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选修1-1导学精要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1导学精要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1导学精要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1导学精要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命题 导学精要参考答案

技能提炼 1、 真命题的是(1),(2),(3),(6)假命题的是(7)不是命题的(4),(5)。 2 、 (1) 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若两个角为对顶角,则它们相等。

(3)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面积相等。

(4)若一个数十负数,则它的立方也是负数。

3 、(1) 若a,b 是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则a=b ;

(2)若一个函数为偶函数,则它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变式反馈

1、 (1)(2)

2、(3)

3、 (1)若0xyz =,则x 、y 、z 至少有一个为0; 真命题

(2)若14

k ≤,则方程210kx x -+=无实根;假命题 [ (3)若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则它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真命题[来源:Zxxk 真.Com]

[来源(4)若一个整数能被5整除,则它一定能被10整除。假命题

4 、[1,2]

第一章第一节 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导学精要参考答案

技能提炼 1、略 2、(1)逆命题 若x m y m +<+,则x y <;

否命题 若≥x y ,则+≥+x m y m ;

逆否命题 若+≥+x m y m ,则≥x y ; (2)逆命题 若a b <,则22a b <;

否命题若22≥a b ,则≥a b ;

逆否命题 若≥a b ,则22≥a b ;

(3)逆命题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

否命题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不相等;

逆否命题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不相等;

(4)逆命题 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函数是偶函数。

否命题 不是偶函数的图象不关于y 轴对称。

逆否命题 图象不关于y 轴对称的函数不是偶函数。

3 B 4证明 略

变式反馈1、D 2、C 3 {}

若0,则1P P x x ?=≥

4、逆命题 若,x y 全为0,则220x y +=、否命题若220x

y +≠,则,x y 不全为0 逆否命题 若,x y 不全为0,则220x

y +≠

5 、略 第一章第二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导学精要参考答案

技能提炼

1、(3)(4)

2、 全部不是

3、B 变式 B

变式反馈

1、A

2、D

3 对于命题p :当0

当a >1时,函数y =log a (x +3)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如果p 为真命题,那么01.

对于命题q :如果函数y =x 2+(2a -3)x +1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

那么Δ=(2a -3)2-4>0,

即4a 2-12a +5>0?a <12,或a >52

. 又∵a >0,所以如果q 为真命题,

那么052

. 如果q 为假命题,那么12≤a <1,或1

. ∵p ∨q 为真,p ∧q 为假,∴p 与q 一真一假.

如果p 真q 假,那么????? 0

≤a <1,或1

?12≤a <1. 如果p 假q 真,那么????? a >1,052,?a >52

. ∴a 的取值范围是[12,1)∪(52

,+∞).

第一章第二节 充要条件 导学精要参考答案

技能提炼

1、(1)(3)

2、略 3(1) 必要条件 (2)充分条件 (3)必要条件

变式反馈

1、B

2、A

3、A

4、D 5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

6、略

第一章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接词第一课时 导学精要参考答案

技能提炼

1、(1)p q ∧、 1 p q ∨ 1

(2)p q ∧21x +>x-4且21x +<x-4 p q ∨ 21x +≠x-4

2、(1) p q ∨形式 p 两个角是45度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q 两个角是45度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 p q ∨形式 p 如果xy<0,则点(x,y )的位置在第二象限。Q 如果xy<0,则点(x,y )的位置在第四象限。

3、 1<m ≤2

变式反馈

1、B 2 、A 3、C 4、p 且q p 或q

第一章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第二课时导学精要参考答案

技能提炼 1、(1)p :方程x 2+1=0没有实数根;真命题

(2)p :存在一个实数x ,使得x 2-9≠0; 真命题

(3)p:对任意实数x ,均有x 2-2x+1≤0;假命题

(4)p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不相等.假命题

2、(1)命题否定 :正方形的四条边不都相等;否命题: 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想等

(2 )命题否定: 已知a ,b ∈N ,若ab 能被5整除,则a ,b 中都不能被5整除; 否命题:已知a ,b ∈N ,若ab 不能被5整除,则a ,b 中都不能被5整除;

(3)命题否定:若x 2-4x +3=0,则x ≠3且x ≠1.

否命题:若x 2-4x +3≠0,则x ≠3且x ≠1.

3、A

4、(1)2<x <3;(2)1≤a ≤2

变式反馈

1、D 2、A 3、C 4、C 5、B 6、 m<-1

【人教A版】2020年秋高中数学选修1-1:全一册学案(23套,含答案)

1.1.1 命题 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的概念.(难点)2.理解命题的构成形式,能将命题改写为“若p ,则q ”的形式.(重点)3.能判断一些简单命题的真假.(难点,易错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命题的定义与分类 (1)命题的定义: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命题定义中的两个要点:“可以判断真假”和“陈述句”.我们学习过的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3)分类 命题? ?? ??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思考1:(1)“x -1=0”是命题吗? (2)“命题一定是陈述句,但陈述句不一定是命题”这个说法正确吗? [提示] (1)“x -1=0”不是命题,因为它不能判断真假. (2)正确.根据命题的定义,命题一定是陈述句,但陈述句中只有能够判断真假的才是命题. 2.命题的结构 (1)命题的一般形式为“若p ,则q ”.其中p 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2)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时,常把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思考2:命题“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什么? [提示] 条件是“一个数是实数”,结论是:“它的平方是非负数”.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 (1)一个命题不是真命题就是假命题. ( ) (2)一个命题可以是感叹句. ( ) (3)x >5是命题. ( ) [解析] 根据命题的定义知(1)正确,(2)、(3)错误. [答案] (1)√ (2)× (3)× 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②2>3; 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④x >2; ⑤2018央视狗年春晚真精彩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高中数学选修11人教A教案导学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通过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0ab =,则0a =; (2)若0a >时,则函数y ax b =+的值随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与“”: ①在上面两个命题中,命题(1)为假命题,命题(2)为真命题. 也就是说,命题(1)中由“0ab =”不能得到“0a =”,即0ab =0a =;而命题(2)中由“0a >”可以得到“函数y ax b =+的值随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即0a >?函数y ax b =+的值随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 ②练习:教材P10 第1题 2. 教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①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上述命题(2)中“0a >”是“函数y ax b =+的值随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的充分条件,而“函数y ax b =+的值随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则是“0a >”的必要条件. ②例1:下列“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 是q 的充分条件? (1)若1x >,则33x -<-; (2)若1x =,则2320x x -+=; (3)若()3x f x =- ,则()f x 为减函数; (4)若x 为无理数,则2x 为无理数. (5)若12//l l ,则12k k =.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解析: 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 解:(1)(2)(3)p 是q 的充分条件。 点评:判断p 是不是q 的充分条件,可根据若p 则q 的真假进行。 ③变式练习:P10页 第2题 ④例2:下列“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 是p 的必要条件? (1)若0a =,则0ab =; (2)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a b >,则ac bc >; (4)若x y =,则22x y =.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解析: 若p q ?,则q 是p 的必要条件。 解:(1)(4)q 是p 的必要条件。 点评:判断q 是不是p 的必要条件,可根据若p 则q 的真假进行。 ⑤变式练习:P10页 第3题 ⑥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x 是6的倍数”是“x 是2的倍数”的充分条件;(2)“5x <”是“3x <”的必要条件.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高中数学选修2-1学案:1.1.1命题

1.1.1 命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2.会判断命题的真假,能够把命题化为“若p,则q”的形式. 知识点一命题的定义 (1)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3)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思考](1)“x>5”是命题吗? (2)陈述句一定是命题吗? [答案](1)“x>5”不是命题,因为它不能判断真假. (2)陈述句不一定是命题,因为不知真假,只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才叫做命题.

知识点二命题的结构 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的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题型一命题的判断 例1(1)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是() A.x-1=0 B.2+3=8 C.你会说英语吗? D.这是一棵大树 (2)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有________. ①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②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③22 015是一个很大的数; ④4是集合{2,3,4}的元素; ⑤作△ABC≌△A′B′C′. [答案](1)B(2)①④ [解析](1)A中x不确定,x-1=0的真假无法判断;B中2+3=8是命题,且是假命题;C不是陈述句,故不是命题;D中“大”的标准不确定,无法判断真假. (2)①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②不是陈述句;③不能断定真假;④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⑤不是陈述句. 反思与感悟并不是所有的语句都是命题,只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才是命题.命题首先是“陈述句”,其他语句如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一般都不是命题;其次是“能判断真假”,不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是命题,如“x≥2”、“小高的个子很高”等都不能判断真假,故

高中数学 选修2-1双曲线导学案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学习要求】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学习要运用类比的方法,在与椭圆的联系与区别中建立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知识要点】 1.双曲线的定义 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 等于常数(小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 , 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2 探究点一 双曲线的定义 问题1 取一条拉链,拉开它的一部分,在拉开的两边上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 1,F 2上,把笔尖放在点M 处,拉开闭拢拉链,笔尖经过的点可画出一条曲线,思考曲线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2 双曲线的定义中强调平面内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常数,若没有绝对值,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3 双曲线的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制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2a,2a <|F 1F 2|? 问题4 已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下列条件,试判断下列各条件下点P 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1) 6)5()5(2222=+--++y x y x ; (2)6)4()4(2 222=+--++y x y x (3)方程x =3y 2 -1所表示的曲线是( ) A .双曲线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部分 D .椭圆的一部分 探究点二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问题1 类比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过程,思考怎样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问题2 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怎样进行区别?能否统一? 问题3 如图,类比椭圆中a ,b ,c 的意义,你能在y 轴上找一点B ,使|OB |=b 吗? 例1 (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并且双曲线过点(3,-42)和???? 94,5,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求与双曲线x 216-y 2 4=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2)的双曲线方程. 跟踪训练1 (1)过点(1,1)且b a =2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 A .12 122 =-y x B .y 212-x 2=1 C .x 2 -y 212=1 D .x 212-y 2=1或y 2 12 -x 2=1 (2)若双曲线以椭圆x 216+y 2 9=1的两个顶点为焦点,且经过椭圆的两个焦点,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 探究点三 与双曲线定义有关的应用问题 例2 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x 216-y 2 8=1,点P 在双曲线上,且到其中一个焦点F 1的距离为10,点N 是PF 1的 中点,求|ON |的大小(O 为坐标原点). 跟踪训练2 如图,从双曲线x 23-y 2 5=1的左焦点F 引圆x 2+y 2=3的切线FP 交双曲线右支于点P , T 为切 点,M 为线段FP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则|MO |-|MT |等于( ) A . 3 B . 5 C .5- 3 D .5+ 3 例3 已知A ,B 两地相距800 m ,在A 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 地晚2 s ,且声速为340 m/s ,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 跟踪训练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为了援救灾民,某部队在如图所示的P 处空降了一批救灾药品,今要把这批药品沿道路PA 、PB 送到矩形灾民区ABCD 中去,已知PA =100 km ,PB =150 km ,BC =60 km ,∠APB =60°,试在灾民区中确定一条界线,使位于界线一侧的点沿道路PA 送药较近,而另一侧的点沿道路PB 送药较近,请说明这一界线是一条什么曲线?并求出其方程. 【当堂检测】 1.已知A (0,-5)、B (0,5),|PA |-|PB |=2a ,当a =3或5时,P 点的轨迹为 ( ) A .双曲线或一条直线 B .双曲线或两条直线 C .双曲线一支或一条直线 D .双曲线一支或一条射线 2.若k >1,则关于x ,y 的方程(1-k )x 2+y 2=k 2-1所表示的曲线是 ( ) A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B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C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 D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3.双曲线x 216-y 2 9 =1上一点P 到点(5,0)的距离为15,那么该点到(-5,0)的距离为 ( ) A .7 B .23 C .5或25 D .7或23 4.已知动圆M 与圆C 1:(x +4)2+y 2=2外切,与圆C 2:(x -4)2+y 2=2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课堂小结】 1.双曲线定义中||PF 1|-|PF 2||=2a (2a <|F 1F 2|)不要漏了绝对值符号,当2a =|F 1F 2|时表示两条射线.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导学案第一章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 知识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命题真假“若p,则q”是真命题“若p,则q”是假命题 推出关系p?q p?q 条件关系 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二充要条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特别提醒:命题按条件和结论的充分性、必要性可分为四类 (1)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即p?q且q?p; (2)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q且q?p; (3)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q且q?p;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p?q且q?p. 1.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p是唯一的.(×) 2.“若p,则q”是真命题,而“若q,则p”是假命题,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q不是p的必要条件时,“p?q”成立.(√) 4.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一、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个作答). (1)在△ABC中,p:A>B,q:BC>AC;

(2)对非空集合A,B,p:x∈A∪B,q:x∈B; (3)在△ABC中,p:sin A>sin B,q:tan A>tan B; (4)已知x,y∈R,p:(x-1)2+(y-2)2=0,q:(x-1)(y-2)=0. 解(1)在△ABC中,显然有A>B?BC>AC,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显然x∈A∪B?x∈B,但x∈B?x∈A∪B,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取A=120°,B=30°,p?q,又取A=30°,B=120°,q?p,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p?q且q?p,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反思感悟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 若p?q,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p?q,q?p,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p?q,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法 对于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具体情况如下: 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A 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跟踪训练1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一个作答). (1)p:x-3=0,q:(x-2)(x-3)=0; (2)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全等; (3)p:a>b,q:a+c>b+c; (4)p:a>b,q:ac>bc. 解(1)x-3=0?(x-2)(x-3)=0,但(x-2)(x-3)=0?x-3=0,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选修1-1全套导学案

1.1.1 命题导学案 【教学目标】 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例1、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抽象、归纳 命题定义: 4.练习、深化 例2、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2.(6)x>15. (5)2)2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5.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 6.练习、深化 例3、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整套)(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精品学案全集(vip专享)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全册)精品 学案汇总 _1.1命题及其关系 1.1.1四种命题 命题的概念 观察下列语句的特点: (1)这幅画真漂亮! (2)求证3是无理数; (3)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5)x>2 012; (6)若x2=2 0122, 则x=2 012. 问题: 在这些语句中哪些能判断出真假, 哪些不能判断出真假. 提示: (1)(2)(3)(5)不能判断真假; (4)(6)能判断真假.

1.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 ????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命题. 观察下列四个命题: (1)若两个三角形全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若两个三角形相似,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4)若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问题: 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和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提示: 命题(1)的条件是命题(2)的结论, 且命题(1)的结论是命题(2)的条件. 对于命题(1)和(3).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对于命题(1)和(4).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 1.四种命题的概念 (1)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 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2)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 (3)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 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2.命题的四种形式 原命题: 若p , 则q ; 逆命题: 若q , 则p ; 否命题: 若非p , 则非q ; 逆否命题: 若非q , 则非p . 3.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2课后习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1.在画两个变量的散点图时,下面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 A 预报变量在x轴上,解释变量在y轴上 B 解释变量在x轴上,预报变量在y轴上 C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x轴上 D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y轴上 2.数列2,5,11,20,,47, x…中的x等于() A 28 B 32 C 33 D 27

3.复数2 5 -i 的共轭复数是( ) A i +2 B i -2 C -i -2 D 2 - i 4.下面框图属于( ) A 流程图 B 结构图 C 程序框图 D 工序流程图 5.设,,a b c 大于0,则3个数:1a b +,1b c +,1 c a +的值( ) A 都大于2 B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 都小于2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6.当132<

处理处理 得病32 101 133 不得病61 213 274 合计93 314 407 根据以上数据,则( ) A 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有关 B 种子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无关 C 种子是否经过处理决定是否生病 D 以上都是错误的 8.变量x与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当x取值16,14,12,8 时,通过观测得到y的值分别为11,9,8,5,若在实际问题中,y的预报最大取值是10,则x的最大取值不能超过( ) A 16 B 17 C 15 D 12 9.根据右边程序框图,当输入10 时,输出的是() A 12 B 19 C 14.1 D -30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导学案第三章 再练一课(范围:§3.1~§3.2)

再练一课(范围:§3.1~§3.2) 1.某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 =3+t 2,则在t ∈[2,2.1]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A .4.11 B .4.01 C .4.0 D .4.1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平均速度 v =Δs Δt =3+2.12-(3+22 )0.1 =4.1. 2.已知函数f (x )=2x 2-4的图象上一点(1,-2)及邻近一点(1+Δx ,-2+Δy ),则Δy Δx 等于( ) A .4 B .4x C .4+2Δx D .4+2(Δx )2 答案 C 解析 Δy Δx =f (1+Δx )-f (1)Δx =2(1+Δx )2 -4+2Δx =2(Δx )2+4Δx Δx =2Δx +4. 3.已知函数f (x )=cos x 2x ,则f ′(x )等于( ) A.sin x -cos x 2x B .-sin x +(ln 2)·cos x 2x C.sin x -(ln 2)·cos x 2x D .-sin x +cos x 4x 答案 B 解析 f ′(x )=(cos x )′2x -cos x ·(2x )′ (2x )2 =-sin x ·2x -cos x ·2x ln 24x

=-sin x +(ln 2)·cos x 2x . 4.若曲线y =x 在点P (a ,a )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则实数a 的值是( ) A .1 B .2 C .4 D .8 答案 C 解析 ∵y ′=1 2x , ∴切线方程为y -a =1 2a (x -a ). 令x =0,得y = a 2 ,令y =0,得x =-a , 由题意知12·a 2 ·a =2,∴a =4. 5.点P 0(x 0,y 0)是曲线y =3ln x +x +k (k ∈R )上一个定点,且曲线在点P 0处的切线方程为4x -y -1=0,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2 C .-1 D .-4 答案 A 解析 y ′=3x +1,令3 x 0+1=4,得x 0=1,代入切线方程得y 0=3,代入y =3ln x +x +k ,得 k =2. 6.已知f (x )=tan x ,则f ′???? 4π3=________. 答案 4 解析 ∵f (x )=tan x ,∴f ′(x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cos x )′sin x cos 2x =cos 2 x +sin 2 x cos 2x =1cos 2x , ∴f ′????4π3= 1 cos 24π3=1 cos 2 π3 =4. 7.已知函数f (x )=ax 2+3,若lim Δx →0 f (1+Δx )-f (1) Δx =2,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lim Δx →0 f (1+Δx )-f (1)Δx =2,∴f ′(1)=2. ∵f (x )=ax 2+3,∴f ′(x )=2ax , ∴f ′(1)=2a =2,∴a =1.

新课标高中数学选修1-2全册学案

统计案例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 1.1.1线性回归的思想方法及应用 课前预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 预习目标:回顾回归直线的求法,并利用回归直线进行总体估计。 二、预习内容 1.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作回归直线。 求回归直线方程的一般步骤:①;②;③ 2.典型例题: 研究某灌溉渠道水的流速与水深之间的关系,测得一组数据如下: 水深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流速 1.70 1.79 1.88 1.95 2.03 2.10 2.16 2.21 (1)求对的回归直线方程; (2)预测水深为1.95时水的流速是多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学习重点:了解线性回归模型与函数模型的差异,了解判断刻画模型拟合效果的方法-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 学习难点:解释残差变量的含义,了解偏差平方和分解的思想. 二、学习过程 1. 提问:“名师出高徒”这句彦语的意思是什么?有名气的老师就一定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吗?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 2. 复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步骤:收集数据→作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利用方程进行预报. 3. 典型例题: 例1从某大学中随机选取8名女大学生,其身高和体重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165 165 157 170 175 165 155 170 身高 /cm 48 57 50 54 64 61 43 59 体重 /kg 求根据一名女大学生的身高预报她的体重的回归方程,并预报一名身高为172cm的女大学生的体重. (分析思路→教师演示→学生整理) 评注:事实上,观察上述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女大学生的体重y和身高x之间的关系并不=+来严格刻画(因为所有的样本点不共线,所以线性模型只能近似地能用一次函数y bx a 刻画身高和体重的关系).在数据表中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大学生的体重分别为48kg、57kg和61kg,如果能用一次函数来描述体重与身高的关系,那么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在学生的体重应相同. 这就说明体重不仅受身高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这种影响的结 =++,果e(即残差变量或随机变量)引入到线性函数模型中,得到线性回归模型y bx a e 其中残差变量中包含体重不能由身高的线性函数解释的所有部分. 当残差变量恒等于0时,线性回归模型就变成一次函数模型. 因此,一次函数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的特殊形式,线性回归模型是一次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 4.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它们的散点图越接近一条直线,这时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这组数据就越好,此时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是有意义. 5. 小结: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高中数学选修1-1导学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及其关系 命题 【课时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2.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知识梳理】 1.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________的__________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在数学中,“若p,则q”是命题的常见形式,其中p叫做命题的________,q叫做命题的________.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45°=1 C.x2+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下列语句中,能作为命题的是( ) A.3比5大 B.太阳和月亮 C.高年级的学生 D.x2+y2=0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x∈R|x2+1=0}不是空集 B.若x2=1,则x=1 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D.x2-5x=0的根是自然数 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M的元素都是集合P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 ①M的元素都不是P的元素;②M中有不属于P的元素; ③M中有P的元素;④M中元素不都是P的元素.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5.命题“6的倍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结论是( ) A.这个数能被2整除 B.这个数能被3整除 C.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 D.这个数是6的倍数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填空题 7.下列命题: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平行四边

高中数学选修2-1 抛物线导学案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学习要求】 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焦点、准线的概念. 2.会求简单的抛物线的方程. 【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得出抛物线定义,建系得出抛物线标准方程.通过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应用,体会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知识要点】 1.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经过点F ) 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 ,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 2 探究点一 抛物线定义 如图,我们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EF ,然后取一个三角板,将一条拉链AB 固定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 上,并将拉链下边一半的一端固定在C 点,将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贴在直线EF 上,在拉锁D 处放置一支粉笔,上下拖动三角板,粉笔会画出一条曲线. 问题1 画出的曲线是什么形状? 问题2 |DA |是点D 到直线EF 的距离吗?为什么? 问题3 点D 在移动过程中,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 4 在抛物线定义中,条件“l 不经过点F ”去掉是否可以? 例1 方程[] 2 2)1()3(2-++y x =|x -y +3|表示的曲线是(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跟踪训练1 (1)若动点P 与定点F (1,1)和直线l :3x +y -4=0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直线 (2)若动圆与圆(x -2)2+y 2=1相外切,又与直线x +1=0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 (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双曲线的一支 D .抛物线 探究点二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问题 1 结合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怎样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问题2 抛物线方程中p 有何意义?标准方程有几种类型? 问题3 根据抛物线方程如何求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例2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如下,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y 2=-6x ; (2)3x 2+5y =0; (3)y =4x 2; (4)y 2=a 2x (a ≠0). 跟踪训练2 (1)抛物线方程为7x +4y 2=0,则焦点坐标为( ) A .??? ?7 16,0 B .????-74,0 C .??? ?-7 16,0 D .? ???0,-7 4 (2)抛物线y =-1 4x 2的准线方程是 ( ) A .x =1 16 B .x =1 C .y =1 D .y =2 例3 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准线方程为2y +4=0; (2)过点(3,-4); (3)焦点在直线x +3y +15=0上. 跟踪训练3 (1)经过点P (4,-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y 2=x 或x 2=y B .y 2=x 或x 2=8y C .x 2=-8y 或y 2=x D .x 2=y 或y 2=-8x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抛物线上一点M (m ,-3)到焦点F 的距离为5,求m 的值、

高中数学选修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3课本习题答案 练习《第6页〉 1.(1)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通出1人完成工作”,不同的选法种数是5+4=9; (2)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从A村经B村到C村去”,不同路线条数是3X2=6. 2.(1)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彦出1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种数是3+5+4 = 12, (2)要完戊的“一件事情”是“从3个年级的学生中各逸1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种致是3X5X4=60. 3.因为要确定的是这名同学的专业选择,并不要考■虑学校的差异.所以应当是6+4-1^ 9 (种)可能的 专业选择. 蛛习(第10页〉 1.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得到展开式的一项”.由于每一项都是a.b,c t的形式.所以可以分三形完成: 第一步.取如有3种方法;第二步,取小有3种方法:第三步.取s有5神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展开式共有3X3X5=45 (项). 2.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偷定一个电活号码的后四位二分四步完成,每一步部是从。?9这10 个败 字中取一个.共有10X10X10X10 = 10 000 (个). 3.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从5名同学中选出正、副组长各1名”.分两步完成:第一步逸正组长,有 5种方法;第二步选副组长.有4种方法.共有选法5X4 = 20 (#). 4.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从6个门中的一个进入并从另一个门出去”.分例步完成:先从6个门中选 一个进入.再从共余5个门中逸一个出去.共有进出方法5X5-30 (种). 习题1.1(M 12页) A组 1.“一件事情”是“买一台某型号的电视机”.不同的选法有4+7=11 (神,. 2.“一件事情”是“从甲地经乙地或经丙地到丁地去”.所以是“先分类,后分步”.不同的路线共有 2X3+4X2=14 (条). 3.对于第一问,“一件事情”是“构成一个分数”.由于1, 5, 9. 13是奇数,4, 8, 12,】6是偶数. 所以以1.5, 9.13中任意一个为分子,都可以与4, 8?12, 16中的任意一个构成分数.因此可以分两步来构成分致:第一步,逸分孑,有4种选法;第二步,选分母,也有4种选法.共有不同的分数4X4 = 16 (个). 对于第二何,“一件事情”是“构成一个真分数”.分四类:分子为1时,分母可以从4.8. 12. 16 中任选一个.有4个;分子为5时,分母从8, 12, 16中选一个.有3个;分子为9时.分锹从12, 16中选一个,有2个,分子为13时,分母只能选16,有1个.所以共有其分散4+3 + 2+1 = 10 (个). 4.“一件事憎”是“接通线路”.根据电路的有关知识,容易褂到不同的接通线路有3 + 14-2X 2=8 (条). 5.(1> “一件事情”是“用坐标确定一个点”.由于横、纵坐标可以相同,因此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 步,从人中选横坐怵.有6个选择;第二步从人中选纵坐标,也有6个选择.所以共有坐标6X6 = 36 (个).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2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练习(P6) 在第3 h 和5 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1-和3. 它说明在第3 h 附近,原油温度大约以1 ℃/h 的速度下降;在第5 h 时,原油温度大约以3 ℃/h 的速率上升. 练习(P8) 函数()h t 在3t t =附近单调递增,在4t t =附近单调递增. 并且,函数()h t 在4t 附近比在3t 附近增加得慢. 说明:体会“以直代曲”1的思想. 练习(P9) 函数3 3()4V r V π = (05)V ≤≤的图象为 根据图象,估算出(0.6)0.3r '≈,(1.2)0.2r '≈. 说明: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此图直接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估算两点处的导数. 习题1.1 A 组(P10) 1、在0t 处,虽然1020()()W t W t =,然而10102020()()()() W t W t t W t W t t t t --?--?≥ -?-?. 所以,企业甲比企业乙治理的效率高. 说明:平均变化率的应用,体会平均变化率的内涵. 2、(1)(1) 4.9 3.3h h t h t t t ?+?-==-?-??,所以,(1) 3.3h '=-. 这说明运动员在1t =s 附近以3.3 m /s 的速度下降. 3、物体在第5 s 的瞬时速度就是函数()s t 在5t =时的导数. (5)(5)10s s t s t t t ?+?-==?+??,所以,(5)10s '=.

因此,物体在第 5 s 时的瞬时速度为10 m /s ,它在第 5 s 的动能 21 3101502k E =??= J. 4、设车轮转动的角度为θ,时间为t ,则2(0)kt t θ=>. 由题意可知,当0.8t =时,2θπ=. 所以258k π= ,于是2 258 t πθ=. 车轮转动开始后第3.2 s 时的瞬时角速度就是函数()t θ在 3.2t =时的导数. (3.2)(3.2)25208 t t t t θθθπ π?+?-==?+??,所以(3.2)20θπ'=. 因此,车轮在开始转动后第3.2 s 时的瞬时角速度为20π1s -. 说明:第2,3,4题是对了解导数定义及熟悉其符号表示的巩固. 5、由图可知,函数()f x 在5x =-处切线的斜率大于零,所以函数在5x =-附近单调递增. 同理可得,函数()f x 在4x =-,2-,0,2附近分别单调递增,几乎没有变化,单调递减,单调递减. 说明:“以直代曲”思想的应用. 6、第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是一个小于零的常数,因此,其导数()f x '的图象如图(1)所示;第二个函数的导数()f x '恒大于零,并且随着x 的增加,()f x '的值也在增加;对于第三个函数,当x 小于零时,()f x '小于零,当x 大于零时,()f x '大于零,并且随着x 的增加,()f x '的值也在增加. 以下给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导函数图象中的一种. 说明:本题意在让学生将导数与曲线的切线斜率相联系. 习题3.1 B 组(P11) 1、高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刻画的是运动变化的快慢,即速度;速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刻画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根据物理知识,这个量就是加速度.

高中数学选修1-1优质学案: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命题及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3.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 4.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含义,会判断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会求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1.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四种命题: (2)四种命题间的逆否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q,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分类: ①充要条件:p?q且q?p,记作p?q; ②充分不必要条件:p?q且q?p. ③必要不充分条件:p?q且q?p. ④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q且q?p. 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命题p和命题q,可得p∧q,p∨q,綈p. (2)命题p∧q,p∨q,綈p的真假判断: p∧q中p,q有一假即为假,p∨q有一真即为真,p与綈p必定是一真一假. 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 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 全称命题用符号简记为?x∈M,p(x). (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 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特称命题用符号简记为?x0∈M,p(x0). 5.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1.命题“若x>0且y>0,则x+y>0”的否命题是假命题.(√) 2.“所有奇数都是质数”的否定“至少有一个奇数不是质数”是真命题.(√) 3.命题“若p,则q”与命题“若綈p,则綈q”的真假性一致.(×) 4.已知命题p:?x0∈R,x0-2>0,命题q:?x∈R,x2>x,则命题p∨(綈q)是假命题.(×) 类型一命题及其关系 例1(1)有下列命题: ①“若x+y>0,则x>0且y>0”的否命题;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q≤1,则x2+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学案:3.1.1变化率问题

变化率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定义。 二、预习内容 [问题1] 在吹气球问题中,当空气容量V 从0增加到1L 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__________ 当空气容量V 从1L 增加到2L 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_______________ [问题2]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v 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在5.00≤≤t 这段时间里,v =_________________ 在21≤≤t 这段时间里,v =_________________ 在21t t t ≤≤这段时间里,v =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对于公式,应注意:(1)平均变化率公式中,分子是区间两端点间的函数值的差, 分母是区间两端点间的_______的差。(2)平均变化率公式中,分子、分母中同为被减数的是右端点,减数是左端点,一定要同步。 [问题4] 平均变化率=??x f 12)()(x x x f x f --表示什么? 三、提出疑惑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h t o f (x 1) △y =f (x 2)-f (x 1) △x = x 2-x 1 f (x 2x 1 x 2 A B

一、学习目标 知道平均变化率的定义。会用公式来计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二、学习过程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 问题1:气球膨胀率,求平均膨胀率 吹气球时,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得越来越慢.从数学的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 问题2:高台跳水,求平均速度 新知:平均变化率 :2121()()f x f x f x x x -?= -? 试试:设()y f x =,1x 是数轴上的一个定点,在数轴x 上另取一点2x ,1x 与2x 的差记为x ?,即 x ?= 或者2x = ,x ?就表示从1x 到2x 的变化量或增量,相应地, 函数的变化量或增量记为y ?,即y ?= ;如果它们的比值y x ??,则上式就表示 为 ,此比值就称为平均变化率. 反思:所谓平均变化率也就是 的增量与 的增量的比值. 典型例题 例 1 过曲线3()y f x x ==上两点(1,1)P 和(1,1)Q x y +?+?作曲线的割线,求出当0.1x ?=时割线的斜率. 例2 已知函数2 ()f x x =,分别计算()f x 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1)[1,3]; (2)[1,2]; (3)[1,1.1]; (4)[1,1.001]

2019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1-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2019版数学精品资料(人教版) 人教A 版选修1-1,1-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 原题(选修1-1第三十五页例3)改编 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0,-1),B (0,1),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t ,t ∈(0,1].求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曲线的类型. 解:设M (x ,y ),则10BM y k x -= - (x ≠0),(1)0AM y k x --=-(x ≠0),BM AM k k =-t ,10y x -- ?(1) y x ---=-t(x ≠0),整理得2 2 1x y t +=1(x ≠0)(1)当t ∈(0,1)时,M 的轨迹为椭圆(除去A 和B 两点);(2)当t=1时,M 的轨迹为圆(除去A 和B 两点). 2.原题(选修1-1第五十四页习题2.2A 组第一题)改编 1F 、2F 是双曲线 22 11620 x y -=的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若点P 到焦点1F 的距离等于9,则点P 到焦点2F 的距离等于 解:∵双曲线 22 11620 x y -=得:a=4,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 1F |-|P 2F ||=2a=8,|P 1F |=9, ∴|P 2F |=1<(不合,舍去)或|P 2F |=17,故|P 2F |=17. 3. 原题(选修1-1第六十八页复习参考题B 组第一题)改编 已知F 1、F 2分别为椭圆 19 162 2=+y x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若P 、F 1、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求21F PF ?的面积. 解:依题意,可知当以F 1或F 2为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时,点P 的坐标为97,4? ? ±± ??? ,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49,此时2 1F PF ?的面积为479;当以点P 为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时,点P 的坐标为37 7 9>,舍去。故21F PF ?的面积为 4 7 9. 4. 原题(选修1-2第五十五页习题3.1B 组第二题)改编 设,C z ∈满足条件.12 141log 2 1 ->--+-z z 的复数 z 所对应的点z 的集合表示什么图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