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应法解应用题

对应法解应用题

对应法解应用题
对应法解应用题

对应法解应用题

【知识点与基本方法】

对应法也称为“对比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很多问题,给定的数量和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这种解题思维方法叫对应法。对应法能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例如盈亏问题、牛顿问题等。

应用对应法解题的时候要注意前提条件,对应法的使用必须有2个不变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对应,找不同,以及相互关系。

【例题精选】

例1.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有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

分析与解答: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则多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也就是说:不足的个数+多余的个数=小猴子的只数

小猴子的只数为:(个)

12=

-

÷

+

11

7

6

(23

梨子的个数为:(个)

?或(个)

+

23=

150

12

6

?

23=

-

150

11

7

答:有23只猴子和150个梨。

说明:每只猴子由本来的6个梨变成7个梨,即每只猴子增加一个梨,就要先分掉多出的12个梨,还少11个梨,即一共要23个梨,那就是说一共有23只猴子。这里关键是要找出对应关系,即每只猴子增加的个数与总的增加的个数的对应关系,这也是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练习: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5人,则14人没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出4个床位。问宿舍几间?学生几人?

分析与解答:每间住5人,多14人;每间住7人,少4人。

比较两次安排宿舍的情况,两次相差:(人)

+之所以相差18人,是因为第二次排学生

14=

4

18

宿舍每间比第一次要多排(人)

7=

-,所以宿舍的间数是:(间)

5

2

4

14=

÷

+

-

5

7

)

(9

人数:(人)

+

5=

?

14

59

9

答:宿舍9间,学生59人。

例2.学校图书馆给学生买来了一批新书,这些书如果每个班借8本,还剩18本;如果其中10个班每班借7本,其余的班每班借10本,就恰好借完。问学校有多少个班?图书馆共买来多少本新书?

分析与解答:“如果其中10个班每班借7本,其余的班每班借10本,就恰好借完”,这个已知条件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每个班借10本,则少(本)

10=

-”,这样条件可列成:每班借8

7

?

(30

10

本,剩余18本;每班借10本,还差30本。

比较两个条件,书的总数的变化差是(本)

8

10=

2

-,

30

+,每班借书的变化差是(本)

48

18=

这两个差是相对应的,相除可以求出学校里班的个数:

-

30

+

10

÷

18=

(个)

8

(24

+

?

8=

210

24

(本)

18

答:学校共有24个班,图书馆买的新书为210本。

说明:这里关键是要把第二个条件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条件,即如果每个班借10本,则少30本。然后根据例一的解题方法,找出每个班增加的借的书本数与总的需要的书本数的对应关系。

练习:同学们暑假前到图书馆借书,如果每人借4本,则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每人先借8本,余下的人每人借3本,这些图书恰好借完,书的总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第二种借法中如果每人借3本,则余下:(本)

8=

?

3

-;

(10

2

两种借法每人相差:(本)

2

10=

12

+

3

1

4=

-;两种借法相差本数:(本)

借书的总人数:(人)

10=

-

+;

2

÷

4

3

(12

书的总数:(本)

-

?。

4=

46

12

2

答:书的总数是46本。

例3.从相同的6盒糖果中各取出200颗,剩余的糖果的数量正好等于原来2盒糖果的数量。那么,原来每盒装有颗糖果。

分析与解答:共取出(颗)

?糖果,6盒中剩余的糖果的数量正好等于原来2盒的数200=

6

1200

量,则取出的糖果等于原来的(盒)

-糖果的数量,原来每盒糖果的数量是

6=

4

2

200=

-

÷

6

?

(颗)

(300

6

2

说明:这里关键是要根据条件:剩余的糖果的数量正好等于原来2盒糖果的数量,找出对应关系:取出的糖果的数量正好就等于原来4盒糖果的数量。

练习:五个箱内放同样多个苹果,如果从每个箱内拿出18个苹果,则五箱中剩下的苹果个数和等于原来两箱中的苹果的个数和,则原来每箱有个苹果。

分析与解答:因为五箱中剩下的苹果个数和等于原来两箱的苹果的个数和,所以拿出的苹果个数相当于原来三箱苹果的个数和,因为拿出的苹果的个数是(个)

18=

?,所以原来每箱

5

90

苹果的个数是(个)

-

?。

18=

÷

5

(30

2

5

例4.购20千克的苹果和30千克的梨共花132元,2千克的苹果的价钱和2.5千克的梨的价钱相等,则苹果的价格是,梨的价格是。

分析与解答:因为2千克苹果的价格约2.5千克的梨的价格相等。所以 20千克的苹果的价格与25千克的梨的价格相等,因为20千克的苹果与30千克的梨共计132元,所以132元相当于(千克)

25

132=

30

÷

(/

+

4.2

25=

55

+的梨的价格。于是梨的单价是:千克)

30

(元

苹果的单价是:千克)

132=

÷

-

4.2

?

(/

30

(元

20

3

说明:关键是根据条件:2千克的苹果的价钱和2.5千克的梨的价钱相等,找出对应关系:20千克的苹果的价格与25千克的梨的价格相等。

练习:学校购置5张桌子和8个凳子共花费375元,桌子的单价比凳子的单价贵10元,则桌子的单价是元,凳子的单价是元。

分析与解答:5张桌子比5个凳子贵(元)

?,则5张桌子和8个凳子比13个凳子贵

5=

50

10

50元,也就是说,用(元)

375=

-可以购买13个凳子,所以凳子的价格是:

50

325

35

-桌子的价格是:(元)

10

25=

+

÷

?

375=

(元)

13

(25

10

5

例5.将每千克15元的硬糖4千克和总价为120元的软糖6千克混合成什锦糖,则这种什锦糖的单价应是元。

分析与解答:4千克的硬糖的价格为(元)

15=

?则10千克的这种什锦糖的总价为

4

60

4

120

4

15=

+

?

+

÷

6

(18

120

180

(元)

60=

+所以这种什锦糖的单价为:(元)

说明:这里求什锦糖的单价其实是求平均数的问题,找出对应关系:总的价格与总的千克数对应。

练习:四(1)班原有23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是72分,后来从四(2)班转来一名考试成绩为96分的学生,那么四(1)班在这次考试中的数学平均分变为分。分析与解答:(分)

1

23

72

72

(73

+

-。

÷

+

96=

1

23

(73

?或者(分)

96

+

72

÷

+

23=

例6.甲、乙两个粮库共存粮食107吨。甲库运出23吨粮食后,乙库所存粮是甲库的3倍。甲粮库原来存粮多少吨?

分析与解答:由题意“甲库运出23吨粮食后,乙库所存粮食是甲库的3倍”可看出,甲库运出23吨粮食后,甲、乙两库共剩粮食:(吨)

-

107=

23

84

甲库存粮是1倍数,乙库存粮是3倍数,84吨所对应的倍数是4

+倍。

3

1=

所以,甲库现在存粮食:(吨)

+

23

÷

-

1

107=

(21

3

甲库原来存粮食:(吨)

+(答略)。

44

21=

23

说明:这里是和倍问题,关键是找出甲库存粮对应的是一倍,乙库存粮对应的是三倍。

练习:小明和小芳共有铅笔24枝。如果小明用去3枝,小芳用去2枝,那么小明比小芳还多3枝。小明原有铅笔枝,小芳原有铅笔枝。

分析与解答:现在共有铅笔(枝)

2

3

÷

-

19=

(8

-现在小方有铅笔:(枝)

19

3

2

-

23=

所以小方原来有铅笔:(枝)

10

24=

-

14

10

+小明原来有铅笔:(枝)

2

8=

例7.小强买来桔子和苹果,桔子是苹果个数的3倍,苹果每人分2个多1个;桔子每人分8个少5个,问小强家有几口人?买了多少个苹果和桔子?

分析与解答:从“倍数句”中可以看出苹果的个数是1倍,桔子的个数是3倍,苹果每人分2个多1个,那么桔子每人分(个)

3

1=

3

?。

6

?,还多(个)

3

2=

可以这样表示:

桔子:每人分6个多3个,每人分8个少5个

应用前面所学的对应法可以求出小强家的人口数:

?

1=

(人)

-

÷

?

+

5

3

8

(4

2

3

桔子数目:(个)

-

8=

?

4

27

5

苹果数目:(个)

27=

÷

3

9

答:小强家有4口人,买了9个苹果,27个桔子。

说明:这里先应用了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然后根据前面的对应法的解题方法在求解。

练习:用一根绳子测井台到井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9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2米。求绳子长和井台到水面的距离。

分析与解答:列出条件:绳对折,绳子超过井台9米;绳三折,绳子超过井台2米。可以理解为:绳长是井台到水面的距离的2倍还多18米,绳长也是井台到水面距离的3倍多6米。从余出绳的变化和倍数变化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出:

井台到水面:(米)

42

÷

18

-,绳长:(米)

+

?

12=

2

6

-

(12

18=

3

2

答:绳长为42米,井台到水面的距离为12米。

例8.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离终点32米时,乙离终点15米,那么甲离终点20米时,乙离终点米。

分析与解答:由题意知,当甲跑了(米)

15

-因为甲乙跑步

85

100=

100=

68

32

-时,乙跑了(米)

的速度不变,所以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跑步的距离成正比,当甲跑了(米)8020100=-时,乙

跑了(米))(100688580=÷?乙已到达终点,离终点还有0米。

说明:这里关键是要找出对应关系:同样的时间内,他们跑步距离是成正比的。

练习:一段路,客车行完要用12小时,货车行完要用15小时。现在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行了150千米。求货车行了多少千米。

解:因为客车行完全程要12小时,火车行完全程要15小时,所以客车和火车的速度之比是15:12 相遇时,由于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所以客车的路程与货车的路程之比也为15:12

15 对应是150千米,所以12对应的为:(千米)1201215150=?÷即为火车的路程。

答:货车行了120千米。

【课后练习题】

1.东风小学四年级3个班的全体学生报名参加第七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一班

和二班共有67人参加,二班和三班共有64人参加,一班和三班共有63人参加。那么一班有 人,二班有 人,三班有 人。

分析与解答:3个班的人数之和的2倍是:(人)194636467=++

3个班的人数之和是 (人)972194=÷

一班的人数:(人)33

6497=- 二班的人数:(人)346397=- 三班的人数:(人)306797=- 2.上体育课时,老师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分发篮球。若每组分3个,则剩下24个篮

球;若每组分5个,则剩下14个篮球。由此可知,有 个小组, 个篮球。

分析与解答:比较两次分配方式,第二次比第一次每组多分(个)235=-篮球,一共分了

(个)101424=-篮球。小组有: (个))()(5351424=-÷-篮球有:(个)39

2435=+? 3.几个同学合买一套丛书,如果每人出9元就多出5元,如果每人出7元则还差9元。那么,有 位同学买这套丛书,这套丛书的价格是 元。

由题意知,每位同学多出(元)279=-,则共多出(元)14

95=+,所以有(位)7214=÷同学合

买了这套丛书,这套丛书的价格是:(元)58579=-?

4.兄弟两人共同投资500万元合办企业,后来弟弟又追加20万元投资额。这时,哥哥的投资

额恰好是弟弟投资额的3倍。则哥哥投资了 万元。

分析与解答:早起弟弟追加投资后,总的投资是:(万元)520

20500=+其中,哥哥的投资额是弟弟投资额的3倍,所以哥哥投资了(万元))(390331520

=?+÷

5.5台车床3小时能生产零件600个,照这样计算,11台这样的车床8小时可以生产零件 个。

分析与解答:每台机床每小时能生产零件数:(个)4035600

=÷÷11台机床8小时可以生产零

件:(个)3520

81140=??。 6.一个水桶有水,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共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共重

19千克,则桶内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共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共重19

千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加了3倍的水,水重(千克)91019=-,所以桶内原有水(千克)339=÷(答略)

7.小斌从家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70米,可以提1分钟到学校,小斌家离学校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由题意,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3分钟可少走150米,如果每分钟走70米,则1分钟可多走70米,故如果小斌以70米/分的速度从家去学校,则需要花:

(分钟))()(101507070150=--÷+所以小斌家离学校:(米))(70050311=?+。

(答略)

8.两根铁丝,第一根的长度是第二根的3倍,如果两根各用去6米,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的5倍,那么第二根原来是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假设第一根用去(米)1836=?,那么第一根剩下的长度仍然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3倍,而事实上第一根比假设的少用(米)12636=-?,也就是说多剩下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的(倍)235=-。所以第二根原来有:(米)126212=+÷。

(答略)

9.玲玲把自己攒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数一数,发现:1角的硬币比5角的硬币多24个,5角的钱数比1角的钱数多8元,1元硬币有16个,则玲玲攒了多少钱?

分析与解答:假如从1角的硬币中拿出24个,那么面值为1角的硬币的个数将和面值和5角的硬币的个数相同,且面值为5角的硬币的总钱数应比面值为1角的总钱数多(元)4.104.28=+,于是面值为

5角的硬币的个数:(个))(261.05.04.10=-÷面值为1角的硬币的个数:(个)502624=

+所以玲玲攒的钱共:(元)34161265.0501.0=?+?+?(答略)

10.小明步行去学校,他离家半小时后,哥哥骑自行车去追他,哥哥骑车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2倍,则哥哥追上小明要 小时。

分析与解答:如图小明从A 出发半小时后到达B ,此时哥哥开始出发,哥哥在C 追上小明。因为哥哥骑车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2倍,并且哥哥从A 到C 用的时间和小明从B 到C 的时间相同,所以AC=2BC,AB=BC ,即小明从B 到C 用半小时,因此,哥哥追上小明要用半小时。

11.早晨,小明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后不久,妈妈发现小明的铅笔盒忘在家里,立即去追小明,将铅笔盒交给小明后立即返回,小明接到铅笔盒后经过10分钟到达学校,同时妈妈也正好返回到家里,一吃妈妈的速度是小明的2倍,那么小明从家里出来多少分钟的时候,妈妈才出发追赶小明的?

分析与解答:因小明接到铅笔盒后经过10分钟到达学校,同时妈妈也正好返回家中,所以小明的妈妈追小明花的时间也是10分钟,因为小明妈妈的速度是小

明的2倍,所以小明从出发到被妈妈追上共走了20分钟。

12.小明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6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则小明跑后一半路程用了 秒。

分析与解答: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6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相同时间内,路程与

速度成正比,所以前一半时间跑了:(米))(240646400=?+÷

,后一半时间跑了(米)160240400=-,那么后一半路程中有160米的速度是4米/秒,有(米)401602400=-÷的速度是6米/秒,所以后一半路程所花时间: (秒)3

2466404160

=÷+÷。 B A C

13.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相遇后两车各自继续向前行驶,又经过2小时甲车距离B 地还有36千米,乙车距离A 地还有96千米。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还要行驶 小时才能到达A 地。

分析与解答:两车的速度之和是:时)(千米)()(/132233696=-÷+两车的速度之差是 时)(千米)()(/12233696=+÷+所以甲车的速度是:时)(千米)/72212132(=÷+乙车的速度是:时)千米(/(602)12132=÷-甲车与乙车相遇又经过2小时后,在行驶(小时)

.507236=÷可到达B 地,此时乙车距离A 地还有(千米)6660.5096=?-,乙车还要行驶(小时).116066

=÷才能到达A 地。

14.在森林里有一对退兄弟,弟弟先跑了10步,然后哥哥开始追赶,若弟弟每跑4步哥哥跑3步,哥哥跑5步的距离和弟弟跑7步的距离相等。那么哥哥能追上弟弟么?如果能,哥哥跑多少步才能追上弟弟?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答:哥哥能追上弟弟。

因为哥哥跑的5步的距离和弟弟跑的7步的距离相等,所以哥哥跑(步)15

35=?和弟弟跑(步)

2137=?的距离是一样的。因为弟弟每跑4步,哥哥跑3步,所以哥哥跑15步时,弟弟

跑20步,所以哥哥跑15步时能追上弟弟的1步。所以哥哥必须跑(步)150

1015=?才能追上弟弟。

15.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级台阶,女孩每分钟走15级台阶,结果男孩用5分钟到达楼上,女孩用6分钟到达楼上。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台阶?

分析与解答:上楼的速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男孩,女孩自己的速度,另一部分是自动扶梯的速度。

男孩5分钟走的台阶是(级)100

520=?;女孩6分钟走的台阶是(级)90615=?, 所以女孩比男孩少走的台阶是 (级)10

90100=-,即自动扶梯在后来的6分钟内必须比前面的5分钟多走10级台阶才能保证总楼梯数不变。多花的时间是 (分钟)156=-,故电梯一分

钟移动10级台阶。又因为男孩5分钟上楼的速度是自己的速度与扶梯的速度之和,所以扶梯

共有台阶 (级))(15051020=?+。(答略)

对应法解分数应用题

对应法解应用题 一、知识点精析 1、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应从分率入手找出单位“1”的量,如果单位“1”的量已知则用乘法解,如果单位“1”的量未知,则用除法或方程解。然后确定分率和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线段图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在找分数应用题中分率和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具有特殊的作用。 2、在分数应用题中,常常会出现有几个单位“1”的分率,这时需要经过分析将它们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的分率,然后进行解答。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一袋面粉,第一次用去它的 51,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5千克,还剩下25千克没有用。这袋面粉原有多少千克? 试一试1、一袋面粉,第一次用去它的 51,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去5千克,还剩下35千克没用。这袋面粉原来有多少千克? 例2、一条铁路,修完900千米后,剩余部分比全长的 43少300千米,这条铁路全长多少千米? 试一试2、修一条铁路已修600千米,剩下的比全长的 43还多300千米,这条铁路全长多少千米? 例3、有一堆苹果,吃了 43后又买来38千克,这时这堆苹果比原来多了51。问这堆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 试一试3、有一堆苹果,吃了 43后又买来22千克,这时这堆苹果比原来少5 1,问这堆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

例4、玉龙粮食加工厂生产一批面粉,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的比总数的 41还多100袋,第二次运出的是第一次的 43,第三次运出95袋,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试一试4、刘老师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41多60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31,第三天读的是第一天的 32,恰好看完,这本书多少页? 例5、甲、乙、丙、丁四人共植树60棵。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21,乙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31,丙植树棵数是其余三人的4 1,丁植树多少棵? 试一试5、甲、乙、丙、丁四人合钱捐给希望工程,结果甲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一半,乙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 31,丙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41,丁捐了91元,问甲、乙、丙、丁四人共捐了多少元? 例6、一群猴子吃筐里的桃子,第一天吃了总数的 21还多2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31少1个,第三天吃了这时余下的 41还多1个,这样还剩下20个没有吃完。求筐里桃子的总数。 试一试6、一个工程队修一段路,第一周修全路的 21还多3千米,第二周修余下的31少1千米,第三周修余下的 4 1还多1千米,这样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完。求路的全长。

六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0解方程应用题 2011-10-9 一、汽车在平路上走30km?h,上坡路28km?h,下坡路35km?h,现在走了142千米的路程,去的时候用4小时30分钟回来时用4小时42分钟,这段平路是多少km?去的时候上坡路、下坡路各是多少km? 二、某校航空模型小组在飞机模型比赛中,第一架模型飞机比第二架模型飞机少飞行480米.已知第一架模型飞机的速度比第二架模型飞机的速度快1米/秒,两架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分别为12分和16分,这两架模型飞机各飞行了多少距离? 三、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通向出发,多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若反向出发,多少时间后相遇? 四、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已知A,B两地相距24千米,甲乙两人的行进速度之比是2:3.问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五、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90千米,现有一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30分钟后,另有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问摩托车出发后几小时与汽车相遇? 六、丽丽和家家去书店买书,他们同时喜欢上了一本书,最后丽丽用自己的钱的5分之3,家家用自己的钱的3分之2各买了一本,丽丽剩下的钱比家家剩下的钱多5块。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书多少钱? 七、某班学生要去一个农场参加学农活动,农场招待所的所有房间用于接待这些学生住宿。若每个房间住4人,则有13人没有房间住;若每个房间住6人,则所有的房间里一共还空3个床位。问:农场招待所有多少个房间?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 八、某校初一有师生199人要租车外出旅游。如果租用可乘坐45名乘客的甲种旅行车,每辆租金400元;如果租用可乘坐32名乘客的乙种旅行车,每辆租金300元。若同时租用两种车,费用最低是各租多少辆?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九、某同学在英东体育馆参加完活动后返回学校上课,步行速度为每小时6km,若只靠步行返回学校上课则会迟到30分钟,若先步行5分钟走

用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用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青岛莱西市实验中学展青岗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问题中涉及到的数量较多,应该遵循“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原则进行教学。所以在学习代数式与整式加减法时,就要训练学生把文字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写成代数式的能力,使学生习惯于用字母表示数。为使学生更好掌握和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技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谈谈用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1.列表前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通过认真读题,找出等量关系。分式方程应用题一般有两个等量关系,可用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另一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设哪个未知量为未知数,要根据等量关系的需要。首先,要找出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数量关系。其次,抓住题中反映相等关系的关键字词。如“比”、“是”、“少”、“共”……再次,总结一些常见题型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单价×数量,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利润=售价-进价等公式。 2.设计表型 问题中通常涉及到两者之间的各种数量的比较,如“骑自行车与乘汽车”,“原计划与实际”“甲与乙”等。列表时表格横向表示各数量,纵向表示两者的比较,要能容纳题中所有数量关系。 3.填表 边读题边将已知量填入表中,再填数量关系,最后填未知量及含未知量的代数式,填过后一定会余下一个等量关系供列方程使用。 4.分类举例 (1)行程问题 例题1 (2012年天津市中考题)某校九年级学生由距离农机厂15千米的学校出发,前往参观,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走,过了45分钟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同学的3倍,求骑车同学的速度。 列表分析如下:

(小学奥数讲座)分数应用题常见方法

分数应用题常见方法 在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四步法”只是基础的分析思维,还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来解题。除了画图法外,还有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一)对应法 小学四年级奥数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对应法解应用题。对应法的核心思维是:不仅数字可以列竖式进行加减,算式也可以列竖式加减 例:学校安排一批学生到图书馆借书,如果男生增加1/5,人数将达到52人,如果女生减少1/5,人数是42人。这批学生原有多少人?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找出下面两个数量关系式: 男生人数+1/5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 52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5的女生人数 = 42 这两个式子对应相减(竖式相减),得: 1/5的男生人数+1/5的女生人数 = 10 即1/5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0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0÷1/5=50(人) (二)转化法 当题中出现多个单位“1”时,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 例:小明、小英、小丽和小华四人爱好集邮,小明的邮票数是小英的1/2,小英的邮票数是小丽的1/3,小丽的邮票数是小华的1/4,已知四人共集邮132张,小明集邮多少张? 解析:按照“四步法”,题中有三个不带单位的分率,它们的单位“1”分别是小英、小丽和小华;肯定用除法;题中只有一个带单位的数量:132张,列式一定是用132去除;132是指四人集邮总数,应除以四人的分率总和,题目最关键就是要把四人的分率表示出来,由于存在不同的单位“1”,首先必须把不同的单位“1”统一成一个单位“1”。有正确的思路,才知道该做什么。 把题中三个单位“1”,统一转化成以小华的集邮数做单位“1”。小华是单位“1”,根据“小丽的邮票数是小华的1/4”,小丽就是1/4;根据“小英的邮票数是小丽的1/3”,小英就是:1/3 × 1/4= 1/12;根据“小明的邮票数是小英的1/2”,小明就是:1/2

解方程应用题六年级

1一种化工原料,原来每吨生产成本是1250元,现在成本降低了20%。现在每吨成本是多少元 一条公路修了60千米,正好是全长的70%,求这条公路剩下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25%,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30%,两小时一共行了220千米,甲乙两地全长多少千米 3、有一条水渠,两星期修好,第一星期修了全长的55%,比第二星期多修480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4、车站有一批货物,如果运走它的25%,剩下156吨,如果运走它的9/16 ,运走多少吨 5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3小时已驶过中点30千米,此时甲车与乙车还相距6千米,求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具隧道。15天共开凿了2070米,甲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7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个隧道。开凿了15天,甲队比乙队少开凿了120米,甲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8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个隧道。甲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天开凿73米,铺了多少天后,甲队比乙队少铺120米 9粮站有大米64吨,要求一次运往某地,大卡车每辆装5吨,小卡车每辆装3吨,现有大卡车8辆,还需要小卡车几辆 10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行了240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另一辆汽车。如果从乙地开往甲地的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算一算,这两辆汽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11甲乙两队合修一条千米的路,两队共同修7天后,剩下的由乙按原来每天千米的速度完成,又修了5天,甲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 12华村现有106户装了电话,比原来装电话户数的13倍多2户,原来有多少户装了电话 13用长1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倍,求它的宽是多少厘米

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住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于算术解法。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一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下面通过举例,重点说明用列表法解几类应用题。 一、解题思路 1、在仔细审题的过程中,边阅读边将复杂背景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可用字母代替)分类 列成表格; 2、利用表格的横向、纵向联系便很容易把握各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地得到方程、方程组, 不等式、不等式组。 二、应用举例 ㈠行程问题 例1、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95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如果甲先行1时后乙才出发,问甲再行多少时间与乙相遇? 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有甲、乙两人,故分两行,每个人又都要 求所走的路程,故分3列。设甲再行x小时与乙相遇,列表如下: 相等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相距的路程 列方程:15+15x+45x=195,

解得:x=3. 答:甲再行3时与乙相遇。 例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 甲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骑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问:几小时后,他们相遇?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追者”的路程-“逃者”的路程=两者相距的路程。 有甲、乙两人,故分两行,每个人又都要考察所走的路程、时间、速度,故分3列。 设x小时后,他们相遇。列表如下: 此题的相等关系:乙行进的路程-甲行进的路程=30千米 列方程:45x-15x=30, 解得:x=1. 答:1小时后,他们相遇。 例3、甲、乙两地相距168千米,一辆小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后,一辆拖拉机以48千米/时的速度也由甲地向乙地驶去,如果小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问小汽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与拖拉机相遇? 分析:考察对象为交通工具,为小汽车、拖拉机,故分成两行,每一对象又都要考察其速度、时间、路程,故分成3列。设小汽车开出x小时后与拖拉机相遇,列表如下:

对应法、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

对应法、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 一、夯实基础 对应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解题方法,我们在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大都建立 在“量”与“率”对应的基础上。 在分数的复合应用题中,根据题目中的已知量,找出和已知量对应的分率,就可以求出单位“1”量。 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它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它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分数应用题中的“对应量和对应分率”间的关系, 二、典型例题 例1.学校买来一批图书,放在两个书柜中,其中第一个书柜中的图书占 这批图书的58 100 ,如果从第一个书柜中取出32本,放到第二个书柜中,这时两 个书柜的图书各占这批图书的1 2 ,求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分析 :从第一个书柜取出32本放在第二个书柜中,第一个书柜少了32本,但是两个书柜的总本数不变,可以将总本数看作单位―1,则第一个书柜减少32 本后,本数占总本数的分率由原来的58%减少到1 2 ,所以32本正好和第一书柜 原来的分率和现在的分率的差相对应,这样可以用除法算出单位1的量,也就是 这批图书的总数。 解:32÷(58100 -1 2 )=400(本) 答:这批图书共有400本。 例2.有两根蜡烛,一根长8厘米,另一根长6厘米。把两根都燃掉同样长 的一部分后,短的一根剩下的长度是长的一根剩下的3 5 。每段燃掉多少厘米? 分析:这两根蜡烛长度的差没有变。两根蜡烛都燃掉同样长的一部分,燃烧前与 燃烧后的长度都相差8-6=2(厘米),2厘米相当于所剩的长的一段的1-35 =2 5 。 解:(8-6)÷(1-3 5 )=5(厘米) 8-5=3(厘米) 答:每段燃掉3厘米。 例3.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 5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22千 克。原来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桶油的千克数×(1-15 -1 5 )=20+22 则这桶油的 重量为:(20+22)÷(1-15 -1 5 )=70(千克)。 答:原来这桶油有70千克。 例4.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 8 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用对应法解应用题

用对应法解应用题 一、教学目标 用对应法解应用题是指利用题目中给定的量所对应的数量关系去求解未知量,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在生活中,关键是要找到对应关系,有的对应关系没有直接给出,需要进一步的求解,有的时候还需要借助画图帮助理解,这样类型的题目可以培养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式,从而使问题又复杂变简单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发现基本数量关系式 三、教学过程 例题讲解: 1.某学校新收一批住校生,学校启用15间宿舍还有34人没住处,启用21 间宿舍后学生不但都住进去了,有一件宿舍还能再住进去2人,这批学生共有多少人? 分析:用15间宿舍——还有34人没处住 用21间宿舍——还能再住2人 解答:21-15=6(间) 34+2=36(人) 36÷6=6(人) 21×6-2=124(人)或15×6+34=124(人) 2.有白、红、黑三种颜色的球,白球和红球共有15个,红球和黑球共有18个,黑球和白球共有9 个,问:三中球各多少个? 分析:白球数+红球数=15 红球数+黑球数=18 黑球数+白球数=9 ①+②+③ =2×(白+红+黑)=15+18+9=42 →白+红+黑=42÷2=21 ④ 解答:根据 ①④ :黑=21-15=6(个) 根据 ②④ :白=21-18=3(个) 根据 ③④ :红=21-9=12(个) 3.为了测量一口井的深度,同学们想用长绳吊一重物的方法,将绳子3折时,绳子比井深长出6米,当他们将绳子4折时,则绳子比井深长出2米,你能算出井深与绳子的长度吗? 分析:绳子3折——井深的3倍+多出6米的3倍 绳子4折——井深的4倍+多出2米的4倍 解答:井:(6×3-2×4)÷(4-1)=10米 绳子:10×4+2×4=48米

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典型解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画线段图能将题目中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从而降低解题难度。画线段图常常与其它解题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说,它是学生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题意、分析其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例1】一桶油第一次用去51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22千克。原来 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桶油的千克数×(1-51-51 )=20+22,则这桶油的千克数 为:(20+22)÷(1-51-5 1 )=70(千克) 【例2】一堆煤,第一次用去这堆煤的20%,第二次用去290千克,这时剩下的煤比原来这堆煤的一半还多10千克,求原来这堆煤共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显然,这堆煤的千克数×(1-20%-50%)=290+10,则这堆煤的千克数为: (290+10)÷(1-20%-50%)=1000(千克) 二、对应思想 量率对应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思想,量率对应是通过题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量率对应常常和画线段图结合使用,效果极佳。)

【例3 】缝纫机厂女职工占全厂职工人数的20 7 ,比男职工少144人,缝纫机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分析与解]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与具体数量144人的相对应的分率。 从线段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女职工占207,男职工占1-207=20 13,女职工比男职工少占全厂职工人数的 2013-207=103,也就是144人与全厂人数的10 3 相对应。全厂的人数为: 144÷(1- 207-20 7 )=480(人) 【例4】菜农张大伯卖一批大白菜,第一天卖出这批大白菜的31,第二天卖出余下的52 , 这时还剩下240千克大白菜未卖,这批大白菜共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从线段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240千克的对应分率是第一天卖出31后余下的(1-52 )。则第 一天卖出后余下的大白菜千克数为: 240÷(1- 5 2 )=400(千克) 同理400千克的对应分率为这批大白菜的(1-3 1 ),则这批大白菜的千克数为:

六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专项练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以总量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1、降落伞以每秒10米的速度从18000米高空下落,与此同时有一热汽球从地面升起,20分钟后伞球在空中相遇,热汽球每秒上升多少米? 2、甲、乙两个进水管往一个可装8吨水的池里注水,甲管每分钟注水400千克,要想在8分钟注满水池,乙管每分钟注水多少千克? 3、两城相距600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两车相遇? 4、两地相距249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5。5千米,行了多少小时还离乙地有27千米? 5、买5个本子和3支铅笔一共用去10.4元,已知铅笔每支0.9元,每本子多少元? 6、服装厂要做984套衣服,已经做了120套,剩下的要在12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7、某生产小组9个工人要生产1926个零件,每人每小时可生产20个,工作5.5小时后,要求剩下的任务必须在4小时内完成,每人每小时必须生产多少? 8、电机厂计划生产1980台电动机,已经生产了4天,每天生产45台,由于改进了技术,以后每天比原来增产15台,实际完成任务需几天? 9、学校买来乒乓球和蓝球一共135个,买来的乒乓球是蓝球的8倍,两种球各多少个? 10、有一个上下两层的书架一共放了240书,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2倍,两层书架各放书多少本? 11、图书馆买来文艺科技书共235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2倍多25本,两种书各买了多少本? 12、甲、乙、丙三人为灾区捐款共270元,甲捐的是乙捐的3倍,乙是丙的两倍,三人各捐多少元?

13、A、B两个码头相距379.4千米,甲船比乙船每小时快3.6千米,两船同时在这两个码头相向而行,出发后经过三小时两船还相距48.2千米,求两船的速度各是多少? 二、以相差数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1、新华书店发售甲种书90包,乙种书68包,甲种书比乙种书多1100本,每包有多少本? 2、一篮苹果比一篮梨子重30千克,苹果的千克数是梨子的2.5倍,求苹果和梨子各多少千克? 3、两块正方形的地,第一块地的边长比第二块地的边长的2倍多2米,而它们的周长相差56厘米,两块地边长是多少? 4、小亮购买每支0.5元和每支1.2元的笔共20支,付20元找回404元,两种笔各买了多少支? 5、甲、乙两数之差为100,甲数比乙数的3倍还多4,求甲、乙两数? 6、两个水池共贮水60吨,甲池用去6吨,乙池又注入8吨水后,乙池的水比甲池的水少4吨,原来两池各贮水多少吨? 7、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徒弟每天做30个,师傅因有事只做了6天,比徒弟少做了3天还比徒弟多做12个零件,师傅每天做几个? 8、食堂买的白菜比萝卜的3倍少20千克,萝卜比白菜少70千克,白菜、萝卜食堂各买了多少千克? 三、以题中的等量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1、甲厂有钢材148吨,乙厂有112吨,如果甲厂每天用18吨,乙厂每天用12吨,多少天后两厂剩下的钢材相等? 2、一个两层的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放90本到下层,则两层的书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书多少本? 3、甲车间有54人,乙车间有48人,在式作时,为了使两车间人数相等,甲车间应调多少人去乙车间?

4.3列表法解应用题

03 聪明的掌柜 ——列表法解应用题 学习目标: 1、理解何为列表法解应用题,灵活运用列表法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2、在列表分析问题时,会通过枚举、分类将问题存在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避免重复与遗漏。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条理性,以及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中,通过枚举、分类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者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 2、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与条理性。 教学难点: 通过枚举、分类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者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晚上睡觉会做梦吗?(会)那你们都会梦到什么呢?(学生发言)师:朋朋昨晚睡觉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大家想知道他都梦到了什么了吗?(想)师:朋朋昨晚梦见自己穿越了,穿越到古代了。在梦里,朋朋需要去钱庄将手上的16实用文档

两银子兑换成银票以便与携带。钱庄掌柜告诉他:“我这儿现在有若干1两、5两、10两的银票,你要怎么换?”朋朋想了一会,不知所措。于是聪明的掌柜列了几种方案供朋朋选择,你知道都有哪些兑换方案吗?赶紧试一试吧!(学生小组探讨,汇报探讨结果)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列表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看看大家对于刚刚的问题有不有新的想法呢?(板书课题)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题: 例1:商店出售饼干,现有10箱5千克重的,4箱2千克重的,8箱1千克重的。一位顾客要买9千克饼干,为了便于携带要求不开箱。营业员有多少种发货方式? 实用文档

师:分析问题,要知道共有多少种发货方式,即我们要凑齐9千克的饼干,需要用几箱5千克的,或者2千克的,或者1千克的饼干呢?为了探究这个数学问题,老师给大家列出了一个三列的表格。(展示课件)想一想,5千克/箱的饼干可以有几箱呢? 生:1箱或者0箱。 师:为什么呢? 生:2箱5千克的就是10千克,大于9千克了,所以最多只能拿1箱5千克的。师: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先取1箱5千克的,要凑足9千克,还少几千克呢?生:4千克。 师:剩下的4千克只能用1千克/箱或者2千克/箱的,对吧。(对)怎么取呢?现在我们分小组探讨一下。(提示:尽可能先取重一些的,学生分小组探讨,汇报探讨结果,教师总结) 师:结合刚刚大家所说,如果有1箱5千克的,那么我们共有3种发货方法。(展示课件图表)为了不遗漏,在一一列举时,我们可以尝试先多取重一些的,就是先取2千克的。 师:OK,刚刚我们说了也可以不取5千克的,就是5千克的为0箱,那么又该如何取呢?共有几种方法呢?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强调还是先尽可能的多取2千克/箱的,学生自主完成,汇报结果) 生:共有四种方法:分别是2千克取4箱、3箱、2箱、1箱的情况。 实用文档

六年级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典型解法的整理和练习

1、分数应用题类型总结 第一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单位“1”,用乘法。 “是”“比”“占”后面是单位1,已知单位“1”,用乘法。 “是比占”相当于“=” “的”相当于“×” 例1: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3,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 = 乙数 × 53 即25×5 3=15 1.(1)某校有男生240人,女生是男生的 6 5,女生有多少人? 第二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未知单位“1”,用除法。 “是”“比”“占”后面是单位1,未知单位“1”,用除法。 “是比占”相当于“=” “的”相当于“×” 例: 甲数是乙数的5 3,甲数是15,求乙是多少? 甲 = 乙 × 53 即:15÷5 3=25 1、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 1,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 第三类、两步乘除 此类型的题是第一第二类题目综合运用,一般要经过两步才能得到答案。 1、A 、小明有图书48本,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6 5,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43,小利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倒着分析,从问题开始分析。 思路:a 、看问题求小利有图书多少本; B 、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3/4; 从ab 看,如果知道小芳的图书本数,即可求出小利有多少本图书,小芳的图书是单位‘1’,小利图书=小芳图书×1/4,从题目看,小芳的图书本数没有直接给出,现在还不能求出小利的图书本数,接着看题目。 C 、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5/6; 如果知道小明的图书本数即可求出小芳的图书本数,小明的图书是单位‘1’,小

芳图书=小明图书×5/6,随之可求出小利的图书本数; D 、最后,彩蛋来了,“小明有图书48本” 有了这个条件,根据c 可求出小芳的图书本数,根据b 可求出小利图书本数。 看明白了吗?从问题开始分析,根据条件一步步得到答案,像柯南找破案一样,很酷吧。自己尝试做一下吧 B 、小利有图书45本,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65,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4 3,小明有图书多少本? 2、A 、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 169,又是苹果树的32 15,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 B 、果园里有桃树45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169,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017,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 第四类、比单位“1”多或者少,已知单位“1”.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已知乙,求甲。 甲=乙×(1+几分之几) 1、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有180kg,梨比苹果多9 1,苹果多少千克? 2、林场有400棵杨树,槐树的棵数比杨树多8 1,林场有多少棵槐树? 甲比乙少几分之几,已知乙,求甲。 甲=乙×(1-几分之几) 6、某校有男生240人,女生比男生少6 1,女生有多少人?

用比的方法解决分数应用题

用比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整数、小数应用题的拓展,又是学生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为其数量关系抽象,复杂,解题方法灵活多变。实际上,分数应用题与比的应用题虽然有各自的题型特点和解答方法,但却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抓住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和抓住量与比(份数)的对应关系来解题的方法是及其相似的。因此,用比的知识去解答分数应用题,显得简便快捷,具体形象,学生容易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抓住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和抓住量与比(份数)的对应关系来解题的方法是及其相似的。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比”和“分数”的合理转化 教学难点: 理清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 1、某班有男生人数20人,是女生人数的5 4,女生人数有多少人?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二、拓展研究 变式1:某班男生有30人,比女生多 51,女生人数多少人? 变式2: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1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5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三、加深巩固 练习一、妈妈买了一套衣服一共花了400元,其中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5 3,上衣多少元? 练习二、已知一个圆锥体与一个圆柱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240立方厘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练习三、一种药水,药液是水的 151,现在有这种药水32千克,水和药液各多少千克? 练习四、一堆煤,用去5 3,比剩下的多20吨,用去多少吨?

课后练习(近5年瑞安市小学数学毕业考试题) 1、截止2008年,我市共获得温州名牌产品75个,获得浙江名牌产品数是获得温州名牌产品数的157,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数是获得温州名牌产品数的251 ,获得浙江名牌产品的有几个? 2、学校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六(1)班同学共读课外书240本,比六(2)班多读 15 。六(2)班共读课外书多少本? 3、水果店上午售出苹果30箱,下午售出剩下的 45 正好是60箱。水果店原来有苹果多少箱? 4、聪聪看一本数学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占总页数的41,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53 ,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5、小芳妈妈去银泰百货商场购买一套衣服用去5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43 。一件上衣多少元?

小学五、六年级解方程应用题分类练习题

解方程应用题巩固训练 购物问题: 1、食堂买了8千克黄瓜,付出15元,找回1.4元,每千克黄瓜是多少钱? 2、买4枝钢笔比买5枝圆珠笔要多花2.2元,每枝圆珠笔的价钱是0.6元,每枝钢笔是多 少元? 3、明明家买了一套桌椅,6张椅子配一张桌子,一共用了1120元。如果一张餐桌730元, 那么一把椅子多少元? 4、王老师带500元去买足球。买了12个足球后,还剩140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5、奶奶买4袋牛奶和2个面包,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5.2元,每个面包5.4元,每 袋牛奶多少元? 6、大瓜去买大米和面粉,每千克大米2.6元,每千克面粉2.3元,他买了20千克面粉和若干大米,共付款61.6元,买大米多少千克? “谁是谁的几倍多(少)几”问题: Part1 1、有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540本书,比乙书架的3倍少30本.乙书架有多少本 书? 2、甲、乙两人做零件.甲做了240个,比乙做的2倍还多40个.乙做了多少个? 2、培英小学有学生350人,比红星小学的学生的3倍少19人.红星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3、水果店运来橘子340千克,比运来苹果的3倍少80千克.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4、一只鲸的体重比一只大象的体重的37.5倍多12吨.已知鲸的体重是162吨,大象的体 重是多少吨? 5、某玩具厂九月份的产量比八月份产量的2.5倍还多500个.已知九月份的产量是3500 个,八月份的产量是多少? 6、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台,去年平 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7、某饲养场养鸡352只,比鸭的只数的4倍还多32只。养鸭多少只? Part2 1、育新小学共有108人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4倍。参加科 技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六年级分数的应用题及详细答案完整版

六年级分数的应用题及 详细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分数的应用题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分数应用题的答案: 1、分析:用去1/2和5桶,还剩30%,可以理解为,5桶所占的分率为1-1/ 2-30% (从单位1中去掉1/2和30%),当然,也可以画线段图来理解。 所以列式为:5÷(1-1/2-30%) 2、分析: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题中的7/10的 单位1为“它”也就是一根钢管10米,1/3的单位1是第一次截去后余下的钢管的长度,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相同,所以要统一单位1,即都转化为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显然,“第一次截去它的7/10”不用再转化了,重点是“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转化为第二次截去了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年级上册列表法解决问题 专项练习(内附答案)

列表法解决问题 租船问题:默默班级总共28人准备周末去公园划船,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问:在每条船都坐满人的情况下,哪一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方案大船小船总人数总价 15条0条30人50元 24条1条28人√48元★ 33条3条30人54元 42条4条28人√52元 51条6条30人58元 60条7条28人√56元 答:第二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提示: 1、列表时,把大数据放在前面,这样可以节省方案数。例如,大船人数比小船人多,所以就按照大船在前面来列表。 2、固定一个数据由大到小依次递减(或由小到大依次递增),再计算另一个数据,最后再计算题目要求的数据。例如,固定大船,最多是5条大船,然后大船依次减少:4条、3条、2条、1条、0条,再算出相应的小船的条数,最后再计算总人数和总价。 运输问题:杭州梦幻欢乐世界需要8吨水泥完善设施,用下面两种车运水泥:小货车每次运2吨,大货车每次运3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恰好运来8吨水泥? 住房问题: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 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付钱问题: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答案: 运输问题: 方案大货车小货车总量 13次0次9吨 22次1次8吨√ 31次3次9吨 40次4次8吨√ 答:按照方案2和方案4安排恰好运来8吨水泥。 住房问题: 方案3人间2人间总人数 18间0间24人 27间1间23人√ 36间3间24人 45间4间23人√ 54间6间24人 63间7间23人√ 72间9间24人 81间10间23人√ 90间12间24人 答:有4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付钱问题: 方案5元2元总价 16张0张30元√

六年级数学用 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教学文稿

第3讲转化法解题(1) 专题简析 城西小学护林小队分成三组植树,第一组植树的棵数是其他两组植树棵数 的一半,第二组植树的棵数是其他两组植树棵数的5 7 ,第三组植树51棵。三个 组共植树多少棵?举一反三 1、红星小学一、二年级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 4 ,三、四年级人数占其他年 级总人数的1 3 ,五、六年级共240人,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食堂买来土豆、茄子、青椒三种蔬菜。土豆的质量占其他两种蔬菜质量的1 3 , 茄子的质量占其他两种蔬菜质量的2 5 ,买来的青椒共26千克。食堂买来三种 蔬菜共多少千克?

3、某幼儿园的小朋友做手工,红花的朵数占蓝花、黄花总朵数的2 3 ,蓝花的朵 数占红花、蓝花总朵数的1 6 ,黄花做了16朵,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共做了 多少朵? 典型例题2(限时15分钟) 某小学声乐组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 8 ,增加了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总人 数的2 3 ,该小学声乐组原来有多少名学生? 举一反三 1、五(6)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 11 ,本学期转进1名男同学后,男生人数占 全班人数的13 28 。全班现在有学生多少人?

2、某小组同学一起做风车,小明做的风车数量占该小组风车总数的1 5 ,他又做 了3个,这时他做的风车数量占该小组风车总数的2 7 ,该小组原来一共做了 多少个风车? 3、书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数的本书占总数的3 7 ,如果上层增加7本,则占 总数的1 2 ,书架上原有多少本书? 典型例题3(限时15分钟) 有两堆煤共1764千克,用去第一堆的1 4 ,用去了第二堆的504千克后,两堆 煤所剩下的质量相等,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千克?举一反三 1、新民小学毕业班有200名学生,选出24名女生和男生人数的1 6 去参加数学竞 赛,剩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该校毕业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名?

六年级解方程应用题

0解方程应用题2011-10-9 一、汽车在平路上走30km∕h,上坡路28km∕h,下坡路35km∕h,现在走了142千米的路程,去的时候用4小时30分钟回来时用4小时42分钟,这段平路是多少km?去的时候上坡路、下坡路各是多少km? 二、某校航空模型小组在飞机模型比赛中,第一架模型飞机比第二架模型飞机少飞行480米.已知第一架模型飞机的速度比第二架模型飞机的速度快1米/秒,两架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分别为12分和16分,这两架模型飞机各飞行了多少距离? 三、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通向出发,多少分钟后他们第一次相遇?若反向出发,多少时间后相遇? 四、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已知A,B两地相距24千米,甲乙两人的行进速度之比是2:3.问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五、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90千米,现有一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30分钟后,另有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问摩托车出发后几小时与汽车相遇?

六、丽丽和家家去书店买书,他们同时喜欢上了一本书,最后丽丽用自己的钱的5分之3,家家用自己的钱的3分之2各买了一本,丽丽剩下的钱比家家剩下的钱多5块。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书多少钱? 七、某班学生要去一个农场参加学农活动,农场招待所的所有房间用于接待这些学生住宿。若每个房间住4人,则有13人没有房间住;若每个房间住6人,则所有的房间里一共还空3个床位。问:农场招待所有多少个房间?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 八、某校初一有师生199人要租车外出旅游。如果租用可乘坐45名乘客的甲种旅行车,每辆租金400元;如果租用可乘坐32名乘客的乙种旅行车,每辆租金300元。若同时租用两种车,费用最低是各租多少辆?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九、某同学在英东体育馆参加完活动后返回学校上课,步行速度为每小时6km,若只靠步行返回学校上课则会迟到30分钟,若先步行5分钟走到一处公交车站,立即乘公交车返回学校,则回校时离上课时间还有25分钟,已知学校与体育馆的距离为9km。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同学只靠步行返校,需要步行多少时间? (2)若该同学乘车返校,求他所乘公交车的行驶速度。 十、某校初一(2)班部分同学到宝墨园划船欢度“六一”儿童节,租了若干条船,如果每船坐5人,则多4人,如果每船先坐满6人,(每船最多可坐6人),则最后坐的一条船上只坐了3人 (1) 试求初一(2)班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活动?他们租了几条船?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 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有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较为隐蔽,所求的问题有时又有几种可能,遇着这样的应用题,可以采用列举法来分析思考。一般可以用列表的方式,把应用题的条件所涉及的数量关系或答案的各种可能一一列举出来,使人“了如指掌”,这样就能很快地把题目解答出来,这就是列举法。 【典型例题】 例1:有一个伍分币,4个贰分币,8个壹分币。要拿9分钱,有几种拿法? 要拿9分钱 有几种拿法? 分析与解如果是随便拿9分钱,那是很容易的。难就难在把所有的情况考虑全,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地全部解出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应用列举法,把各种情况用列表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这样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在列表中应先排伍分币,再排贰分币,最后排壹分币。这样按顺序排,就可以保证既 答:可以有7种拿法。 用列举法解题时,可以不再列式计算,如果要求列式计算,请你参考上面的表格,然后再列式计算。 为了保证结果的正确,你可以利用每次取出各种币的个数和每种币的币值进行口算验算。如:第一种情况是(512112 ?+?+?=)9分。 例2 奶奶今年60岁,孙女小军今年12岁。几年后奶奶的年龄是孙女年龄的3倍? 分析与解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年龄问题”,由于每个人年龄增长的年岁都是相同的,即奶奶长几岁,孙女也长几岁,她们年龄的差是不变的,奶奶总比孙女大(60-12=)48岁。“几年后奶奶的年龄是孙女年龄的3倍”,这时奶奶的年龄比孙女的年龄大(3-1=)2倍。抓住“差”和“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就可以列式计算。 解法1 (1)奶奶的年龄是孙女年龄的3倍时,孙女的年龄是: ()() 60123148224 -÷-=÷=(岁) (2)孙女24岁时应该在几年以后: 24-12=12(年) 综合列式计算:

小学奥数教程分数应用题及答案(三)

1. 分析题目确定单位“1” 2. 准确找到量所对应的率,利用量÷对应率=单位“1”解题 3. 抓住不变量,统一单位“1” 一、知识点概述: 分数应用题是研究数量之间份数关系的典型应用题,一方面它是在整数应用题上的延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在解这类问题时,分析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是解题的关键. 关键:分数应用题经常要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我们往往把其中的一个量看作是标准量.也称为:单位“1”,进行对比分析。在几个量中,关键也是要找准单位“1”和对应的百分率,以及对应量三者的关系 例如:(1)a 是b 的几分之几,就把数b 看作单位“1”. (2)甲比乙多1 8 ,乙比甲少几分之几? 方法一:可设乙为单位“1”,则甲为19188+=,因此乙比甲少191 889 ÷=. 方法二:可设乙为8份,则甲为9份,因此乙比甲少1 199 ÷=. 二、怎样找准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解答题关键: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 解题关键: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分数应用题(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