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年全国高考陕西省试题(文综)

2009年全国高考陕西省试题(文综)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7页。第II卷8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应选C.上海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A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选A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

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

6.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m

B. 110m

C. 170m

D. 220m

【解析】从题目当中很清楚看出,两地高度分别为260和150,故高差为110选B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①水平距离最长,不会是直线,③水平距离最短,两地之间的最高点可达375米左右,排除法,可选D.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解析】运输重型机械,最好选平坦的道路,故选B.道路①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9.在该水源地内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解析】从图4可以看出,阳坡面积大于阴坡,面积越大,坡度越小选A,而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算出阔叶林面积不是最小

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止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解析】根据图表,阳坡水土流失较重,选B.

1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解析】该地为亚热带,且为调水的水源地、谷地。选C,汉江谷地。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现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粘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

目。

2.第II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I卷共4大题,共160分。

4.36.(36分)根据图5和表3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图5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① 阿特巴拉河▲ 4307山峰^1500〉等降水量线(mm|年)~河流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分)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

【解析】该题难度不大,题目当中提供的信息比较明显,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尼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取决于流域的降水季节变化,取决于流域的气候特点,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气候区,流域径流和气候的变化影响流域的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

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9.(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

【解析】角色要从材料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即可,历史背景注意要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要求。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1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黑奴贸易的影响,注意要从非洲、美洲、欧洲和世界多角度分析。参考答案:(2)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11分)

【解析】考查了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3)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9分)

【解析】考查了气候分布规律和气候的特点,依据里斯本的地理位置确定其气候类型,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和成因。

参考答案:(4)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5)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8分)

【解析】本题直接以历史命题材料三角贸易为背景设问,“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有何区别”一问,咋看起来难度较大,但只要学生能认真分析材料,准确把握材料,从试题所给的材料中概括出三角贸易的特点,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所学的教材有关国际贸易知识比较对照,从中概括出二者的差别,得高分是不难的。

参考答案:(5)现代贸易的对象一般是商品、技术和劳务。三角贸易中除了商品外,还把奴隶当作“商品“进行交易。

现代贸易以等价交换为基础原则,贸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上互利合作。三角贸易中存在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行为,导致财富主要流向欧美。

(6)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

【解析】“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问,要求学生对马克思《资本论》的一段叙述进行认真分析,理解资本扩张的二重性,这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具有较高难度。而“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让问题回归教材,试图让学生在理解资本二重性基础上概括出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知识点,这显然既结合了教材又从思维上给学生一个高门槛,显示出出题人的匠心独具。

参考答案:(6)马克思既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作用。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前提,让人民及时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体香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既体现了时代性,又考查了学生的基础,反映了能力主线。试题以《2009年地理高考考纲》为依据,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学习有用的地理),也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是老教材向新课程标准过度的一套好试卷。

一、试题分析:

1—2题:人口基础知识和地理计算能力;3—5题:大气知识、等值线和读图基本能力;6—8题:读地形剖面图,充分体现了学习地理的

有用性,中等难度;9—11题:材料和立意新颖,时代性强(丹江口水库),是老教材向新课程标准过度的一组好题,难度较大。36题:以地理高考钟爱的河流(尼罗河)为背景,设问少(3问),赋分高,难度不大,考生好下手,但要点多,得高分难。38题:以三角贸易为背景,3、4两问是地理,考查洋流和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考生比较容易得分。

二、试题评价:

1.与2008年相比,整体难度略有增大。选择题第1—2题难度比较适当,第3—5题等值线分析对头,很好找出正确答案。第6—8题难度稍大,第9—11题难度大,旧教材的思维方式很难解答此题。综合题总体难度不大,但考生在答题时难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区分度很好,如第36题的第(1)、(3)问等。

2.试题中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考查内容比重大。除选择题第1—2题为人文地理考查内容外,其余试题都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考查内容。同时注重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影响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命题的大方向,如何切入年年不同。

3.突出考查考生的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试题以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以自然为主、兼顾人文。在题目设计上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性的学科特点,试题减少了单纯知识性强、仅凭记忆的题目,而是采用以能力立意命题。命题意图明确,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正面引导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活动教学、探究式教学,其导向作用不

容忽视。如第36题(1)、(2)、(3)问,要求考生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位置、水系、等降水量线等有效信息,运用自然地理要素整体性规律和原理,分析表达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突显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4.强调考查考生地理思维的严谨性。考查等值线、剖面图等运用能力,体现高中新课程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如第9—11题,要求考生通过读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和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分析该地区生态保护、地区分布、地表结构特点等,第6—8题,要求考生通过对地形剖面图中的特点分析道路的重合,重型机械设备的运输需要道路较为平直。

5.题目能联系社会生活

题目关注到社会的热点、重点,联系实际,能结合地理环境特点,能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命题。如“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道路剖面图”、“南水北调”等。热点问题但这类题目不多,仅是点睛之笔,以起到关注人口、环境、贸易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