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epidemic 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epidemic 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epidemic 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epidemic 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实习一 疾病频率的测量

【目的】 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疾病频率测量常用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时间】 3学时 【课题一】 问题1

表1-1 三年中每年发病率、期间患病率及年初时点患病率

年份 发病率(%) 期间患病率(%) 每年年初时点患病率(%)

1986

1.22 1.20 1.00 问题2 分子:患病率指新旧病例数,发病率指新发病例数;分母:患病率指平均人口数,发病率指暴露人口数。

发病率是反映某时期某病发生的概率,用于直接估计疾病危险性的指标,是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指标。患病率是反映某时期某病的存在情况,反映某人群对某病的负担程度。

问题3 罹患率通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流行。此病的病程较长,所以不适合用罹患率。

【课题二】

问题1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1002

/)100009000(200

?+=2.11%

问题2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

%1002

/)100009000(35

?+=0.37%

问题3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200

80035

+×100%=3.5%

问题4 1999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9000

800

×100%=8.89% 问题5 1999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2

/)100009000(200

800++×100%=10.52%

【课题三】 问题1 (1)1976年结核病的发病率=

208500000

350003600+×10万/10万=

18.50/10万。

(2)1976年1月1日活动性结核病的时点患病率=日人口数

月1145000

,由于缺乏分母无法计

算。

(3)1976年活动性结核病患病率=

208500000

35000

360045000++×10万/10万 =40.10/10万。

(4)1976年结核病死亡率=

208500000

4500

×10万/10万。

1976年结核病病死率=360045000350004500

++×10万/10万。

(5)家庭内续发率=51335867

×10万/10万=1688.90/10万。

非家庭内续发率=89822

343

×10万/10万= 381.90/10万。

问题2 (1)1976年结核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可表示结核病在该地的流行水平,与往年对比可得知结核病的变化情况,从而对评价防疫措施效果及制定进一步的控制计划提供依据。

(2)从其病死率,可了解该地结核病的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对巩固优势,加强薄弱环节提供了依据。

(3)从家庭内外续发率可了解家庭在结核病的传播上所起的作用,对控制结核及预防措施的实施等有指导意义。

【课题四】 问题1

表1-2 某市1998年抽样调查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

城市、郊区脑卒中死亡率比较χ2= 32.17,P<0.01; 城市、郊区脑卒中病死率比较χ2=126.14,P<0.01。

【课题五】 问题1

表1-3 城乡家庭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

病 家 人 口

1 2 3 4 5 6 7 8 合计 A 家庭数

城 B 人口数

C 原发病例 市

D (B-C )

E 续发病例

0 0 0 0 0 8 16 8 8 2

29 87 29 58 0 21 84 21 63 4 9 45 9 36 0 7 42 7 35 4 0 0 0 0 0 1 8 1 7 0 75 282 75 207 10 A 家庭数

农 B 人口数

C 原发病例 村

D (B-C )

E 续发病例 3 3 0 0 46 23 23 8 153 51 102 9 172 43 129 11 90 18 72 5 30 5 25 5 14 2 12 1 16 2 14 1 524 147 377 40

城市农村合计10

40

50

197

337

534

207

377

584

χ2=5.70,P<0.05

说明城乡家庭菌续发率有差别,农村高于城市。

【课题六】

问题1

表1-5同年份孕妇HBV标志物检出情况

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

1992

883 295 33.41

【课题七】

问题1 服用OC者三年间细菌尿的累积发病率=(52/940)×100%=5.53%

未服用OC者三年间细菌尿的累积发病率=(143/4860)×100%=2.94%

【课题八】

问题 1 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后冠心病的发病密度=(30/54308.7)×10万/10万=55.2/10万,绝经后妇女未使用雌激素后冠心病的发病密度=(60/51477.5)×10万/10万=116.6/10万

(蚌埠医学院芈静江成梅)

实习二疾病的分布

【目的】初步了解流行病学分布的形式及其资料整理。掌握描述疾病分布的基本内容、方法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时间】3学时

2.1 疾病的时间分布

【课题一】

问题1 首先确定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再推算暴露时间。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或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另一种方法是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可能是同源暴露时间。

【课题二】

问题2 菌痢以夏秋季高发,乙脑以秋季高发,而流脑以冬春季高发。菌痢发生主要与夏秋季痢疾杆菌、苍蝇易于繁殖、生吃食物以及胃肠功能易紊乱有关。乙脑在秋季易流行主要取决于蚊虫数量,秋季易被蚊虫叮咬而引起传播。流脑以冬春季多见可能与冬春季气候寒冷、干燥、呼吸道抵抗力减低、加上人在室内活动多、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居住拥挤等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各种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课题三】

问题3变化趋势如下:(1)某省在实行控制车速措施(1995年)之前的车祸死亡率逐年上升,1996年以后逐年下降。

(2)与其相邻的两个省1991~2000年10年中车祸死亡率一直处于与年俱增的趋势。

(3)1996年某省的车祸死亡率是3个省中最高的省份,到2000年其相邻两个省的车祸死亡率已远远超过某省。

无论是不同地区比较,还是不同时间纵向比较,都说明控制车速是交通治理一个重要的措施。

【课题四】

问题4 儿童非致死性意外伤害高发时段在每天9:00~12:00及15:00~18:00,因为此时间段正是正常成人忙碌的时候,难免对儿童缺乏严密看护,且此时儿童大多有户外活动的规律,使得儿童危险情境相对增多,而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2.2 疾病的地区分布

【课题五】

问题1 可能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分析时应注意各国收集资料的完整性不同可能造成的偏倚。

【课题六】

问题2 通过城乡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比较发现,农村儿童总体意外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市,其原因可能是城乡儿童暴露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的程度及其所处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使得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机会也随之不同。相比而言,城市儿童所处的监护看管

条件和受教育的环境都较农村儿童优越,因而发生意外伤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2.3 疾病的人群分布

【课题七】

问题1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这可能是随年龄的增长,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有关。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可能是由于男生天性好动,偏好刺激性游戏,再加上由于性别的原因,家长和老师对男生和女生教育和保护方式也不尽相同,造成男生受伤的机会大于女生。因此,提示我们采取措施预防中学生伤害时,应针对性别、年级差异制订防备对策。

【课题八】

问题2 由于不同职业人群受的教育,尤其是安全教育不同,决定了他们对车祸等意外伤害的认识和对待交通规则的态度不一样,同时,不同职业人群在道路上的“暴露”时间、地点也有差别,因而不同职业人群车祸死亡率不完全一样。

【课题九】

问题3 在美国,由于黑人和白人遗传因素、文化程度、卫生条件、风俗生活习惯与社会政治地位等不同,而引起伤害标化死亡率不完全一样。

【课题十】

问题4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已婚者死亡率最低、离婚者死亡率最高,其可能与家庭成员数量、年龄、文化水平、卫生习惯、嗜好、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2.4 疾病的三间分布综合描述及移民流行病学

【课题十一】

问题1(1)不同年龄组,其发生骨折的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

(2)不同职业人群中,以工人骨折的发生构成比最高,学生和服务行业发生骨折的人数最少,这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性质及活动范围小、人群暴露低,故骨折发生的机会少有关。另外,也可能与学生年龄小,骨质韧性较强而不易发生骨折有关。

(3)不同年度骨折发生的数量无明显的差异

(4)从骨折发生地点的分布特点看,提示骨折发生的地点与活动范围及频率和家务劳动负担有一定关系。

【课题十二】

问题2 有移民流行病学研究中需收集人口资料、发病资料和死亡资料等,从本例可知,人口资料可通过常规人口统计或特别设计的调查来收集,发病资料、死亡资料可通过疾病监测网、家访和居民疾病报告单等获得。

问题3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尚需进行遗传流行病学方面更深入的研究。

问题4 对不同地域人群的疾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考虑不同人群的性别、年龄构成不同,一般应使用SMR来比较。如果在观察人群中,不知道各年龄组的发病(或死亡)率,而是利用标准人口中的年龄别率与观察人群中相应年龄组人数相乘,求出年龄组预期发病(或死亡)人数和总的预期数,再与实际数相比,得出标化发病(或死亡)比(SIR或SMR),最后乘以标准人口总发病(或死亡)率,得出该人群的标化发病(或死亡)率。

对此解释的是中国人鼻咽癌发病率高是由于有一种相当强的致病因素起作用,该因素随

出生地改变、危险性也相应地降低。

问题5 综观上述,可见种族遗传因素在鼻咽癌发病中起主要作用。我国华南及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地区为鼻咽癌的高发区;从我国移居海外各地的华侨发病率或死亡率都远高于迁入国本地人;从国内低发区移居高发区广州的居民,仍保持低发,甚至迁入15年以上仍有显著差异;从广东移居到相对低发区上海的广东移民,其发病率仍较高。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环境因素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移民第二代发病下降,有向迁入地区本地水平接近的趋势。

(皖南医学院姚应水王金权)

实习三 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现况调查的特点和应用,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

【时间】 3学时 【课题一】

问题1 该研究为现况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该研究能描述该省糖尿病在时间、地区以及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问题2 特点:

(1)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是描述疾病在某个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因此,又称为横断面调查。

(2)它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也称为患病率调查。

(3)现况研究所收集的资料不是过去的暴露史,也不是随访调查所获得的结果。疾病或健康状况与现况研究发现的某些因素或特征是在依次调查中得到的,是因和果并存的,它只能对病因研究提供初步的线索,而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

应用范围: (1)用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即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地区人群进行调查,得到某种疾病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的分布,从而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2)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3)为评价防制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为疾病监测或其它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问题3 因为我国的糖尿病主要以2型为主,占90%以上。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也称儿童糖尿病,同时1型糖尿病主要急性发病,主要表现突发性的血糖升高,引起酮症酸中毒及昏迷。

问题4 基本原理:是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人群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要保证样本具有足够代表性,必须要求:(1)遵循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2)要求足够的样本含量。

问题5 抽样调查的方法有: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或复合抽样。

问题6 ①该研究为一个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使用整群抽样便于组织实施、节省人力、物力。②根据地区、年龄、性别这些客观的人口学特征很容易进行分层。

问题7 决定抽样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有:①容许误差的大小,即对调查结果精确性要求的高低,容许误差越小,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②预计现患率或阳性率的高低,高则样本量可少些。

问题8 根据公式760005

.095.0400400=?=?

=P Q N 问题9 现况调查的内容要根据调查的目的来确定。(参见实习指导)

问题10 略

问题11 统一质量控制可以减少系统误差。对现场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操作规程,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随机抽查,来评价调查的质量。

问题12 第1、2种情况都会对调查的结果产生选择性偏倚。第1种情况除了会造成无

应答偏倚外,还可能造成样本量的不足,可通过加强宣传、组织、动员,或选择人口比较集中的时间段进行调查(如春节前后)。第2种情况会产生选择性偏倚,降低调查样本的代表性,使获得的患病率增高;解决的办法是:对他们同样进行调查,但一定不能纳入研究样本里。

问题13 厂矿企业的人群常暴露于特殊的环境,具有不同的特征,选择的样本不能代表该地区的总体,必然会产生选择性偏倚。

问题14 除了无应答偏倚和选择偏倚以外,在调查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回忆偏倚、报告偏倚、仪器检查产生的偏倚以及由于观察者带来的偏倚等信息偏倚。研究者可以对进行的研究指定明细的、严格的资料收集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来避免信息偏倚;还可以在收集资料时,尽可能的采用“盲法”、尽量采用客观指标的信息和采用适当的调查技巧或方法来减少偏倚。最后在资料分析阶段还可以根据调查所获得某种信息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对存在的信息偏倚的资料予以校正。

问题15 可以用Epi Info系列软件、EpiData软件、SPSS软件、FoxPro、VFP、EXCEL、ACCESS等统计分析软件或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推荐用Epi Info系列软件、EpiData 软件和VFP软件建立数据库。

问题16 可能会出现输入错误。可以通过设置逻辑纠错来减少输入错误;还可以通过双重输入来检查输入错误,以便更正。

问题17 糖尿病的粗患病率=508/8734=5.82%

IGT的粗患病率=513/8734=5.87%

问题18 年龄标化的意义在于可以消除因年龄构成的不同而影响总体率的可比性。

问题19

性别人数

糖尿病IGT

例数患病率χ2P 例数患病率χ2P

男性3679 170 4.62 195 5.30

女性5055 338 6.69 16.58 0.00 318 6029 3.78 0.05

合计8734 508 5.82 513 5.87

结果显示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性别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但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

问题20 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统计学上的关联是判断因果关系的基础,但这种关联常常受到各种偏倚的干扰,可能是真正的因果关联,也可能是间接的因果关联,甚至可能是虚假的关联。由于该项调查为横断面调查,无法确定糖尿病和肥胖发生的时间先后,因而无法确定孰因孰果。

问题21 通过末梢静脉血血糖或随时血糖测定筛检糖尿病,阳性者进一步明确诊断,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以改变疾病的病程,预防和延缓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附:调查表的设计

问题1 信访调查节省人力、费用和时间,同时也有利于一些敏感性的问题的调查。但由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心理素质、健康状态等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应答率和准确性。电话调查不仅快捷、简便,还可使调查者有针对性地根据掌握的病例有的放矢的调查所需的项目。但在我国目前还难以普遍这种方式。面访调查是获取信息最直接、最快捷有效的办法,但费用较高。

问题2 封闭式问题的设计可以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被调查对象,还便于将调查信息录入和储存于计算机,也为数据的处理分析提供便利。开放式问题的设计是保证资料完整所必

需的,还可以对项目进行定量分析。

问题3 该模拟调查表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A2:年龄项最好用“出生日期”表示;

A4:选项中缺“文盲或半文盲”;

B3:选项中缺“乡镇级”;

B4:逻辑设置不严密,每一个患者都有可能采取一种以上的治疗措施;解决的办法是,先设置“是=1、否=0”,然后在每个治疗措施选项后设一方框。

D1:选项中缺“已戒烟”;

E1:“喜欢”、“不喜欢”、“一般”三个选项比较主观,不能真实反应被调查者实际运动情况,最好分解为“通常运动项目”和“通常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等来获取信息。

F1:同E1,膳食调查通常在营养学用三日饮食回顾或称量发来进行;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通过“食物摄入频率”,结合“每次摄入量”来估计。

F3:同E1;

G5: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体检项目一般要求测量2-3次,最后取平均值。

缺“调查日期”项。

(南京医科大学喻荣彬徐耀初)

实习四筛检及诊断试验的评价

【目的】掌握筛查及诊断试验的目的和方法

【时间】3小时

【课题一】

问题 1 本题可以根据正确指数来作出决定,若以≥280IU为阳性界值,则灵敏度为42%,特异度为99%;若以≥80IU为阳性界值,则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88%;若以≥40IU为阳性界值,则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68%;若以1IU为阳性界值,则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0,可见当界值在80IU时,其正确指数最大,93%+88%-100%=81%。

问题 2 通过筛查试验,可以早期发现可疑病人,以利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筛查三个原则:①对于一些较严重的疾病,若能及早作出诊断,且治疗效果较满意,这时可选择灵敏度较高的诊断分界值,保证病人尽可能检出,不要遗漏;但特异性就会相应降低,假阳性增多,需要进一步确诊的可疑病例增加,筛检的成本就会提高。②.疗效不够理想,确诊和治疗费用较高,可选择特异性较高的诊断分界线,此时假阴性较多,有较多的漏诊病例。③当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重要性相等时,诊断分界线可定在正确指数最大处。

【课题二】

问题1 可以绘制出ROC曲线

问题2 可选择曲线转弯处,即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的点为分界值。

【课题三】

问题1 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60%

问题2 金标准(gold standard)即标准诊断方法,是指可靠的、公认的能够正确把患者与正常人区分开来的诊断方法。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金标准,但有时某些疾病的金标准费用较高,或者对被检查者有创伤或造成被检查者痛苦,此时一般不用于疾病的筛检,用于诊断也要慎重。

【课题四】

问题1 答案见下表

试验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尿糖试验58/200 9712/9800 58/160 9712/9854

血糖试验73/200 9627/9800 73/246 9627/9754

33/200 9777/9800 33/56 9777/9944

血糖+尿糖(串

联)

98/200 9562/9800 98/336 9562/9664

血糖+尿糖(并

联)

问题2 并联可以增加灵敏度,减少漏诊率,阴性预测值升高,但特异度下降,误诊率增加,阳性预测值下降。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但降低试验灵敏度,增加漏诊率。

【课题五】

问题1 验前比数为1,阳性验后比数为7.54,阴性验后比数为0.15;阳性验后概率为

88%;阴性验后概率为13%。

问题2 因试验诊断为阴性,故为13%。辅助临床医生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课题六】

问题1 70/75、69/74、5/74、8/78、139/152。

问题2 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问题3 预测值随着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改变而改变,试验阳性预测值的上升伴随着阴性预测值的下降。试验的灵敏度愈高,阴性预测值随之上升,反之特异度高,阳性预测值愈高。

【课题七】

不可以,因为本例发病率较低,阳性预测值仅为0.99%,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较高。

【课题八】

问题1 70/75、69/74、8/77、5/75、139/152。

问题2 略

问题3 由A试剂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影响

问题4 灵敏度、特异度及患病率

(安徽中医学院武松)

实习五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实例,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要点、实施方法、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成组资料、配对资料的分析,分级分析、分层分析),以及结果的解释。了解混杂作用和效应修正作用的识别。熟悉Logistic回归分析原理及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时间】6学时

【课题一】

问题1 病因假设提出是依据查阅广泛的文献资料,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结合逻辑推理,提出病因假设。

问题2 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来验证病因假设。

问题3 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其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收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以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问题4 ①病例对照研究特别适合罕见病的研究,因为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②省时、省力、省钱,并易于组织实施。③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的研究。

④但不适合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比较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样本量。⑤在选择研究对象是,难以避免选择偏倚。⑥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长难以判断。⑦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问题5 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原则:病例应该是确诊的病例,包括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对照一方面要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另一方面要与病例有可比性。病例的来源决定了对照的来源。

问题6 病例与对照的基本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是以医院为基础的;另一个来源是社区、社区的监测资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是以社区为基础的。

问题7 选择住院病人作为对照可节省费用,而且容易获得,病人合作好,资料获得比较完整、准确,但容易发生选择偏倚。本研究4年间选择了20所医院的几乎所有肺癌患者,代表性较好。

问题8 病例和对照的诊断和排除最好采用“金标准”,且严格执行,否则可能会产生“错分偏倚”。

问题9 失去因故未能调查的病例资料可能会使得病例样本例数减少,使得研究的样本量不够大;还可能会造成选择性偏倚,影响研究结果。

问题10 匹配是为了在对两组比较时消除匹配因素的干扰,提高研究的效率。但是要注意匹配的因素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素,否则会造成匹配过头,丢失信息,增加工作的难度,反而降低研究的效率。

问题11 “既往”的界定要根据所研究疾病的诱导期和潜伏期来确定。如果所研究的疾病是急性传染病,那么“既往”通常指平均潜伏期前的一段时间;如果是慢性病,通常指确诊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是10年、20年,甚至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既往”的界定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

问题12 进行调查可靠性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或重复性)程度。

问题13 两次调查结果的一致性=37/50=74% 问题14 肺癌组中吸烟者所占的比例=99.48% 对照组中吸烟者所占的比例=95.50% χ2 =43.98 P=0.0000

OR=9.08 OR95%CI=(3.98,21.76)

问题15 χ2 =42.88 P=0.0000 OR=8.70

问题16 表3是不匹配不分层的资料分析,这是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的基本形式。它把每个暴露因素整理成四格表形式,利用四格表的χ2检验,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率的差异有无显著性;表4是1:1配对的资料分析,将暴露因素整理成配对的四格表形式,表中的数值是对子数,用配对的四格表χ2检验公式进行关联的显著性检验。本研究资料按性别、年龄等五个因素进行匹配,采用配对设计资料分析似乎更合理一些。

问题17

吸烟剂量(支/日)

OR χ2 0

1.00 0.00 1~ 4.69 14.13 5~ 7.31 3

2.53 15~ 9.50 44.14 25~ 16.08 72.22 50~

17.86

44.24

问题18 随着吸烟量的增大,OR 值增大,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大,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趋势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问题19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吸烟可能是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9.08倍;并且随着吸烟剂量的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也增加。但该研究尚不能明确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通过在人群中进行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来验证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

【课题二】

问题1 χ2 =7. 96、OR=1.17、OR95%CI=(1.05,1.31) 问题2 不能。必须考虑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

问题3 从表5-9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乳腺癌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而暴露率却逐渐降低;年龄同时与乳腺癌和暴露有关。因此,年龄可能是该研究的一个混杂因素,可以利用年龄分层的分析方法来控制年龄的混杂作用。

问题4

年龄(岁)

OR OR95%CI χ P 40~

1.13 0.77,1.65 0.44 0.5070 45~ 1.37 1.04,1.97 5.48 0.0191 50~ 1.49 1.17,1.89 11.18 0.0008 55~

1.02

0.63,1.67

0.01

0.9238

问题5 OR 一致性检验数据归纳整理表

年龄组 i OR

i OR ln

i

W

i

W ·i OR ln 40~

1.13 0.122

29.24

3.57

45~ 1.37 0.315 55.87 17.60 50~ 1.49 0.399 71.43 28.50 55~ 1.02 0.020 17.76 0.36 合计

174.30

50.03

00.32

=w χ, P=0.39

问题6 )55.114.1(33.1-=MH OR ,93.132

=MH χ,P=0.0002;33.1=MH OR 大于17.1=cOR ,说

明年龄为混杂因素,且为负向混杂,由于该混杂因素的存在,月经和乳腺癌的关联强度被低估12%(

12.033

.133

.117.1-=-)

。 问题7 分层分析显示,各层OR 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年龄对结果不存在交互作用。 问题8 (参见教科书)

【课题三】

问题1 根据Logistic 回归 问题2

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

病例 对照 肥胖 有 8 4 12 无 2 10 12 合计

10

14

24

χ2 =6.17 P=0.013 OR=10.00(1.10-117.99) 糖尿病与家族史的关系

病例 对照 家族史 有 7 5 12 无 3 9 12 合计 10

14

24

χ2 =2.74 P=0.098

OR=4.20(0.56-35.78)

问题3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和四格表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问题4 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强度因体力活动变量的引入而增加。说明肥胖与体力活动之间也存在关系。

(南京医科大学 喻荣彬 徐耀初)

实习六队列研究

【目的】 1. 通过研究实例,进一步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掌握队列研究的设计原则;

2. 掌握队列研究资料的基本整理方法以及常用指标的计算与应用。

【时间】3学时

【课题一】

问题 1 该研究属于回顾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该研究类型与病例对照研究共同之处均对疾病及其过去暴露的关系进行研究;两者的的主要区别是对暴露及其引起的后发病的观察时间不同,回顾性的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为从因到果,而病例对照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探因。

表6-2 软组织肉瘤引起死亡的主要结果

软组织肉瘤引起的死亡率

分组:观察到的死亡数期望死亡数SMR 95%可信区间

非暴露组0 0.42 0 0~878

工作类型:

产业工人 1 1.03 97 3~541

喷雾工人 3 1.01 297 61~868

使用化学物质:

两者都有 1 0.48 208 5~1161

苯酚 3 1.50 200 41~585

氯苯氧化合物0 0.06 0 0~6148

首次接触后时间分布:

30+ 0 0.24 0 0~1537

20~29 0 0.52 0 0~709

10~19 4 0.66 606 165~1552

0~9 0 0.50 0 0~738

接触时间:

20+ 0 0.15 0 0~2459

10~19 2 0.29 690 84~2491

1~9 0 0.89 0 0~415

Saracci等(1991)问题2 本研究应选择肿瘤引起的死亡为结局变量,分析结果时将应用死亡率指标以及肿瘤引起的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 暴露时间的计算用人年,分析死亡率时要对年龄性别等进行标化,SMR及其95%可信区间见表6-2。

问题3 要确定研究对象是否暴露或其暴露的程度,需要调查研究对象从事暴露职业的时间、工作的种类、职业接触时间等,要利用职业生产记录;为了保证队列研究的完整性,需要确保一定的随访率,队列失访率不超过10%。

问题4 应该将可能接触暴露的部分没有工作资格的416名工人单独分组,根据需要可以将其与暴露组合并进行统计分析。他们的分组将直接影响暴露所导致疾病的RR。

问题5 如果考虑到暴露的累积作用,应该按暴露时间进行分级从而对暴露与疾病结局间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进行分析。

问题 6 暴露经历用人-年法进行计算时,暴露强度与人年的关系应该成正比。如果本研究中暴露效应只与暴露次数有关,此时人-年计算对总的暴露与疾病死亡没有影响。但会影响暴露与结局的剂量-反应关系。

问题7 确定本研究中死亡原因时,患有其它肿瘤且已经死亡的结果会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因为同时患有其肿瘤的死亡时,具体死亡原因难以确定,如果可能由其它肿瘤引起死亡,则研究所得死亡率会实际暴露所导致死亡率要大。

问题8: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人群因软组织肉瘤而导致死亡率增长。但因软组织肉瘤而导致死亡数只有4例,因此暴露与疾病结局的关系还不能完全排除是由随机误差所致。

【课题二】

问题1 研究者将观察第1年糖尿病资料丢失或研究开始后2年内失访者1022人排除出研究队列,无法对这些人进行随访收集暴露与结局信息。这样做会损失部分暴露人年,从而降低暴露与疾病联系的强度。

问题2 研究者设计的五个问题基本可以将饮酒状况问清楚。但这样问过于简单,因为这样问不能清楚饮酒的开始时间以及持续时间。

问题3 由于研究设计的上述问题不能确定饮酒暴露开始时间,因此本研究随访观察的暴露时间比实际的暴露时间要短,观察到的暴露与结局的联系强度以及剂量-反应关系要比真实的联系要大。

问题4 根据以上饮酒分级来确定暴露剂量不够合理,以当前饮酒<1级/周作为参考组,后面以“7”为数量级进行分组,则第二组应为1.1~8级/周,往后类推。

问题 5 酒精特异作用的分析应该按饮酒的种类以及相应的饮酒量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和剂量-反应关系。

问题6 如果研究还要涉及到肥胖、吸烟以及高血压,在设计时应该注意这些变量应该是有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或者可能影响饮酒与糖尿病关系强度计算的,另外要对这些变量的定义以及变量测量予以明确。

问题7 对于本研究而言,还需要掌握年龄、种族、性别、受教育程度、、家族史等基线资料。

问题8 对于本研究发病指标的计算,选择发病密度好。本研究对每一研究对象都进行随访观察,因此可以计算暴露人年来准确地计算发病密度。

问题9 表6-3、6-4的资料可以看出性别、年龄、种族及受教育程度等在不同暴露分组的分布不同,在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时,这些差异有助于排除其对饮酒与糖尿病关系的混杂作用。

问题10 答案见表6-5-1。研究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为4.64%,不饮酒者发病率为1.92%,则PAR为2.72%,相应的PAR%为58.62%。结果的解释根据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给出。

表6-5-1 1990-1998年某地12261人队列研究中不同性别、不同饮酒状况

的2型糖尿病发病分析:

变量不饮酒者从前饮酒者

当前饮酒者(饮酒量/周)P值(总)≤1 1.1-7 7.1-14 14.1-21 >21

女性:

新发病例数236 108 110 90 18 5 2 总人-年11868 5133 9651 7275 2196 728 312

RR 1.74 1.85 1.00(参考标准) 1.08 0.72 0.62 0.56

RR95% CI 1.18~2.21 1.40~2.43 1.00 0.81~1.45 0.42~1.21 0.22~1.54 0.1~2.32

AR 8.48 9.64 1.00 0.97 -3.2 -4.53 -4.99

AR% 42.76 45.82 —7.8 28.07 39.74 43.77

男性:

新发病例数69 118 74 139 55 32 60

总人-年3602 5703 4353 7352 3959 1665 2259

发病率19.16 20.69 17.00 18.91 13.89 19.22 26.56 0.08 RR 1.13 1.22 1.00(参考标准) 1.11 0.82 1.13 1.56

RR 95% CI 0.80~1.59 0.90~1.65 1.00 0.83~1.49 0.57~1.18 0.73~1.75 1.09~2.23

AR 2.16 3.69 1.00 1.91 -3.11 2.22 9.56

问题11 在对男女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再进行两组间显著性检验,比较才能得到结果,表中的结果没有进行显著性检验。

问题12 见表6-5-2

问题13 女性与男性当前饮酒与糖尿病发病均不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女性:χ2 = 2.060,P=0.151;男性:χ2=3.775,P=0.052)。

问题14 随着随访时间得延长,研究人群不断变化,失访偏倚会随之增加。因此,要严格控制随访偏倚,同时计算除需考虑到每一个体进入和退出因素外,还需按随访日历年计算其不断变动得年龄,以便获得随访日历年和年龄划分的总人年数。

问题15 本研究对象源于各社区人群的整群抽样结果,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结果基本上可以类推当地人群。但本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部分研究对象资料信息无法收集而被剔除,对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故最好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研究结果类推一般人群,为疾病防制提供依据。

问题16 如果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吸烟、饮酒、能量摄入、体力活动等多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作多因素分析,如Logistic回归分析等。

表6-5-2 1990-1998年某地12261人队列研究中不同性别、不同饮酒状况的2型糖尿病发病分析

变量不饮酒者从前饮酒者

当前饮酒者(饮酒量/周)P值(总)≤1 1.1-7 7.1-14 14.1-21 >21

女性:

新发病例数236 108 110 90 18 5 2 组人数2223 980 1736 1316 295 130 58

发病率% 10.62 11.02 6.33 6.84 6.10 3.85 3.45 RR 1.24 1.42 1.00(参考标准) 1.05 0.97 0.61 0.54 RR95% CI 1.14~1.34 1.23~1.64 1.00 0.89~1.23 0.62~1.50 0.25~1.46 0.13~2.17 AR 4.29 4.69 1.00 0.51 -0.23 -2.48 -2.88 AR% 40.40 42.56 1.00 7.46 3.63 39.18 45.50 男性:

新发病例数69 118 74 139 55 32 60 组人数669 1096 815 1366 725 313 439 发病率10.31 10.77 9.08 10.18 7.59 10.22 13.67 RR 1.17 1.14 1.00(参考标准) 1.05 0.90 1.10 1.32 RR 95% CI 0.98~1.41 1.01~1.29 1.00 0.94~1.16 0.73~1.11 0.81~1.49 1.08~1.62

AR 1.23 1.69 1.00 1.10 -2.49 1.14 4.59

(南京医科大学沈冲周玲)

实习七偏倚及其控制

【目的】了解偏倚产生的原因,掌握偏倚的种类以及常见偏倚的测量与控制方法。

【时间】3个学时

问题1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有三大类:

(1)选择偏倚:包括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检出偏倚、易感性偏倚、排除偏倚、无应答偏倚等。

(2)信息偏倚:包括回忆偏倚、报告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暴露怀疑偏倚、测量偏倚等。

(3)混杂偏倚。

问题2 不正确。此研究只能得出长期口服避孕药与妇女血栓栓塞有统计学关联,要确定因果关联,还得排除选择偏倚、测量偏倚和混杂偏倚这些系统误差的干扰,以及确定长期口服避孕药与血栓栓塞的前后关系。

【课题一】

问题1 表7-1中的χ2=0,P>0.05;OR=1200×4800/1200×4800=1.0。表明人群中恶性黑色瘤、骨折、高血脂三者之间并无关联。

问题2

表7-2 来自医院的恶性黑色瘤和骨折两病及高血脂的病例分布

病种有高血脂无高血脂合计

恶性黑色瘤(病例)骨折(对照)912*

660

2880**

1200

3792

1860

OR=912×1200/660×2880=0.58,χ2=81.25,P=0.0000。

问题3 从表7-1和表7-2结果看,社区样本人群中恶性黑色瘤同高血脂本无任何关联,而以医院病例作为样本所得观察结果,高血脂是恶性黑色瘤的保护因素,而对骨折是一个危险因素。此即Berkson’s偏倚,因为它远离无效值1.0,本来是无效,现在则是夸大了其保护效应,或可以说造成了虚假的效应,不管它是危险效应还是保护效应,该偏倚是正偏倚。

问题4 (1)首先对研究设计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选择偏倚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

(2)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的标准。

(3)在研究中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应答率,减少无应答率以及队列研究中的失访和实验研究中的中途退出等。

(4)尽量采用多种对照虽然医院病例容易有B erkson’偏倚,但由于方便、易行、应答率高等的优点,在实际研究中常常采用。此时最好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照,如不同病种对照,其中之一最好取自社区一般人群。通过不同对照的结果,可对是否存在偏倚进行判断,并对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估计。

【课题二】

问题1 此研究中存在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1)研究者选自医院病人作为病例组,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应尽可能的从社区中选病例,如果这一点无法做到,可从多个医院中选择病例以减少选择偏倚,另外可采用多种对照,

通过不同对照的结果,可对是否存在偏倚进行判断,并对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估计。

(2)病例组采取当面询问其饮酒的情况,但对照组采用信函调查的方法,两组所用的观察方法不同,可能存在信息偏倚,病例组与对照组应采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并在调查时应同样重视,不能“厚此薄彼”。

(3)可能存在混杂偏倚,体重是混杂因素。可以对体重进行分层分析,或用多因素分析。

问题2 表7-3 饮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饮酒病例对照合计

是否113

131

161

332

274

463 244 493 737

粗OR即

χ2 =(ad-bc)2n/(a+b)(a+c)(b+d)(c+d)=13.03,P =0.0003

问题3

表7-4 饮酒与体重的关系

饮酒超重不超重合计

是否98

214

176

249

274

463

合计312 425 737 OR(EF)= ad/bc=98×249/214×176= 0.65

χ2 = (ad-bc)2n/(a+b)(a+c)(b+d)(c+d)=7.71,P =0.006

表7-5 体重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体重病例对照合计

超重不超重120

124

192

301

312

425

合计244 493 737

OR(DF)= ad/bc=120×301/124×192=1.52

χ2 =(ad-bc)2n/(a+b)(a+c)(b+d)(c+d)=7.00,P =0.008

问题4 一个因素如果是混杂因素,那么它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1)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2)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

(3)一定不是暴露因素与所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本课题中的体重具备混杂因素的条件。理由为:

(1)表7-4计算的OR值=0.65,说明体重与饮酒有关,即体重与暴露因素有关。(2)表7-5计算的OR值=1.52,说明体重与研究的疾病有关。

(3)体重不是饮酒与高血压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问题5

表7-6 按超重分层后饮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体重饮酒病例对照χ2P OR OR95%CI

超重不超重+

-

+

-

48

72

65

59

50

142

111

190

6.68

8.74

0.0098

0.0031

1.89

1.89

1.13~3.17

1.21~

2.94

传染病学 期末考试试题复习资料

艾滋病 一、单项选择题 B 1、艾滋病的全称是:(? )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 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C 3、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哪种细胞:(?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D 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 B 5、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症状分期错误的提法是:(? ) A、急性感染期 B、病毒携带期 C、无症状感染期 D、艾滋病期 D 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 B 7、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 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诊试验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尿常规 C 8、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 A、370℃,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焚烧 C、室温条件下,放置3天 D、56℃,30分钟 D 9、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包括:(? ) A、复发性单纯疤疹 B、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 C、皮肤瘙痒 D、急性肾炎 B 10、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病人 D、艾滋病期病人 A 11、艾滋病人体体液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是:(? ) A、血液 B、尿液 C、泪液 D、汗液 A 12、人群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正确的描述是:(? ) A、人群对HIV普遍易感 B、种族、性别与易感性有关 C、只有高危人群易感 D、只有性传播疾病患者易感 D 1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 ) A、体重减轻10%以上 B、发热1个月以上 C、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D、体重减轻10%以上,发热1个月以上和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A 14、艾滋病的特异性治疗是:(? ) A、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B、抗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 C、蛋白酶抑制剂治疗 D、融合抑制剂治疗 A 15、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D 16、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 A、40 B、60 C、80 D、100 D 17、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B 18、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C 19、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D 20、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A 21、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B 22、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方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B 23、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C 2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D 25、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血常规 B、尿常规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HIV抗体确诊试验 C 26、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D 27、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二、是非题 √1、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 √2、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A1型题: (1)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A. 须随机化分组?B.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C. 必须有干预措施 D. 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 E. 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答案:[B]【评析】本题考试要点: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流行病学实验分组是研究者确定实验对象后,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研究人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因此五项备选题仅B是错的。 A2型题: (2) 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观察一个疗程一个月,服药后血压70%降至正常且无不良反应,下列哪个结论正确?A.该药有效 B.很难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太短 C.样本太小不能下结论?D. 尚不能下结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E.不能做结论因未设平行可比的对照组答案:[E]【评析】本题考试要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要求,在评价该药物疗效时首先要考虑设计是否正确,而本实验未设计可比平行对照,因此药效结论不能承认。?A3型题:(3)对农村7岁易感儿童进行甲肝疫苗免疫,经3年随访观察,结果如下

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 0.9 B. 1 C.10 D.5 答案:[C]【评析】本题考试要点:效果指数的计算方法 B1型题:(4).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 A. 罹患率、患病率 B. 病死率、死亡率 C. 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D.有效率、治愈率E. 抗体阳转率、保护率答案:[E](5)某社区进行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时可选用指标答案:[D]【评析】本题考试要点:评价指标?1.评价疫苗预防效果的指标?A、B、D是描述患病、死亡、治疗效果,C是评价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指标,仅E是回答疫苗接种的效果 2.评价临床试验效果指标药物治疗效果评价主要用有效率和治愈率,其他指标无针对性。 四、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观察性试验 B. 社区试验 C. 现场试验 D. 临床试验 E. 干预试验(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 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 B. 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D. 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 措施 E.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A. 安全性 B. 种后反应率C. 临床表现 D. 保护率E. 抗体水平(4)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 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 B.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 C. 探讨病因的线索

流行病学 11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十一章教案 课题第十一章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授课时间周次课次学时 4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内容: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方法、疾病监测的定义及有关概念、疾病监测的种类、方法; 熟悉内容: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疾病监测的效果评价; 了解内容:我国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及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重点: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方法、疾病监测的概念 难点: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疾病监测中常见的名词。 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启发式-讲授法与提问相结合 案例教学: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教具多媒体演示 新内容新知识行为学监测和二代监测 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双语内容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the situation facing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 in China)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global health policy and primary health care)疾病的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of disease) 疾病监测(disease surveillance) 要求自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 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007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003 《Clinical Epidemiology》,Fletcher, Fletcher, Wagner, Williams and Wilkins,Baltimore Maryland,1982; 《Epidemiology》Third edition, Gordis L. Elsevier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2004; 《Epidemiology in medical practice》Fifth edition, Barker DJP, Cooper, Cyrus. Churchill Livingstone (London), 1998 复习题或要点1. 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方法。 2. 何为疾病监测? 3. 我国疾病监测的系统有哪些?

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试题及答案【通用】.doc

全科岗位培训统计与流行病学试题 单位学号姓名得分 请从A、B、C、D、E 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准答案。 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B) A.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身高 E.体重 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D) A.种族 B.性别 C.职业 D.血压 E.白细胞分类 3.关于统计量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E.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4.常见的统计资料类型包括(E) A.定量资料 B.分类资料 C. A和B都是 D. A和B都不是 E.定量资料、分类资料、等级资料 5.如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随机调查了10个社区服务中心的资料,其中有8个已经实现了规划目标,达到80%规划完成率,该资料属于(C) A.定量资料 B.总体资料 C.分类资料 D.等级资料 E.无法判断 6.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D) A.设计、分析 B.收集、整理 C. A和B都不是 D. A和B都是 E.数据分析与整理 7.按随机化原则抽取的样本对总体有较好的(E) A.典型性 B.随意性 C.控制性 D.限制性 E.代表性 8.用图表示某地区近30年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动态发展速度情况,应绘制(B)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条图 D.直方图 E.百分条图 9.下列属于描述定量变量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A.几何均数 B.全距 C.标准差 D.百分位数 E.四分位数间距 )的条件下,样本标准差的大小(D) 10.在服从正态分布N(μ,2

A.与集中趋势有关 B.与观察例数无关 C.与算术均数有关 D.与个体的变异程度有关 E.以上都不对 11.编制频数表的时候要求(C) A.组距一定要相等 B.组段越多越好 C.组距不一定要相等 D. A和B都是 E. B和C都是 12.如果一组数据没有起始值或者截尾值,应该用什么描述其集中趋势(E) A.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 C.百分位数 D.标准差 E.中位数 13.四分位间距适用于何种资料(D) A.偏态分布 B.正态分布 C.对称分布 D.任何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 14.对于临床上计算尿铅的95%正常值可用哪个百分位数表示(A) A. P0~P95 B. P2.5~P97.5 C. P5~P95 D. P5~P100 E. P5~P95 15.一般比较婴儿和成人的体重变异度大小用哪个指标好(A)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标准差 D.标准误 E.离均差平方和 16.某地疾病构成情况应该画(C) A.直方图 B.线图 C.百分条图或圆图 D.直条图 E.半对数线图 17.现测得10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尿素氮含量(mmol/L)分别为3.25,3.96, 4.38,4.01, 5.16,4.21,3.78,4.05,4.17,4.12,其均数、中位数为(E) A. 2.55,3.22 B. 3.67,3.98 C. 4.03,4.52 D. 4.22,4.23 E. 4.11,4.085 18.下表为10例垂体催乳素微腺瘤的病人手术前后的血催乳素浓度,用何种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数据的变异情况较为合适(E) 手术前后患者血催乳素浓度(ng/ml) 例号血催乳素浓度 例号 血催乳素浓度 术前术后术前术后 1 276 41 6 266 43 2 880 110 7 500 25 3 1600 280 8 1760 300 4 324 61 9 500 215 5 398 105 10 220 92 A.标准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全距 E.变异系数 19.现有某病患者200人,其中儿童20人,成年人180人,分别占10%和90%,则(E)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 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2.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 加强皮肤护理 B.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C. 对症治疗 D. 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 E. 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 A. 强制管理传染病 B. 严格管理传染病 C. 监测管理传染病 D. 限期控制的传染病 E. 到2000年消灭的传染病 14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肠毒素 D. 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 神经毒素 15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 A. 内毒素所致DIC B. 脑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广泛的血管内皮损害 C. 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

流行病学 2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第二章教案 课程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授课时间周次课次学时 4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内容:疾病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疾病频率测量主要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的概念、应用及注意事项。 熟悉内容:有关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了解内容:疾病分布的意义。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疾病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疾病频率测量主要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的概念、应用及注意事项;有关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启发式-讲授法与提问相结合 案例教学:以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为案例 教具多媒体演示 新内容 新知识 潜在寿命年数(P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双语内容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累积死亡(发病)率(cumulative mortality (incidence) rate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罹患率(attack rate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病残率(disability rate)死亡率(mortality rate)病死率(fatality rate)生存率(survival rate)散发(sporadic) 暴发(outbreak)流行(epidemic) 大流行(pandemic) 要求自学内容潜在寿命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计算 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007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002 《Clinical Epidemiology》,Fletcher, Fletcher, Wagner, Williams and Wilkins,Baltimore Maryland,1982; 《Epidemiology》Third edition, Gordis L. Elsevier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2004; 《Epidemiology in medical practice》Fifth edition, Barker DJP, Cooper, Cyrus. Churchill Livingstone (London), 1998 复习题或要点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疾病频率测量主要指标的概念、应用及注意事项;散发、爆发、流行的概念;疾病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意义;有关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出生队列分析;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1. 关于感染性疾病的概念,正确的是 A. 感染性疾病不是传染性疾病 ( 正确答案 ) B. 感染性疾病就是传染性疾病 C. 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D. 感染性疾病既不是传染病又不是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E. 感染性疾病是指传染病以外的感染性疾病 2. 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 隐性感染者 ( 正确答案 ) B. 潜伏期携带者 C. 急、慢性携带者 D. 潜伏性感染者 E. 显性感染者 3.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感染形式称为 A. 隐性感染 ( 正确答案 ) B. 病原携带状态 C. 显性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 轻型感染

4. 以下情况不作为传染源的是 A. 隐性感染者 ( 正确答案 ) B. 显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 潜伏性感染者 E. 受感染动物 5. 确定传染病隔离期限的主要依据是 A. 传染期 ( 正确答案 )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潜伏期 E. 接触期 6. 确诊传染病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为 A. 血常规 ( 正确答案 ) B. 血液生化检查 C. 病原体检查 D. 尿常规检查 E. 内镜检查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A.2 小时和 6 小时 ( 正确答案 ) B.6 小时和 12 小时

C.12 小时和 24 小时 D.24 小时和 48 小时 E.48 小时和 72 小时 8. 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 A. 鼠疫、霍乱 ( 正确答案 ) B. 鼠疫、霍乱、天花 C. 鼠疫、霍乱、爱滋病 D. 天花、霍乱 E. 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 9. 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 A. 是否有病原体 ( 正确答案 ) B. 是否有传染性 C. 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 是否有发热 E. 否有毒血症症状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内容 A. 年龄、性别 ( 正确答案 ) B. 卫生习惯 C. 预防接种史 D. 发病季节 E. 热型 11. 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分为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 . .. .资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

2019年流行病学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流行病学考试题(附答案)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2.流行病学研究中大量采用的是C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3.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 A.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 4.死亡率是指A 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期末人口数之比5.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A 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6.某病的发病率是指A 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B.任何疾病的发病构成 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 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 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 7.罹患率是指 D A.一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8.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 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C A.6% B.2% C.20% D.17%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9.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A A.流行 B.爆发(短期波动) C.周期性 D.季节性 E.长期变异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 .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 word .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D)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C)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D)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

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C)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C)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1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 1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B)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1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1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B)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分) 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 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 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人群特征 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 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 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 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 7.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8.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 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 D、预防和控制疾病 10.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子 C、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D、心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一致性 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 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国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法之一。4.流行病学的实验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法就是很重要的法 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 D.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 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流行病学试题3

流行病学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A、保健服务 B、婚前检查 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经常性卫生监督 2、根据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生物因素 D、民族的风俗习惯 E、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 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 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 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C、基本治疗 D、社区服务 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 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 A、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 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 C、抽样方式误差 D、环境因素改变 E、测量者记录误差 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 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 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 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因果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样本人群的目的及方法是 A、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限制 B、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限制 C、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匹配 D、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匹配 E、方便调查,限制纳入标准 11、未采用盲法收集资料的临床药物疗效实验研究,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 A、选择偏倚 B、无差异错分偏倚 C、有差异错分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是 12、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传染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病原携带期 E、潜伏期 13、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 A、传染源 B、储存宿主 C、传播因素 D、传播机制 E、病原携带者 14、确定对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15、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肝、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肝、戊肝、恙虫病 16、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 A、病原携带者 B、传染病患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隐形感染者 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17、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 B、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8、传染病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期 B、潜伏期末 C、临床症状期 D、症状消失期 E、恢复期 19、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的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以上均不对 (20~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麻疹、水痘 B、结核、钩虫病 C、百日咳、流行性乙脑 D、伤寒、白喉 E、流感、麻疹 20、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传染病是 21、恢复期仍能排除病原体的传染病是 22、传染期较长的疾病是 23、在潜伏期即已有较大传染性的疾病是 24、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 B、包括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D、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25、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设计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26、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致病机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27、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