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修2015题库

思修2015题库

思修2015题库
思修2015题库

思修2015题库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体现在( )。 A.求知欲望的变化B.生活环境的变化 C.学习要求的变化 D.社会活动的变化

2.一般来说,优良的学风应包含()。A.求实 B.严谨 C.创新 D.勤奋

3.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包括()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E.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4.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从司马光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A.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B.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C.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D.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5.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A.体

B.德

C.美

D.智

6.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A.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B.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C.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D.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7.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的全面提高。 A.职业素质B.健康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这一观点不符合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要求。(对)

2.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因为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错)

3.只要学好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知识,就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素质与法律素质。(错)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八荣八耻”。(错)

5.告别中学时代,进入大学阶段,这说明人生的奋斗目标已经完成了,可以享受人生了。(错)

6.大学毕业后告别了学校,也从此告别了学习。(错)

四、简答题 1.大学生需要树立哪些新的学习理念?答;1自主学习2全面学习3创新学习4终生学习的理念

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答;多选第8题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具体有哪些变化?答1学习要求2生活环境3社会活动

4.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答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二、多项选择题

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法律观

E.道德观

2.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A.理想理想,有利就想 B.理想是人生的精神动力C.凡是理想自然都可以实现 D.理想是明天的,只要今天过得好就可以了

3.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转化是有条件的,是艰苦奋斗的过程

4.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B.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5.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A.理想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 B.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C.理想只是人们的主观意志 D.理想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6.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辨证统一的,其主要表现在()。A.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 B.个人理想决定、制约着社会理想 C.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互排斥D.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升华

三、判断题 1.理想信念主要是思想问题,而不是实践问题。(错)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对)

3.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错)

4.理想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对)

5.对待顺境和逆境的正确态度是:当身处顺境时,积极乐观,不断完善自己;当身处逆境时,悲观失望,选择放弃。(错)

6.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平凡的工作做起。(对)

7.理想在没有实现以前就是空想和幻想。()

8.理想就是理性地想、合理的想法。(错)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梦”的内容。课本P28-29

2.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答1立志当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

六、论述题 1.试述理想信念的作用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答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世界意义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2.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如此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命才显得如此宝贵。——艾特玛托夫。请结合实际,阐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答课本P35-38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2坚定的信念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说法正确的有(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 C.科技安全 D.文化安全 E.生态安全

3.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是因为()。 A.改革创新是党的智慧结晶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D.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4.下列语句和典故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是()。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 B.亲仁善邻C.愚公移山 D.大禹治水

5.经济全球化与弘扬爱国主义的关系是()。A.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国家利益至上 B.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高举爱国大旗,弘扬民族精神 C.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有国际主义精神,不考虑国家利益 D.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意味着国界消除,不必谈爱国主义

三、判断题

1.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因此报效祖国之心要有差别。(错)

2.“保我国土”只是对具有较高觉悟公民的道德要求。(错)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是爱国没有阶级性。(对)

4.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错)

5.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谈爱国主义已经不合时宜了。(错)

6.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对)

四、简答题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

2.简述中华民族优良爱国传统的主要内容。答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答. 1团结统一2爱好和平、3勤劳勇敢、4自强不息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对立B.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D.人生的自我价值是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基础

2.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目的的是()。 A.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B.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C.为人民群众利益服务 D.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

3.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应坚持的原则是()。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4.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5.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是()。 A.安于现状,及时行乐B.严肃认真,积极进取 C.助人为乐,爱国奉献 D.珍惜生命,乐观向上

6.下列属于错误的人生观的是()。A.享乐主义人生观 B.为人民服务人生观C.拜金主义人生观 D.个人主义人生观

7.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C.合理地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8.“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A.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高于人生的社会价值C.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D.人生的社会价值完全否定人生的自我价值

9.在人生价值评价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有()。A.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B.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C.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原则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E.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F.索取与享受相统一的原则

10.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

A.自我身心的和谐人

B.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判断题 1.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和那些有贡献能力而没有贡献的人都没有价值。(错)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体现出来。(错)

3.人生态度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错)

4.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对)

5.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是难以统一起来的。(错)

四、简答题

1.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表现?答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2.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端正人生态度?答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认识当乐观4认识要进取

六、论述题谈谈你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的看法,并结合自身实际,论述该如何抵制这些错误思想的侵蚀。答1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2确定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正确认识人生价值4用科学高尚的认识观指引人生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是通过()来维系,调整人们行为活动的总和。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内心信念D.法律规范

2.道德的主要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C.认识功能 D.调节功能

3.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包括()。A.反对个人主义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

4.“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集体主义可以完全不顾个人的思想,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 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 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 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

5.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正确的是()。A.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B.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D.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6.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下列错误的是()。

A.坚持文化复古主义,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儒家文化的失落

B.吸取借鉴优良的道德文明成果

C.实行历史虚无主义,即中国要全盘西化

D.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独立系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会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8.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A.价值取向 B.行为准则 C.道德规范D.理论指南

9.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活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形成“()”的良好风尚。A.知荣辱 B.讲正气 C.作奉献 D.促和谐

10.下列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内容有( )。A.崇尚科学 B.艰苦奋斗

C.辛勤劳动

D.改革创新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无私奉献为原则。()

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错)

3.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错)

4.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对)

5.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可以,向广大公民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些脱离实际。(错)

6. 国家出台助学贷款政策既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在青年学子中加强信用教育,加快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对)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答课本P95-99

2.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答课本P108

2.联系实际,谈一谈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课本P115-116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体现出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有()A.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B.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为规范 E.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2.下列机构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 A.国务院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D.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E.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3.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有()A.法律制定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 E.法律公布

4.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D.每一个法律规范的实施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5.法律规范的作用主要有()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E.教育作用

6.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A.党的领导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人权保障原则 D.法治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F.至高无上原则

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A.平等权 B.文化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政治权利和自由

E.社会经济权

F.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G.宗教信仰自由

8.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依法纳税 D.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E.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主要包括( ) A.宪法相关法 B.民商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E.社会法

F.刑法

G.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

10.我国的国家制度有()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E.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F.基本经济制度

三、判断题 1.法是从来就有的,但不是永恒存在的(错)

2.我国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制定(错)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即法律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错)

4. “言论自由”就是除被剥夺政治权利以外的每个人可以随意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意见。(错)

5.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错)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课本P127-128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征的理解。答课本P132-144 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二、多项选择题 1.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救济

2.按照法治思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权力来源于权利

B.权力服务于权利

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3.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达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有()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总量上的互补关系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D.功能上的等值关系E.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4.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主要方式有()A.参与立法讨论 B.进行法律监督 C.旁听司法审判 D.参与法律问题讨论

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6.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A.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 B.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C.坚持司法公正和守法公正并重 D.坚持立法公正和守法公正并重

7.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所有()都必须遵守法律。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公民个人 D.外国公民

8.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 A.外在强制力 B.内在说服力 C.规范性

D.执行力度

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 A.性质 B.功能 C.目标方向 D.价值取向 E.实现途径F.本质

1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包括()A.鲜明的政治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系统的科学性 D.充分的开放性

三、判断题 1.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对)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并不是等同,也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实质上的平等。(对)

3.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因此,党不必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错)

4.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但不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避免自身受到伤害。(对)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即使是国家主席也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对)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答1依法治国2执法为民3公平正义4服务大局5党的领导

2.简述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答课本P159-160 1法律至上2权力制约3人权保障4正当程序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C.活动类型的丰富性 D.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E.活动信息的透明性F.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2.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E.限期出境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E.遵纪守法

4.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5.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有()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E.邻里团结

6.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即()的就业方针。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D.企业帮助就业

7.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必经程序有(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8.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怄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伺候卧病在床的妻子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E.某儿媳每周末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洗刷打扫做家务

9.如果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下列()情形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A.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B.结婚的女方年龄为21岁C.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 D.结婚的男方年龄为21岁

10.下列属于正确的恋爱观的有() A.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B.恋爱双方要尊重彼此人格平等,文明相爱 C.一进校门,就赶紧找对象,不然都是别人挑剩的了。D.学业第一,爱情第二,合理安排时间,营造能促进学业的爱情生活。E. 恋爱中的双方要自觉承担责任,尽量避免越轨行为。

11.申请协议离婚的条件主要有( )

A.男女双方自愿离婚

B.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

C.一方要求离婚,一方不同意离婚

D.对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未达成协议

12.继承的方式主要有()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 D.遗赠扶养协议

13.个人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其鲜明特点主要有( ) A.实践性 B.综合性 C.稳定性D.复杂性

14.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主要有()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E.知行统一的方法

F.身体力行的方法

15.大学生加强法律修养,重在增强法律思维,做到()。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感情D.讲程序 E.讲法理

三、判断题 1.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所以上网没有道德约束。(错)

2.公共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错)

3.爱情就是要“我的心中、眼中只有你”,其他人都不在乎了。(错)

4.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奢懒败家门。(对)

5.大学阶段的爱情都是没有好结果的,只是填补感情的空虚。(错)

6.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因此,保护环境与我们大学生没有关系。(错)

7.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对)

8.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实践是人才成长的动力,是衡量人才的标准。(对)

9.为了保护现役军人的特殊利益,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须征得军人的

同意。因此,无论什么情况,只要军人不同意,就不能离婚。(错)

10.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法制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错)

四、简答题 1.简述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答课本P172

2.恋爱中的道德规范有哪些?课本P192-193

3.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课本P201-203

五、材料分析题 1.2004年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重庆某公司在本年度7月,招聘了21名大学生。令人惊讶的是,在随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陆续辞退了其中的20名本科生,仅仅留下了1名大专生。第一批被公司辞退的是2名来自某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第一次与客户谈完生意后,将3万多元的设备遗忘在出租车上。面对经理的批评他们说:“对不起,我们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犯错是常事,你就多包涵吧。”第3个被公司辞退的是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学生,喜欢睡懒觉,上班经常迟到,还在工作

时间上网聊天。另有3名大学生与客户吃工作餐时大声喧闹。席间,一名男生张嘴吐痰,一口痰刚好吐在了客户的脚边。有一次,公司领导带领员工到外地搞促销,在海边租了一套别墅,有20多间客房,但员工有100多人,很多老员工、甚至领导都只能睡在过道上。而有些新来的大学生却迅速给自己选定好房间,然后锁上房门独自看电视。这些大学生好几次走出房门看见长辈睡在地上,却视而不见,不吭一声。最后被开除的是1名男生,他没有与对方谈妥业务就飞到南京,让公司白白花了几千元的机票钱。当领导问及此事,他却说:“我没错,是他们变卦,你是领导我也不怕。”就这样,3个多月下来,公司招聘的21名大学生中,有20人因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意识等职业道德被公司辞退。该公司仅留用了一位女大专生,其原因是该生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工作勤奋,职业道德素质较高。(资料摘编来源田文生、熊黎:《素质和修养太差二十名大学生被重庆一公司开除》,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13日)请结合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1)新时期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答课本P187-189

六、论述题 1.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社会公德意识。课本P201-203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课本P188-18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课后学习思考答案

序章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 2.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2)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P17) 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在成长成材中给大学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2.当遇到困难挫折时,给大学生以鼓舞和支持。3.当身处优越环境时,它对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提醒作用。4.它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总之,它提醒我们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不好态度,才能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29) 3、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P21)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P4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P4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P44) 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55)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标准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纲_(完美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1、大学生活的变化 ①学习要求②生活环境③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①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 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与法律 关系。。。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2.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4字方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特征 ①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③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④理想是多方面的和多类型的 ⑤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定义: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知识的稳定性 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二、理想信念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④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⑤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⑥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使命的实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大一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一、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与现实既对立有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规定和制约其他方面的是社会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P3 2、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理念P4 3、思想道德与法律P7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P8 4、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5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P11 (“四个方面”战略布局) 6、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13 7、本课的学习内容P15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尚信念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P17-18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P18 3、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22 5、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P23-24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25-27 7、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28-31(艰苦奋斗) 8、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P32-33 9、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P34-3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P37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P40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P41 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P42-43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4-45 (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P46-47 7、国的内涵P44 8、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P48-50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拥护 祖国统一) 9、做忠诚的爱国者P52-56 (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P56) 10、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57-63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理解P66

思修课后题答案(2015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全面、创新、合作、终身学习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3.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得实施行为,一发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四、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1.重要意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二、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2.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4.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人是社会的人,实现理想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中进行,正确的个人理想从根本上说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5.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或有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的基础之上。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2015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第三套

2015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 卷及答案第三套 2015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真卷第三套 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3.在原始社会的生产条件下,人们只能把获得较多的食物以满足生活所需作为自己的理想,根本想不到使用电子计算机生活。这说明,理想具有【】A.阶级性B.时代性C.思想性D.共同性4.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B.拥护中国共产党C.全面肯定和接受中华民族道德传统D.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5.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

“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充分表现了革命领袖志存高远,在年轻时就【】A.形成了正确的人生目的B.完成了人生修养的过程C.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D.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7.深圳歌手丛飞生前身患癌症,生活艰难,却捐赠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B.人生价值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自我价值的牺牲为代价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8.下列选项中,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是【】A.身体发育匀称B.生理功能状态良好C.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D.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9.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容。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10.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下列选

(完整word版)思修教学大纲2015版

三/五年制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程 学时:45课时 成绩考核:考试 开课教研室:思政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时安排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加上绪论部分共九章二十七节内容,计划一学期上完,每周三课时,共45课时,3学分。关于具体学时的分配,下到各编各章。课程内容容量不是很大,但其综合性、指导性、实践性特别强,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真正发挥出这门课程的作用,是一个难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

18版思修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3、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 4、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5、人生价值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6、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 C.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 7、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

思修-第一章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重点提示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一直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对人生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因为: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因此,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2.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3.当代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来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追求理想需要有执着的信念,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基础》课(2015年修订版)思修部分教材解读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论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教材解读 武汉大学沈壮海 我的介绍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修订背景、修订过程、新增内容、建议思考。 第一部分:修订背景 概括而言,修订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的新发展、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与定力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所有这些,都对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敏锐把握,及时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 二、青年成长的新特点 当前的青少年(即将进入高校或已经进入高校的青少年)呈现出一系列的成长特点,向教育者提出了应当客观面对的一系列教育新课题,需要认真对待。 三、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的新部署。这些新的论断、要求和部署,需要我们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之中。从本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来看,尤其需要关注并在教材与教学中予以充分反映的,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关于“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 并阐述了“中国梦”的问题。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了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等问题。关于中国梦的论述,还体现于习总书记的许多讲话与答问中。这些讲话说明,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志向,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需要在直接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对思想道德修养为教学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予以鲜明而具体的贯穿、体现。 (二)关于“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精神的内涵、特征、意义及其弘扬路径等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其理论要点,主要包括: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3、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

2015版《思修》绪论教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新课导入:同学们是否有观看9月3日上午的阅兵仪式和9月4日晚上中央1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什么?主要讲了哪几个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有何感谢和体会?-----学生谈体会教师点评进入新课。 2015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节目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思考:1、你想在《思政开学第一课》中学到什么?2、未来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说一说:是否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呢?请各位同学就近结合讨论,来到大学之后的感受和有哪些不适应,然后咱们一块来分析一下大家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什么。 总体有如下一些表现:孤独感、焦虑感、自卑感、空虚感、迷茫感、失落感、被动感等等。 思考:1、你们所理解的“大学”是什么?2、你们想像中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3、你们打算怎样度过宝贵的大学三年生活?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的内涵 1、大学的内涵 ①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②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③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什么是高职教育?如何看待高职院校?说一说:现实中的大学怎样?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之上实施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诸领域各具体岗位培养实践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教育。 如果现实的大学与自己理想的大学有落差,应该调试自我,快速适应: (1)平和心态,面对现实。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2)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意识。 (3)悦纳自我,接纳他人。

2015思修复习题答案(思政15级整理)(3)

2015思修复习题答案(思政15级整理)(3)

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绪论 1、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4)确立成才目标 2、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 理念: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 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道德:主要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 联系: (1)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2)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 (3)道德与法律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 区别: (1)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2)调节领域不同: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的,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

而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 (3)调节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现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解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明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2)为什么: 【总】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特点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对于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大力推行,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 Part 1. 前五章 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5.中国精神提出的现实意义?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47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为什么要改革创新?59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8.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52 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确立哪些新的爱国观念?48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期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10.如何科学理解人的本质?66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15年4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2015年4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 A.时代性 B.自发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2.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 A.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D.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 3.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精神。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或腐化堕落,走上邪路。这说明,理想信念是(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前进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当今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 ) A.拒绝外国的一切思想和文化 B.大力颂扬和恢复传统文化 C.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经济政治文化全面与西方接轨 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

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 A.功利主义 B.自由主义 C.爱国主义 D.社会主义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7.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称为( ) A.民族精神 B.时代精神 C.历史传统 D.风俗习惯 8.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涌现过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 C.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9.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矛盾的、对立的 B.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0.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拥有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森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 )

2015思修复习题目(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考试复习题 绪论 1.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充分认识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自主,全面,创新的学习理念。 (4)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2.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 (1)学习理念:自主学习理念,全面学习理念,创新学习理念,终生学习理念。 (2)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的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2)思想道德为法律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法律正义性,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3)法律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并推动思想道德的传播与践行。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5.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内涵的理解。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18版思修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第一章“人生得青春之问”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得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人得本质不就是单个人所固有得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就是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 这句话说明( ) A、自然属性就是人得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就是人得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都就是人得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都不就是人得本质属性 2、人生观主要内容得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得核心就是( ) A、人生目得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 3、人生观主要内容得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得表现与反映就是( ) A、人生目得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4、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得范畴,就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得总目标 B、人得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与个人所具有得作用与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得对于人生目得与意义得根本瞧法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得对人生问题得一种稳定得心理倾向与基本意愿 5、人生价值属于人生观得范畴,就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得总目标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得对于人生目得与意义得根本瞧法 C、人得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与个人所具有得作用与意义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得对人生问题得一种稳定得心理倾向与基本意愿 6、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得人生观,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得科学而高尚得人生观就是() A、享乐主义得人生观 B、拜金主义得人生观 C、极端个人主义得人生观 D、为人民服务得人生观 ) 7、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得价值,首先取决于她得感情、思想与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瞧她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 A、个人价值就就是社会价值 B、社会价值就就是个人价值

2015版思修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教学目的】学习和认识在公共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学习与恋爱婚姻有关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恋爱婚姻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重点难点:】学重点: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3、爱情、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3、爱情与人生。 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我们就接受着来自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道德熏陶。对大学生来说,我们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系统的道德教育,每个人都有了相对独立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但是,人的道德修炼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从理性高度把握道德的时代要求并内化于自身,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第一节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一节是全章的基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公共生活的特点是什么?比较一下和私人生活的差别。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 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其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对别人产生直接影响和关系,是小范围的私事。 它和公共场所不同。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现在主要是家庭方面,称为家庭美德。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这方面的道德建设叫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起作用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影响他人的关联性。 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讨论】:无序的教学秩序、交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换句话说为什么要维护公共秩序,必要性在哪里?这是本节甚至本章的重点,到底维护公共秩序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特点。如果人们各行其是,随心所欲,那就没有公共秩序,也谈不上发展,更不用说和谐了。有序的生活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例子:墨西哥政治动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