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董遇巧用三余

董遇巧用三余

董遇巧用三余

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

旁白:三国时期有关个名叫董遇的人,家中很贫寒,但董遇仍旧刻苦读书。他常和哥哥上山打柴来维持生计。这天,北风呼啸……

董遇:(跟在哥哥后面,手里捧着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哥哥:哎!你现在还这么用功,你都读了一上午的书了。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不还是照样缺钱?

董遇:(头也不抬,盯着书)就算没钱,我也要读书!(两人下)

旁白:后来,由于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对《春秋左氏传》也深有见解,写成了《朱墨别异》这本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于是,当时的读书人纷纷前来向他求学,但董遇却将他们杜绝在蹦外。

求学者:(七嘴八舌)老师,老师!收我们为徒,教教我们吧!

求学者一:(敲门)董老师,我知道你喜欢小动物,特地为你准备了一只小宠物,你就教教我读书的方法吧!

董遇:(看了他一眼,继续读书)道可道,非常道……

求学者二:(敲门)老师,这次特意前来拜访您,是希望您能告诉我读书的好方法。瞧,我给您准备了厚礼(揭开红盖子)ipad!

董遇:(摇摇头,叹口气)哎,我不要。名可名,非常名……

求学者三:老师,我请你去吃大餐,你就收我为徒吧!

董遇:哎,你们都进来吧!(求学们涌进门,盘腿坐下)其实学文这东西不须我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求学者们:(摇摇头)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董遇:你们要善于利用三种剩余的时间!

一个求学者:哪三种时间呀?

其他求学者:(七嘴八舌)就是,就是!快告诉我们吧!

董遇:你们不要急,听我说,你们要记在心上,这就是读书方法。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而对于你们,其实,只要从玩游戏,养宠物,大吃大喝中抽出时间来学习就可以了。

求学者:(点头)是呀!是呀!多谢老师的指点,我们会像您一样利用时间的。谢谢老师。

旁白:同学们,在平日里我们也要多多挤出时间放在学习上,这样我们的学习成绩就可以节节高升了!(落幕)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讲练:第十二讲 巧填数阵图 (含答案)全国通用

第十二讲巧填数阵图 数学乐园 晶晶和莹莹来到了雪精灵国,天空中到处飘着洁白剔透的雪花,就像下面图中的样子.一个雪精灵告诉她们:“你们只要能够把1~7这七个数填在雪花的七个花瓣上,使每三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花瓣上的数之和都相等,你们就能见到雪精灵国的女王了.”你能帮她们填一填吗?. 【教学思路】在开课的时候,老师可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填数游戏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数阵.因为填数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里我们不需要马上让孩子完成这个题,可以放在最后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朋友们,你喜欢这样的填数字游戏吗?要想准确的填出图中的每一个数,可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我们小朋友们认真去观察图,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这样才能找到填图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基础篇 使用数字0,1,2,3,4,5,6,7,8,9做加法.在每一道题中,同一个数字不能重复出现. 数阵图是小学奥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现在我们把它放在一年级开始学习似乎有些过难.但这节课我们只是希望通过一些简单的填数字游戏,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什么样的是 数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巧填数字,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鼓励学生去研究方法 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数阵的简单规律,以及填数阵的基本方法,通过找数阵中的关 键数来找到解题的钥匙.在今后的不断学习中,能把这种方法灵活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思路】一般在解答这类填数问题时,把同一条边上出现两个数字的空格先填.之前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道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我们只要求学生能找到其中的一种就达到要求了. (1)右边两个圆的和应该是9,所以里可填(0,9)(2,7)(3,6). (2)告诉我们中间的数字是2,剩下两边上两个数字的和应该是9-2=7.0+7=1+6=3+4,所以剩下两边上两个数可以填(0,7),(1,6),(3,4) (3)7+6=13,15-13=2,所以第2条线中间填2.左边第一条线:15-7=8,0+8=3+5,数字不重复共两种填法.第三条线15-6=9,0+9=4+5,数字不重复共两种填法 (4)6+4=10,13-10=3,所以第2条线最下是3,.左边第一条线:13-6=7,0+7=2+5,数字不重复共两种解法.第三条线:13-3=10,1+9=2+8,数字不重复共两种解法.

(文言文阅读题)《董遇“三余”读书》阅读答案及译文

《董遇“三余”读书》阅读答案及译文文言文阅读题 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人有从学者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或问三余之意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5. 这段文字围绕读书讲了哪两方面内容? 6. 文中所说的三余,其具体内容是哪三余? 参考答案: 董遇三余读书) 1.①背②跟从,随从③见同现④有人 2.C 3.①苦于没有时间②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③读书百遍而(书中)的意义自然的显现(出来) 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5.书要多读要抓紧空余时间读6.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讥笑他,但他照样读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上编 一、学习 1.邴原泣学 2.王冕僧寺夜读 3.匡衡凿壁借光 4.葛洪卖薪买纸 5.任末削荆为笔 6.欧阳修发奋苦学 7.贾逵旁听 8.“囊萤”与“映雪” 9.王欢安贫乐道 10.牛弘笃学 11.高凤专心致志 12.程门立雪 13.宋濂苦学 14.司马光好学 15.“圣小儿”祖莹 16.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7.张溥与《七录斋》 18.文徵明习字 19.顾炎武手不释卷 20.桓荣苦读得功名 21.董遇论“三余”勤读 22.纪昌学射 23.刘羽冲死读书 二、品性 24.陆元方卖宅 25.唐临不扬仆过 26.刘宽不计较 27.高念东为人 28.蔡磷坚还亡友财 29.卜式为国分忧 30.沈、刘处世不同 31.刘宰相向县尉谢罪 32.顾荣施炙 33.王安石余饼自食 34.郑玄成人之美 35.徐有功不以私害公 36.范仲淹还金授方 37.卓茂让马 38.范元琰不泄盗名 39.王恭身无长物 40.朱晖心诺 41.洪亮吉大器量 42.子罕勿受玉 43.李虞有清德 44.李勉埋金 45.何岳两次还金 46.孙泰克己为人 47.甄彬还金 48.韩琦大度 49.鲁宗道正直 50.钱大昕观弈 51.程氏爱鸟 52.钟弱翁好为人师53.萧颖士傲物自侮 54.势利鬼吴生 三、抗敌 55.苟灌冒险救父 56.杨氏力守项城 57.张二杀倭寇 58.李成梁夫人毙二寇 59.严颜临死不低头 60.张飞横矛当阳桥 61.辽阳妇吓退东山虏 62.马援誓死沙场 63.钱金玉以身殉国 64.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 65.王长年智斗倭寇 66.赵广誓死不屈 67.老妇智斗辽敌 68.苏武牧羊北海上 69.岳飞抗金 四、教育 70.孟母三迁 71.曾子杀猪 72.陈谏议教子 73.银工家出宰相 74.狄青不去面文 75.王著教宋太宗习字 76.张飞身教马超 77.范仲淹巧劝滕子京 78.墨子善教 79.孔子因材施教 80.张伍罢猎 81.断织教子 82.陶母责子 83.车夫妻子的规劝 84.于令仪诲人 85.子路受教 86.仲永的不幸 87.芒山盗临刑 88.艾子杖责孙儿 89.愚蠢的父子 五、情义 90.陆绩怀橘 91.缇萦救父 92.李勣煮粥侍姊 93.宋弘不弃糟糠妻 94.苟巨伯探病友 95.黄仙裳助人 96.季札赠剑 97.包惊几为人嫁女 98.卢文弨灵前焚帖 99.漂母饭韩信 100.孙楚向灵床作驴鸣101.刘君良兄弟情深102.苏琼晓谕普明兄弟103.缪彤自责感亲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数阵图之谜

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数阵图之谜 一年级()班姓名:_________ 一、口算(共50分) ⑴每小题1.5分,共30分。 7 + 6 = 5 + 9 = 8 + 7 = 5 + 8 = 7 + 9 = 8 + 6 = 3 + 8 = 5 + 5 = 7 + 8 = 12 – 4 = 15 – 6 = 14 – 7 = 11 – 8 = 14 – 9 = 15 – 7 = 12 – 8 = 11 – 7 = 18 – 9 = 17 – 8 = 14 – 8 = ⑵每小题2分,共10分。 11+9 – 9 = 12 – 8 + 7 = 7 – 3 + 6 = 6 + 4 + 8 = 9 – 9 +4 =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每题2分,共10分) 3 +()=13 5 +()=5 4 +()=17 4 -()+4=4 8 –()+3=8 三、智力题。(共50分) 1、⑴、我排第6,我的后面有4人,一共有()人。 ⑵、我的左边有6人,我的右边有4人,一共有()人。 2、⑴、从左边数小明是第5,小明的右边还有3人,一共有()人。 ⑵、12个同学排成一排,从右边数小明是第5,小明的左边还有()人。 3、接着画下去。 ○●○●●○●●●○●●●● ○●●○●●○●●○●● ●○●○●●○●●○●●●○ 四、小文和小山分★,每人分到10个,小文给小山2个后,小文比小山少()个。 五、用1、2、3、4、5、6、7、8、10组成三道加法算式,数不能重复使用。 ()+()=()()+()=() ()+()=()

六、△+○=8○=△+△+△○=( )△=( ) 七、数一数,有()个△。(4分) 八、数一数下图有几个正方体? ()个()个 九、按规律填数。 ⑴2、4、6、()、()…… ⑵1、2、5、10、()、()……规律:+1 +3 +5 +7 +9…… 十、找规律填表。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勤读》教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勤读》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⑴借助注释和字、词典自主识字,读准“见”在文中的读音,理解“从”、“遇”、“云”、“岁” 等词的意思,积攒古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⑵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古文,借助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⑶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领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以及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⑵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领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习题 ⑴ 板书课习题、齐读。 ⑵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板书:勤读) ⑶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标题。看看课文,谁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于哪? ⑷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学者,可谓才当曹斗。这段古文写的是他劝人勤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⑴ 范读全文。仔细听我读课文。 ⑵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⑶指导难读句; 三、再读懂意思 ⑴ 课文读通了。能否借助注释,根据译文内容,一句一句对照着理解古文的意思呢? ⑵ 交流。 (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者:……的人遇:董遇云:说。古文中表示说的字还有哪些? (2)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言:说见:现。出现,明白 (3)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苦于没有时间干什么? (4)遇言“当以三余。” “当以三余。”干什么? (5)或问“三余”之意。或:有的人。回忆“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中“或”的含义,进行比较。 (6)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日:一天。时:时令岁:年。还有哪些词或者诗句中“岁“有年的意思?岁月、年年岁岁花相似、守岁…… 句意解释:古时候下雨就没法下田地干活,所以也是空余时间。冬天,不种庄稼也有时间读书,晚上在家没有现代的娱乐活动,有多余时间读书了。 ⑶ 看了注释,读了译文,了解了古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⑷ 谁能连起来说说这段古文的意思。 四、三读明道理 ⑴ 读通了古文,了解了意思,再仔细读读这段古文,边读边想:关于“勤

三余读书法

三余读书法 梁茂鲁 “三余”读书的提法源自于汉代的董遇。 当时有人向董遇请教读书,并且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董遇说,当以“三余”读书,然后解释说,三余就是“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当时董遇是个劳动人民,替别人干活的,所以对于他来说,不好干活的冬天,不干活的夜里,不干活的阴雨天,就是读书的好时节。 董遇刻苦勤读,放弃闲适,并且不理别人甚至亲人的嘲笑,终于改变了他身处的状态,从一个普通的底层的劳动者,终于变成了可以略微影响一下天下的人,也就是说,可以略微行使一下自己的意志,这应该是个了不起的变化。 董遇人生的改变固然和他的时代以及他的际遇有关,但他个人的努力,他为此而付出的苦辛,也是不能忽略的,甚至要更加以关注。因为当我们面对世界而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能改变的或许只有自己了。 怎样改变自己呢?古人说读书或者可以,起码可以启智、育能、超拔,或者到了某种程度,也可以行道。 那么,书应怎样读呢?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真的。孔子说,“十户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好学也,”这应该也是真的。所以,除了我们天生无法改变

的天赋之外,我们需要检讨的就是我们学习的态度。 我们今天可以检讨的态度又是什么呢?我们又有哪些时间 可以利用呢?针对在校的学生,我大致提以下几点: 一、早晨到校后晨读前,有些同学会觉得铃声还未响,学习还未开始,所以要等一等,等信号,等开始,等老师的到来。如果没有这些,他就觉得心惶惶而不定,身惶惶而不安,左磨右蹭始终不肯投入学习之中。为什么呢?因为还没有明确的信号说开始。这些同学还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老师”,学习不需要特定的时间而需要有明确的效果。说的难听点,就好像磨上的驴子或者被人牵着算数的狗,鞭子一响链子一动,于是知道开始了;鞭子再一响链子再一动,于是知道结束了。看起来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实际上,比之于那些自觉的、觉醒的学生,他们每天已经输掉了十几分钟,在早晨这个最好的时刻,在没有“前摄抑制”的时候,他们用“杂事”用“琐事”填充了这个最有效的学习时间。 二、午睡过后下午上课前,这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时间,最起码要做好下午上课前的准备。但我发现有一些同学在老师到来后才准备。我不知他们在此前做什么,但我知道在他们进校后上课前是有一段时间的。而且午休时间如此之长,也是不必用来全睡的,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时间(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配)来学习,这样的时间每天加起来,当放到三个学年之中的时候,也是很可观的。

4、勤读

*4、勤读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讲述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故事主要内容: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师:像匡衡这样勤学苦读的人有许多,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刻苦读书,成就一番事业。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则古文,也是告诉我们读书要勤奋。 3、 出示课题:勤读,生读课题。 *板书:勤读 *学生读课题。 4、这个故事出自于哪里?请学生看课后注释①。 *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介绍:这则古文选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三国志》是一部文学巨著、史学巨著,它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三国志·魏志·董遇 》就表示这个故事是出自三国中魏国的董遇的。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过几则古文了,知道古文中的语言与我们现在所表达的语言有些不同,想要学好古文,就要先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2、听老师读,请学生注意听清录音中句子的停顿,并在书上做好记号。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重点指导读好两句句子。 *出示: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跟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师:这里的“见”为什么要读“xiàn”而不读“jiàn”呢?(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 *开火车读。 4、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分句读,齐读。 (三)自主学习,领会大意 1、师: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古文,那怎样才能读懂古文的意思呢?老师向大家推荐一些方法。 *出示: ①自读课文,对照注释逐句理解。 ②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寻找答案。 ③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的意思,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④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质疑。 2、按照自学提纲自读、自学。 3、反馈交流。 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2)了解课文大意。 *师说译文,学生说相应的古文。 *同桌按以上形式轮流讲译文与古文。 4、研读重点句。 *师:这则古文中董遇说的两句话成为了名句,其中一句更是千古流传,是哪一句?

2016文言断句(附答案)

文言文小故事断句练习90句附答案 1陆贽论审察群情 (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未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2齐威王行赏罚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3治国不私故人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4孟子对滕文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5晏子论社鼠 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0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勤读》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自主识字,读准"见"在文中的读音,理解"从"、"遇"、"云"、"岁" 等词的意思,积累古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借助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以及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2、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板书:勤读) 3、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题目。看看课文,谁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于哪? 4、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学者,可谓学富五车。这段古文写的是他劝人勤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范读全文。认真听我读课文。 2、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难读句; 三、再读懂意思 1、课文读通了。能否借助注释,根据译文内容,一句一句对照着理解古文的意思呢? 2、交流。 (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者:的人遇:董遇云:说。古文中表示说的字还有哪些? (2)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言:说见:现。出现,明白 (3)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苦于没有时间干什么? (4)遇言"当以三余。" "当以三余。"干什么? (5)或问"三余"之意。或:有的人。回顾"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中"或"的含义,进行比较。 (6)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日:一天。时:时令岁:年。还有哪些词或者诗句中"岁"有年的意思?岁月、年年岁岁花相似、守岁句意解释:古时候下雨就没法下田地干活,所以也是空余时间。冬天,不种庄稼也有时间读书,晚上在家没有现代的娱乐活动,有多余时间读书了。 3、看了注释,读了译文,了解了古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谁能连起来说说这段古文的意思。 四、三读明道理 1、读通了古文,了解了意思,再认真读读这段古文,边读边想:关于"勤读",你知道了些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2、交流。老师点拨。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得次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不能只简单地读一、两遍。书读得次数多,这就是"勤读"啊! (2)苦渴无日--不要总是"苦渴无日",要善于挤时间读书。 (3)冬者岁之余,夜者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董遇“三余”读书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

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采稆负贩②忘恩负义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A.性质讷而好学 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 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①苦渴无日译文: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译文: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答: 答案:1.①背②背弃,辜负③见同“现”④拜见 3.①苦于没有时间②见译文 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巧填数阵图》练习题

二下《填数阵图》练习题 基础知识 填空 1、四千零九十写作(),八千写作() 三百零七写作(),二个千,五个百是() 2、甲数是125,比乙数多18,乙数是()。 3、老师有20个本子,最少还要买()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了。 4、从一个钝角上剪去一个直角后得到的角是()。 5、32个百加上6个十是();差和减数都是1700,被减数是()。 6、383中左边的3表示(),右边的3表示()。 7、20比一个数少5,这个数是()。 8、被除数和除数(0除外)相等,商是()。 9、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10,那么差就会()。 10、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都是()。 11、3m=( )cm 9cm=( )mm 50dm=( )m 5km10m=( )m 12、按规律填数:3785 , 3885 ,(),(), 4185 , ( ) 13、填“>”,“<”或“=”: 2时○200分1时30分○90分 3080○2985 10个十○2个百 1000-30○700 200分○2小时 判断 1.下午第一场电影是1小时30分开映。() 2、3米、400厘米、35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400厘米>350厘米>3米() 3、最小的四位数减1就是最大的三位数() 4、求比72多20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5、3点整、3点半、9点整、9点半的时针分针都成直角。() 6、两个数相除,被除数一定大于除数。() 7、在除法里,商不一定小于除数。() 选择 1、3000是()可以看成 ①30个千②30个百③30个十 2、一个钝角可以分成()。 A.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 B.两个锐角 C.不能确定 列竖式计算 100-81= 400-380= 根据算式提问题或条件。 1、小鸡有6只,小鸭是小鸡的5倍,?算式是:6+6×5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1燕子课文预习练习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 导语同学,你有没有听到春的脚步声,有没有看到春的袅娜的身影,有没有感受到春的沁人的气息?春降人间,燕子回巢,小溪潺潺,春笋破土而出……更令人心动的是那丝丝春雨,它清新,它细腻,它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像古人那样抓紧“三余”勤读,做个热爱学习的人。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将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领悟到学习的方法,体会到学习的真谛。学习的第一步——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愿你认认真真地对待,在课前先行一步。预习时,要读通课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容。 【课文】 1燕子 燕子

1 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3 在微风中,在中,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4 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 【预习练习】 一、读准词语. jùn qiào sè cǎi xiān yàn guāng cǎi duó mùlíng lìkě ài 俊俏色彩鲜艳光彩夺目伶俐可爱 bǎi huā zhēng yàn zēng tiān bō guān g lín lín yǎn zòu 百花争艳增添波光粼粼演奏 二、了解词义。 俊俏: 漂亮;美丽;容貌俊秀俏丽.

201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董遇“三余”读书》

201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忘恩负义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译文: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译文: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答: 答案:

董遇谈三余学生篇

董遇谈“三余”勤读 -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 -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节选自《三国志》) -选自《三国志·董遇传》注释: 1、讷:口齿不流利。性质讷:秉性纯朴而不善言辞。 2、兴平中:汉献帝兴平年间 3、扰乱:作乱 4、依:投靠 5、采稆负贩:稆:一种自生的谷物。负,背。贩,卖。这里的意思就是采集谷物背去卖掉。 6、善:喜欢,这里指对……有研究。 7、治:学习。 8、训注:注释 9、善:擅长 10、为:替 11、见:通“现”,显现 12、以:用 13、岁:一年 时:指四季。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忘恩负义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5、董遇通过读书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原文)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精选

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精选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7苏武牧羊北海上

《董遇“三余”读书》阅读答案

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忘恩负义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译文: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译文: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答: 答案:1.①背②背弃,辜负③见同现④拜见2.C3.①苦于没有时间②见译文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文言文助读

1、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 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

董遇三余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董遇三余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导读: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晚上,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是临时的空闲时间。董遇三余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人有从学者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或问三余之意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 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 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5. 这段文字围绕读书讲了哪两方面内容? 6. 文中所说的' 三余 ,其具体内容是哪三余 ? 参考答案: 董遇三余读书) ①背②跟从,随从③见同现④有人 2.C 3.①苦于没有时间②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③读书百遍而(书中)的意义自然的显现(出来) 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5.书要多读要抓紧空余时间读 6.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译文

《墨池》《三余》比较阅读答案

《墨池》《三余》比较阅读答案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2.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被:b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意:b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1.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 2(1)影响;穿着(或通“披”); (2)意思;情趣。 3(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 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l 分。 4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②董遇诲人不倦……)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末复习阅读理解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末复习阅读理解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倘若: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找出来。 (4)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解析:(1)如果,假如。;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还有阴雨之天。(4)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①如果,假如。②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还有阴雨之天。(4)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