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1月份房价数据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1月份房价数据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1月份房价数据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1月份房

价数据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02-17 09:30

解读:1月份环比房价继续分化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1月份房价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一、房价环比总体略有下降,城市间呈现分化。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7 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64个,比上月减少2个;持平和上涨的城市分别有4个和2个,均比上月增加1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61个,比上月增加1个;持平和上涨的城市分别有3个和6个,分别比上月增加1个和减少2个。房价环比总体仍然略有下降。

分城市看,分化明显。一线城市房价初步呈现止跌回稳态势,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连续两个月微涨,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连续四个月微涨,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一线城市均只有1个,且跌幅均在0.2%以内。二线城市房价环比综合平均仍然下降,但降幅缓慢收窄。三线城市房价继续下降,且降幅略有扩大,1月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房价持平和上涨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房价降幅大于0.5%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

二、房价同比继续下降。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房价同比继续下降。7 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仅有1个,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仅有3个,且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降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

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10-22 1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1999年2月26日 199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重重困难,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国民经济扭转了上半年增幅回落的状况,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1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6%。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69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0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2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再就业工程有了重大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609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与上年末持平。 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5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51亿美元。年末1美元兑8.2789 元人民币,比上年末略升9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多年重复建设,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偏大,产品供过于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销售不旺;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二、农业 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好收成。1998年虽然我国部分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但全年粮食生产形势仍好于上年。由于低温多雨和洪涝灾害影响,我国夏粮减产1460万吨,早稻减产530万吨。进入秋季,光、热、水等综合气候条件大大好于上年,同时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秋粮增产较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4.9亿吨以上。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棉花因调减播种面积和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洪涝灾害的影响,产量为440万吨,比上年减产20万吨。油料、糖料、茶叶和水果等作物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全年油料产量2292万吨,比上年增加135万吨,增长6.3%;糖料产量9765万吨,比上年增加379万吨,增长4.0%。茶叶和水果产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78-1985年,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文化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录音机首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与革命歌曲不同,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尤其是每年春节晚会后人们对港台歌星的迷恋,引发了录音磁带的热卖,使得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音像出版得到率先和快速发展。这一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刺激和引领了社会的文化消费。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这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的性质。 (二)1985-1992年,文化产业的自发培育和成长阶段。以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的大量出现为标志,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三)1992-2001年,文化产业走向自觉阶段。1992年“十四大”之后,我国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文化企业的自由度也逐步加大。社会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市场化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迅速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下解放出来,全面导向大众市场。199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形成了多种媒体协同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舆论宣传体系;1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并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

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即成立统计处。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着手创建全国统一的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恢复的3年里,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摸清了解放初期全国工矿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两项调查;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开始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编制“一五”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1月,政务院决定加强各级政府及各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并统一制定全国性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建立了统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主要专业统计制度。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多项普查;1953年首次发布统计公报。统计工作与计划工作密切配合,按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收集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为国家编制和检查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跃进”开始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作风被践踏,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在“左”倾错误思想和“全民办统计”、“统计大跃进”的口号指导下,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原则遭到破坏,中央及地方统计机构和人员被精简,一些重要统计数字严重不实,统计工作受到重大挫折。在此期间,一些统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对浮夸风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 1961年初,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4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简称“四四决定”);1963年3月,国务院颁发《统计工作试行条例》。“四四决定”和《条例》的贯彻实施,使统计工作获得很大发展。在此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核实了“大跃进”期间主要统计数字,为中央进行经济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经济调整进程;加强综合平衡分析研究,为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提供参考;大力精简统计报表,加强统计调查管理;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领导,全国县以上统计机构全部单设。

建立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服务政府统计公信力提高

中国信息报/2010年/5月/13日/第007版 统计导刊/关注 建立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服务政府统计公信力提高 张芃赵国华 建立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是统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统计数据发布是统计工作最终成果的体现,是我国《统计法》的基本要求,是统计部门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窗口,是国际官方统计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统计数据发布水平,体现了统计数据管理水平,决定了统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统计数据发布的标准化、信息化是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统计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统计数据发布工作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统计数据发布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一方面,党和政府调控经济、管理社会的任务更重,社会公众了解经济形势的愿望增强,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增多、要求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公开透明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对现有统计信息公开机制形成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网络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统计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使统计信息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政府统计公信力受到冲击。此外,统计工作现代化也迫切要求加快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统计数据发布模式的步伐。 而目前,统计数据发布工作中存在的统计数据发布管理不规范、统计数据发布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统计数据管理和发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足以及统计知识推广普及不充分等问题,制约了统计数据发布工作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统计数据发布工作的改革,建立起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满足统计工作现代化需要,又适应国际官方统计基本原则,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以提高统计服务效能,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统计数据发布的国际原则为建立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建立了关于统计数据发布工作的有关原则,为世界各国官方统计提供了指引,很多国家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和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对各国公布数据的范围、频率和及时性,公布数据的质量,公布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公众获取数据的方便性四个方面作出规定。按照GDDS的要求,各国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实际、财政、金融、对外和社会人口五大部门,每一部门都要及时公布一组能够反映其活动实绩和政策以及有助于理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最为重要的指标数据。为评估所公布统计数据的质量,GDDS要求向公众提供数据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有关资料,提供统计类目核心指标的细项内容及与其相关的统计数据的核对方法,以及支持数据交叉复核并保证合理性的统计框架,同时制定了检查统计数据完整性的规则。为方便公众获取统计数据,要求官方统计机构预先公布各项统计数据发布日程,数据发布必须同时发送所有有关各方。 1994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出了公正性和平等性原则、专业化原则、可靠性原则等十项“统计工作基本原则”。其中,公正性和平等性原则是官方统计的首要原则。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指出,官方统计是民主社会信息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编制通过检验证明有实际用途的官方统计数据,由官方统计机构在无偏的基础上公布,以尊重公民获得公共信息的权利。可靠性原则指出,应明确告知数据使用者统计数据的概念、来源和方法以及在统计数据搜集、编制过程中产生的统计偏差、误差等信息,以帮助使用者判断数据的适用性和数据质量。防止数据误用原则提出,统计机构有权评论统计数据的错误诠释和不当使用,包括对误用情况的处理以及对用户的宣传和教

国家统计局文件

第十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 (以得票数为序) 课题论文奖 一等奖 统计指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徐国祥 统计调查质量的测度与评估方法兰州商学院傅德印 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接轨研究湖南大学许鹏 经济普查后行业常规年度统计数据修订方法研究国家统计局李强 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统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史代敏 复杂数据统计推断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人民大学田茂再二等奖 统计思想研究浙江工商大学李金昌 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研究国家统计局谢鸿光 中国经济统计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评论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 中国经济统计学60年中央财经大学邱东 中国西部森林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国家统计局康君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范式的设计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金华 缺失数据的统计推断方法与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王启华 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的可拓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凌亢 统计环比指数与季节调整方法研究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刘稚南 完善我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丁立宏 Mode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missing-data problems using the 云南大学唐年胜EM algorithm (运用EM算法处理缺失数据问题的模型选择准则) 中国分级抽样的方法研究及其数据模拟国家统计局张勇 我国R&D投入与使用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袁卫 数据质量观、博弈与质量效应解析江西省统计局张启良 统计代理制研究湖南城市学院罗放华 西部大开发中“贫困陷阱”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及实证 河北大学顾六宝研究 统计数据质量及其公信力研究:基于公众参与的视角安徽财经大学宋马林

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资料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 简介 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工学博士。 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个人履历 1983年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历任原材料局主任科员、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助理巡视员。 1996年—1999年期间,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参赞。 1999年起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经济预测司司长,产业发展司司长。 2003年04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司长(2004年4月兼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体制组组长;兼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办公室主任;2006年7月兼首都钢铁公司搬迁调整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2006年12月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副部长级)。 2008年0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2011年01月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负责经济运行调节、产业协调、财政金融方面的工作。分管经济运行调节局、产业协调司、财政金融司。 联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2]。

个人职务 2011年1月11日,从国家能源局内部获悉,国家能源局新任局长刘铁男已经接替张国宝开始主持工作。 目前,中组部尚未正式宣布这一消息,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的领导名单还没有正式更改。不过,国家能源局官员说,很快就会正式对外公布。如无意外,1月9日在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宣传贯彻会议,将会是张国宝最后一次以国家能源局局长的身份公开亮相。此次会议上,张国宝做重要讲话,并组织研究部署《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评价认为,过去几年来,张国宝掌舵能源局期间,为中国能源领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能源科技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中国能源领域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 1月9日,张国宝依旧以国家能源局局长的身份亮相哈尔滨一次林区保护会议;1月11日,低调的刘铁男已经走进国家能源局开始主持工作。 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的两任能源大管家就这样低调地完成了更迭。而此时,中组部还没有正式对外宣布这项人事任命。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称,刘铁男担任国家能源局局长一职后,还将继续兼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职务。 身材瘦高的刘铁男今年56岁,比张国宝小10岁。国家发改委人士评价称,刘铁男行事低调,工作务实,不事张扬。 对于这位新任中国能源掌舵人来说,摆在眼前的中国能源担子并不轻松。 最近几年间,在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打破垄断、推进新能源发电的商业利用方面,能源主管部门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本身职责所限,国家能源局难以在价格、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有大作为。但从长远看,如何在这些方面获得突破对能源局来说尤为重要。 刘铁男上任 公开履历显示,刘铁男历任国家计委办公厅副主任、经济预测司司长、产业发展司司长。2003年4月起,担任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2004年4月,担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政策体制组组长兼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办公室主任;2006年7月兼首钢搬迁调整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2006年12月,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位至副部级;2008年3月,被任命为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09-10 1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1年2月28日 200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4%,第二产业增长9.6%,第三产业增长7.8%。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 市场物价止降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1%,居住上涨4.8%,食品中除水产品、蔬菜价格上涨外,其他继续下降。另外,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11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1274万人,增加260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2000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全年通过多种途径使36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国际收支形势良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利用外资规模较为稳定,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亿美元。外贸顺差有所缩小,全年进出口顺差24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9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年末1美元兑8.2781元人民币,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12个基本点。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在连续几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税收总额12660亿元,比上年增收2348亿元,增长22.8%。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62亿元,达到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86.2%,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更快,实现利润2392亿元,增加1.4倍。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6.7%。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8,比上年提高16.1点,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

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80%

国家统计局: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 8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 2011年12月21日14:15 国际在线 “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比较图 四大区域比较图

国际在线消息:据统计局网站消息,统计局近日发布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报告全文如下: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2000年~2010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努力克服了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成本上涨、“非典”疫情、罕见的冰雪灾害与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态势良好。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 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2]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见表1)。 表1:2000-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在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 单位:﹪

各国统计数据网站大全

各国统计数据网站大全 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tjdt/gmjjhs/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tjbz/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制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tjzd/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tjsj/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tjgb/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外汇储备、汇率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model_safe/tjsj/tjsj_list.jsp 联合国统计处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unsd/default.htm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unsd/sna1993/toctop.asp 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200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unsd/envaccounting/seea.htm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分析手册(Series F,No.74,1999)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unsd/methods.htm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 国际收支手册(BOP-199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external/pubs/cat/longres.cfm?sk=157.0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补编:衍生金融工具(200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external/pubs/cat/longres.cfm?sk=3554.0 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200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external/pubs/ft/mfs/manual/chi/index.htm 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200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external/pubs/ft/gfs/manual/chi/index.htm 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statistics/index.htm OECD国民核算资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272164.html,/topicstatsportal/0,2647,en_2825_495684_1_1_1_1_1,00.html 欧盟统计局 http://epp.eurostat.cec.eu.int/portal/page?_pageid=1090,30070682,1090_30300608&_dad=portal &_schema=PORTAL 各国统计机构: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国民核算)

关于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2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11-15 16: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3年2月18日 1992年,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使我国经济在九十年代再上新台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623亿元,增长9.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7%。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货币投放增长过猛;交通运 输更加紧张;城市物价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偏高。 一、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92年,全国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年农业增加值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 农作物结构有所调整,优质粮比重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44258万吨,比上年增产740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生产受干旱、虫害的严重影响,减产较多;油料产量基本持平;甘蔗、烤烟产量创新纪录;蔬菜、水果生产再获丰收。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卖难”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农业用地被占用过多,农业基础地位还比较脆弱。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2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 44258 万吨 1.7 棉花 452.8 万吨 -20.2 油料 1640 万吨 0.1 其中:油菜籽 765.3 万吨 2.9 甘蔗 7252 万吨 6.8 甜菜 1501 万吨 -7.9 黄红麻 61.9 万吨 20.7 烤烟 314.2 万吨 17.8 蚕茧 67.3 万吨 15.2 茶叶 55.9 万吨 3.1 水果 2400 万吨 10.3

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7-09-12 14:27 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07年9月12日 2006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力度加大,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稳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增长22.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2%。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 分研究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5.2%、16.8%和78%。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1.1%、18.9%和9.2%。 分产业部门[1]看,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医药制造业为1.76%,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8%,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38%,橡胶制造业为1.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9%。

2005各省单位GDP能耗指标

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将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布如下。 地区单位GDP能耗(吨 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千 瓦时/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 耗(吨标准煤/万元) 全国 1.221358.5 2.59北京0.8828.5 1.5天津 1.111040.8 1.45河北 1.961487.6 4.41山西 2.952264.2 6.57内蒙 2.481714.1 5.67辽宁 1.831386.6 3.11吉林 1.651044.7 3.25黑龙江 1.461008.5 2.34上海0.881007.2 1.18江苏0.921198.2 1.67浙江0.91222.2 1.49安徽 1.211082.9 3.13福建0.941151.8 1.45江西 1.06966.3 3.11山东 1.281032.4 2.15河南 1.381277.7 4.02湖北 1.511210 3.5湖南 1.41035.8 2.88广东0.791195.3 1.08广西 1.221251.7 3.19海南0.92912.3 3.65重庆 1.421132.3 2.75四川 1.531276.3 3.52贵州 3.252460.6 5.38云南 1.731604.6 3.55西藏 西 1.481405 2.62甘肃 2.262531 4.99

青海 3.073801.8 3.44 宁夏 4.144997.79.03 新疆 2.111190.93 公报数据说明 1、计算公式 2、GDP和工业增加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 3、《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已发布的200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1.43吨标准煤/万元,是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的。 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统计范围是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 5、此次发布的数据将作为计算“十一五”时期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降低率的基数。 6、一些地区单位GDP能耗较高,主要是由于工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耗能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等造成的。 7、西藏自治区的数据暂缺。 8、公报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发布时间:2006-06-30

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7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10-26 15: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8年3月4日 199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国内市场平稳运行,重要商品储备充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了全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4亿元,增长3.5%,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0亿元,增长10.8%,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4328亿元,增长8.2%,比重上升l.7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5637元,比上年提高7.5%。 市场价格涨幅持续走低,呈现涨幅低、波动小的特征。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5.3个和5.5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正确的宏观调控和农业连续丰收;买方市场形成,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的上涨(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69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47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2669万人,增加340万人。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进展,480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再就业。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年末达到1399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349亿美元。人民币汇率稳中略升,由年初的1美元兑8.2984元人民币上升到年末的1美元兑8.2796元人民币,升值188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下岗职工较多,再就业压力加大,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健全,金融秩序在某些方面比较混乱,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获得较好收成。1997年虽然北方地区遭受严重旱灾,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全国粮食总产量仍达49250万吨,比上年减少1200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在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主要棉花产区气候条件好,单产提高,总产量达43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名优特农产品增加。糖料、烤烟、茶叶、水果等农作物持续增产,油料作物、麻类等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调减了面积,产量下降。居民的“菜篮子”更加丰富(见附表2)。

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4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11-02 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5年2月28日 1994年,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我国财税、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流通等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3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3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1259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0亿元,增长8.7%。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价格涨幅过高;农业发展滞后;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 一、农业 农业生产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取得较好收成。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有所减产,棉花生产扭转减产趋势呈恢复性增长,油料生产创历史新纪录,蔬菜、水果生产又获丰收,糖料、麻类和烤烟产量下降。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相比,农业生产发展滞后问题更加突出。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4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 44450 万吨 -2.5 其中:谷物 39397 万吨 -2.8 油料 1984 万吨 10.0 其中:花生 964 万吨 14.4 油菜籽 746 万吨 7.5 棉花 425 万吨 13.6 黄红麻 38 万吨 -44.1 甘蔗 6086 万吨 -5.2 甜菜 1253 万吨 4.0 烤烟 195 万吨 -35.2 茶叶 58 万吨-2.9 水果 3478 万吨 15.5 林业生产建设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900千公顷,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继续加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9%。 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肉、禽、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增加。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行业分类标准

[1]农、林、牧、渔业 [01]农业 [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 [2]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黑色金属矿采选 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 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其他采矿业 [3]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鞋、帽 制造业 [19]皮革、毛皮、羽毛 (绒)及其制品业 [20]木材加工及木、 竹、藤、棕、草制品业 [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23]印刷业和记录媒 介的复制 [24]文教体育用品制 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及 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制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制品业 [30]塑料制品业 [31]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 [34]金属制品业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业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煤气生产和供应业[46]水的生产和供应 业 [5]建筑业 [47]房屋和土木工程 建筑业 [48]建筑安装业 [49]建筑装饰业 [50]其他建筑业 [6]交通运输、仓储及 邮政业 [51]铁路运输业 [52]道路运输业 [53]城市公共交通业 [54]水上运输业 [55]航空运输业 [56]管道运输业 [57]装卸搬运和其他 运输服务业 [58]仓储业 [59]邮政业 [7]信息传输、计算机 服务和软件业 [60]电信和其他信息 传输服务业 [61]计算机服务业 [62]软件业 [8]批发和零售业 [63]批发业 [65]零售业 [9]住宿和餐饮业 [66]住宿业 [67]餐饮业 [10]金融业 [68]银行业 [69]证券业 [70]保险业 [71]其他金融活动 [11]房地产业 [72]房地产业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租赁业 [74]商务服务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几个指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几个指标: 1、就业人员数、职工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就业人员数是反映报告期期末就业工作工作最终结果的指标,是指报告期期末城镇就业人员数的总量。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数(年末)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推算。(就业人员数分类:一是统计部门掌握的城镇各类单位就业人员数,二是工商部掌握的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数,三是劳动保障部门掌握的公益性岗位及各种灵活就业人员数。)职工人数:职工是指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不包括下列人员:(1)乡镇企业就业人员;(2)私营企业就业人员;(3)城镇个体劳动者;(4)离休、退休、退职人员;(5)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6)民办教师;(7)在城镇单位中工作的外方及港、澳、台人员;(8)其他按有关规定不列入职工统计范围的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 2、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实际投资完成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3、市盈率、股息收益率、平均市盈率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分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动态市盈率=股票价格/该股上一年度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反映某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标准适中,太高太低都不好,与银行存款利率有关,一般情况下,当市盈率=1/银行存款利率时,市盈率是比较合理的。来自A股市场与H股市场的不同股票的市盈率对比是不合理的,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对比也是不合理的,这样的比较不具有有效性。当市盈率够高的话,说明该股票具有泡沫,比如100倍,这意味着该公司的真实利润要100年后才达到这样的高度,投资潜力不大,价值被高估。 股息收益率是指股息与股价的比值。股息是指上市公司派发给股东的部分盈利。 4、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5、跨国化指数(TNI) 海外经营指标体系,包括海外营业额指数、海外采购与生产指数、海外直接投资指 数、海外技术转让指数 TNI 管理职能的国际化发展指标体系,包括跨国公司战略与决策的协调力、当地市场的 适应力、聘用外籍管理人员的状况、财务管理上的控制力 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数/总雇员数)/3*100%,这个指数与国外资产总额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其所经营的行业领域密切相关。(??) 6、IPO IPO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

中国国家统计体系简介()

中国国家统计体系简介(三) ——统计数据的收集 郑京平 (中国统计,2002年第4期) 目前,中国官方统计系统收集统计数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定期(全面)报表。 即官方统计部门向列入调查范围的全部统计调查机构单位发放报表,这些机构单位定期(如每月、每季、每半年或一年) 填好报表后,向发放报表的政府统计部门报送。该方法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1.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关于劳动统计的综合要求。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布置地、县统计局收集各项劳动统计数据,并逐级汇总上报,最后由各省级统计机构报送至国家统计局。省级数据综合范围为辖区内全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调查内容包括各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报告期分为年度和季度。 2.农林牧渔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关于农业统计的综合要求。省级数据综合范围为辖区内全部农业生产单位。调查内容为: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情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间消耗等。数据来源为多种渠道,有的取自同级业务主管部门;有的取自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有的利用相关资料推算。报告期分为年度、季度和季节。 3.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工业、能源统计的综合要求。综合范围为年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被调查企业总数约16 万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由各省级统计机构布置地、县统计局向企业搜集,并将分企业资料转报国家统计局。报告期分为年度、月度。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由各省级统计机构布置地、县统计局按年度向企业搜集,并将汇总数据报送国家统计局。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按年度搜集报送。 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由各省级统计机构布置地、县统计局按月度向企业搜集,并将分企业资料转报国家统计局。 4.运输邮电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运输邮电业统计的综合要求。对各省级统计机构要求按年度报送辖区内全部民用车辆拥有量,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按年度报送公路、水上、港口、铁路、航空、管道运输、邮电的业务量、财务和能源消费数据;并按月度报送上述内容的主要数据。 5.建筑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关于建筑业统计的综合要求。综合范围为辖区内资质等级4 级和4 级以上的全部建筑业企业,约4.8 万家。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按年度进行的生产情况价值量和实物量、财务状况和建筑材料消耗;按半年进行的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 6.固定资产投资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统计机构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综合要求。综合范围为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 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

统计局: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由负转正

01统计局: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由负转正。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67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400397亿元,增长0.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 小投解读 根据统计数据,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正增长,国家经济进入上行期。 在经济上行期间,银行、保险等正周期的行业发展得比较顺利,相应的行业股票整体也涨得比较好。例如上证50、红利、价值等指数基金的成份股中,包含了相关行业的个股,也会受益于这些行业股价的上涨。另外,从全球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经济向好,再加上近期人民币升值,中国市场投资价值得到提升,也会吸引全球资金流入。 02券商ETF最新基金规模首超200亿元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 昨日券商ETF半日净流入超3000万元,最新基金规模,首次超过200亿元,近4个交易日连续实现资金净流入,合计超10亿元。 小投解读 随着三季度券商业绩集体超预期,以及注册制等利好政策全面推进,素有“A股行情风向标”之称的券商板块,备受资本关注,券商ETF也广受资金追捧,基金规模又创新高。

不过,券商板块属于看行情吃饭的行业,长期收益并不优秀,且当前整体估值已处于正常偏高位置,投资风险已比较大。 039月结构性存款余额再降4450亿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9万亿,环比上月压缩4450亿。 今年结构性存款1-4月连续回升后,至4月末达到历史峰值。不过5月后连续5个月下降,主要因为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压缩结构性存款。 小投解读 从产品结构来看,结构性存款由存款与金融衍生工具两部分构成,最常见的为“存款+期权”。对于投资者而言,存款部分到期可获得本金与利息兑付,而期权部分则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益。 然而,从市场实践来看,此前各商业银行更多地把结构性存款作为一种高息揽储的工具,并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假结构”以规避监管。 因此,监管部门推动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目的在于防止银行恶性揽储竞争,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打击资金空转套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