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实验题

科学实验题

科学实验题
科学实验题

六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汇总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实验材料:食用油适量、铁钉2支、试管1支。

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接触空气。不改变的条件:干燥环境、温度。

实验方法:将一根铁钉放在空气中,另一根铁钉放在装有食用油的试管中。食用油要完全浸没铁钉,阻隔空气。每天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几天后,空气中放置的铁钉生锈了,而浸没在食用油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2)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分有关吗?

我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分有关。

实验材料:铁钉2支、盘子2个、餐巾纸2张、水。

这个(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分。不改变的条件:空气、温度。

实验方法:将一根铁钉放在自然状态下的盘子中,并保持干燥。另一根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餐巾纸上,也放入另一个盘子。每天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几天后,干燥状态下放置的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放在用水浸湿的餐巾纸上的铁钉生了许多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与水分有关。

实验名称:杠杆的研究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果: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实验名称:轮轴的研究

材料:轮轴实验装置。个,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钩码、线、铁架台。过程和方法: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结果: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名称:滑轮的研究

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过程和方法: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察旗帜会怎样?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实验结果:1、旗帜会随着绳子上升,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发现两端的钩码数是相同的,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3、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材料: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过程和方法: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

材料: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过程和方法: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度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一节电池;②两节电池;③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的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

1、实验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关?

2、变量: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绝缘导线、铁钉

4、实验过程:①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

②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

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或者:1.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方向是否有关?

2.常量线圈缠绕方向

3. 变量电池的正负极方向、绝缘导线、指南针、铁钉

4. 实验过程:①把线圈按顺时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

②把线圈按逆时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

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物质混合起来会发生变化吗?

2、实验混合沙子和豆子

实验现象:将沙子和豆子混合以后,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3、在给白糖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加热前,要戴上手套,使用长柄金属勺或木柄金属勺;加热时,手拿金属勺手柄的末端以防烫伤,白糖的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产生气泡太多会造成烫伤;加热后,要把金属勺放在盘子里冷却,不要接触桌面,更不要用手去摸加热的部分。实验名称:给白糖加热

研究问题: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白糖蜡烛长柄金属勺火柴盘子玻璃片

实验过程:

①点燃蜡烛,并将其固定在玻璃片上;

②用长柄金属勺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

③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把金属勺放到盘子里冷却;

④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固体颗粒慢慢地熔化了,变成了液体;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变成了黑红的糊状物,直至全部炭化,还能闻到焦味;冷却后变成块状物。

实验结论:白糖固体的颗粒熔化变成了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白糖全部炭化,还能闻到焦味,这时白糖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实验名称:蜡烛燃烧

研究问题: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玻璃片

实验过程:

①点燃蜡烛,并将其固定在玻璃片上;

②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固体的蜡烛油慢慢融化了,变成了液体;随着火焰不断地舞动,发出光和热,液体的蜡烛油最后汽化燃烧,逐渐变短了。

实验结论:蜡烛由固体的蜡烛油慢慢熔化变成了液体,这时蜡烛发生了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这时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

5、蜡烛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如果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炭黑。

6、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实验名称: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研究问题:在米饭、淀粉上滴上碘酒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米饭淀粉碘酒滴管小盘子小勺

实验过程:

①取一个小盘子,放入一些米饭;

②用滴管小心地吸取一些碘酒,滴入米饭中进行观察;

③再取一个小盘子,放入一些淀粉;

④用滴管小心地吸取一些碘酒,滴入淀粉中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蓝色的物质。

实验结论:米饭、淀粉遇到碘酒,产生了蓝色的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白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酸味的液体。

2、小苏打是一种白色的细小颗粒,是一种晶体。

3、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4、将燃烧着的细木条伸进杯中,我们发现细木条熄灭了,这说明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5、这种气体沉在玻璃杯的底部,能像倒水一样倒出来,这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

6、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这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解在水中。

7、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计划

研究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火柴细木条

实验过程:

①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

②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进行观察;

③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出感觉。

实验现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反应非常强烈,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玻璃杯的外壁稍微比原来凉一些(因为这是吸热反应)。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两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和醋酸钠。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我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铁生锈了

实验计划一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和水有关系。因为我们看到潮湿的地方堆放的钢铁生锈了,而干燥的地方的钢铁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2个盘子、2枚铁钉、水、菜油餐巾纸

实验方法: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一个铺上潮湿的餐巾纸,一个倒上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潮湿的餐巾纸上,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铺在潮湿餐巾纸上的铁钉生锈了,浸没在菜油里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果:铁生锈和水有关系。

实验计划二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和空气有关系。因为我们发现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2个盘子 2枚铁钉菜油

实验方法: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一个倒上菜油,其中一个空着。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放在空盘子里的铁钉慢慢生锈了,浸没在菜油里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果:铁生锈和空气有关系。

实验计划三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却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3个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空盘子中的铁钉,前三天没有变化,第四天有点锈了;水盘中的铁钉第二天就生锈了,第三四天锈更多了;油盘中的铁钉一直没有变化。

原因分析:铁钉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铁钉渐渐生锈了,但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浸没在水中,水中溶解了一定量地空气,铁钉生锈的速度很快,且生锈的量也很多;浸没在菜油中的铁钉没有与水、空气接触,因而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实验计划

研究问题: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材料:硫酸铜铁钉玻璃杯镊子

实验过程:

①取一只玻璃杯,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

②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进行观察;

③过一会儿,取出铁钉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而未浸入溶液的部分却没有;同时,浅蓝色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了,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成了红褐色。

实验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不同于铁和硫酸铜溶液的新物质——金属铜。所以说,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①改变颜色②发光发热③产生气体

④产生了沉淀物

2、判断一种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最根本的是:看它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3、生活中,放醋最好使用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实验计划(对比试验)

研究问题:铁生锈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4枚铁钉、2个盘子、2个试管、餐巾纸、水、盐水

实验方法:

1、将1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

2、将1枚铁钉放在潮湿的餐巾纸上;

3、将1枚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4、将1枚铁钉一半浸在盐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

实验现象:空气中的铁钉生锈速度很慢;潮湿处的铁钉生锈较快;浸入水中的铁钉生锈速度更快;浸入盐水中的铁钉生锈速度最快。

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是防止铁生锈的最好办法。

实验名称:模拟月相变化

实验目的:模拟月相变化的形成。

模拟代表:

贴在墙面上的太阳——太阳一半被涂亮的皮球——月球

地上画的小圆圈——地球

小圆圈里站着的同学——地球上的观察者

小圆圈外的大圆圈——月球公转轨道

举皮球的同学沿大圈转动一圈——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皮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模拟过程:①在黑板上贴一个纸画的太阳,在教室的空地画两个圆圈,小圆圈里站几个同学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②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圈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③让皮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当“月球”分别运行到1—8的位置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观察到的月相变化规律: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在左侧。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

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照亮它的一半有关。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实验名称:探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一)

实验目的:模拟造一些环形山,探索其形成的原因。

我的假设:环形山是由月球内部火山喷发造成的。

器材准备:注射器、输液管、水、沙土、盆;

模拟代表:

沙土堆——月球表面注射器喷水——月球火山喷发

实验方法:喷水法——用沙土堆塑成月球表面,用注射器吸满水,将注射器接上输液管埋入沙土里,推射注射器进行喷发。

实验现象:喷射之后,喷射物在四边形成了“山”的形状,“山”的底部有喷射口,底部陡直,凹凸不平。现象分析及结论:月球是一个地质不活跃的天体,月球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而且我们模拟的“山”的底部有喷射口,且底部陡直,凹凸不平,这些现象与实际不符。所以我们断定,环形山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实验名称:探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二)

实验目的:模拟造一些环形山,探索其形成的原因。

我的假设:环形山是由星球撞击造成的。

器材准备:大小不一的玻璃球、沙土、盆。

模拟代表:

沙土堆——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玻璃球——流星、陨石等天体

玻璃球砸向沙土堆——流星、陨石撞击月球

砸出来的坑——环形山

实验方法:撞击法——用沙土堆塑成月球表面,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球从高空落下,砸向“月球表面”。

实验现象:撞击之后形成了“山”的形状:形似圆形,中间地势低平,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且大小不同,有挤叠现象。

现象分析及结论:我们造的“环形山”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基本吻合,再加上月球上没有空气,就少了一层保护层,长期以来,致使流星、陨石猛烈而频繁地撞击月球。所以我们断定,环形山是流星、陨石长期撞击月球形成的。

实验名称:模拟日食、月食的发生

实验目的:模拟日食发生的现象,探索日食形成的原因。

器材准备:手电筒、玻璃球、乒乓球

模拟代表:手电筒——太阳玻璃球——月球

乒乓球——地球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月球绕地球一周

实验方法: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实验现象: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我看到了“地球”上出现了“月球”的影子;还看到了“月球”上有“地球”的影子。

现象分析及结论:当看到“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时,就发生了日食;

当看到“月球”上有“地球”的影子时,就发生了月食

日食成因: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实验名称: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填埋垃圾是否安全可靠?

实验器材:广口瓶、纸巾、墨水、镊子、塑料瓶、清水、淘洗干净的细石子

实验方法: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再慢慢地往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模拟代表:

细石子底部的清水——地下水;浸过墨的纸巾——被填埋的垃圾;

上面覆盖的细石子——土层;淋水——下雨。

实验现象: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染成了墨色。

实验结论: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并不安全可靠。

实验名称:污水的净化实验

实验目的: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实验器材:烧杯、2个塑料瓶、细沙、污水

实验方法:①将污水倒入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进行沉淀。

②取1个塑料瓶将其上部剪开做底座;再取1个塑料瓶在瓶盖上扎一些小孔,剪开底部,将其倒置过来在瓶口装上淘洗干净的细沙,套在底座上;将污水倒入其中进行过滤。

实验现象:经过沉淀和过滤,污水中的杂质被分离了出来,原来的污水变得清澈多了。

实验结论:沉淀和过滤能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起到净化的作用。

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滑轮组有什么作用?

我们的推测: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材料:定滑轮、动滑轮、铁架台、绳子、钩码、弹簧称

实验方法与过程:

①组装一个滑轮组;

②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件,观察用力方向,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略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

我们的猜测:斜面能省力。

实验材料:木板一块、钩码、测力计。

实验方法:

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钩码时的力

②用测力计测出在斜面上提升钩码时用的力。

③将二组数据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及记录(略)

实验结论:斜面能省力。

3、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一样吗?

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斜面坡度大小与斜面省力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实验材料:相同的木板2块、钩码、测力计。

实验方法:

①搭建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②用测力计测出在小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钩码时用的力;

③用测力计测出在大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钩码时用的力;

④将二组数据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及记录(略)

实验结论:斜面省力与坡度大小有关系。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实验计划(一)

研究的问题: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推测: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宽度有关。

准备材料:宽度分别为1、2、4倍宽的卡纸,垫圈若干,衬垫2个。

改变的条件:卡纸的宽度,分别为1、2、4倍宽

不变的条件:①衬垫的高度不变;②“弯曲了”的标准不变;

③衬垫之间的距离不变;④放置垫圈的位置不变。

实验方法:制作两个相同的衬垫;分别用1、2、4倍宽的纸横梁放在衬垫上,在横梁上放置垫圈,使其受压;以横梁中部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横梁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略)

实验结论: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宽度有关。纸的宽度越宽,其抵抗弯曲的能力就越强。

实验计划(二)

研究的问题: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推测: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准备材料:厚度分别为1、2、4倍厚的卡纸,垫圈若干,衬垫2个。

改变的条件:卡纸的厚度,分别为1、2、4倍宽

不变的条件:①卡纸的宽度不变;②衬垫的高度不变;

③“弯曲了”的标准不变;

④衬垫之间的距离不变;⑤放置垫圈的位置不变。

实验方法:制作两个相同的衬垫;分别用1、2、4倍厚的纸横梁放在衬垫上,在横梁上放置垫圈,使其受压;以横梁中部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横梁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略)实验结论: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厚度有关。纸的厚度越厚,其抵抗弯曲的能力就越强。

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

准备材料:4张相同的卡纸,垫圈若干,衬垫2个。

改变的条件:材料的形状

不变的条件:①衬垫的高度不变;②“弯曲了”的标准不变;

③衬垫之间的距离不变;④放置垫圈的位置不变。

实验方法:两个衬垫固定在相同的位置上;将4张卡纸分别折成“—┕┙ □ ○”形状;分别用“—┕┙ □ ○”形状的卡纸放在衬垫上,在上面放置垫圈,使其受压;以横梁中部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横梁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略)

实验结论:对于同一种材料,改变它的形状,就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练习题 姓名:班级: 一、杠杆平衡的实验 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 实验要求:将杠杆尺安装在支架上,确定阻力点(A处),用力点(B处),用不同的方法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是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说说用力情况。 标杆尺 阻力点用力点 用力情况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 1 2 3 我的发现:通过以上数据,我发现的规律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斜面省力的实验(一)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的木板1块,小木块3个(高低不同) 实验记录: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高度2cm 高度3cm 高度4cm 使用力的大小 5 N 5.6 N 7.3N 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 三、斜面省力的实验(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长度不同的的木板3块,小木块3个(高低相同) 斜面的情况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木板长度20cm 木板长度30cm 木板长度40cm 使用力的大小12 N 7.6 N 6.5N 1、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相同的条件是: 、、等。 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 四、滑轮

(1)(2)(3) 图1是滑轮,作用是。 图2是滑轮,作用是。 图3是滑轮,作用是。 1、研究问题: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2、我的推测: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 3、实验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 纸梁厚度1倍厚度3倍厚度6倍厚度 垫圈数量2个5个11个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 ,我们还可能通过改变和增加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六、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图1 图2 1、如图1,通电导线与小磁针的实验,在静止的指南针上方拉一根与指南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小磁针立刻发生,切断电流后,小磁针。这个现象早在1820年,由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偶然实验中首先发现的。 2、图2与图1比较,在通电后的小磁针偏转角度大一些,这个现象说明了 。 3、通电的线圈还能作为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 七、电磁铁(一)

小学科学实验内容和形式完整版

小学科学实验内容和形 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科学实验的内容和形式 自然科学的内容是广泛的、丰富的,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基础——实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也就非常广泛、非常丰富。 一、实验的内容 1、实验内容的选择 实验是为贯彻自然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大纲对选择自然教学内容规定作了六项原则,实验内容的选择,同样也应遵循这些原则: (1)要具有科学性自然科学本身就是科学,实验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这也是实验教学本身的特点和自然课的性质所决定。 (2)要具有广泛性实验的内容应能反映出自然界及其变化发展的概貌以及人类探索、利用、改造、保护自然的重要方面。如现行教材包括水、空气、生物、岩石和土壤、四季、月底系统和太阳系、星座星系和无限宇宙、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等方面。选择这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作为教学内容,也就决定了实验本身必须具有广泛性。 (3)要具有基础性实验的内容应能起到以简驭繁、举一反三、提纲挈领的作用。从实验的内容中取得相应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能力,学会获取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方法和本领。选择的内容应是几十年不变的相对稳定的最基本、最基础的实验。 (4)要具有实验性实验本身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以及最初步的实验技能和技巧。 (5)要具有趣味性实验内容应引起儿童对自然界、自然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6)要具有可接受性实验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小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理解水平和生活经验,应是学生能够观察到的身边的科学。实验内容应逐步加深,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 2.实验内容的分类 (1)按实验中量和质的关系可分为: 定性实验用以判定某因素是否存在,某些因素之间是否有关系等; 定量试验用以测定某对象的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经验公式、定律等。 结构分析实验用以测定化合物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结构。 (2)按实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析因实验——析因实验是已知结果去寻找原因的实验; 对照试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通过某种实验步骤,以便确定它对试验组的影响; 中间试验——用以检验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合理而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间接实验)——用实验手段去模拟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从而研究自然规律。 (3)按实验的研究方法可分为: 探索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启发性实验)——它是一种在前,结论在后的研究方法,学生在未知结论前,先通过观察、测量,得出结论,总结规律,发现知识,学到知识;这种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有很大作用,是应当大力提倡的实验方法,也是实验方法改革的一种趋势;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单元 (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目镜(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向左下方移动。 (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材料,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入括号内。 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滴管清水小刀吸水纸 镊子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乙(放大倍数小,视野宽阔)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 2、1、 4、3、5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见14页) (六)研究题目:研究水中的微生物 方法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 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水中有微生物在迅速运动 结论:水中含有微生物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5分) (6)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5)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1)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单元 实验一: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3)、实验材料: 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集合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气化厚燃烧是化学变化。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凉了一些。 (2)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三)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答: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即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四)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4、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5、观察到的现象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1、空气占据空间(三上4.6-4.7) 实验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2、测量水的温度(三下3.2)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磁铁的性质(三下4.2-4.4) 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3分)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3分)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2分)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2分) 3、用嘴巴尝(无味道)。(2分)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3分) 、整理器材。(1分)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0分)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1分)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3分)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3分)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1分) 、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1分) 6、整理器材。(1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6、结论: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4、操作方法: 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宽度和厚度都相同的报纸和白纸各一张、两本字典、垫圈 4、需要改变的条件:纸张的材料(白纸和报纸) 5、不改变的条件:纸张的大小、桥墩的距离、桥墩的高度、垫圈的大小 6、实验过程: ①用两本字典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颗垫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颗垫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垫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 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科学实验题 第二单元 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 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白醋的特点: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会听到(嗤 嗤的响声),看到(冒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凉)。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一一二氧化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3、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 氧化碳) 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 一种新物质------------ 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答: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即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5、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 里。 4、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结果:铁钉在空盘子里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子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很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很明显。 原因分析: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并且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6、硫酸铜溶液也铁钉的反应 (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 (铜)。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项目

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序号课题实验 类型 观察、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蜗牛分组 探究 蜗牛的颜色、身体构造及蜗 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放大镜、蔬菜、面 包或馒头、洋葱、大蒜等。 2 蚯蚓分组 探究 观察蚯蚓的身体构造、对外 界刺激的反应等。 蚯蚓、浅水碟子、水等。 3 材料在水中的沉 与浮分组 实验 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水槽、水、各种物体 4 砖与陶瓷分组 实验 砖瓦和陶器、瓷器有哪些性 质 砖块、瓦、陶器、瓷器、 滴管、水槽、水、细木棍 铁钉或其他材料 5 水和食用油的比 较 分组 探究 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 解液体的共同特点。 水、食用油、塑料杯、滴 管、玻璃、蜡光纸、木条 等 6 谁流得更快些分组 实验 哪种液体流动的较快洗洁精、食用油、水或其 他材料 7 比较水的多少分组 探究 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 少,学会用量筒来测量液 体。 每组3个形状、大小不同 而且装水也不同的瓶子, 各种容器、弹簧秤、塑料 袋、漏斗、量筒等。 8 空气占据空间吗分组 实验 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水槽、玻璃杯、纸团等。 9 空气有重量吗分组 实验 空气是否有重量自制小天平、棉线、气球 分组实验5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序号课题实验 类型 观察、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风向和风速分组 制作 制作风向标吸管、硬板纸、带橡皮的 铅笔、大头针、胶带、剪 刀等 2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分组 实验 食盐、面粉、沙、高锰酸 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玻璃杯、水槽、漏斗、滤 纸、铁架台、搅拌棒、食 盐、沙、面粉、高锰酸钾 等 3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 的 分组 观察 观察、描述物质溶解于水 的变化过程 玻杯、高锰酸钾、食盐、 面粉、沙、筷子等。 4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 象 分组 观察 观察几种液体在水中的 溶解现象 玻杯、胶水、洗发液、醋、 酒精、食用油、筷子、试 管等 5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 分组 探究 探究不同物质在水的溶 解 玻杯、食盐、小苏打、水、 汽水、筷子等 6 溶解的快与慢分组 实验 食盐在什么条件下溶解 的快 烧杯、玻璃棒、热水、凉 水、食盐等。 7 100毫升水能溶解 多少食盐 分组 实验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 盐 食盐、100毫升烧杯、量 筒、天平、搅拌棒、小匙、 水等 8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分组 实验 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浓盐水、蒸发皿、石棉网、 酒精灯、三脚架等 9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分组 实验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动产生的。 锣、鼓、绿豆、钢尺、橡 皮筋、音叉、水槽、水等。 10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分组 实验 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 的。能在固体、液体、气 体中传播。 听诊器、碰铃(小石子)、 玻璃钟罩、闹铃、两用气 筒等。 11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 音的 演示 实验 了解人耳的结构,知道鼓 膜的作用 耳解剖模型、塑料杯、橡 胶膜、音叉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3、用嘴巴尝(无味道)。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试题(提纲)

2012年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试题(提纲) 此套试题兼容了不同教材版本实验,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操作 一、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材料:1个矿泉水瓶子、3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1个杯子、纸若干。 实验步骤:实验一: 1、将瓶子装满水,向瓶子里插入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堵住瓶口; 2、通过吸管向瓶内吹气。 (可插入一根吸管,双手握住瓶子,将水挤出) 实验二: 1、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玻璃杯子的杯底; 2、将杯子竖直扣入水中; 3、观察纸巾是否会被水浸湿。 (注意在杯子倒扣水中时不要倾斜,纸巾要塞放杯底,并放牢。) 实验结论:空气会占据空间,也就是说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整理器材:污物等放入污物瓶,仪器归位摆放整齐,擦净桌面。 二、实验名称:给试管里的水加热 实验材料:试管架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试剂瓶石棉网 实验过程: 1、向试管倾倒水;(倾倒方法正确;液体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2、用试管夹正确夹好试管; (试管夹的夹法、夹试管的部位、手握法) 3、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点燃方法、先预热、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也 不要朝向有人的方向。) 4、加热至沸腾后将水倒入污物瓶,将试管(带夹)放石棉网上冷却 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擦净桌面。 三、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 实验过程: 1、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4、现在测得的温度是:() 整理器材:污物等放入污物瓶,仪器归位摆放整齐,擦净桌面。

小学科学趣味科学实验(55个)

趣味科学实验(55个)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实验1 影子的观察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实验名称:影子的观察 实验目的: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 实验用品:手电筒、长方体木快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用品,选用材料正确。(1分) 2.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稍高于木块的不同角度方向照射物体(1分)。我们看到影子的形状(填“相同”或“不同”)(2分)。 3.用手电筒从木块的相同角度方向,并不断升高高度照射物体(1分)。我们看到影子的长短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填“变长”或“变短”)(2分)。 4.思考: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侧面对着阳光和正面对着阳光,影子的 不同;上午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比中午在阳光下的影子。(填“长”或“短”)(2分) 5.收拾整理器材。(1分)

实验2 照亮目标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实验名称:照亮目标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 实验用品:手电筒、课本、镜子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1分) 2.照图一那样,将课本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上往下照射课本。画出手电筒光的传播的路线。(2分)。 3.照图二那样,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课本立起来,这时,怎样放置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课本。画出手电筒光的传播的路线。(4分)。 4.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怎样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课本后的小球。(2分) 5.收拾整理器材。(1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实验3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用品:手电筒(光源)、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孔的直径约1厘米)、3个夹子、空心弯管和直管。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用品,选用材料正确。(1分) 2.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2分) 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并在(图一)中画出光前进的路线。(2分) (图一) 4.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并在(图二)中画出光前进的路线。(2分) (图二) 5.用手电筒分别从直管、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观察管的另一端有无光射出。(1分) 6.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1分) 7.收拾整理器材。(1分)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表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班别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烧瓶(10分)②水槽(或烧杯)(5分)③气球(5分) 2、气球受热的变化(40分) ①在烧瓶口上套一个小气球(20分) ②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20分) 3、气球受冷的变化(30分) ①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15分) ②解释气球大小变化的原因(15分) 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能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气球大小变化证明: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班别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条形磁铁(10分) ②指出一块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涂色的条形磁铁)(10分)2.观察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35分) ①将两块涂色的条形磁铁两极相互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20分) ②判断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填写实验记录(15分) 3、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35分) ①将涂色条形磁铁与未涂色条形磁铁靠近(10分) ②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用S和N标上记号(15分)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极相互,异极相互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技能操作测试试题班别座号成绩 实验目的: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铁架台、测力计、杠杆尺、钩码等。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2、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3、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朝不同的方向用力。 实验现象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50克的钩码,用力_____牛。 2、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所用的拉力____牛。

小学科学所有实验操作

2、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磁铁的性质 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注意事项: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4、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课题: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器材:指南针 操作步骤: 1、检查指南针是否完好。 2、把指南针盒放平,让指南针自由转动。 3、待指南针的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4、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实验结论: 用指南针能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注意事项: 1、指南针要轻拿轻放。 2、指南针盒要放平。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5、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课题: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水 操作步骤: 1、将烧杯装上水。 2、将高锰酸钾药品放入烧杯里。 3、用玻璃棒搅拌。 4、观察高锰酸钾药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 注意事项: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杠杆平衡的实验 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 实验要求:将杠杆尺安装在支架上,确定阻力点,用力点,用不同的方法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是杠杆尺保持平衡。 我的发现:通过以上数据,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斜面省力的实验(六上第一单元)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斜面1个,小木块3个(高低不同) 我的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的磁性 试题三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

试题四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原因 2.下面是6、1班的同学在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 六、观察与思考(18分) 9分) ①说说它们的用力方向有什么不同。 ②说说它们的用力大小有什么不同。 七、实践与探究题(共23分) 1、写出下列装置的名称和它们所起的作用

(1)(2)(3) 图1是作用是。 图2是作用是。 图3是作用是。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主要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大小有关。根据你的实验: (1)请写出你是怎样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关系的。 我的猜想: 实验方法:我应改变因素,使、等因素不发生改变。 (2)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时,小明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这一因素, 是:。 八、实行 1.在下图中画线,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 2.在图中,用标记标出磁铁的磁极。 实验:谁赶走了杯中的水(三上第四单元) 实验器材:玻璃杯,水槽,水,纸巾 实验要求:将纸巾放入水中而不打湿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第一次作业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1.设用三种方法测定某溶液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 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根据数据的绝对误差计算权重: 因为 所以 2.试解释为什么不宜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 答:因为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较大。如 3.测得某种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试求其相对误差。 解: 4.在测定菠萝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试中,测得每100g菠萝中含有维生素C,已知测量的相对误差为%,试求每100g菠萝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范围。 解:,所以 所以m的范围为 或依据公式 5.今欲测量大约8kPa(表压)的空气压力,试验仪表用1)级,量程的弹簧管式压力表;2)标尺分度为1mm的U型管水银柱压差计;3)标尺分度为1mm的U形管水柱压差计。 求最大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压力表的精度为级,量程为, 则

2)1mm汞柱代表的大气压为, 所以 3)1mm 水柱代表的大气压:,其中,通常取 则 6.在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评定。样本测定值为,,,,,,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标准差s 、标准差、样本方差、总体方差、算术平均误差和极差。 解: 数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算术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 调和平均值 或 标准样本差 总体标准差 样本方差 总体方差 算术平均误差 极差 7.A与B 两人用同一种分析方法测定金属钠中的铁,测得铁含量()分别为:

分析人员A:,,,,,,,,, 分析人员B:,,,,,,,,, 试问A与B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解:依题意,检验A与B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采用F双侧检验。根据试验值计算出两种方法的方差以及F值: 根据显著性水平,,查F分布表得, 。所以,A与B两人测定铁的方差没有显著差异,即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分析人员A分析人员B 8 8 10 104 6 68 4 6 6 88 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 分析人员A分析人员B 平均 方差 观测值1010 df99 F P(F<=f) 单尾0. F 单尾临界 8.用新旧两种工艺冶炼某种金属材料,分别从两种冶炼工艺生产的产品中抽样,测定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结果如下: 旧工艺(1):,,,,,,,,,,,,; 新工艺(2):,,,,,,,, 试问新冶炼工艺是否比旧工艺生产更稳定,并检验两种工艺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解:工艺的稳定性可用精密度来表征,而精密度可由极差、标准差或方差等表征,这里依据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 作考试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1 探究蜡烛的变化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的变化 二、实验器材:蜡块、蜡烛、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白瓷碗、澄清石灰水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2 辨别物质的酸碱性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辨别物质的酸碱性 二、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紫甘蓝水、白醋、澄清石灰水、自来水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3、实验结论: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3 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二、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水槽、水、小石块、坩埚钳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2、实验操作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4 探究能量的转换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能量的转换

二、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暖水瓶软木塞(或橡皮泥)、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适量)、温度计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2、实验操作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5 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 二、实验器材:雪碧瓶、橡皮泥、吸管、色素、热水、冷水、培养皿、小杯 三、考试题单: 1、检查仪器设备

小学科学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实验方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科学实验方案 一、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我的猜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实验器材:钩码、测力计、小盒子、线、粗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在盒子里放4个钩码,用测力计钩住盒子,在比较光滑的面板上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重复测量3次。 3、将步骤2中的面板换为粗糙的面板,重复步骤2;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二、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我的猜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重量越小,摩擦力越小;物体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实验器材:钩码、测力计、小盒子、线、粗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在盒子里放2个钩码,用测力计钩住盒子,在比较粗糙的面板上匀速拉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重复测量3次。 3、将步骤2中的钩码变为6个,重复步骤2;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三、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多少的关系 我的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电池越少,磁力越小。 实验器材:长导线、电池(3节)、铁芯、大头针一盒、电池盒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长导线在铁芯上缠绕20圈,制成电磁铁,用一节电池接通电磁铁,用电磁铁的一端吸引大头针,记录吸引的大头针数量;重复测量3次; 3、将电池数量变为3节,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 4、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自由发挥; 6、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