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豫东地区几种烟草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_潘一展

豫东地区几种烟草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_潘一展

豫东地区几种烟草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_潘一展
豫东地区几种烟草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_潘一展

豫东地区几种烟草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潘一展,宋忠利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100)摘要 [目的]防治豫东地区烟草虫害。[方法]设综合防治区、常规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研究豫东地区烟区烟青虫、烟蚜、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豫东地区烟青虫、地老虎的防治适期分别为5月24~28日、4月25日~5月2日。田间蚜量消长为双峰型,与环境因子关系极为密切。麦套烟与烟草纯作相比烟蚜减少40%~80%。综合防治区上等烟比例是常规防治区的2倍,比常规防治区增产319.5~583.5kg /hm 2。[结论]以农业生态防治为基础,以烟草健株栽培为重点,必要时结合化学防治,确保烟草丰产质优。关键词 烟青虫;烟蚜;地老虎;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06-02382-02Studies on the Occurrence Law and Integra ted Co ntrol T echnolo gy o f Som e T o ba cco Insects in Eastern Hena n PA N Yi -zhan et al (S han gq iu Vocation 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n gqiu ,Henan 476100)A bstrat [Objective ]The ai m of the s tudy was to control the insect p ests of tobacco in eastern Henan s o as to increase the econ omic benefit .[Meth od ]The integrated and con ventional con trol areas and blank contrast area were set up to stu dy the chan ge law an d integrated con trol tec hnol ogy of Helio this as -s ulta ,M yzus per sica e and A gro tis yp silo n in t obacco planting areas of eastern Henan .[Result ]The suitable periods for controlling H .ass ulta and A .yp -silo n in eastern Henan were May 24th ~28th an d Apr .25t h ~May 2n 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M .per sica e in the field was double -peak typ e and had very cl ose relations hip with en viron mental factors .Com pared with singl y planting tobacco ,the M .p ers icae red uced 40%~80%on the tobacco in ter -crop ped with wheat .The proportion of su per t obacco in integrated control area was 2tim es of that in con ventional control area and its yiel d increased 319.5~583.5kg /h m 2in com parison wit h con ventional control area .[C onclusion ]With agro -ecological control as base ,cultivation of h ealthy tob acco plan t as emp hasis ,combinin g wit h c hemical control when it was n ecessary ,the high yield and good q uality of tobacco coul d be ensured .Key w ords H el iothis ass ulta ;M yzu s p ers icae ;A gr otis yp silo n ;Integrated control

作者简介 潘一展(1958-),女,河南商丘人,副教授,从事作物栽培

生理和病虫害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 2007-11-20

烟青虫、烟蚜、地老虎等为豫东地区烟草的主要虫害。以往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增加了烟叶中的残留量,对吸烟者的健康有害。利用农田生态调控技术综合防治,可减少用药量次,提高防治效果,保护环境和有益生物,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经济效益。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烟草品种为NC89。试验于2005~2006年在河南省虞城县界沟镇、黄冢乡、营廓乡和商丘市睢阳区的闫集及李庄乡镇进行,前茬为红薯、玉米,土壤均为棕褐色轻粘土,肥力中等,栽培密度为株行距100c m ×55c m ,施纯氮90

kg /hm 2

,N ∶P ∶K =1∶2∶3,按优质烟栽培管理。烤房设计及烘烤技术操作按照河南省地方标准(D B /T43012-90)进行,规格2.7m ×2.7m ,4层。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区:综合防治区、习惯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面积分别为1854m 2、1454m 2和600m 2。综防区全为麦套烟,小麦长势良好;习惯防治区与对照区均为纯作。综防区施药时间根据调查测报确定,习惯防治区由烟农根据当地常规措施自行决定,对照区不用药。田间查卵测报烟青虫产卵高峰日,用黄色水皿测报有翅蚜高峰日,系统调查蚜虫,用糖醋诱蛾法预测地老虎成虫盛发期,记载小麦、烟草各生育期施药时间、方法、为害情况、产量、产值。1.2.2 调查方法。在综防区查卵,在习惯防治区查幼虫,均为5点取样,每点25株,每天记载卵数和幼虫数。2 结果与分析2.1 烟青虫、烟蚜、地老虎发生规律调查

2.1.1 烟青虫发生规律。调查表明,卵峰日为5月26日,平

均百株卵量15粒;幼虫峰日为6月1日,平均百株虫量63.4头。防治烟青虫应选择5月26日前后两天施药效果最佳。2.1.2 烟蚜发生规律。4月8日在综防区放黄色水皿4只,水皿高出地面1m ,上缘高出小麦,距田边6m 。测得4月23

和27日为迁飞高峰日,分别为13和14头。此后直到烤烟收获一直处于极低水平。日田间调查表明,4月23日百株有翅蚜量综防区33头,对照区121头;4月27日综防区37头,对照区131头;平均综防区35头,对照区126头,综防区比对照区减少72%。从物候上看,迁飞高峰期正遇上烤烟还苗期或伸根期,使得迁飞与寄殖相吻合。

影响烟蚜迁飞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降雨和风速,适于迁飞的温度是21~32℃。从4月15日始见蚜虫至5月1日,平均气温21℃,最高温度31.5℃,温度条件适宜蚜虫迁飞。降雨和风速对迁飞影响很大,中雨天迁飞明显减弱,大雨天几乎停止迁飞,当降雨伴有风时,停止迁飞[1]。

田间蚜量消长为双峰型,第一峰日为5月11日,82.5头/株,第二峰日为7月4日,365.4头/株。5月11日至6月5日呈斜线下降趋势,6月5日为最低谷9.5头/株,6月6日开始稳步回升,6月12日已超过防治指标(100头/株)。田间蚜量消长与环境因子关系极为密切,在12年资料中,以各环境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 =-85.961+0.894x 1-23.750x 2+10.770x 3+0.770x 4+598.200x 5-0.040x 6,Fx 1(前天蚜量)、Fx 2(日最高温度)、Fx 3(平均温度)、Fx 4(相对湿度)、Fx 5(温湿系数)、Fx 6(降雨量),相关系数0.8364,为显著水平。

2.1.3 地老虎发生规律。3月11日放置糖醋诱蛾钵5只,测得盛蛾日为4月6日。根据地老虎各虫态的发育温度和有效积温及虞城县3月份的天气实况推测防治适期。算得产卵峰日为4月13日,卵孵化峰日为4月25日,一龄幼虫峰日4月29日,二龄5月2日。故防治适期为4月25日~5月2日。调查表明这个防治适期是可靠的,地老虎为害高峰期集

安徽农业科学,J ou rn al of An hui Agri .Sci .2008,36(6):2382-2383 责任编辑 朱新秀 责任校对 朱新秀

DOI :10.13989/j .cn ki .0517-6611.2008.06.065

中在5月1~8日,豫东地区每年发生3代,为害烟草的主要是第一代。

2.2 综合防治技术2.2.1 以农业生态防治为基础

2.2.1.1 烟粮插花种植或麦烟套种。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极大地丰富天敌资源。据在李庄、王桥和韩南村6月10日调查百株天敌,插花种植示范区或麦烟套种烟田65~78头,而非示范区单作烟田只有14头,示范区有蚜虫22头,非示范区有蚜虫75头;7月10日调查示范区有蚜虫3171头,而非示范区有蚜虫28165头。

2.2.1.2 烟田地边地头点种春玉米。据6月15日在李庄、韩南村调查点春玉米田烟株百株天敌23~51头,未点种春玉米的仅8~14头;6月22日调查,点种春玉米的田块,烟株受烟青虫为害株2%~3%,百株蚜虫93~154头,未点种春玉米田块分别为4%~11%和634~1249头。

2.2.1.3 实行冬耕冬灌。冬耕冬灌可有效杀死烟青虫的越冬蛹、地老虎蛹或幼虫、红蜘蛛等病虫害。深耕35~40c m ,不仅疏松了土壤,蓄水保墒,还可把带病的残根和寄主翻至地表,使病源线虫病菌等干燥而死[2]。

2.2.2 以健株栽培为重点。①推广抗病虫品种。目前豫东地区推广的烟草品种NC89、K346、G80不仅高抗根结线虫病,而且较耐花叶病、赤星病等,对烟蚜的耐性也较强,蚜虫吸取这些烟草品种的汁液,生长发育缓慢。②及时打顶抹杈,恶化烟蚜的食物条件。商丘市睢阳区闫集乡综防区5月27日开始打顶,5月30日顶叶全部张开,6月4日开烤,6月17日顶叶开始成熟,恶化了烟蚜的食物条件,加之及时抹杈,并将烟杈和其上的烟蚜带出田外及时处理,控制了蚜量的增长,使烟蚜始终被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早上8:00以前,还可摘除虫卵、捕杀心叶及嫩叶上的烟青虫幼虫,以减轻烟青虫的危害。③增施有机肥料,培育健株。增施不带病的净肥37.5~45.0t /hm 2,不仅能为烟草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而且有益微生物与之构成食物链,可大量杀死土壤中的病源虫和细菌等,减轻病害的发生。④化学控制株型。多效唑对许多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3],试验表明,在烟草苗期三叶一心期使用多效唑,可降低烟苗高度,使茎叶粗壮,叶片较绿,光合效率增加,能改善烟田的通风透光条件,烟叶内含物增加,抗逆性增强,病虫减轻。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750g /hm 2,对水750kg /hm 2喷雾,有倒伏现象发生的烟田,用量可适当大些。

2.2.3 积极慎重地使用化学农药2.2.

3.1 保护天敌。麦收前20d ,不在麦田使用剧毒农药,

为了保护麦田天敌,可施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用药量750~900L /hm 2。或用40%乐果乳油5000~6000倍喷雾防治烟蚜,可保护70%的天敌。

2.2.

3.2 毒土防治低龄地老虎幼虫。用50%辛硫磷1kg ,加水5kg ,拌细干土80kg 配制成毒土,用量75~105kg /hm 2,于傍晚顺烟垅撒施。对5~6龄地老虎可采用毒草法,用450~600kg /h m 2鲜草,铡碎后加入90%晶体敌百虫50g /hm 2或2.5%敌百虫粉剂500g /hm 2拌匀,于傍晚顺烟垅撒施于烟株附近,防效达85%以上,保苗效果90%以上。2.2.3.3 滴心防治二代烟青虫。苦参碱对烟青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在环境中降解快,残留少,不污染环境[4]。调查表明,用0.5%的苦参碱水剂1∶(600~800)倍进行防治,用药90

kg /hm 2

左右,对烟青虫的防效在83%以上,对烟蚜防效90%以上,对天敌比较安全。也可使用BT 乳剂2250~3000ml /hm 2,加水750kg /h m 2喷雾防治烟青虫,7d 后防效80%左右,且能保护烟田天敌。

2.2.

3.4 烟苗栽种时的化学防治。用有效成分呋喃丹2250g /hm 2,15d 后地老虎虫口减退率91.6%,保苗效果87.6%,有效期达45d ;防根线虫效果6

4.4%,防治大黑鳃金龟甲虫口减退率9

5.0%,保苗率92.4%;6月17日调查对烟蚜的防效高达98.9%。3 讨论

该试验选择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必要时结合化学防治的技术路线。2006年调查,麦套烟可明显阻隔烟蚜、地老虎迁入烟田,与纯作相比,烟蚜减少40%~80%,且麦蚜天敌可转治烟蚜。培育壮苗,选用对烟蚜感性弱的品种NC89。据2003~2006年的研究表明,烟蚜为害率NC89较K326少40%左右。选择前茬为红薯或谷子的烟田,减少地老虎越冬虫口基数。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适时准确用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3个处理区在下中等烟比例上相差不大,但上等烟比例差别较大,综防区为习惯防治区的2倍、对照区的3倍,综防区产值比习惯防治区增产烟叶319.5~583.5kg /hm 2,净增收1372.50~2229.00元/hm 2,综防区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习惯防治区。参考文献

[1]高正良,李桐,周本国,等.烟草蚜传播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的初

步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2003(4):46-48.[2]王智发.中国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04-114.[3]李汉品.多效唑在种植业上的应用[J ].农村实用技术,2003(11):24-25.[4]马志卿,张兴.植物源杀虫物质的作用特点[J ].植物保护,2000(6):37-39.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讨论

着重于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方面,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不必重复在结果中已评述过的资料,也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或随意扩大范围,讨论与文中无多大关联的内容。

2383

36卷6期 潘一展等 豫东地区几种烟草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第二章_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幻灯片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第二节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 幻灯片2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防治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 ●二、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三、农田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问题 幻灯片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幻灯片17 (八)植被多样性的概念: ●植被多样性是指地面上的植物在种类组成、空间格局、时间上的交错和重叠。 ●植被多样性对害虫发生影响的三个假说 ●(1)关联抗性; ●(2)天敌假说; (3)资源集中假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39 1、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 立的,并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包括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与之 共生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各种生态过程。 幻灯片40 2、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群落的多样性(Diversity)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或每个独立单位的物种数目,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理、自然环境与群落发展情况。 ●群落稳定性(Stability)有四个含义,即现状稳定、时间过程稳定、抗变动能力强、变 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强。 ●现状稳定涉及群落结构(物种)和各成分间的关系(营养关系-食物链-能流途径)问 题,后三种涉及群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动问题。 幻灯片41 3、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稳定性 ●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一般用多样性指数来表示。多样性指数是把物种数和均匀 度结合起来考虑的统计量。多样性指数在评价害虫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烟草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发生时期

烟草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发生时期 来源:《烟草农药应用技术》 烟草病害种类很多,目前已知我国的烟草病害有60余种。按侵染源可分为由真菌侵染导致的真菌类病害、由细菌侵染导致的细菌类病害、由病毒侵染导致的病毒类病害。烟草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烟草炭疽病烟草炭疽病由属半知菌亚六包盘孢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为5~36℃,最适温度为20~30℃。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扩展成直径2~5毫米的圆斑,褐色、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周围隆起,可有少许轮纹,中央凹陷呈赤褐色。该病病菌也可以侵染种子。 (2)烟草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有3种,以鞭毛菌亚门的腐霉属为常见。主要危害烟苗,病苗在近地面处呈褐色水渍状腐烂。病苗象开水烫过一样,成片的病苗变成暗绿色,萎蔫倒伏、腐烂,在湿润条件下病菌向四周扩展,致使烟苗成片发病。 (3)烟草赤星病由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的一种真菌侵染所引起。赤星病流行温度属于中温,日均温度低于20℃时很少发病,25℃以上时则发病严重,温度太高反而不易发病。烟株叶片进入中后期是赤星病的感病阶段,病菌主要危害成熟时的叶片。感病后,叶片先发生深褐色小圆点,受害组织开始变褐,直径一般1~厘米。病斑上的死组织具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 (4)烟草根黑腐病病原为串珠霉菌,由属半知菌亚门的此种真菌侵染引起的。发病最适温度范围为17~23℃。15℃以下,26℃以上发病较轻。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根系。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病株的根系则全部腐烂,呈黑色。病菌不死,地上部分呈现生长缓慢,发黄,矮化。 (5)烟草黑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真菌侵染引起。该真菌喜欢高温多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成株,根茎叶均可发病。“穿大褂”:茎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白天萎蔫。“黑胫”: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侵染,导致根部和茎基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斑,地上部分萎黄枯死。“黑膏药”:根部发病后变黑,在多雨潮湿时,中下部叶片常产生黑褐色坏死斑,直径可达4~5厘米。 (6)烟草蛙眼病为烟草尾孢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侵染引起的。此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30℃。烟草蛙眼病主要发生在大田成株的叶片上,病斑圆形,较小,直径多在10毫米以下,褐色或灰白色,中央为白色,有窄狭而带深褐色的边缘,形如青蛙眼球状,故名“蛙眼病”。 (7)烟草青枯病属假单孢杆属细菌。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18~37℃,最适温度为30~35℃。烟草青枯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更重。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根、茎、叶各部均能受害,最典型的症状是受害植株的叶片枯萎,萎垂的叶片初期仍为青色,故称“青枯病”。发病初期病株常表现为一边枯黄,一边健康,继而病茎髓部成蜂窝状或全部腐烂,形成仅留木质部的空腔。发病中后期病叶全部萎蔫,根部变黑腐烂,横切病茎,用手挤压切口,会从导管中渗出黄白色乳状浊液,这即是细菌的溢脓。

烟草主要害虫物理防治应用

物理防治烟草害虫的应用示范总结 李艳青 (湘西自治州烟草公司永顺县分公司永顺县416700) 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但目前生产上对害虫的防治最主要的是用化学防治,虽然见效快,但是存在农药残留和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农民对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并且在杀害害虫的同时,某些害虫天敌也被杀死,造成害虫天敌的比例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何改进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烟草品质,是当前烟草生产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化学防治相比,物理防治具有环保、无残留等优点。物理防治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器械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温度处理、光波的利用、微波辐射技术的利用、人工或器械捕杀、阻隔法、汰选法等。 2011年我们在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和松柏镇花桥村进行了杀虫灯和诱虫黄板的示范应用,进行烤烟虫害的防治,可为烤烟的无害生产和有效的物理防治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技术基础。1.示范材料与方法 1.1示范地点: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松柏镇花桥村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点 1.2示范材料:烤烟品种云烟87,材料:采用由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PS-15Ⅱ型频振式杀虫灯,共20盏;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公

司生产的诱虫黄板1000张。 1.3示范方法:杀虫灯示范,采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老虎、烟草夜蛾(烟青虫)及斜纹夜蛾成虫等。安装高度为高于烟株100-150厘米,在团棵期前(5月25日)安装完成。杀虫灯采用棋牌式布点,通过光控自动开关灯,每盏灯控制面积40亩左右。调查时间从6月10日到8月20日,每天上午10点定灯调查和记载诱虫袋中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在有杀虫灯区和无杀虫灯区烟地,每天上午11点调查记载烟地昆虫种类和数量。 黄板诱蚜示范,采用佳多黄板诱集有翅蚜虫等。诱虫黄板使用60亩,每亩安装15张,两块黄板之间的距离6.5m*6.5m。在烟苗移栽后安装安装高度为高于烟株15cm,随着烟株的生长,调整1次高度。诱虫黄板结合杀虫灯配套使用。在黄板设置区和无黄板区每隔5天上午11点调查记载烟株上蚜虫的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杀虫灯诱杀害虫的效果 从6月10日至8月20日调查看,杀虫灯主要诱到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灰象甲、星天牛等害虫20多种,单灯累计诱杀害虫3079头,日均杀虫量43.4头。 表1:1台杀虫灯6月10日-8月20日的诱杀虫情况 时间共诱杀害虫数日均诱杀数诱杀害虫分类 6月10日-30 日664头33.2头金龟子188头,地老虎174头,灯 蛾263头,其它虫种39头

烟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烟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烟草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南北各省区广为栽培,烟草在种 植过程中,极易出现病虫害,且防治较难。而近几年随着植保无人机的 发展,烟草渐渐用上无人机施药。天鹰兄弟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烟草病虫 害防治的措施,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烟草黑胫病 危害特征 烟草黑胫病以侵染茎基部和根为主。 大田成株发病一般在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黑斑,可扩张到地上十几厘米,纵剖病茎可见髓部显黑褐色,呈片层状;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大雨过后遇烈日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调

萎,然后枯死;黑胫病的感染可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受到感染的叶上会形成绿褐至黄色的大病斑(达10cm左右),状如“黑膏药”。 药剂防治:用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或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灌根。 二、烟草根黑腐病 危害特征 主要发生于烟株根系,使根呈黑色腐烂。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者病根全部变黑腐烂,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株地上部呈现生长缓慢,色黄,矮化。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或福美双,每株l00~200ml浇灌防治。 三、烟草赤星病 危害特征 烟草赤星病主要在烟叶近成熟时开始发生,一般从烟株下部叶片开始自下而上逐步发展,初期呈水平扩散,以后垂直扩散,后期多发生于成熟叶片。 最初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变成褐色、边缘明显、有同心轮纹的病斑,有黄晕。病斑中心有深褐色或黑色霉状物,天气干旱时,病斑质脆、易破。病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合并,致使病斑枯焦脱落,进而造成整个叶片破碎而无使用价值。

烟草虫害防治管理办法

烟草虫害防治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分厂烟草虫害防治管理的要求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分厂烟草虫害防治的具体实施细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 《烟草行业熏蒸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国烟办综〔2008〕113号) 2.2 《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烟草虫害防治服务商资质评审实施办法(试行)》(川渝烟工物【2008】605号) 2.3 《烟草虫害防治技术及管理要求》(QJ/04.G.003—2009A) 2.4 《杀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SCTI-EHS/GD-16-2007) 2.5 《烟草虫害防治管理规程》(QB/CYSG G.C TC0300-01-2010) 3 术语和定义

《片烟储存养护通用技术要求》(YC/T 300—2009)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职责 4.1 分厂物资管理科 4.1.1 负责衔接虫害防治供应商,确定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及计划的确定,并上报领导审批。4.1.2 负责虫害防治过程的监控并协助服务商进行虫害防治。 4.1.3 负责衔接分厂制造部门及上级公司就防治期间,卷烟材料(含原料)的预储与调拨。4.1.4 负责组织工艺质量检验科以及虫害防治供应商进行虫害防治效果验证,并就分厂工艺质量检验科出具的杀虫后效果验证单,共同撰写验收评价报告至四川公司物资调拨部。 4.2 分厂工艺质量检验科 4.2.1 负责虫情日常监测和预警,并提出临时虫害治理需求。 4.2.2 负责协助物资管理科参与虫害防治效果验证及评价报告。 5 工作程序及要求

烟叶主要仓储害虫

一、烟叶主要仓储害虫 (一)烟草甲 又名苦丁茶蛀虫,烟草标本虫,烟草窃蠹。 1.烟草甲的形态特征见图13-1。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图13-1 烟草甲各虫态外观特征图 1)成虫背隆宽卵圆形,雌虫体长约3mm,雄虫体长约2.5mm;体色棕黄色至赤褐色,密生黄褐细毛;头宽大,隐于前胸下方;触角11节,锯齿状;前胸背板近似半圆形,后缘与鞘翅等宽;鞘翅盖住整个腹部;翅末呈半圆形,翅面无刻点列。前足短小,基节窝后方为开放式。 2)卵长0.4mm~0.5mm,长椭圆形,淡黄白色,表面平滑,一端有若干微小突起。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4mm,蛴螬形;除头部的黄褐色色素区外,全体淡黄白色或近于白色,密生丝状淡色细长毛。胴部绉褶;肛前骨片月牙形,褐色。 4)蛹椭圆形,长约3mm,宽约1.5mm,乳白色。头部向下,复眼大而突出。前胸背后角向两侧显著突出;鞘翅伸达第二腹节中部,后翅被掩盖;腹部略弯向腹面,腹末腹面;雄蛹呈球状,稍突出;雌蛹具3节的乳头状突起一对,端部向外弯曲。 2.生态习性此虫分布全世界,主要发生在烟叶仓库、原料投料车间,在制丝生产线、成品库中亦有发生。为害各类型烟叶与制成品。老熟幼虫在仓库、车间的各种缝隙角落越冬。温度17.5℃时活动受到抑制,温度低于15.5℃进入休

眠,在不活动低温范围内,此种休眠能继续数月之久。温度低于20℃时成虫停止产卵,37.5℃时产卵极少;在温度17.5℃或40℃时卵不孵化,37.5时孵化极少。 3.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代数随温度而异,一般3~6代,每代最长需时44d~70d,一般卵期6d~10d,幼虫期30d~50d,蛹期8d~10d。越冬幼虫在第2年春季化蛹,并羽化第一代成虫。成虫卵散产在烟叶皱缝的破损处;雌虫产卵103~126个。孵化幼虫喜蛀入烟叶内部,或在外部啮食烟叶叶片;幼虫5龄,第一龄死亡率最大,老熟幼虫分泌粘液缀连烟叶碎片、碎屑做成假茧,在茧中化蛹或越冬。成虫善飞,有负趋光性,每当高温闷热或黄昏时,群趋飞翔,四处活动;白天多静止在阴暗场所。 (二)大谷盗 又名米蛀虫、乌壳虫、谷老虎。 1.大谷盗的形态特征见图13-3。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图13-3 大谷盗各虫态特征图 1)成虫长6.5mm~10mm,扁平长椭圆形,深赤褐色至漆黑色;无毛,有光泽,头部三角形,前口式,上颚伸向前方,触角棍棒状11节;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前缘角向前突出;前缘内凹;后缘与鞘翅基部形成颈状;鞘翅长为宽的2倍,翅面刻点7条;颈前足基节窝后方封闭式。 2)卵长 1.5mm~2mm,宽约0.25mm,细长,一端较尖,乳白色,无光泽。 3)幼虫扁而长,体长14mm~20mm;乳白色,有光泽;头部近似方形,黑褐色;胴部各节两侧生刚毛数根;末节有褐色大臀叉一对;前胸背板(盾片)黑

烟草的病虫害分级方法

实用标准文案 附件5: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BT23222-2008) 一、烟草黒胫病以株为单位、一般在晴天中午以后调查 0级:全株无病。 l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下叶片凋萎。 3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或半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叶片轻度凋萎,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病斑。 5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二分之一,但未全部环绕茎围,或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叶片凋萎。7级:茎部病斑全部环绕茎围,或三分之二以上叶片凋萎。 9级:病株基本枯死。 二、烟草青枯病、低黑头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 0级:全株无病; 1级:茎部偶有褪绿斑,或病侧二分之一以下叶片凋萎; 3级:茎部有黑色条斑,但不超过茎高二分之一,或病侧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叶片凋萎; 5级:茎部黑色条斑超过茎高二分之一,但未到达茎顶部,或病侧三分之二以上的叶片凋萎;7级:茎部黑色条斑到达茎顶部,或病株叶片全部凋萎。

9级:病株基本枯死。 三、烟草根黑腐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 0级:无病、植株生长正常。 1级:植株生长基本正常或稍有矮化,少数根坏死呈黑色,中下部叶片褪绿(或变色)。 3级:病株株高比健壮株矮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或半数根环死呈黑色,二分之一至三分之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二叶片萎蔫,中下部叶片稍有干尖、干边。 5级:病株比健株矮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大部分根环死呈黑色,三分之二以上叶片萎蔫,明显干尖、干边。 7级:病株比健株矮二分之一以上,全株叶片凋萎,根全部环死呈黑色,近地表的次生根受害明显。 9级:病株基本枯死。 四、烟草根结线虫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 l、地上部调查:田间生长期地上部观察,拨根检查确诊为根结线虫为害后再进行调查。(地上部标准) 0级:植株生长正常。 l级:烟株生长基本正常,叶缘叶尖部分变黄,但不干尖。 3级:病株比健株矮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或叶片轻度干尖、干边。 5级:病株比健株矮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或大部分叶片干尖、干边或有枯黄斑。 7级:病株比健株矮二分之一以上,全部叶片干尖、干边或有枯黄斑。

烟草虫害汇总

1、烟蚜 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又名桃蚜、菜芽,俗称蜜虫、腻虫。是烟田发生的最主要害虫,烟蚜在各烟区均有发生,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 为害状 烟蚜在田间的危害分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种形式,直接危害是成蚜和若蚜群集在烟株上部幼嫩叶片背面利用其刺吸式(针状)口器吸食幼嫩烟叶汁液,被害株生长迟缓,叶片卷缩变黄变薄,同时分泌出一种甜而粘的蜜露污染烟叶,诱发烟叶煤污病,使烟叶表面变黑,造成烟叶品质下降;间接危害是传播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毒病害。有翅蚜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 形态特征 参见桃树病虫害桃树蚜虫。 发生特点 烟蚜在我国东北至华南,每年依次发生10~40代。在黄淮烟区年发生20~30代,一般以卵在桃树上(也可以成蚜在温室或越冬蔬菜上)越冬,翌年早春孵化为干母,4月底5月初产生有翅迁移蚜,在桃树上共繁殖3代,开始迁往烟田,在烟草上繁殖15代左右,烟蚜在田间以孤雌胎生的方式进行繁殖。4月下旬或5月上旬烟苗移栽后,迁入的有翅蚜并胎生无翅蚜在5月下旬形成蚜量高峰,以后蚜量逐渐下降,到6月中旬蚜量降至最低点,田间基本上见不到蚜虫,6月下旬蚜量开始迅速回升,到7月中旬形成烟田第二次蚜量高峰,这次高峰形成快,数量大,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烟蚜具有明显的趋嫩性、避光性,有翅胎生雌蚜对颜色敏感,对黄色有明显的正趋性,一般对桔黄色趋性最强。对银灰色和白色具有负趋性。当气温24~28℃,相对湿度70~80%时对其繁殖有利,暴风雨能使蚜量降低,天敌发生量大可有效抑制其发生量。 蔬菜、杂草和其他农作物是烟草黄瓜花叶病等多种病毒病的毒源物,由这些植物上迁入烟田的有翅蚜是造成烟田发生花叶病等多种病毒病害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1、早春治蚜。为了避免烟蚜发生对烟草造成的危害,可在早春结合桃树的正常管理,在卵孵化后,桃叶未卷叶之前,防治桃树上的蚜虫,以减少迁移蚜的数量,减少烟田的蚜源。 2、苗床驱蚜。苗床期,可利用银色薄膜驱避蚜虫,以减少移栽时带毒不显症的烟苗。 3、药剂防治。烟草大田生长期,可采用移栽时穴施铁灭克进行防治,用药量为15%铁灭克颗粒剂100~150克/亩,或5%涕灭威颗粒剂500克/亩,在烟草移栽时穴施于烟株根际周围,残效期可达60天左右。另外,也可采用在田间蚜量上升阶段进行药剂防治。可用40%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展望 在农业生产中,每年因有害生物所造成的损失巨大。据FAO统计,全世界农业生产中每年因虫害、病害和杂草危害造成的损失占总产值的37%。其中,虫害占14%,病害占12%,杂草占11%。因此,有害生物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重治轻防,盲目施用化学农药的现象至今仍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石油农业的条件下,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更加突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提出的植保方针,但由于土地承包到户,农民不可能做好“预防为主”的工作,这样势必导致以治为主,见病虫就打药,次数越打越多,浓度越打越浓,有害生物危害面积反而越来越大。病虫发生面积与50年代相比,60年代增加30%以上,70年代增长100%,至80年代增长2.8倍。在1983~1993年的10年间,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分别增加了24.26%和49.47%。化学农药使用量每年以3.0×104t的速度增加。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农药数量为25亿,总销售额为250亿美元。我国仅1993年一年生产的农药就达2.62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杀虫剂占77%,总销售额为88.93亿元人民币。化学农药滥用的后果除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外,还引起了“3R”(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残留Residue)问题产生,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的耗竭,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为了解决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类不断探索有害生物防

治的新途径,将持续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指导防治实践。特别是1992 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确定了持续发展是唯一的发展模式。为此,TShemyshev(1995) 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关有害生物治理的概念——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cological pest management,EPM)。EPM强调维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管理的基础上维持生态的平衡,防治手段以生物防治为主。EPM概念有利于发展可持续的植物保护。第13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开幕式的主报告明确提出“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的观点,即要从过去仅仅针对直接危害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扩展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把持续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指导有害生物防治的实践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一大飞跃。化学农药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源之一,为了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需实施以利用抗性品种和生物防治为主要措施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由此可见,怎样把持续农业的战略思想贯穿到有害生物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之中,是当前广大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持续性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有害生物治理策略的发展历程 1、农业防治和自然防治 人类自有固定居所,开始从事作物栽培,就与有害生物发生了联系。如害虫即是与人类争夺资源,损害人类利益而被加上“害虫”标签的节肢动物。有害生物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古代就被列为与旱、涝齐名的自然灾害加以防治。随着社会发展,人类

烟草病虫害防治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是其生理或组织结构失调,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 2、病状:寄主植物自身发病后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 3、病征:病原物本身在植物的发病部位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致死温度:10分钟内使病毒汁液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5、稀释限点:使病毒汁液失去侵染力的最高稀释倍数 6、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7、垂直抗性:指品种的抗病种与小种的致病力之间具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即具垂直抗性的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小钟能抵抗,但对另一些小种则不能抵抗。 8、水平抗性:指品种的抗病性与小种的致病力之间没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抗性较稳定,持久,不宜变异。 9、非持久性传毒:昆虫获毒后立即就能传毒,但很快就会失去传毒能力 10、半持久性传毒:昆虫在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传毒,昆虫保持传毒能力是有一定期限的 11、持久性传毒:昆虫获毒后,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潜育期才能传毒,此类昆虫传毒后,终身保持传毒能力。 12、病害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亦称侵染循环。 13、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而无在侵染的病害。 14、多循环病害:既有初侵染,又有再侵染的病害,再侵染是造成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 15、植物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16、昆虫的变态:昆虫从幼体发育到成虫,需经过一系列形态和内部器官的变化的现象。 17、羽化:全变态昆虫的蛹或不完全变态的若虫脱去蛹壳或脱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 18、趋性:昆虫对某种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行为。如趋光性、趋化性、趋湿性等。 19、昆虫的生活史:以当年越冬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为生活年史。 20、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就是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任何一种病原物只能寄生在一定范围的寄主植物上,因此寄生专化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寄主范围。 二、填空 1、植物病害发生的三因素包括:病原,感病植物,环境因素 2、导致植物病害的原因叫病原,病原包括: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3、病害的病状大致可分为五类: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畸形 4、病害的病征类型大致可分为五类: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棉絮状物,菌 脓 5、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离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厚垣孢子 6、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 7、真菌性细胞结合分三步: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8、植物病毒的花叶型症状有:花叶,斑驳,坏死。介质:蚜虫 9、植物病毒病的黄化型症状有:黄化,矮化,畸形。介质:叶蝉,飞虱 10、寄生性种子植物根据寄生部位可分为:茎寄生和根寄生,根据寄生方式又可

常见烟草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常见烟草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1 烟草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1 烟草苗期主要病害简述 1.1.1 烟草炭疽病 分布:全国各烟区均有发生,烟草各生育期、叶、茎、蒴果均可受害,但以苗期受害重,严重的可使烟苗枯死。 症状:感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小斑点,病斑圆形,周围隆起,中央凹陷,病斑颜色灰白到黄褐色。易与气候斑混淆,其区别是:气候斑多发生于团棵至旺长期,斑点多集中于叶尖,病斑比炭疽病病斑小,且不规则。苗床留苗过密,湿度过大排水不良,温度在25~30℃条件下易发病。 1.1.2 猝倒病 分布:苗床常见病害,南方烟区重于北方烟区,个别省发生重一些,一般不会造成大的损失。 症状:主要在3叶期以前发生。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发病后期象开水烫过,烟苗成片死亡,成“补丁状”,天气潮湿时,有菌丝。易与立枯病混淆。立枯病常发生于三叶期以后,发病速度较猝倒病慢,在苗床上可见有菌核。 发病条件:猝倒病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低温、高湿是致病

的主要因素,温度低于24℃,苗床排水不良,降雨过多易于发病。1.1.3 立枯病 分布:全国各烟区均有分布,但危害不重。 症状:危害部位为茎基部,起初在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斑点,后茎部显著凹陷收缩、变细,甚至倒伏。发病一般在三叶期以后发生。发生条件:中温、中湿利于发病,温度20℃以下,往往在揭膜后,遇干旱风后引起发病。 1.2 苗床期病害综合防治 1.2.1 苗床地的选择及苗床期卫生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无病地作苗床,施用无菌肥料,远离烤房和菜园地。发现病苗拔出抛出田外、烧毁深埋。 1.2.2 苗床土消毒 将肥料施入已做好的苗床,翻匀,用支架撑好,用塑料薄膜覆盖,用40克/m2溴甲烷熏蒸,密封至少48小时,然后揭膜散毒48~72小时,整平苗床,灌足底水,再播种。为防治烟草病毒病在播种、假植前、剪叶前、移栽前均应喷施抗病毒药剂,播种时可将抗病毒剂药液代替第一次浇水施用。 近年试验斯美地等对苗床土的消毒效果较好,可做为溴甲烷的替代产品。其使用方法为:施药前将苗床土细碎、平整,并保持土壤湿度60%~70%左右,每m2用斯美地50ml兑水3kg均匀浇在苗床土上,湿透土层4cm,然后用拱架覆膜在苗床土上,10天后揭膜翻松土壤,通风透气7天平整苗床土壤即可播种。

烟草害虫

第六章烟田有害昆虫的发生与治理 一、烟草生产与害虫的关系:1.烟草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与其它农作物相比,烟草的经济价值较高,同种害虫在烟草上为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在其它作物上要大;2.烟草的收获物是叶片,而烟草的主要害虫也多以叶片为取食对象,或直接影响叶片质量,因此,害虫取食可直接造成损失;3.烟草生产追求的首要目标是优质,这就要求在分析害虫危害、选择防治方法时,应首先考虑对烟草品质的影响,对杀虫剂的选择,尤其要谨慎;4.烟草种植密度较低,单株所留叶片数也有一定限度,因此,无论是单株,还是群体,其补偿能力都差,遭害虫为害后也更易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5.为害烟草的重要害虫,也常为害其它作物,因此,应把烟草害虫的防治同在其它作物上这些害虫的防治结合起来。6.烟草自苗期开始,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植物的每个部分都遭受害虫的侵袭,严重地影响了的产量和质量。 二、烟草害虫的类群:我们根据同资源种团(guild)概念和这些害虫的取食方式,将其划分为地下害虫(切根种团)、刺吸类群、食叶类群、蛀茎类群、潜叶类群等五个类群。 1.切根类群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沟叩头虫、细胸叩头虫、网目拟地甲、二纹土潜等; 2.刺吸类群的有:烟蚜、烟粉虱、烟蓟马、斑须蝽和烟盲蝽等; 3.食叶类群有:烟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短额负蝗、蛞蝓和蜗牛等; 4.蛀茎类群:仅有烟蛀茎蛾一个种; 5.潜叶类群有:烟潜叶蛾和南美斑潜蝇。 其中发生比较普遍,对烟草影响较大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拟地甲;烟蚜、烟粉虱、斑须蝽;烟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烟草潜叶蛾等。此外,金龟子、螽斯等在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三、烟田常见害虫及其发生特点 一)地下害虫:1.地老虎主要有小、黄、大地老虎,地老虎咬食烟苗,造成缺苗断垄。烟苗致死率一般在10~30%,严重的可达90%。2.金针虫类有细胸、褐纹和沟金针虫,金针虫在烟苗根茎处蛀食,使受害烟苗叶片枯黄或使烟苗死亡。在有些地方一般受害率在20%左右,有的高达50%。3.拟地甲主要有网目、二纹土潜,以成虫和幼虫危害烟草,成虫取食烟草叶片,严重发生时,能将烟茎咬成空心,甚至咬断,使烟株地上部分枯萎而死。丘陵地区一般发生多,一般受害后缺苗10~20%,严重的可达56%。局部地区金龟子危害烟草,成虫可咬食烟草叶片,也食烟花。取食叶片时,将叶片吃成缺刻、孔洞,甚至将叶片吃光。 地下害虫为害特点:苗床期——移栽团棵期,危害烟草的根茎及叶片,造成缺苗断垄,且多为晚上活动危害,不易发现,只见受害不见虫,因而给防治增加了难度。 二)刺吸烟草汁液的害虫:1.烟蚜主要害虫之一。烟蚜以成蚜和若蚜在烟叶和烟茎上刺吸烟草汁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烟草造成危害:①刺吸烟株汁液,影响烟草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造成烟株发育迟缓,烟叶品质下降;②传播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③分泌蜜露,覆盖叶面并滋生污霉,影响烟叶品质。2.烟蓟马主要种类有烟蓟马、花蓟马等。蓟马以成、若虫危害烟草叶片、生长点及花,造成烟草组织失水,生理代谢失调。在烟草现蕾开花期,可锉伤花蕊和子房,使种子发育不良。此外,烟蓟马还传播蕃茄斑萎病毒病毒(ToSWV)。3.斑须蝽(细毛蝽) 刺吸烟株汁液,分泌果胶酶,造成烟株萎蔫,影响烟株生长和烟叶品质,受害叶烘烤后变黑。常年被害率在40~60%。此外,粟小缘蝽在留种田危害烟草花器,影响结实。4.烟粉虱近几年在我国许多烟区生长后期大量发生。此外,在一些地区烟粉虱还可传播烟草曲叶病毒病,引起烟草的经济损失。此外,烟盲蝽、粟小缘蝽在留种田危害烟草花器,影响结实。 三)食叶性害虫:1.烟青虫和棉铃虫烟青虫和棉铃虫在烟田混合发生,主要危害烟草叶片,造成烟叶破损,有时危害嫩茎,蛀食生长点,使烟草过早停止生长。留种田烟草现蕾后,幼

烤烟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烟草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烟草黑胫病发病条件: 连作烟田、土壤带菌发病重;烟株现蕾以前为感病阶段,越小越易感病;高温多湿(气温24—32C,相对湿度90%以上)、烟田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流行,降雨是影响流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烟株处于感病阶段,高温多雨季节,病害会大流行。发病规律: 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在大田移栽后 5 月下旬开始发生, 6 月中下旬(旺长期)达发病高峰,少数推迟到封顶期。防治方法: 可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浇施,58%甲霜灵锰锌500 倍、 72.2%霜霉威600-900 倍液等喷淋烟株茎基部或灌根2-3次。 (二)根黑腐病发病条件: 土壤温度是影响根黑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田间发病的最适温度在17-23 C 之间。15C以下很少发病;26C以上,病害的严重程度逐渐减轻;30C时,为害很小。土壤PH 在 6.4 以上或碱性时,根黑腐病很容易发生蔓延,而土壤pH 值为 5.6 或更低时,则不发病或很少发病。土壤湿度大,尤其接近饱和点时,易于发病。低温多雨是该病严重发生的主要气候因素。发病规律: 与黑胫病相同。防治方法: 大田发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500~1000 倍液或58%钾霜灵锰锌600~1000 倍液喷淋烟株基部,也可灌根。 (三)烟草青枯病发病环境: 高温(30C以上)、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气候条件,6~7月间阴雨连绵有利于病害发生,烤烟团棵期以后如遇高温干旱后骤下暴雨的年份,则比雨水调匀的年份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地

块易诱发病害,尤以土温高(27C~34C)、湿度大的烟田发病重。线虫、地老虎等伤根害虫多的烟田发病重。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用200单位/毫升农用链霉素每株用药50毫升灌根,隔10天 1 次,连续喷施2~3 次。 (四)烟草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用25%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水乳剂2000- 2500倍灌根或用线虫必克 1.5- 2.0 千克穴施防治。(目前没有较好药剂防治,主要还依靠改善栽培条件) (五)病毒病红塔区主要发生的病毒病有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复合 侵染病毒病等。 1、复合侵染病毒病症状:花叶、褪绿、枯斑、畸型、叶脉坏死等。病毒病在红 塔区极大多数是复合 侵染,在同一烟株上单独发生的现象极少(在5%以下)。 2、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症状: ①轻型花叶:在叶尖或全叶表现明脉现象,稍重时出现斑驳。② 重型花叶: 早期发病,烟株矮化。③ 叶色深浅不均,出现黄绿相间症状。④ 叶片厚薄 不匀,泡斑明显。⑤ 病叶边缘多向背面翻卷,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有时有缺刻或呈带状。 3、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症状: ①叶片变窄、扭曲,呈拉紧状,表皮茸毛脱落,失去光泽。② 有的病叶粗糙,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尖细长。③ 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基部出现黄绿色或深绿色泡斑。④ 强致病株系: 中下部叶片常出现沿主侧脉褐色坏死斑,或沿叶脉出现对称的深褐色闪电状坏死条纹。防治方法:

害虫综合治理复习

生态系统:是在某一特定的景观的地域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动态系统” 害虫综合治理: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3R”:抗药性,农药残留,再猖獗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IL):防治措施引起的产品价值增量与防治费用增量相等时,与之对应的害虫密度M即为EIL 物理防治:是从生理学或生态学角度,利用光、惹、颜色、温度、声波、放射性等防治害虫的技术。 生物防治:在害虫防治过程中有时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控制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利用不育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等。 经济阈值(ET):是应采取控制措施时的种群密度,是一个报警水平,是防治行动的指标。 潜在害虫:其种群平衡密度(EP)一般不超过经济阈值(ET),在IPM 管理体系中该类害虫不是真正的有害种类。 偶发性害虫:平衡密度(EP)低于经济阈值(ET)。它主要是受到异常气候或杀虫剂的使用不当引起的。 周期性害虫:平衡密度(EP)低于经济阈值(ET),种群密度较有规

律的超过ET。 常发性害虫:平衡密度(EP)常在经济阈值(ET)上下波动,属主要害虫,要密切注意。 最严重(关键)害虫:平衡密度(EP)在经济阈值(ET)以上。其种群密度始终在ET以上。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即包括了多个层次和水平:基因、细胞、器官、种群、生态系、景观。 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选用抗虫品种),根据农田环境与害虫间的关系,有目的的改变某些因子,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以达到保护作物、防治害虫的目的。 协同进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密切的生态关系但不交换基因的生物的 联合进化:通过生物间相互施加压力,使一方的进化部分的依靠另一方的进化而实现的。 生境: 农田生态系统:是指用于人类农业栽培目的而经过改造和单纯化的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核心,人为地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的干扰、设计下实现的,由所有栖息在作物栽培地区的生物群落及其所有周围环境所组成

烟草仓储害虫的发生防治现状及展望

烟草仓储害虫的发生、防治现状及展望 王涛(20063312)烟草0601 我国烟仓中常见的害虫有10多种,但主要是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Hubner)、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和大谷盗等。各地均以烟草粉斑螟和烟草甲危害损失最大,其虫量占总虫量的90%以上,其它种类危害不大,但污染都很严重。贮存的烟叶被烟仓害虫危害后,常破碎、穿孔,出丝率下降,严重的可使成把烟叶被吃光。与此同时,虫粪、虫尸、害虫所结丝网等也污染烟叶,还可导致或加剧霉变,对烟叶的品质影响很大,严重的可使烟叶失去使用价值。烟草商品的经营环节比较多,购后打包,复烤、调拨、陈化、发酵到使用的历期较长,大多需经历6、7、8高温、高湿季节,给烟仓害虫的发生、危害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烟仓害虫的防治,确保烟叶商品经营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为卷烟工业提供良好的原料。 一、烟草仓储害虫的发生 1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me(Fabricius) 烟草甲为世界性分布。国内除青海、宁夏未发现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幼虫为害烟叶及其制品,被害烟叶穿孔、破碎,影响出丝率;卷烟被害后因漏气而无法抽吸,虫尸、粪便严重影响卷烟品质。烟草甲每年发生的代数因地而异,一般一年发生约2~6代,主要以幼虫越冬,少数以蛹越冬。幼虫在烟叶缝隙中、卷烟内、中药材碎屑内或包装物壁上作茧越冬。烟草甲成虫将卵散产于烟叶的皱褶及中肋处、粮粒表面及碎屑中间,成虫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成虫将卵产于烟叶的中肋附近皱褶内或粮粒内,卵聚产(4~5粒)。幼虫孵化后即蛀烟,一般先食害表层烟叶,然后逐渐蛀食至深层;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