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中特期末试题题库

毛中特期末试题题库

毛中特期末试题题库
毛中特期末试题题库

毛中特下册题库

多套试题

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16.0)

1. 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标准答案:错

2. 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毛泽东。(对)标准答案:对

3.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一致的。(错)标准答案:错

4.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改革。(错)标准答案:错

5.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标准答案:对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对)标准答案:错

7. 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时刻准备打仗。(错)标准答案:错

8. 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错)标准答案:错

9.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对)标准答案:对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失去了领导地位。(错)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得分:33.0)

11.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C)标准答案:C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 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人物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 )建设放在第一位。(D)标准答案:D

A. 机械化

B. 信息化

C. 现代化

D. 革命化

13.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标准答案:A

A.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 实现全面小康

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C)标准答案:A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 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 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5. 对外开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D)标准答案:B

A. “引进来”的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

B. “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C. 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的数量

D. “引进来”的数量和“走出去”的质量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D)标准答案:C

A. 两者是并列的

B. 两者同时实现同时完成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会后工作的总基调是()(C)标准答案:C

A. 稳中有为

B. 稳中求变

C. 稳中求进

D. 稳中有变

18.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A)标准答案:A

A. 实行差额选举

B. 按党派分配名额

C. 按单位分配名额

D. 实行等额选举

19. 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D)标准答案:D

A. 二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

B. 二者是两个阶段上的不同目标

C. 二者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D. 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

2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B)标准答案:B

A. 阶级斗争

B. 改革

C. 物质利益原则

D. 精神激励

2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A)标准答案:A

A. 改革

B.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C.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D.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2.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C)标准答案:C

A.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 实用主义的标准

C.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 检验真理的标准

23. 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标准答案:D

A. 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24. 民主的发展程度越高,民主的本质就越优越。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D)标准答案:C

A. 肯定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区别

B. 否认了民主发展程度与民主本质的联系

C. 认为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本质

D. 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发展程度

25.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标准答案:B

A. 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 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 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B)标准答案:A

A. 思想道德建设

B. 科学建设

C. 教育事业

D. 文化建设

27.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A)标准答案:A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个体经济

D. 股份制经济

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标准答案:A

A. 本质属性

B. 表现形式

C. 政治体制

D. 经济体制

2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标准答案:A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30.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标准答案:A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31. 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B)标准答案:B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D)标准答案:A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A)标准答案:A

A. 台湾问题

B. 香港问题

C. 澳门问题

D. 西藏问题

34. 中英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是在()举行。(A)标准答案:C

A. 1984年9月13日

B. 1984年12月19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0年4月30日

35. 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C)标准答案:D

A. 特别优惠

B. 严格监管

C. 减税让利

D. 国民待遇

3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C)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 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37.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根本之策是()(A)标准答案:C

A. 让人民监督权力

B.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C.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 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8.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 )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A)标准答案:D

A. 思想

B. 政治

C. 文化

D. 经济

39. 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C)标准答案:D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40. 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B)标准答案:B

A. 生存权和劳动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41.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根本的人权是()(B)标准答案:C

A. 知情权与监督权

B. 平等权与自由权

C. 生存权和发展权

D. 表达权与参政权

42. 改革是()(D)标准答案:D

A.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43.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B)标准答案:B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发展

D. 各民族共同繁荣

44. 澳门问题产生的依据条约是()(D)标准答案:B

A. 南京条约

B. 中葡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45.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A)标准答案:D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南方谈话

46.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B)标准答案:B

A. 1979年

B. 1982年

C. 1983年

D. 1984年

47.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B)标

准答案:C

A. 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B.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 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48.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B)标准答案:C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社会稳定

49. 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C)标准答案:C

A. 政府

B. 企业

C. 人民群众

D. 国家

50. 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是( )(A)标准答案:A

A. 实现人民的利益

B. 维护党的利益

C. 推动生产发展

D. 提高综合国力

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得分:14.0)

51. 对外开放中的多层次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经济技术开发区

D. 沿海经济开发区

5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ABCD)标准答案:ABCD

A. 公平正义;

B. 民主法治;

C. 安定有序;

D.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ABC)标准答案:ABC

A. 队伍迅速壮大

B. 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岗位流动加快

D. 不再是领导阶级

54. 对外开放的领域包括()(ABCD)标准答案:ABCD

A. 金融

B. 保险

C. 房地产

D. 科教文化

55.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ABCD)标准答案:ABD

A. 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

D. 世界分工越来越细的产物

5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ABC)标准答案:ABC

A. 这是由“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B. 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C. 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D. 广大农民群众比工人阶级更具先进性

57. 文化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到()(ABCD)标准答案:ABC

A.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B. 建设健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58.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BCD)标准答案:ABCD

A.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 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 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D. 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5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动分配外其他分配方式有()(ABC)标准答案:ABC

A. 按资分配

B.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 按生产要素分配

D. 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60.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是()(ABCD)标准答案:BCD

A.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 保卫领土领海领空及海洋、太空、网络电磁空间安全

C.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D. 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44444

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0.0)

1.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标准答案:错

2. 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标准答案:对

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日就是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之时。()标准答案:错

4.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标准答案:对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标准答案:错

6. 按劳分配和其它分配方式之间是矛盾的。()标准答案:错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标准答案:错

8. 我国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标准答案:对

9.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标准答案:错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大致经历了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两个重要历史时期。()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得分:0.0)

11. 香港澳门问题是()()标准答案:A

A. 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B. 中国内政问题

C. 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的问题

D. 不可以谈判的问题

12.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标准答案:C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密切联系群众

D. 批评与自我批评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标准答案:C

A. 两者是并列的

B. 两者同时实现同时完成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保函“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标准答案:A

A. 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

B.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

C. 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

D.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

15.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标准答案:A

A.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 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C.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 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16. 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是( )()标准答案:A

A. 实现人民的利益

B. 维护党的利益

C. 推动生产发展

D. 提高综合国力

17.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标准答案:A

A.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 实现全面小康

18. 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的战略决策。()标准答案:D

A. 海南

B. 重庆

C. 厦门

D. 上海浦东新区

19.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年份是()()标准答案:C

A. 1990年

B. 1991年

C. 1992年

D. 1993年

20.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 )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标准答案:C

A. 夺取政权

B. 解放全人类

C. 为人民服务

D. 推翻“三座大山”

21. 对外开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标准答案:B

A. “引进来”的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

B. “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C. 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的数量

D. “引进来”的数量和“走出去”的质量

22. 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制度。()标准答案:C

A. 政治管理

B. 社会经济

C.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D. 税收

2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 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24. 我国的改革()()标准答案:C

A. 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

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 目标是扩大世界影响

25.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标准答案:D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南方谈话

2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标准答案:C

A. 一切为了党

B. 一切为了国家

C. 一切为了人民

D. 一切为了发展

27.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答案:B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8.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标准答案:B

A. 阶级斗争

B. 改革

C. 物质利益原则

D. 精神激励

29.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标准答案:A

A. 改革

B.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C.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D.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0.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标准答案:C

A.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 实用主义的标准

C.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 检验真理的标准

31. 国家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制度是()()标准答案:A

A. 社会保障制度

B. 按困难群众需要分配制度

C. 维护社会稳定制度

D. 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平均分配制度

32. 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标准答案:D

A. 惩治腐败

B. 实现四个现代化

C. 发展生产力

D. 改革开放

33. 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标准答案:C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B. 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 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 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标准答案:A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5.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标准答案:D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 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标准答案:A

A. 思想道德建设

B. 科学建设

C. 教育事业

D. 文化建设

37.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标准答案:D

A. 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B. 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

C. 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

D. 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38. 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标准答案:B

A. 生存权和劳动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39.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标准答案:A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4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根本原因是()()标准答案:B

A.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 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D. 多种筹资方式并存

41. 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标准答案:B

A. 合作共事

B. 参政监督

C. 沟通关系

D. 自我教育

42.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标准答案:B

A. 1979年

B. 1982年

C. 1983年

D. 1984年

43. 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源于党的( )()标准答案:A

A.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

B. “人民战争”的思想

C. “军民鱼水情、患难与共”的思想

D. “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思想

44. 中葡关于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是在()举行。()标准答案:D

A. 1984年9月13日

B. 1987年4月13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45. 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标准答案:B

A. 国家政权机关

B. 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 各阶级的联盟

D. 人民团结

46.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标准答案:B

A. “一国两制”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 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4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标准答案: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 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 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48.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签署的。()标准答案:B

A. 1984年9月

B. 1987年4月

C. 1997年7月

D. 1982年9月

49. “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标准答案:A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5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 )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标准答案:D

A.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 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制结合

C. 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D.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得分:0.0)

51. 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核心()()标准答案:ABC

A.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D. 坚持中国制造

52. 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标准答案:ABC

A. 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目的

C. 稳定是前提

D. 改革是目的

53.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标准答案:AB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C. 共产党以外的政党也能救中国

D. 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54. 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标准答案:ABC

A. 必须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B. 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C. 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D. 必须警惕知识分子的反作用

5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标准答案:ABD

A. 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 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 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 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56. 从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已经推出实施的措施有()()标准答案:ABCD

A. 港股直通车

B. 建立更紧密经贸安排

C. 开放人民币业务

D. 增加个人游

57.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是()()标准答案:ABCD

A.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B.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C.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D. 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5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标准答案:ABC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 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59. 对外开放中的宽领域包括()()标准答案:ABCD

A. 国际商品市场

B. 国际资本市场

C. 国际技术市场

D. 国际劳务市场

60.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标准答案:ABCD

A.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B.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C. 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 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5555555

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0.0)

1.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准答案:对

2. 在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安全保障。()标准答案:对

3.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时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标准答案:错

4.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改革。()标准答案:错

5. 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标准答案:对

6.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标准答案:对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标准答案:对

8.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标准答案:对

9. 共同富裕是指全国各地、所有人们同步富裕。()标准答案:错

10. 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行两种制度长期不变。()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得分:0.0)

11. 对外开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标准答案:B

A. “引进来”的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

B. “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C. 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的数量

D. “引进来”的数量和“走出去”的质量

12. 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标准答案:B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纠

1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 )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标准答案:A

A. 长期革命斗争

B. 社会主义建设

C. 改革开放

D. 加强自身建设

14.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标准答案:B

A. 改革开放

B. 自己的发展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标准答案:B

A. 广泛性

B. 真实性

C. 阶级性

D. 现实性

16. 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制度。()标准答案:C

A. 政治管理

B. 社会经济

C.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D. 税收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标准答案:C

A. 一切为了党

B. 一切为了国家

C. 一切为了人民

D. 一切为了发展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根本原因是()()标准答案:B

A.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 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D. 多种筹资方式并存

19.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答案:B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0. 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D

A. 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标准答案:C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 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22.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标准答案:A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个体经济

D. 股份制经济

23. 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标准答案:B

A. 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

B.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 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 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

24.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标准答案:A

A.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D. 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25.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标准答案:D

A. 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B. 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

C. 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

D. 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26.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标准答案:A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27. 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标准答案:C

A. 政府

B. 企业

C. 人民群众

D. 国家

28. 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标准答案:B

A. 合作共事

B. 参政监督

C. 沟通关系

D. 自我教育

29.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

A. 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 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 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3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标准答案:A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 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 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1. 中葡关于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是在()举行。()标准答案:D

A. 1984年9月13日

B. 1987年4月13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32. 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标准答案:D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3. 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的战略决策。()标准答案:D

A. 海南

B. 重庆

C. 厦门

D. 上海浦东新区

3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 )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标准答案:D

A.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 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制结合

C. 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D.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5. 改革是()()标准答案:D

A.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标准答案: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 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 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37.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标准答案:B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 长期的基本国策

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 当前的权宜之计

38.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标准答案:B

A. 1979年

B. 1982年

C. 1983年

D. 1984年

39.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标准答案:B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0.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标准答案:B

A. 工人

B. 农民

C. 共产党员

D. 知识分子

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标准答案:D

A. 大同社会思想;

B. 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C. 三民主义;

D.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2.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标准答案:A

A. 基本国策

B. 基本方针

C. 基本制度

D. 基本政策

43.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标准答案:B

A.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 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44.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标准答案:C

A. 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 台、港、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 特别行政区没有国防和外交权

45.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标准答案:B

A.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6.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标准答案:B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发展

D. 各民族共同繁荣

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标准答案:A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8. ( )强调要坚持“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标准答案:C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49.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答案:C

A. 根本任务

B. 根本原则

C. 本质属性

D. 基本要求

50.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标准答案:B

A. 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 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 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 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得分:0.0)

51.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标准答案:BCD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广州起义

52. 生态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到()()标准答案:ABC

A.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B.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C.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D. 形成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关系

5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标准答案:ABD

A. 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

B.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C.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D. 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54.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标准答案:ABD

A. 立法权

B.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 独立的外交权

D. 行政管理权

55. 香港问题产生的依据条约是()()标准答案:ABD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56. 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核心()()标准答案:ABC

A.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D. 坚持中国制造

57. 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标准答案:ABC

A. 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目的

C. 稳定是前提

D. 改革是目的

58.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包括()()标准答案:ABCD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爱好和平

D. 勤劳勇敢

59.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答案:ABCD

A. 民主选举

B. 民主决策

C. 民主管理

D. 民主监督

60. 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 )()标准答案:ABD

A. 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B. 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

C. 共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最新考研政治毛中特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毛中特模拟试题及答案:毛泽东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科学地区分了中国革命对象和中国资产阶级 B。农村包围xx革命道路的基本形成 C。认识到农民问题是xx革命的中心问题 D。科学分析了xx社会各阶级 2.xx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C.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xx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人民的xx精神财富 D.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2.xx的理论渊源是() A.xx优秀的传统文化 B.马列主义 C。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1927年7月至1935年1月是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等文章,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区分中国革命对象和中国资产阶级,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毛泽东的很多著作中都有体现。选项C,毛泽东的确很早就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比如,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选项D 科学区分了中国社会各阶级,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根本前提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前提,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备选项A、B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我们经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确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十月革命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以后,就属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条件下产生。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D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因此备选项A、B、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二、多项选择题

2019年秋季终考试题--毛中特试卷A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3959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 参考答案 论述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0分) 参考答案: 要点一: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10分) 要点二:遵义会议后,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确立和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0 分) 要点三: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确定了“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10分) 要点四:1937年夏,毛泽东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深入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

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10分) 要点五: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制定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对于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 要点六: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前后,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演说、论著等发表,论述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10分)要点七: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次伟大的创举。(10分)要点八: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保证了党沿着正确的路线不断取得胜利。(10分) 评阅说明: 第一,该题共计八大要点,合计80分,这80分作为基本理论的分数。学生所答内容只要与参考要点意思一致即可,不需要完全一致。 第二,剩余的20分,作为奖励分数,即如果考生的作答能够做到论述严谨、联系实际、语句通顺、结构严密和论述充分,那么,可以给予奖励分,具体分数由阅卷老师视情况决定。否则,不给予奖励分。

毛中特期末试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P90),特点(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述)(P90-9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①经济结构:国营经济引导下五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②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③主要矛盾: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国外: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P117)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118-119)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内涵体现在:①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盛会主义的本质 ②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3.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P157)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37)什么是小康社会?(P1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5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9) 坚持基本路线,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一、三者相互促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第二、三者相互制约。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是造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发展的主体与动力,又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6、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P192) 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再次,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主体地位体现: ①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②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③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得收入的参照标准 7.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P18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资金短缺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吸纳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公有制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8.依法治国的意义(P237)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法制。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五,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9.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276)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什么?(P27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10. 一国两制的意义(P303) 1、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同一问题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毛中特期末考试要点

2014到2015年 考试题型与重点章节 1.题型 单选题20% 20 多选题10% 5 简答题30%3 材料题20%2 论述题20%1 2.重点章节 重点章节出主观题与客观题,非重点章节出客观题,所以,需要进行全面复习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p3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4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间的关系p5,6,74.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p27.28.29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29,30,31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p38, 39,40,41,42 7.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族主义革命间的区别43 8.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间的关系43 9. 能够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原因64 10.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66,67 11.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与偏差68 ▼出现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是: 第一,对中国国情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二,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求成、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 第三,虽然我们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法是创新的,但受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影响,急于消灭私有制经济,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等。

1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间的关系 (1)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是要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要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际是一场革命。 (2)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对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行合理的修正; 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所确立的制度。 (4)社会主义改革不是要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现阶段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不是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96 两层基本含义间的关系9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间的关系97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

毛中特试题

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0.0)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田园牧歌式的社会。()标准答案:错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标准答案:对 3. 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标准答案:对 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标准答案:对 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标准答案:对 6. 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标准答案:错 7. 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标准答案:对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标准答案:错 9.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标准答案:对 10.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得分:0.0) 11.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标准答案:C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标准答案: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 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 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13.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标准答案:B A.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 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14.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根本的人权是()()标准答案:C A. 知情权与监督权 B. 平等权与自由权 C. 生存权和发展权 D. 表达权与参政权 15. 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 A. 和谐社会是最高理想 B. 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 C. 和谐社会是全体公民的理想

毛中特考试试卷与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期末考试(查)卷 适用专业:A卷 注意事项:1、请在试卷的密封处填写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考试时间共 分钟。 、综合类考题答案位置不够,可写在所附的白纸上。 、演草请使用所提供的专用白纸,不准使用自备纸张。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一、单 正确选项写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三民主义 、邓小平理论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革命的前途不同 ??革命的对象不同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人口多,底子薄 ?.地区发展不平衡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是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

毛中特考试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马克思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的理论。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失误。大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的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道路。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

毛中特(毛概)期末主观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党都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2、始终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足劳动力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短缺的比较优势格局,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力地带动了对外贸易、国内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始终坚持在开放中维护经济安全。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这一宗旨。 5、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 三、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在改革方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重点改革对象,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各方面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的机制体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能体现出改革成果的即是我国有国家调控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改革,增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活力,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生气,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不断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努力构建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不断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信息等,紧跟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四、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道路与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实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还是社会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也为我国今后的改革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的条件和经验,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实行了市场经济,挽救了濒临崩溃的经济,使其重新具有生机和活力。 五、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六、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5、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举措,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养老就医等,件件关系群众生活,事事关乎人心向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爱民、亲民、为民、利民的党。 七、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一是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 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转型。 2、二是明确和强化政府在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凡是属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权力与责任, 一律还给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凡是属于政府的权力与责任, 则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3、三是创新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责任的最佳实现形式 4、四是完善省县财政管理体制, 确保基层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经济能力。 5、五是积极稳妥地开放地方资本市场, 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八、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是这是就全国而言,有些地区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根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九、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客观上要求有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所必要的。 2. 一是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3 二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4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十、创新型国家的涵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十一、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十二、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稳定较快地发展国民经济,有赖于处理好经济工作当中的各项关系,借助合 理、合适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2.调整经济结构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3.尽快实现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漂移”。 4.还要发挥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引领作用 十五、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 发展轨道。一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五是打好节能减排攻 坚战和持久战。六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6.②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一是优化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区 域协调发展。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四是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 对气候变化。十六、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什么; 7.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展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路。3、以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为根本。4、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5、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十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应包括哪些内容?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二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认识 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更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完善人生旅 程的理论指南。 2、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3、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 巨大的作用。 二十二、怎样才能使我国从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 1、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高度 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二十三、公平正义的内涵是什么?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二十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章试题

第十章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 培养“四有”新人 B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 弘扬民族精神 D 弘扬科学精神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民族精神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指建设 A儒家文化B传统文化 C 中华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民主法制建设 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中华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民族精神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7.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间 A 2005 B 2006 C 2007 D2008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思想道德建设 B 教育和科学 C 文化体制改革 D 文化产业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A 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 B 精神动力 C 思想保证 D 物质保证 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 B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最新毛中特期末复习测试题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题 (A卷) (供10级各专业使用,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农民阶级 3、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 A、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4、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参议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多党合作联席会议 D、人民代表大会 5、在中国各政党中,各民主党派是() A、参政党 B、执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6、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7、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主要著作是() 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C、《论十大关系》 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A、党的先进性 B、党的领导 C、与时俱进 D、执政为民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市场经济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展 D、计划经济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新的社会阶层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2、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 13、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不使用武力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统一日期可以无限期拖延 D、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统一后,台湾与香港,澳门享受同等待遇 14、坚持党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D、工农联合专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4个答案正确,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包括()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E、解放思想 17.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 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全国的革命形势在向前发展 C、良好的群众基础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 ) A、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E、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D.保护民族工商业 E.一化三改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题3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

十八大文献中的选择题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

常州大学毛中特期末考试题目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读本P450)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起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读本P449)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共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实事求是;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它们之间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邓小平理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需要;科学发展观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答: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书P12-13) 答: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这一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二,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第三,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总之,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