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键字:福州市,休闲农业,新型产业,现状,对策,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目前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成为农业旅游的新亮点。我国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萌芽发展的,近些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发展的速度较快,并正在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目前,福州市许多地区的大片沙滩地开发集鲜果品尝、观光旅游、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基地,对于带动周边地带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意义。随着中国加入WTO,休闲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保障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特色,提高知名度,满足人们多洋化的旅游需求已成为福州市政府和人民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休闲农业概述

1.1 “休闲农业”的概念

随着经济稳定增长,公民对于休闲旅游的观念已从重“量”朝向重“质”方面变化,在这种情形下导致休闲旅游之需求提高,再加上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急需转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且结合农业的有形资源(如:当地的农村文化,农家生活,农业经营活动及农林渔牧产品等)及其所隐含的观光游憩,教育等无形资源所形成的一种农业经营、游憩服务并重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它继续维持农业产销活动,从事农业经营;另一方面,它提供游客休闲游憩的机会,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结合了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特性,发挥农业与农村所具有的教育,经济,社会,游憩,文化等多项功能,提供公民休闲游憩的机会,并可增进国民对于农业及农村田园生活体验 [1],是近年来发展的农业经营新型态。它是将农业生产主体及其环境和休闲观光游憩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型态,是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活动。

1.2 休闲农业的功能

1.2.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且增加农民所得,将原本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提升为服务走向的第三产业,繁荣农村社会。农业结构的变迁使农村人力的外流,大量农村的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采取节省劳力或所谓“精致农业”的型态,有效地提高农民所得,是一种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农民增收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1.2.2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能够提供一个具有田园美景的休闲活动场所,让民众在工作之馀从事休闲活动,可以享受乡野风光及大自然的乐趣,一方面使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远离都市单调一致的设施,到农村乡野地区从事游乐与社交活动;另一方面;也增加都市居民与农民接触的机会,拓展农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缩短城乡差距,提升农村生活品质[2]。

1.2.3 文化功能

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及许多传统民俗技艺,可因休闲农业的发展而使其得以延续与传承,使文化资产得以保存,同时也可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同时,休闲农业也提供一个让都市居民认识农业生产,了解农作物栽培及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认识农村文化及生态的机会,促进其对大自然的了解。

2 现阶段福州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

2.1 推进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主流,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农业,为生态旅游拓展了新的形式与内容,深化了文化内涵,并将以稳定和强大的市场推动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2 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

休闲农业是现代旅游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与农业有机整合,形成新的产业,推进了农村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全面快速发展,并由此带动整体水平的上升。

2.3 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

城乡之间客观存在差异和引力,发展休闲农业密切了城乡联系,通过福州市区对农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投入,更有效地保护、改善和发展了农村旅游环境,为福州市旅游增添了新的功能和项目,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使之成为资源、环境和市场共享、优势互补、结构稳定、良性循环的旅游系统。

3 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福州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所辖市县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市政府早在1989年就推出1 0块农业综合开发区域。2005年,国家外经贸部、国务院台办、农业部批准福州市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以科技开发为依托,以国家鼓励的农业利用的外资项目和出口创汇为导向,大力引进资金、良种和先进技术,着力发展名、特、优、新、稀农副产品,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将福州的实验区办成福建省乃至华东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摇篮,信息网络、贸易流通的中心,对台交流的窗口和内外辐射的枢纽。近几年来,通过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外向型农业迈出新步伐,累计引进农业项目586项,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台资项目324项,实际利用台资2.9亿美元,引进良种3600个品系[3]。

休闲农业将成为福州市今后农业招商的一个重点。福州市在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上推出七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进行开发建设。这七个招商项目计划总投资两千多万美元。

2004年,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359.8亿元,比增10.8%;财政总收入176.27亿元,比增25.6%;农业总产值208.48亿元,比增1.52%;农民人均纯收入5017元,比增6.7%[4],而休闲农业总产值为5 9.87亿元,比增7.8%,作为一个新兴的农业,福州休闲农业的前景看好。

3.1 优势

3.1.1 自然禀赋优越

福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达300天左右,年平均温度19.2摄氏度,温暖湿润;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区位于盆地中央,四周群山环抱,闽江穿城而过注入东海,形成了“三山鼎峙,一水长流”的奇秀景观和“枕山、面海、襟江”的山水布局;拥有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四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云山、石竹山、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等三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马尾造船厂是首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有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高尔夫球场、30多个公园,以及一批度假区、旅游区;市区内河交织、温泉密布,为世界各大中城市所罕见。全市现有星级饭店81家,床位2万多张,其中五星级饭店4家、四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饭店42家;国际国内旅行社112家;旅游汽车服务公司14家[5]。在地理条件下,福州宜人的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且全年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天数皆适于出游,因此成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绝佳地区。

3.1.2 文化底蕴丰厚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 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早在7000多年前,福州地区就有闽越人活动,创造了接近中原的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福州属闽越地,秦属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后裔无诸被封为闽越王,着手兴建冶城,开始了福州最早的城垣建设。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城西北有福山,遂改名为“福州”,一直延用至今。公元908年,闽王王审知扩建福州城池,将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此后“三山”便成了福州别名。宋代,福州太守张伯玉鼓励居民遍植榕树,从此“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所以福州又有“榕城”之美称。福州人杰地灵,文化昌盛,从唐宋到明清,福州籍进士达3600多人,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上更是名人辈出,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祥谦、侯德榜、郑振铎、陈岱孙、冰心、高士其、陈景润等以及56名福州籍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都是福州人民的骄傲。福州还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被列为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2处,其中:林则徐墓、华林寺大殿、乌塔、鼓山摩崖石刻、马江海战纪念馆、马尾船政学堂遗址、福清弥勒岩、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九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3.1.3 民间资源充足

福州民间工艺久负盛名,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与软木画并称“榕城三绝”。福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南国地方特色,尤以烹饪山珍海味而著称,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墙”享誉海内外,鱼丸、太平燕、鼎边糊等地方特色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福州还有历史悠久的闽剧、评话、十番和尺唱等传统艺术。

3.1.4 政府政策推动

政府在农业政策上的推动,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海峡两岸(福州市)农业合作实验区发展思路为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发挥大陆不同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台商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起到积极作用。1997年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与外经贸部联合批准的在福建省建立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其中就包括福州市。

目前,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包括了福州与漳州两个试验区,也是目前成效最好的试验区之一。福州试验区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即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粮食、食用菌、畜禽、水产、林竹等8大产业,建立了亚热带优质高效农业合作区、山地综合农业合作区、沿海渔业合作区、城乡观光农业合作区、海岛综合开发合作区与绿色食品生产合作区等6个合作基地。福州试验区在启动福清、闽侯、浪岐3个示范区的基础上,2001年又新批准罗源、连江与晋安3个示范区。

3.1.5 市场需求增大

国外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人们便会产生出游的愿望[6]。福州2005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0美元,大大超过了这一基本要求。除了经济生活渐趋富裕,居民个人所得大幅提高刺激了市场需求之外,资讯传播的发达促进民众对休闲农业的认知度,便捷的交通运输减少了外出休闲旅游的不便,这两种原因都使得居民对休闲农业的游憩需求剧增。

3.2 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福州市目前拥有的大中小各规模休闲农业“农家乐”农庄约63家,正在规划建设的生态旅游区约7家,而看中福州旅游资源,在福州投资开发旅游的台商为数众多。

3.2.1 现存的休闲农庄发展现状

永泰县的莒溪农家乐一日游、北峰体验农家乐、闽侯县的兔耳山自酿酒农家游……福州市各大旅行社都推出了多条“农家乐”旅游线路,而且效益都很不错。

“吃一顿农家菜,爬爬山,摘摘果,钓钓鱼,淳朴的农家生活让游者体验回归自然、放飞心情的感受。再加上这样的游线一般只要百元左右,所以一推出就大受欢迎。”康辉旅行社的林先生说,“农家乐”一推出,就以其返璞归真的内容、新颖有趣的形式、低廉实惠的价格而大受游客欢迎。

以目前最火爆的莒溪和兔耳山两条线路为例,“莒溪农家乐一日游”内容为乘小舢板泛游大樟溪,登龙山,观赏鸟鸣谷、白观音,领略莒溪八景,还有采木瓜、挖地瓜等活动,午餐后在莒溪竹林漫步,还可钓鱼、捕鱼等,返回时举行泛舟比赛,旅行社报价仅为每人98元。而“兔耳山自酿酒农家游”安排游客到闽侯兔耳山农业大观园,用山上优质的泉水亲酿美酒,还有篝火晚会、自助烧烤等,这样一个“醉人”的游线价格仅为每人80元。

闽侯荆溪一带的农家形成了“农家乐”玩、吃、买的一条龙服务,农民收入大大增加。特别是在草莓丰收季节,一天能来七八百人,尽管3元一公斤的草莓采摘价格比市场价高一倍,还是被游客一摘而空。村民笑言,连请工人帮忙摘草莓的钱都省了。

3.2.2 开发中的休闲农业区

“台湾休闲旅游比内地早起步十多年,在发展模式和旅游资源组合上已经较为成熟,随着大陆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休闲方式将越来越受欢迎。”千江月休闲农庄董事长林幸婉女士认为,福州的休闲旅游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原本是台湾建筑学老师的林女士在永泰大樟溪畔建起了一座旅游休闲农庄。如今,三百三十多亩的休闲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享受精致地道的农家情趣。台商张环球先生在罗源霍口畲乡建立的旅游休闲中心——“畲家山庄”,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二00二年的厦门投洽会上,张先生与罗源县签订了开发霍口畲乡风情旅游的协议。几年来,他先后投资六百余万元人民币,目前第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素有福州“后花园”之称的北峰区域最新规划近日出炉,并通过省市有关专家评审。根据规划,北峰将重点发展旅游业及生态型绿色产业,限制发展工业,构建榕城生态屏障,为市民提供更多好玩的休闲度

假去处。

连江县则确立了以“温泉、生态、农家乐”为特色,建设国家级贵安温泉生态旅游区的战略构想,计划依托福建省人民政府农业生态观光园、翔龙千亩林果试验基地建设融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森林沐浴为一体的温泉生态旅游区。

3.3 存在问题

3.3.1 项目建设规划不合理

目前,福州市的休闲农业尚缺乏整体规划,缺乏通盘规划和全局考虑,发展不均衡,极大地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和开发程度。福州市现已开发出的休闲农业项目中,只重规模,不求质量,粗制滥造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导致福州市休闲农业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应该说,在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规划滞后带来的结果不是资源破坏,就是资源闲置,缺乏规划和低规划水平的开发容易走向“盲目性+积极性=破坏性”,最终将使本地的休闲农业旅游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3.3.2 项目经营特色不鲜明

目前,福州市各个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特色并不鲜明,经营项目单调、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活动内容相似,创新不足。开发者的思维定势局限在很小的领域,如赏花、摘果等。由于创意匮乏和特色不鲜明,现已造成部分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举步维艰。

尤需指出的是,目前还有很多的项目存在脱离农业经营的问题。这些项目在开发之初就将区域内的农户全部迁出,仅以零工形式雇佣其从事耕作,人员、时间均不固定;农场农产品的生产也不以经营为目的,而是大多仅供游客观赏、品尝。这类项目虽然也认为农业经济和农村景观是吸引游客的法宝,但在开发中却流于形式,其农舍、农田由于“农民”的消失不见而成为了物化的空壳,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3.3.3 资源开发整合力度不够

福州市现有的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小农经济”的旅游经营模式,既主要以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私营等经营形式为主。虽然“小农经济”是中国农业的原生经济型态,对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由于其内部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因而在品牌形成、科学管理与整体营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而且有限的经营规模难以形成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因此,其在短期内只能提供相对粗放的、低水平的初级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与此同时,福州市的休闲农业经营者在项目开发与经营中一味片面强调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人文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系统开发,在资源的开发整合上存在着丰富的资源与有限的资金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的经营困境。

3.3.4 项目经营上盲目追求高标准

对整个旅游市场来讲,一个地方的休闲农业旅游是一个统一的形象,任何局部的印象都会带来游客对整个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肯定或否定。所以,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关系着景区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经营户们一家一户的利益。而当前福州市的一些乡村以城镇化发展为目标,一味提高接待设施标准,向城市看齐,加上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使得盲目追求城市化的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损害和降低了休闲农业项目的原生的高经济附加体验价值。

3.3.5 部分项目经营不规范

福州市现有的休闲农业项目多为私营,从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目的出发,经营者多雇佣低廉的劳动力或亲友,造成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休闲业从业技能,导致服务人员不能提供给游客高质量的服务享受,甚至于造成冲突,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破坏园区的旅游形象,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如何根据福州郊区农业旅游资源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理念创新,准确定位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有序发展及合理布局、观光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相结合,构建观光休闲农业技术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4.1 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大都市农业发展

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正如卢书记所指出的,福州旅游最突出的优势与特色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福州旅游产业,必须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着力构建“八闽古都、有福之州”的整体旅游品牌与形象。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继续推进永泰、连江、闽侯、长乐等重点旅游品牌项目建设的同时,在市区的两大别墅群:鼓山脚和五四北的居住主题公园及新兴投资的金山开发区,结合其靠近鼓山旅游区、森林公园、居住主题公园、金山公园及乌龙江的地利,开发新的休闲旅游项目,以项目带动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培育福州旅游的“龙头”产品。根据境外一些发达城市的经验,休闲观光农业已处于发展阶段,但不久这个趋势就会形成高潮,而福州市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福州应该充分地引入境外发达城市发展休闲农业所取得的成就,把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乐园为发展都市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4.2 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农业观光业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也需要一个培育过程,因此福州在近期规划中,必须以生产功能为主,采取逐渐提高观光农业的成分的方法,最终实现长远目标。国内有些地区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初期,一味追求高级、高档。如有些地方建设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少的超过千万元,多的超过了上亿元。但由于农业观光园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建好的,一般都要3至5年。结果这种高投入、建设期长的农业观光园,却无法与其他主题公园一样采取高门票价格政策,再加上季节性强,接待游客总量有限,造成经营压力大,光靠旅游难以生存。所以,福州发展休闲农业的初期可以发展些诸如农家乐、农事游等投资少、风险小、开发周期短的项目,以后再逐步发展诸如乡村度假村之类的高级项目。

4.3 休闲农业必须以农为景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交融的产业。与其它旅游业不同的是它是以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人文与自然资源为对象。某种意义上说,休闲农业是一种依托农业的”寄生”产业。因此正确的途径就是以农为景,在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基础上,再增加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而不是抛弃了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追求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为此我们要保护好耕地和环境资源。它们是休闲农业的基础资源,破坏了耕地和环境,休闲农业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然而现在福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把它视作都市休闲生活的再延伸,二是向纯粹的观光业靠拢,都忽视了休闲农业本来就有的多功能的特性。实际上,休闲农业自身的最大特色,便是它的综合性——生产、生活、生态三部分的统一。

4.4 休闲农业必须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休闲农业是带有服务性质的产业,是提供大家休闲游乐的一种商品,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满足,是市场导向经营的最佳销售策略,休闲农业的经营应以满足消费者为导向。有一定文化的中上收入消费群,他们在思想认识上面,对这种”回归自然”的旅游项目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经济条件也许可。但从整体上看,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必须面向各类消费群,主要的是休闲观光农业的资源是公共资源,要为公众共享,不能被少数富有者独占,为此休闲农业设计时要兼顾不同收入者的利益。不能只是建设高档景点和设施为少数富有者服务。除了消费群的多元化,消费对象也要多样化。现在国内大部分旅游项目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参观奇花、品尝佳果名茶、钓鱼或参与一些农业劳动等,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休闲观光农业的对象是农业,以及与其相关的农业的人文资源。福州市要善于挖掘潜伏在农业内部的各种人文资源,与农业相关的田间情趣,乡土风情,以及人与自然,农业科技与教学,农业与美术等等,都是可以不断开发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7]。

4.5 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休闲观光农业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但政府一定的资助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些涉及千家万户农民事业的项目。如农家乐的投资主体是农家,但村镇区市在公共卫生、交通道路等设施建设方面要给予资助,信贷方面给予贴息优惠,此外政府在组织培训等方面要给予适当的帮助。例如日本休闲农业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农园建立之初,当地政府为其提供适宜的硬件配套设施,同时还提供配套的优惠政策[8]。而项目经营者则偏重于企业财团进行直接策划、经营,这样既减少政府负担,经营者又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得力于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在管理上予以辅导,在发展方向产以规范,并由农民协会进行组组织协调,从而有力的推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

比之西方发达国家对休闲农业在软硬件上的支持,我国虽然对休闲农业重视有加,但迄今为止尚未出台任何形式的法律规定,无法走上规范、有计划的发展道路。我认为应该呼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和约束休闲农业的有序化、制度化经营。因为只有完善的保障体系和措施,才能保证效率和公平的实现。因此,福州市相关部门也应当在职权范围内尽快制定有关的资金、项目扶持政策,予以政策倾斜,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政府应当尽量少用行政性强迫命令,而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

4.5.1 政府的引导作用

首先,政府应充分运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广告类宣传媒体,介绍观光休闲农业的相关知识,既鼓励广大农户调整农村结构,也开阔城市居民眼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其次,政府可对观光休闲农业卓有成效的典型总结经验、趋利避害,使广大农户有榜样可学,使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再次,观光休闲农业的区域布局必须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坚持专家论证和农户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必然涉及相关政策的改革、配套和制定。政府应为观光休闲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在立项、用地、建设、信贷、能源、供水方面经予优惠政策[9]。

4.5.2 政府的协调功能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需要新的发展氛围,不是农业部门一家之事,为实施面向21世纪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政府应发挥协调功能,指导各部门通力合作、统—认识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条文。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水平。

4.5.3 政府的服务范围

观光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可通过因特网和其他信息渠道获取、收集、研究、整理相关信息并定期印制成册,向旅行社、旅游者和广大农户提供及时、可靠、客观、真实的观光休闲农业的有关信息;组织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等相关单位的官员、学者、专家组成顾问小组,经常为观光休闲农业提出建议,召开有关各方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观光休闲农业研讨会;要负责牵头市级观光休闲农业重点项目的规划、论证、审批,协调处理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市级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计划和使用方案,对市级重点项目进行检查监督[9]。

4.6 提高科技含量

发展休闲农业,要在保持传统农业精华,反映传统农业历史的基础上,寻求技术上的支撑,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农村古老的文化、古老的生产方式,让现代人了解过去的农耕历史,勤劳勇敢人民的智慧,体会古老的文明奥秘;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种蔬菜、水果、花卉和其它观赏性植物品种等[10]。农业科研单位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让自身的科技转化增值的同时带动休闪农业的良性发展;通过现代高科技来展示农业的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游客能体会知识的力量,体会人类创造力的伟大,从而激发自己奋发向上。

4.7 联合造势,形成规模经济

台湾地区各农场近年来联合造势,八大公营农场(东河、武陵、福寿山、清境、嘉义、高雄宜兰、明池)采取制定联合住宿使用方法等形成一个联合体,发展成一个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是一个小农场,也十分重视不同服务领域的合作分工。以台湾南投县清境农场为例,就是由“小瑞士花园”、“松岗果园”、“青青草原”、“国民宾馆”等组成,实现了观光、住宿、餐饮、娱乐的综合[11]。很明显,这比起许多所谓“旅游农业”中的小而全,家家户户开展雷同的服务活动,有很大的进步。休闲农业,是将农业生产的初级产业,转变为结合农业产销与休闲游憩的农业服务性产业,它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各个领域人才的合作。草原的养护、牛羊的放牧,需要专业的牧民,而各种公元设施的设计安置,又离不开精通公园管理知识技术的人员。当人们认识到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采取分工合作的方法时,各方所分得的收益将大大超过单打独斗时所能得到的收益。

反观福州现有各个休闲农业区的发展陷入分散经营的境地,难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用;同时小农经营的生产模式,不能适应休闲农业发展和游客的需求。因此,可以选择在基层农村管理机构、行业协会、或是有号召力的个人引导下,自愿的组成策略同盟或是合并,借此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或是实现规模效益递增。如开发更多的服务性消费项目,或是与一些单位建立长期联系。虽然游客一次在休闲农场的消费不多,但如果增加光顾次数,累计起来消费量还是可观的。休闲农场的可持续经营,也正是需要这种低交易成本的“细水长流”型消费。

4.8 名胜特产带动休闲农业各具特色

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湘南地区(衡阳、郴州、永州3个地级市)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重点进行示范引导,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没有一哄而上,盲目建设项目。一方面紧紧抓住区域特色,展示历史文化风采;另一方面,择优作好基地布局,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活动[12]。

同样,福州可以依靠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农渔特产,构建不同特色的休闲农业农庄,来发展休闲农业。特产和特色观光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借游览胜地,统一品牌,促农产品外销[13]。为了创品牌、保质量、促外销,借用福州市的无形资产,积极的吸引广大的消费群来发展福州休闲农业。

4.9 开发当地文史资源提升知名度

文化和观光结合是开发休闲观光事业的源泉。休闲农业结合文史资源才有丰富的内涵,提升知性程度,经久不衰。充分利用福州文史资源,民俗艺术、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将过去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提升休闲农业的品位。将农业休闲和文化结合,举办节庆活动,使休闲和生活、产业相连结,更具活力。在景观布置上,要精心策划,从农渔业生产出发,放置农耕狩猎、渔捞器具和农事操作、农村生活的雕塑或实物,点缀和反映农村情景,了解乡土文史,美而不俗。结合了这些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将更加的富有特色。

4.10 全面规划,确保重点

对观光农业的开发要在一个区域内全面规划,在此基础上,选准重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目前,大多数县级都没有制定观光农业的总体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布局不尽合理。虽然有些地区的建设、农林、水利和旅游部门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来评定景区景点的等级,实施着各自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这样又往往形成了多头管理,几个部门都各自做规划,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发展规划能力,导致投资决策的明显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10]。

5 小结

总之,旅游观光休闲农业除了具有城乡互补的娱乐功能、生产与生活的互动、产销一体、村民与市民人际关系的互动关系外,还能以更宏观的人文观点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态观点维持人与环境的长期调和关系,可将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规划到城市区域生活圈中。同时,促进生产和休闲活动既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又可提高农民所得,达成城乡互动的社会经济共同体。在这种城乡互动价值体系下,福州市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把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在短期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在长期以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景观为特色,才可塑造出城郊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福州市对休闲经济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系统、前瞻性的研究,关注政府、商业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多种服务组织的作用,以树立全新的“休闲观念”,开发多样的“休闲产品”,发展多元的“休闲产业”,制定积极的“休闲政策”,提供必要的“休闲教育”,全面提高“休闲质量”,迎接未来“休闲社会”,创造人类“休闲文明”。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武器来保护休闲农业,让它为我们的社会持续发展健康成长,它是我们人类的健康伴侣。

参考文献

[1] 李静,杜奇勇.浅谈休闲农业[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1):44-46.

[2] 俞文正.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J].资源保护与利用,2001,(4):37-39.

[3] 黄爱萍,郑少泉,陈雅英.台湾发展休闲农业对大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启示[M].福建农业科技,2000, (6):28-29.

[4] 福建经济年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5] 福州市旅游局.福州概况[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016126.html,/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006. [

6] 张杉.在城乡统筹中构建县域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空间——成都市郊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8-70.

[7] 张占耕.都市农业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J].产经透视,2004,(12):54-55.

[8]朱明,程勤阳.日本的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J].温室园艺,2005,(2):16=18.

[9] 王渝陵.从国际经验看重庆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3,(3):73-76.

[10] 李舟.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J].新疆农业经济.2004,(3):18-20.

[11] 文卞洋.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启示[J].农业视野,2005,(4):44-45.

[12] 谢莉,刘昭云,刘湘南.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3,(40:385-388.

[13] 相重扬.休闲农业——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J].农业职业教育,2003,(4):6-8.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亮点工作

城厢镇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亮点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区委、区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世界现代田园示范线建设总体要求,我镇按照集成打造高端现代农业产业和产业高端指导方针,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地”的目标,整体推进世界现代田园示范镇建设,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厢镇位于成都市东北,青白江区域东部,镇域面积46.91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辖11个农业行政村,4个农村社区,2个城镇社区,农业总人口4.2万人。镇内有润辰食品有限公司、红旗油脂、迪澳植化、宜家食品、西南科联种业、玉虹罐头厂、天天绿、康祖食品、荣泰清真、成都二牛等10家龙头企业;有食用菌协会、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万柳种植专业合作社、田园山珍菌业专业合作社等12家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有十五里、十八湾、兴禾、桂龙、玉虹桥等5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四川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新兴菌种站、食用菌孵化园区等科研机构3所;有恒邦食用菌博览园、绣水稻香、红玫瑰休闲园、芮家风味馆、金河山庄、东方欲晓等一三产互动休闲农家乐20余家;有玉虹桥蔬菜基地、十五里休闲观光园区、今日田园、特色食用菌园区、科联玉米制种基地、贵和高科农业生态园、食用菌博览园、经作所科技实验基地、永乐春大学生蔬菜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示范园区。 二、具体做法 (一)重规划,以“五区一带”的园区划分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思路,以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地“为目标,从全局上规划全镇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要求,结合我镇地理和区位特点,创造性的提出了“五区一带”的现代农业发展框架,邀请电子科技大学于2010年在全区率先编制完成了城厢镇现代农业总体规划,为我镇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二)抓典型,以贵和高科等一批现代农业龙头公司为示范 坚持走高现代农业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发展之路,我镇近年来陆续引进和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农业龙头公司。其中以贵和高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玉虹桥蔬菜合作社、永乐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的农业高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贵和高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坚持以有机标准做农业,采用高科技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战略,探索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规模设施农业基地,引种高科技新品种,配套发展休闲观光产业,该农业园区已经被列为成都市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项目,该公司的多次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现已成为我镇的一张高科技农业宣传名片。 玉虹桥蔬菜合作社是一家省级示范合作社,主要种植大棚蔬菜,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成员由创建初的10余户发展到现在108家,合作社以有机为立足根本,现有西湖瓜、番茄等四项有机认证和玉虹桥蔬菜品牌,带领周边农户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永乐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镇大学生创业基地,主要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其特点就是在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采取农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 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 思想,客观地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现在规划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当然农业园区规划也不例外。制定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是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统筹管理的基本要求;合理的规划是保证项目成功和回避风险的关键。 农业园区规划有利于园区内部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科学的园区规划可保证园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科技的贡献率;优

秀的园区规划是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保证。 常见的规划误区: 盲目开展,初衷和目标不正确 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农业园区发展建设出现过热状态。民间资本一哄而上开始大规模涉足农业领域,而国家对农业园区建设又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政策滞后于发展。有些地方政府为树立政绩而跟风建设园区,较为盲目,造成大量形象面子工程,而没有结合市场及地域特色设定园区规划目标,造成资源的浪费园区规划建设步入迷局难以突围。 缺乏专业规划团队指导 在各界社会资本注入的同时,很多不懂农业的投资者开始涉足农业,以致于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建设资金的大量浪费,而且影响农业资源区域优势的发挥。这就要求有专业的农业规划团队对农业园区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为企业或者管委会提供及时的建议和指导。 一种是一些投资者以为面积越大越好,还要包罗万象,盲目地从工业或者商业投资的视角看农业园区建设,几年就想收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方贵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随着都市生活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人们开始强调慢节奏生活,利用休闲时间外出游玩,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当人们有了这样的需求,必然促使一个新的行业发展,从而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于是休闲农业在当今社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进一步了解休闲农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1 台湾经济状况等条件分析 台湾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50多年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 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台湾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 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功能及意义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能够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2、休闲农业的特性 1)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 2)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 3)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4)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 5)休闲农业具有市场性,其市场目标是城市,要优先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

6)休闲农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能够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3、休闲农业的功能 1)经济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 2)游憩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3)社会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教育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 5)环保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并为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 6)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7)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4、休闲农业的意义 1)休闲农业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近年来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朝阳产业。**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休闲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对于优化全市农业产业结构、拓展旅游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随着我市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在我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调查,到目前全市形成了有一定规模,以体会农家生活、品农家酒菜、赏农家风景、垂钓登山等各种形式的休闲、旅游农业园近百家,规模不一的农家乐200余家,从业人数约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万人,带动农户万户,年接待人次达50余万人。我市现有国家五

星级示范园区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位于美丽的柘林湖边的**市新光山水有限公司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企业)。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休闲农业开发依托地域资源特色发展模式多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丽、名胜众多,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集名山名湖于一体。**自古就有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美称,有“金花”、“银花”遍地开花的美景,有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我市休闲农业的开发依托这些旅游和农业资源,模式多样,主要有:自然景观休闲观光旅游模式,即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载体,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民俗风情观光休闲农业模式,即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载体,充分展现农耕文化、乡土特色、民俗风情;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休闲旅游模式,即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各种农业观光采摘园、农(渔)家乐等;综合型休闲农业模式,即以含休闲、娱乐、美食、度假等多功能的休闲山庄、度假村为主。 2、休闲农业开发注重短期休闲度假,投资主体多元化。休闲农业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烟叶产业。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保持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笋竹苗木花卉油茶产业。以竹山集约经营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为示范,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油茶产业。新建丰产竹林6.56万亩,种植苗木花卉2.9万亩,新造和抚育油茶林4.2万亩。畜牧水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全市生猪年出栏139.71万头,肉牛出栏4.25万头,肉羊出栏18.82万头,家禽出栏2515.13万只,水产品年产量6.4万吨。中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紧缺中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栽培、引进和示范。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8.44万亩。食用菌产业。突出抓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和珍

稀食用菌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全年栽培食用菌2.7亿袋,产量7.66万吨。果茶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发展水果加工和茶叶精加工,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全年茶叶面积达24.66万亩,产量2.4万吨,水果面积114万亩,产量84.71万吨。建莲产业。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加强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长建莲产业链。 (二)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现有国家级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各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13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带动农户44万户。先后有10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7个县(市)列入福建乌龙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1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枚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产品获得出口免检产品,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产品251个,位居全省前列。 (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全市培育形成泰宁县焦溪村锥栗、大田县大中村大薯、三元区炉洋村脐橙和沙县西霞村蔬菜等225个“一村一品”特色村。烟叶种植户数达4多万户,户均种烟9.82亩,其中20亩以上的种烟户有1984户。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49个,经营林地面积59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270个,年可出栏120万头生猪;规模养羊专业户155户,年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 庄发展规划 xinxiang City Modern Tourism Leisure Farms Development Planning 项目建设单位:新乡市xxx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人:园艺园林学院园林104班王雪丽 编制日期:2012.12.1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庄建设组织 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项目顾问: 三、技术顾问: 四、实施单位:

目录 一、项目提要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1)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1) (五)项目建设地点 (1)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1)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1) (八)经济效益分析 (2)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2) (十)运行机制 (2) 二、项目区概况 (3)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3)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3)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3) (二)自然资源概况 (3)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4)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4)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4)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4) 1. 规划水平年度 (5)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5)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5)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5)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6)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8)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8) 1、有机蔬菜生产区 (9) 2、花果苗木种植园 (9) 3、畜禽养殖区 (10) 4、水产养殖区 (10) 5、农产品加工园 (10) 6、休闲观光旅游区 (10)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电子教案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张广海包乌兰托亚 2012-10-9 11:25:10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6期上 一、引言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4亿人次,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休闲农业开发现状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开发与规划个案实例研究。 (一)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 在国外文献中对休闲农业并没有统一定义,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庄旅

游、田园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提法,但表述的意义基本相同。因此,在资料搜集整理中均理解为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在早期的休闲农业概念研究中,国外主要学者Dart(1974)、Hoyland(1982)、Murphy (1985)、Wales (1986)、Denman(1990)、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基于营运农场中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下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ramwell(1994)、clarke (1996)、 weaver (1997)、IIbery (1998)、sonnino (2008)等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理解为目的在于娱乐、教育、休闲、体验农业劳动的一项经营活动。Lane.B(1994)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DeboI’ ah等(2005)采用了这样一个定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休闲农业“乡村性”的本质基本认同,也是对休闲农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 (二)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基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促进休闲农业的兴起与扩展。Greffe从物质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现代的与传统的为分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划分,

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陪同领导下乡调研时,我结合历年来组织乡村风情桃花会的体会,联系当前全国各地迅猛发展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热,对××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现状、潜力、优势、发展方向以及政府应采取的引导、扶持措施作了调查,连同粗浅的思考,一并报告如下: 一、国内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区的现状 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在我国兴起虽然只有20 多年的时间,但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旅游热点已经从古都名城 和名寺古刹回归自然。随着五一节由大长假变为小长假和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设立,中短途旅游成了旅游主流,而在中短途旅游中,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就成了游客首选。原因就是住烦了高楼大厦,想体验一下土窑洞的感觉,吃腻了生猛海鲜,想吃土饭土菜换口味。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每年 有1000 万人次到京郊和河北、天津等地参加农夫一日游、樵夫一日游,吃农家饭,住农家炕,采摘新鲜瓜果,体验农 家生活,四川省成都市双休日每天有20 万人在郊区度过。 陕西省合川县利用文秘杂烩网滩上的一块湿地开发的合川湿地旅游区,则成了西安市民双休日的旅游热点,成为陕西省的旅游紧点、收入大户。运城市夏县利用一个小型水库开发的泗交漂流项目,每天都有几千游客。就连曲沃海头村的全鱼宴和洪洞县的农家炖土鸡,也吸引了临汾城里的人常常 光顾,不预定还吃不上。 相比之下,××区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却起步晚、发展 慢,除贺家庄乡与临汾铁旅举办的乡村风情桃花会外,其余 都是些星星点点的,虽然属于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范畴却形 不成产业的“个体户” ,政府有关部门也未列入工作议程,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目前许多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速度,特色农业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到底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到底有那些优势?对此我进行了一项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惟我独存或惟我独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来讲,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只能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而“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如果不管农民有无技术就强迫农民搞特种特养,势必会造成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些种养传统是后天形成的,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形成传统,就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过程,而且一定要顺民心、合民意,即农民愿意干。 为了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我市将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坚持以发展“一乡一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提升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水平,努力向“多乡一业”、“一县一业”迈进。此项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也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规模基地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效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西安市十佳休闲农业园区

西安市十佳休闲农业园区西安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西安沣东现代农业博览园、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中国唐苑园艺博览园、西安白鹿原生态农业示范园、户县渭河农业示范区、临潼溪源山庄、王莽生态农业观光园、长安秦北世纪花卉园、西安航天育种农业博览园。 西安市首批休闲农业游线路 1、长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体验游王莽生态农业观光园—嘉艺园林—关中民俗博物馆—西安鲜花港—西安木禾林 农业生态园—秦北世纪花卉园—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 中心—陕西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滦镇上王 村(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添福耕园—东大祥峪村(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 2、白鹿原都市农业体验游 西安瑞丰休闲农业园—樱桃谷—白鹿原樱桃主题公园— 西安白鹿原生态农业示范园—西安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 西安秦灞庄园 3、杜陵塬休闲农业观光游

西安石羊农庄—中国唐苑园艺博览园—西安汉风台果林庄园—绿叶庄园—西安航天育种农业博览园 4、秦岭北麓(户县-周至)休闲农业观光体验游 西安户太葡萄示范园—西安荣华葡萄庄园—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曲江熏衣草庄园、玫瑰庄园、金色葵园—周至猕猴桃主题公园—沙河湿地公园 5、渭河沿岸休闲农业生态体验游 户县渭河农业示范区—西安沣东现代农业博览园—清水庄园—临潼芷阳湖石榴生态休闲庄园—秦俑民俗村(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临潼溪源山庄—西安亨运休闲农业园 6、蓝田休闲农业生态养生游 汤峪镇塘子村(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鼎湖延寿宫石艺园—公王岭—流峪飞峡—玉山酒庄—金山秀岭田园风光(槐谷) 7、渭北休闲农业农耕文化体验游高陵场畔农耕文化产业园—西安尚石里农业生态园—高陵药惠现代农业示范区—阎良大荆山现代农业示范园—阎良石川河古相枣树群—荆山塬田园风光。

休闲农业现状的分析及发展建议

休闲农业现状的分析及发展建议 ——以腾冲市为例 摘要:在社会经济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农家乐”作为休闲农业的基本形式得到蓬勃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农民创收、提高农民就业率、加快改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转变方式,是适合城乡消费习惯的新趋势的前提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农村新型产业。 我国的休闲农业大多发生在农村和郊区等远离城市的地方,投资者大多数为当地居民,他们以当地自然的景观、传统文化习俗和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吸引消费者并向消费者提供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活动。而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和影响,产生了一系列如卫生问题、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曰益显现的问题如不引起开发者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将严重影响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平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采取保护环境的相关措施。所以,本文认为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平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采取保护环境的相关措施。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三个部分来论述这一问题。首先,从理论上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然后通过腾冲市的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实证分析,研究腾冲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最后对腾冲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腾冲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发展建议 一、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 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 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回顾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 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兴起阶段(1980 ~ 1990年)。该阶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靠近城市和景区的少数农村根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自发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观光旅游,举办荔枝节、桃花节、西瓜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吸引了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二阶段:初期发展阶段(1990 ~ 2000年),该阶段正处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开始改变,在解决温饱之后,有了观光、休闲、旅游的新要求。同时,农村产业结构需要优化调整,农民扩大就业,农民增收提到日程。在这样背景下,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一些农村和农户利用当地特有农业资源环境和特色农产品,开办了以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 第三阶段:规范经营阶段(2000 ~ 2010年)。该阶段处于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全面向小康型转变的阶段,人们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始强烈,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是人们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和参与,很多“体验旅游”、“生态旅游”的项目融入农业旅游项目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二是人们更加注重绿色消费,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也逐渐与绿色、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紧密结合;三是人们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科技知识性,农耕文化和农业科技性的旅游项目开始融入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四是政府积极关注和支持,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制定评定标准和管理条例,使休闲农业园区开始走向规范化管理,保证了休闲农业健康发展;五是休闲农业的功能由单一的观光功能开始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

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 旅游业”精神,加快推进休闲旅游农业事业发展。近期,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组织对湖南省休闲旅游农业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重点考察了长沙、张家界两市的休闲旅游农业,对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做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如何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湖南省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湖南是我国休闲旅游农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省(市)之一,近几年来,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休闲旅游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湖南全省规模以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已达4000多家,规模较小的农家乐达2万多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 23万人,营业收入达到38亿元,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3家。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利于实现农民就业增收。据统计,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为1000个农民家庭增收。 休闲旅游农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餐饮、休闲等服务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种养业和加工、运输制造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长沙市千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村与周边农民实行订单种植,发展无公害蔬菜、西瓜、果木基地2000多亩,带动周边8家农家饭庄,新增客货运输车辆80多台,还兴办了菜油加工等企业,2007年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余元。 休闲旅游农业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沙市黄兴镇近年累计投放资金100多万元,整修入户道路,修建高标准厕所、垃圾站、停车场,设立中英文指路牌等,极大推动了当地农家乐示范区发展。大明生态休闲山庄积极参与村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建立了村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工程和自来水管道工程,显著地改善了村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村风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大明生态休闲山庄在示范基地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园。锦绣江南风景园林山庄建立园林文化展示区,积极展示湖湘文化精髓和新农村建设成果。 休闲旅游农业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休闲旅游农业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既带动了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休闲农庄,都能围绕“绿色、安全、生态”这一主题,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长沙大明山庄通过引导周边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种养基地,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也带动了周边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攀枝花市农牧局 二〇一一年二月 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倾力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逐渐壮大,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在南亚热带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由于独特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条件,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效益突出等特点。 (一)光热资源优势。攀枝花属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岛状”南亚热带立体气候类型,是天然大温室。具有光照强(全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温度高(年均气温21℃左右,≥10℃年有效积温高达6600--7400℃)、昼夜温差大(夏天昼夜温差≥10℃,冬天昼夜温差≥20℃)、年温差小(全年温差≤10℃)、不受台风(或梅雨)影响、降雨集中(雨季集中在6-10月,年总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糖份等干物质的积累,使攀枝花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 2

品质优、错季上市的特征。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攀枝花的许多农产品在省内是唯一能生产的地方,或者是唯一能最大限度发挥错季节上市优势的地方。 晚熟芒果:与全国其它热作区相比,攀枝花种植的中、晚熟芒果在8—11月成熟,比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芒果产区晚上市2—3个月,错开了销售旺季,市场销售行情好,经济效益高。2010年,攀枝花芒果的市场平均零售价达到了每公斤7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超过万元。2010年8月,攀枝花成功举办了首届芒果节,对提升攀枝花芒果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冬春枇杷:以米易县、盐边县为主的攀枝花枇杷,较福建、成都等地早1-3个月,上市时间正处于元旦、春节黄金季节,市场竞争力极强。2010年初,攀枝花枇杷销售均价达到每公斤16元左右,单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00元,经济效益极高。 早春蔬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攀枝花就作为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为“三北”及周边市场提供优质蔬菜产品。攀枝花生产的早春蔬菜产品具有无公害、品质优的特点,上市时间处于海南菜之后、其他省市设施菜上市之前的市场空档期(1-4月上市),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攀枝花早春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超过了2万元,市场销售均价每公斤超过了3元,四季豆、豇豆每公斤均价更是达到6元以上。菜农亩纯收入平均达到了10000元以上,个别 3

2020年(农业畜牧行业)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农业畜牧行业)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湖北乐坪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 暨旅游休闲农庄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项目建设单位:XXX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项目提要 (7) (一)项目名称 (7)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7)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7)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7) (五)项目建设地点 (7)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7)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8) (八)经济效益分析 (8)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9) (十)运行机制 (9) 二、项目区概况 (10)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10)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10)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10) (二)自然资源概况 (11)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2)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2)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12)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13)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13)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14) 1. 规划水平年度 (14)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14)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15)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15)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17)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21)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21) 1、有机蔬菜生产区 (21) 2、花果苗木种植园 (21) 3、畜禽养殖区 (22) 4、水产养殖区 (23) 5、农产品加工园 (23) 6、休闲观光旅游区 (24) (二)项目区生产的技术方案 (25) 1、有机蔬菜生产区 (25) 2、花果苗木种植园 (26) 3、畜禽养殖区 (26) 4、水库养殖技术 (27) (三)项目区建设方案的技术评价 (27) 1. 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27) 2. 规模的合理性评价 (28)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思路

休闲农业紧密连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我国正在步入大众休闲旅游时代,休闲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组织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标志着休闲农业已经从萌芽起步和数量型快速发展阶段转向追求高品质的质量型发展阶段。都市休闲农业具有地理区位、消费群体、人才技术、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优势,在全国休闲农业提升发展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一、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人,带动672万户农民增收,2017年估计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休闲农业已从原来的农业附属产业发展成为独立的农村新型产业,并形成都市带动型、景区带动型、特色农业型等多种模式。 特别是以现代化都市带动发展的都市休闲农业是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主要类型。城市雄厚的社会经济实力、集聚的居民消费群体,直接驱动都市休闲农业实现率先发展,促进了都市区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也为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日前,北京发布了《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其中提到北京市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共3.2万个。2016年,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接待人次为20147万人次。其中,接待住宿游客1170万人次,占比5.8%;接待国外及港澳台游客163万人次,占比0.8%。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达到150.7亿元。 一、总体情况 2016年末,北京市依托于农村地域、农业生产、农事活动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共3.2万个。其中,经营性单位4397个,占比13.6%;个体经营户2.8万个,占比86.4%。民俗旅游挂牌单位475个,占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的10.8%;民俗旅游挂牌户8717个,占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户的31.3%。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投资人情况 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户)的投资人情况看,北京乡镇内投资人共2.3万人,占比72.6%;乡外市内投资人1949人,占比6.0%;外省投资人6864人,占比21.3%;国外及港澳台投资人43人,占比0.1%。投资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有2.9万人,占比90.2%;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和大学的投资人2963人,占比9.2%;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投资人188人,占比0.6%。 三、对外推介方式和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应用 从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户)的对外推介方式来看,调查对象使用传统媒体的1.8万个;使用网络平台的6268个;使用移动通信的1.2万个;有一种以上推介方式的调查对象3785个。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应用方面,调查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特色农产业情况汇报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乡为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特色农业之乡。现已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2100亩,优质超级稻500亩,食用菌大棚150个,草本药材1000亩,花卉苗木育苗1000亩,花椒种植300亩,优质烤烟200亩,甜玉米200亩,已规划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示范项目160个,已形成“一村多品”、特色各异、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注重特色,调大规模,强调品牌。一是注重特色,形成了××以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巴西菇、白蘑菇为主,××的优质超级稻、黄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生态示范项目为主,各具特色的产业项目。二是调大规模,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由去年1000亩,发展到XX亩,计划冬季种植XX亩,食用菌大棚由110个到160个,力求达到260个;生态示范项目力求发展150个;三是我们打造好的青扁豆、美国红菜为主的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号的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的巴西菇和白蘑菇的食用菌品牌,着力以组织生产向商品流通的转向。

二、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和农业。我们用好用足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政策,信用部门积极行动,核定项目,发放信贷资金130多万元,产业老板也投入了资金70余万元,充分激活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三、推行好“大户”带动运作模式。我们实行了干部联系产业大户的制度,充分发挥“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年计划出栏200头以上,现存栏50多头,各出栏30多头,建好沼气池2个;××××发展食用菌大棚6个,年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这一批典型的事例,起到鲜明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促使我乡规模养殖和食用菌项目得以逢勃发展。 四、以市场运作为主,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政府必须做好积极地引导工作,但也必须按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运作,发展订单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降低农业产业化风险的有力保障。我们有1700亩蔬菜生产实行订单农业,由×××公司和××蔬菜公司进行销售;有由××鹏老板组织生产销售的食用菌产业;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组织销售的优质超级稻、黄姜等产业。 五、实行菜稻连种,提高土地的覆种指数。我们积极支持已有的科研成果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农业产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