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周易我读剥卦》

《周易我读剥卦》

《周易我读剥卦》
《周易我读剥卦》

周易之我读剥卦

摘要:剥卦展示“剥”形式下的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主方应当阴中有阳,恰当采取主动措施,改变目前状况,否则只得忍受客方制约。

正文:周易六十四卦中有剥卦,卦象。

《剥》:不利有攸往。

处于剥卦之时,阳仅余一,孤悬于上,五阴在下,如同五把钢钩,同时去勾取树上仅余之果,君子此时不可从众,不可参与到这个争抢过程中,故此不利有攸往,专注点不再向上而向下。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彖辞解释说,剥卦的含义就是剥落。乾卦(农历四月)一变而至于姤卦(五月),二变而至于遁卦(六月),三变而至于否卦(七月),四变而至于观卦(八月),五变而至于剥卦(九月),六变而至于坤卦(十月),七变而至于复卦(十一月),八变而至于临卦(十二月),九变而至于泰卦(一月),十变而至于大壮卦(二月),十一变而至于夬卦(三月),周而复始也。

所以剥落指的是将前期所积累的创造和劳作成果,一点点地剥落掉,象打枣子一样。但是这种剥落,并不是必要的,并不一定是为了民生的。相反,剥卦有凶相,阴柔一味地消耗阳刚,前期的成果被逐渐耗尽,而阴柔无法造物,于是坐吃山空,无以为继。所以当剥卦之时,君子是不可以参与剥离的过程的,而唯利是图的小人则不会理会这些道理,他们会一直争抢到无利可图为止。剥卦的卦象,下卦为坤,卦德为顺循;上卦为艮卦,卦德为止动。君子能明白世道循环往复的道理,顺应变化,与道污隆,坚守道义的同时又能止难救难,是剥卦之善终也。

六十四卦包罗万象,占数知来,大可以看透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小可以预见任一事物的富贵穷通和生老病死。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象辞说,剥卦呈现山附着于地而逐渐剥落的形象。当剥卦之时,所有在位者应当眼光向下,努力让下层的人能安定下来。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如果以安睡在房子里的人来做比方,那么剥卦由床足开始。要把床上的人彻底剥落,当然要从床足开始。刚刚开始露头的危险,不是很明显,但是它的发展却可以致命。

如果回看华夏文明的剥落过程,那么卫顷侯的贿迁、周厉王的防民之口和破坏礼乐、周幽王的倒行逆施和废嫡立幼,都是破坏文明根基的行为。

易道变动不居,如果在这时能有人才济世固本,那么剥卦将终止,阴变阳成为颐卦,则是固本培元的大好事了。但是天道循环,剥卦总会出现和发展,有时非人力能够挽回。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象辞说,初六是灭毁根基的行为。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剥卦继续发展,从床足向上继续剥落。床足腐坏了,必然一点点地连带床辨(足上),那么至此根基已坏,事情已经难以挽回,即使有救难君子,也必然陷入坎坷之中,山下有泉为蒙卦,九二为养蒙正之关键,成败所系,其难可知。

历史上汉以后的王朝都袭秦制,权力独占和私享的欲望借助公权和刑律压在社会所有人头上,政府教育偏向于制造顺民和奴才。有志之士虽欲奋发图强,总是被权力和刑律束缚住手脚,现实中往往无成,更无法培育足够多的接班人,复兴事业最终往往昙花一现。

这里的关键在于,救世的先贤往往依附于明君和政权,文化和教育事业无法挣脱政权的现实模式而有所超越,所以往往和其依附同生共死,所以无法止剥启蒙。孔孟之道,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儒道独立于世俗权力以外,才有未来的希望。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象辞说,即使有君子,也因为没有同志者而势单力孤,无法济世。李广、董仲舒、张衡、李膺、范滂诸辈当知其中况味。

六三:剥之,无咎。

五阴之中,唯独六三和上九相应,虽不当位,心系天道,坚守道义,俟时救乱者也。诸葛、谢安、陶潜、韩愈、范仲淹、程朱、王守仁等皆是。于此救时,终结剥卦,则变为艮卦,虽能止动,但自身却陷入危险之中。以上诸君莫不颠沛流离而自身难保,最终还是无法止剥。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一义而陷众不义中,自然上下不和,为众所疾,险地也,然君子安之若泰。

六四:剥床以肤,凶。

文明的根基全毁,接下来要剥落的就是人本身了。人本身的营养被剥离,生命已经受到极大威胁。比如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尤其是王安石变法以后一言堂的科举制,将整个社会踢进媚上的深渊,这是病入膏肓的征象。此时有君子救时,则变为晋卦,救时君子自身局促难安。唐宋以来,哪个和科举做对的人有好下场呢?其他如偃武修文,妇人小脚等,皆是种族自杀的行为。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灾难已近,无可挽回。女真和蒙古的大军,已经在为南下抢夺财富和女人而欢呼了,科举制度下的举子们,无法应对一次次的民族危机。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对于剥落文明成果以独享的小人们,只有一个办法来阻止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伤害,就是像临幸后宫一样,给予他们恩宠和物质的安慰,但是绝对要剥夺他们议政参政的权力,这样把公权还给天下,才是天下的最大利益。如果做到了这个境界,那么卦象变为观,算是把文明从必死之地拉回了一步。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能实现这个转变。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圣贤能养人,能济世,能生生万物。圣贤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我们能培育出这样的人,并且请他们做了领导,天下苍生就会各得其位,小人君子也不例外。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剥卦发展到极致,便到了上九,文明之硕果仅存,就像千倾地只剩下了一根苗,我们只能做种子,而不可能再把它吃掉。但是发展到了这一步,如果君子在位,他就能把仅余的种子种到合适的田里去,大家煎熬一下,明年春暖花开,丰收的希望又会来。所以能承载群体希望的君子,自然受到大众的拥戴,大家乐于簇拥着君子的轿子,走到康庄大道上去。

但是如果君子软弱无力不能得位,小人继续剥离之道,他们就会把仅存的果实吃掉,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创造和复兴的能力。就像一座房子,小人们无力创造财富,只能拆自家房子换钱,拆墙拆瓦,最终会拆掉房顶而无家可归。这就变成了坤卦,一切先前创造都归于零,归于死亡的静寂,又要等待天意,从头开始。

今日中国,便是这幅局面。我们在消费着前期自然和文明积累的果实,我们的经济依赖于自然界积累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挖矿、卖矿、采购、工程、房地产是龙头行业,袭蹈西方的银行、金融、虚拟市场成为吸取民间脂膏的利器,垄断部门独享利润,公益部门产业化,文化消费只有考古啃老和山寨欧美日韩,实体经济被挤压难以生存,全社会依赖进口新技术和高档商品,财富外流不可抑止,下层人群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且看不到根本变革的希望,这必然会导致不可挽救的覆灭危机。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小人在位,自杀式的拆房顶是必然会出现的,消耗掉所有可见资源而不管给世界带来多大的伤害,也是会必然出现的。一日不死,作孽不止。今日雾霾遍天,大家也会苟且地期盼天风不停,政治上则期盼救世主和清官。因为我们民族的君子绝大多数不在位,整个民族只能苟且捱日子,并不具备自救的能力,所以终不可用也。

破解剥道,只能上以厚下安宅。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国计民生开始经营,先大力扶植和投资新农业,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吸纳尽可能多的各级劳动力,作为所有财富再生的根基。然后再发展各项实业,积累可以支撑未来的器用。同时,先革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好我们的好孩子,留住未来的希望;又要立法惩治欺压良善的小人,保护道德和文化,留住社会的正气。如果政府做不到这些,民间也要努力做到。这样做下去,一切复兴才有可能,卦象就变成了复卦,能创造万物的阳气正气从根本开始。

但是近期政府降低粮食收购价,农民正当利益再次受损,这证明了我们的官方还是在继续着剥卦,并没有开始趋向复卦的转变。而传统文化剥离殆尽,应试教育将很多青年人异化成不读书不思考的机器,民间也很难形成反复的力量。

但是,再难也要做。

周易卦象千变万化,博大精深,一学期就算悉心听课也不能全面掌握,好在老师只让我们解析一卦,以上就是我对剥卦的见解,主动采取措施,改变目前状况,避免忍受客房制约。

《易经证释》剥卦

《易经证释》剥卦 孔子《宣圣讲义》 剥卦上艮下坤。以少阳加阴。其阳且尽。不胜五阴。阴盛阳衰。天道将穷。故曰剥。易卦中以否损与剥为相类。而凡阳在上之卦。如末济恒困等。亦有相似之处。总由阴阳不得和匀。而阳反被阴摈斥也。剥之卦象。一阳居上。不能久留。众阴在下。相为朋比。犹水地比之象。而阳不与随和。以比卦一阳在五爻。犹近下也。剥则孤矣。位高无辅。气升难沉。本乾上九之德。而履重坤之地。坤不复承顺天行。反相与悖道而驰。同奸为害。此天道之剥。万物不可久存之时。故剥为九月卦。言时近重阴。物皆凋敝。天将寒冷。人感衰微。阴以剥阳。刚不复主。在上者不克保其敬慎之义。则随时以倾颓。在下者不克充其贞静之德。而因物以衰歇。传曰剥烂也。言破败不复自完。如草木之残落耳。艮为山。坤为地。高下不相接。而有巍峨欲堕之形。陵空如云。俯地如瀑。倾泻之情。若不终曰。此所以有剥烂之称也。 剥卦继贲之后。而与复对。天道至贲。气己外泻。乃变为剥。传曰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此天时往来之数。万物兴废之理。当春夏之时。荣繁美丽。天之饰也。一交秋令。西风肃杀。凋残衰败。天之剥也。天道随时。万物以变。是饰之极。既剥之始。贲之终。即剥之初。往复之间。生杀之道。有必至者.故圣人慎饰以保亨。亨不尽。物不剥。人亦犹是。少壮之时。伟丽自喜。曾几何。衰惫不振。得志之日。轻肥自快。曾几何日。颓废莫禁。皆盛衰循环。隆替往复。

数不可逭。理不可逃。非天之始厚终薄。乃时之物穷必变也。故观于贲剥。而知消息盈虚之有定。生长收藏之有时。君子以为人事之规。世道之准。不以太过而至不及。不徇现在而忘将来。乃克长保其亨。不使之剥。此人道能顺天而立极。不随时以行藏。偕物以生杀者也。无形无患。有形者皆不免。况妄求饰乎。饰志在外。则虚其中。阳乃上浮。则晦塞其内。此剥之至。天道也。亦人事也。故君子尚无色。贵本质。朴以为宝。则不丧其真。妄以为戒。则不失其亨。行乎中道。则不履于危。立乎正位。则不倾于险。此圣人以剥示教之微意也。贲为好饰。乃循至于剥。苟先觉其变。而求其常。则不饰。又奚病。无如世人之昧昧。徒贪夫外观之美。虚文之夸。而忘亨之难长。数之易变。此蚩蚩者终随草木以同腐耳。讵不可慨也哉。故讲易至剥。辙悲人道之不立。而念天道之无常也。 剥之为剥。其道在变。顺变应时。不随物剥。此君子之志行也。故处剥不易。而君子尤难。以天道既剥。阳气将藏。阴气弥满。小人得时。与否相似。慎以自处.敬以安人。不夸不矜。毋怯毋葸。则能因地道之重厚。山道之凝止。而可免于剥。一阳虽微。犹有光明之象。用以观下。或得监察之方。此君子观于天时。固守其道.不与群阴混。犹可止于其所。诗云。于缉熙敬止。既此义也。此文王处剥之道也。 剥卦为穷卦。与否之塞。损之伤。未济之隔绝。皆为天道之变。人道之危。世道之衰之时。当其前者。唯有以人顺天。而能胜天。以道趋

《易经证释》(观卦噬嗑卦贲卦剥卦)

《易经证释》(观卦 噬嗑卦 贲卦 剥卦)观卦 宣圣讲义孔子观卦与临为往来卦。临二阳在下。观二阳在上。此所以异也。临以阴临于阳。故曰临。观以阳观于阴。故曰观。盖观以巽坤二卦合成。巽二阳一阴。坤为纯阴。四阴连续而居下。下者阴之位也。以阴遇阴。乃嫌于无阳。而二阳在上。上位易穷。穷则反下。阳反而就阴。故曰观。如人之二目下视也。以天文例之。则日月之照临也。日月当空。照彻世界。无微不瞩。无隐不见。是曰大明。而世界得三以为明人物得之以为光。光明昭垂。生化随序。此观之大用也。在临为阳上升。而阴自消。在观为阳俯照。而阴转盛。盖阳主升。而阴主降。易例以下为始。上为终。始则为长。终则当消。消长既殊。德用相反。阳之长。即阴之消。阴之盛。即阳之衰。此全易不易之例也。观以阴既得位。阳莫与争。反而成阴之用。以为阴之助。故天道下济。而日月光明。早夜中分。而寒暑递嬗。此非阴之所自致也。阳甘为之用耳。阳非必为阴用。以天道之循环。理数之往复。有必至之势也。功成者退。物极者变。阳至观已将穷矣。时当八月。秋令既盛。过此则交冬矣。秋收冬藏。天道自然之序。则前主舂生夏长者。至此必退而深藏于密。不得复与时争逐。以违天道

也。故道有兴废。人有行藏。数有盛衰。物有隆替。新陈代谢。往复循环。无一息之停留。一亳之假借。观于临之与观。即可了然者也。夫临与观。同为四阴二阳。阴多阳少。以阳为贵。则群阴得阳之光明。其情同也。有如群物盼得日月之照临。群众盼得教育之启迪。其志同也。故临与观皆有宣扬教化。养育民众之义。所以异者。临以阳得位乘时。其势盛。顺理成章。不待勤劳而自成。观则反是。阳虽在上。而非其时。祗以群阴盼求之切。与天道下济之义。不得不为之施恩泽。以昭其光明也。传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言临有余。而观不足也。有余则多与。不足则多求。与者生乎本心。求而后与者。依于义理。此所以异也。犹教化一事。在临则上之所优为。而行之当至顺。在观则下之所亟望。而行之须及时。临以顺成。故德用极广。观以须时。故道用有穷。临以教思无穷。保民无疆。为当道之责。而观则以观天时不忒。神道设教。为圣人之功。细绎二卦之辞。即可知其为教虽同。其方不同矣。临者、阳自光明。阴来承之。观者阴自愿望。阳乃予之。一予一求。其情志殊也。然其相需相成则一。犹万物不得无日月。万民不得无教化也。天之教化。在于四时。人之教化。在于体义。故临与观之用。必由君子行之。圣人成之。观尤切矣。圣人尚必有所观。观于天以为道。观于神以为教。天神之功。即圣人之师。教化之本。此观之所以称为大观也。观之要义。在于光明。有光始可观。

周易64卦象及解说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道德经》与《易经》关系破译

《道德经》与《易经》的关系破译 乾第一坤第二 乾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一章 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总结两卦的章节为第四十章 “天”、“地”在《易》和《道德经》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释为“乾”、“坤”和“无”、“有”,但不能等同。 《易》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原,“元气”又分为“乾阳元气”和“坤阴元气”,前者是万物产生的原因,后者是万物发展的条件。《道德经》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又分为“无”和“有”,前者是世界的开端,后者是万物之根本。可见,“无”和“乾阳元气”、“有”和“坤阴元气”是相对应的,“乾道变化”是无形的,“坤厚载物”是有形的。 乾卦说“潜龙,勿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和“有”的运动又是可以认识的,正如《易》所说的“见龙在田”,规律(龙)显露于事物(田)。乾卦的“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比喻了万物的循环不息和复杂多变,老子把它们看“道”的“无”“有”两面相互作用,从而归纳为“玄之又玄,并说这是认识万物奥妙的门径。 “有物混成”,这就表明是把有形的“道”作为万物根本,所以称为“母”。“坤”的特点是柔顺,它承接了“乾”的功能,所以坤卦告诫人们要坚守正道,这也正是老子把“有物混成”勉强取名为“道”的原因。对“坤”对“乾”的遵循,老子详细解释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是正道呢?老子说,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易》教育人应该效法坤德成为心胸开阔、温顺有礼、品德方正的君子,老子更认为这样一来“王”(君子)可以和“天”、“地”、“道”并列为四大。 老子用“反者”——返本复初来解释“乾”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动;以“弱者”——处于柔弱地位来解释“坤”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用。他明确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屯第三蒙第四 屯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章 蒙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八、十九章 屯卦尝试去解释生命的起源——雷雨交加,生命产生于压抑者“雷”的水中。生命是阴阳二气交结的作用,老子把这种作用称为“谷神”,作为玄妙的母体,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个人或人类社会本初都是蒙昧的,老师或圣人的职责就是启发蒙昧,这是蒙卦的寓意。启发是对蒙昧的否定,老子更进一步作否定之否定,认为人应该“绝圣弃智”,在更高的阶段回归到本初的质朴。 需第五讼笫六 需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九章 讼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三十一章 讼,是战争之意。讼卦是《易》的第一个凶卦,同样,老子也厌恶战争。讼卦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才能中途吉利,老子解释说胜利是不得已的,胜利就可以了,不要武力逞强。讼卦告诫人们发动战争要慎重考虑,老子补充指出,战争是“不得已而用之”。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案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指导。 六十四卦方图、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六十四卦词义辨析

六十四卦: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 乾(天)1乾 11泰 34大壮 26大畜 14大有 5需 43夬 9小畜

坤(地)12否 2坤 16豫 23剥 35晋 8比 45萃 20观 震(雷)25无妄 24复 51震 27颐 21噬嗑 3屯 17随 42益 艮(山)33遁 15谦 62小过 52艮 56旅 39蹇 31咸 53渐 离(火)13同人 36明夷 55丰 22贲 30离 63既济 49革 37家人坎(水)6讼 7师 40解 4蒙 64未济 29坎 47困 59涣 兑(泽)10履 19临 54归妹 41损 38睽 60节 58兑 61中孚 巽(风)44姤 46升 32恒 18蛊 50鼎 48井 28大过 57巽

《道德经》与《易经》关系破译

《道德经》与《易经》关系破译

《道德经》与《易经》的关系破译 乾第一坤第二 乾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一章 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总结两卦的章节为第四十章 “天”、“地”在《易》和《道德经》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释为“乾”、“坤”和“无”、“有”,但不能等同。 《易》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原,“元气”又分为“乾阳元气”和“坤阴元气”,前者是万物产生的原因,后者是万物发展的条件。《道德经》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又分为“无”和“有”,前者是世界的开端,后者是万物之根本。可见,“无”和“乾阳元气”、“有”和“坤阴元气”是相对应的,“乾道变化”是无形的,“坤厚载物”是有形的。 乾卦说“潜龙,勿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和“有”的运动又是可以认识的,正如《易》所说的“见龙在田”,规律(龙)显露于事物(田)。乾卦的“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比喻了万物的循环不息和复杂多变,老子把它们看“道”的“无”“有”两面相互作用,从而归纳为“玄之又玄,并说这是认识万物奥妙的门径。“有物混成”,这就表明是把有形的“道”作为万物根本,所以称为“母”。“坤”的特点是柔顺,它承接了“乾”的功能,所以坤卦告诫人们要坚守正道,这也正是老子把“有物混成”勉强取名为“道”的原因。对“坤”对“乾”的遵循,老子详细解释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是正道呢?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易》教育人应该效法坤德成为心胸开阔、温顺有

礼、品德方正的君子,老子更认为这样一来“王”(君子)可以和“天”、“地”、“道”并列为四大。 老子用“反者”——返本复初来解释“乾”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动;以“弱者”——处于柔弱地位来解释“坤”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用。他明确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屯第三蒙第四 屯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章 蒙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八、十九章 屯卦尝试去解释生命的起源——雷雨交加,生命产生于压抑者“雷”的水中。生命是阴阳二气交结的作用,老子把这种作用称为“谷神”,作为玄妙的母体,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个人或人类社会本初都是蒙昧的,老师或圣人的职责就是启发蒙昧,这是蒙卦的寓意。启发是对蒙昧的否定,老子更进一步作否定之否定,认为人应该“绝圣弃智”,在更高的阶段回归到本初的质朴。 需第五讼笫六 需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九章 讼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三十一章 讼,是战争之意。讼卦是《易》的第一个凶卦,同样,老子也厌恶战争。讼卦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才能中途吉利,老子解释说胜利是不得已的,胜利就可以了,不要武力逞强。讼卦告诫人们发动战争要慎重考虑,老子补充指出,战争是“不得已而用之”。 需,是等待之意,等待是为了居于“飞龙在天”这个“九五”的最高位置,从而

《易经》64卦中的64个智慧_为人处世

精心整理《易经》64卦中的64个智慧_为人处世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要知道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修成佛,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你急什么急?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读书明理 中国的多数成年人总以为面无表情,一脸死相才是成熟的表现。而真正的成熟表现应该是读书明理,见心知性,正辩是非,通达世事。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砸,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 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就是人们心中的正义之道,就是做正义之事,这个义也是小义。 成功固然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但成功的前提必须奋勇前行坚持真理,没有奋勇前行,成功只能是一个泡影;没有坚持真理,成功只能与我们背道而驰。 第十一感悟:善于沟通诚信待人——增进了解

易经证释剥卦

易经证释剥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易经证释》剥卦 孔子《宣圣讲义》 剥卦上艮下坤。以少阳加阴。其阳且尽。不胜五阴。阴盛阳衰。天道将穷。故曰剥。易卦中以否损与剥为相类。而凡阳在上之卦。如末济恒困等。亦有相似之处。总由阴阳不得和匀。而阳反被阴摈斥也。剥之卦象。一阳居上。不能久留。众阴在下。相为朋比。犹水地比之象。而阳不与随和。以比卦一阳在五爻。犹近下也。剥则孤矣。位高无辅。气升难沉。本乾上九之德。而履重坤之地。坤不复承顺天行。反相与悖道而驰。同奸为害。此天道之剥。万物不可久存之时。故剥为九月卦。言时近重阴。物皆凋敝。天将寒冷。人感衰微。阴以剥阳。刚不复主。在上者不克保其敬慎之义。则随时以倾颓。在下者不克充其贞静之德。而因物以衰歇。传曰剥烂也。言破败不复自完。如草木之残落耳。艮为山。坤为地。高下不相接。而有巍峨欲堕之形。陵空如云。俯地如瀑。倾泻之情。若不终曰。此所以有剥烂之称也。 剥卦继贲之后。而与复对。天道至贲。气己外泻。乃变为剥。传曰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此天时往来之数。万物兴废之理。当春夏之时。荣繁美丽。天之饰也。一交秋令。西风肃杀。凋残衰败。天之剥也。天道随时。万物以变。是饰之极。既剥之始。贲之终。即剥之初。往复之间。生杀之道。有必至者.故圣人慎饰以保亨。亨不尽。物不剥。人亦犹是。少壮之时。伟丽自喜。曾几何。衰惫不振。得志之日。轻肥自快。曾几何日。颓废莫禁。皆盛衰循环。隆替往复。数不可逭。理不可逃。非天之始厚终薄。乃时之物穷必变也。故观于贲剥。而知消息盈虚之有定。生

《周易诠释》《周易密钥》的出版与修订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周易诠释》《周易密钥》的出版与修订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一、《周易诠释》《周易密钥》的成书 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璀璨明珠——经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之所以生而为中国人的内在文化基因,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根源。如今,这一根源却在主观疑古和被动去中国化下,成为了遥远的记忆。中华文化要伟大复兴,中华的经学道统必须重建。 2009年—2015年,梳理历代易学著作一千多种,参考文史文献、考古文献、期刊文献3000余篇;历时6年写作,总结28年易学研究成果,独立完成250万字的经学著作《周易诠释》(三卷)《周易密钥》(两卷);又历经一年集思广益、编辑校订,五卷书于2016年9月在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两书主体内容: 《周易诠释》卷一:《周易》上经30卦解读; 《周易诠释》卷二:《周易》下经34卦解读; 《周易诠释》卷三:《易传》解读,以及帛书《易传》解读。 《周易密钥》卷一:破译、还原《周易》十二条公理体系; 《周易密钥》卷二:破译、还原伏羲先天河图洛书《连山易》《归藏易》。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的结论是: 1.《周易》古经的体例是存在的,450条系辞(卦爻辞、用辞)的象辞关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而且一定遵循“一以贯之”的法则。

2.《周易》古经的64卦卦序符合严密的古代象数逻辑结构。 《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写作遵循“经传合观”为纲领、“经传分观”为辅助的思想原则。 众所周知,《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周易》自汉代被奉为经学之首,传统易学向来把《易传》看作是《易经》的标准解释,看作是认识《易经》的唯一路径。所以,两千年来以传解经,牵经就传,经传已经成为相即不离的一个整体。直到上个世纪初,随着疑古派经学观的兴起,传统经学遭到颠覆性破坏,郑吉雄说“《周易》的疑古研究和‘经传分离’说的建构,实是一场野火燎原的灾难”,近代的《周易》研究虽然带来了考古、训诂、西方科学等多学科、多元化研究《周易》的新局面,但是弊远大于利。所以《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两书是在以“经传合观”的纲领下吸收“经传分观”的合理元素。 二、《周易》三轮学习以及《周易诠释》《周易密钥》的修订 文化传统平台从2015年建立微信学习群开始《周易》学习至今已五年多的时间了。迄今为止完成了三轮学习。

易经六十四卦解释

易经六十四卦解释 易经六十四卦解释 易学:风水2010-02-22 10:40:04 阅读53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易经六十四卦解释 六十四卦歌谣: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豊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元、亨、利、贞等字的意义 在周易原文里,我们常常会见到「元亨利贞」、「悔」、「咎」和「有孚」等等的字眼,这些都 是卦爻辞中用来说明吉凶的标志。简单地讲: 「元」是开始的意思; 元吉即是大吉;元亨即是大亨 「亨」是通畅; 「利」是有益; 无不利是所干事物很有利;无所利是所干事情皆无利;利某或不利某指对某人或某事或某方向有利 或不利 「贞」是占卜的意思; 贞吉是所占事吉;贞凶是所占事凶;贞厉是所占事有危险;可贞是所占事可行;利贞是所占事有利「悔」是后悔、忧虑; 有悔是有困厄;悔有悔是困忧之事接踵而至;无悔是无困忧;悔亡是过去的困忧经已消失

「咎」是灾患; 为咎是将成为灾患;匪咎是指不是灾患;何咎是不构成甚么灾患;无咎即无灾患 「吝」是艰难; 小吝是遭遇小人而艰难;终吝是到最后还是艰难;贞吝是所占的事将遇艰难 「厉」是危险的意思; 有厉是有危险 「孚」是诚信; 「吉」是吉利; 「凶」是祸殃 「济」是完成 *************************************************************************************************************** ********* 现在依次对六十四卦进行解释:(注:对《彖辞》这里不解释) 1、《易经》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卦:大通顺,占问有利)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象龙潜伏著,不可有所作为。意思即埋头苦干,隐藏实力)

《易经证释》复卦

《易经证释》复卦 易卦以剥复二卦交替之间。最为重要。次则夬姤。剥复为阴消阳息。夬姤为阳消阴息。一阴一阳。一消一息。乃易卦变动之枢纽。全易六十四卦。莫非由此阴阳消息推衍而来。而剥复夬姤。却为之首。夬之于姤为消。剥之于复为息。复又易道最重大之数。以易教重阳也故。复卦实为全易生机之所在。亦天地人物生意之所托。唯人道为尤重焉。,以人道在中和。取仁厚。舆天地兼生杀者略殊也。夫此四卦。居变易之冲。当生化之始。其可言者。于卦象固已甚明。而最宜注意者。则为八卦方位。伏羲卦位。上乾下坤。乾之左为兑。右为巽。坤之左为震。右为艮。此人所知也。而姤之一阴。即夬所有上六。复之一阳即.剥所有上九。人或未尽明。盖夬为兑乾。垢为乾巽。一兑一巽。皆系于乾泽天夬。变为天风姤。实由乾之自下上耳。换言之。即倒置夬而成姤。故二卦恰相反。夬之上六倒则为姤之初六。乾未易。而卦已殊。左右既移。而阴阳消息已反。此数之加减。位之升降。而莫不由于气之盈虚也。故姤为夬之反。而阴则由消而息矣。剥与复亦如是。剥以艮坤。复以坤震。二卦皆系于坤。一艮一震。一左一右。一交坤则互变。坤虽未易。而上下已移。故剥倒置即成复。复与剥遂相反。复之初九。即剥之上九。中经坤而反上为下。而阴消阳息矣。自艮交坤。为阴之极。至震则

一阳生。坤震合为复。言阳始反也。阳出于地而为震。故曰震。震之初九。即艮之上九。以坤所受者祗艮耳。文王卦位。艮震相连。而艮坤相对。坤艮本有易位之数。以皆属土也。艮既接震而交坤。是艮之变震。亦与坤有关。震为木。东方也。后天五行之首。木非土不生。艮坤实所生养者。故复之成。实由坤艮之变。先天后天卦位可见者也。由此言之。剥之变复。必资坤土气之返还德之生育。道之根原数之转代。皆必本于坤厚。人道近地。先师于坤阳宜蓄藏。先法诸复。故道在静止。修养之基。艮为止。坤为静。不止不静。则气不复。生不久而性命不固。此圣人教人止静。以生育其身而复于道也德在中和。性命之本。艮坤为中土。秉中和之用。不中不和。则本不立。用不全。而灾害必至此。圣人教人中和。以尽其德用。而复于仁也。是复者。内有反本复始之道。外有克己复礼之仁。其为用亦大矣哉。故讲易至复。非徒数也。实原于道。道者一阴一阳实推于德。德者一性一命。性命阴阳乾坤刚柔而人兼之。故近坤而望乾。体刚而用柔。返诚而达德。致中和而底于止静。而后克正性命。保合太和。元亨利贞。以至于乾元。盖复之初九。非限于一阳也。进而至于乾。此方始发轫耳。体乎坤而进于乾。则天地合其德。阴阳合其道矣。是复之继剥。乃冶乱之机。吉凶之纽。仁不仁之界。所谓一反复也。剥为乱。复则治。剥为凶。复则吉。剥为不仁。复则仁耳。盖孚天地之心。启阴阳之橐。君子以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乾为天第一 【原文】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①乾,卦名。《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

道德经与易经的关系破译

道德经与易经的关系破译 上经: 乾第一坤第二 乾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一章 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总结两卦的章节为第四十章 “天”、“地”在《易》和《道德经》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释为“乾”、“坤”和“无”、“有”,但不能等同。 《易》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原,“元气”又分为“乾阳元气”和“坤阴元气”,前者是万物产生的原因,后者是万物发展的条件。《道德经》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又分为“无”和“有”,前者是世界的开端,后者是万物之根本。可见,“无”和“乾阳元气”、“有”和“坤阴元气”是相对应的,“乾道变化”是无形的,“坤厚载物”是有形的。 乾卦说“潜龙,勿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和“有”的运动又是可以认识的,正如《易》所说的“见龙在田”,规律(龙)显露于事物(田)。乾卦的“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比喻了万物的循环不息和复杂多变,老子把它们看“道”的“无”“有”两面相互作用,从而归纳为“玄之又玄,并说这是认识万物奥妙的门径。 “有物混成”,这就表明是有形的“道”,作为万物根本所以称“母”。“坤”的特点是柔顺,它承接了“乾”的功能,所以坤卦告诫人们要坚守正道,这也正是老子把“有物混成”勉强取名为“道”的原因。对“坤”对“乾”的遵循,老子详细解释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是正道呢?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易》说人应该效法坤德成为心胸开阔、温顺有礼、品德方正的君子,老子更认为这样一来“王”(君子)可以和“天”、“地”、“道”并列为四大。 老子“反者”——返本复初来解释“乾”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动;以“弱者”——处于柔弱地位来解释“坤”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用。他明确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屯第三蒙第四 屯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章 蒙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八、十九章 屯卦尝试去解释生命的起源——雷雨交加,生命产生于压抑者“雷”的水中。生命是阴阳二气交结的作用,老子把这种作用称为“谷神”,作为玄妙的母体,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个人或人类社会本初都是蒙昧的,老师或圣人的职责就是启发蒙昧,这是蒙卦的寓意。启发是对蒙昧的否定,老子更进一步作否定之否定,认为人应该“绝圣弃智”在更高的阶段回归到本初的质朴。 需第五讼笫六 需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九章 讼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三十一章 讼,是战争之意。讼卦是《易》的第一个凶卦,同样,老子也厌恶战争。讼卦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才能中途吉利,老子解释说胜利是不得已的,胜利就可以了,不要武力逞强。讼卦告诫人们发动战争要慎重考虑,老子补充说战争是“不得已而用之”。 需,是等待之意,等待是为了居于“飞龙在天”这个“九五”的最高位置,从而获得光明前途。老子解释说等待是为了蓄藏精力,是保养身心、治理国家的最重要原则。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乾为天第一 【原文】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①乾,卦名。《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

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云在飘行,雨在降洒,繁殖万物,赋予形体。太阳运行,升上降下,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有规律的运行。这种运行变化,形成季节气候,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天的功德超出万种 物类,给万国带来普遍的康宁。 【注释】①彖(tuan团去声),《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

《易经证释:释象辞》(校对版)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乾卦之象辞亦如彖,依卦象爻象而定其辞,盖有卦象辞、有爻象辞,而加之以释文也,故于卦爻繇辞后加以象曰云云,明其为释文也。凡卦爻辞皆分列于其卦爻下,唯乾坤二卦、统为一章,此后人便于记诵、求其贯通,以接于文言耳,非异例也。故释象之文与文言同列,而其义仍互通,即各爻辞仍本前繇辞而来,不过演其义、申其旨、广其意耳。故凡有彖曰、象曰者皆后圣释卦爻之辞,犹之文言也,以卦爻虽著其辞、言简意深、人或难达,特因所闻所见述其义于辞后,而使读者有所贯通耳,如乾之象辞即元亨利贞四字,而释之者、乃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下各爻皆然,皆本辞中具有之义而演绎之,以尽其意耳。夫意微而辞短,虽演绎之、尚有不尽,故传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其不尽从而为之文言、从而系之各传,无非为达圣入立教之旨、明易卦包涵之义,而以示天下后世、标人道纲领,此辞之不厌详而演之务求尽也。夫易象固自天道始,而易教则以人道先,辞为教立、文为人明,故在卦爻象辞,多包举天地人物、鬼神气数立论,而于演辞则独重人事,以易之用唯人主之、而易之道唯人通之,象既以人爻主其中、辞亦以人道立其本,此自古圣人之微意。而于乾之象辞,即首揭其例也。乾之卦象元亨利贞,天道之常,而演辞自强不息则人道之本,天人所以合即可于此见之也。夫天行健三字、明示天道之大本达德,次即继以君子自强不息,明示人道孚天之行即为人道之大本及其达德也,由天以及人,由天道以立人道,此立教本旨。中庸所以溯天命人道而定教之大则也,此不独儒教之义、凡教皆然,而上古圣人即如此示其教,以其所生、返其所自、成其所成,而后人道以全,此二语不独为释乾卦辞,实为人道立则、圣教立纲,包括全易之

0057释《周易·比》及“邍”字

释《周易·比》及“邍”字 (首发) 朱兴国 在拙著《三易通义》一书中,笔者已对《周易·比》作出新解,可惜对于卦辞中的“原筮”一词,仍囿于旧说,释“原”为原究,“原筮”意思是原究此筮。今读陈剑先生《“邍”字补释》一文【1】,豁然开朗:“邍”字本义为田猎,由此可进一步佐证笔者对卦象及卦名“比”理解正确,而由《周易·比》和比卦卦象又可进一步明确“邍”字之义。 先将《三易通义》一书中笔者对《周易·比》所作的注解移录于下: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坎上坤下。坎王则坤囚(《五行大义·论四时休王》)。 《彖》曰:“比,辅也,下顺从也。”朱熹《周易本义》:“比,亲辅也。”《周易尚氏学》:“比,亲也,辅也。” 按:旧解皆未识比卦之妙。比,等待也。《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淮南子·人间训》:“比十日,而卫君之礼不具者死!”比有等待之义。坤为地(《说卦》《明夷·上六》)、坎为险(《坎·九二》),坎上坤下,地上有坎,陷阱之象。圣人设险以待,等待不安分守己者自陷于险,故曰“比”。比,等待也。唯此义于卦辞、爻辞可通。 原,原究。原筮,原究此筮(今按:此解谬)。坎王则坤囚,其运逢囚,宜长久守贞以待,故曰“元永贞,吉,无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吉”字在“元永贞”之后,可从。句首占曰“吉”是承比字等待之义而言的,等待则吉。圣人设险以待,若不安贞守常则必定有凶,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坎为不宁(《中孚·初九》),坎为乱(《既济》《萃·初六》),故曰“不宁方”。夫,语助词:“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初六之变,比之屯,上坎下震。坎王则震胎。 有孚,有信。有孚比之:坚决等待。坎王则震胎,其运逢胎,等待则无咎,故曰“有孚比之,无咎”。 离为缶(《离·九三》)、坎为水,之卦屯初爻至五爻为大离,上坎之水溢出离缶,故曰“盈缶”。“盈缶”实指之卦屯上坎。坎为盗寇(《蒙·上九》《需·九三》)、坎为不宁(《比》《中孚·初九》),坎盗不宁则“终来有它”。有它,有患。《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周易》言“有它”共三见(《比·初六》《大过·九四》《中孚·初九》),均指祸患。“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轻松学《易经》:复卦第二十四

轻松学《易经》:复卦第二十四 轻松学《易经》 《周易诠释》:复卦第二十四 【周易经文】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解读诠释】 【24.1】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白话】 复卦,亨通。外出和进入没有疾患,朋友前来没有咎害;返转回复运行在轨道上,七天回归重新开始,适宜有所前往。 【解读】 ○复卦下震上坤,地雷复卦。《序卦传》:“物不可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卦是阴气剥蚀阳气,

剥卦走到极点,阳气必回到地下重新开始,于是大地重现生机,故而亨通。复卦为剥卦的覆卦。 ○出入无疾:震为动,故言出,刚爻在下,故言入。疾,害也。 ○朋来无咎:王弼以“朋为阳”,然《周易》经文之“朋”皆有坤象(见《周易密钥》:释《周易》中的“朋”),上卦、互体皆是坤卦,坤为朋。初九为下体震卦主爻,得乎坤体之本,坤为朋,内卦为“来”,故曰“朋来无咎”。 ○七日来复:两千多年来先儒对于《周易》“七日来复”本义的探源是倒果为因,穿凿附会,并没有破译文王周公孔子的本义。笔者在《周易密钥·“七日来复”本义探源》一文中试图还原“七日来复”的本义。 探源的论据——最晚必须是孔子时期的文献知识。采信的文献有《尚书》、《周易》、《易传》、《周礼》,采信的考古文物必须是先秦时期的,如周朝的四象铜镜,商朝的甲骨文,甚至是伏羲时期的星图。 探源的思路——是上古时期天文学,北斗七星,日月五星,以及古人对回归年冬至的认识。 该文论证,先民起初最崇拜的数字是七,这来源于对北斗七星和日月五星七政的崇拜。甲骨文与金文“七”字的写法见证了“七”表示某种周期和最后期限的意思。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北斗历法,二十八星宿和西周初年之月

易经之十二消息卦

易经之十二消息卦 十二消息卦基础 研究《周易》历史上一般从象数、义理二个方面,现代易学除了这二方面外,还以现代科学理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综合交叉地研究。都取的一定成果。易学象数除了“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学说外,还有一个卦气说,卦气诸说中,以“十二消息卦”较为著名和突出。今对其作一些简单介绍; 所谓“卦气”是汉易学的术语,其说是用“周易”解释一年的节气变化,其代表人物是西汉孟喜,其“十二消息卦”,亦称“十二辟卦”、“十二君卦”、“十二月卦”、“十二主卦”,其组成由乾坤二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之基础,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卦。 复卦初六冬至姤卦初九夏至 临卦六三大寒遁卦九三大暑 泰卦九五雨水否卦六五处暑

大壮初九春分观卦初九秋分 夬卦六三谷雨剥卦六三霜降 乾卦六五小满坤卦六五小雪 消息卦以“乾”卦含子、丑、寅、卯、辰、巳,“坤”卦含午、未、申、酉、戌、亥,以两卦十二爻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或称为一年循环周期)。 从复至乾,阳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阴爻逐渐减少,表示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为阳息阴消过程;从姤至坤,阴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阳爻逐渐减少,表示阴气逐渐增强,阳气逐渐减弱。为阴息阳消过程。 十二消息卦引起的卦变-摘自马恒君《周易正宗》 卦变与变卦不同。变卦是占筮中因为动爻的变化而引起的本卦(遇卦)向之卦的变化,是占筮的用语,有《左传》、《国语》等大量的筮例作证,变卦的存在是个没有争议的问题。而卦变是演易系辞所依据的卦爻推移的运动规律,是作易的用语,因为传述的纷乱,卦变还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从彖传大量说明爻位推移的话里去分析,卦变不仅存在,而且是构架《易经》的三大序列之一(见离卦提示)。《周易》尚变,不讲卦变,实际上是阉割了它的精髓。 关于卦变的学说,汉以前的传注都不否认,传述较多的是虞翻、干宝等人。王弼为了省事,尽黜象数,把卦变也扫荡无余。宋朝人力图把卦变研究出体系来,但说法互有参差。影响较大的有朱熹《周易本义》里的《卦变图》和朱震《汉上易传》里列出的李挺之《卦变反对图》、《六十四卦相生图》。苏轼则力主从六子卦变来,把相生序与变化序混在一起,与程颐的说

周易64卦.doc

周易64卦 1、圈圈圈圈圈圈:为乾卦。困龙得水。‘ 【乾】者,健也。刚健不曲中正,困龙得水,困渊中不得舒展,忽然天降大雨,得雷鸣而起,任意飞腾,时来运转之兆。 曰:无不欢乐,上人见喜,祸不成凶,诸事顺利。 断:刚健中正,久处逆境,马上有用,吉事上升。 2、圈圈圈圈圈叉:为姤卦。他乡遇友。 【姤】者,遇也,不期而遇,行人久困在外,举目无亲,偶然遇友相亲相爱,甚是得意,时来运转,困穷他乡志不伸,忧愁寂寞到如今,时来喜逢遇知音,面对相谈大放心。 曰: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禄添,自今开始顺利运,往后凶厄不相干。 断:交易有成,官事有理,走失可寻,出门见喜。 3、圈圈圈圈叉叉:为遁卦。浓云蔽日。 【遁】者,避也。退避不出,有浓云蔽日之象,失势云蔽日,如同太阳中午时节,天下照,忽然来了一块浓云遮蔽了光,诸事不遂。曰:浓云遮日不见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顺,提防是非到门前。 断:月令不善,走失难见,交易合伙,诸事平淡。 4、圈圈圈叉叉叉:为否卦。虎落深坑。 【否】者,塞也。闭塞不通。如猛虎落深坑,有一只老虎下山寻食,不料被人掘下一深坑,虎下去了,总有威风不能伸展,凶多吉少。曰:猎人掘下一深坑,一只老虎要入坑,若不提防掉下去,保管你凶多吉少。 断:走失难寻,交易不定,婚姻不美,不可轻动。

5、圈圈叉叉叉叉:风地观卦。旱荷得水。 【观】者,为人所仰也,故有旱荷得水之象。一池荷花,正当天旱的时候,池干花枯,全不茂盛,忽然天降大雨,花又茂盛,占此卦者,得贵人扶助之兆。 象:事业荷花出水中,旱日不如往日同,幸得逢水来相灌,枝叶重鲜花更红。 断:此卦有水来浇荷,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来助,出门永不受折磨。走失得见口舌散,疾病皆除人人善。 6、圈叉叉叉叉叉:山地剥卦。莺鹊同林。 【剥】者,落也,阴升阳落,故有莺鹊同林之象,如同有一小鹊,天晚枝宿大林之中,不想有莺在内,莺见鹊即生恶意,占此卦者,主小人暗算,干事无成之兆也。 象:鹊遇天晚入林中,不想内里先有莺,莺见小鹊生恶意,口舌是非不见轻。 断:莺鹊同林不相合,占的此卦琐碎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7、圈叉圈叉叉叉:火地晋卦。锄地得金。 【晋】者,进也。前进后益,故有锄地得金之象,乃一农人锄地抱垄,甚是辛苦,一日锄地锄出金子来,时来运转之兆也。 象:农人地里示锄草,谁知财金将人找,一锄锄出金子来,这个运气也算好。 断:锄地得金卦如何,占者逢之喜气多,谋事谋财皆如意,婚姻有成疾病消。口舌消散见官有理,行人即至,出门见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