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比较研究

瞄囵团图母盈冒墨蕊ZUU"J蕊NU而..’勰咖ana嘣uds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比较研究

张印兴刘建喜

(勃利县城建处。黑龙江勃利154500)

工程技术

摘要:人工美与自然美一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JCt,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饪t)k.-r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关键词:人工美;自然美;形式美;意境美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同,便离不开自然,但中硒方埘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11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l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色f}l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同,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问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西方造圃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托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巾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

一48一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

之为金科玉律。两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

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

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宏4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

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

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

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

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

的文化背景。古代I|I国没有专f】的造园家,自魏

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

园深受绘蜮、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

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

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

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

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

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

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

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一个好的同林,无

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

由于侧重小同,西方同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

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水远的路子,所追

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

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

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灭性

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

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

化,整体和局部之问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

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

成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

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

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两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

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

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

性。西方同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

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

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

印象。主要原因是两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

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

但儿规律性的东两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

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

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

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

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

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

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

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闻林的

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

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巾有实,实中

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

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

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在说人世与出

世,在诸多两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

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

园和中国人所幺J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

着历史的发展西方阔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

一步贴近了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

王公贵族的同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

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

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

的超脱尘世的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深远

的影响,秦汉时代的帝王出于对方士的迷信,在

营建园林时,总是要开池筑岛,并命名为蓬莱、

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lU,从此便形成一种

“一池三山”的模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残

酷的政治斗争,使社会动乱分裂,十大夫阶层为

保全性命于乱世,多逃避现实、纵欲享乐、邀游

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甚至过着隐居的生活。这

时便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陶渊明的《桃

花园》中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深深

影响到以后的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

退隐,便营造宅院,以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恰

然自得。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园林只适合

少数人玩赏品位,而不象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

多人进行公共活动。

综上所述仅仅只是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

一小部分,还有更多、更精髓的东西等待我们去

挖掘,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浩瀚宇宙。而未来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

的美也要靠我们去创造,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我

们更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一光荣的使命,

任重而道远。

万方数据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印兴, 刘建喜

作者单位:勃利县城建处,黑龙江,勃利,154500

刊名: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09,""(3)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莫计合.陈瑜园林植物造景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湖南林业科技2002,29(3)

从探讨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一带植物造景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应在充分挖掘、利用乡土植物并适当辅以外来植物的基础上,营造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形式与功能、人工与自然均高度统一的植物景观。

2.学位论文许丽中西园林艺术比较——中西园林艺术观念与手法比较分析2009

园林艺术是一门表达人与自然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综合艺术,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载体。翻开世界园林史,我们可以看到,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式园林和以“法兰西式园林”为代表的西方规则型园林,它们在整体形象、风景内涵以及风格情调上,均呈现出较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更多是受到哲学基础、审美思想、文化背景的渗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造园思想,并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民族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其中中西传统文化自然观的差异,为中西园林艺术创作思想与表现手法拉开了鲜明的距离。在不同的自然观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园林创作形式。中国传统自然观表现为崇尚自然,提倡自然美,在这种自然观指导下,中国的古典园林也称为山水园林,它的艺术着眼于自然美,追求一切服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体现出天趣盎然、气韵生动的风格;西方传统自然观表现为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人的力量,所以西方规则式园林艺术强调建筑的秩序感,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体现出布局均匀、秩序井然的风格,具有规整、严谨、统一等艺术表现,强调人工创造之美和技能之美。

本文采用平行比较为主的研究方法,分析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自然观的原因,对比在不同自然观下,中西园林造园要素园表现形式的差异。文章通过对中西园林中建筑、道路、植物、假山和石景、水体、楹联和雕塑等造园要素的平行比较,来进一步表明中国古典园林用写意式的假山叠石、弯溪曲池、花草树木来追求园林的意境,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是中国顺应自然的传统思想在园林艺术上的表露。而强调建筑轴线、树木修剪术、几何图案式花圃、植物迷宫、丛林、水法和园林雕塑是西方规则式园林偏重于秩序与比例观念的形式美的体现。通过中西园林艺术手法的比较,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各自的风格与特色,理解不同文化的,把握中西园林艺术的真实面貌,寻求共同的发展规律,从而有助于现代形态园林学体系的建立。

文章的最后把目光放在当代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上。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园林建设面临着发展的困惑,要么在传统中兜圈子,致使仿古之风盛行;要么将西方园林设计方法定于至尊,全盘西化的做法。中国的现代园林之路究竟该怎么走?随着现代技术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日益增长,以视觉景观为主的中西方传统园林已逐渐让位于以自然、生态为主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园林。我们只有放眼全球,来客观而全面了解双方的优良传统和存在问题,借鉴西方园林的长处,弘扬民族文化,使我国的现代园林建设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更加健康地发展,为我国的园林建设事业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力求由此对世界园林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期刊论文赵琳.丛晶.Zhao Lin.Cong Jing西方造园思想发展简述-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

中世纪及其以前的庭园是规则式园林,反映借助自然之物来美化人工环境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将欧洲的园林艺术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反映自然美和人工美并不悖的观点.法国的古典园林使欧洲的规则式园林艺术达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反映人力能够改变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哲学思想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反映人工美应服从于自然美,造园应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

4.期刊论文董鑫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硅谷2008,""(21)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5.学位论文曹丽娟风景遗产与园林遗产的相互关系和作用2005

中国正走入一个参与国际的遗产保护、积极申报遗产的时期,各个领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关注投向各类遗产。风景遗产面临着开发和保护的尖锐矛盾。园林专业在中国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怎样看待风景遗产和园林遗产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看待两者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风景遗产存在着严重的开发问题,究其根本是针对风景遗产的概念是模糊的,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存在诸多的误区,而除了商业化之外

,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没有把风景遗产的完整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重视起来,将风景遗产作为人类享乐的乐园和花园。自然的景观越来越失去其自然性。风景不仅意味着美,还意味着是人类的根。价值十分突出的风景遗产其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许多地方却把风景和园林营造混为一谈,风景遗产被不断地人工化,美化、开发、建设都是施于风景遗产不恰当的概念和作法。风景名胜区等风景遗产的规划也存在混乱的情况。而在园林遗产的保护中,也有许多需要厘清的问题,它与风景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它的保护和发展都需要重视与风景的关系。风景和园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明确的区别。

风景遗产和园林遗产在定义、价值、功能、审美上是不同的。风景遗产是指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园林遗产是指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园林。风景遗产首要的价值是她的美学、生态和科学价值。其他价值以此为基础,而山水文化是其产生的最为凸显的无形遗产价值。园林遗产的艺术创造性的价值是其最为重要的价值,并承载了具有丰富内涵和精神的生活文化。风景遗产的功能在精神文化的源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遗产的功能是精神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美好家园,是一种优美的实体居住环境。风景遗产的美是自然的大美,园林遗产的美是综合的艺术美,也含有自然的美。

园林的材料、景观、灵感、理念、形式都与风景发生着重要的联系,从根本上来说,风景是园林不竭的源泉。风景对园林的营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园林的选址上、布局上和空间上呈现出典型的类型。郊野景观体现出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积极过程,表现出一种动态的文化景观。现代景观营造出现了诸多新的艺术形式,结合了生态科学的成果,引发了对风景的重新思考。

风景遗产的保护要强调其完整性,包括景观的完整性、生态的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我们需要对这一类趋势加以足够的重视,即人工化园林化对风景遗产完整性的危害。重新审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被逐渐人化时,我们应停下脚步,回头走去,那就是“人的自然化”。保护和利用园林遗产,反复强调的都是保持、保护真实性,也就是历史的最大限度的本来面貌,从局部到整体到环境,从有形的到无形的特质,尤其是与风景的结构联系和生态联系。

风景欣赏和发展的趋势有四个方面:科学内涵的深入认识;范围的拓展;山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整合传统生态观与现代科学,构建新的山水伦理。园林设计的方向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重提因地制宜——对山水的尊重;城市需要游憩与生态作用兼得的郊野绿岛——对山水的依赖;创造理想的城市生活——新的园居生活;园林创作仍需从风景吸收营养;园林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多样性。

遗产的保护不但需要坚决的态度,更需要科学的方法。除了对于世界遗产的关注外,我们更须将目光投向各级地方遗产的保护。国家需要对各级各类遗产进行整合,建立遗产体系。在建立科学的遗产体系的同时,时代的发展促使我们有必要建立游憩度假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严格保护、审慎对待遗产体系的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以园林营造为重要部分的游憩度假体系。严格区分遗产地和游憩地,缓解一般性游憩对珍贵的风景遗产及其他遗产施加的巨大压力,有利于促进遗产地的保护,有利于对普遍意义的风景的欣赏,达到风景和园林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人的自然化。

6.期刊论文董鑫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跨世纪(学术版)2008,16(6)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7.期刊论文林小峰.陈整鸣他山之石自然美中的人工造化--日本爱知世博会日本园的启示-园林2005,""(8)

中国园林十分崇尚自然美,把它作为判断园林水平的依据.造园者最爱听的评价就是"有若自然",最担心的评价是人工化、匠气."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古训也沿用至今,这都是百试不爽的真经.但仔细分析古今中外的园林佳作,在自然美中哪里都有人工美的存在.

8.学位论文李方联中国古典园林中石构景观的审美取向研究2008

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典型艺术特点是:叠石掇山,艺术地再现自然山势,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审美取向和园林石文化的内容、意义、功能、表现形式、空间环境、艺术特征和石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掇山置石理论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不一定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但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在一定原有基础上开始的,同时还要有所借鉴和进一步创新。在当今社会提出创建生态文明时,中国传统的绿色空间园林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展开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剖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石构景观的审美取向,以及形成这种审美取向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揭示中国古典园林中石构景观的审美取向对于现代石构景观设计的启示意义。

从园林石造景技法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来分析,中国园林艺术创造的渊源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原初观念和宇宙意识。也来自于老子“道法自然”、“天地有大美丽不言”的自然美学思想。“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自然与人是不可分割的。中国古代的文人和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移情山水的人生哲学,其嗜石、相石、品石中的审美原则,其山水画作中的对意境营造的讲究,对中国古典园林石景营造有着极大的影响。

9.期刊论文张红军卢梭的审美追求及其现实批判价值-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2)

卢梭美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审美追求的论述中.卢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关于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的区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比较以及时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美育最高理想的思考,时于批判当下泛审美化的现实和启示陷入困境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0.期刊论文陈祥瑞山区旅游景点公路设计思路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近年来,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迅速,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公路与景点、景点与景点,以及风景区内部等连接道路,依然存在着严重不足和利用原有公路行驶条件很差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旅游公路必须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规划设计要上档次,建设施工要密切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而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4435035.html,/Periodical_zgxjsxcpjx200903043.aspx

授权使用:广西大学(gxdx),授权号:8ac27360-5d99-4013-84b0-9e0000141404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9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