据翅的质地和被物的不同,可将翅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6. 昆虫翅的连锁类型,并举例。

17. 说明昆虫产卵器、交配器的构造。 18. 弹尾目的腹部的三对附肢分别是什么?区分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类幼虫 三、问答题 1. 结合实际,试述学习口器类型的意义。 2. 研究昆虫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有何意义? 昆虫内部解剖和生理 一、名词解释 皮层溶离、鞣化作用、肠外消化、排泄循环、外闭式气门、内闭式气门、神经元、神经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突触传导、反射弧、昆虫激素、信息素、受精、授精 二、简述题 ?简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简述昆虫的脱皮过程及其脱皮的激素调控 ?简述昆虫体壁色彩的形成原因 ?简述昆虫中肠围食膜的来源和机能 ?简述昆虫循环系统的特点 ?简述昆虫马氏管的构造和机能 ?简述昆虫的气门及其开闭机制 ?简述昆虫的呼吸方式 ?简述神经元的基本构造、类型和功能 ?简述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昆虫感觉器官的构造、种类和功能 ?简述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 ?简述昆虫信息素的种类 ?简述昆虫雌、雄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 三、问答题 ?昆虫体壁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何作用? ?昆虫表皮的通透性与杀虫剂穿透的关系如何? ?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机能 ?昆虫的血液有何功能?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每套试题由5种题型组成,共100分。各部分的题量与得分分配如下: 一、名词解释85:选10个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单选题35: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三、多选题40: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四、是非判断33:选6个小题,共6分,每小题1分 五、问答题33:选3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世代 2.年生 活史 3.两性 生殖 4.孤雌 生殖 5.变态 6.不全 变态 7.休眠8.滞育9.羽化10.正模 11.趋光性12.完全 变态 13.幼体 生殖 14.孵化 15.虫龄 16.龄期17.生长 脱皮 18.离蛹 19.渐变 态 20.半变 态 21.多足22.鳃叶23.具芒24.丝状25.脉序

型幼虫状触角状触角触角 26.肘状触角27.羽毛 状触角 28. 寡 足型幼 虫 29.鳞翅 30.半鞘 翅 31.膜翅32.鞘翅33.覆翅34.无足 型幼虫 35.性二 型 36.捕捉足37.跳跃 足 38.步行 足 39.携粉 足 40.围蛹 41.复变态42.多食 性 43.多型 现象 44.寡食 性 45.趋化 性 46.色素色47.物理 色 48.肠外 消化 49.翅脉 50.被蛹 51.副模52.侧背 叶学说 53.群集 54.蜕裂 线 55.迁飞 56.信息激素57.平衡 棒 58.翅脉59.血窦 60.结合 色 61.孤雌生殖62.胎生 63.胚后 发育 64.蜕皮 65.原始 假想脉序 66.突触67.滤室68.趋光 性 69.趋光 性 70.趋化 性 71.棒翅72.肠内 消化 73.种群 74.双翅 化 75.激素 76.世代交替77.代生 活史 78.寿命 79.多胚 生殖 80.单胚 生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