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0部最伟大的经典黑色电影

50部最伟大的经典黑色电影

50部最伟大的经典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梦中的一击闪电。

虽然历史只有短短十几年,但随便挑一部,你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比同时代流行的西部、歌舞、喜剧或战争史诗,直率、冷静和深刻地多,它们是战后欧洲知识分子与好莱坞一流制作工业的完美结合,是不可复制的经典时代的一股强劲逆流!令人惊叹的是,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黑色电影的整体水准就已达到如此不同寻常的高度,而之后,蔓延到欧洲时代的佳作,更是数不胜数。想在这些伟大作品中选出最值得推荐的50部,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终选出的50部影片,必不可少会有上溯到黑色美学源头的《M》,有象征黑

色电影发轫的《马耳他之鹰》,有初步勾勒黑色电影轮廓的《双重赔偿》,更有诸多象征黑色电影典型形象终结的里程碑式作品——《日落大道》终结了阴郁的黑寡妇,《扑克王》终结了新闻记者,《白热》终结了黑帮匪徒,《铁牛金刚》终结了街头警察,而《死吻》终结了私家侦探……阅读这50部电影,就是阅读一部黑色电影简史。

1、比黑夜更黑

《男人的争斗》Rififi 1955

导演:朱尔斯?达辛

主演:吉恩?赛维斯

朱尔斯?达辛,是“好莱坞十君子”中最杰出的导演之一,和奥森?威尔斯一样,最

初他从纽约左派剧院来到好莱坞,其电影风格受百老汇先锋戏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纽约纪录片学派的多重影响。1940年的先锋派电影《泄露的心事》是其

处女作,随后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苦涩伤感的语调,如《城市贫民区》、《四海本色》和《贼之高速公路》。后来,因频繁与美国进步阶层发生关联,他遭到“众议院反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传讯,在1947年开始的“驱逐异端”运动及最终形成的“麦卡锡主义”中,不幸列入黑名单,不得不流亡法国,1955年,他在那里拍了这部黑色电影的上乘之作《男人的争斗》。

法国作家奥古斯特?勃勒东是本片原著小说作者,奥古斯特与法国黑色电影关系密切,除了朱尔斯?达辛,他还和梅尔维尔合作过《赌徒鲍伯》。事实上,《男人的争斗》和《赌徒鲍伯》无论在故事结构、人物细节还是整体情绪和气氛上,都不乏神似。《赌徒鲍伯》比《男人的争斗》晚三年,但基本属同时代作品,它们简直就是两部完美的姊妹篇电影。两部电影的主人公鲍伯和托尼,经历也极相似,都是曾有过牢狱之灾的老江湖,都是一念之差选择了再次铤而走险,他们又都是组织、策划和实施大宗犯罪的高手,有着令人遗憾的情史,都是那种喜怒不行于色,外表冷酷而内心柔软的男性形象,不同只有结局。在《男人的争斗》中,托尼没能摆脱黑色电影里“坏男人”的死亡宿命,而赌徒鲍伯的经历,则多少有些喜剧因素——他因沉迷赌局,贻误“行动”时机,没来得及实施犯罪,避免一死。《男人的争斗》和《赌徒鲍伯》的另一个明显区别是侧重不同,虽然它们都不遗余力在刻画“盗窃”这个核心动作上,都大肆渲染江湖中的男性情谊,但《男人的争斗》在后一点上显然更彻底、更清晰。

托尼、乔、玛里奥和凯撒,这四个主要人物,是该故事的中心,这其中又以托尼为核心,他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事发后对三个同伴的态度,反映了50年代一种理想的且极度男性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四个人物形成一组利害关系,必然不会绝对稳固,这种内在的不稳定在遭遇强大压力的时候,就会现出破绽。宁死不出卖朋友的玛里奥和恰恰相反的凯撒形成了第一组对比,乔遭遇儿子被绑架后

的失措和托尼的镇定、果断则是另一组鲜明对比,在这种是与非、生与死,坚强与懦弱的强烈对比之中,人性的复杂清晰可见。玛里奥对朋友利益的拼死维护,赢得了朋友尊重,他死后托尼和乔不惜巨大风险为其厚葬;而对于出卖了朋友的凯撒,虽然这背叛并非出于邪念,也有不得以而为之的理由,但在托尼看来,这是不可原谅的,必须得到惩罚。因此,当凯撒诚恳地请求原谅的时候,托尼虽感到痛心但还是说了句关于“游戏规则”的死亡宣判。对此,凯撒一脸苦笑,他重复着“游戏规则”四个字,不知道是否一种嘲弄——扮演凯撒的正是导演朱尔斯?达辛,某种意义上,他也正是因为违反了美国人的“游戏规则”,而被迫流亡法国。

除去人物塑造,《男人的争斗》对类型电影的贡献也相当巨大,比如长达20分钟的无声盗窃场面,多年后就被梅尔维尔原封不动地放进了《红圈》里,而这种细致展示一群人盗窃银行、珠宝店的故事类型,也从此被不断修改和演绎。

2、一个典型的“完美犯罪”

《双重赔偿》Double Indemnity 1944

导演:比利?怀尔德

主演:芭芭拉?史坦威克弗雷德?麦克默里

《双重赔偿》采用倒叙手法,一开场就是主人公奈夫(弗雷德?麦克默里饰)身

上淌着血,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一部录音电话讲述整个故事——自己的犯罪。在一开始就让一部犯罪悬疑电影的元凶暴露在观众面前,并且让他带领着观众去回味整个犯罪的过程,这一创举在今天看来都显得多少有点不可思议,可怀尔德当年确实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干得很成功。影片悬念并未因为结果揭晓而被减弱,反倒让观众产生一种一窥究竟的强烈冲动。在这一过程中,影片迷人的细节逐一被揭示,而观众则一直保持着与主人公相似的心理煎熬。

《双重赔偿》是一个典型的“完美犯罪”故事,女主角史坦威克是黑色电影中最典型的蛇蝎美人。她性感美艳,聪慧过人,一方面利用男性的好色与软弱助自己完成周详的犯罪,一方面随时准备背叛这个情人和“伙伴”。她优雅的谈吐和超然的态度极令人着迷,因此奈夫的被利用显得如此自然。

《双重赔偿》改编自詹姆斯?M?凯恩的小说,影片编剧首选本来当仁不让是他,但由于他当时有约在身,怀尔德只好找雷蒙德?钱德勒改编剧本。钱德勒和凯恩都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小说家,他们的小说也都有多部被改编成“黑色电影”。然而,钱德勒此时还是个编剧菜鸟,却放不下身段,总认为怀尔德对他不够尊重(比如因为对方称呼自己为“雷”而不是“钱德勒”先生)。为此两人在片场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在此后都未能缓和这一恶劣关系。怀尔德甚至在拍摄完本片后第二年,就导演了意在讽刺酒鬼作家的经典之作《失去的周末》(这也是一部“黑色电影”,且赢得了当年的奥斯家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而众所周知的是,钱德勒正是一个酒鬼。

好在怀尔德本人也是编剧出身,之前他曾长期为霍华德?霍克斯写剧本。霍克斯如此教导他拍摄好电影的技巧:“只需要三个好镜头,以及没有一个坏镜头”。在《双重赔偿》中,怀尔德完美执行了这句话的后半句,在他的精心编排之下,影片确实如教科书般准确且巧妙,没有一处多余镜头,也没有任何一个于剧情推动无关的细节。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掩饰奈夫和菲丽丝的奸情,但却从未用任何一个过于露骨的性感镜头去直观两人的这层关系,他只是通过隐晦却又昭然若揭的镜头来表现这一点:两人在沙发上抱在一起,镜头一切,下个镜头是奈夫翘着二郎腿躺在沙发上,一边的菲丽丝则在慵懒地补妆。“黑色电影”常常充满这类性暗示,但由于当年严格的海斯法典,此类镜头如果直观地表现性行为就将遭到审查,

怀尔德却用这样颇有含蓄美的方式,规避了审查风险,使影片气质更显优雅。做到了不用凭借裸露,却能展现赤裸裸的情欲和性感。

怀尔德构建了《双重赔偿》的故事与结构,而钱德勒对剧本的贡献,则在他最擅长的人物塑造和台词打磨。菲丽丝无疑已经成为最具魅力的银幕形象(事实上,她的魅力正是来自于钱德勒为其塑造的性格中的“双重性”,即她并不完全是一个残酷冷血的阴毒女人,而是在某些时候体现出她的柔情和善意,当然,这样一来观众对于她的观感与态度也就更加复杂,更加喜爱),而他给麦克默里所写的对白,也让一个杀人犯的喃喃自语充满诗意——“我杀他为了钱,也为女人,我没得到钱,也没得到女人。我发现我渐渐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那是死人的脚步吗?”类似对白,只可能从钱德勒笔下诞生。好在,两位伟大编剧的交恶没有毁掉这部电影,而是联手打造出影史最佳剧本。

3、它定义了黑色电影!

《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 1941

导演:约翰?休斯敦

主演:亨弗莱?鲍嘉彼得?洛沃尔特?休斯顿

在拍摄这部风格硬冷的处女作之前,约翰?休斯顿只是名不见经传的编剧,而日后被AFI评为20世纪最伟大男演员的亨弗莱?鲍嘉,此时还在大量黑帮片的二流角色中挣扎。《马耳他之鹰》后,休斯顿和鲍嘉开始了他们一系列气质黑暗的影片合作(《碧血金沙》《盖世枭雄》等),休斯敦成为独具风格的多产导演,而鲍嘉则确立了自己沉默、冷静且不失幽默的硬汉形象。鲍嘉这一转变,定义了一种新的表演方式,他不再像过去那些好莱坞明星一样表现高贵、优雅的迷人风度,而是一个冷酷到近乎冷血的边缘人。他在此后一系列“黑色电影”中,总以这一形象示人:戴着压低的宽边帽,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则离不了烟,以极快

语速说话,以略带不屑的眼神微微皱眉,打量一切。在他此后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可以说一直将这一独属于他的表演风格发挥到极致,行走在黑夜下的潮湿街道中的这个男子,简直就是“黑色电影”的化身(除《马耳他之鹰》外,鲍嘉主演了大量重要的“黑色电影”,如《夜长梦多》《兰闺艳血》等片,就连他最富盛名的传世之作《卡萨布兰卡》,也被认为具有典型的黑色气质)。

在看《马耳他之鹰》的时候,你可能被它那非线性的复杂剧情绕得云里雾里,想要十分清晰地理解故事发展极为困难,但你又必定会对影片风格印象深刻——每个人都想要那只据说是

金子铸成的“马耳他之鹰”,许多人为它付出生命。但最终那只鸟是否只是个赝品,影片含糊其词,事实上,那也的确不重要。对这部电影而言,重要的始终是它通过主人山姆?斯派德所传达出来的气质与风格。人们会记得他的外表与言谈举止,记得他对伙伴死亡完全无动于衷,甚至会仅仅因为一个男人带了一条喷了香水的手帕就痛揍他一顿。

山姆?斯派德来自达希尔?哈米特的通俗侦探小说,这是一个精明冷静、处世消极、亦正亦邪的人物。他对人与社会有着深刻洞察,能看到自己的缺陷并尽量规避,能出于正义追索扑朔迷离的案件真相(本片的故事,就是斯派德受托追查一宗失踪案,起初看上去十分普通,后来却衍生出一系列凶杀事件,随着“马耳他之鹰”的介入,案情变得更加神秘)却又无心去对抗体制。在斯派德身上,充满这样的矛盾,他既自私冷酷,又不乏浪漫温情。这一复杂多面的人物(或者不如说是亨弗莱?鲍嘉,因为斯派德的气质几乎是为鲍嘉量身定制,而黑色电影的另一经典人物形象——同是私家侦探的菲利普?马洛,也是鲍嘉的角色,只不过他是出自雷蒙德?钱德勒的笔下)定义了此后这类硬汉在“黑色电影”中的形象。

马耳他之鹰》往往被视为影史第一部黑色电影,它的诞生,与当时美国社会文化思潮有密切联系。在大萧条阴影持续笼罩近十年(1929-1939年)之后,美国刚迎来一阵喘息之机,却又迅速卷入二战。战争阴云让人们悲伤、绝望的情绪严重。社会秩序紊乱、金钱对人的吞噬、越来越迷茫无望的人,成为“黑色电影”的真实写照。好莱坞过去那种繁荣优雅的幻梦多少显得不切实际,而将镜头对准阴暗与污秽的城市街道的“黑色电影”正当其时。因此,像山姆?斯派德这样心底仍怀有理想和正义的人,却会为按小时计费的不菲报酬,去干他那些肮脏的事,他用他的强硬和冷酷,掩盖心底破灭的美国梦。他永远置身事外,只对自己一个人负责。

4、被束之高阁的经典

《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 1958

导演:奥森?威尔斯

主演:查尔顿?赫斯顿奥森?威尔斯

自从1958年《历劫佳人》诞生以来,伴随影片的各种谜团就从未停止过,这部曾被埋没继而又被捧上神坛的传奇影片,就像他的作者奥逊?威尔斯一样,经历过大起大落。

如果说《马耳他之鹰》是黑色电影的开山之作,那么《历劫佳人》就是黑色电影的收官。威尔斯成为这部影片的导演,还得感谢本片主演查尔顿?赫斯顿,如果没有他的力荐,或许影史就少了一部经典。当年环球公司找威尔斯不过是想让他扮演片中的反派,也就是昆兰警长。环球公司给赫斯顿面子才勉强答应让奥森?威尔斯来执导本片,因为威尔斯是著名的票房毒药。威尔斯在离开好莱坞十年后又杀回来,他亲自改编剧本。

和《公民凯恩》一样,《历劫佳人》也是摄影师眼中的教科书。和托兰德一样,拉塞尔?麦提也是当年的顶尖摄影师,因为之前就和威尔斯合作过《陌生人》,

他们算老朋友。1957年,威尔斯看到法国埃克莱尔公司出品的凯米弗莱克斯摄

影机(这是第一款专门设计的35毫米手提摄影机),就对这个新设备非常感兴趣,当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影片开场的3分半钟长镜头时,其实片中另一个

用手提摄影机拍摄的桥段绝对不逊于这个长镜头。如果说开场长镜头是威尔斯对自己过去拍摄技巧的一次集大成展示,那么后面这个手提摄影机拍摄的昆兰杀死乔大叔的桥段,则是将新技术运用到极致,这一技巧给后人带来诸多启示,法国新浪潮的众多导演都深受影响。

这个桥段从躲在角落的威尔斯听到乔大叔的暗号走进房间开始,他命令乔大叔关上灯,又不动声色地带上手套拿出手枪威逼乔大叔。此时观众看到的是房间倾斜的画面,影片用了非常多的荷兰角度(一种用于刻画主题与心理的倾斜摄影角度),几乎所有取景都不是以地平线为基准。然后昆兰和皮特?曼西斯通电话,告知他

瓦格斯夫人正在旅馆吸毒。挂上电话后,昆兰从乔大叔手中拿过钥匙把门反锁,在这一过程中昆兰都极冷酷。房间内的灯忽明忽暗,这些灯光是外面的广告牌反射进来的,昆兰将手枪又插回腰间,慢慢走向乔大叔,就在闪烁的灯光倾斜的画面中,昆兰和乔大叔疯狂扭打在一起,这组扭打镜头从房门顶部到床脚底下,几乎遍布整个房间,直到昆兰把乔大叔逼到角落,他才从床上拿起一双丝袜极其残忍地勒死了乔大叔。这部分镜头又和躺在床上不断挣扎着想醒过来的瓦格斯夫人的镜头快速交叉剪辑到了一起,使得整个谋杀的过程更显疯狂,瓦格斯夫人在这个过程中既是个目击证人又是个被间接虐待的人,虽然她其实还没有完

全醒过来。昆兰在杀死了乔大叔之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了房间,关上房门,就好像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与外面无关一样。这整个桥段都是由手提摄影机拍摄而成,

手提摄影机的不稳定感更加剧了谋杀现场的惶恐与不安,逼真的现场感也将观众完全代入到了剧情当中。当清醒过来的瓦格斯夫人被乔大叔死后的惨状吓一跳的时候,观众所承受的惊吓绝不会比瓦格斯夫人少。

随着时间流逝,关于本片备忘录的事渐渐成为影史佳话,当年威尔斯看到环球公司把他的电影剪得乱七八糟,奋笔疾书了长达58页的备忘录。环球没睬他,还是上映了他们的剪辑版本。这个剧场版比106分钟试映版还短,只有96分钟。赫斯顿说影片营销也有问题,所以导致票房惨败。此后威尔斯再没有回好莱坞拍电影,他在好莱坞的最后影片《历劫佳人》也就这样被束之高阁。直到2008年才重新上映了根据威尔斯的备忘录剪辑的全新版本。这个剪辑版由沃尔特?默奇

操刀,最大限度地还原威尔斯的设想,将影片还原成两条线索交叉。根据备忘录重新剪辑上映《历劫佳人》,无疑是纪念威尔斯最好的方式。

5、关于冷战的预言

《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 1949

导演:卡罗尔?里德

主演:约瑟夫?科顿奥森?威尔斯

如果要选影史最神秘银幕形象,奥森?威尔斯在《第三个人》里演的哈里?莱姆,必是最佳候选。在英国导演卡罗尔?里德拍摄的这部经典黑色电影里,他是个被

追寻的对象,同时也是一具死尸,是那个最神秘的“第三个人”。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同名原著,他不但写了许多间谍故事,本人也是间谍,而影

片导演卡罗尔?里德,在战时也曾为英国军方工作。故事是这样的:

来自美国的低俗小说家马丁斯,受好友哈里?莱姆邀请来到维也纳。此时的维也

纳是个饱受战火摧残的污秽都市,与过去那座象征欧洲文明的古城全无半点相似,是一个被英美法苏联合占领并分割成四块地盘的“心脏地带”。马丁斯到维也纳赶

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哈里的葬礼。好友的离奇死亡让他产生强烈的追索欲望。他发现哈里死亡时还有第三个人在场,但最终,当真相被揭示,马丁斯却痛苦地面对这一现实——这个“第三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跟踪自己的人——哈里。奥森?威尔斯在片中的登场,也许是影史上最令人回味的人物出场镜头之一。随着夜里一声凄厉的猫叫,一道透过窗户射进来的光线打在威尔斯脸上,镜头慢慢拉近,浮现出他那张神秘的脸。当这位昔日的好友真正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才发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恶棍,一个倒卖假药谋取暴利的奸商,他的假药残害包括孩子在内的无数普通人,而在葬礼上棺材里的那具尸体,不过是个可怜的替死鬼。在与马丁斯的对话中,哈里不但丝毫没有表现出悔意,甚至为自己的罪行找到一套冠冕堂皇的“正确性”——“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与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这一刻,哈里俨然是个嘲弄历史与现实的大师,站在这座被摧毁得破败不堪、分割得四分五裂的文明古都之上,面对如此丑陋的现实,又如何妄谈正义?哈里的无耻卑鄙,在战争面前相较,似乎一文不值。

最终,哈里带着昔日好友也带领观众,来到了影片最为绚丽的华章——结尾段落。这座被各派政治和军事势力割据的城市,却有一个由污秽的下水道构成的地下世界。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光亮,只有污水与阴影,它像那个地上的城市一样肮脏,但却更加完整、自成一体,好像一个王国。哈里就是这个王国的至高主宰,是那里的国王,他在迷宫般的下水道里来去自如,只留给追逐者们拉长的幽黑身影。在整部影片当中,里德都使用了大量的不规则构图和倾斜角度摄影,将这一正义扭曲、黑白模糊的世界表现得直观有力。而在片尾这场下水道的追逐段落中,倾

斜镜头比比皆是,配合着威尔斯面部汗水直淌的大特写,把紧张逼仄的气氛营造到登峰造极。随着一声悠长伴有回声的枪响,哈里死在了这个独属于他的世界。《第三个人》是一则关于战后格局的预言,通过被割据的维也纳,通过片中来自欧洲与美国的各色人物,呈现出不久即将带来的美苏冷战格局。维也纳作为一个典型象征,在片中被放大和强化,里德用种种表现主义手法,拍摄下来的维也纳却具有一种难以置信的真实感(讽刺的是,原本塞尔兹尼克想在摄影棚里拍摄本片,好在里德坚持要在维也纳实景拍摄,才有了这场视觉奇观)。《第三个人》宣告了战后的阴郁现实。铁幕已经在欧洲凋敝的战争废墟上架起,不久的将来,它就会横亘在东西方之间,把世界一分为二。

6、来自黑色现实的恐惧

《M》1931

导演:弗里茨?朗

主演:彼得?洛

在法国人提出黑色电影的概念前,弗里茨?朗这位先行者已经为后人提供了几乎模版式的作品,无数的效仿、致敬甚至重拍,都足以证明这部电影的重要性,魏玛共和国的崩塌与希特勒上台前的腥风血雨,给表现主义提供了足够的黑暗与恐惧,当这些元素集中在新兴起的有声片时,一种新式电影风格诞生,这就是黑色电影的前身。

带有表现主义风格的电影《M》,继承自默片的表演方式如今看来略显夸张,当然这也是带有时代烙印的黑白片迷人的地方。城市的阴冷与危险通过高对比的光影表现,这种视觉上的反差被广泛应用到了后来的黑色电影中。M影子的出场方

式充满神秘与鬼魅,而《在山魔王的宫殿里》作为M的口哨不断出现时,更让人不寒而栗,这种来自未知的恐惧自始至终贯穿电影之中,牢牢控制着影片基调。表现主义中的黑色元素意在制造令人恐慌的现实世界,扭曲混乱又危机四伏,身处其中的人骚动不安,人性阴暗的部分被无限放大。《M》没有占据道德制高点来单纯指责犯罪,“罪犯也是受害者”的观点代表了作者对个体的怜悯。后来黑色电影中那些内心挣扎、道德模糊,甚至多重身份的人物几乎都带有M的影子。执法者的无能几乎是这出荒诞剧的根本诱因,警察无法抓到真凶,肆意逮捕嫌疑人,造成全城秩序混乱,黑道为了维护自己利益竟参与到追捕中,而M的变态心理来源也直指当前社会现实。这种有着人格障碍的罪犯以及混乱的社会环境同样是黑色电影的母题,《M》中所表现出来的恐惧与愤怒被朗带到了好莱坞,在《狂怒》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黑色电影中那些道德模糊、内心挣扎,行走在危险边缘的主角不同,M作为恐怖至极的罪犯典型,在电影中是众矢之的,这种角色反映的是现实中最极端的部分,是罪恶的代言人,于是M缺乏个人魅力。当然朗并不是要塑造反面英雄,M甚至可以看成是任何民众,《M》中的人物是一个整体。而黑色电影的魅力不在批判现实与政治预言,故事的主人公沉醉于爵士乐与酒精中,为生存与尊严和罪恶对抗,那种无助的挫败感与孤独让他们充满了颓废悲观的气息,这种边缘角色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当整个社会的扭曲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时,这种无法承受的狂乱便是一切罪恶的源头。笼罩着战败阴影的德国社会动荡不安。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导致民不聊生,荒唐的禁酒令滋生了更大罪恶,战时的狂热消灭了理智,战后的空虚抽光了整个

社会的血液。连环杀手,暴民,执法犯法的警察以及地下犯罪势力等等共同作为这个破碎世界的象征时,末日降临。

作为对后世恐怖片及惊悚片影响巨大的《M》,并不是那种随时代发展褪色的历史作品,其中富有创造力的表现手法与电影的原始美感更让无数流于表面的现代电影相形见拙。

7、默片时代的挽歌

《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

导演:比利?怀尔德

主演:威廉?霍尔登、格洛莉亚?斯旺森、巴斯特?基顿

与《双重赔偿》相同,《日落大道》也在一开始就采用主人公第一人称视角,用倒叙手法向观众娓娓道来,与前者不同,这次怀尔德更加大胆地把这个人变成了一个死人,而这部电影也不再是一个犯罪悬疑故事。确切地说,《日落大道》是怀尔德献给默片的挽歌,在片中他不但塑造出一批来自那个时代的人物和风貌,用默片时代的巨星“演绎他们自己”。片中的角色不是有确切人物原型,就是演员自己(一代默片巨匠巴斯特?基顿就在片中饰演了一个打酱油的牌友),怀尔德让影片看起来像一部精简的好莱坞默片断代史。

威廉?霍尔登饰演的落魄好莱坞编剧乔是这个故事的引子,而影片神髓则在诺玛这个角色身上。饰演诺玛的格洛莉亚?斯旺森,是个与片中的诺玛一样的默片时代大明星,但随着有声电影到来,因为嗓音问题渐渐被淘汰与遗忘,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在扮演自己!在拍摄本片之前,斯旺森已经十年没出现在银幕上,虽然在本片中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她精湛的演技,也不过是昙花一现,随后不久再次被湮没与遗忘。诺玛这个渐渐与世隔绝的昔日巨星,一直沉浸在自己过去的辉煌中,

从来没能正视自己已经过气的事实。可惨淡的现实却是,她只有一位忠实的老管家和宠物相伴,而误打误撞进入她的世界的乔,则恰恰成了一只刚死去的宠物猩猩的继任者。诺玛对乔的感情,有着复杂的层面与色彩,其中有怜悯与欣赏,也有索取与需要。她需要这个年轻男子成为她的“男宠”与“玩物”,更需要这个善于逢场作戏的人假扮她的观众与粉丝,去获取她赖以为生的荣誉(或者说是虚荣)与骄傲。

老管家麦克斯的扮演着也是一位默片时代的绝对大人物,著名导演埃里克?冯?斯特罗海姆。片中他曾对乔说道:“好莱坞的20年代曾有三位备受瞩目的导演:格里菲斯、西席?B?迪米尔和麦克斯?冯?梅耶林。”其实上,明眼人都看得出麦克斯?冯?梅耶林正是他自己,而斯特罗海姆当年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荣誉,他所拍摄的《贪婪》一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电影之一。片中的麦克斯,过去也曾是一位导演,还是诺玛的第一任丈夫,他与诺玛一样没有赶上有声片的潮流(现实中的斯特罗海姆也是如此),还失去了妻子的爱,但他却依然心甘情愿地伴随着她,对她悉心照料。片中有一幕尤其令人唏嘘不已,那就是麦克斯为诺玛放映她过去的老电影,银幕上放映的正是《凯莉女王》——一部斯特罗海姆导演、斯旺森主演的老片。

影片用黑色电影典型的明暗布光,营造出浓重的哥特气息,塑造的人物群像犹如一座座幽暗的人物雕像。在倾斜的仰拍镜头中,格洛莉亚?斯旺森就像一个散发着妖气的黑女巫,而威廉?霍尔登则是女巫掌中的玩偶。对怀尔德而言,片中发生的一切是他在好莱坞十余年来耳濡目染的事实。这些人物,就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的缩影。

“日落大道”是好莱坞最著名的街道,好莱坞第一座制片厂就坐落于此,以它命名的电影当然是一则批判好莱坞浮华虚饰的黑色寓言。到最后,渐至癫狂的诺玛射

杀了乔,自己也彻底精神崩溃。在那个她沉溺的迷梦中,依然还是风光无限的大明星,对着摄影机,她说出了完美的谢幕台词:“好了,迪米尔先生,我准备好拍摄特写镜头了。”

8、梅尔维尔电影美学集大成者

《红圈》Le cercle rouge 1970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主演:阿兰?德龙、伊夫?蒙当

《红圈》是一部讲述孤独的电影,就像梅尔维尔所有电影一样。

影片讲了一个训练有素的匪徒组队抢珠宝的故事,他们沉默寡言、坚忍克己,过着独狼般的生活,每个人都似乎不属于自己身处的年代,他们之间的男性情谊也无需语言建立,很多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足以建立信任。很遗憾,在当今这个男色消费的年代,这样的电影也许会被某些敏锐的眼睛解读得像GV。

与匪徒线平行的是警察线,警察由曾主演过《虎口脱险》的喜剧明星布尔维尔出演,但在《红圈》中,我们丝毫不会觉得他好笑,他像他所追逐的罪犯一样独来独往,孑身一人,在工作上无可挑剔,当他下班回到家,只有他的猫在等他。他和匪徒唯一不同,是他不用东躲西藏,像猫一样抓老鼠,是他唯一的激情,他在重重推理时的气定神闲,在制订破案计划时的神采奕奕,与他独自在家时的落寞大相径庭。

《红圈》的问世也是好事多磨。据梅尔维尔本人说,他在1950年就写了剧本,然而整个故事跟约翰?休斯顿的《夜阑人未静》重合度太高,梅尔维尔不得不把它搁置。后来当梅尔维尔第二次考虑要拾起这个故事时,朱尔斯?达辛的《男人的争斗》又出炉了,达辛借此片成为第一个拍出十分钟以上无声抢劫戏的导演,

而这本来是梅尔维尔曾经的梦想。不过梅尔维尔在另一些方面是成功的,他在无声抢劫戏的长度上超过了《男人的争斗》保持的纪录,他对男性情谊的着墨则影响了多位香港导演,其中最有名的是吴宇森和杜琪峰,他对警匪两方的交错表现则给了迈克尔?曼很大感触。当匪徒被全部击毙,布尔维尔带着警队人马班师回队之时,他眼神里闪烁的不是胜利的得意,而是目的完成后的虚空和失去优秀对手时的落寞,正是《盗火线》中阿尔?帕西诺失去罗伯特?德尼罗时的眼神。

9、假如我在醒来前死去

《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 1947

导演:奥森?威尔斯

主演:奥森?威尔斯、丽塔?海华丝

《上海小姐》今天令人惊叹不已,但当年威尔斯却并不想接这个电影,要不是因为他要给自己的舞台剧《环游地球八十天》筹款,大概真的会拒绝哥伦比亚。作为威尔斯和丽塔?海华丝夫妇唯一的合作,这部电影,既是他们的爱情见证又是他们爱情的终结。

从30年代开始,好莱坞和上海就结下不解之缘,上海对好莱坞来说既神秘又危险,既阴暗又撩人,这和当时的时政状况密不可分。早在二十年代,上海就是西方冒险家的乐园,而上海作为符号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更有东方式的神秘,和上海有勾连的电影几乎都与黑色、恐怖、神秘息息相关。

《上海小姐》改编自舍伍德?金的小说《假如我在醒来前死去》,威尔斯的改编在台词方面尤其精妙。威尔斯的摄影与场面调度早已为人们津津乐道,其实他写台词也是一绝。在《上海小姐》中,与主题环环相扣的台词成为凸显影片黑色特质的催化剂。联想到“上海小姐”这个名字,就不难猜测海华丝扮演的一定是蛇蝎美人,虽然影片刚开场时她看上去是那么纯真。这个片名其实已揭示了剧情,只

不过谁都想不到剧情会怎样展开,更无法预料会是这样的结局。海华丝在片中扮演了她电影生涯中唯一的反派,这也是她演技发挥最出色的一部电影。

在威尔斯的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他说自己是傻子这样的台词,他的言下之意其实是“男人一遇到喜欢的女人就会变成傻子”,他自己也未能免俗。在《上海小姐》中,威尔斯扮演的爱尔兰水手正是被女人利用,即便他有所察觉却终究无法逃离海华丝的温柔陷阱。那段著名的鲨鱼自相残杀的台词,确立了影片主基调。疯狂屋和镜子屋的两个桥段则充分显示了威尔斯的功力。镜子屋这一构思过去也曾经出现过,威尔斯不是首创,但却是将这一典型场景发扬光大的第一人。威尔斯追逐海华丝来到一堆互相映射的镜子当中的场景,充满了令人血脉喷张的视听语言,此前中国戏院的戏份同样精彩,威尔斯和海华丝与舞台上的粤剧演员、观众间穿梭的警察,被威尔斯调度地仅仅有条。尤其是当为避开警察,威尔斯和海华丝抱在一起,他摸索着从海华丝包里掏出手枪,顶住海华丝的腹部,这个部分的情绪变化掌控得恰如其分,而这整个桥段都是用舞台上正在演出的粤剧作为背景配乐。影片拍完后,哥伦比亚不满意威尔斯讲故事的方式,在原有影片基础上又做了重新剪辑,威尔斯后来接受访谈时说,“我一生只有一次完整创作了自己的电影,

那就是《公民凯恩》。”电影公司与制片人总想让威尔斯的电影变得更通俗,最

后却总是弄巧成拙,公司说他们赔了钱,而威尔斯却永远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喜欢自己的电影。

人们都觉得奇怪,在《上海小姐》拍摄期间威尔斯和海华丝还非常恩爱,但影片拍完没多久他们却分道扬镳。如果仔细研究本片的一些细节,其实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嫌隙已经存在已久。他们对爱的理解有着很大区别:在游轮上威尔斯借中国人之口说出了他对爱情的看法,中国人认为爱是很难永恒不变的,因此一个狂

热去爱的人最后还是会厌倦爱情。这或许就是威尔斯的心声,他已经厌倦了海华丝。

10、最悲伤的黑色电影

《漩涡之外》Out of the Past 1947

导演:雅克?特纳

出品:罗伯特?米彻姆、科克?道格拉斯、简?格里尔

导演雅克?特纳1904年生于巴黎,作品集中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一生最成功的作品,就是詹姆斯?凯恩编剧的这部《漩涡之外》。这是黑色电影中最典型一部蛇蝎美人故事,讲情爱背叛,美轮美奂,绝望,令人无比惆怅。

在四十年代的黑色电影中,《漩涡之外》有种少见的结构上的“妙处”——故事实际上是将两个可以完全独立的中心事件连缀一体,其中第一个故事,是杰夫和黑帮老大怀斯的女人凯茜私奔,这是个爱情故事,可以处理成公路电影;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旧金山的谋杀案,这也是黑色电影里常见的题材,可以处理成悬疑电影,而詹姆斯?凯恩却将两者编织在一起,故意制造了剧情反复,让主人公面对同样的问题再次抉择,在这种反复中,人物被极大丰富,并最终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不可替代的戏剧结构。

故事讲述过程充满巧思,集浪漫、阴谋和现实的三重力量,前半部分的情人私奔极尽浪漫之能,令人陶醉和冲动;后半部分的谋杀虽然结构简单,却扣人心弦、布局精巧;而最后结局,则再次将这些戏剧化的情节,拉回到最根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主题。一部电影在设计上能有这样的起承转合,不能不令人钦佩。

按我们所了解的黑色电影规律,主人公必须有所抉择,他获得了成功,而后就必须为这一抉择付出代价,就像《出卖皮肉的人》里的老拳手,他赢得比赛,获得

了尊严,但失去了右手;又比如《双重赔偿》里的沃特?奈弗,他谋杀情人的丈夫,获得了双重赔偿,却最终丢了性命。《漩涡之外》的主人公杰夫的抉择是什么,代价又是什么?他的抉择,和多数黑色电影中误入歧途的男主人公一样,就是选错了女人,而代价似乎也不可避免,就是被这个女人害死——杰夫这个角色还真是够中规中举呢!所以,这个电影最值得讨论的人物也许不是他,而是蛇蝎美人,凯茜。

凯茜是黑色电影中少见的,被塑造得如此丰满、立体而光彩照人的女主角之一。类似黑色故事里,女主角也许一开始会非常性感迷人,但很快就会露出狐狸尾巴,显出蛇蝎心肠,很少有接近尾声依然令人同情的,更别说叫人魂牵梦绕了,而凯茜做到了,她一出场就与众不同,她居然开枪谋杀黑帮老大,而且连开四枪,给观众第一印象就很奇妙,她自有其刚烈一面。然后,她在酒吧的第一次亮相也很有说服力,能让杰夫这种终日不苟言笑的男人一见倾心的女人,果然非同凡响。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直到她开枪杀人,她和杰夫的感情都是极具说服力的,他们的爱情是真挚、充满激情、令人向往的,这是使观众和杰夫一样意乱情迷的根本原因。除了那句致命的谎言——她实际上拿了那笔钱,这令观众对她的信任大打折扣,而这种不信任到了她背叛杰夫投靠怀斯的时候,尤其变本加厉。这之后,凯茜更是用尽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伎俩,令人步步失望,直至决绝。但有趣的是,这个女人从不畏惧自己的谎言,一直到最后,她开枪打死杰夫,居然还不忘说一句:两面三刀的家伙!似乎长于背叛的不是她,而是杰夫。这个女性角色,是所有黑色电影的女主角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位。

背叛,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一切背叛从凯茜开始,她先后背叛了怀特和杰夫(她甚至背叛了怀斯两次),在这个过程里,杰夫也背叛了怀特,最后是安娜怀疑杰夫背叛了自己,这实在是一条无形的锁链,紧扣着每个人物的最后命运。背叛者

死亡,被背叛者亦孤独地活,黑色电影强大的宿命和悲观情绪,在这部电影里显露无遗。

11、无冕之王的乱伦

《成功的滋味》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

导演:亚历山大?麦肯德里克

主演:巴特?兰卡斯特、托尼?柯蒂斯

电影拍摄过程混乱不堪:原编剧兼制片人莱赫曼在开拍前一个月忽然病倒,导演亚历山大?麦肯德里克本想让奥德兹对剧本微调一下,但没有哪个作者能抵抗改

动他人作品的诱惑,奥德茨将整个故事的叙事逻辑进行了彻头彻尾的重组,把剧情发展过程中每个细小环节都一一作了调整,一改就是四个月,剧组只能带着他到纽约边写边拍。有时,剧本一从他的打字机上扯下来,就立刻被送到片场,导演把剧本摊在地板上,剪开分给演员,让大家同时阅读。由于原剧本由大量对话堆砌而成,麦肯德里克把每场对话的头尾都放置在室外,需要拍摄夜总会和剧院扎堆的曼哈顿42街到57街,麦肯德里克说,“纽约所呈现的特色,就在于那摩肩接踵的人行道上暗涌着的令人不安的气场。我想,剧中人物受野心与贪婪驱使,剧情发展由此推进,其根本动力就在于这种气场。”有时正值高峰期,两位大明

星到位、摄影机摇臂到位、维护秩序的警察到位,但剧本还没送来,大家只能将就着拍。但这也迫使导演快速即兴思考,抓住一些意料之外的机会。在摄影指导黄宗霑超群的技艺之下,电影捕捉到了时代广场的独特气息,被认为是所有描述纽约的电影中“最辛辣、最出彩的一部”。

《成功的滋味》的两位主人公——专栏作家J.J.亨塞克(巴特?兰卡斯特饰)和

新闻代理人西德尼?法尔科(托尼?柯蒂斯饰)毫无节操,其道德底线也许在整个黑色电影世界中都是两朵奇葩。两人之间是一种弱肉强食又难舍难分的共生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