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度和越南的医疗制度

印度和越南的医疗制度

印度和越南的医疗制度
印度和越南的医疗制度

印度的医疗制度

1.有限的卫生投资关注于穷人

印度宪法规定,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医疗卫生制度总体特点是:政府在基础医疗这一块对全民免费,特别是对占人口总数29%,大约2.9 亿的贫困人口提供低水平的救助和免费医疗,公立医院主要负责这部分人的就医;在印度的医疗市场中,私营医疗服务机构和诊所占主导地位,印度医疗保险覆盖率低,仅占总人口的10% 左右。

2.全覆盖、低水平的免费医疗和有限的医疗保险

免费医疗服务主要是由政府医疗机构提供,印度政府出资建立。免费医疗服务主要是一些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防疫等,目标是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占人口比例29% 的贫困人口是受益者。

二、公立医院和私立机构互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

印度的公立医疗机构主要针对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医疗,私人医疗机构一部分在农村针对农民(主要是私人诊所),一部分针对富有人群,特别是医疗条件很好的大医院。在整个医疗系统中,

公立和私人医疗机构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各司其职,让穷人和富人各有所依。

1.公立(政府)医疗机构体系

印度的政府医疗体系分为国家级医院、邦(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共五个层次。各级政府医院数量远远没有私立医院多,但是所有的政府医院对人们都是免费的,包括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住院病人的伙食费等。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级卫生中心和保健站以及大城市的政府医院等。1999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有2935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975 个初级卫生中心,2.8 万个防治站3500 个城市家庭福利机构,1.2 万所二级、三级医院和137271 个保健站。光顾印度政府医院的基本都是收入人群,他们对医疗条件要求不高,只要少花钱能治病就行,而政府医院恰恰起到了社会公平和救助贫弱的“稳定剂”作用

目前印度印度医院中约有80% 的床位在市中心,仅有20% 的床位在人口密集的乡村。每个乡村医院有2~3 个医生,其中一个必须是女医生,因为要处理妇产科病症。县级医院一般有10个医生,有的是专科医生,病床是50 个左右。地区医院有上百名医生工作,基本是主治医师以上,医药供应丰富,这一级医院还有承担医学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习工作。邦(省)医院以上是承担疑难病和科研任务以及所在地的一般病的处理。只有政府医院有权利培训高级专科医生,私人医院没有这方面的权利,因为权威医生都工作在政府大医院。所有医院的费用从政府的税收里支出,通常90% 的预算来自州级的财政,中央财政只占少部分

。印度的公立医院的每千人医生数、护士数、助产士数、床位数在世界上来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甚至远远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更大。总的说来,印度的公共医疗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份额是较小的。政府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一般医院特别是乡村医院面临医药短缺、抗菌素品种少、医院条件较差、病房狭小等诸多问题,也有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印度的私人医疗机构发展态势良好

印度的私人部门的比例增加很快,是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主要场所,其中尤以门诊为主。在印度独立之初,私人部门的比例还很小,仅为8%,再加上5% 的非政府组织的机构,只占13%,政府公立医疗机构的比例为87%;近些年印度私人医疗机构数量已经占到所有医疗机构数量的93%,私人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量占所有床位数的64%,估计医生数量为总数的80~85% 。这一数据还有上升趋势。大部分私人医疗部门都是营利性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多数非营利性机构分散在慈善性的私人医疗机构和一些私人大医院的某些部门之中。

政府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贫穷患者适度减免医疗费用。相应地,政府在私立医院的用地等问题上大开绿灯,但是那些不讲医德、只顾私利的医院会受到处罚。德里市的阿波罗医院是由政府提供土地所建, 政府有26% 的股份。政府和阿波罗医院签有协议,协议要求阿波罗医院给穷人提供200 张免费床位、免费诊断、免费使用手术室, 免费膳食(但政府要求给穷人免费用药, 由高水平专家做心、脑手术, 给一切交通事故提供免费治疗等项目未能达成协议, 该院的病房和设施至今未能充分利用)

3.惠及穷人的农村公共医疗和私人医疗机构独特作用并存

印度穷人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自1947 年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一直在着手建立农村医疗框架,为这部分贫困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现有的农村医疗系统由村卫生中心、初级卫生中心、社区卫生中心和地区医院四个层次组成。最基层的村卫生服务中心,一般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位是负责接生的护士,主要负责母婴健康、计划生育和预防接种,也发放一些非常基本的药品。一个村卫生中心要负责邻近三五个村庄约3000~5000 个村民,每2 万~3万名农村居民则配备一个初级卫生中心。根据规定,每个中心应该有15~20 名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没有病床,较为严重或需要住院的病人只能送往社区卫生中心或地区医院。1996 年以后,政府推出了社区医疗中心的规划,同一个地区覆盖人口数较多、医疗条件较好的一个初级卫生中心被设为社区卫生中心。根据规划,每10 万名农村居民配备1 个社区卫生中心,中心一般有30 张左右病床和 4 名医生,并配有较完善的实验室和X 光检查设备等。社区卫生中心无法处理的病人一般都送往设备较好、医护人员齐备的地区医院。一个地区通常有 2 到 3 个这样的医院然而,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农村医疗机构的运营维持非常艰难,许多初级卫生中心缺少必备的药品和医疗设施,急救服务在农村基本上无法展开;多数村卫生中心和初级卫生中心的人员配置也不达标,由于薪水低、设施差,多数医护人员都不愿意到农村工作。

越南的医疗制度

越南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不仅颁布了社会保险法,还采取积极行动促使法律的落实。为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提供强有力保障,使越南社会保险的参与人数、基金缴纳及积累数额在2006年以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越南政府还积极探索以公民权为基础的社会保险措施,2003年政府向亚洲开发银行申

请技术援助,将援助目标定位于扩大覆盖率并倾向于对贫困者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将

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列入需强制执行制度范畴都对缓解贫困、缩小各阶级或阶层的差距推进

社会的平等与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资料显示,越南的贫困率2010年已下降到10%,以公民权为基础的社会保险制度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

组成部分

越南的医疗保险制度由强制型、自愿型和贫困人口医疗保险3部分组成。参保人员可以在公立医院以及与医保机构合作的私立医院享受到医疗保险服务。2010年医疗服务机构的总数增至2767所,确保10600万参保人员可以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一、强制型医疗保险

强制型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雇主每月需缴纳工资总额的2%,雇员缴纳本人工资的1%。制度为参保人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包括医疗保健、实验室检查、X光检查及其他影像诊断检查和一些昂贵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如心内直视手术等。可报销药品清单涵盖药品的总类之多可与发达国家媲美。参保人员生病时可获得工资75%的疾病补助,若缴费已达到15年以上,每年可休病假30天,缴费30年以上,可休病假40天。从事具有危险性质的工作且缴费至少15年,可休病假40天,缴费15-30年可休50天,缴费30年以上可休病假70天。

二、自愿型医疗保险

自愿型医疗保险的覆盖人群为学生和没被强制型医疗保险覆盖到的人群。2007年的缴

费等级城镇居民为160000-320000越盾;农村居民为120000-240000越盾;城镇学生为60000-120000越盾;农村学生为50000-100000越盾,参保人员可自行选择。制度同样为参保者提供住院与门诊服务,门诊费用在100000越盾及以下的可享受全额报销,100000

越盾以上的可报销80%。对于住院费用2000万越盾以下的部分可报销80%。学生初次治

疗还可外加报销治疗花费总额的17.4%。

三、贫困人口医疗保险

自1989年起,越南政府便向贫困人口医疗保险项目提供财政资助。2002年越南政府向所有贫困人口提供医疗保险资助金,资金用于免费的医疗保健卡和大病补助。2003年国家财政对此项目的投入为5120亿越盾,2006年增至14500亿越盾。2005年医疗保险制度被列入强制型医疗保险,贫困者只用缴费60000越盾就可以享受强制型医疗保险提供的保险内容并获得报销11%以上的门诊费用及17%以上住院费用的补偿2008年缴费数额上涨为130000越盾。2010年全国已有6500万人口获得社会保险。目前,此项目在全国64个省份和城市运行良好,明显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治病负担,并缩短了人们在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

四、工伤和职业病保险

雇主每月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1%进入工伤和职业病保险基金,雇员不需要缴费,当职工不幸因公受伤或患职业病时,雇主为其支付在治疗期间所需的治疗费用、其他相关的费用并为其支付薪水。经治疗后雇员将接受工作能力评估,若丧失了5%的工作能力,可获得为5个月最低薪金的一次性补助,受损伤情况每增加1%,则增加半个月最低薪资的补助;若丧失了31%的工作能力,每月可获得为平均最低薪金30%的补助,受损伤情况每增加1%,则增加为最低薪金2%的补助;若丧失81%的工作能力或视力和肢体受损,每月可获得月平均最低工资。此外,患者还可获得5-10天的休假。若在家休息,每天补助金为国家最低薪资×25%;若在医院休养,每天补助金为国家最低薪资×40%。

五、生育保险

雇主每月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3%进入生育保险金,雇员不用缴费。被雇佣的妇女在过去1年缴费至少6个月以上,则她在怀孕期间可免费检查5次,每次1天。孕妇流产、堕胎休假为胎儿1月以下10天;1-3月的20天;3-6月40天;6月以上50天。员工生育后可获得4 个月的带薪假期(若就职于危险性部门带薪假期为5个月)及为两个月平均最低工资的一次性补助。若孕妇产后未恢复健康,还可申请50-60天的休假,休假期间在家休息每天的补助金为最低工资的25%,在医院恢复每天的补助金为最低工资的40%。如果孩子不幸在出生后60天内死亡,受保人员可获得90天休假,若在60天以上死亡,受保人员可获得30天的休假。

越南医疗卫生经费来源主要为雇主缴费、国家财政拨款、投资收益和社会捐赠几个方向。随着制度覆盖范围的扩大及最低工资的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缴纳与积累总额逐年增加。

越南在边境地区实行了干部职工和农村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病人常规用药就医都能够得到保障,基本不用个人缴纳费用。若病人需要服用常规以上的药品则需要自费。住院则需要前往县城以上医院,报销比例也较高。越方药店销售处方药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诊断后才能出

售。医疗水平和条件并不如中方,乡村医院条件十分落后。医院使用医疗器具和用品大部分需要进口。越方在马鹿塘口岸还未设立医疗机构。越方希望能够在莱州市设立50张病床中医院,300张病床省级多科医院,在封土、三塘县城设立各30张病床医院。改造升级90

所各5张病床乡村卫生所。越方疑难杂症病人有希望前来中国就医的期望。

越方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比中方宽,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均可生育二孩,若超生需进行处理但不会开除公职。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越南也同样经常发生“医闹”风波,在2014年里越南医疗卫生领域发生多起严重暴力事件。

“医闹”频发严重干扰了正常医务秩序和其他患者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尽管越南政府多次强调医疗卫生系统在国家建设事业中扮演着特殊角色,但长期以来医务人员的低收入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越南医疗政策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越南医务工作者平均月工资为300万越南盾(约合1000元人民币),偏远省份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工资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该报告还显示,越南全国80%以上的医务工作者认为目前的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严重不符,56.3%的医务工作者要通过兼职来贴补家用。此外,越南至今都没有出台保护医务工作者的具体法律和相关行业保障措施。这意味着医生遭受人身伤害时没有一部专门法律可对他进行保护,相应的经济赔偿更无从谈起。鉴于医务工作者严苛的职业环境和医疗暴力事件日益多发,越南卫生系统和行业内专家纷纷呼吁政府尽早制定相关法律,本着为人民健康负责的态度为医务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同时,医务工作者也要自我反省,彻底根除“治病救人就是施恩于人”“居高临下”等长期存在的错误观念,尊重每一位患者;而广大民众也应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医闹”暴力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印度常见疾病与医疗状况

印度常见疾病与医疗状况 (最近更新时间:2010年9月5日) 一、印度的医疗条件 印度的医疗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在中心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有较好的医院和药店,新德里、孟买、钦奈及海德拉巴等城市都有设备先进的私人医院。这些医院能提供各类普通及专业性服务,价格较合理。药店的营业时间一般至深夜,有的24小时营业。但在农村或城乡交界地区,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因此为了确保生病后能得到及时救治,一般情况下不要远离大城市。印度的药品价格便宜,即使在一些小镇上,也易找到品种齐全的药店。许多药品产自跨国公司,药品采用国际通用名称,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期。为方便起见,在赴印度之前最好随身带些常用药品。城市里多数医生都讲英语。条件好的旅馆、饭店都配有医生或提供医疗服务电话,也可以随时拨打印度的医疗急救电话102。 二、印度常见疾病及注意事项 印度属热带气候。较常发生的疾病为:由不洁饮食引起的肠道疾病,如腹泻、痢疾、霍乱;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登革热、疟疾、流行性脑炎;因高温酷暑引起的中暑等。 为了防止疾病发生,建议旅行期间喝瓶装水,选择食用可以去皮的水果,经常洗手,保持个人卫生;自备牙具和拖鞋;防止蚊虫叮咬;随身携带常用药,特别是治疗腹泻、感冒发烧和消毒杀菌的药物,以及防止蚊虫叮咬、预防中暑的药物。 印度常见疾病主要有: 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是通过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城市与乡村地区流行,在中北部地区的发病率最高。每年7-10月是登革热传播的高峰期。预防登革热的措施主要是防止蚊虫的叮咬。 痢疾:是印度全国范围内严重的流行病。病菌通过水、食物、苍蝇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在乡村地区痢疾的感染机率更高。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主。赴印度旅行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洁瓜果和变质食物。 霍乱:是印度十分猖獗的肠道疾病。病菌通过水、食物、苍蝇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常见于生活和工作卫生条件较差地区。长期赴印度人员须口服霍乱疫苗。 肝炎:印度的大多数肝炎病例通过下水道中的污水传播,也可通过未加防御措施的性生活或使用污染的针筒传播。印度乙肝发病率和病毒携带者比例很高。建议在印度长期停留人员接种甲肝疫苗。 流感:在印度北回归线以北地区,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传播期,而在北回归线以南,流感整年都可能发生。建议年龄超过50岁、自身免疫系统较差、患有慢性疾病者

印度种姓制度解读

印度种姓制度解读 种姓制度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呢,下面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印度种姓制度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让女仆很宿命 印度人习惯于等级划分,比如说同为仆人,也有高低之分,在主人身边伺候的就高于在外面干活的,修整花园的就比清理垃圾的有优越感,看门守院的就瞧不起清扫厕所的,讲究传统的仆人绝对不去干低于自己身份的那些活儿。过去印度的国王贵族雇用着大批仆人,分工很细,仆人中的高低远近区分也很多。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印度女仆对自己的处境随遇而安。记者在餐馆里就看到一家有钱的印度人要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大吃大喝,跟着他们进来的小保姆一直站在旁边看护着小婴儿,从头到尾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然后随着主人家离开。女仆们自认为是下贱的,把自己的处境归咎为祖先犯了什么罪,或者自己前生做了什么恶。对于是否想改变这种制度,她们回答说:“神创造了它,只有神才能改变它。” 劳动法把仆人排除在外 印度女仆即使遭遇雇主的虐待也不愿意辞职走人,一方面因为生活所迫,另一方面因为整体上女仆处于没有任何组织、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状态,仆人在印度属于“非正规职业”,劳动法把仆人排除在外,所以女仆即使换雇主,境遇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而生活还要继续,所以她们更多情况下是忍受。为此,一些非政府组织积极活动,从法律层面为她们争取权利。非政府组织发起的全国家务劳动者运动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已有7个邦通过立法保护家庭仆人。印度全国妇女委员会正在研究提出一项法律草案,要求雇主在付给工资之外还要为仆人提供社会保险资助。非政府组织德希莫尔基金会发起了一个“印度女仆”项目,最终目标是把家庭女仆们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正式的劳动力大军,建立一个专门渠道来帮助她们找工作、投诉,在警方登记注册以增加安全感,并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价格。 印度女仆公司 曾经是投资银行家的阿希斯·戈恩卡准备成立“印度女仆公司”。戈恩卡的计划是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家务劳动者队伍,对她们进行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其收入来源,甚至提供保险和贷款。目前他已经搞起一个试点项目,给25个家庭配备了25名女仆。他的长远计划是在全国建立一个10万人的员工队伍。有很多人都希望戈恩卡的梦想能成真。 种姓制度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少数雇主会善待仆人

种姓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 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 [2](p.95)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 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 [3](p.82)同。”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到梨俱吠陀时代末期,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初步有了四个瓦尔那阶级的划分。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职能,同时垄断了文化教育。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一开始又称“罗阇尼亚”主要是由掌握军政权利的世俗贵族集团构成。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他们大多是雅利安的平民,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从事工、农、商等职业。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吠舍和那些在战争中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形象的说就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奴隶阶层。 “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四个瓦尔那等级划分的是《梨俱吠陀》中的《普鲁沙赞歌》。它说‘四个瓦尔那是由吠陀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其中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双臂变成罗阇尼亚,双脚变成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是四个瓦尔那的原型。但多数学者认为那是婆罗门僧侣集 [4](pp.44-45)团为了巩固他们自己及刹帝利军事贵族特权而编造出来的。” 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即“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从事的职业大多为屠夫、抬尸、清扫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职业。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不同种姓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和次种姓,各个不同的亚、次种姓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按照各自内部 的道德风俗生产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种姓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级种姓的司法权、行政权、教育权、豁免权等权利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剥夺。低级种姓的参政权和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也不断地探索如何进一步削弱种姓观念。

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

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 印度是世界上排名为第二的人口大国,它也是最早建立初级卫生保健网的国家之一。自从印度独立后,逐步地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特别致力于医疗体系公平性,这特别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印度的医疗制度独具特色。早在1949年的印度第一部宪法就明确地规定:所有公民都免费享有医疗服务。直到现在印度政府仍然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医疗保障制度,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公共医疗服务的卫生体系。 一、印度的医疗制度 印度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由中央至地方六个不同层次组成,与之相应的是六个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分别是中央级医疗机构、邦级医疗机构、地方级医疗机构、社区级医疗机构、初级卫生中心和基层卫生中心1。在基础医疗的阶段,国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服务,其地点主要是在大多数的公立医院。由于政府投入公共医疗的费用是有限的,公立医院只能主要负责提供低水平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对占人口总数29%,大约2.92亿的贫困人口提供低水平的救助和免费医疗。因此在印度,医疗服务的市场是私营的医疗服务机构和诊所占有很大的份额,形成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互为补充的局面。 印度的医疗制度比较重视公平性,政府也致力于促进农村医疗服务的发展。印度农村的三级医疗网络体系包括保健站( sub- centre)、初级保健中心( pr- imary heal th centre) 和社区保健中心( com -munity health centre) 三部分3。在农村实施基本医疗服务的单位是保健站,

每一个保健站各有一名男女的保健员,他们各有各的分工。一个保健站负责的范围是3000-5000名村民的医疗服务,其运行的资金来自印度家庭福利部。联邦政府负责建立和维持初级保健中心,覆盖的范围是20000-30000人。当保健站不能治疗时,可以转诊到初级保健中心,每6个保健站会有一个初级保健中心。如果病人的情况更加的严重,那么就得送往社区保健中心。社区保健中心也是由联邦政府负责建立和维持的,每10万农村居民配备一个社区保健中心。当社区保健中心也无法处理时,那么病人将继续转诊到地区医院。 在印度,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比较低,大约只占总人口的10%。医疗保险都是由使用者自己花钱购买,其中私人保险(属于公共部门的私人保险)是由印度保险总公司和生命保险总公司来提供的。他们提供的保险主要是关于基本医疗、癌症医疗等大病医疗服务的。近些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倾向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医疗保险逐渐丰富4。筹资是医疗活动展开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决定了医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医疗资金筹集主要涉及到筹资的公平性、可负担性以及政府投入与个人直接支出之间的关系等5。印度医疗服务体系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公共筹资与私人筹资。公共投资当然是通过各级政府的税收、非税收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用等形式的筹集。私人筹资的方式有个人的直接的支出、非盈利组织提供的保险计划以及私营健康保险等的形式来运作的。但是在印度医疗总费用的指出中,根据WHO统计的2004年数据显示,私人支出约占82 . 3 %, 政府支出为17 . 7 %6。可以发现印度的医疗支出结构的不合理,这就是导致印度医疗发展缓

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与由来

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与由来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在婆罗门的经典《吠陀》中,波罗门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婆罗门僧侣还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即降为较低种姓。因此,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奴隶来说,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遵守奴隶主阶级制定的“达磨”,即所谓的“法”,以免加重来生的灾难。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 摩奴法典首先确认婆罗门是人世间一切的主宰,而首陀罗只能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劳役。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不能对高级种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罗门和刹帝利则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为了镇压低级种姓吠舍、首陀罗的反抗,摩奴法典还规定了许多残酷的刑罚。比如,低级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比如,动手的要斩断手,动脚的要斩断脚。 四个等级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

医疗旅游-印度医疗旅游

医疗旅游_印度医疗旅游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医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度假方式。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医疗旅游业。印度是近来才发展医疗旅游业的,但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旅游市场。根据印度工业联合会(CII)统计:2004年到印度治病的外国人多达15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有学者认为,如果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到2012年,印度医疗旅游业的年收入可达到22亿美元。 印度发展医疗旅游的优势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患者纷纷前来印度求医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印度的医疗费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非常低。印度号称有“第三世界的价格和第一世界的医疗服务”。由于人力成本低,降低了印度私立医院的成本,收费要比欧美医院便宜很多。一般来讲,印度的医疗费用是西方国家的1/10,有时甚至是1/16,是其他亚洲国家的1/3。另外,印度药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名列前茅,而且许多药品的价格只有中国的1/6-1/3。这是印度吸引外国人来印度医疗旅游的最大优势。 印度部分医疗服务费用与西方国家对照表

(来源:印度工业与商业联合会) 第二、印度有着各种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满足西方患者的需要。虽然印度的总体医疗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但由于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充裕的资金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印度一些私立医院所提供的专科医疗服务,并不逊色于欧美的一些大医院。印度私立医院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医生,受过西式教育,英语好、能吃苦、服务意识强。印度的医学院选用的教材,基本来自美英发达国家。这让印度医生从业后,能很快熟悉和掌握国际最新的医疗技术。印度的大医院,至少有60%的医生都有国际认证,并且经验丰富。比如,在美国一个外科医生退休时大概仅做过2500例手术,但在印度,不少医生在30多岁的时候已做过3000例手术。 《华盛顿邮报》曾报道,印度医生医术精湛,在心脏病治疗、整形外科手术、关节复位、骨质疏松的治疗方面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另外,印度医院在器官移植、膝盖移植、肠胃病、眼科学、泌尿学等方面的医疗服务也都具有一定优势。据德里Escorts心血管医院专家介绍,在该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的死亡率为0.8%,感染率为0.3%,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值1.2%的死亡率和1%的传染率。 第三、印度私人医院拥有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先进的医疗设备。 位于首都新德里的阿波罗(Apollo)医院和埃斯考斯(Escorts)医院是印度两家最有名的私立医院,都拥有各种先进的心脏医疗保健设备,能处理心脏疾病各项诊断和治疗。比如心脏导管插入术和外科的心脏移植,平均成功率是98.5%,与世界上一流的心脏病医院相同。Escorts医院还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机器人这类先进医疗设施的心血管医院之一。 第四、印度的传统医学为印度的医疗旅游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印度强大的传统医疗大有作为,比如印度传统医学(Ayurveda)、顺势疗法(Homeopathy)、尤纳尼(Unani)等等。这些传统的医疗服务使得印度为那些在其他国家很难找到合适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服务环境,配合着瑜伽、传统医疗以及其他医学系统,临床效果与世界最好的医疗中心相差无几。 第五、印度医院为外国患者提供优先治疗服务,尽可能不让他们等待或减少候诊时间。这一点深受西方患者的欢迎。很多西方患者来印度就医,就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需要太长的候诊时间,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第六、印度的一些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除了印度拥有国际水平的医学技术以及仪器与设施外,一些私立医院还开始为外国患者提供全程的医疗打包服务。比如机场接送、配备能够上网的单独病房、提供翻译、私人厨师以及印度美食、安排旅游等各式套餐服务。一些医院推出的疗程配合有瑜伽和其他形式的印度传统医疗,颇受外国患者欢迎。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实质与影响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2.为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小李编写了一个剧本。你认为下面哪句台词不 符合史 实() A.我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还是国家官员 B.别看我只是一名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 C.我是腰藏万贯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位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3.《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自由人 4.阅读下列材料: 古印度文明时期,产生了种姓制度。现今社会中,在印度的广大农村,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欧洲,许多白种人歧视黑种人的思想仍然存在;在

印度的医疗保障制度

印度的医疗保障制度 现行的印度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怎样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 整理的印度的医疗保障制度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19471980年代)公办医院为穷人提供医疗 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自此这个由28个邦(省)、6个联邦属地及1个首都辖区组成的国家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的医疗卫生体系 1950年印度颁布宪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国家卫生计划由公办医院为全体人民提供卫生服务“公”字头为王私营医院极少而且各联邦之间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和政府管理水平各异医疗服务质量和人口健康水平参差不齐 关注穷人、关注农村这是印度医改值得点赞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度在全国农村逐步建立三级医疗保健网这一网络包括保 健站、初级保健中心和社区保健中心三部分向穷人提供医疗服务在城市政府开设的公立医院也是穷人看病的首选医院对前来就诊的穷人免收挂号费直到现在公办医院依然顶起了孕产妇儿童保健、传染病防治和计划生育等领域的半边天 到了90年代印度的医疗卫生系统越来越不堪重负顶层设计者 们认为医疗支出为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加上印度金融发展水平低人口 不断膨胀随着环境破坏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精神疾病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传染病防控不力艾滋病肆虐更是 雪上加霜新一轮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第二阶段(1990年代):私立医院蓬勃发展吸引西方患者万里求医 公办医疗前景黯淡之时私营医疗机构开始崭露头角起初是小型私营诊所的兴起,1990年印度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大型私立医院渐成主流而今私立医院已经承担印度80%国民的门诊服务和60%国民的住院服务 印度政府堪称“业界良心”一如既往的关注穷人政府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他们适度减免医疗费用相应地政府在私立医院的用地等问题上大开“绿灯”德里市的阿波罗医院是由政府提供土地所建政府有26%的股份协议要求阿波罗医院给穷人提供200张床位、诊断、使用手术室膳食、用药由高水平专家做心脑手术阿波罗医院内部像五星级宾馆院子里绿草如茵病房宽敞明亮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很多医生持有英国皇家医学院等著名医学院校颁发的高级资质证书 这么高大上的私立医院收费高?其实按照一般国际标准衡量印度私立医院价格是相对便宜的大批西方国家的患者不远万里到印度求医就是这个原因然而对于大多数印度普通家庭来说私立医院的昂贵费用仍旧难以承受 那么问题来了公立医院了但是条件越来越差私立医院质量好价格也高很自然地只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患者“分流”到私立医院私立医院迅速发展带来弊端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崔连仲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它在印度表现得最为森严、复杂和持久。 种姓:瓦尔那和迦提 “种姓”这一名称出自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和旅印高僧的著作中,有时称为“族姓”,或简称之为“种”和“姓”。这一概念开始就兼指古代印度所使用的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名词。例如在《十诵律》中提到十个种,即:刹利种,婆罗门种,贾客种,锻师种,木师种,陶师种,皮师种,竹师种,剃毛发师种,旃陀罗种。在这十个种中,前三个种当为刹帝利、婆罗门和吠舍三个瓦尔那;以下七个种当为从事各类工种的首陀罗瓦尔那和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但在这里均称为“种”。 瓦尔那(Varna)一词,原义为“色”。1这一名词作为人类社会属别的概念,最早见于《梨俱吠陀》,当时是用以区别征服者雅利安人和被征服者达萨(意为“敌人”,即指“黑皮肤”的土著居民)的,故有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那之分。这种以肤色(白与黑)相区分的两种人,存在着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不会是平等的。但这时的瓦尔那一词大概还不能称之为种姓。到了后期吠陀时代,这个词才确定地被应用在种姓的意义上。 迦提(jati)一词,原义为“出生”或“种”。2这一名词用在种姓的意义上是否出现在后期吠陀时代,还不能确定。但学者们认为,大约从经书开始,特别是从家范经和法经时代开始,混合迦提无疑已经存在。 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彼此又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出现早,后者略晚,后来这两个词开始混用。怎样混用?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中反映的不尽一致。实际上这两个概念的用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变化;另外,地区不同也会存诓钜欤 虼烁魑南姿捣ú灰唬 馐呛茏匀坏摹>头从持中瘴侍庾钪匾 徊糠ǖ洹 ?U>《摩奴法典》来说,这两个词是混用的。但瓦尔那的用法较为严格,一般用于四个瓦尔那,只有在个别情况下用于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3迦提的用法较为灵活,它用于瓦尔那同用于迦提的次数相比,大约各占一半。4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符合种姓制的发展趋势的。随着四个瓦尔那的日益分化和迦提数目的日益增多,迦提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瓦尔那的形成 作为种姓的四个瓦尔那的划分,最早见于《梨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在这里写道,当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普鲁沙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转化成四种不同身份的人:“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啰惹尼亚,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由其双脚生出首陀罗。”(X·90·12)在这首赞歌里没有提出瓦尔那这一概念,但它是后来被称为瓦尔那的四个等级的最早记录,这是勿庸置疑的。在这里,作为僧侣等级的婆罗门列为第一位。其次是啰惹尼罗(Rājanya),5这个词是第一次出现的,其意为王族,即后来文献中所列举的刹帝利。这是以王为首的武士等级,列为第二位。第三个等级是吠舍。吠舍一词在赞歌中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它是雅利安人和一般人民大众(维什)。Vaisyas(吠舍)一词可能即由Vis(维什)一词发展而来的。他们被列为第三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按赞歌,前三个等级分别是由普鲁沙的口、臂、腿变成的,而首陀罗则是由其脚生出的。在这里不仅有身体部位之差,而且使用了“变成”和“出生”这两个具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 的影响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在印度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印度社会的重要者特征之一。长期的束缚着人们,严重的阻碍了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消极影响 Abstract:T hecastesysteminIndiahasalonghistory,issurelytheinevitableresultofe conomicandpoliticaldevelopment,butalsothosefeaturesofIndiansociety,,severel yhamperedtheIndiansociety'spolitical,economic,educationalandculturaldevelop mentandpeople'squality. Keywords:CastesystemIndiansocietyNegativeaffect 前言 印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那里有着肥沃土地,遍地的珠宝,有着西方人梦寐以求的香料。一直以来我对印度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所以我很喜欢看有关印度的东西,然而每当我看到印度的残酷的种性制度时,我总很是揪心,于是就产生一种冲动或者是一时的好奇吧,我就决定探求一下印度种性制度的起源,发展但更愿意注重的是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所以就写写喽! (一)论种姓制度的概念 种姓制度正式产生于后期的吠陀时代,而他的萌芽需要追溯到早期的吠陀时代。公元前6000年前东移的一支雅利安人到达了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种,他们认为自己很高贵(雅利安含有“高贵”的意思)为把自己白色的皮肤1 1雅利安(含有“高贵”之意)

印度医学与中医--异源同根,博大精深

这是印度一个已过世的大师osho批评现代医学的一断讲演,演讲的时间大约是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演讲透露出几个很重要的信息: 1、印度医学与中医异源同根,并可能同样博大精深。 2、当今最先进的外科手术在五千年前的印度已经存在,但后来被抛弃,却有留下经典。(这与我们老祖宗扁鹊华佗的情况相似,只是我们没有传下典籍。) 3、在当今的印度,传统医学可能仍然占据主流地位,而在希腊,其医学似乎与主流西医有很大差别。如果事实如此,这对我们光大传统促进中医发展很有意义,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本人只是中医的爱好者,以上并没有深入求证,只希望来一个抛砖引玉。 问:西方社会发展出曾经存在过的最昂贵的健康系统,人们每年花了好几十亿的钱在医药费上面,在某些方面来讲,它的确非常成功,比方说在某些外科手术或移植或预防感染方面。但是人们似乎变得比以前生更多的病,到底什么是健康? 答:西方的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分开的单位——跟自然分开。那是他们所犯的最大的错误。人是自然的一部份,他的健康就是跟自然保持和谐。 西方的医学以一种机械式的观点来看一个人,所以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机械动力学能够成功它就是成功的,但人并不是机器,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疗那个生病的部份,那个生病的部份只是一个症状说整个有机体碰到了困难。生病的部份只是一个显示,因为那个部份最弱。 你治疗生病的部份,治疗得很成功……但是在其它某一个地方,疾病又出现了。你阻止疾病从发病的地方来表达它自己,你使它变得更厉害,但是你不了解人是一个整体,要不然就是他是生病的,要不然就是他是健康的,没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他必须被看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物。我将给你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可以使你对它更加了解。 大约在七千年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针灸术在中国发展出来。有一个猎人要射杀一只鹿,但是当他把那支箭射出去的时候,有一个不清楚状况的人刚好跑过来,而那支箭就射中了那个人的脚。那个人一生都遭受偏头痛之苦,但是当那支箭射中了他的脚,那个偏头痛就消失了,这是非常奇怪的,没有人会以那样的方式来想它。 整个针灸术就由那个意外事件发展出来,并且发展成一套完整的科学。所以,如果你去找针灸师说:“我的眼睛有毛病,或者是头有毛病,或者是肝脏有毛病。”他或许不会直接去管你的肝脏、你的头或你的眼睛,他会考虑整个有机体,他会试着去治疗你,而不只是治疗那个生病的部份。 针灸术发展出七百个点,那是在人的身体里面所发现到的。人的身体是一种活的生物电的现象,它具有某种电力,因此我们称之为生物电:这个生物电在人体里面有七百个点,每一个点都跟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有关,而那个相关的部位或许离那个点很远。那就是在那次意外事件中所发生的:那支箭射中了一个生物电的点,而那个点跟头有关,因此偏头痛的毛病消失了。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样的(2)完整篇.doc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样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介绍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主教育;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同时,各种姓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或称亚种姓、次种姓),进而衍生出更多分支。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种姓世袭,不易更改。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 印度种姓制度的区分 印度的高种姓人种,有点像欧洲人。

低种姓人种,典型的南亚人 种姓制度在印度到底有多严重 印度高种姓一般是白种人,只不过纬度太低晒得比较黑。婆罗门和刹帝利是高种姓较突出的。印度教信来世,苦行被推崇,安于当前贱民低贱种姓,修一个更好来世是大部分低种姓人民的普遍选择。 但是其他种姓的人尤其是贱民就没有这么幸福了。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目前有1.67亿贱民,占总人口的16.2%。也就是说,如果你幸运地出生在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那么你大概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性成为贱民中的一员。 贱民也就是DALIT ,又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者甘地也称他们为神之子,意指他们也是神的子民。但是显然多数人不这么认为。 那么,占印度人口六分之一的这部分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1.自带扫帚抚平自己的足迹 贱民从事着最肮脏低贱的工作,他们被认为是最肮脏、最不洁的,被称为不可触摸者。他们走在路上需要佩带铃铛,以发出声音让别人避开。如果哪个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贱民,会被认为受了污染,要请祭祀做法式来消除。 2.以生命为赌注的跨种姓恋爱 印度种姓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行种姓内部通婚。然而,种姓内部通婚的制度实际上在古代就不断被违反,因为印度自古以来始终处于男多女少的人口状态,一些高等种姓的男子不得不迎娶低等种姓的女子为妻。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宗教人士又制定出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顺婚,但严格禁止逆婚的宗教教规。也就是说,高等种姓男子娶低等种姓女子称为顺婚,反过来就是逆婚了。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姓名:孔明熙学号:201000011006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10级历史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摘要:种姓制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泛称。玄奘又称它为族姓制度,西方称为喀斯特制度。①种姓制度的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社会根源,同时,种姓制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自身的调整,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尽管如此,种姓制度,还是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古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最早要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种姓制度形成以后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自身的调整。种姓制度在古印度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消极作用越加明显。总而言之,种姓制度对于整个印度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的形成 种姓制度的正式形成是在后期吠陀时代,但是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末页就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划分。早期社会等级划分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当地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则以征服者自居,根据肤色将居民分为两个瓦尔那:“雅利安瓦尔那”,“达萨瓦尔纳”。雅利安意思是“高贵”、“富有”,雅利安人则以高贵者自居,瓦尔那本意是颜色的,而由于后来种姓制度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瓦尔那也慢慢的失去了颜色的意思。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称为瓦尔那制度,即社会等级制度。 最初只有“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等级,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瓦尔那又派生出三个等级集团,分别:即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武士阶级)、吠舍(平民)。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则称为首陀罗,它的前身是达萨瓦尔那,但是与达萨瓦尔那也有不同之处。他们不在雅利安公社以内,首陀罗大部分也不是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的身份,也就不具有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从开始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人内部中将平民与氏族贵族一分为二,贵族阶层又将军事贵族与祭祀贵族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等级集团,初步具有了瓦尔那制度的雏形。② ①①《世界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主编吴于廑齐世荣95页

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

现代印度教种姓关系的变化 朱明忠*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印度印度教种姓关系变化 近代以后,伴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也逐渐传入印度。无论新的生产方式,还是新的思想观念,都对印度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而使印度教原有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种姓关系的转变。种姓制度和种姓关系的这种变化,正是传统印度教走向现代印度教的重要标志。 一、独立后贱民地位的改善 在独立之前,国大党就把解放贱民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1920年,国大党正式把“取消不可接触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写入了党纲。在国大党的领导人中,甘地不仅坚决主张改善贱民的社会地位,而且还亲自领导贱民进行过反对种姓歧视的斗争。除甘地之外,其他领导人也对解决贱民问题十分关心。例如,尼赫鲁就曾明确表示:“我将把根绝种姓制度摆在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051

重要的位置上。”① 独立以后,成立了以尼赫鲁为总理的国大党政府。为了消除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压迫和种姓歧视现象,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尼赫鲁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在这方面,最耀眼的事情就是印度新宪法的制定。1947年8月29日,印度政府成立了七人宪法起草委员会,该委员会以时任法律部长的贱民领袖安培德卡尔为首。1949年11月26日,新宪法草案在印度制宪会议上正式通过,并定于1950年1月26日起生效。在起草宪法的过程中,安培德卡尔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称他为“印度宪法之父”。这部新宪法不仅代表着印度各族人民的意愿,而且也体现出广大贱民的心声。 新宪法的序言庄严宣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精神,体现在宪法的各种具体条款之中: 例如,宪法的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废除贱民制,并禁止在任何方式下实行贱民制;任何由于贱民制而产生的剥夺人的权利的行为,都属于犯罪,应依法惩处。” 宪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不可以种姓为理由限制任何公民应有的权利,如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的出入,以及公共水池、浴场和道路等的使用。”这一条表明,贱民作为国家的公民,有权出入任何公共场所,有权使用任何公共设施,任何人不得以不可接触之缘由进行干涉。 宪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政府公职的聘用或任命上,不得以种姓等理由排斥和歧视任何公民。”这一条说明,无论是贱民还是低种姓者,都有权担任政府公职,任何人不能歧视。 1955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宪法有关维护贱民权利的条款,政府还制定了《惩办侵犯贱民尊严法令》。这个法令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凡阻止贱民进入公共场所的,将判六个月监禁,或处以50卢比的罚款;对那些不为贱民提供服务的商店,政府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对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者,政府应加重处罚。 新宪法明确宣布废除在印度实行了几千年的贱民制度,并且制定了许多具体条款和法令来维护贱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印度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独立后印度新生政权在社会改革方面所取得的一大成就。由于宪法废除了“不可接触制度”(即“贱民制度”),因此就不能再使用“不可接触者”或 ①S.戈帕尔主编:《尼赫鲁选集》,德里,1980年,第324页。 151

古印度种姓制度

古印度种姓制度 内容: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早期婆罗门所著的经典中刻意忽略贱民不提,主张将所有的种姓划分成四种瓦尔那。这四种瓦尔那同样以婆罗门为首,借由职能与权利的划分规范,构成一严谨的阶序: 1、婆罗门:最高等的瓦尔那,也是整个阶序的核心。婆罗门本 为祭司,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 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祭司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 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此外,婆罗门享有许多特权,如不可处罚、 不用交税、不可杀害、可领回部分充公遗失物等。 2、刹帝利:次等的瓦尔那,《梵书》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 辖一切生命”的权利。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 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 此外,其负有保护婆罗门之责。 3、.吠舍:第三等的瓦尔那。吠舍是农人或牧人,任务是生产食 物,并提供各种祭品。《瞿昙》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 放贷的工作。 4、首陀罗:最低等的瓦尔那。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

负责提供各种服务。 特征: 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呈现“集体性”与“阶序”的特征,这些特征意味种姓并非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深具包容性与弹性的社会制度。

医疗器械进入印度医疗器械市场要求

一、印度医疗器械状况 1、印度目前医疗器械管理还没上正轨。 2、医疗器械的进口监管在印度还刚刚起步,现在印度只对10类产品有进口注册的要求。近年来,印度政府意识到对医疗器械监管的必要性,并有计划地成立专门监管医疗器械的部门,因此印度政府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会越来越规范,对医疗器械进口的门槛也会逐渐提高。我国企业将产品打入印度市场时最好能选择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的当地代理商。当地代理商不但熟悉当地法规,还可以与当地政府、医院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也是医院招标时考虑的因素之一。 3、十类无菌器械须经注册许可 (1)印度卫生与福利部下属的中央药品标准控制机构(CDSCO)是监管部分医疗器械进口、生产和销售的部门。 (2)为了保证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印度政府制定了《医疗器械市场进口与生产指南》。该指南于2005年10月6日由卫生与福利部发布,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指南只是针对以下十类无菌器械:1.心脏支架;2.含药支架;3.导尿管;4.角膜镜;5.注射器;6.骨粘合剂;7.心脏瓣膜; 8.静脉输液针;9.整形外科植入物;10.人工假体。 (3)上述十类产品进口到印度需要经过卫生与福利部的许可,根据印度《药品和化妆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注册和进口许可。 二、印度《药品和化妆品法》中表DI和DII是企业在药品注册时所要填写的信息和企业承诺表格,对医疗器械的申请也参考这两张表格,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表 (1)申请公司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2)国外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 (3)工厂主文件的复印件; 要求的主文件里应包括五部分内容:生产厂房的位置和设计图;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体系及其他生产活动;生产厂家所进行的系统适应性评价;由生产国监管医疗器械的主管部门出具的注册证书;在生产场所生产的进口产品以及其他产品的年生产量。 (4)当地授权代表人的姓名和地址; (5)进口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6)如果产品的部分工序是在印度国内完成,应提供当地生产厂家的信息。 部分工序是指产品进入印度后所进行的任何与生产、变更、包装、标签或者销毁有关的生产过程 2、产品信息 (1)通用名/商品名; (2)对产品的简单描述; (3)医疗器械的类别; (4)预期用途和使用方法; (5)该器械使用时所需的医学专业知识; (6)产品的结构组成中定性或定量的详细描述; 描述不但要包括对产品材料的说明,还要包括产品的质量标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