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接本政治知识点

专接本政治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

1、哲学与方法论:

(1)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3)哲学既描述和解释世界,又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所以说哲学又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本体论回答的是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说明本原是什么样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这个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以孤立、静止和僵死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1)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主张理论要为实践服务。

(2)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上具有客观真理性,在逻辑形式上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它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表现,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服务的,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由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决定,同时也取决于中国的现实要求。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的必然,根据时代的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去解决自己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最卓越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最辉煌的成果。

第二章:物质与意识

1、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要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1)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社会,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统一,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指导下,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关系。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科学的辩证法、认识论,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都建立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之上。

(2)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正确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及其多样的表现形态是我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我们思考问题,做好工作,都要从这一实际状况出发,力求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5、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指导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即能动性。

(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4)意识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6、主、客观相统一是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地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

2、把意识的能动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实践这一正确的途径。人的意识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好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意义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把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过程放到普遍联系之中去认识,并从中把握它们的性质和地位。

(2)同时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3)当代中国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和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树立世界眼光,抓紧机遇发展自己。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虽然新事物在最初出现时总是弱小的,但是它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因为新事物是在否定旧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在内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复杂。在社会领域,新事物最符合进步阶级的利益,得到了进步阶级和社会势力的支持。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定具体的运动过程,即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过程的一个阶段、环节和部分。把世界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是形而上学的思想。

4、学会发展地看问题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防止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5、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标志一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的范畴,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总和。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和可能与必然与偶然这一对矛盾紧密联系。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不是可能,二者有本质区别。可能与现实相统一,现实成为现实首先是可能的。可能与现实相互转化。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注意区分理想与空想、幻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还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2)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状态,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7、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1)主要矛盾是指由事物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动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

8、分析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注意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重视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如果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就会模糊甚至弄错事物的性质,就会在工作中迷失方向。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中的核心,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核心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的积累,质变是不可能的。

(2)质变巩固了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一个新的量变过程。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只有质变才能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不仅有新质产生,而且有一个更高基础上新的力量的发展。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要求我们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11、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

(1)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12、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对一切事物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形而上学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反对复古主义、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

第四章:实践、认识与真理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同时也使认识得以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同时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有效底指导实践。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验证自己的认识是否为真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要坚持实践高于认识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现实意义

(1)背离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保守主义和冒进主义。当某一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还不具备转移到下一过程的条件时,主观认识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到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做,超越历史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如果客观过程已经向前发展了,思想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的历史阶段,不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脱离具体历史的保守或冒进的倾向或思想都会给党造成巨大伤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2)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建国以来经过反复实践,直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及其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形成,标志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实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飞跃。但这一过程并未结束,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和认识的辩证运动完全一致的。

(1)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2)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丰富、更生动的过程。

(4)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目的是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我们的一切决策都必须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如果脱离群众,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给工作造成损失。

5、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要判断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使主观与客观相对照和比较。单纯的主观认识,或者单纯的客观对象,都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都不可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

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与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一方面,它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与主观世界相联系。更重要的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不能把不具现实的理论变成现实,从而用实践的结果来证明认识的真理性。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辩证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舍此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最终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确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条件制约,实践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导致怀疑论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则会导致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6、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实践中,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2)价值与真理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成功的实践既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又满足人的需要。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3)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中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真实,崇尚理性。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五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物质交往的产物

(3)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迟早也要发生变化和发展。

(4)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通过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来实现。正确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根本上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在当代中国,发挥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关系

(1)社会历史趋向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性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和选择性。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制约了人们的活动,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一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主体的自主选择。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和方式的选择。社会历史趋向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选择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主题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相背离。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科学技术提高了作为首要生产力的人的素质和劳动效率;改善或改进了劳动生产工具,延长或加强了人的劳动器官;改善了人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2)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5、社会经济结构有两大功能

其一是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其二是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6、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阶级的含义。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经济。

(2)阶级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和人群共同体。阶级一经形成必然有其相应的政治思想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

(3)阶级是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的产物。特定的经济结构产生特定的阶级结构。

7、社会文化结构的社会功能

(1)意识形态功能:一定社会的主流文化总是维护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文化领域里的斗争往往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斗争。(社会结构角度)

(2)承载和传承文明的功能: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传递人类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经验。(社会进步角度)

(3)认知功能:文化中包含的知识为人们和调控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认识角度)

(4)教化功能: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文学及其他物质载体,在社会中形成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培育和熏陶每一个人,发挥文化的教育作用。(育人角度)

(5)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发展的角度)

当代中国,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1)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和基本的方面。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刻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另一种则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2)科学技术使用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科学技术的使用中,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3、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1)从整体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并非人人创造历史。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群体的实践活动的演进过程,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演进过程。唯物史观把个体的历史纳入整体的历史之中来考察。

(2)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社会发展是社会各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些力量既有符合历史必然性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也有违背社会发展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们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3)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区分了历史的创造者与参与者、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

4、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是质和量的统一。从量上讲,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上讲,人民群众是指那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的历史。

具体说就是:(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就是人民至上的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它包括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的。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的进程中,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推进社会发展当以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推进社会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价值或是最高的价值。

3、人的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1)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从而实现自己创造价值的价值。

(2)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价值的实践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主体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一定的群体或集体。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它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也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完成,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第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第三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核心)

第二,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

第三,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从国内情况来看,这是纠正文革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的要求。

(2)从国际环境来看,这是应对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挑战的要求。

(3)从发展成果来看,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为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

一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各有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坚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区别。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执政地位。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7、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第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第二,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三,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

1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育工作,建设循环经济。

第六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基本内容: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第二,两制并存;第三,高度自治;第四,尽最大努力争

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重要意义:第一,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二,有利于争取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第三,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七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

第一,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第二,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第三,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3、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一,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第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的;第三,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民用户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4、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生产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其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其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是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的需要;第二,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第三,是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第四,是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挑战的需要。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要坚持加强思想教育,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高领导骨干素质,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