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

第一章质量的概念

1.产品的概念:过程的结果。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

2.产品的对象:从合同中规定的产品发展到包括合同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其他一切结果。即从预期到非预期。(这是产品对象的发展过程)

3.产品的区别: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和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通常是有形产品,常被称之为货物。区别仅在量的特性,前者具有计数的特性,后者有连续的特性。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4.朱兰质量螺旋曲线:1)13个环节;2)不断改进;3)全过程管理;4)QM是社会系统工程;5)以人为主体。

“Juran质量螺旋曲线”阐

述了五个重要的概念:

1.产品质量的行程由市

场研究到销售、服务等多

个环节组成,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2.产品质量形成的环节

一环扣一环,周而复始,

不是简单的重复,是不断

上升、不断以高的过程,

所以质量是不断改进的;

3.产品质量形成是全过

程的,对质量要进行全过

程管理;

4.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

程中存放的供方、销售商

和顾客的影响,涉及企业

之外的因素,所以质量管

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5.所有的质量活动都由

人来完成,质量管理应该

以人为主体。

推动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由狭义的产品质量向广义的企业整体质量的发展。

5.顾客:内部顾客,外部顾客,及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顾客customer: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例如: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

区别: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企业的顾客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受益(害)者,包括内部及外部顾客。

联系:从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的角度来讨论顾客与质量的问题,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内部顾客(组织成员)的关注。如果内部顾客长期处于不满意的状态下,则组织也难以保证让外部顾客满意。

第二章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回顾

1.质量检验阶段的发展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详见已做习题第二章T1)——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

①质量管理仅靠检验和统计控制方法是不够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必须有一整套的组织管理工作。

②质量职能是企业全体人员的责任,企业全体人员都应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责任

③质量问题不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解决质量问题也是如此,应该在整个产品质量产生

形成、实现的全过程中都实施质量管理

④质量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而不能只考虑狭义的产品质量。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几位专家提出的观点(区别与联系):

——W.E.Deming论高层管理者的14条质量责任

(1)要使产品具有竞争力并占领市场,应把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长期目标;

(2)采用新的质量观念;

(3)消除依赖大量检查来保证质量;

(4)采购、交易不应只注重价格;

(5)持续不断地改善生产和服务系统;

(6)实行更全面、更好的在职培训;

(7)建立现代的督导方法;

(8)排除恐惧,让每个人都能有效工作;

(9)拆除部门间的壁垒;

(10)不要为达到零失效和提高生产率而给工作人员制定过多的口号、告戒和目标;(11)取消工作标准和数量化的定额;

(12)排除人们为其工作成果而自豪的障碍;

(13)鼓励自我改进,实施有力的再培训计划;

(14)采取行动完成转变(推动组织变革)。

——J.M.Juran的质量三步曲

(一)适用性质量

(二)质量三步曲

质量计划——实现质量目标的准备程序。

质量控制——对过程进行控制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改进——有助于发现更好的管理工作方式。

(三)质量螺旋(QUALITY LOOP,Spiral)

(四)80/20原则

(五)生活质量观

——A.V.Feigenbaum论TQM的10项准则

(1)质量是全公司范围的过程;

(2)质量是由顾客来评价的;

(3)质量和成本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

(4)质量成功要求个人和团队的热情和协作精神;

(5)质量是一种管理方法;

(6)质量与创新相互依赖;

(7)全面质量是一种道德规范;

(8)质量要求不断地改进;

(9)全面质量是对提高生产率的最有效的贡献者;

(10)质量是通过联系顾客和供方的全面体系来实现的。

——P.B.Crosby论质量改进的14点纲要

(1)领导亲自抓

(2)组织质量改进专门机构

(3)质量检测

(4)质量成本

(5)质量意识

(6)解决质量问题(质量改进)的行动

(7)零缺陷运动的策划

(8)教育与培训

(9)零缺陷日

(10)制定目标

(11)消除产生错误的根源

(12)表彰

(13)质量委员会

(14)重新开始

——H.J.Harrington论质量的5个定律和质量改进10个步骤

五定律:1天字第一号的问题是:顾客、顾客、顾客、顾客、顾客

2盈利的诀窍是:质量、质量、质量、质量、质量

3通向竞争胜利的步骤是:

第1步:向顾客提供超过其期望的产品;

第2步:回到第1步,但要做得更好

4管理者在过程之上工作,员工在过程之中工作

5今天要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更好

十步骤:

1高层管理者的使命感

2指挥机构

3全部管理者都要参加

4员工参与

5个人作用

6系统改进小组

7供应商参与

8系统保险

9短期质量计划和长期质量战略

10激励

第四章顾客满意管理(重点)

1.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企业效益的源泉,顾客满意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2.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重点):

全程性原则:贯穿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交付直至售后服务。

面向顾客原则:顾客需求结构、需求项目指标及权重体系、顾客主观感受调查。

持续改进原则:顾客需求的变化、CS的动态性

3.顾客满意概念: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4.顾客忠诚概念: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在满意的基础上,对某品牌或仓业作出长期购买的心理承诺,是顾客一种倾向性意识和行为的结合。它是CS的进一步发展,是企业所期望和最终追求的目标。

第七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体系要求

1.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8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过程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第八章管理职责

1.管理职责有哪些

(1)管理承诺

(2)质量方针

(3)策划

(4)职责、权限和沟通

(5)管理评审

第十章产品实现

1.产品实现的过程(详见PPT)

(1)产品实现的策划

(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3)设计和开发

(4)采购

(5)生产和服务提供

(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第十一章测量、分析和改进(没划重点也没说不考)

第十二章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指组织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的对其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也称第一方审核。

2.内部审核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事实必须以客观证据为基础,没有客观证据的任何信息,或证据不充分,或证据未经验证,都不能作为审核结论的依据。

(2)系统性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是具有系统性的体系,对其审核的活动也应具有系统性。

(3)独立性原则。

内审员应该由与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担任。内审员应该避免感情用事和偏见的影响,要尊重客观事实,排除干扰,依据客观事实作出准确的结论。

(4)抽样原则。

由于时间、人员等资源的限制,内部质量审核必然是一种抽样进行审核的活动。必须关注抽取样本的代表性,如随机抽样。

(5)保密原则。

如果由于内审员的泄密行为造成受审核方受到伤害,肉审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6)采信原则。

采信原则的要点是:

A采信的审核发现和客观证据应该是通过合法渠道正当获取的,不能“道听途说”;

B采信的审核发现和客观证据应该经过验证和由受审核方确认

(7)正面证实原则。

要是:A以事实为依据,以审核准则为准绳;B能从原因推断到结果,存在外延与内涵的一致;C时刻保持平常心态,认准内部审核目标,不过分表现自己。

3.内部审核的准则:

(1)合同,以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2)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ISO9001标准;

(4)法律法规的要求,社会的要求;

(5)特别划定的责任范围的规定。

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必须确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符合性。

比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IS09001标准的规定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运行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

2有效性。

比如,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被有效实施进行审核。

3适宜性。

比如,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活动是否适宜于既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评价。

4.内部质量审核概述:

综合评价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评价各项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有效性,同时对审核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结果可以作为组织声明自身合格的基础。

从事内部质量审核的审核员通常是本组织内部经过培训的内审员,必要时,也可请外部人员参加。

内部质量审核的理由:

1确保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2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3接受外部质量审核前的准备

4持续改进的需要

第十三章常用的几种质量管理工具(全章重点)(详见PPT第11章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分层法

2.排列图法(重中之重)

3.因果分析图法

4.调查表法

5.直方图法

6.散步图法

第十五章抽样检验

1.统计抽样方案的分类:

一、按统计抽样检验的目的分类

1.预防性抽样检验

它是在半成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抽样检验(如控制图等),其目的是及时发

现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保证整个制造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保障生产出剧蠹沈良的产品。2.验收抽样检验

它是对成批产品进行的抽样检验.其目的是确定一批产品是否可接收。它不是用于估计一批产品的质量,也不是直接控制产品的质量,而是以较低的耗费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批产品。3.监督抽样检验

它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由第三方独立对产品进行的、决定监督总体是否可通过的抽样检验。与预防性检验和验收抽样检验相比,它有许露不同的特点。

二、按统计计量方式

计数检验:对检验批中每个个体记录有无某种属性,计算共有多少个体有(或无)这种属性;或者计算每个个体中的缺陷数的检验方法叫计数检验。

计量检验:对检验批中每个个体,测量其某个定量的质量特性的检验方法叫计量检验。

三、按是否调整抽样方案分类

调整型抽样方案:有转移规则,一组抽样方案,充分利用产品的质量历史信息来调整,可降低检验的成本。

非调整型方案: 只有一个方案,没有转移规则

四、按抽样次数

一次抽样: 从批中只抽取一个样本的抽样方式。

二次抽样:是根据第一个样本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抽取第二个样本的抽样方式

多次抽样:是可能依次抽取多达K个样本的抽样方式。

序贯抽样:序贯抽样是逐个地抽取个体。但事先并不固定抽取个数的抽样方式。根据事先规定的规测,直到可以作出接受或拒收此批的决定为止,一般用于大型或贵重产品。

第十七章可靠性技术

1.可靠性分配的原则与方法:

可靠性分配: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对系统中的子系统或部件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

分配原则:

①技术水平。

②复杂程度。

③重要程度。

④任务情况。

一般还要受费用、重量、尺寸等条件的约束。总之,最终都是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来达到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分配方法:

等分配方法:本方法用于设计初期,对各单元可靠性资料掌握很少,故假定各单元条件相同。

①串联系统

②并联系统

③混联系统

第N章国内外质量奖简介(有选择题,要简单看一下)

第19章国内外质量奖简介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质量奖。比较著名的有:美国渡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MBNQA)、欧洲质量奖(EQA)、英国质量奖(UKQA)、瑞典质量奖cswoA)、新西兰国家质量奖(NZQA)、拉吉夫·甘地国家质量奖(R(;NQA)、新加坡质量奖(SQA)、加章大经营卓越奖(CAE)、日本戴明奖。

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和日本戴明奖。

我国自2001年起,也在不断探索全国范围内的质量奖评审T作,至今已形成代表我国质量类奖项最高殊荣的全国质量奖

^_^

1 卓越质量经营模式的内涵

三大质量奖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质量奖,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奖都不同程度参考了波多里奇质量奖的标准和评分方法。

^_^源自美国渡多里奇质星奖评审标准的“卓越质量经营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提出以后,“卓越质量经营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并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质量经营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

^_^卓越质量经营模式具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和框架,强调:

1.注重领导作用的发挥和企业的战略管理;

2.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要求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系统,以不断改进而达到

顾客忠诚;

3.基于事实的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

递,作用于企业经营决策,有效控制和改进,保证企业目标高效率的实现。

4.关注过程管理,包括产品<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注重过程方法的实施和统计

技术的采用}

5.通过建立企业绩效监测系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不仅关注企业自身利润等财务指

标,而且关注企业相关方的利益,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

2卓越质量经营模式与企业绩效

当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低于目标绩效时,“卓越质量经营模式”提供了一个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如果该模式与其他的绩效评价方法相结合,则拓展了企业经营绩效的内涵,引导企业走出“见木不见林”,或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缋效管理局部化和短期化的误区,致力于追求经营绩效的可持续提升。

^_^“卓越质量经营模式”对于企业绩效的改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引导企业追求相关方利益平衡。企业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经营结果,但不能仅限于企业自身的销售额和利润等财务指标,而是应该考虑与企业相关的各方的利益平衡,包括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及公众社会价值。因此,涵盖了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质量、财务绩效和市场占有牢、供应商发展、员工满意度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内涵的“卓越质量经营模式”能够引导企业追求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建立起相互的诚信关系,保证企业经营绩效持续增长。

(2)引导企业在绩效评价时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卓越质量经营模式”非

常强调引导企业把自己放在竞争的环境中制定战略,评价经营绩效的好坏。对经营绩效的评价分析,不仅要和企业制定的目标比,和原有的水平比,更重要的是与竞争对手比,与标杆企业的最佳水平比,明确自己在竞争环境中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比较找出差距进行改进,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_^(3)引导企业树立市场的前瞻意识,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水平。

“卓越质量经营模式”不仅关注对企业当前经营绩效的评价,而且注重对经营结果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例如,旨在推动我国企业确立“卓越质量经营模式”的全国质量奖评审就要求企业提供三年以上的经营绩效数据,以分析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通过对多方面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策划,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水平。

(4)引导企业建设追求可持续经营绩效的企业文化。“卓越质量经营模式的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强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行为方式,其实践贯穿于日常管理活动中。从而在这些企业中逐渐培育出一种卓越的质量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主动思考、规范科学、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9

第九章供应商关系管理(重点串讲) (recite)供应商关系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认识到采购职能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的、高增值的职能,必须配备以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2)采购部门的领导要把权力委授给那些富于想象并注意成果的人员,他们应该得到公司高层的全力支持,同时也能够得到经营单位的信任。 (3)与经营单位的战略协调一致的采购战略; (4)经营单位的管理层对于供应战略的成功实施负有责任; (5)承担采购职能的管理层对供应过程的绩效和持续改进负责; (6)组建跨职能的团队来管理货品和服务的采购; (7)保持跨职能团队持续地关注整个供应链绩效,包括总占有成本、增值机会的识别以及竞争优势的辨识和实现; (8)通过尽可能地跨越经营单位的边界来合并和分配采购活动来实现采购战略的制定、实施和管理; (9)与最终用户及在最终用户之间保持公开、诚实和经常的沟通; (10)采购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建立在经营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以事实为依据的决策过程以及一个测量系统的基础之上。 (comprehend)联合质量计划的目的 联合质量计划中一般要包括经济、技术、管理三个方面。 (comprehend)供应商关系计划的含义 供应商关系的计划是指有关识别顾客需要、分析和制定满足这些需要的供应策略方面的活动。计划过程的关键输出之一是形成一个详细描述对象商品的顾客总占有成本的初始模型。因此,在整个计划过程中还会要求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simple apply)制定供应商关系计划的步骤 (1)整理汇编有关组织过去的、当前的和未来的采购活动的各种文件资料; (2)从采购活动中识别那些对于企业经营既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又有很高费用的商品; (3)针对该商品组建跨职能的团队,团队中要包括顾客的代表,还要包括公司职能部门的代表,如技术、采购、质量、财务等。该团队的使命是明确顾客对该商品的供应需要并制定能够满足此 需要的供应策略。 (4)通过数据收集、调查和其他的需要评估活动来确定顾客的供应需要; (5)分析供应行业的结构、能力和趋势; (6)分析商品的总占有成本的成本构成; (7)将顾客的需要转化为一个供应过程,该过程将使顾客满意并提供管理和优化总占有成本的机会; (8)获得管理当局的批准以将所制定的供应策略转入运作部门加以实施。 (comprehend)供应商控制的要求

自学考试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全

自考“质量管理学” 名词解释题汇总(1) 1、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 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 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 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 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 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 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 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 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 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 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 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质量管理学试题答案(1)知识讲解

质量管理学 一、理解卓越绩效模式要点 卓越绩效模式指的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方方面面无短板,持续保持竞争力,管理成熟,方法多样,理念先进。绩效:在公司战略领导下,进行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激励,并不断循环。 模式=理念+系统+方法。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一:大质量,强调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要求。 卓越绩效的实质,卓越绩效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一种实施框架,是对以往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是经营质量的管理标准的成功途径,事实上的企业管理国际标准。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二:利益相关方、长短期利益的平衡。 五大利益相关方指的是: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卓越绩效模式要求均衡地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卓越绩效是一种卓越经营的哲学和方法,旨在使五大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为五大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追求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赢。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三:非规定性、开放性和发展的管理框架 卓越绩效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种构建企业TQM、追求卓越的有效的系统管理框架,对于框架的要求是非规定性的,企业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四:诊断式的评价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要的改进;而管理体系审核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重在发现与规定要求的偏差。 卓越绩效模式为测评组织TQM的实施,测评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提出了一个测量诊断仪。管理就是不断地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固化的过程,固化成文件、制度、程序、标准等,使之可以重复持续地进行。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五:学习循环,突破自我,超越对手和标杆,追求卓越。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绩效管理是主线。 领导是关键,战略作导向,关注两个面:外面市场、里面顾客,资源是基础,测量分析与改进不间断,以卓越的过程使得卓越的结果得实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自考_00153质量管理学_完美版_重点小抄_已排版

名词解释 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 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13、三全一多样: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它是指: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14、标准:国家标准GB/T 39351—83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 准则和依据”。 15、标准化:国家标准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 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 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6、质量信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 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处理的各种情报资料。它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也是一项 重要的资源。 17、产品责任:制造者、销售者对用户使用该产品造成的伤亡、损害事故所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8、质量成本: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 达到既定的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和质量体系 有效性的依据。 19、直接质量成本: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一般由 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四个部分组成。 20、 GB/T19000系列标准:GB/T 19000系列标准是我国等同采用ISO 9000 系列标准而制定的。又称为双编号系列国家标准,写作GB/T19000一ISO 9000. 其标准名称为《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它是一套精心设计、结构严谨、定义明 确、内容具体和实用性强的管理标准,它包括“两个指南”和“三种质量保证模 式”。“两个指南”是指一头一尾两个标准,即GB/T19000.1一ISO9000——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和GB/T19004.1一ISO 9004—1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三种保证模式”是指GB/T19001一IS09001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GB/ T 19002 一ISO 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和GB/T 19003一ISO 9003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21、 ISO 9000族: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TCl76 指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目前,这些标准 包括:IS09000至IS09004的所有国际标准和各分标准;ISO 10001至ISO 10020 的所有国际标准和分标准;ISO 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ISO 9000族描述了质量体系包括的要素,而不是描述某一具体组织如何实施这些要素, 它们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所制约,只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南和为质量保证提 供通用的质量要求。 22、间接质量成本:在直接质量成本基础上进一步引伸和扩展,涉及制造和 销售过程以外的企业活动。一般包括:无形的质量成本、,使用质量成本、供应 商质量成本和设备质量成本等。 23、内部故障成本:企业内部由于生产的产品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和处理 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它一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费、复检和筛选费、 停工损失、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24、外部故障成本:在销售和使用中发现产品缺陷而产生的由制造企业支付 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它一般包括:保修费、索赔费、诉讼费、退货费、降价费等。 25、鉴定成本:在“一次交验合格”的情况下,为检验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 切费用。它通常包括:进货测试费、工序和成品检验费、在库物资复检费、对测 试设备的评价费、质量评审费等。 26、预防成本:为了防止质量缺陷发生,保证产品质量,使故障成本和鉴定 成本最低而耗费的费用。它通常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费、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费、 工序控制费、产品评审费、质量信息费、质量管理实施费等。 27、废品损失:制造的产品在经济上已不值得修复利用而发生的损失。 28、返工费:修复次品使之达到合格品的使用价值而支出的费用。 29、复检和筛选费:返修品的检验费、试验费,库存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检 验费、试验费,抽检退回来的不合格品的筛选费等。 30、停工损失: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停工损失。 31、索赔费: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或其它有关的协议、承诺,赔偿顾客因产品 质量问题而蒙受的经济损失所支出的费用。 32、诉讼费:为了证明顾客向法院提出的产品质量申述是否确实由于产品质 量所致,企业派出专人调查和处理该项诉讼案所支出的费用。 33、保修费: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或其它有关的协议、承诺,在保修期内对顾 客提供技术服务的费用。 34、不合格品处理费:处理不合格品所花的人工、材料和设备费用。 35、退货费: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退货、换货所支出的费用。 36、进货测试费:鉴定和评价外购原材料、半成品、工具、量具、配套件等 的质量而发生的检验和试验费用。 37、在库物资复检费:对各种库存的材料、工装、半成品、成品等作定期检 验、试验和维护保养的费用。 38、工序和成品检验费: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 验费用。 39、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对在用的仪器、仪表、工具、量具、计量基准等进 行的日常维护保养、“周期检定”是计量标准中的专用术语等使之保持标准质量状 态而支出的费用。 40、质量评审费:确定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审费用。 41、产品评审费:设计方案评价、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等所发生的费用。 42、质量计划编制费:制定企业质量计划等方面的费用。 43、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费: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一切培训教育活动费用。 44、工序控制费: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而对工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评价以及 制定工序质量分析表、建立控制点、使用控制图等方面的费用。 45、质量信息费:收集、整理、分析、保存全部质量信息的费用。 简答题 1、为什么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1)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 品及服务是企业竞争力的载体(2)质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3)质量是企业经营 素质的体现 2、我国的质量状况可概括为五方面:①质量问题令人担忧②假冒伪劣屡禁不止 ③质量管理严重滑坡④优难胜、劣不汰现象十分突出⑤监督乏力,有效手段不足 3、《质量振兴纲要》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质量振兴的主要目标:经过5至15年 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我国的 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一总体目标包括提高主要产业 的整体素质、提高重点产品实质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等四方面的具 体目标。 4、缺陷与不合格的区别:ISO9000:2000将“缺陷”定义为“未满足与预期或 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并指出与不合格具有关联关系。缺陷的定义强调与“用途有 关的要求”,显然,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现缺陷,并且会涉及到缺陷的 责任问题。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未满足,那是不合格,不是缺陷。如未满足安全法 规要求、环保法规要求等,也是不合格。要求来自顾客、来自适用法规、来自组织 规定,而用途来自产品本身并经由实现产品者提出用途指南。 5、体系和过程的关系:体系是由过程构成的,体系的目标是通过过程结果的积 累和调整而实现的。过程是由活动组成的,过程的目标是通过活动结果的积累和调 整而实现的。体系、过程和活动三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具有共同之处(如三者都 有输入和输出)。有的只是为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种秩序,而把所研究的 事物视为体系(系统)或过程或活动。如:我们研究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把产 品实现看作一个过程,把设计和开发看作一项活动等。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 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主要表现在:①高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成效;②高质量会意味着更低的成本;③高质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④全面质量管理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⑤全面质量管理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雇员。 12、当前,质量正在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13、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4、质量成本可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15、内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前发现的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废品损失;②返工费;③复检和筛选费;④停工损失;⑤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16、外部故障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保修费;②索赔费;③诉讼费;④退货费;⑤降价费等。 17、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成反比。 18、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有:①质量成本法,这一方法着重于质量成本分析;②过程成本法; ③质量损失法 19、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56年美国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

00153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1)

00153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1)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主要表现在:①高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成效;②高质量会意味着更低的成本;③高质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④全面质量管理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⑤全面质量管理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雇员。 12、当前,质量正在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13、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4、质量成本可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15、内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前发现的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废品损失;②返工费;③复检和筛选费;④停工损失;⑤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16、外部故障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保修费;②索赔费;③诉讼费;④退货费;⑤降价费等。 17、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成反比。 18、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有:①质量成本法,这一方法着重于质量成本分析;②过程成本法;③质量损失法 19、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56年美国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 20、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三全”管理。即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质量。 第二章 1、朱兰主编的《质量控制手册》被人们称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圣经”。 2、休哈特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被人们称为“现代质量控制之父”。 3、石川馨在质量管理领域的贡献之一是开发了在欧美被称为石川图的因果图。 4、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准则中体现了11种核心价值观:(1)具有远见的领导(2)顾客驱动的卓越(3)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对雇员和合作伙伴的重视(5)敏捷性(6)注重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注重结果与创造价值(11)系统的视野。 5、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核心标准有:①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②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③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质量奖、TQM、ISO9000之间的关系。①TQM或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最大的概念。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做法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这些奖项均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讲,称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各种评奖准则可以看作TQM的具体实施细则。②卓越绩效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与ISO9001的关系与ISO9004的关系。就基本目的而言,ISO9000族标准的目的旨在促进企业间及国际间的贸易活动。③ISO9001是关于质量体系要求的一个标准,用于双方合同或第三方认证的场合。与这一角色相对应,ISO9001只是关注那些最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的职能。它不涉及经济效果和成本效率这样的问题,而只是涉及那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特定的人事方面和特定的销售及营销方面。因此,ISO9001的范围比卓越绩效模式或是质量奖的范围要窄。 7、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②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③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

2019年4月统考真题答案 00153质量管理学(一)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质量管理(一) (课程代码0015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 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心理方面的特性是(C ) A.手表的防水 B.耐用品的可维持性 C.服装的式样 D.汽车的牵引力 2.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A ) A.质量 B.产品 C.过程 D.管理 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A ) A.戴明 B.休哈特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4.下列质量奖项中属于竞争性的质量奖的是(D ) A.欧洲质量奖 B.日本的戴明质量奖 C.中国国家质量奖 D.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5.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C ) A.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B.产品的研发 C.识别和细分顾客 D.产品的销售 6.下列不属于顾客满意度决定因素的是(D ) A.顾客感知质量 B.顾客期望 C.顾客感知价值 D.顾客抱怨 7.反映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这指的是(A ) A.组织使命 B.核心价值观 C.愿景 D.组织的社会责任 8.管理者将社会责任扩展到顾客和供应商方面,这是社会贵任发展的(C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9.下列人员招聘渠道中风险小、成本低,有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是(B ) A.广告招聘 B.内部招聘

质量管理学重点

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 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

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13、三全一多样: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它是指: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14、标准:国家标准GB/T 39351—83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15、标准化:国家标准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16、质量信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处理的各种情报资料。它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17、产品责任:制造者、销售者对用户使用该产品造成的伤亡、损害事故所应承担的法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产品质量 2、产品 3、质量职能 4、质量螺旋 5、全面质量管理 6、质量改进 7、缺陷 8、质量 9、质量认证10、控制图11、6sigma管理12、第二方审核13、控制图第一类错误14、抽样检验15、合格质量水平16、质量成本17、质量机能展开1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9、服务20、服务质量21、服务质量环22、服务蓝图(服务图)23、兴趣点质量24、顾客需要25、顾客需求26、质量屋27、顾客满意28、合格质量水平A Q L 29、生产者风险PR 30、LTPD 31、消费者风险CR 二、简答题 1、简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进步和存在问题。 2、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3、简述PDCA循环的步骤和特点。P186 4、简述质量审核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分别按照审核对象、审核方不同进行的分类。88 5、对一个组织而言,什么是其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的区别与联系是 什么? 6、ISO9000族标准提出哪些质量管理原则?其中又以哪一条原则为核心?为什么?56 7、简述ISO9001:2000与ISO9004:2000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54、82 8、何谓顾客、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9、如何理解质量成本与其他会计成本的区别? 10、如何理解质量成本的含义及构成?331 10、抽样检验中隐含哪些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 11、如何理解“顾客意见的多少并不是衡量产品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 12、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3、试画出服务蓝图并简述其意义。P388 14、结合实例描述服务质量的二个内容和三个来源。P364 15、试述服务全过程包括哪三个主要过程及主要职能。P382 三、计算题 1、工序能力分析(P228~235); 2、控制图分析(平均值-极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公式); 3、用J.M.cameron抽检表,计算(n C)抽检方案(P318); 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1’x 20 =20’ 2、判断并改正2’x 10 =20’ 3、应用题10’ 4、名词解释2’x 5=10’ 5、简答题5’x 5=25’ 6、计算题7’x1+8’x1=15’2019.5.21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一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期末小测(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 A.管理 B.控制 C.质量 D.评审 2.“在质量大提的保护下生活”是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提出的。朱兰是___。 A.英国人 B.美国人 C.日本人 D.中国人 3.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_____。 A.GB/T19000—ISO9000 B.ISO9000 C.GB/T—19000.1—ISO9000-1 D.GB/T19002—ISO9002 4.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____。 A.根本环节 B.关键环节 C.首要环节 D.最终环节 5.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_____。 A.质量体系 B.质量职能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6.销售后的质量管理主要指的是_____。 A.售后的附加利益 B.售后信息反馈 C.售后服务 D.售后消费引导 7.在PDCA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_____。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8.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技术是_____。 A.树图 B.因果图 C.亲和图 D.矩阵图 9.企业赢得“货币选票”的最基本条件就是______。 A.赢利 B.品牌 C.特色 D.质量 10.190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即用BS字母组成的_____。 A.风筝标志 B.蝴蝶标志 C.小鸟标志 D.钻石标志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标准化 2.质量体系 3.质量控制点 4.因果图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成本质量的构成。 2.简述成本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3.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在企业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系列标准。

质量管理学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 1、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是戴明。 2、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三部曲是: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3、美国和日本的国家质量奖分别是美国波多里奇奖日本戴明奖。 4、田口玄一提出的产品设计优化过程的“三次设计法”的三个阶段是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值为质量标准(公差范围)T与过5、6σ标准所对应的产品过程能力指数C P 程能力6σ的比值。 6、质量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传统质量检验阶段现代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国际化。 7、质量成本的构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损失)成本外部故障(损失)成本。 8、写出三种常用的设计质量控制技术:田口方法 QFD FTA故障树、TRIZ(写三种就可)。 9、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有很多,请写出四种排列图、直方图、散布图、因果图。 10、QFD的全称是 Quality FunctionDeployment,中文含义是质量功能展开。 11、质量改进中的5W1H通常是指when where why who、 what how 12、常见的计量控制图有均值—极差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13、质量改进三部曲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 二、选择 1、在60年代以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引起世界各国瞩目的国家是(B)。 A.美国 B.日本 C.瑞典 D.德国 2、一线员工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是 ( A )。 A、QC小组 B、班组 C、项目小组 D、黑带 3、标准差σ的大小是说明(A )。 A数据分散程度 B数据大小 C工序能力大小 D检查精度 4、鱼骨图的发明者是( B )。 A休哈特 B石川馨 C赤尾洋二 D戴明 5、摩托罗拉公司确立的质量改进目标,就是要将百万机会缺陷数降至( D )。A.233 B.150 C.68 D.3.4 6、戴明奖是哪一国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 (C) A、美国 B、欧洲 C、日本 D、英国 7、频数直方图中长方形的高度表示( B ) A数据范围的间隔 B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C数据的极差 D组距 8、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中“T”指(A) A产品的公差范围B产品的标准差C质量数据分布中心D中心偏移量

00153质量管理(一)复习资料

00153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 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13、三全一多样: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它是指: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14、标准:国家标准GB/T 39351—83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5、标准化:国家标准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6、质量信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处理的各种情报资料。它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17、产品责任:制造者、销售者对用户使用该产品造成的伤亡、损害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8、质量成本: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

项目质量管理复习题含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项目质量管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从最初的接触到交付过程一个项目与客户关系发展的目标的描述哪一项最为贴切(B )A.适用 B.客户满意 C.与要求一致 D.与目的相一致 2. 多数质量问题( C ) A.在具有多种质量职责的质量部产生 B.在车间产生因为有废品及产品返工 C.是对潜在质量改进意见的管理不够重视引起的 D.如果现场质检员对其工作进行认真检查的活就可避免 3. 质量控制通常是由谁来实施的( C ) A.QA人员 B.项目团队 C.操作人员 D.项目管理部 4. 未达到项目质量目标的风险是(D ) A.通过控制而减少 B.可被认为是一种长期风险 C.可在产品及服务的服役期内反映出来 D.以上都对 5. 产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首先应考虑的是了解(D ) A.产品性能及特殊参数的概率 B.产品发挥其应有功能的能力 C.使用现有参数生产出该产品的能力 D.产品在其使用寿命期应提供的功能6. 现代质量管理和现代项目管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都是为了(D ) A.客户满意 B.在检查的基础上预防 C.管理责任 D.都正确 二、名词解释 1、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答: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项目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 2、工序能力 答: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所谓稳定状态,是指按照有关标准要求提供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的加工成果,本工序按作业规程规定实施并在形成工序质量的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 3、项目质量控制 答:根据质量控制的概念,项目质量控制可定义为: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项目质量要求表现为项目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顾客及相关方要求。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项目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 三、简答题 1、全面质量管理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要强化几种重要的思想: 答: 1)质量效益的思想 2)以人为本的思想 3)预防为主的思想 4)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思想 5)注重过程的思想

集团公司全面质量管理方案计划学习知识重点归纳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章质量 1.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 对质量的两种解释P5 一种是质量意味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的哪些产品特征,提高质量旨在顾客满意,从而实现收益增加。另一种理解是,质量意味着合格或没有缺陷,提高质量通常会使成本降低。 第一种质量是顾客满意的源泉,第二种质量则是顾客不满的原因。 3.质量特性 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 4、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 5、软件产品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6、流程性材料质量属性: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外观 7、服务质量特性: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文明性 8、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魅力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必须质量特性: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10、质量的意义:1、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2)从质量和员工的关系看,提高质量有利于员工的发展 3)从质量和顾客的关系看,提高质量是顾客满意的保证 4)从质量和其他相关关系看,企业只有合法经营并持续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企业才会持续发展,缴纳更多的税收,供应商也会有持续经营的机会。 11、质量的对象是产品和服务 质量要求:符合规范------>适用性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大质量(广义的质量)第二章质量管理 1、朱兰质量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2、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计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 3、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把关)、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事前预防)、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第三章质量文化 1、组织文化三个层次的结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 2、正泰电气组织文化: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 3、质量文化核心:满足要求,利己利人,承担责任,诚信守法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4、质量管理的八原则:以顾客为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ISO9000族标准的四项核心标准分别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9011《质量和(或)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为什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满足组织内部进行质量管理的要求;2、满足顾客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