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泥土肥料学重点

泥土肥料学重点

泥土肥料学重点
泥土肥料学重点

土壤肥料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

注:计算题的题型有土壤孔隙度、腐殖化系数、复合肥和矿化率。这些计算题

老师说是课件上的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P13

分类:砂土、壤土、黏土。

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

种有机物质,即由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两大部分有机物质组成的。P18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供给作物养分;2、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3、促进团粒结构形成;4、增强土壤保肥性与缓冲性;5、其他作用。P24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1、坚持给土壤补充新的有机质,包括:大力发展畜牧业,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广开肥源;2、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P2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每千克土壤胶粒能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单位用cmol(+)/kg表示。P27

土壤阳离子直接反映出土壤的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和缓冲性能的强弱。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主要受土壤胶体的种类、数量及土壤溶液的PH值影响。

盐基饱和度:就是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P28

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离子量/阳离子交换量*100%。

土壤反应就是土壤酸碱性。P29

土壤反应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其区分决定于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与OH-的

浓度的比例。

土壤酸性的产生:1、生命活动产生的碳酸和有机酸;2、无机酸的作用;3、土壤胶体吸附性铝离子和活性离子的作用;4、土壤胶体吸附性氢离子的作用。

土壤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数量的反映。因此土壤酸度可根据H+在土壤中所在

的部位而分为两种类型;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P30

土壤孔隙:土粒之间相互连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孔洞。P33

土壤孔性:土壤孔隙的多少、大小和比例。

土粒密度:单位体积固体土粒的质量。单位g/cm3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土质量,单位是g/cm3或t/m3. P33

土壤孔度:单位体积自然状态的土壤中,所有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土壤孔度(%)=(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

土壤水分的能量:P49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

一个土-水系统移到温度和它完全相同的纯水池时所做的功。P49

土壤水分重力势:又称引力势,它是指由于重力场位置不同于参比状态水平面

而引起的势能变化。

土壤基模势:指土壤中矿质颗粒表面和有机质颗粒表面对水所产生的张力。其

值永远是负值。

土壤水分溶质势:指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水系统中移到一个没有溶质而其他状态均相同的水池时所做的功。

土壤水分压力势: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体系移到另一个压力体系,而温度、基质、溶质等状态完全相向的参比系统时所做的功。

土壤水分的调节和合理用水:P51

土壤水分的调节:1、土壤水分的平衡;2、土壤水分的调节:a、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如合理耕翻;b、中耕松土,增加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c、合理灌排;

d、深耕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

施肥基本原理:1、必需元素不可代替律;2、养分归还学说;3、最小养分律;4、报酬递减律。P154-157

常有氮肥种类和性质和施用

按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四类: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氮肥和长

效氮肥。

性质:碳铵是白色的细粒结晶,有强烈的氨臭,对眼鼻有刺激作用。它易溶于水,溶解度为21,其水溶液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碳铵化学性质很

不稳定,常温下敞口放置就能分解。

施用:碳铵可作基肥、追肥施用,但不宜做种肥及秧田追肥,以免伤害作物。

施用时,不论水田或旱地,均需深施,施后立即盖土。

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的措施:

1、氮肥深施;

2、氮肥与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

3、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

常有磷肥种类和性质和施用

根据磷肥中磷酸盐的溶解性质,可把磷肥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和难溶性磷肥

三种类型。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

性质:能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迅速,但在土壤中不稳定。贮存过

程中,容易吸湿结块,并会引起各种化学变化,使水溶性磷变成难溶性磷。

施用:1、集中施用;2、与有机肥混合施用;3、在酸性土壤上配合施用石灰;4、分层施用;5、根外追肥。

弱酸溶性磷肥

性质:物理性状好,一般情况下不吸湿、不结块、不腐蚀。便于贮存、运输和

施用。

施用:最适合作基肥,因其移动性比过磷酸钙还小,故应深施到根系密集的土

层中。

难溶性磷肥: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而只能溶于强酸的磷肥。只有少数吸

磷能力强的作物如油菜、绿肥等可以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当季肥效较差,而后

效较长。

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的途径

1、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磷肥;

2、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和轮作制度合理分配

磷肥;3、根据磷肥特性合理分配磷肥;4、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性:1、砂土类:通透性能好,保蓄性能差;养分含量低,施肥见效快;温度变幅大;宜耕期长;“发小苗不发老苗”;无有毒物质。2、

黏土类:通透性能好,保蓄性能强;养分含量高,肥效时间长;温度变幅小;

耕作性能差;“发老苗不发小苗”;可能有毒害物质存在;3、壤土类:在性质

上兼有砂土类和粘土类的优点。P15

土壤腐殖质:是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再合成的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特殊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P18

土壤吸收作用类型:1、土壤的机械吸收作用;2、土壤的物理吸收作用;3、化学吸收作用;4、生物吸收作用;5、离子的交换吸收作用。P26

土壤结构性:指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在土壤中的排列方式等。P36

团粒结构:团粒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团聚体,其直径约为0.25—

10mm。P37

土壤胶体特性:1、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2、带有电荷;3、分散性和凝聚性。P40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P45

萎蔫系数:一般植物根系的临界吸水为1.52*10^6Pa,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

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最高含水量。P45

毛管持水量: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P46

成土因素: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P64

土壤分布规律性:1、土壤水平地带性,包括土壤纬度地带性、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2、土壤垂直地带性。P76

江南地区红壤和砖红壤性土壤:是我国重要的土壤资源,盛产粮、棉、油料作

物和许多重要的林木。这类土壤广泛分布在北起长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迄东

南沿海和台湾诸岛,西到横断山脉南缘的丘陵山地和高原。集中分布于广东、

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浙江、云南、贵州和台湾诸省区;在湖北、四川、

安徽和西藏也有分布。总面积约为17亿亩,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是我国

面积最大的土壤资源之一。P85

有机肥的作用:1、有机肥料的营养作用;2、有机肥料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1)增加土壤有机质;(2)改善土壤结构;(3)提高土壤生物活性;(4)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3、提高产品品质;4、减轻环境污染。P194

有机肥的矿质化和腐殖化:一般来说,任何有机肥一经堆腐或施入农田,都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历分解和再合成过程。P196

绿肥:在农业生产中,凡利用绿色植物的幼嫩茎叶直接或间接施入土中作为肥料的都叫绿肥。P206

课后复习思考题

一、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P206

答:1、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培肥改良土壤;

2、富集流失养分,净化水质;

3、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4、促进畜牧业和养蜂业的发展;

5、改良低产土壤;

6、种植绿肥植物能绿化环境,减少尘土飞扬,净化空气。

二、比较说明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的特点以及在施用上应注意的问题?P167-P169

答:铵态氮肥的特点:1、易溶于水;2、能被土壤胶粒吸附;3、碱性条件下易分解;4、在土壤中能转化;

硝态氮肥特点如下:1、易溶于水;2、不能被土壤吸附;3、易进行反消化而损失;4、易燃易爆。硝态氮肥适用于多种土壤作物,特别是适宜旱作地区施用,对棉、烟、果、菜等经济作物尤为适用。硝态氮肥宜作追肥,一般不宜作基肥和种肥,因其吸湿性强,会影响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故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氨气的挥发。

酰胺态氮肥所含的酰胺态氮,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三、简述过磷酸钙退化的原因,并说明其合理施用的方法?P175—P176

答:过磷酸钙由于含游离酸,在潮湿条件下吸水,使磷酸一钙与肥料中的硫酸铁、硫酸铝起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铝,降低了磷肥的有效性。

施用:1、集中施用;2、与有机肥混合施用;3、在酸性土壤上配合施用石灰;

4、分层施用;

5、根外追肥。

四、何谓岩石矿物的风化?并叙述岩石风化的类型?P62

答: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受到种种外力作用,逐渐破碎成为疏松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

岩石的风化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五、叙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课本P64-P68)

答:1.成土母质因素

2.气候因素

3.地形因素

4.生物因素

5.时间因素

6.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六、农业土壤剖面有哪些层次构造?P73

答:1.旱地土壤剖面层次: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2.水田土壤的层次构造: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青泥层。

七、我国土壤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如何改良利用?

答:P74、P77—P86

八、什么是土壤容重?容重与土壤通透性的关系。P34

答: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土质量,单位是g/cm3或t/m3.

容重与土壤通透性的关系:

九.团粒结构的优缺点及如何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的主要措施?为什么说土壤团粒的内部是“小水库”,又是“小肥料库”?

答:P37

十、土壤质地和结构对土壤水、肥、气、热的状况的影响有哪些?

答:P15-P16

十一、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22

答:1、碳氮比;2、土壤的通气状况;3、土壤的水分和温度状况;4、土壤反应。

十二、土壤有机质的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及有机质的作用?

答:P18和P24

计算题

1.欲配制10-10-5混合肥1吨,需用尿素(含氮46%),过磷

酸钙(含五氧化二磷15%)和硫酸钾(含氧化钾50%)各多

少kg?

解:X= A×B/C

A、欲配制肥料的Kg数

B、混合肥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C、各单元肥料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X、所需某种单元肥料的Kg数

需尿素:X=1000×10/46= 217.4Kg

需过磷酸钙:X=1000×10/15= 666.7 Kg

需硫酸钾:X=1000×5/50= 100 Kg

三种肥料之和:217.4+666.7+100=984.1

2.田间试验法

在有代表性地块上进行缺乏施该元素肥料的田

间小区,如:

施肥 PK NK NP

玉米产量Kg/亩 380 420 450

则该土壤供氮量为:(380/100)×2.75=9.77Kg/亩

供磷量为:(420/100)×0.86=3.61Kg/亩

供钾量为:(450/100)×2.14=9.63Kg/亩

3.例已知土壤容重为1.15g/cm3,求亩(666.7m2)耕层0-20cm土壤土重。解:666.7×0.2×1.15=153t=153000 kg

因此过去常说每亩耕层土壤约30万斤,即每公顷耕层土重225万kg。

4.已测得有机质含量1%,求亩耕层土壤有机质重量?

W有=W±×1%=666.7×0.7×1.2×1%=1.6t=1600kg

N、P、K等都可计算出,如测得N含量0.05%,则亩含N 80kg,如测得盐含量0.3%,则亩含盐480kg。

1 欲配制10-10-5混合肥1吨,需用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15%)和硫酸钾(含氧化钾50%)各多少kg?

需尿素:

X=1000×10/46= 217.4Kg

需过磷酸钙:

X=1000×10/15= 666.7 Kg

需硫酸钾:

X=1000×5/50= 100 Kg

三种肥料之和:217.4+666.7+100=984.1

相差Kg数可加微肥或填料(泥炭、有机肥等)

1、简述红壤的主要特性,怎样改良中低产红壤。

答:红壤的主要特性:(1)粘粒多而品质差;(2)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3)酸性强;(4)土层厚而耕层浅薄。

改良中低产红壤的主要措施:

(1)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建设梯地梯田;

(2)合理间作套种与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

(3)大量施用有机肥,培育土壤肥力;

(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5

)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无机肥料。

1、为什么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答:(1)具有良好的孔隙性质;

(2)良好的土壤水气状况;

(3)养分供应和储藏比例适当;

(4)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多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生长,还能减小耕作阻力。

1、称取某土壤10.0克湿土,在摄氏105度烘干至8.5克,计算其土壤含水量为多少?

(10-8.5)/8.5=17.7%

1、简述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性质。

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

复合体三类。

土壤胶体的性质主要有:①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②带有电荷。

③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2、简述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

①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

②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

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

④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

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

土壤肥料学试题题库

2010年土壤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2、土壤耕性:是土壤对耕作的综合放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3、主动吸收主动吸收----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4、被动吸收被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5、有效钾是土壤中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包括存在于水溶液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可交换性钾,是植物钾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6、复合肥料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合复化肥。多种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 7、同晶替代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8、旱作农业在有限降水的条件下,不采用灌溉种植植物的农业,也称集水农业。 9、矿化度每升水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类物质的克数。 10、硝化作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将氨转化为硝酸的过程。 11、微肥是指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锰、锌、铜、钼、铁等元素,作为肥料使用的微量物质。 12、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13、营养诊断是对土壤养分储量和供应能力,以及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的过程。包括: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 14、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15、土壤肥力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16、土壤团粒结构体直径在0.25~ 10mm的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是良好的土壤结构。 17、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的萎蔫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 18、土壤母质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 19、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 2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收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 21、土壤容量----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重量。 22、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23、相对产量----不施某种肥料时作物的每公顷产量与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每公顷产量的比。 24、缓效钾----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但缓慢转化后作物可吸收利用,包括粘土矿物固定的钾和易风化的原生矿物中的钾,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容量指标。 25、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质数量。 26、速效养分----指当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交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27、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PH的变化而变化。 28、质流----溶解在土壤水中的养分随根系吸收水分形成的水流,到达根系表面的过程。 29、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的,一般用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 30、叶面肥:喷施在叶子上的液体肥料。 二、填空 1.土壤物理性沙粒与物理性黏粒的分界点是0.01毫米。 2.土壤水分运动包括液态水的运动和气态水的运动两种。 3.按照生成方式,地壳的岩石一般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大类。

土壤肥料学试题六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六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各2分,共12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2.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3.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4.土壤呼吸: 土壤能够与大气之间进行换气且允许空气在土体内进行流通的性能。 5.同晶代换: 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6.硝化作用: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 1、土壤的固相组成有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我们通常把矿物质称之为土壤的骨架。 2、腐殖质的两种主要组分是胡敏酸和富里酸。 3、土壤水分按照其在土壤中的所受作用力的大小和种类不同通常被划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管水按其是否与地下水相连被划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传统灌溉制度中确定灌水定额的上限为田间持水量。 4、土壤孔隙按其当量孔径不同划分为通气孔、毛管孔、非活性孔。 5.灌水或降水后的土面蒸发根据其蒸发速率的变化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导水率控制阶段、扩散控制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蒸发率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中耕切断毛管和覆盖沙土等保墒措施。 6.氮肥按其氮素存在形态不同可划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长效氮肥四种,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 7.磷肥按其磷的有效性不同可划分为难溶性磷肥、弱酸溶磷肥、水溶性磷肥三种。 三、判断题。(各1分,共5分) 1、通气不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对】 2、对于粘质土而言,松散状态比分散状态好。【对】 3、下图代表含水量相同(假设均为10%)的A、B两块土壤,A代表沙土,B代表黏土,那么水分移动方向为从A到B。 】 4、.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对】 5、在华北的褐土及栗钙土中2:1型胀缩性层状铝硅酸盐蒙脱石的含量较多。【对】 四、多项选择题(各2分,共12分) 1、下列几种矿物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C、D 】 A.蒙脱石 B.正长石 C.水云母 D.高岭石 E.白云母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风化的是【 A、B、C、D】 A.溶解作用 B.水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氧化作用 E.差异性胀缩引起的破碎 3、关于土壤胶体的带电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A、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内离子层所带电荷。 B.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外离子层所带电荷。 C.土壤胶体可因同晶代换和晶格断键而带上永久负电荷。 D.土壤胶体带上可变电荷的原因与普通胶体类似。 E.胶体带电是其可呈现分散性的条件之一。 4、土壤的基本耕作项目有【 A、B、D 】 A.旋耕 B.深松 C.镇压 D.深翻耕 E.耙地 5、关于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土壤热容量是说明土壤温度稳定性的一个物理量。 B.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容积热容量(Cv)的大小排列顺序为Cv液>Cv固>Cv气。 C.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导热率(λ)的大小排列顺序为λ固 >λ液>λ气。 D.同一土壤含水量越高其温度越稳定。 E.同一土壤含水量不变的条件下,耕耙后其热容量不变。 6、关于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A.盐基饱和度能够说明土壤的交换性阳离子种类(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的相对多少。 B.盐基饱和度越大越好。 C.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缓冲性有关。 D.盐基饱和度越大土壤的缓冲酸的能力越强。 E.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 五、简答题(25分,每小题5分) 1.说明黏土的生产特性? 答:因黏土中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多,因而呈现以下特性 (1)黏土的保蓄性好、通透性差。——1分 (2)黏土中施肥后肥效稳定,不易脱肥。——1分 土壤肥料学试卷第1页(共6页)土壤肥料学试卷第2页(共6页)

土壤肥料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土壤是有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矿物经过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物变化而形成的产物。 土壤矿物质: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在衍生的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称为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通过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而新生成的矿物叫做次生矿物。 土壤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有机物质。 无机胶体:土壤的无机胶体又叫做矿质胶体,他是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有机胶体:有机胶体是指土壤腐殖质以及少量的木质素、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多肽和氨基酸。 无机有机复合胶体:有机胶体很少单独存在,有50%到90%是与无机胶体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或物理化学作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永久电荷:有黏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或同晶置换。 可变电荷:可变电荷室友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团解离所产生的电荷。 土壤溶液:含有溶质和溶解性气体的土壤间歇水。 2.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土壤剖面: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省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土壤形成过程。 有机质聚集过程:在植物作用下,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过程。 黏化过程:土壤剖面中黏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 钙积过程: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移动积累的过程。 3.土壤的基本性状 土壤相对密度:单位体积土壤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之比。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的自然状态土壤的质量或重量。 土壤孔隙度:一定提的土壤,孔隙的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比例。 结构体(团聚体):土壤中的土粒,一般不呈单粒状态存在,而是相互胶体结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土团存在于存在于土壤中。 土壤耕性:在耕种过程中土壤物理、机械、力学性质特别是土壤结构性的综合表现。 土壤粘结性:土粒之间相互吸引黏结的性能。 土壤黏着性:土壤黏附外物的能力。 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以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变形的性能称为可塑性。 土壤胀缩性:土壤吸水后体积膨胀,干燥后土体收缩的性质。 土壤压实:耕种土壤在土粒本身的重量、雨滴冲击、人畜践踏、机具挤压等的作用下,土壤由松变紧。孔隙度减小的现象。 缓冲性能:当加酸或加碱于土壤中时,土壤的酸碱反应并不因此而产生剧烈变化

【农学课件】《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园林专业)

【农学课件】《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园林专业)《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2014228 适用专业:园林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开课学期: 总学时:40 教学时数:30/10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土壤肥料学包括土壤学和肥料学两部分。土壤学主要讲解土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肥料学主要讲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主要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化学肥料的成分和性质、化肥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施用方法。另外也介绍有机物料的性质及施用方法。 2、地位和任务 土壤肥料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园林植物栽培的基础。 3、总体要求 掌握土壤的组成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及氮、磷、钾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氮、磷、钾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知识,了解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的作用,了解主要有机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技术。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5、修订的依据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1章绪论 Introduction 1、教学目的:介绍课程基本情况、重要性、发展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2、教学内容: (1)土壤、肥料的重要性。 (2)土壤、土壤肥力、肥料的概念。 (3)土壤肥料学的发展概况。 (3)土壤肥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3、本章的基本要求: (1)了解土壤、肥料的重要性。 (2)掌握土壤、土壤肥力、肥料的概念。 (3)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发展情况。 4、教学重点与难点: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第2章土壤的组成 soil component 1、教学目的:学习土壤的物质组成,重点讲述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性质。 2、教学内容: (1)土壤矿物质:组成土壤的矿物质;岩石的类型;岩石的风化;土壤母质。 (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腐质化过程);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3、本章的基本要求: (1)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

土壤与肥料学作业题

土壤与肥料学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土壤与肥料学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质地 3、土壤盐基饱和度 4、土壤碱化度 5、土壤容重 6、土壤粘结性 二、填空 1、根据产生的经济效果,又可将土壤肥力分为()和()。 2、腐殖质的组成有()()和()。 3、各分类制都把土粒分为四个基本的级别即()()()和()。 4、土壤胶体种类有()()和()。 5、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有()()()()和() 三、选择 1、下列属于酸性反应的土类为()。 A 黑土 B 草甸土 C 风沙土 D 红壤

2、剖面构型为A—C的土壤为()。 A 沼泽土 B 栗钙土 C 风沙土 D 水稻土 3、沼泽土的泥炭层一般小于()。 A 20厘米 B 30厘米 C 40厘米 D 50厘米 四、简答 1、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土壤的酸碱度产生的原因? 3、土壤粘结性产生的实质? 4、土壤耕性的改良措施? 五、论述 白浆土的低产原因与改良途径 作业题(二)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 2、氨化作用 3、潜在性酸度 4、土壤结构 5、土壤粘着性

6、凋萎含水量 二、填空 1、黑土的亚类()()()和()。 2、土壤胶体的构造包括()()和()。 3、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有()()()()()和()。 4、水稻土的耕性分为()()()和()。 三、选择 1、碱土的诊断层为()。 A 淋溶层 B 柱状层 C 盐分聚积层 D 母质层 2、沼泽土的泥炭层一般小于()。 A 20厘米 B 30厘米 C 40厘米 D 50厘米 3、盐碱土形成的自然植被为()。 A 森林草原 B 草甸 C 草甸草原 D 沼泽植被 四、简答 1、影响土壤膨胀与收缩性的因素? 2、土壤容重用途?

土壤肥料学试卷(附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及标准答案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土壤生产力 2、根外营养 3、土壤经度地带性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 5、化学风化作用 6、腐质化系数 7、氮肥利用率 8、养分的主动吸收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 1、肥料的混合原则是;; 。 2、土壤有机质转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和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 和四个阶段。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 、、等。 5、植物缺氮时,植株而叶片、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色。 6、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 7、钾在作物体内的特点是; 和。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毫微米的固体颗粒。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电荷外,一般土壤带电荷。 9、土水势由、、、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a 老叶 b 幼叶 c 老叶和幼叶 d 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a 块状结构; b 柱状结构; c 单粒结构; d 团粒结构 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 a 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 d 重水轻旱 4、土壤中的CaHPO 4、 MgHPO 4 是()。 a水溶性磷; b弱酸溶性磷; c 难溶性磷 d热溶性磷5、适合作为种肥的肥料有()。 a普钙; b碳酸氢铵; c尿素; d氯化钾 6、容易挥发的化肥品种有。 a碳酸氢铵 b 硫酸铵 c 普钙 d 人粪尿 7、下列粘土矿物中,哪一种阳离子代换量最高?() a 高岭石 b 水云母 c 蛭石 d 蒙脱石 8、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差异很大,下面分解速率从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 单糖>粗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 b多糖>粗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 c 半纤维素>简单蛋白质>脂肪 d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质 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 a 12%N,12%P 2O 5 ,12%K 2 O b 12%N,12%P,12%K c 12 N:12 P 2O 5 :12 K 2 O d 12%N 2 O,12% P 2 O 5 ,12% K 2 O 10、土壤的CEC、盐基饱和度、Eh分别反映了土壤的: a 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 b 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 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 d 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在施用微肥时,一般应把微肥溶液调节到碱性,提高其溶液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的好处在于利用机肥料混合堆沤产生的酸分解释放磷素养分。() 3、施用等量磷的情况下,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对一般作物而言,重过磷酸钙和过磷酸钙符合“等量等效”的原则,但对喜硫作物水稻、玉米来说,重过磷酸钙的效果优于过磷酸钙。() 4、土壤含水量相同时,砂质土壤的水吸力大于粘质土壤。在相同的条件下,粘土保持的水分虽多,但对作物的有效性最差。() 5、土壤能够生长绿色植物收获物,是土壤的本质,也是土壤的基本属性。() 6、CEC高的土壤比CEC低的土壤,能保持较多的养分、并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 7、国制的粉粒是指直径为0.05-0.002mm的土壤颗粒,胶粒是指直径为 10-7-10-9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 风化: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有物理、化学、生物风化。 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 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没有层次和化石,包括侵入石和喷出岩。 沉积岩:由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而成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有层次性和生物化石。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坚硬、呈片状组织。 土壤粒级:将土粒分为石粒、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质地的分类: 砂土类(“热性土”、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保肥性差、松散易耕、“发小苗不发老苗”) 粘土类(“冷性土”、保水力强、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发老苗不发小苗”)。 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发小苗又发老苗”) 土壤有机质:除了矿物质外的固相土壤。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农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 土壤有机质形态:新鲜有机质、半分解的有机质、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主要元素组成:C、O、H、N。有机质类型: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N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灰分物质。 有机质的矿化作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最终产物为CO2、H2O等,而N、P、S等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同时放出热量,为植物、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包括糖类化合物的转化;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机质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土壤水分类型:土壤吸湿水、土壤膜状水、土壤毛管水、土壤重力水。 土壤吸湿水:固相土粒籍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附着于土粒表面成单(多)分子层。 土壤膜状水: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还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态水,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 土壤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支持水:指地下水层籍毛管力支持上升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毛管悬着水:指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重力水:指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称为土壤全蓄水量或饱和持水量。) 土壤质量含水量: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质量占土壤质量的分数。 土壤容量含水量:指土壤水分容积与土壤容积之比。 土壤相对含水量:某一时刻土壤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土壤与肥料复习题

土壤与肥料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团粒结构体:是指近似圆球形的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一般在0.25~10mm之间,车径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 2. 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萎蔫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或永久萎蔫点。 3. 土壤水平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分布大致与纬度平行的规律性。 4. 营养诊断:是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方法。 5.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6. 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与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7. 土壤耕性: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8. 主动吸收: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9.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10. 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

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 11. 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一般采用百分数形式)。 12. 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13. 绿肥:凡是直接翻压或割下堆沤作为肥料使用的鲜嫩作物都叫作绿肥。 14.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15. 被动吸收: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直至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16. 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 17. 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8. 养分归还原理:土壤中的养分储量是有限的。随着作物每次收获,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通过轮作换茬不能完全补充,必须向土壤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即施肥,否则土壤肥力将下降。 19.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肥力下降,包括有效养分含量降低、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陇东学院200 —— 200 学年第 学期 专业 土壤肥料学 课程模拟试卷(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土壤肥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 3、腐殖化过程: 4、限制因子律: 5、氮肥利用率: 6、土壤容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4分)。 1、土壤由 、 、 、 和 5种物质组成。 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 、 和 ;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 、 、 和 。 3、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 、 和 3种途径。 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 和 两大类。 5、 、 和 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 和 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 、 、 、 。 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 、 、 3类。 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 和 。 10、土壤水分类型有 、 、 和 。 11、速效性钾包括 和 两部分。 12、土壤胶体具有 、 、 等特性。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 和 两种。 14、施肥方式包括 、 和 这三个环节。 15、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 氮肥、 氮肥和 氮肥三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 ) 2、不同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系数都是相同的。 ( ) 3、硫酸铵为生理碱性肥料,硝酸钠为生理酸性肥料。 ( ) 4、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形态磷的总量,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 ) 5、作物只能够吸收利用表层土壤的水分。 ( ) 6、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但不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可用氯化钾。 ( ) 7、施用少量石灰就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 ) 8、作物缺钾时,通常新叶叶尖和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 ( ) 9、土壤有机质大部分不与矿质土壤颗粒结合,独立存在于土壤中。 ( ) 10、一般农业土壤表层含氮量为0.05%~0.3%, ( ) 11、有机胶体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比无机胶体要高。 ( ) 12、在酸性条件下,锌的有效性很高。 ( )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 。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 …………………………装…………………………………钉…………………………………线…………………………… 专 业 : 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密…………………………………封…………………………………线……………………………

土壤肥料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土壤:是地球表面能生长的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P1 2.土壤肥力:是土壤能连续地、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P3 3.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P37 4.土壤质地: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P37 5.土壤密度:单位融合剂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P41 6.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壤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P41 7.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指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矿物质的过程P54 8.田间持水量:指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重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P69 9.土水势:在一些力的作用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自由水相比土壤水的势能(或自由能)降低,其差值即为土水势P70 10.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P82 11.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NO3-的作用P92 12.闭蓄态磷:是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土壤中的闭蓄态磷在各种土壤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往往超过50%,而在石灰性土壤中也可达到15%~30%以上,但这时包被的胶膜可能是难溶性的钙质化合物。P95 1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P112 14.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PH为7时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即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简称CEC P114 15.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P115 填空 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P3 2.肥力的分类:1)按照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2)按照土壤肥力的发挥程度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P3 3.世界土壤肥力科学的发展概况中的农业化学学派是以“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主P11 4.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等;化学: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作用)和氧化等;生物: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P19 5.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P30 6.中国制土粒分类标准:石块、石栎、砂砾、粉粒、黏粒P36 7.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是2-3mm P44 8.土壤在数量上水分保持的力:吸附力、凝聚力、毛管力P65 9.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悬着水P67 10.有效水下限:凋萎含水量有效水上限:田间持水量P68 11.土水势分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P70 12.土壤水分运动是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运动,即水势高向水势低运动,由吸力小向吸力大的方向运动P74 13.土壤中的水汽总是由暖处向冷处运动P75

土壤肥料教学大纲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YUN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土壤肥料 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技术学部 园艺系

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园林花卉园林园艺园林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壤肥料 [英文名称]Soil and Fertilizer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模块)]专业必修课 [学时]:68学时 [学分]:4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是高职高专院校园林花卉、园林园艺、园林工程等专业的重 要专业课,直接服务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奠定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技能 为根本。让学生树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使学生了解不同土壤、肥料的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关系,能有效的运用土壤、肥料为企业的花卉生产和园林工程建设服务。 三、教学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以土壤肥料理论和操作方法为主要内容,以 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环节,以学生实验为辅助手段,多渠道、多种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通过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要点】 序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料学发展概况。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2、土壤是人类生存的资源和环境; 3、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种的地位与作用; 4、土壤肥料学发展概况; 三、重点 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土壤肥料学发展概况。第一章土壤固相组成 一、教学要求 了解土壤及土壤的形成,知道土壤有机质及作用和调节。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土壤矿物质:组成土壤的矿物和岩石; 2、土壤的形成:成土因素及作用,岩石矿物的风化,土壤的形成; 3、土壤颗粒与土壤质地:土壤粒级,土壤质地; 4、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腐 殖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三、重点 土壤的形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有机质的转化、作用与调节。 第二章土壤的物理性质 一、教学要求 了解土壤孔隙、密度和容重,土壤结构与肥力关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土壤孔隙性:土壤的密度和容重,土壤孔隙类型及其性质。 2、土壤结构:土壤结构的类型与特征,土壤结构与肥力的关系,土壤 结构的形成和团粒结构土壤的培养。 3、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土壤耕性。 三、重点 土壤孔隙类型及其性质、土壤结构与肥力的关系、土壤结构的形成和团粒土壤的培养。 第三章土壤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要求 知道土壤胶体,土壤的保肥与供肥性,土壤的酸碱性和其它化学性质。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土壤胶体:土壤胶体的概念与种类,土壤胶体的特性。 2、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吸 收作用,阴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供肥性。 3、土壤的酸碱性和缓冲性:土壤酸碱性概述,土壤酸性,土壤碱性, 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的缓冲作用。 4、土壤的其它化学性质:土壤溶液,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三、重点和难点

扬大农科土壤肥料学肥料学课后习题答案word精品

平衡吸收:同种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换言之,植物是按一定比例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植物按比例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现象称为平衡吸收。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肥料:凡能向植物提供其生长发育所 必需的化学物质的任何物质。有机肥: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 源于动植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肥料的统称。离子拮抗作用:指介 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基肥: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而施用的肥料,其着眼点为作物生长的全程,以有机肥料为主。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在溶解的过程中,溶液中的P/Ca不断 变化的现象。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叫做植物的营养期。植物不同 生育阶段从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要求的时期,叫做植物的阶段营养期。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营养元素。缺乏该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导致土壤变碱的肥料。截获:根系生 长穿透土壤时,根组织与土壤溶液或土粒接触交换养分的过程。营养失调:作 物体内的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和出现生理障碍的现象。. 离子拮抗作用: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有益元素:不是必需元素,但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或刺激作用的一类矿质元素的总称。根际:受植物根吸收与分泌作用共同影响的土壤微域范围。是植物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场所。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应归还给土壤的论点。激发效应:施入氮肥使土壤氮矿化作用增强的现象。复合肥料:同时含有N、P、K肥料三要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最小养分律:植物的产量 或生长量受环境中最缺少养分的制约,并随之增减而增减。养分临界值: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养分数量和比例的范围下限。养分胁迫:土壤中养 分供应不足或过量而产生限制植物生长的现象。被动吸收:养分离子移入植 物根内是沿电化学势梯度扩散和道南平衡的结果。它不需直接供应生物代谢能量。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的肥料氮占所施氮肥中总氮量的百分率。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最为敏感的时期。矿质元素:植物体中 来源于土壤矿物的元素。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结合生理效应 大于它们各自生理效应之和的现象。扩散:养分通过扩散作用而迁移到根表的 过程。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效能的时期。功能复合肥:加入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等物质的复混肥料。缓效钾:又称“非交换性钾”。被2:1型层状黏土矿物所固定的钾离子以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中的钾。反映土壤钾潜力的主要指标化肥:又称无机肥料,矿质肥料, 化学肥料。用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标明养分主要为无机盐形式的肥料。5. 枸溶性磷肥:又称“弱酸溶性磷肥”。养分标明量主要属弱酸溶性磷的磷肥。如钙镁磷肥,钢碴磷肥(托马斯磷肥)和脱氟磷肥等。碱解氮:用碱提取法(包 括碱性高锰酸钾法)所测得的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氮量。常用碱解扩散法和碱解蒸馏法两种。土壤速效钾:通常指土壤中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的总和。植物营养诊断:以植物形态、生理、生化等指标作为根据,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缓释肥料:又称“长效肥料”。由化学或物理法制成能延缓养分释放速率,可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如脲甲醛、包膜氮肥等。追肥:植物生长期间为 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大量营养元素:植物体内占干物质重量的0.1%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部分 绪论 1、土壤的概念:土壤是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形成—组成—功能)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2、土壤的本质—肥力 指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的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 3、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多相分散的复杂体系。固体部分:矿物质、有机质。粒间空隙:空气、水分。多种生物体 4、土壤的特性:是一个剖面体;是植物生长繁育、生物生产的基地;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地球表层系统的基础;是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具有历史继承性) 5、现代的水培等基质培养技术能否取代土壤 No,不符合实际, 6、沙滩与风沙土本质区别;能否生长植物并完成生命周期。 第一章土壤母质及矿物质 1、地壳元素组成:O Si Al Fe 2、主要的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填空) 岩浆岩:非碎屑状的块状结构;无规则层次,不含化石(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明显的层理结构,有时含化石,矿物成分复杂并呈碎屑状组织。(页岩、沙岩)变质岩:一般具有片理及片麻构造,矿物质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 3、主要成土矿物质:石英是土壤中砂粒的主要来源;长石,包括正长石、斜长石,是土壤 中钾素和黏粒的主要来源;云母:包括白云母、黑云母,是土壤中钾素和黏粒的主要来源;磷灰石:土壤p养分的重要来源。 4、岩石风化作用:概念、类型、特点 岩石在地表或近地表受温度、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逐渐破碎成疏松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所产生的疏松物质就是成土母质 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填空) (1)物理风化作用:特点是使岩石由大块变小块再到细粒没有改变岩石的矿质组成,是岩石获得了通气透水性能。 (2)化学风化作用:特点岩石在物理风化的基础上课进一步破碎成胶体微粒状,使原生矿物成分发生改变,产生在地表条件下比较稳定的次生矿物。使母质开始有吸附能 力,有一定的蓄水力,是植物矿质营养的最初来源。 (3)生物参与风化作用意味着成土作用的开始。利于根系的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分解作用,使母质初步具有调节温度的能力。 5、岩石、母质、土壤的区别、联系 母质-岩石:初步具备了水肥气热的条件。 母质-土壤:母质还不具备完整的肥力尤其是植物最需要的N素。作为土肥要素之一的

《土壤与肥料学》试地的题目111

《土壤与肥料学》试题(闭卷A卷) 一、填空题(本题每空0.5分,共12分) 年级姓名学号 丿为_____ 、_ 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 m m。 2、土壤养分向植物根部迁移的方式为 ___________ 、_ O 3、磷肥的加工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O 4、自然土壤形成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 ______________ 态存在,能够被作物吸收 利用的有效氮主要以 _________________ 在,土壤中的有效氮指 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O

6、根据土壤肥力产生的原因和生产上的有效性,可将土壤肥力划分为 _ ______________ 、四种类型。 二、判断改错题(在正确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题后的 括号内打X,并写出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1分,共10分) 1、2:1型黏土矿物是由1个硅氧四面体片层和2个铝氧八面体片层组成的。 ( ) 2、施用硝态氮可抑制植物对Ca、Mg、K等阳离子的吸收。 ( ) 3、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在水作上。 ( ) 4、我国北方土壤胶体在通常状态下带有负电荷。 ( ) 5、最小养分律中的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绝对数量最小的 那种养分元素。( ) 6、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最适合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

土壤肥料学试卷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土壤 2.最小养分 3.土壤孔隙性 4.土壤宜耕期 5.土壤地带性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___ 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 土壤矿物质来自________,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 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其中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 4. 土壤胶体是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________,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________和________等热特性有关。 三、选择(5分,每题1分) 1.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 A. 土壤矿物质 B. 土壤有机质 C. 土壤肥力 D. 土壤胶体 2. 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导热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是()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不确定 3. 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 A. 砂土 B. 壤土 C. 粘土 D. 不能确定 4. 土壤比重(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中的() A. 土壤质地 B. 土壤矿物组成 C. 土壤容重 D. 孔隙状况 5. 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种是() A. 上为砂土(20cm),下为粘土(60cm) B.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 C.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低) D. 壤土 四、问答题(25分) 1. 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5分) 2. 什么是土壤结构?如何进行土壤结构的管理?(5分) 3. 为什么南方的土壤常向酸性度方向发展?是否南方土壤均属于酸性?(5分) 4. 试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0分) (肥料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必需营养元素 2.生理碱性肥料 3.截获 4.营养失调 5.离子拮抗作用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________种,按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________元素、________元素及________元素。通常把________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2. 所谓CN转折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在施用新鲜的作物秸杆时,因分解前的CN大于________,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