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压铸模零件如何热处理

压铸模零件如何热处理

压铸模零件如何热处理

压铸模零件热处理如果淬火设备为高压高流率真空气淬炉,则采用以下方式:

(1)淬火前:采用热平衡法,提高模具加热和冷却的整体一致性。对凡是影响到这一点的薄壁孔、沟槽、型腔等,都要进行填充、封堵,尽量做到模具能均衡加热和冷却;同时,注意装炉方式,防止压铸模在高温时因自重而引起的变形。

(2)模具的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缓慢加热(用200℃/h升温),并采用两级预热方式,防止快速升温造成模具内、外温差过大,引起过大的热应力,同时减小相变应力。

(3)淬火温度与保温时间:要采用下限淬火加热温度,均热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由壁厚和硬度来确定均热时间。

(4)淬火冷却:采用预冷方式,并通过调节气压与风速,有效的控制冷却速度,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理想冷却。即:预冷到850℃后,增大冷却速度,快速通过“C”曲线鼻部,模温在500℃以下则逐渐降低冷却速度,到Ms点以下则采用近似等温转变的冷却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淬火变形。模具冷却到约150℃时,关闭冷却风机,让模具自然冷却。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完整版)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一、名词解释(20分)8个名词解释 1.过冷度:金属实际结晶温度T和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称为过冷度△T,△T=Tm-T。 2.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金属溶剂中形成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3.固溶强化:固溶体的强度、硬度随溶质原子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而塑、韧性稍有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4.匀晶转变:从液相中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5.共晶转变:从一个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6.包晶转变:由一种液相和固相相互作用生成另一种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包晶转变。 7.高温铁素体:碳溶于δ-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δ表示。 铁素体:碳溶于α-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α或F表示。 奥氏体:碳溶于γ-Fe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γ或 F表示。 8.热脆(红脆):含有硫化物共晶的钢材进行热压力加工,分布在晶界处的共晶体处于熔融状态,一经轧制或锻打,钢材就会沿晶界开裂。这种现象称为钢的热脆。 冷脆:较高的含磷量,使钢显著提高强度、硬度的同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并且还提高了钢的脆性转化温度,使得低温工作的零

件冲击韧性很低,脆性很大,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氢脆:氢在钢中含量尽管很少,但溶解于固态钢中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增大钢的脆性,这种现象称为氢脆。 9.再结晶:将变形金属继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就会在金属中发生新晶粒的形核和长大,最终无应变的新等轴晶粒全部取代了旧的变形晶粒,这个过程就称为再结晶。 10.马氏体:马氏体转变是指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产生的无扩散型的相变,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 含碳量低于0.2%,板条状马氏体;含碳量高于1.0%,针片状马氏体;含碳量介于0.2%-1.0%之间,马氏体为板条状和针片状的混合组织。 11.退火: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达到改善组织提高加工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2.正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ccm A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珠光体类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3.淬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1c A以上的一定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4.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临界点1c A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 15.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其冲击韧性并非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地提高,在250-400℃和450-650℃两个温度区间内出现明显下降,这种脆化现象称为钢的回火脆性。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作业题参考答案

1.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 答:溶质把溶剂原子置换后,溶剂原子重新加入晶体排列中,处于晶格的格点位置。 2.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答:间隙固溶体是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组元的结构相同,形成间隙固溶体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如:铁素体F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与α-Fe相同,为体心立方,碳的溶入使铁素体F强度高于纯铁。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组元的结构不同,间隙化合物是由H、B、C、N等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以X表示)与过渡族金属元素(以M表示)结合, 且半径比r X /r M >0.59时形成的晶体结构很复杂的化合物,如Fe3C间隙化合物 硬而脆,塑性差。 3.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 确?为什么? (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量总是高于原液相中含B量. (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不相同,故在平衡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答:(1)错:Cu-Ni合金形成匀晶相图,但两者的原子大小相差不大。 (2)对:在同一温度下做温度线,分别与固相和液相线相交,过交点,做垂直线与成分线AB相交,可以看出与固相线交点处B含量高于另一点。

(3)错:虽然结晶出来成分不同,由于原子的扩散,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均匀的。 4.共析部分的Mg-Cu相图如图所示: (1)填入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在各区域中是否会有纯Mg相存在? 为什么? 答: Mg-Mg2Cu系的相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 Mg-Mg2Cu系的组织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 在各区域中不会有纯Mg相存在,此时Mg以固溶体形式存在。 (2)求出20%Cu合金冷却到500℃、400℃时各相的成分和重量百分比。 答: 20%Cu合金冷却到500℃时,如右图所示: α相的成分为a wt%, 液相里含Cu 为b wt%,根据杠杆原理可知: Wα=O 1b/ab*100%, W L = O 1 a/ab*100% 同理: 冷却到400℃时,α相的成分为m wt%, Mg2Cu相里含Cu 为n wt%, Wα=O 2n/mn*100%, W mg2Cu = O 2 m/mn*100% (3)画出20%Cu合金自液相冷却到室温的曲线,并注明各阶段的相与相变过程。 答:各相变过程如下(如右图所示): xp: 液相冷却,至p点开始析出Mg的固熔体α相 py: Mg的固熔体α相从p点开始到y点结束 yy,: 剩余的液相y开始发生共晶反应,L?α+Mg 2 Cu y,q:随着T的降低, Cu在Mg的固熔体α相的固溶度降低. 5.试分析比较纯金属、固溶体、共晶体三者在结晶过程和显微组织上的异同之处。 答:相同的是,三者都是由原子无序的液态转变成原子有序排列的固态晶体。 不同的是, 纯金属和共晶体是恒温结晶,固溶体是变温结晶,纯金属和固溶体的结晶是由

项目二十典型零件材料及热处理工艺选择

精心整理项目二十典型零件材料及热处理工艺选择 【内容简介】 本项目主要介绍轴类、齿轮类、弹簧类、箱体类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学习目标】 (1)熟悉轴类零件、齿轮类零件、弹簧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失效形式; (2)掌握轴类零件、齿轮类零件、弹簧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20.1 轴主要用于支撑传动零件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为: ● ● ● 性能要求: ? ? ? 1.机床主轴 当载荷和转速 钢,受冲击和交变载荷较大时,可选用20CrMnTi 渗碳钢。 备料—锻造—正火—机械粗加工—调质—机械半精加工—局部淬火+回火—粗磨——花键高频淬火+回火—精磨 2.航空发动机涡轮轴 这类轴在高温、高速和重载下工作,常用40CrNiMoA、18CrNiW钢等。 工艺路线为: 备料—模锻—正火+高温回火—机械粗加工—调质—机械精加工—磁力探伤—检验—发蓝§20.2齿轮类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安排

精心整理 受力情况: ?由于传递扭矩,齿根部受交变弯曲应力; ?齿面相互接触滚动、滑动,承受大的接触应力并产生强烈的摩擦。 ?在换挡、启动和啮合不良时,轮齿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 齿轮应满足的要求: ●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齿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齿轮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1.机床齿轮 工作平稳无强烈冲击,转速也不高。、42SiMn 等。 工艺路线一般为: 2.汽车、拖拉机、摩托车齿轮 频繁 +低温回火—机械精加工3. 除要求高的耐疲劳性外,还要求齿轮心部具有 或18Cr2Ni4WQA钢制造。 备料—模锻—正火+高温回火—机械粗加工—渗碳—高温回火—机械半精加工—淬火+低温回火—机械精加工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2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2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 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体心立方: 单位晶胞原子数为2 配位数为8 3a原子半径= (设晶格常数为a) 4 致密度0.68

单位晶胞原子数为4 配位数为12 2a原子半径= (设晶格常数为a)致密度0.74 4

密排六方: 晶体致密度为0.74,晶胞内含有原子数目为6。配位数为12,原子半径为 1/2a。 2实际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一般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和硬度提高。 3什么叫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影响, 金属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愈大,过冷度愈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愈低。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愈小。

4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晶粒愈细小,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愈高,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大过冷度、进行变质处理、采用振动、搅拌处理。 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6)浇注时加变质剂与不加变质剂。 (1) 金属型浇注的冷却速度快,晶粒细化,所以金属型浇注的晶粒小; (2) 浇注温度低的铸件晶粒较小; (3) 铸成薄壁件的晶粒较小; (4) 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晶粒较小; (5) 浇注时采用振动的晶粒较小。 (6) 浇注时加变质剂晶粒较小。。 6(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几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1) 表层细等轴晶粒区金属铸锭中的细等轴晶粒区,显微组织比较致密,室温下 力学性能最高; (2) 柱状晶粒区在铸锭的柱状晶区,平行分布的柱状晶粒间的接触面较为脆弱, 并常常聚集有易熔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等,使金属铸锭在冷、热压力加工时容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 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热硬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硬度提高的现象。 共晶转变:指具有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比重偏析:因初晶相与剩余液相比重不同而造成的成分偏析。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并占据溶质晶格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 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 形变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残余奥氏体: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 过冷奥氏体:将钢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温度之下尚未分解的奥氏体。 本质晶粒度: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 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CCT曲线: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马氏体:含碳过饱和的α固溶体。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融融,冷却又变硬,并可反复进行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首次加热时软化并发生交连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再加热时不软化的塑料。 回火稳定性:钢在回火时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可逆回火脆性:又称第二类回火脆性,发生的温度在400~650℃,当重新加热脆性消失后,应迅速冷却,不能在400~650℃区间长时间停留或缓冷,否则会再次发生催化现象。 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二.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改正:细化晶粒不但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也降低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改正:结构钢的淬硬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化处理进行强化。(√) 4、置换固溶体必是无限固溶体。(╳) 改正:置换固溶体有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5、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6、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改正: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钢中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来划分的。 7、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改正:过热钢经正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8、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改正:奥氏体耐热钢不是奥氏体不锈钢。 9、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10、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11、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改正: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 12、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13、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改正: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金属化合物相。 14、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15、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16、比重偏析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消除。 17、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好。(╳) 改正: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差。 18、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改正: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正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19、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20、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改正: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大于Vk。 21、氮化件的变形远比渗碳件的小。(√) 22、工件渗碳后直接淬火其开裂倾向比一次淬火的要小。(√) 23、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改正:高锰钢只有在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压力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24、无限固溶体必是置换固溶体。(√) 25、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改正:一般地说,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和韧性越高。 26、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27、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贝氏体组织。(╳)改正: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 28、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强度。

常用材料热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

材料热处理中的特性: 淬透性(可淬性):指钢接受淬火的能力 零件尺寸越大,内部热容量也越大,淬火时冷却速度越慢,因此,淬透层越薄,性能越差,这种现象叫做“钢材的尺寸效应”。但淬透性大的钢,尺寸效应不明显。 由于碳钢的淬透性低,在设计大尺寸零件时用碳钢正火比调质更经济。 常用钢种的临界淬透直径De mm 常用材料的工作条件和热处理 渗碳钢:(含碳量0.1~0.25%) 10、15、20、 15Cr、20Cr、20Mn2、20CrMn、20CrMnVB 25MnTiB、18CrMnTi、20CrMnTi、20CrMnMo 30CrMnTi、20Cr2Ni4A、12CrNi3A、18Cr2Ni4W A

渗碳钢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温,晶粒易于长大,恶化钢的性能。 表面含碳量在0.85~1.05%,表层硬度≥56~65(HRC) 心部含碳量在0.18~0.25%,HRC30~45 含碳量在0.3%时,HRC30~47 常用渗碳钢渗碳后的硬度 调质钢(含碳量0.25~0.5%) 40、45、40Cr、50Mn2、35CrMo、30CrMnSi、 40CrMnMo、40MnB、40MnVB、40CrNiMoA 38CrMoAlA 碳素调质钢淬透性低。 常用调质钢的调质硬度 调质钢对表面耐磨性要求较高时还需高频淬火,要求耐磨性更高时则需渗氮。

弹簧钢含碳量:碳素弹簧钢0.6~0.9% 合金弹簧钢0.45-0.7% 弹簧钢的选用: 钢丝直径<12~15mm 65、75 弹簧≤25mm 65Mn、55Si2Mn 60Si2Mn、70Si3MnA 钢丝直径≤30mm 50CrVA、50CrMnVA 重要弹簧 60Si2CrVA、65Si2MnVA 弹簧钢的热处理一般是淬火加中温回火 热处理的硬度一般为 HRC41-48 对于一般小弹簧(钢丝截面D<10mm)不淬火,只作250~300去应力处理。 65Mn淬硬性好,硬度≥HRC59。 轴承钢含碳量0.95~1.10% 含铬量0.5~1.65% GCr9 GCr15 GCr15SiMn GsiMnV GMnMoVRE GSiMnMoV GSiMnVRE GSiMnMoVRE GMnMoV 轴承承受高压集中周期性交变载荷,由转动和滑动产生极大的摩擦。 轴承钢一般首先进行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硬度为HRC61-65。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期末A

班级(学生填写) : 姓名: 学号: 命题: 审题: 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线)

班级(学生填写): 姓名: 学号: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线) 9. 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 ) 10.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钢中加入除Co 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 曲线右移,从而( ) A 、增大VK B 、增加淬透性 C 、减小其淬透性 D 、增大其淬硬性 2.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 A 、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B 、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C 、强度韧性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D 、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 3. 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 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 A 、调质 B 、淬火+低温回火 C 、渗碳 D 、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4. 某工件采用单相黄铜制造,其强化工艺应该是( ) A 、时效强化 B 、固溶强化 C 、形变强化 D 、热处理强化 5. 下列钢经完全退火后,哪种钢可能会析出网状渗碳体( ) A 、Q235 B 、45 C 、60Si2Mn D 、T12 6. 下列合金中,哪种合金被称为巴氏合金( ) A 、铝基轴承合金 B 、铅基轴承合金 C 、铜基轴承合金 D 、锌基轴承合金 7. 下列钢经淬火后硬度最低的是( ) A 、Q235 B 、40Cr C 、GCr15 D 、45钢 8. 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 ) A 、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入基体 B 、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先分析出 C 、使马氏体分解,提高其韧性 D 、消除应力,减少工件变形 9. 过共析钢因过热而析出网状渗碳体组织时,可用下列哪种工艺消除( ) A 、完全退火 B 、等温退火 C 、球化退火 D 、正火 10. 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其( )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模块一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项目二钢的热处理任务一:钢的普通热处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2、研究冷却条件对碳钢性能的影响。3、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钢的淬火所谓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V冷应大于V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碳钢经淬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为了正确地进行钢的淬火,必须考虑下列三个重要因素:淬火加热的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1)淬火温度的选择选定正确的加热温度是保证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淬火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相图确定(如图4所示)。对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30~50℃,若加热温度不足(低于),则淬火组织中将出现

铁素体而造成强度及硬度的降低。对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为+30~50℃,淬火后可得到细小的马氏体与粒状渗碳体。后者的存在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2)保温时间的确定淬火加热时间是将试样加热到淬火温度所需的时间及在淬火温度停留保温所需时间的总和。加热时间与钢的成分、工件的形状尺寸、所需的加热介质及加热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可按照经验公式来估算,碳钢在电炉中加热时间的计算如表1所示。表1碳钢在箱式电炉中加热时间的确定加热圆柱形工件形状方形板形温度(℃)分钟/每毫米直径70080090010001.51.00.80.4保温时间分钟/每毫米厚度2.21.51.20.6分钟/每毫米厚度321.60.8(3)冷却速度的影响冷却是淬火的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到钢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冷却时应使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获得马氏体组织;在这个前提下又应尽量缓慢冷却,以减少钢中的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为此,可根据c曲线图(如图2所示),使淬火工作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范围(650~550℃)进行快冷(即与c曲线的“鼻尖”相切),而在较低温度(300~100℃)时冷却速度则尽可能小些。为了保证淬火效果,应选用合适的冷却方法(如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不同的冷却介质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有所差别。各种冷却介质的特性见表2.表2几种常用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在下列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秒)冷却介质650~550℃18℃的水50℃的水10%nacl 水溶液(18℃)10%naoh水溶液(18℃)10%naoh水溶液(18℃)蒸馏水(50℃)硝酸盐(200℃)菜籽油(50℃)矿务机油(50℃)6001001100120XX0025035020XX50300~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一,齿轮类 机床、汽车、拖拉机中,速度的调节和功率的传递主要靠齿轮机床、汽车和拖拉机中是一种十分重要、使用量很大的零件。 齿轮工作时的一般受力情况如下: (1)齿部承受很大的交变弯曲应力; (2)换当、启动或啮合不均匀时承受击力; (3)齿面相互滚动、滑动、并承受接触压应力。 所以,齿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是齿的折断和齿面的剥落及过度磨损。据此,要求齿材料具有以下主要性能: (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2)齿面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3)齿轮心部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还要求有较好的热处理工艺性,如变形小,并要求变形有一定的规律等。下面以机床和汽车、拖拉机两类齿轮为例进行分析。 (一)机床齿轮 机床中的齿轮担负着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任务。一般机床中的齿轮精度大部分是7级精度(GB179-83规定,精度分12级,用1、2、3、……12表示,数字愈大者,精度愈低)。只是在他度传动机构中要求较高的精度。

机床齿轮的工作条件比起矿山机械、动力机械中的齿轮来说还属于运转平稳、负荷不大、条件较好的一类。实践证明,一般机床齿轮选用中碳钢制造,并经高频感应热处理,所得到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及韧性能满足要求,而县市频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 下面以C616机床中齿轮为例加以分析。 1、高频淬火齿轮的工工艺线 2、热处理工序的作用正火处理对锻造齿轮毛坯是必需的热处理工序,它可以使同批坯料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使组织均匀,消除锻造应力。对于一般齿轮,正火处理也可作为高频淬火前的最后热处理工序。 调质处理可以使齿轮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提高齿轮心部的强度和韧性,使齿轮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冲击力。调质后的齿轮由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在淬火时变形更小。 高频淬火及低温回火是赋予齿轮表面性能的关键工序,通过高频淬火提高了齿轮表 面硬度和耐磨性,并使齿轮表面有压应力存在而增强了抗疲劳破坏的能力。为了消除淬火应力,高频淬火后应进行低温回火(或自行回火),这对防止研磨裂纹的产生和提高抗冲击能力极为有利。 3、齿轮高频淬火后的变形情况齿轮高频淬火后,其变形一般表现为内孔缩小,外径不变或减小。齿轮外径与内径之比小于1.5时,内径略胀大;当齿轮有键槽时,内径向键槽方向胀大,形成椭圆形,齿间椭圆形,齿间亦稍有变形,齿形变化较小,一般表现为中间凹0.002~0.0005㎜。这些微小的变形对生产影响不大,因为一般机床用的7级精度齿轮,淬火回火后,均要经过滚光和推孔才成为成品。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4章作业题参考答案说课材料

1.滑移和孪晶的变形机制有何不同?为什么在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锌中容易出现 孪晶,而纯铁中容易出现滑移带? 主要的不同:(1)晶体位向在滑移前后不改变,而在孪生前后晶体位向改变,形成镜面对称关系。(2)滑移的变形量为滑移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过程中的位移量正比于该层至孪晶面的距离。(3)孪生是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的切变,而滑移是不均匀的。 锌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密排六方金属滑移系少,所以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为体心立方结构,滑移系多,所以容易出现滑移带。 2.多晶体塑性变形与单晶体塑性变形有何不同? 多晶体的每一晶粒滑移变形的规律与单晶体相同,但由于多晶体中存在晶界,且各晶体的取向也不相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具有以下特点: (1)各晶粒不同同时变形; (2)各晶粒变形的不均匀性; (3)各变形晶粒相互协调。 3.什么是滑移、滑移线、滑移带和滑移系?滑移线和滑移带是如何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列 举金属中常见晶体结构最重要的滑移系,并在其晶胞内画出一个滑移系。哪种晶体的塑性最好?哪个次之?为什么? 所谓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滑动,滑动后原子处于新的稳定位置。晶体材料的滑移面与晶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滑移线。由数目不等的滑移线或滑移台阶组成的条带称为滑移带。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线是由于晶体的滑移变形使试样的抛光表面产生高低不一的台阶所造成的;相互靠近的小台阶在宏观上反映的是一个大台阶,所以形成了滑移带。 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好。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所以面心立方晶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更好。密排六方由于滑移少,塑性最差。 4.简述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说明如何区分冷、热加工。动态再结晶与静 态再结晶后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冷变形所产生的储存能的释放。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由于界面能变化引起的。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变形称为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称为冷加工。 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过程相似,同样是形核长大过程,也是通过形成新的大角度晶

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热处理的定义 指将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需要的性能的一种工艺。 2.热处理的特点 只通过改变工件的组织来改变性能,不改变其形状。 3.热处理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固态下发生相变的材料。 4.热处理原理 描述热处理时钢中组织转变的规律。 5.热处理工艺 根据热处理原理而制定的温度、时间、介质等参数 6.热处理分类 (1)根据加热、冷却方式的不同及钢的组织变化特点的不同,将热处理工艺分类如下: 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 其他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形变热处理、激光热处理 (2)根据在零件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不同来分类 预备热处理:清除前道工序的缺陷,改善其工艺性能,确保后续加工顺利进行。 最终热处理:赋予工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 7.热处理时的过热和过冷现象 由于实际加热或冷却时,又过热或过冷现象,因此,将钢加热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Ac1、Ac 3、Accm来表示,冷却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Ar1、Ar3、Arcm来表示。

5.2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加热分两种:一种在临界点A1以下的加热,不发生组织变化,一种是在临界点A1以上的加热,目的是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这一过程称为奥氏体化。 5.2.1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钢在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形核和长大的过程。以共析钢为例,其奥氏体化过程可简单地分为4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奥氏体晶核形成

奥氏体晶核首先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界面上形成,因为晶面处的成分和结构对形核有利。 第二步:奥氏体晶核长大 奥氏体晶核形成后,便通过碳原子的扩散向铁素体和渗碳体方向长大。 第三步: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铁素体在成分和结构上比渗碳体更接近于奥氏体,因而先于渗碳体消失,而残余渗碳体则随保温时间延长不断溶解直至消失。 第四步:奥氏体均匀化 渗碳体溶解后,其所在部位碳的含量仍比其他部位高,需通过较长时间的保温使奥氏体成分逐渐趋于均匀。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先共析铁素体或二次渗碳体的存在,要获得全部奥氏体组织,必须相应地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 2 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钢在加热时所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 1.奥氏体的晶粒度 起始晶粒度:奥氏体化刚结束时的晶粒大小,此时晶粒细小均匀。随加热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会出现晶粒长大的现象。 实际晶粒度:在某一具体热处理下得到的奥氏体的晶粒度。它直接影响钢的性能。 本质晶粒度: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通常将钢加热到940±10℃奥氏体化后,设法把奥氏体晶粒保留到室温来判断钢的本质晶粒度。如下图所示,晶粒度为1-4级的是本质粗晶粒钢,5-8级的是本质细晶粒钢,前者晶粒长大倾向大,后者晶粒长大倾向小。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7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 铸铁分为哪几类?其最基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按照碳的存在形态不同铸铁分三类:白口铸铁,碳主要以渗碳体形式存在,该类铸铁硬、脆,很少直接用;灰口铸铁,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该类铸铁因石墨形状不同而性能不同,用途不同;麻口铸铁,碳一部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该类铸铁也硬、脆,很少直接用。 2.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答:(1)铸铁的化学成分对石墨化的影响: 碳和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锰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它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中,其固碳的作用,从而阻碍石墨化;硫是有害元素,阻碍石墨化并使铸铁变脆;磷是一个促进石墨化不显著的元素。(2)冷却速度对石墨化过程的影响: 冷却速度越慢,越有利于石墨化。 3.在生产中,有些铸件表面棱角和凸缘处常常硬度很高,难以进行机械加工,试问其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结晶时表面棱角和凸缘处冷却速度快不利于石墨化的进行,形成的组织中存在大量的莱氏体,性能硬而脆,切削加工比较困难。 4.在铸铁中,为什么含碳量与含硅量越高时,铸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越低? 答:因为碳和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铸铁中碳和硅含量越高,越容易石墨化。而石墨与基体相比,其强度和塑性都要小得多,石墨减小铸件的有效承载截面积,同时石墨尖端易使铸件在承载时产生应

力集中,形成脆性断裂。 5.在铸铁的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包括液相中析出一次石墨和奥氏体中析出二次石墨)、第二阶段(共析石墨)完全石墨化、部分石墨化、未石墨化,问它们各获得哪种组织的铸铁? 答: 6.什么是孕育铸铁?如何进行孕育处理? 答:经孕育处理后的铸铁称为孕育铸铁。孕育处理是在浇注前往铁液中加入少量的孕育剂,改变铁液的结晶条件,从而获得细珠光体基体加上细小均匀分布的片状石墨的工艺过程。 7.为什么说球墨铸铁是“以铁代钢”的好材料?其生产工艺如何?答:球墨铸铁析出的石墨呈球状,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比片状石墨小,使铸铁的强度达到基体组织强度的70~90%,所以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韧性不仅高于其它铸铁,而且可与相应组织的铸钢相媲美,特别是球墨铸铁的屈强比几乎比钢高一倍,一般钢的屈强比为0.3-0.5,而球墨铸铁的屈强比达0.7-0.8。在一般机械设计中,材料的许用应力是按照屈服强度来确定的,因此,对于承受静载荷的零件,

常见零件的热处理方式

一、齿轮 1.渗碳及碳氮共渗齿轮的工艺流程 毛坯成型→预备热处理→切削加工→渗碳(碳、氮共渗)、淬火及回火→(喷丸)→精加工2.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淬火齿轮用钢及制造工艺流程 配料→锻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感应或火焰加热淬火→回火→珩磨或直接使用调质 3.高频预热和随后的高频淬火工艺流程 锻坯→正火→粗车→高频预热→精车(内孔、端面、外圆)滚齿、剃齿→高频淬火→回火→珩齿 二、滚动轴承 1.套圈工艺流程 棒料→锻制→正火→球化退火 棒料→钢管退火磨→补加回火→精磨→成品 2.滚动体工艺流程 (1)冷冲及半热冲钢球 钢丝或条钢退火→冷冲或半热冲→低温退火→锉削加工→软磨→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粗磨→补加回火→精磨→成品 (2)热冲及模锻钢球 棒料→热冲或模锻→球化退火→锉削加工→软磨→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粗磨→补加回火→精磨→成品 (3)滚子滚针 钢丝或条钢(退火)→冷冲、冷轧或车削→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粗磨→附加回火→精磨→成品 三、弹簧 1.板簧的工艺流程

切割→弯制主片卷耳→加热→弯曲→余热淬火→回火→喷丸→检查→装配→试验验收 2.热卷螺旋弹簧工艺流程 下料→锻尖→加热→卷簧及校正→淬火→回火→喷丸→磨端面→试验验收 3.冷卷螺旋弹簧工艺流程 下料→锻尖→加热→卷簧及校正→去应力回火→淬火→回火→喷丸→磨端面→试验验收 四、汽车、拖拉机零件的热处理 1.铸铁活塞环的工艺流程 (1)单体铸造→机加工→消除应力退火→半精加工→表面处理→精加工→成品 (2)简体铸造→机加工→热定型→内外圆加工→表面处理→精加工→成品 2.活塞销的工艺流程 棒料→粗车外圆→渗碳→钻内孔→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棒料→退火→冷挤压→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热轧管→粗车外圆→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冷拔管→下料→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成品 3.连杆的工艺流程 锻造→调质→酸洗→硬度和表面检验→探伤→校正→精压→机加工→成品 4.渗碳钢气门挺杆的工艺流程 棒料→热镦→机加工成型→渗碳→淬火、回火→精加工→磷化→成品 5.合金铸铁气门挺杆的工艺流程 合金铸铁整体铸造(间接端部冷激)→机械加工→淬火、回火→精加工→表面处理→成品合金铸铁整体铸造(端部冷激)→机械加工→消除应力退火→精加工→表面处理→成品钢制杆体→堆焊端部(冷激)→回火→精加工→成品 钢制杆体→对焊→热处理→精加工→表面处理→成品 6.马氏体型耐热钢排气阀的工艺流程 马氏体耐热钢棒料→锻造成型→调质→校直→机加工→尾部淬火→抛光→成品 7.半马氏体半奥氏体型耐热钢(Gr13Ni7Si2)排气阀的工艺流程

工程材料以与热处理复习资料全

工程材料以及热处理复习资料-----------------------作者:

-----------------------日期:

一.名词解释题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 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热硬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硬度提高的现象。 共晶转变:指具有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比重偏析:因初晶相与剩余液相比重不同而造成的成分偏析。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并占据溶质晶格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 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 形变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残余奥氏体: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 过冷奥氏体:将钢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温度之下尚未分解的奥氏体。 本质晶粒度: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 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CCT曲线: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马氏体:含碳过饱和的α固溶体。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融融,冷却又变硬,并可反复进行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首次加热时软化并发生交连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再加热时不软化的塑料。 回火稳定性:钢在回火时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可逆回火脆性:又称第二类回火脆性,发生的温度在400~650℃,当重新加热脆性消失后,应迅速冷却,不能在400~650℃区间长时间停留或缓冷,否则会再次发生催化现象。 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二.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改正:细化晶粒不但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也降低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改正:结构钢的淬硬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化处理进行强化。(√) 4、置换固溶体必是无限固溶体。(╳) 改正:置换固溶体有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5、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6、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改正: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钢中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来划分的。 7、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改正:过热钢经正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8、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改正:奥氏体耐热钢不是奥氏体不锈钢。 9、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10、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11、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改正: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 12、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13、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改正: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金属化合物相。 14、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15、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16、比重偏析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消除。 17、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好。(╳) 改正: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差。 18、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改正: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正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19、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20、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改正: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大于Vk。 21、氮化件的变形远比渗碳件的小。(√) 22、工件渗碳后直接淬火其开裂倾向比一次淬火的要小。(√) 23、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改正:高锰钢只有在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压力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24、无限固溶体必是置换固溶体。(√) 25、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改正:一般地说,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和韧性越高。 26、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27、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贝氏体组织。(╳)改正: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 28、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强度。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6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从力学性能、热处理变形、耐磨性和热硬性几方面比较合金钢和 碳钢的差异,并简单说明原因。 为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或物化性能,在冶炼时有意往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形成新的合金,这种合金称为合金钢。 合金钢与碳钢比较,合金钢的力学性能好,热处理变形小,耐磨性好,热硬性好。 因为合金钢在化学成分上添加了合金元素,可形成合金铁素体、合金渗碳体和合金碳化物,产生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提高材料性能;加入合金元素可提高钢的淬透性,降低临界冷却速度,可减少热处理变形;碳钢虽然价格低廉,容易加工,但是淬透性低、回火稳定性差、基本组成相强度低。 2.解释下列钢的牌号含义、类别及热处理方法:20CrMnTi,40Cr, 16Mn,T10A,Cr12MoV,W6Mo5Cr4V2,38CrMoAlA,5CrMnMo,GCr15,55S i2Mn。 20CrMnTi的含碳量为0.17%-0.24%,Cr,Mn,Ti<1.5%,是渗碳钢,热处理方法是在渗碳之后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 40Cr的含碳量为0.37~0.45%,Cr <1.5%,是调质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16Mn中碳的含量在0.16%左右,锰的含量大约在1.20%-1.60%左右,属于低合金钢,热处理方法是:热轧退火(正火)。 T10A为含碳量在0.95~1.04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热处理方法

是淬火和低温回火。 Cr12MoV碳 C :1.45~1.70,铬 Cr:11.00~12.50,Mo,V<1.5%,是冷作模具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和低温回火。 W6Mo5Cr4V2碳 C :0.80~0.90,钼 Mo:4.50~5.50,铬 Cr: 3.80~ 4.40,钒 V :1.75~2.20,是高速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 +高温回火。 38CrMoAlA碳 C :0.35~0.42,Cr,Mo,Al<1.5%,是高级优质合金渗氮钢,热处理方法是:调质处理+渗氮。 5CrMnMo碳 C :0.50~0.60,Cr,Mn,Mo<1.5%,是热作模具钢,热处理方法是搓火加中高温回火。 GCr15:C:0.95-1.05,Cr:1.30-1.65,是滚动轴承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低温回火。 55Si2Mn碳 C :0.52~0.60,硅 Si:1.50~2.00,Mn<1.5%,是弹簧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加中温回火。 3.比较9SiCr,Cr12MoV,5CrMnMo,W18Cr4V等四种合金工具钢的成分、 性能和用途差异。 9SiCr的成分:相当于在T9钢的基础上加入1.2%-1.6%的Si和 0.95%-1.25%的Cr。 性能:硬度和耐磨性良好,无热硬性。 用途:适用于截面较厚要求淬透的或截面较薄要求变形小的、形状较复杂的工模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