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 教育工作 实 施 方 案 xx小学

二零一九年三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根据有关精神和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令 第1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已于2013年8月23日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主任 王正伟 2013年9月24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国家民委评审命名,具备宣传教育功能,在促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物博物类、革命纪念类、旅游文教类等场所。 第三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竞争择优、面向基层的原则。 第四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一般每3年命名一批。 第五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具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实物、资料、场地或配套设施; (三)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整的工作档案,无违法违纪行为。 第六条符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条件的场所,逐级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申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

审核公示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家民委。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场所由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国家民委推荐。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申报场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审核后向国家民委推荐。 第七条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负责组织对推荐对象的评审,并将通过评审的场所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八条公示期满后,监督检查司负责将拟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场所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国家民委委务会议审议。 第九条国家民委发布决定,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颁发牌匾,给予一次性经费补助,用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条已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不能履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职能或者不再具备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国家民委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者予以撤销命名。 按照国家民委关于涉及民族方面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对发生因处置不当造成涉及民族方面重大或者特别重大事件的教育基地,国家民委予以撤销命名。 第十一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制定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完整的档案制度,有计划地对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充实宣传教育材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丰富宣传教育手段、增强宣传教育效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第十三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对大、中、小学校集体、现役军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给予免票参观等优惠待遇。有条件的教育基地,应当逐步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免费向社会开放。 第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负责教育基地的考核、推荐,支持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教育基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指导教育基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基地予以适当经费补助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扶持。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实 施 方 案 得禄乡务乐村完小 二零一三年九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根据《云南省名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有关精神和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

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各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小学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 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国家民委评审命名,具备宣传教育功能,在促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物博物类、革命纪念类、旅游文教类等场所。 第三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竞争择优、面向基层的原则。 第四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一般每3年命名一批。 第五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具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实物、资料、场地或配套设施; (三)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整的工作档案,无违法违纪行为。 第六条符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条件的场所,逐级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申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审核公示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家民委。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场所由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国家民委推荐。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申报场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审核后向国家民委推荐。 第七条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负责组织对推荐对象的评审,并将通过评审的场所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八条公示期满后,监督检查司负责将拟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场所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国家民委委务会议审议。 第九条国家民委发布决定,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颁发牌匾,给予一次性经费补助,用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条已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不能履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职能或者不再具备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国家民委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者予以撤销命名。 按照国家民委关于涉及民族方面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对发生因处置不当造成涉及民族方面重大或者特别重大事件的教育基地,国家民委予以撤销命名。 第十一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制定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完整的档案制度,有计划地对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充实宣传教育材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丰富宣传教育手段、增强宣传教育效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第十三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对大、中、小学校集体、现役军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给予免票参观等优惠待遇。有条件的教育基地,应当逐步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免费向社会开放。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让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开遍校园XX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始建于1969年,1982年迁往现址,2004年更名为哈密市第十小学。 学校目前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157人,教职工17人。近几年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创建工作,扎实进取,竭力拼搏,使全校面貌、师生风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近两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获得哈密市“绿色学校”、哈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地区级级“优秀工会之家”、地区级“德育达标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政治性、政策性强。学校不断加强管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和规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加强全面协调,促进落实。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并完善了《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

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促进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同时专门出台了《XX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月计划》,明确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首先,每学期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板报是班级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另外,学校校园广播站开辟了“民族团结教育”专栏,大力宣传各民族知识,宣传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其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师生心中。三是在“宣传月”上下功夫。每年五月份为民族团结教育月,因此,每年的五月,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有关民族团结的活动,比如:每班一个宣传黑板报、每班一次主题班会、每人一份手抄报、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等等。 三、以培训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一方面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一系列民族教育相关文件精神,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

民族团结进步教学计划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2、培育民族情。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四、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 中华民族的组成 1课时维护各民族团结 1课时认识各民族的服饰 1课时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1课时促进各民族之间共同发展1课时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1课时民族之间是平等互助 1课时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砚山县平远镇田心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举措 一、基本情况。 平远镇田心民族学校是砚山县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于1993年8月,学校位于平远西南方向,地处田心、茂龙、松毛坡三村交界处,校内有汉、壮、苗、彝、回等不同民族的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生活、学习,学校现占地面积37341平方米,建筑面积10481平方米,建有一幢综合楼,一幢园丁楼,三幢教学楼,拥有图书11086册。各种功能室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特理想的育人场所。学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初中教师29人,本科学历27人,专科学历2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教师29人(含工勤人员2人),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18人,高中学历2人(工勤),学历合格率为100%。有学生846人,其中初中6个班299人,小学12个班547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647人,占76.5%。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团结、务实、拼搏、奉献”的校训、“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宗旨;形成了“民族共聚校园谋团结,和谐相处互助学新知”的学校教育特色;确立了“崇尚一流,追求卓越,勇超自我”的办学理念;坚持“业精德厚,博学善教”的教风和“立志,惜时,笃学,创新”的学风。励精图治,辛勤耕耘,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批建设人才。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中央为进一步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学习和宣传好教育领域和民族教育战线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事迹及《中共砚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和《砚山县民族团结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指引下,学校在抓好教育教学的同时,强化民族教育,以民族团结为主,重点抓好民族和谐,民族大融合,民族生手拉手活动,在班上以“各民族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主题进行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年级组组织演讲比赛,初中部进行民族团结诗朗诵,歌唱祖国繁荣及民族团结演唱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涵,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开设民族团结课程,通过学习各民族不同风俗,了解民族特点,增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民族团结。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方式方法。 (一)建立机构狠抓落实。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各挂钩领导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检查、督促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各班级、各年级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及时进行总结。各挂钩领导深入到年级、班级,参与并指导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使师生融为一体,各民族融为一体。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1、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民族精神教育。将民族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落实到课堂之中,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统一,把各民族间的风俗习惯在课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教学现状及思考_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_张惠鲜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张惠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崇左 532200) 摘要:随着中国与越南各项双边交往活动尤其是经济贸易合作的逐渐深入,社会对越南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要求日益提高,对高校越南语专业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强化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的改革、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讨适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教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11)05-0128-03 Thoughts on Vietnamese Teaching Situation in Frontier and Ethnic Universities ZHANG Hui-xi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Chongzuo,532200) Abstract:The teaching level for Vietnamese Major in Universities is demanded higher and more since the higher social demand of Vietnamese majors with the bilateral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trade cooper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Vietnamese major in frontier and ethnic universities,some aspec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staff construction,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design,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mode,curriculum design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的召开并永久落户南宁,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使得各行业需要大量既熟悉东南亚历史文化状况又精通东南亚语言的人才,因而,学习东南亚各国的语言也成了热门[1]。高等院校在强大的市场需求下,纷纷开办越南语专业,并扩大其招生规模[2]。目前,全国主要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以及广西各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开设有越南语专业[3]。另外,非越南语专业如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大学生也越来越重视越南语的学习,越南语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外语[4]。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桂西南边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门大学之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举办越南语专业的条件。自2004年招收第一批越南语专业学生以来,该校共培养了千余名具有扎实的越南语基础知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他们已经成为政府、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的佼佼者,为推进中越文化、政治、经贸往来,促进中越友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成长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举办越南语专业并使之成为特色专业的典型代表。 尽管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举办越南语专业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然而,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当中,笔者认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教学尚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笔者试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探讨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 一、越南语专业的办学成绩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广西较早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院校。自2004年以来,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越南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经贸、旅游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导游、业务洽谈、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越南语专业办学宗旨,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教学投入,取得了值得注意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1.办学模式国际化 在办学模式上,学校从一开始就坚持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2年,到越南高校学习与实践1年[5],[6]。目前,学校与越南相关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学生在国内完成相关课程学习之后,可在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东方大学、高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越方合作高校内择校留学。这样的办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越南语的兴趣,进而提高运用越南语的能力。因为在越南留学,有纯正的语言环境,学生学习越南语的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有质的飞跃。 2.课程设置逐步规范 在越南语专业课程设置上,学校根据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来设置课程,坚持“必需”与“够用”的原则,注重个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强调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目前,在校期间主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越南语语音、基础越南语、越南语听力、越南语口语、越南语外台、导游越南语、经贸越南语、越南语翻译理论与技巧、越南语写作、越南语阅读等。在越南留学期间,主要开设的 收稿日期:2011-05-25 作者简介:张惠鲜(1974—) ,女,壮族,广西龙州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越南语研究。 第28卷第5期2011年10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Vol.28No.5 - -128

团委乌不浪口烈士陵园申报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材料

乌不浪口烈士陵园申报全区民族团结进步 教育基地材料 乌不浪口烈士陵园以培养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目标,充分利用乌不浪口阻击战历史事件和德岭山镇乌镇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果,展现从抗日战争时期至今巴彦淖尔各族儿女为保卫祖国和建设家乡所付出的热血和汗水,从而激发全旗人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一、历史事件 1939年冬,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时任八战区副司令的傅作义将军为积极配合湘北抗日战役,牵敌南下,增援主战场,遂率所部官兵,一举攻克反攻战略要地——包头。一战歼灭日军3000余名,击毁战车百余辆、坦克3辆、击毙日军联队长2名、俘虏日军官20余人。日本侵略者遭此重创,恼羞成怒,以伪蒙疆日本驻屯军司令部冈部直三郎为首的30000日伪军,出动千余辆汽车和大量坦克、飞机、大炮等精良军事装备,向河套地区发起报复性进攻。1940年1月,日军分三路扑向河套地区,一场震惊全国的血腥战役在河套大地展开。 对战局早已胸有成竹的傅作义将军审时度势,提出了“避不利、夺胜利、打游击、分狙击、耗敌力、全歼灭”等

绥西战役战略.在乌镇、乌兰脑包、乌不浪口和四义堂一带修建了纵横坚固的战壕地堡。响应傅作义将军的战略号召,当时,隶属宁夏回族兄弟部队的马鸿宾81军(史称西军)马腾蛟35师,其下辖205、206、208三个团,约3000余名战士,正面纵深布防于乌不浪口、乌镇地区,随时准备阻击进犯河套之敌,迟滞其前进,摸清其主力,尔后转入狼山,威胁敌人右侧背。时值三九严冬,积雪没膝,寒风刺骨,广大抗日官兵们冒着零下30多度的恶劣气候条件坚守阵地。其时,河套地区的各组民众同样给予了抗日队伍最大的支援,他们送情报、运弹药、抬伤兵、送茶饭,与抗日军队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1940年1月31日(农历腊月23日凌晨),日本侵略者黑田重德师团长率日军兵分三路快速向河套扑来。两路由前山进犯后套之敌,在蓿亥滩和二圪旦湾遭傅部骑6军20团和21团官兵的顽强阻击,进展缓慢。与此同时,由后山进犯之敌在飞机、大炮的不断轰炸和坦克的掩护下,向乌镇、乌不浪口马腾蛟师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战斗打到最后一刻,三十五师官兵和日军进行了白刃战和肉搏战,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挫败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也使敌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日军凭借武器装备先进,又残酷地用飞机投下毒气弹,迫使35师撤离阵地。后我军101师增援,加入战斗,激战至黄昏,转移至折桂乡,日军侵占乌镇和乌不浪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麦玉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麦玉中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兴衰和社 《学 280 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0%。 二、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 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是实践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我校对民族团结教育高度重视,学校定期召

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校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师生共参与的工作局面,使民族团结 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 2、采取的措施到位 和主渠道作用。 3、以活动促教育 (1)、加强政治学习、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在师生中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教师专题培训,通过晨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深刻认识各民族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作用。 (2)、举行升旗仪式 每月的第一个周一升旗仪式紧紧围绕民族团结教育展开,学生都深切 的聆听国旗下讲话,深受教育。 (3)、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围绕“民族团结”召开主题班队会。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学校内部宣传力度不够强,以后要增强校园宣传氛围。利用学校广播站,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队会,营造 “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 2、学校周边宣传活动实施难度较大,出于安全原因并未过多的开展

校外宣传的活动,今后我校将结合社区、家校,在能够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到社区开展民族演出活动。 五、好的经验 1、每周坚持升国旗、唱国歌,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感。 2、结合语文、音乐、美术等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使民

民族团结教育小学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开展2020年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根据《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活动,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为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用胜动的事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唱响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健全领导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大队辅导员)及各班主任 三、组织实施. (一)、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提高认识 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学习,向全体教师传达《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对开展此项工作意义的认识。

2.学习、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1)组织相关学科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2)组织教导处、大队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二)、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开展国情讲座。 2.扩宽课堂教育渠道 结合思品、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强化民族常识教育。每学年8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为:一、二年级在《品德与生活》安排4课时,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各安排2课时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三-六年级在《品德与社会》中各安排4课时,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各安排2课时,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1)举办经典诗文朗诵会。 (2) "我与我的祖国”读书教育活动。 (3)举勒”我的祖国”征文竞赛。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征求意见稿)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规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国家民委评审命名,具备宣传教育功能,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主要包括: (一)文物博物类场所,包括各类博物馆(院)、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等; (二)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包括纪念地、纪念建筑物、名人故居旧居等; (三)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有宣传展示平台的乡(镇)村、社区科技文化站等; (四)其它具有民族团结教育内涵的场所。 第三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工作坚

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竞争择优、面向基层的原则。 第四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年评审命名一次。 第五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关系,有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二)具备比较丰富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实物、资料、场地或配套设施; (三)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正常运转; (四)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整的工作档案。 第六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符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条件的场所,由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评选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考核公示后,报国家民委。 (二)国家民委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各地推荐对象的评审,并将通过评审的场所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三)公示期满后,主管部门负责将拟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场所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国家民委委务会议审议。 (四)国家民委发布决定,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颁发牌匾,给予一次性工作经费补助。 第七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条件的,国家民委责令其限期整改或予以撤销命名。 第八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制定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对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建立完整的档案制度。 第九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充实宣传教

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3)

七年级班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你我同创美好校园大家共享 教学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同学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藏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我们的责任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责任 人人是民族团结宣传员, 处处是跨越发展风景线;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想一想在校园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大家要如何正确解决矛盾:教师出示案例请同学讨论并总结1,学会道歉,2,换位理解,3退一步海阔天空,4,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施方案》,积极召集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现总结如下:一、思想认识到位 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 二、工作措施 1.全面贯彻落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动员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我校全体教职工的意志和力量,推进我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2.深化认识、坚定信心,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等主题教育活动。 3.抓住关键、深入推进,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我们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变化改革,创造创新,立足“三高”抓好各项创建工作。 4.加强领导、真抓实干,明确创建活动顺利开展。为了全面开展好创建活动,学校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解,强化督促检查,把创建工作与推进我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等各项举措相结合。 5.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具体事情做起,多干实事、多办好事、

多解难事。要牢固树立“变化变革,勇于创新”的理念,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 6.负责宣传工作的教师要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好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在学校着力选树一批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模范创建的先进典型,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形成全校动员、全校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不足 通过学习文件精神,个别存有语言障碍的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学习宣传工作还有待提高。 四、今后工作 1.抓住关键、深入推进,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 2.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为了全面开展好创建活动,学校党支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围绕创建工作制定下发《学校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施方案》,把创建活动与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举措统筹安排、深入实施。 3.要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创建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创建活动与学校发展工作、改善师生关系、排查化解矛盾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创建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全过程。要把学校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为干部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小学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团日活动主持人稿件

开场词: 男: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女: (蒙语) 男: 今天我们两个团支部五十二名同学欢聚一堂 女: (蒙语) 男: 在我左手边的是由25名汉族同学组成的……团支部 女: (蒙语) 男: 在我右手边的是由25名蒙古族同学组成的……团支部 女: (蒙语) 男: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相信通过本次团日活动,我们一定会彼此了解并加深我们之间的友谊! 女:

(蒙语) 男: 踏着这春xx的xx微风 女: 伴着那和谐xx的七彩xx 男: 我们相聚在这里,用真诚结交好友,用年轻诠释激情 女: 我们相约在这里,享受春日的和煦,享受团结的欢乐 男: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 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疆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女: 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的稳定、团结、和谐对国家的安定、繁荣 有着难以xx的重要作用。 男: 是的,各民族间的和谐、稳定对于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女:

让我们充分认识各民族相互学习、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观念 活动开始 第一环节 男: 现在我宣布本次团日活动正式开始 女: 首先进行本次团日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唱团歌! 第二环节 男: 在一首振奋人心的团歌过后,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进入下一个环节了吧! (等待同学们的响应!) 女: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本次团日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我的梦想你实现!下面由我的男搭档来介绍本环节的游戏规则。 男: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一环节将把在场的所有人随机分成五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一个领队。其他的同学通过抽签的方式分到五个小组里。下面请五位领队出列。 (大家鼓掌欢迎) 女: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目录 *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5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6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7页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和规定,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 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难题的思考与路径

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难题的思考与路径———以新疆为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关乎国家、地区的安定、协调发展。近年来,新疆的就业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阻碍了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非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层化、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地位沉降与边缘化等社会问题极大制约了新疆和国家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就业问题甚至成为被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危害国家统一的工具和借口。就业问题不仅是新疆乃至国家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纷杂时局之下的新疆就业问题更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追求、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是新疆长治久安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前提和题中应有之意。这里就新疆就业问题的几个重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一些思考、路径选择和解决之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新疆农村人口的递增,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庞大,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渠道受限: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农民非农创业能力非常有限;进城务工只能从事低端行业;劳务输出面临传统观念制约,等等。南疆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水平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依附于农业领域,加重了生态环境负荷,农业效率只能呈现低效率,加剧了城乡发展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也进一步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困扰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笔者认为: 解决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须重视如下方面: (一)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 新疆区域特色明显,资源富集,各地应当准确定位自身优势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民族风情游、特色农业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化、特色资源开发等,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