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25)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25)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25)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25)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25)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论

第2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选择题Ⅰ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生产资料

3.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生产资料

4.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B.劳动过程中的三个简单要素

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

D.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产品归谁所有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6.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指()

A.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水平

B.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C.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性质

D.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状况

7.劳动对象是指()

A.生产工具

B.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C.劳动手段

D.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8.劳动资料是指()

A.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之和

B.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加工的对象

C.劳动过程中的三个简单关系

D.人们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9.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政治关系

B.血缘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物质资料生产

C.商品

D.社会总产品

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A.生产关系的总和

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12.在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

A.劳动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劳动者

1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经济规律

14.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经济规律

B.研究生产关系

C.批判旧有经济学说的缺陷

D.论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二、选择题Ⅱ

16.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C.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D.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必需的物资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17.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货币流通规律

C.节约劳动时间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18.资本主义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

A.土地

B.种子

C.仓库

D.肥料

19.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有()

A.生产用的厂房

B.冶炼用的矿石

C.纺纱用的棉花

D.采伐用的原始森林

20.生产资料所有制()

A.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B.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

C.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

D.决定着人们在产品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21.生产关系是()

A.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22.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A.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C.交换决定生产,分配决定消费

D.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2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包括()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当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C.生产力的任何发展变化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三、分析题

24.政治经济学既研究政治关系,也研究经济关系。

2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分配关系。

26.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因而它们具有同样的特点。

27.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Ⅰ

1.【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确切地说,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它把社会生产过程四个环节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是一门揭示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只是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力状况。

【拓展】考生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明晰的认识。

2.【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解析】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后两者即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3.【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解析】生产工具的数量和质量标志着人们征服自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利用作为自然一部分的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程度,决定着人们取得的物质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因此它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4.【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资料的概念。

【解析】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工具,但是劳动资料还包括设备、厂房、生产建筑物、运输工具、原材料等,所以,A项只提到了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B项是指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项只提到了劳动资料。

5.【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基础。

【解析】生产关系包括了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决定性的因素。A项即产品分配形式;经济基础则是社会一定发展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6.【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由此便知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指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B选项正确。

7.【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劳动对象的概念。

【拓展】要正确掌握劳动对象的概念,把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劳动资料)与生产工具等概念区分开来。

8.【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劳动资料的概念。

【解析】A项属于生产资料的概念;B项属于劳动对象的范畴;劳动过程中的三个简单关系是指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另外,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

9.【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概念。

【解析】生产关系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

【拓展】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的物质利益关系,这是考生必须把握的关键。

10.【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社会生产关系,但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则是物质资料生产。

【拓展】另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而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则是社会产品。

11.【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方式的概念。

【解析】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A项: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B项: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分别指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C项所表达的就是社会形态的概念。

12.【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

【解析】社会生产力构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产生的劳动者,它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

13.【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解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因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和上层建筑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政治经济学不能够完全脱离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拓展】其他选项都比较片面。

14.【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的变更即社会形态的变更,为此,只有生产关系发生了变更,社会经济制度才能变更。A、C两项: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B项更是不准确。

15.【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解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其中有些是属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些是属于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规律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揭示经济规律才能深刻地把握生产关系,才能论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B项不准确;C项只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手段。

二、选择题Ⅱ

16.【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对物质资料生产的理解。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对物质资料的生产正确认识的基本归纳。

【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7.【答案】AC

【考点】本题考查对一些社会形态中相关经济规律的把握。

【解析】A项很明显;C项:节约劳动时间,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也是一切社会都具有的规律。B项:在原始社会中就没有货币;D项:将来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实行按需分配。

18.【答案】ACD

【考点】本题考查劳动资料概念的外延。

【解析】B项属于劳动对象。

【拓展】劳动资料是指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19.【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劳动对象概念的外延。

【解析】A项属于劳动资料。

【拓展】劳动对象是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即劳动加工的对象。考生应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概念的外延有准确的掌握。

20.【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解。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内容,它不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只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21.【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概念。

【解析】A、B、D三个选项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生产关系的考察;C项则要求考生必须明白,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22.【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解析】C项: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23.【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规律。

【解析】C项: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因素是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

三、分析题

24.【答案要点】

(1)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要研究贯穿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各环节中的经济关系。〔2分〕

(2)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政治问题属于上层建筑,不是经济基础的内容,因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4分〕

(3)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在研究经济基础的时候,也不能不考虑包括政治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影响。〔3分〕

25.【答案要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2分〕

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2分〕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分〕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所以分配关系不是生产关系。〔2分〕

26.【答案要点】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即自然规律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分〕

与人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一样,人们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1分〕

(2)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而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自然规律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则需要很长的时间。〔2分〕

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自然规律的作用,则可以不依赖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2分〕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1分〕

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同的。因此,虽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但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着自己的特点。〔1分〕

27.【答案要点】

(1)生产力是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1分〕

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1分〕

(2)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相结合的。〔1分〕

科学并不构成生产力的一个独立的要素,而是渗透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从而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

首先,科学技术知识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劳动者认识和把握生产过程的规律,从而增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1分〕

其次,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明,可以革新和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从而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1分〕

再次,科学技术用于生产过程,还可以大大地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改进劳动对象的品质,使劳动对象日益优化,科学技术在生产管理上的应用,还可以使生产力各要素实现最优的组合,把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1分〕

(3)总之,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

2020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答案(文字版)

2020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答案(文字版) 34. 【参考答案】 1.“巧”在尊重和正确利用客观规律。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须尊重和正确利用客观规律,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必须以承认规律的 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用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启示之一: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保护环境相协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 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 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启示之二: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违背 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35【参考答案】 1.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主要是在近30年的改革开 放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中国式难题” 主要是指在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包 括生态平衡被破坏,雾霾污染严重等等。 2.按照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 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按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 产力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6【参考答案】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是不可磨灭的,因此“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 下去”。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这就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 障碍,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 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 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 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不失 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党还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马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符合 中国国情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 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实践探索,党积 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 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2.“两个不能否定”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当前国际形势、国内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作出的又一个准确务实的判断和清晰的论述。

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一、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1)基本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领土分割完毕。(2)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难点) 第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背诵提点 资本主义整体而言在积极改善,也在积极改变一些形式,但2018年考研小伙伴只需要记住,资本主义只是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社会主义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经济全球化的考点,同学们重点拿下。 2018年考研秋季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唯物史观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不适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义(新增考点)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关系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 ②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④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②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共5道分析题,题号是34-38题,分别对应5个科目: 第34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般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3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36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时候是纲要+毛泽东思想) 第37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通用模板 一、是什么?(阐述原理) 联系原理: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 照抄方法:**原理要求我们(原理包含的方法论) 二、为什么?(过渡部分) 联系材料: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解释说明:如果有错误观点要批驳(以上观点具有完全的欺骗性,是毫无根据的,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是把xx问题政治化) 三、怎么做?(行动性的语言) 提出行动 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自然条件+科技(主体、客体、媒介) 分析题:马原(哲学) 1.实践(人与自然,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2.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的核心) 3.必然性和偶然性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题模版一:马原(哲学)——实践、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一、是什么 1.实践的定义: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客观性=物质性=无条件 2.范畴 ①生产②处理社会关系③科学实验 3.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 4.实践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发源地) ①人与自身意识 ②人与人(思想道德修养) ③人与自然(马哲) 二、为什么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 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怎么做:调动三个积极性4点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人) 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科技) ③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 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

2020考研:2020考研政治必背分析题-打印版

2020考研政治必背分析题 一、马原 唯物论 原理1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前提与基础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我们应当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

原理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能通过自觉的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原理3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指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了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否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辩证法 原理1对立统一 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资料(彩版)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资料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 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 (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 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

历年考研政治34题马原答案分析

(2012、34)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 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碎花瓶理论”之所以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是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了质的飞跃的原理。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4分) 答: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实质上反映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真理,又要看到谬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并不是抹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没有单纯的、绝对的错误,是指由于不能辩证地对待错误而失去在错误中发现真理的可能。 此题也可以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4分) 答: 材料1 讲述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材料2讲述的是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她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并发明了“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引起了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启发,理论创新是人们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展新视野,开辟新思路,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成功,如果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放弃了理论创新,我们的实践活动必然失败,所以,我们应该像材料中的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和迪迪?艾伦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的实践活动就能成功!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1、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考研政治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对特定原理的解释和说明,尽管抽象程度不同,但是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记忆首先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想把繁杂的政治知识点都记住,必须先理出个头绪来。这个时候,梳理知识脉络就变得很重要。考研政治的知识点错综复杂,互相联系,在整理过程中须要以清晰为上,彼此有联系的内容可以放到一起对比着记忆。知识脉络梳理清楚了,不一定所有的内容都记住,但一定能对各部分知识点了然于心,在此基础上再背诵记忆,更容易事半功倍。 如何做到背和理解相结合 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三个w 例如马原第一章的知识点,我们只要记住"WWW"就可以 了具体来说就是who, what, why。Who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创立的;What ,是无产阶级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及普遍规律的学科,可以从 3 个角度去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Why,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书中的知识点更加的贴近书面用语,比起自己的分析,更加富有合理性,也是大题采分点的依据。我们在记忆这类题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记忆关键字的方法。例如维新运动的意义:首先是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是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最后思想启蒙。当然我们现在复习时应该把它拓展开来,但是只要记住这三条,答大题得时候不会扣太多

的分,因为你的要点都答上了。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3、抓住逻辑体系答题的时候,学生不知道应该答什么。有一些同学的知识点记得很牢,可是却有这样的问题,知识点在头脑中乱作一团,等需要的时候,就使用不出来; 有些同学政治复习了挺长时间,也做了挺多的题,但是考试就是考不出什么好成绩。为什么答题达不到点子上,这固然有复习不到位的原因,可更多的在于没有理论框架的支撑,所有的知识点在头脑当中乱作一团,考试的时候不知道该答什么,这还是好的,有些学生一着急知识点全忘了。 建议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先把政治各科目录在看书过程中记下来,再用自己的理解串起来,最终做到能够在脑海中自然而然地记起大框架、大目录,小目录,小目录下的知识点,通过背诵记起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至少重点章节要做到这个程度,重点内容(原理)要逐字逐句背诵。形成一个思维导图以后记忆起来就会更加清晰。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4、重点知识重点记 考研政治中,很多理论由于太枯燥,每次都只是看一眼、背一遍就丢到了一边,没有兴趣再去回顾,自然不能及时巩固记忆。尤其是很多大段的文字,如一些理论、内容、意义、作用、教训等等,往往都是考试爱考的,尤其容易出大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重点记忆、重点背诵。 因此,建议大家对于现阶段还掌握不熟的知识,拿出专门的精

2020考研政治冲刺必背考点

2020考研政治冲刺必背考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删除四个知识点,调整两处知识点,新增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所以思 修部分没什么实质性变化,对我们考试没有什么影响。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部分:一处变化考点,在第十六个知识点部分,将原“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改为“以来中国对外工 作新思想、新论断”。除此之外大纲还丰富了两个知识点的内容: ①在第九个知识点“西方新干涉主义”新增了一部分内容。西方新干涉主义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披着什么样的外衣,都掩盖不 了其逆历史潮流的本质,其动机是损人利己的、手段是残酷的、后 果是严重的。 第一,西方新干涉主义违背并践踏了平等、和平、共存的人类文明之基本法则。 第二,西方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主义打着维护“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为的却是自己国家的私利和霸权主义 目标,结果是害人害己,祸及全世界,严重违背国际公共法理和行 为规范,造成国家间矛盾与国际关系动荡。 第三,西方新干涉主义使西方国家自己噩梦缠身。西方国家因为其干涉政策和举动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道义谴责,承受着利比亚、 叙利亚、马里等相关国家难民不断涌入的冲击。最直接的压力来自 因进行军事干涉而产生的巨大人力、财力投入,使原本已经陷入债务、金融危机或社会动荡的美、英等国疲于应对。 ②在第十三个知识点“南南合作”中新增内容:主席2015年9 月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 南合作圆桌会,就新时期南南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要致力于探索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完整版)

2013考研政治系列电子教材(一)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 背诵笔记 陈闫编写 成功在于坚持,优秀是种习惯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性。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10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13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关于各种派别的言论,此处不列出,请参见我编写的《哲学派别言论汇总》,博客上有) 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15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7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19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主观精神(人的)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20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上帝、理、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21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22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导致形而上学或者唯心主义。 2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第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 第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四,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5时空的特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时空都是客观的;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26反对绝对论时空观,坚持相对论时空观:绝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存在及物质的运动状态是没有联系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互不相关的。而相对论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与物质本身的分布也有关,并且时间和空间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的。 27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动物或者机器人没有实践能力(人故意咬狗)。 28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 29实践的物质性的表现:①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②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③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受到客观手段和规律的支配。 30实践最首要的特点:直接现实性。

2020年考研政治复习资料2845

2020年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多选题 1、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答案:A,B,E 本题是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方面的知识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各种教材的总结是有差别的,但本题选项中是很容易排除干扰项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这是60年代才有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正式挺出的,而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在50年代。因此C、D两项很容易排除。 单选题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C 暂无解析 简答题 3、试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答案:过渡时期总路线是认真总结建国头三年实践经验,根据当时中国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因而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求得国家的富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通向富强的必然之路。(2)三大改造的历史必要性:在建国之初,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为恢复国民经济起过积极作用的川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工业化的进程,因而使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具有必要性。①在城市,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一是力量弱小,没有能力担负起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重任;二是畸形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加剧。总之,中国不能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谋求工业化,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②在农村,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日见突出:一是阻碍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会拖工业化的后腿;三是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总之,中国的工业化是不可能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组织起来,实现合作化,才能发展农业生,使农业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要求。(3)三大改造的历史可能性: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及社会主义改造初步成功的取得,使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具有可能性。①我国已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就使得社会土义改造有了强大的依靠力量。 ②国营经济的建立,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有了事实上的重要开端。③在建国头三年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所取得的成功.实际上已成为对资本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④初步开展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实际上已成为对个体农业改造的最初开端。(4)国际环境的影响:当时世界的冷战格局和社会主义国家取得的建设城就,也促使我国提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世界形成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封锁和孤立政策,只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援助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要得到国际援助,除走社会主义道路外,别无选择。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在50年代初并不景气,而苏联却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无疑给中国人民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认为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促进,中国宜早进入社会主义。 暂无解析 简答题 4、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

考研政治分析题真题_0

考研政治分析题真题 2013年考研政治分析题真题 认识和实践,否定之否定规律,意识能动性原理,矛盾,发展,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1.阅读下列材料: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对作战用兵之道极富理性认识,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但熟读兵书和临阵作战是两回事。当时蔺相如对他的评价是:”赵括只懂得读兵书,不会临阵应变。”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请回答: (1)为什么熟读兵书和临阵作战是两回事?(4分) (2)如何来实现兵法和临阵作战的结合?(6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7年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了70年。多少艰难的尝试,多少惨痛的失败,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实践不但没有被扼

杀掉,相反,在长期艰辛探索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人类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然而,社会主义并未如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预言的那样,在20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材料2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马克思主义也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事实与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5分) (2)根据材料2回答,对马克思所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何理解?(5分)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美国南北战争初期,林肯总统先是选拔没有缺点的人任北军统帅。这些修养甚好、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的统帅,却一

2018考研政治必背9个重要知识点

2018考研政治必背9个重要凯程 考研政治凯程很多,复习时间和精力不可能平均分配,所以需要大家来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对重点内容要熟记,会用。下面9个重要凯程,希望考生背下来。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考点二意识观 1.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考点三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考点四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考点五实践和认识

2018考研政治马原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2018考研政治马原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一、唯物论部分 (一)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原理内容】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立足现实,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事物发展的条件。 (三)事物发展的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四)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

2019考研政治必背内容汇总(史上最全)

2019考研政治:必背42个核心考点汇总 考点1:帝国主义侵华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1、通过四种手段,控制了中国,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组织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2、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引发了近代中国革命。 考点2:中国并未被瓜分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1、原因在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2、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考点3: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在侵华的过程中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1、它在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中华民族受到极大屈辱。 2、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3、它主观上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4:近代但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看主观因素)

1、客观:敌强我弱,落后的封建主义难敌新兴资本主义列强。 2、主观: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何评价旧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1:如何看待近代农民斗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近代社会中,首先奋起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是农民群众,他们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动摇了其统治,显示了革命主力军的伟大力量。 2、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比较: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的斗争能够不断走向胜利? 1、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深受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蕴藏着极大的革命性; 2、有了无产阶级,即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克服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目光和自身弱点,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具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考点2:如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

19考研政治:五种记忆方法

19考研政治:五种记忆方法 【摘要】考研过程中,不擅长记忆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很担心政治?担心自己背不过知识点,担心背过一遍又毫无印象。下面分享给你一些特别有效的政治记忆方法,把握好理解、逻辑、重点、填空和习题这五个版块,政治没问题! 一、理解和背诵相结合 有的同学反映,有些知识点总是背不过、记不住,根本原因在于你还没有充分地理解它们。考研政治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对特定原理的解释和说明,尽管抽象程度不同,但是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记忆首先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想把繁杂的政治知识点都记住,不要从一开就抱着"背"的态度去对待它们,必须先理出个头绪来。这个时候,梳理知识脉络就变得很重要。考研政治的知识点错综复杂,互相联系,在整理过程中须要以清晰为上,彼此有联系的内容可以放到一起对比着记忆。知识脉络梳理清楚了,不一定所有的内容都记住,但一定能对各部分知识点了然于心,在此基础上再背诵记忆,更容易事半功倍。 那如何做到背和理解相结合? 1、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三个w 例如马原第一章的知识点,我们只要记住"www"就可以了具体来说就是who,what,why。Who,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创立的;what,是无产阶级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及普遍规律的学科,可以从3个角度去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Why,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2、大题关键词记忆 书中的知识点更加的贴近书面用语,比起自己的分析,更加富有合理性,也是大题采分点的依据。我们在记忆这类题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记忆关键字的方法。例如维新运动的意义:首先是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是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最后思想启蒙。当然我们现在复习时应该把它拓展开

考研政治题库(唯物论——练习部分)

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4)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1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选择题Ⅰ 1、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外在性 B.可感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2、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A.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 B.液体、固体、气体、等离子体 C.时间和空间 D.实践和社会 3、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相对主义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形而上学 5、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 A.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B.否认时空的无限性 C.否认时空的可变性 D.否认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 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7、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质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8、“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9、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0、《坛经》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1、“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 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把意识同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D.揭示意识起源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12、“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涵的哲理主要有()。

初中学科之政治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_考研政治知识点快速记忆技巧方法

初中学科之政治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_考研政治知识点快速记忆技巧方法 考研备考的科目比较多,有一定难度。在众多科目的备考中,政治科目要记忆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考研政治知识点快速记忆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研政治知识点快速记忆技巧 通过做题,带动复习记忆 仅仅只是来回反复看书,可能只是眼睛对这些知识点比较熟悉。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对这些知识点还是不够熟悉。政治科目虽然是文科学科,但是也是需要大量做题,才能在考试中做到熟练运用。政治科目的考试,主要考察两大题型:选择题和问答题。建议前期的复习,可以大量练习选择题。在做题中,不断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做题来带动知识点的记忆。 记住重要的时间点、人物、事件、观点 政治科目的学习,其实不是每一句话都要记忆。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记住重要的时间点、人物、事件、观点,其余的一些要素,可以不必要百分百是原话。一个事件的关键要素抓住了,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在自己的大脑里了,也就可以串联起来了。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需要做笔记 我们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比较混淆的知识点。对于这些知识点,建议最好是把他们整理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难点来学习。虽然是文科,都是文字,经过自己的手写整理一遍,可以加强记忆。此外,做了笔记,这个笔记本就需要我们经常拿出来看,反复看,也就记住了,混淆知识点自然也就攻克了。 考研政治知识点快速记忆方法

1、关键词法 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以利于记忆和理解。比如,文化概念,相对政治经济而言的,主体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再如,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的承袭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目的是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的总结。 2、事例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 ,一定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作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结合书上元妃省亲的事例记忆。说明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事例的寻找注意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3、对比联系法 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快加以对比和联系,比单纯对一个要好理解和记忆。比如,潜移默化是指因受到外来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深远持久,深指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程度而言;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而言;持久主要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有延续性的特点。这样记忆的好处是印象深、持续时间长、效果好,有利于达到学习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因为对比记忆法所进行归类和比较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对知识的理解、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4、结构体系记忆法 此种记忆方法多用于复习。学完一节、一课、一本书总要进行复习巩固,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了解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首先找出贯穿于知识的主干部分,再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个个知识点犹如冰糖葫芦竹签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张冠李戴的毛病。以节为例,文化创新的途径,讲两个大问题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的关键,四个错误倾向。两个基本途径都有具体的展开,有具体的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