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酶工程复习重点

酶工程复习重点

酶工程复习重点
酶工程复习重点

一酶和酶工程概论

1.酶工程: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

2.应用领域:食品工业轻工业医药工业酶的应用:用于治疗疾病用于加工和生产一些产品用于化验和水质监测用于生物工程的其他分支领域

二酶学基础1酶: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分子,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的分类:蛋白酶类六大类①氧化还原酶类②转移酶类3水解酶类4裂合酶类5异构酶类6连接酶类

2酶系统分类编号EC 类. 亚类. 小类. 序号

3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专一性: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反应的特性。

按专一性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绝对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进行一种反应如脲酶催化尿素的分解反应

4不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共价地连接到酶分子的必需基团上,阻碍了底物的结合或破坏了酶的催化基团不能用透析或稀释的方法除去抑制剂,酶活性难以恢复。不可逆抑制作用与时间有关

5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蛋白以解离平衡为基础,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引起酶活性暂时性丧失抑制剂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透析等)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复酶的活性。可逆抑制作用与时间无关.

6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7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

⑴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不一定与底物的分子结构类似;

⑵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位点结合;

⑶抑制剂对酶与底物的结合无影响,故底物浓度的改变对抑制程度无影响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

⑷动力学参数:Km值不变,Vm值降低。

8反竞争性抑制的特点:

⑴反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不一定与底物的分子结构类似;

⑵抑制剂与底物可同时与酶的不同部位结合;

⑶必须有底物存在,抑制剂才能对酶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抑制程度取决与抑制剂的浓度及底物的浓度

⑷动力学参数:Km减小,Vm降低。

9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反应的初速度,它是定量表征酶催化能力的指标

第三章酶的生物合成与发酵生产

1应用微生物来开发酶的优点

1、微生物种类多,酶种丰富;

2、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易提取酶,特别是胞外酶;

3、微生物培养基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4、可采用微电脑等新技术,控制酶发酵生产过程;

5、可利用以基因工程为主的近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菌种,增加酶的产率和开发新酶种。

2、酶发酵生产的类型1、液体深层发酵:液体培养基,经灭菌、冷却后,接入产酶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酵。

2、固体培养发酵培养基以麸皮、米糠等为主要原料,经灭菌后,接入产酶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发酵。

3、固定化细胞发酵(70年代后期发展)将细胞固定在载体上后,进行发酵生产。

4、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80年代中期发展)原生质体是指除去了细胞壁的微生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3酶的生物合成模式可发分为4种类型:

(1)同步合成型(2)延续合成型(3)中期合成型(4)滞后合成型

4选择与改造选择:在酶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酶产率和缩短发酵周期,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延续合成型改造非理想模式:在细胞选育上下功夫,并适当调节工艺条件:(1)同步合成型:适当降低发酵温度,尽量提高酶所对应的mRNA的稳定性。2)中期合成型要从解除阻遏和提高mRNA的稳定性两方面进行努力(3)滞后合成型在发酵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甚至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使酶的合成提早开始。

四酶的分离与纯化1酶分离纯化的目标:使酶制剂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和最高纯度

2酶破碎方法1)机械破碎2)物理破碎3)化学破碎4)酶解破碎

3、酶的分离方法沉淀分离离心分离过滤与膜分离层析分离电泳分离萃取分离

4亲和层习析原理:专一又可逆亲和力的生物分子对:

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助因子抗原与抗体酶RNA与互补的RNA分子或片段

5固定相: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及聚丙烯酰胺。流动相:含有欲分离物质的混合液

6根据欲分离组分与配基的结合特性,亲和层析分:共价亲和层析疏水层析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免疫亲和层析染料亲和层析凝集素亲和层析

7双水相萃取

双水相:高聚物—高聚物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ex);

高聚物——无机盐PEG/磷酸盐PEG/硫酸铵因两相均含有较多的水,所以称之为双水相8超临界流体特点:密度接近液体--萃取能力强粘度接近气体--传质性能好

常用萃取剂极性萃取剂:乙醇、甲醇、水(难)非极性萃取剂:二氧化碳(易)

五酶与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1游离酶使用中的局限性1. 稳定性差 2. 提取纯化繁琐,价格昂贵;难以重复使用,成本高3. 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酶反应后成为杂质)

2 固定化酶优点1增加了酶的稳定性2能降低酶的总体费用3酶的分离和回收变得容易,并可重复使用4使反应过程的连续操作成为可能5反应产物也易于提取纯化6有利于过程设计和优化7拓广了酶的应用范围(多酶系统的酶反应,非水相酶反应,生物传感器探头等)3固定化酶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地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4固定化细胞(原生质体)指被限制自由移动的细胞,即细胞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约束或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但细胞仍保留催化活性并具有能被反复或连续使用的活力

5酶的固定化技术(一)吸附法

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胞与载体之间的吸引力(范德华力、离子键和氢键),使细胞固定在载体上,常用的吸附剂有玻璃、陶瓷、硅藻土、多孔塑料、中空纤维等

此外还可利用专一的亲和力来固定细胞

优点: 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会引起酶的变性失活载体廉价易得,且可反复利用

缺点:结合相当弱酶的非特异性吸附常常会引起部分或全部失活每年高浓度盐溶液或底物溶液可加速蛋白质的脱附。当要求酶的固定绝对牢靠时,采用吸附法是很不可靠的

6包埋法概念: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各种多空载体中,使酶固定的方法。可分为凝胶包埋法(网格型)和半透膜包埋法(微囊型)两种

优点:一般不需酶的AA残基进行结合反应,很少改变酶的高级结构,酶活回收率高

缺点:包埋时发生化学聚合反应,酶易失活,须巧妙设计反应条件。另外网格结构影响底物和产物的扩散,有时,这种扩散会导致酶动力学行为的改变,所以此法只适合于小分子底物

和产物的酶

7交联法

8 化学共价法共价法的特点

①酶和载体的结合比较牢固,酶不易脱落。故使用的半衰期较长②制备条件复杂,反应剧烈,易引起酶蛋白高级结构发生变化③制备得到的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一般在50%左右

④载体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经得起一定的pH,浓度的改变.

六酶的分子修饰和改造

1酶化学修饰:指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的过程

2酶的化学修饰原因1稳定性不够,不能适应大量生产条件的需要。2作用的最适条件不符。3酶的主要动力学性质的不适应。4临床应用的特殊要求。

3酶分子定向进化的基本原理酶分子定向进化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经存在的亲本酶(天然的或者人为获得的)出发经过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构建一个人工突变酶库,通过筛选最终获得预期的具有某些特性的进化酶。

4定向进化是一个由构建突变体库,突变体表达,表达后筛选三个步骤组成的循环递进过程,需要:a产生包含大量带有微量有利突变的突变体的文库;b突变体应能在适当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体内进行功能的表达;c必须有一种灵敏的筛选方法,能反映出由一个氨基酸的置换而引起的预期性状的较小提高。

第七章酶的非水相催化

1溶剂极性参数(lgP)的意义: P表示溶剂在正辛醇/水两相体系中分配系数,通常用其对数形式表示,即lgP

溶剂的lgP值越大,其极性越小,疏水性越强反之,溶剂的lgP值越小,其极性越大,疏水性越低

lgP< 2 的极性溶剂中,由于溶剂极性强,易夺取酶分子表面水层而降低酶的活力

lgP> 4,酶具有较高活力,此类溶剂较理想

2

选择2 ≤lgP≤5 的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最适宜

2有机相中酶催化特性改变(什么原因?)

有机溶剂的存在,改变了疏水相互作用的精细平衡,从而影响到酶的结合部位

有机溶剂改变了底物的存在状态(亲水/ 疏水)

影响a底物特异性b立体选择性c区域选择性d化学键选择性e热稳定性、pH 特性

3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疏水性较强的底物易反应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中,疏水性较弱的底物易反应.第九章酶反应器

1定义:通常将用于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容器及其附属设备称为酶反应器。

作用:使酶得到合理的应用,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2按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搅拌罐式反应器a填充床式反应器b流化床反应器c鼓泡式反应器d膜反应器e喷射式反应器

3按操作方式分为:a分批式反应b连续式反应c流加分批式反应

结构和操作方式结合一起分为:a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CSTR b分批搅拌罐式反应器BSTR等

4分批搅拌罐式反应器既可以用于游离酶的催化反应,又可以用于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优点:a设备简单,操作容易,酶与底物b混合均匀,传质阻力较小,反应较为完全,反应条件容易调节控制。缺点:a用于游离酶,酶难以回收。

b用于固定化酶,反应器利用率较低,而且可能对固定化酶的结构造成破坏。

5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只适用于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优点:a设计简单、操作简便b反应

条件容易调节控制底物与固定化酶接触较好c传质阻力较小d反应器的利用率较高。e需注意控制好搅拌速度,以免由于强烈搅拌所产生的剪切力使固定化酶的结构受到破坏。

6填充床式反应器是将酶固定化后,填充到柱式反应容器中而制成的一种反应器。

适用于固定化酶进行催化反应优点: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b单位体积反应床的固定化酶密度大c可以提高酶催化反应的速度缺点:底层固定化酶颗粒所受压力较大,容易引起固定化酶颗粒的变形或破碎。

7流化床反应器。优点:a混合均匀b传质和传热效果好c温度和pH值易于调节控制d不易堵塞对黏度较大的反应液也可进行催化反应缺点:需要较高的流速才能维持粒子的充分流态化,而且固定化酶颗粒易于被破坏,流体动力学变化较大,参数复杂,放大较为困难。8鼓泡式反应器。可以用于连续反应,也可用于分批反应。优点结构简单a操作方便剪切力小b物质与热量的传递效率高是有气体参与的酶催化反应中常用的一种反应器

9膜反应器分类a平板型b螺旋型c管型d中空纤维型e转盘型

优点:集反应与分离于一体,利于连续化生产。缺点:经过长时间使用,酶或其他杂质

会被吸附在膜上,造成膜透过性降低,而且清洗困难。

11喷射式反应器利用高压蒸汽的喷射作用,实现酶与底物的混合,进行高温短时催化反应。适用于耐高温游离酶的连续催化反应优点:a结构简单体积小混合均匀b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整理#(精选.)

第一章 1.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酶学研究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推广应用,使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科学技术。 2.化学酶工程:指自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及化学人工酶的研究和应用 3.生物酶工程:是酶学和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的产物,亦称高级酶工程。 4.酶工程的组成部分? 答:酶工程主要指自然酶和工程酶(经化学修饰、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改造的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内容包括:酶的产生;酶的分离纯化;酶的改造;生物反应器。5.酶的结构特点? 答:虽然少数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已经鉴定,但几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因而酶必然具有蛋白质四级结构形式。其中一级结构是指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的共价骨架;二级结构为在一级结构中相近的氨基酸残基间由氢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带有螺旋、折叠、转角、卷曲等细微结构;三级结构系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子盘区以形成包括主侧链的专一性三维排列;四级结构是指低聚蛋白中各折叠多肽链在空间的专一性三维排列。具有低聚蛋白结构的酶(寡聚酶)必须具有正确的四级结构才有活性。具有活性的酶都是球蛋白,即被广泛折叠、结构紧密的多肽链,其氨基酸亲水基团在外表,而疏水基团向内。 6.酶活性中心:是酶结合底物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通常是整个酶分子中相当小的一部分,它是由在线性多肽链中可能相隔很远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三维实体。 7.酶作用机制有哪几种学说? 答:锁和钥匙模型、诱导契合模型 8.酶催化活力的影响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等。 9.酶的分离纯化的初步分离纯化的步骤? 答:(一)材料的选择和细胞抽提液的制备 1.材料的选择:目的蛋白含量要高,而且容易获得 2.细胞破碎方法及细胞抽提液的制备。为了确保可溶性细胞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应当使用类似于生理条件下的缓冲液。动物组织和器官要尽可能除去结缔组织和脂肪、切碎后放人捣碎机中。完全破碎酵母和细菌细胞。 3.膜蛋白的释放:膜蛋白存在于细胞膜或有关细胞器的膜上。按其所在位置大体可分为外周 蛋白和固有蛋白两种类型 4.胞外酶的分离:胞外酶是在微生物发酵时分泌到发酵液中的。发酵后可通过离心或过滤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弃去,所得发酵清液通常要适当浓缩,然后再作进一步纯化。目前常用的浓缩方法是超滤法。 (二)蛋白质的浓缩和脱盐 浓缩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干胶吸附法、渗透浓缩法、超滤浓缩法

酶工程 试题及答案

共三套 《酶工程》试题一: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3、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4、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5、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6、膜分离过程中,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分或分子通过,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7、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8、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9、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10、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__________,英文则为__________,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__________酶结晶,并指出__________是蛋白质。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_。在微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__________菌,后者属于__________菌。 4、1960年,查柯柏(Jacob)和莫洛德(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认为DNA分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操纵基因、调节基因、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基因。 5、1961年,国际酶委会规定的酶活力单位为:在特定的条件下(25oC,PH及底物浓度为最适宜)__________,催化__________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__________为一个国际单位,即1IU。 6、酶分子修饰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酶的性能,即提高酶的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 7、酶的生产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借助__________使__________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 9、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中,根据目的酶与杂质分子大小差别有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三种。 10、由于各种分子形成结晶条件的不同,也由于变性的蛋白质和酶不能形成结晶,因此酶结晶既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 三、名词术语的解释与区别(每组6分,共30分) 1、酶生物合成中的转录与翻译 2、诱导与阻遏 3、酶回收率与酶纯化比(纯度提高比) 4、酶的变性与酶的失活

蛋白质酶工程课堂问题整理

蛋白质酶工程,课堂提问整理 第一章 1、酶:酶是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 2、酶工程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酶的生产,酶的改性,酶的应用 3、蛋白类酶可以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如图) 4、酶的命名有两种方法:系统名(包括所有底物的名称和反应类型)、 惯用名(只取一个较重要的底物名称和反应类型) 判断: (1)寡聚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亚基牢固地联在一起,单个 亚基没有催化活性。亚基之间以非共价键结合。(√) (2)酶活力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 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3)青霉素酰化酶不但能催化青霉素侧链的水解作用,而且也能催化逆反应。(√) (4)不同细胞最适PH不同,细胞产酶的最适PH与生长最适PH往往有所不同,同一种细胞,生产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 5、酶的必需基团包括:(如图) 6、酶的专一性: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可分为结 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7、温度对酶的双重影响: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升高;由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温度升高,可引起酶的变性,从而反应速度降低。 8、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 9、最适PH: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的环境pH。 10、酶促反应速度: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11、酶活力测定的一般步骤:(P8 )1. 根据酶催化的专一性,选择适宜的底物,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 2. 根据酶的动力学性质,确定酶催化反应的温度、pH、底物浓度、激活剂浓度等反应条件。 3. 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均匀,适时记下反应开始的时间。 4. 反应到一定的时间,取出适量的反应液,运用各种生化检测技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 PS:酶的活力的国际单位是IU 12、酶工程:是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主要任务是通过预先设计,经过人工操作,获得所需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充分发挥其催化功能。 第二章 1.酶的生产方法:提取分离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 2.遗传密码子的特点:连续性,简并性,普遍性与特殊性 3.酶的生物合成法根据使用的细胞不同分类:微生物发酵产酶,植物细胞培养产酶,动物细胞培养产酶 4.葡萄糖效应的概念: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生长,优先利用葡萄糖。待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始利用乳糖,产生了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隔开一个生长延滞期的“二次生长现象”,这一现象称葡萄糖效应。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葡萄糖降解物阻遏了分解乳糖酶系的合成。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演示教学

第一章绪论 问题:试述木瓜蛋白酶的生产方法? 答:木瓜蛋白酶可以采用提取分离法、基因工程菌发酵法、植物细胞培养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生产。 (1)提取分离法:从木瓜的果皮中获得木瓜乳汁,通过各种分离纯化技术获得木瓜蛋白酶。 (2)发酵法:通过DNA重组技术将木瓜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获得基因工程菌,在通过基因工程菌发酵获得木瓜蛋白酶。 (3)植物细胞培养法:通过愈伤组织诱导获得木瓜细胞,在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木瓜蛋白酶。 第二章微生物发酵产酶 1、解释酶的发酵生产、酶的诱导、酶的反馈阻遏(产物阻遏)、分解代谢物阻遏。诱导物的种类? 答:酶的发酵生产: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获得所需的酶的技术过程; 酶的诱导:加进某些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开始或加速的现象,称为诱导作用; 产物阻遏(反馈阻遏):指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或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受到阻遏的现象。 分解代谢物阻遏(营养源阻遏):是指某些物质经过分解代谢产生的物质阻遏其他酶合成的现象。 诱导物的种类:诱导物一般是酶催化作用的底物或其底物类似物,有的也是反应产物。2、微生物产酶模式几种?特点?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什么? 答:(1)同步合成型特点: a.发酵开始,细胞生长,酶也开始合成,说明不受分解代谢物和终产物阻遏。 b.生长至平衡期后,酶浓度不再增长,说明mRNA很不稳定。 (2)延续合成型特点: a.该类酶一般不受分解代谢产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 b.该酶对应的mRNA是相当稳定的。 (3)中期合成型特点: a.该类酶的合成受分解代谢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 b.该酶对应的mRNA不稳定。 (4)滞后合成型特点: a.该类酶受分解代谢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作用的影响,阻遏解除后,酶才大量合成。 b.该酶对应的mRNA稳定性高。 选择:在酶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酶产率和缩短发酵周期,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延续合成型。 3、可以添加什么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答:(1)一些酶的发酵生产时要控制容易降解物质的量或添加一定量的cAMP,均可减少或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 (2)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增溶、乳化作用、润湿作用、助悬作用、起泡和消泡作用、消毒和杀菌剂。 4、根据微生物培养方式不同,酶的发酵生产有几种类型?哪种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按酶生物合成的速度把细胞中的酶分几类?酶的生物合成在转录水平的调节主要有哪三种模式?微生物细胞生长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酶工程复习题

酶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A)(答案)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 (B)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是生物催化剂 2.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 (A)转移基团 (B)传递氢 (C)传递电子 (D)(答案)决定酶的专一性 3.下列对酶活力的测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 (B)需在最适pH条件下进行 (C)(答案)按国际酶学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5℃ (D)要求[S]远远小于[E] 4.下列关于酶活性部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部位的基因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C)酶活性部位的集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集团(D)(答案)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部位 5.酶的高效率在于 (A)增加活化能 (B)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C)增加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D)(答案)降低活化能

6.作为催化剂的酶分子,具有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 (A)增高反应活化能 (B)(答案)降低反应活化能 (C)增高产物能量水平 (D)降低产物能量水平 二、填空题 1.酶和菌体固定化的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吸附法、结合法、交联法和热处理法 2.系统命名法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将酶分为6大类。即1、氧化还原酶;2、转移酶; 3、水解酶; 4、裂合酶; 5、异构酶; 6、合成酶(或称连接酶)。 3.酶分子修饰中,经过修饰的酶的特性会改变,即可提高酶活力,增加稳定性或降低抗原性。 4.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5.酶的特点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酶具有高的作用专一性;其化学本质具有蛋白质性质。 6.常用产酶菌有细菌(大肠杆菌);霉菌(黑曲酶;青酶;木酶;根酶);放线菌(链酶菌);酵母等。 7.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 8.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9. 酶的生产方法有提取法,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 10.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 11. 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中,根据目的酶与杂质分子大小差别有凝胶过滤法,超滤法和超离心法三种。 12.酶的特点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酶具有高的作用专一性;其化学本质具有蛋白质性质。 13.在酶的发酵生产中,培养基要从营养的角度考虑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的调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酶活力: 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 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力愈高,反之活力愈低。2.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 作用的性质,一般又可分为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 3.酶的转换数: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即是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 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的一个指标。 4.酶的发酵生产:是指通过对某些特定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后,利用微生物生长发酵过程 中特定的代谢反应生成生产所需要的酶,最后通过提取纯化过程得到酶制剂的过程称为酶的发酵生产。 5.酶的反馈阻遏: 6.细胞破碎: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酶解等方法,使目标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壁得 以破坏,细胞中的目标产物得以选择性或全部释放便于后续收集和分离的过程称为细胞破碎。 7.酶的提取: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 中的过程,也称作酶的抽提,是酶分离纯化过程常用的手段之一。 8.沉淀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使溶液中某种溶质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沉淀析 出,而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常用语酶的初步提取与分离。

9.层析分离: 亦称色谱分离,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 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为流动相)并使各组分由于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力的不同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10.凝胶层析: 又称为凝胶过滤,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是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 固定相,在流动相冲洗过程中混合物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凝胶微孔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依次从层析柱中分离出来,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11.亲和层析: 是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将混合物装 入层析柱中利用流动相的冲洗作用和目标分子与固定相配基亲和作用力不同而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的技术。 12.离心分离: 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大小、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的 技术过程。 13.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称为电泳。利 用不同的物质其带电性质及其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在一定的电场中它们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也不同,故此可使它们分离,电泳技术是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 14.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技术。 15.双水相萃取:双水相是指某些高聚物之间或者高聚物与无机盐之间在水中以一定的浓度 混合而形各种不相溶的两水溶液相。由于溶质在这两相的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萃取的方法称为双水相萃取。

酶工程期末复习

酶工程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酶工程:是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由酶学与化学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 2、酶的化学修饰:通过化学基团的引入或除去,使蛋白质共价结构发生改变。 3、必需水:一般将维持酶分子完整空间构象所必需的最低水含量称为必需水。 4、抗体酶: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即抗体酶。 5、别构效应: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之后,引起酶分子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或变构效应。 6、别构酶:能发生别构效应的酶称为别构酶。 7、酶活力:又称酶活性,是指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 8、比活力:也称为比活性,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一般用IU/mg 蛋白质表示。 9、生物传感器:由生物识别单元和物理转换器相结合所构成的分析仪器。 10、蛋白质工程:是以创造性能更适用的蛋白质分子为目的,以结构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为基础,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天然蛋白质分子的设计和改造。 11、酶反应器 12、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可以反复、连续使用的酶。 13、水活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体系中水的摩尔系数w χ与水活度系数w γ的乘积:w w w γχα=。 14、生物反应器:指有效利用生物反应机能的系统(场所)。 15、酶反应器:以酶或固定化酶作为催化剂进行酶促反应的装置称为酶反应器。 16、活化能:从初始反应物(初态)转化成活化状态(过渡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二、填空题 1、酶活力测定的方法有终止法和连续反应法。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量气法、同位素测定法、酶偶联分析。 2、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吸附法(物理吸附法、离子交换吸附法)、包埋法(网格包埋法、微囊型包埋法、脂质体包埋法)、共价结合(偶联)法、交联法。 3、酶活力是酶催化反应速率的指标,酶的比活力是酶制剂纯度的指标,酶的转换数是酶催化效率的指标。 4、细胞破碎的主要方法有机械法(珠磨法、高压匀浆法、超声波破碎法)、非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酶法)。 5、有机溶剂的极性系数lgP 越小,表明其极性越强,对酶活性的影响越大。 6、lgP 越大,溶剂的疏水性越强;lgP 越小,溶剂的亲水性越强。 7、酶反应器的类型根据所使用的酶,分为溶液酶反应器、固定化酶反应器。

酶工程复习题及答案(1)

《酶工程》复习 一、名词解释…………………………………………… 1 酶工程:又称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包括化学酶工程和生物酶工程。 2酶的诱导:由于加进某种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开始或者加速进行,称为酶的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 3 微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截留水中粒径在0.02~ 10m之间的颗粒物的膜分离技术。 4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5酶的非水相催化:通过改变反应介质,影响酶的表面结构和活性中心,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 6 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植物、真菌或细菌细胞。 7超滤:超滤是采用中空纤维过滤新技术,配合三级预处理过滤清除自来水中杂质;超滤微孔小于0.01微米,能彻底滤除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8 固体发酵:固态发酵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下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 二、填空题………………………………………………. 1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 2酶活力是(酶催化速度)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酶纯度)的量度指标,酶转换数是(酶催化效率)的量度指标。 3微生物产酶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合成型,(延续合成型),中期合成型,(滞后合成型)四种。 4动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生产疫苗、激素、单克隆抗体、多肽因子、酶等(功能性蛋白质)。 5细胞破碎的主要方法有机械破碎法、物理破碎法、(化学破碎法)、(酶促破碎法)。 6有机溶剂的极性系数lgP越小,表明其极性(越强),对酶活性的影响(越大)。 7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结合法、交联法、热处理法。

酶工程期末考试重点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一定条件下都能起催化作用的具有高效率和高度专一性的一类特殊蛋白质或核酸,酶能在机体内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起催化作用,使得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中。 酶工程: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是酶学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研究酶制剂大规模生产及应用所涉及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酶的应用: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获得人们所需的物质或除去不良物质,或许所需信息的技术过程. 酶的提取:又称酶的抽提,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或溶液处理含酶物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或溶液中的技术过程. 膜分离:又称膜过滤.采用各种高分子膜为过滤介质,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质分离的技术过程. 凝胶层析:又称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析等.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流动相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超临界萃取:又称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预分离物质与杂志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的分离的一种萃取技术. 酶固定化:采用各种方法,将酶与水不溶性的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酶的过程. 固定化酶: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水溶性的酶固定到特定的载体上使之成为水不溶性的酶. 非水相催化:酶在非水介质中的催化作用称为酶的非水相催化. 水活度:用体系中水的蒸汽压和相同条件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表示.水活度与溶剂的极性大小关系不大,所以采用水活度作为参数来研究有机介质中水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更为准确. 必需水:紧紧吸附在酶分子表面维持酶活化性所必需的最少水量. 反胶束体系:反胶束是在大量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含有少量的水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油包水的微小液滴. 胶束体系:胶束是在大量水溶液中含有少量与水相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便面活性剂后形成水包油的微小液滴. 酶分子修饰: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 酶反应器:酶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所需的装置称为酶反应器. 喷射式反应器:利用高压蒸汽的喷射作用实现酶与底物的混合是进行高温短时催化反应的一种反应器. 酶活力单位:是表示酶活力大小的尺度;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

酶工程复习资料

酶工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酶反应器:用于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容器和附属设备 2、pH记忆: 3、产物阻遏作用:又称酶生物合成的反馈阻遏作用,是指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或代谢途径末端的产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受到阻遏现象。 4.1酶的延续合成型:酶的生物合成在细胞的生长阶段开始,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酶还可以延续合成一段时间的生物合成模式。 4.2同步合成型:是指酶的生物合成与细菌生长同步进行的一种酶生物合成模式。 4.3中期合成型:酶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合成,细胞进入生长平衡期后,酶的生物合成也随之停止。 4.4滞后合成型:酶是在细胞进入生长平衡期后才开始生物合成并大量积累, 5、固定化细胞——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细胞。 6、电场膜分离——是在半透膜的两侧分别装上正、负电极。在电场作用下,小分子的带电物质或离子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透过半透膜,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7、催化周期:酶进行一次催化所需的时间。 8、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9、抗体酶:抗体酶又称为催化性抗体,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 10、立体异构专一性:当酶作用的底物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时,酶只能作用于异构体的一种,这种绝对专一性称为立体异构专一性。 11、微滤:又称为孔过滤,微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直径为0.2-2um,主要用于细菌、灰尘等光学显微镜可看到的颗粒物质的分离。 12、酶的比活力:是一个纯度指标,指特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蛋白质或RNA所具有的酶活。 13、膜反应器:是将酶的催化反应和半透膜的分离作用组合在一起的反应器。 14、酶电极:是由固定化酶与各种电极密切结合的传感装置。 15、氨基酸置换修饰:将酶分子上的某一个氨基酸置换成另一个氨基酸的修饰方法。 16、盐析沉淀法:是利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盐溶度条件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通过在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中性盐,使酶或杂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的过程。 17、对映体选择性:又称为立体选择性或立体异构专一性,是酶在对成体外消旋化合物中,识别一种异构体的能力大小指标 18、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和底物竞争与酶分子结合而引起的抑制作用。 19、必需水:维持酶分子完整的空间构象所需的最低含水量。 20、溶解氧:指溶解在培养基中的氧气。 21、固定化原生质体:指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的原生质体。 22、酶合成的分解代谢物阻遏:是指某些物质分解代谢的产物阻遏某些生物合成的现象。 23、酶合成的诱导:加进某些物质,使酶的合成开始或加速的进行的现象。 24、酶工程: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25、反胶束萃取:是利用反胶束将酶或蛋白质从混合液分离出来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酶工程与食品产业复习题

酶工程与食品产业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 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 3. 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 4.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5. 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 6. 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 7. 抗体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化学人工酶 8. 交联型固定化酶: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常用的双功能试剂有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双偶氮苯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 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法和 法。 12.Km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

哈工大酶工程试题答案

年级2001 专业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酶工程 2.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 4.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 6.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 8.修饰酶 9.非水酶学 10.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和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4.下面是某人对酶测定的一些数据,据此求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

10-6 10-6 10-5 10-5 10-5 10-4 10-4 10-2 酶工程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抗体酶 2.酶反应器 3.模拟酶 4.产物抑制 5.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 8.固定化酶 9.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 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 和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是,,, 。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 法 7. 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8. 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9.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 2.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 4.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回收率及纯化 倍数。

酶工程复习资料

有毒环境等极端条件下,由于酶分子空间构象的改变而引起酶的特性和功能的变化情况。b 提 高酶的催化活性,增强酶的稳定性或者是酶的催化动力学特性发生某些改变。 1. 常用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哪些?

吸附法 2. 包埋法 3. 结合法 4. 交联法 5. 热处理法 2. 何谓固定化酶?经过固定化以后,酶的特性有哪些改变? 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改变有:稳定性:固相酶的稳定性比游离酶高,主要表现在: ( 1 )热稳定性:固定化酶热稳定性较之天 然酶提高。

2 )对蛋白酶水解作用稳定性:固相酶比天然酶有更强的抵抗蛋白酶水解作用的能力。 ( 3 )对变性试剂作用的稳定性: 固相酶对各种蛋白变性剂的稳定性,一 般都比天然酶强。 ( 4 )保藏稳定性:固相酶比天然酶保存的时间更长。 最适温度: (1) 固相酶的最适温度一般比天然酶高,个别会有所降低 (2) 同种酶,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载体固定化后,其最适温度可能不同

最适 pH :酶经固定化后,其作用的最适 pH 常会发生偏移影响固定化酶最适 PH 的因素主要有 两个。 (1) 载体性质对最适 pH 影响:用带负电荷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pH 比 游离酶最适 pH 高。用带正电荷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pH 比游离酶最适 pH

低。 用不带电荷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 pH 一般不改变。 (2) 产物性质对最适 pH 影 响;若酶催化反应产物为酸性时,固定化酶最适pH 比游离酶的最适 pH 要高。若酶 催化反应产物为碱性时,固定化酶最适 pH 比游离酶的最适 PH 要低。若酶催化反应 产物为中性时,固定化酶最适 pH 不变。

酶工程考试重点(第三版)

1、酶工程的定义,研究的主要内容 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酶定向进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 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获得人们所需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的催化特性得以改进,充分发挥其催化功能。 2、酶的基本特征,酶命名的方法有哪些,蛋白类酶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作用条件温和等 每一种具体的酶都有其具体的推荐名和系统命名。推荐名是在惯用名称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和修改而成的。酶的推荐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底物名称,第二部分为催化反应的类型,后面加一个酶字,不管酶的催化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都用同一个名,如葡萄糖氧化酶,表明该酶的作用底物是葡萄糖催化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酶的系统命名更加详细更准确地反映出该酶所催化的反应。系统命名包括了酶的作用底物酶作用的基团及催化反应的类型,如上述葡萄糖氧化酶的系统命名“β-D-葡萄糖:氧1-氧化还原酶”,表明该酶所催化的反应以β-D-葡萄糖为脱氢的供体,氧为氢受体,催化作用在第一个碳原子基团上进行,所催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蛋白酶类的分类 1、按照酶催化作用的类型,将蛋白酶类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 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 2、每个大类中,按照酶作用的底物、化学键或者基团的不同,分为若干亚类 3、每一亚类再分为若干小类 4、每一小类包含若干个具体的酶、 3、酶的生产方法有哪些 酶的生产是指通过人工操作而获得所需的酶的技术过程 酶的生产方法分为提取分离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3种,其中提取分离法是最早采用并沿用至今的方法,生物合成法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酶生产的主要方法,而化学合成法至今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4、酶的生产合成调节理论,包括操纵子,诱导作用,阻遏作用 1、操纵子在原核基因组中,由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区组成的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 ①结构基因是决定某一多肽的DNA 模板,可根据其上的碱基顺序转录出相应的mRNA,然后再可通过核糖体转译出相应的酶 ②启动子:能被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所识别的碱基顺序,是R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和转录起点 ③操纵基因:位于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碱基顺序,是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能通过与阻遏物相结合来决定结构基因的转录是否能进行 ④调节基因:用于编码组成型调节蛋白的基因,一般远离操纵子,但在原核生物中,可以位于操纵子旁边,编码调节蛋白。 2、酶合成调节的类型:诱导和阻遏

最新酶工程考试重点整理

标志酶:通常可以将只分布于细胞内某个特定组分的酶称为标志酶,可以将1 它作为细胞组分鉴别的依据,甚至可以判别组织或器官是否发生病变. 2 必需水:在有机介质中,酶分子需要一层水化层以维持其完整的空间构象,一3 般将维持酶分子完整空间构象所必须的最低水含量称为必需水 4 沉淀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添加某些物质,使酶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5 中沉淀析出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技术过程 6 超滤:需要增加流体的静压力,改变天然过程的方向,才可能发生含有低分子7 量化合物的溶剂流通过膜,此时的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与渗透压的压差 8 差速离心:是指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使不同沉降速度的颗粒分9 批分离的方法 10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分别于酶分子上的不同点结合而引起酶活性降11 低的抑制作用 12 反竞争性抑制:在底物与酶分子结合生成中间复合物后,抑制剂在于中间复13 合物结合而引起的抑制作用 14 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15 范围在< 20?;(由于分离的溶剂分子往往很小,不能忽略渗透压的作用,故而成为16 反渗透) 17 反胶束:当体系中水浓度低于有机溶剂时,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18 朝向胶束的中部,而非极性端则朝向胶束的外侧,水就被包在了胶束的内部,此时19 的胶束就叫反胶束 20 固定化酶:与水不溶性载体结合,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的酶.优点: 21 纯化简单,提高产物质量,应用范围广,多次使用,可以装塔连续反应.缺点:首次22

投入成本高大分子底物较困难.方法:吸附法.包埋法(凝胶/半透膜包埋法).结合23 法(离子键/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热处理法。影响固定化酶性质的因素:酶本身24 的变化.载体的影响.固定化方法的影响。固定化酶活性损失的原因:酶本身的失25 活.酶从载体上脱落.载体的破碎或溶解。固定化酶的性质:固定化对酶活性的影26 响.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最适pH的变化.最适温度变化.底物特异性与游离27 酶不同.米氏常数Km的变化 28 共阻遏物:酶催化作用的产物或代谢物途径的末端产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受29 阻.引起反馈阻遏的物质,称为共阻遏物 30 竞争性抑制:指抑制剂和底物竞争与酶分子结合而引起带的抑制作用,它与31 酶作用底物的结构相似,与酶分子结合以后,底物分子就不能与酶分子结合,从而32 对酶的催化到抑制作用 33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把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催34 化特性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 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36 PAGE应用广泛,可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定性.定量及少量的37 制备,还可测定分子量.等电点等 38 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技术过程 39 酶活力:酶的催化能力,以酶促反应速度来衡量.测定条件:适宜的特定的反40 应条件,样品的适当处理,底物浓度足够大 41 酶活力单位:指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s,min,h)内生成一定量(mg,μg,μmol) 42 的产物或只记的分支结构可能消耗一定量的底物所需的酶量.酶活力测定方法如43 化学测定法,光学测定法,气体测定法等 44 酶的抑制剂:能够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或者丧失的物质,在抑制剂作用下,酶45

酶工程期末复习

酶工程 名词解释、填空(3*10)、简答、论述(12*2或20*1) 第一章绪论 3、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4、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可改善原有酶的性能、提高酶的产率、增加酶的稳定性,使其在后提取工艺和应用过程中更容易操作。 5、酶工程分为2类: ①化学酶工程:又称初级酶工程,是指天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以及人工模拟酶的研究和应用。 ②生物酶工程:又称高级酶工程,是酶学和以DNA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内容包括: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酶(克隆酶);对酶基因进行修饰,产生遗传修饰酶(突变酶);设计新酶基因,合成自然界不曾有过的新酶。 第二章酶学基础 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①底物浓度:酶浓度不变,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对底物浓度的关系呈正比关系,表现为一级反应。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不再按正比升高,反应表现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达到相当高时,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变小几乎无关,反应达最大速率,为零及反应。 ②酶浓度: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两者呈线性关系。 ③温度:温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由于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升高,使酶蛋白逐渐变性而失活,引起酶反应速率下降。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超过一定温度后,反应速率反而下降,因此只有在某一温度下,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这个温度就称为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④pH:在一定pH下,酶表现最大活力,高于或低于此pH,酶活力降低,通常把表现出酶最大活力的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常数,受许多因素影响。 ⑤抑制剂:不可逆抑制剂:(1)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2)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 可逆抑制剂: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是竞争性抑制剂。 ⑥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其中大部分是无机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激活剂对酶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一种激活剂对某种酶起激活作用,而对另一种酶可能起抑制作用;有时离子之间有拮抗作用;有时金属离子间也可互相替代。 ⑦其它: 5、可逆抑制作用分为3类型: (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和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影响了底物与酶的正常结合。 (2)非竞争性抑制:底物与抑制剂同时和酶结合,两者没有竞争作用。 (3)反竞争性抑制: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 第三章酶的生物合成和发酵生产 2、发酵条件控制剂对产酶的影响: 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和合成酶、影响酶合成后的稳定性。 pH值:影响微生物体内各种酶活性,从而导致微生物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影响微生物形态和细胞膜通的透性,从而影响微生物对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以及代谢产物的分泌;影响培养基中某些营养物质的分解或中间产物的解离,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 溶解氧:通气量越大、氧分压越高、气液接触时间越长、气液接触面积越大,则溶氧速率越大。此外,培养液的性质,主要是粘度、气泡以及温度等对溶氧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可通过以上方面调节溶氧速率。 3、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产酶的工艺条件及其控制应注意事项 需要对固定化微生物细胞进行预培养; 增加溶宜解氧的供给; 发酵温度的控制; 培养基组分的特殊要求:1)培养基浓度不过高;2)培养基组分不能影响固定化细胞的结构稳定性,或影响很小。

酶工程复习要点

1、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具有专一性,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显著特点。 2、酶研究的两个方向:理论研究方向和应用研究方向。理论研究方向:酶的理化性质、催化性质、催化机制等。应用研究:促进了酶工程的形成。 3、酶工程的定义:利用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借助于酶的催化作用,通过工程学手段生产产品或提供社会服务的科学体系。 4、酶工程的应用范围:①对生物资源中天然酶的开发和生产②自然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技术③酶的固定化技术④酶反应器的研制与应用⑤与其它生物技术领域的交叉与渗透。 5、酶工程的组成:①酶的发酵生产②酶的分离纯化③酶分子修饰④酶和细胞固定化⑤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方面。 6、酶工程的主要任务:通过预先设计,经过人工操作控制而获得大量所需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发挥其最大的催化功能。 8、酶的分类:第1类,氧化还原酶;第2类,转移酶;第3类,水解酶;第4类,裂合酶;第5类,异构酶;第6类,合成酶;第7类,核酸类酶。 9、酶的作用机制:酶的催化机理可能与几种因素有关:酶与底物结合时,两者构象的改变使它们互相契合,底物分子适当地向酶分子活性中心靠近,并且趋向于酶的催化部位,使活性中心这一局部地区额底物浓度大大增高,并使底物分子发生扭曲,易于断裂。在另一些情况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酶反应速度稍有一些提高,如酶与底物形成有一定稳定度的过渡态中间物——共价的ES中间物,这种ES中间物又可迅速地分解成产物,又如酶活性中心的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对底物分子进行了广义的酸碱催化等。 10、酶的催化能力:酶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本身在反应前后也不发生变化例如肽键遇水自发地进行水解的反应极为缓慢,当有蛋白酶存在时,这个反应则进行得十分迅速,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S)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使这些分子进入“过渡态”,这时就能形成或打破一些化学键,形成新的物质——产物(P)。即S变为P。这些具有较高能量,处于活化态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反应物中这种活化分子愈多,反应速率就越快。活化能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单位是焦耳/摩尔。 11、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如果没有酶的专一性,在细胞中有秩序的物质代谢将不复存在,而且酶的应用将如同其他非酶催化剂那样受到局限。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两类:①绝对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进行一种反应,这种高度的专一性称为绝对专一性。②相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进行某种相同类型的反应,这种专一性称为相对专一性。 12、酶的专一性确定过程:首先要选择一种该酶可催化的物质作为该酶的作用底物,通过实验确定其最适PH、温度等反应条件,其次是实验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确定其米氏常数K m,然后用其他有可能是该酶作用底物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逐个进行实验,有时要在不同条件下逐个试验,观察是否有催化反应发生,从而确定该酶是属于绝对专一性还是相对专一性,可作用于一类物质,可以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底物,求出各自的值,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底物有不同的最适PH值,而PH对K m有一定的影响,此时必须作出不同底物各自的PH曲线。然后再在各自的最适PH值条件下进行试验,以确定各底物相对应的K m值,在进行酶的专一性试验时,所使用的酶和各种底物都要尽可能地纯。对于有对称碳原子的物质,应分别对不同的光学异构进行试验。 13、酶活力是酶的数量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酶纯度的量度指标,酶转换数是酶催化效率的量度指标,而酶结合效率是酶被固定比例的量度指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