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鸦片战争学案

鸦片战争学案

寿阳一中352课堂教学导学案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其间中国人民的大型反抗斗争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对以上事件的简要经过与影响应强化掌握。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难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方法】联系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结合《南京条约》分

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比两次鸦片战争,体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

争的继续与扩大

【概念辨析】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

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50第一子目,完成下列表格,并结合以下图表谈谈你对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历史发展对比的认识。[关键词:高速发展闭关锁国]

3

、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英国远道而来,中国在本土作战,请结合教材53页解析与探究回答为什么中国战败?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3)根本原因:

(4)主要教训:

[合作探究]

课堂探究一:鸦片战争的历史思考

材料一 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课堂探究二:史料评析

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2)据材料二,提取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据此说明哪一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12分)

课堂探究三:鸦片战争的历史反思

材料三: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3)材料三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

【课后演练】

1.“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

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2、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这么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应当

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

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

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

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4.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D.“门户开放”政策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

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

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 领事裁判权

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 开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6、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

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7.、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