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弟子规11

弟子规11

第十九课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论语泰伯篇里,孔子说:一个失去仁心而作恶的人,如果过份厌恶他,使他受不了,他的情绪就会被变本加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平时如果谨言慎行,养成隐恶扬善的习惯,不仅可以避开祸害,更有助于风气的敦厚。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善相劝”,这个“善”就是你要有善巧方便。我们见到朋友亲人有过失,理所当然的都会劝他两句;但要特别注意用委婉、互相尊重、圆融的态度。

我们想一想,跟我们最近的亲人,不是父母就是子女,再不然最近的就是夫妻。为什么会吵架?吵架的原因,不外是听了口气很不好,听了很不舒服。为什么会不舒服?就是对方在指责过失的时候,往往态度语气相当的不好,令对方受不了,所以两个人才会吵架。这里就提到人与人之间,如果在规过劝善的时候,要懂得善巧方便,要抓到适当的时机。你如果没有抓好时机,让他很难堪,就会伤害到他的自尊。所以一定要记得,当我们在劝勉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对方他接受的程度有多少,然后再尽我们的力量来帮助他,来规劝他。同时,一个人如果有真诚之心想要规劝别人,我们说“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时候你的语气、你的态度一定是非常虔诚,一定能感动对方会察觉说:我这样的确是过失,很感激你的劝勉。如果我们用强势、很威权的这种态度来劝勉别人,有时候反而没有办法达到规劝的目的,而且还结了怨仇,还怀恨于你。你这么凶,给他没有面子,给他现场难堪。

“善相劝,德皆建”,这个德就是我们自性里的性德,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德行,肯定都能有改过向善的这种本能,这种德行。“德皆建”,就是双方都能树立很好的德行。这就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真是好朋友、亲人是应该要讲的,我们不能见死不救、看他一步一步的堕落。如果你见死不救,你不愿意规劝,你就没办法建立你的德行。

“过不规,道两亏”,如果你看到他日益在造恶,你见死不救,你不愿意帮助他,就是“道两亏”,两边都有亏损。一个是一直往下堕落,他的道德日益沉沦;另外一个,你眼睁睁的不愿意帮助他,这样也不对。所以“过不规,道两亏”,你没有规劝别人,别人不懂得改正,这样也是有失为人的本分。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对于取舍方面,必须要明白个中的道理。取用当中要讲到“义”字。为什么要讲义?如果你今天很自私,只有自利,你就不懂得还有别人。当面对很多物品或者钱财时,你首先要分辨:我可不可以拿?我拿了以后会有哪些后果?要建立这样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是考验我们廉洁之心,我们的操守。

从最接近的日常三餐,吃饭的时候,碰到你喜欢吃的菜,会不会一直往自己的碗里装?

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会说:会。为什么?他想到的只有自己,他觉得今天的菜很好吃。长辈也说:好,那你尽量吃。这样,他就树立了很不好的习惯:他不懂得在取拿之间,要观察周遭的人有没有用到、吃到?现在明白了,大家就要从小养成多给与,少取用,少为自己而取用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品性。

有很多生活的小细节,生活的这种规范,从小父母就要让他建立起正确的观念。我们也晓得,施与愈多,你所得到也愈多。舍得、舍得,舍了就得。为什么?当你在施舍当中,你就跟人家建立结交了很多善缘。当然,在舍时,是不能求有回报的,这样才是真诚的舍啊!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将加人”,当你不管是言语或者事情要加诸于别人,譬如说你将要批评别人,要想一想对方,他是不是愿意接受你这样的批评?你这样讲他,他会不会难过?如果你自己是他,你肯定会难过。想到这里,就应该赶快停止。

“己不欲”,当你自己也不愿意别人这样来对我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停止。不管事情也好,言语也好,我们都要三思而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每一个人都不希望不好的事情、不好的言语加诸在自己的身上,以同理之心,我们就要想到别人的感受,也不应该这样加诸于别人。

每周一字:诚形声、会意字

小篆:“诚”,从言,作“信”解(见说文),是言行符合、真实无伪之意。又“成”本作“就”解,诚在“以实就人,以实自就”,故“诚”从成声。也就是以真诚待人,以真诚不欺来成就自己。

言语能够落实,必能以诚实来待人,也必然能以诚意来自我成就,这就是“诚”的意义。

至诚能感通一切,愿我们天天浸润在至诚的心行中,扫去人间一切阴霾与忧愁,日日绽放出和煦灿烂的笑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