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K311011城市道路构成

2K311011城市道路构成

2K311011城市道路构成
2K311011城市道路构成

2K311011城市道路构成

一、城市道路: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柔性路面(沥青路面)

二、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组成:

1、路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基)

2、路面

3、人行道

路面:垫层、基层、面层等。

A、面层具有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温稳定性、平整度、粗糙度。

B、高等路面:(由底到面,分粗中细、粗中)

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用于2层或3层式面层的下面层,

D、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用于公路

E、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封层和磨耗层。

F、砂粒式沥青混凝土:自行车和行人道,用于城市道路。

4、沥青表面处治具有防水、防磨耗、防滑、改善碎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15-30mm。

5、基层材料组成(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A、整体型材料(适用交通量大、轴载重道路)

B、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为便于碾压,烁石最大粒径采用60mm)

6、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路基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

段应设垫层。垫层厚度≥150mm。

7、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基本原则:

A、强基薄面。

B、层间须紧密稳定,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应力连续性。面层与基层间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

粘层沥青、沥青封层。

三、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1、整体稳定性好

2、变形量小

3、路面的使用要求:

A、平整度

B、承载能力

C、温度稳定性

D、抗滑能力

E、透水性

F、噪声量

2K311012城市道路分类

一、城市道路:快速道、主干道、次干路、次支路

标准分类路面等级面层材料年限

完全交通功能快速道高级水泥硂30

交通功能为主主干道路石沥青15

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次高级沥青贯入式12

服务功能为主次支路路石沥青表面处治8

二、按力学特性的路面:

1、柔性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包括:沥青路面、碎石路面、沥青加固土路面。

2、刚性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

分类特点破坏形式代表路面

柔性弯沉变形较大取决极限垂直变形沥青类

抗弯强度小弯拉应变

刚性弯沉变形很小取决极限弯拉强度水泥硂

抗弯强度大

三、路基施工程序:

1、准备工作

2、修建小型构造物、埋设地下管线(地下管线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3、路基土、石、方工程

4、质量检查和验收

四、路基施工要求:

1、路基施工测量

A、恢复中线测量

B、钉线外边桩(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道路外0.5-1米之间)

C、测标高

2、填土方路基

A、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盐渍土。填土内不含有杂草、树根、

粒径超过100mm土块应打碎。

B、添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或(1:4)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级台阶宽度不得小

于1.0m,

C、填土长度达50米左右,合格后马上碾压。碾压应不小于12吨级压路机。

D、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还土500mm以上才能碾压。

3、挖土方路基

A、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一般每侧要比路面宽300-500mm,提供工作面

B、挖方段不得超挖,在路基设计高程以下600mm内杂草、树根,必须清理。

C、质量检查,路基碾压完成时,按质量验收项目,

主控项目:压实度、弯沉值

一般项目: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

4、路基压实要求:

A、合理选用压实机械、机具(常用压实机械:静力式、夯击式、振动式)

B、静力式碾压机:光面碾、凸块式碾和20-50吨轮胎压路机

C、夯实机具:各种夯锤,蛙式夯、内燃式火力夯、分动夯、手扶式振动夯和多功能振动建筑夯(振

动机械夯包括振动器和压路机)。

D、正确的压实方法和适宜的压实厚度

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5、土层最佳含水量:±2%

6、地基处理: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地补强。

7、换土垫层: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

8、排水固结: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9、振密挤密:适用于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2K311030 城市道路基层工程

1、石灰稳定土基层:强度高、稳定性好,但耐磨性差。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不宜用于潮湿

路段,可作次干路、支路的基层。石灰土不宜用于高级路面的基层。

2、石灰稳定土技术要求:

A、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为提高强度,可参加粒径不超过0.6倍石灰土层厚度的均匀

粗集料。

B、拌和均匀,每层摊铺虚厚不超过200mm。

C、碾压在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范围。碾压控制原则:宁高勿低,宁刨勿补。

3、水泥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水泥土不宜用于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

能做底基层,在快速路、主干路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不应作基层。

4、水泥稳定土的技术要求:

A、砾石和沙砾﹥砂性土﹥粉性土和黏性土

B、普通硅酸盐水泥比铝酸盐水泥效果好,水泥剂量5%--10%之间。

C、必须采用流水作业,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超过3h,

D、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日最低气温5℃以上,有冰冻地区,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

前0.5-1月完成。

E、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

5、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二灰土不宜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

层,在快速路、主干路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不应作基层。

A、宜在春末和夏季施工,日最低气温5摄氏度以上,有冰冻地区,第一次重冰冻-3--5摄氏度到来之

前1-1.5月完成。

B、采用厂拌法生产,运到现场摊铺。用重型击实实验法确定压实度要求。基层厚度小于≦150mm,用

12~15吨三轮压路机,150mm﹤厚度﹤200mm时,采用18~20吨三轮压路机。

6、无机结合料半刚性基层:坚实平整、结构强度稳定、无显著变形、材料均匀一致,表面干净无松散

颗粒,干燥。总结:实、稳、匀、净、干。

7、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加筋、防护、排水、过滤、隔离功能,用途:路堤加筋、台背路堤加筋、过路

与排水、路堤防护。

2K311040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

1、沥青混凝土对面层要求:

A、足够的强度、刚度;

B、良好的稳定性;

C、干缩和温缩变形量小;

D、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的拱度一致,高程符合要求。

2、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

3、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沥青度、残留稳定度。

4、城市主干路、快速路需要通过高温车辙试验检验抗车辙能力,指标是动稳定度。

5、重要的沥青路面宜先修100-200米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

6、

城市桥涵工程

1、无支护基坑适用条件:

A、基础埋设不深,施工期短,不影响临近建筑物的安全;

B、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小,不影响坑壁稳定。

2、坑壁形式:垂直坑壁、斜坡坑壁、阶梯型坑壁、变坡度坑壁

3、坑深小于或等于2m,采用垂直坑壁,基坑在5米以内,采用斜坡或阶梯型坑壁。

C、基坑穿过不同土层时,采用变坡度坑壁。

4、坑缘边应留有护道,距坑缘不小于1米,堆置弃土的高度不超过1.5米。

5、有支护基坑适用条件:

A、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有地下水影响

B、放坡开挖工程量大,不经济;

C、受施工现场和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不能放坡开挖。

D、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0米的较完整风化基岩,可直接喷射素混凝土;

E、逐层开挖、逐层加固;

F、坑壁有明显出水处,应设置导管排水;

G、锚杆的平均抗拔能力不应小于设计值,最小抗拔能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

6、喷射素混凝土的材料:

A、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32.5级;

B、掺加素混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溶性试验和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大于5分钟,终

凝不大于10分钟;

C、湿法明显优于干法;

D、压风进入喷射前,应进行油水分离;

E、混合料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F、干混合料无速凝剂惨入时,存放不超过2h,惨加速凝剂后,存放不超过20分钟;

G、气温低于5℃,不应进行喷射作业;

H、喷射应分片、分段进行,自上而下依次进行;

I、分层喷射,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J、喷射与开挖循环作业时,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放炮时间间隔不小于3h。

K、喷射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一般工程,养护不少于7d,重要工程,养护不少于14d,且喷水时温度不应低于5℃。

7、土围堰施工要求:

A、堰顶宽度﹥=1.5米,采用机械开挖,不宜小于3米,堰外边坡迎水冲刷一面,边坡宜为1:2~

1:3,背水冲刷一侧应在1:2内,堰内边坡为1:1~1:3。

B、填土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8、土袋围堰施工要求:

A、堰顶宽度1-2米,采用机械开挖,不宜小于3米,堰外边坡为1:0.5~1:1,堰内边坡为1:0.2~1:1。

C、填土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9、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

A、适用于深水基坑。

B、钢板桩采用锤击、振动、射水方法,黏性土中不能采用射水方法。

C、拔桩前,从下游开始拔桩,拔桩采用射水、锤击方法,尽可能采用振动拔桩法。

1、沉入桩基础施工方法:锤击沉桩、静力压桩。

2、锤击沉桩:选择锤型---锤重---锤架,是使用最广的一种,但振动大,噪声大。

3、桩架:自行移动式和非自行移动式,自行移动式包含:履带式、轮胎式、导轨式。

4、打桩顺序:由桩的一端向另一端打,密集群桩由中心向四边打,先打深桩,后打浅桩,先打坡

顶,后打坡脚,先打靠近建筑的桩,然后往外打,遇到多方向桩应设法尽量减少变更桩机斜度和方向的作业次数,避免桩顶干扰。

5、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当桩尖标高等于设计标高而灌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

使贯入度接近控制灌入度,当贯入度已到控制贯入度,桩尖标高未到设计标高,应继续锤击100mm左右,无异常变化,即可停锤。

6、假极限:在饱和的细、中、粗砂中连续沉桩时,易使流动的砂紧密挤于桩周围,妨碍砂中水分

沿桩上升,在桩尖下形成压力很大的“水垫”,使桩产生暂时极大的贯入阻力,休息一段时间后,

贯入阻力降低。

7、吸入:在黏性途中连续沉桩时,由于土地渗透性小,桩周围水不能渗透扩散而沿桩上升,在桩

周围形成水德润滑套,使桩周围摩擦系统大为减小,休息一段时间后,摩擦系数恢复增大。

8、附件的桩上浮和被锤击的桩上浮,均应继续复打。

9、同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的桩接头数不超过桩基总数的四分之一.

10、沉桩过程中,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倾斜、位移、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

缝、破碎等情况,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11、静力压桩法按加力方式:压桩机施工法、吊载压力施工法、结构自重压力施工法。

12、遇到下列问题,应暂停沉桩:

A、插桩初压时桩尖既有较大走位或倾斜;

B、压桩过程中桩身倾斜和下沉速度过快;

C、压桩阻力突然剧增或压桩机倾斜。

13、钻孔灌注桩:

A、正循环回转钻孔原理:用泥浆以高压通过钻机的空心钻孔,从钻杆底部射出,底部的钻头在回

转时将土层搅松成钻渣,被泥浆浮悬,随着泥浆上升而溢出流到井外泥浆溜槽,经过泥浆沉定

池沉淀净化后,泥浆可循环使用。

B、反循环回转钻孔原理:泥浆由钻孔外流注入井孔,用真空泵或其他方法将钻渣从钻杆中吸出,

由于钻杆内径较井孔内径直径小得多,故钻杆内泥水上升的速度较正循环要快很多,就是清水

也能将钻渣带上钻杆顶端,流到沉淀池,净化后泥浆可循环使用。

C、反循环与正循环相比:反循环具有钻进速度快4-5倍,需用泥浆料少,转盘所需动力少,清空

时间快等特点。

D、选择钻孔设备一般思路选择钻孔方法→选择钻孔设备→考虑孔径、孔深、土质、设备能力。

E、钻孔灌注桩由设计→成型,经历以下步骤:

平整场地→泥浆准备→埋设护筒→搭建工作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机成孔并清孔→检查成孔质量→关注混凝土→拔出护筒→再检查质量。

F、护筒要求:埋设时,护筒中心线应对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水平偏差<50mm,垂直偏差<1%

G、护筒内径的大小与孔内摆动程度有关,护筒内径要比桩径大200-400mm。在钻孔灌注桩中,应保持护筒泥浆施工液位一定高度,形成1-2m液位差。

H、骨架运输: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运输,不得使骨架变形,在运输中标志牌不得挂掉,便于检验校对。

I、导管灌注:用钢板卷制或无缝钢管制成,直径按照桩长、桩径、每小时通过混凝土的数量决定。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0mm

J、导管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对规格、数量、拼接结构检查外,还需做拼接、过球、水密、承压、接头、抗拉试验,水密试验水压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5倍的压力,承压试验时水压不小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

K、防止导管卡管的原因:

a、灌注应紧凑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工,防止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漏斗外掉入孔底。

b、导管提升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拆除导管要快,时间不超过15分钟。

c、灌注中,导管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灌入漏斗和导管。

L、确保桩顶质量,桩顶设计标高要加灌一定高度,一般不小于0.5米,长柱不小于1m。

M、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至少取两组试件,桩长20m以上不少于3组,桩径大、浇筑时间很长时,不少于4组。

N、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发生异常现象,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2K312030 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要求

1、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控制好模板配置、支架搭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环节。

2、模板有:固定模板、拼装式模板、整体吊装模板、组合定型钢模板。

3、模板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4、支架搭拆:主要用途为脚手架,最常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第一位。

5、浇筑混凝土质量从准备工作、拌合材料、操作技术、灌后养护四方面。

2K312030 现浇混凝土盖梁施工技术要求

尽可能使吊环垂直受力。

二、架梁的主要基本作业

(一)注意事项

1、注意梁板的重心

2、选择好起落梁板的方法

3、移梁操作方法的选择

梁板纵移或横移时,在坚固的轨道上使用平车较为安全可靠,且速度较快。滚筒的构造视物件质量大小而定。

4、设置好控制方向的钢丝绳

(二)千斤顶起落梁

1、千斤顶的选择

一般起落钢梁或较轻的混凝土梁时可选用油压或螺旋千斤顶。起落大型的混凝土梁时,宜选用油压千斤顶,而不使用螺旋千斤顶。

(三)吊放梁板

2、起吊砼T形梁时,若吊钩不是钩住预埋的吊环,而是用千斤绳捆绑吊放时,应采用不使梁的两个翼板受力的方法。

3、钢梁及小跨度的混凝土梁、板,可采用人字千斤绳起吊,或由一个吊点在梁的重心起吊。较大跨度的混凝土梁如用一个主钩起吊,必须配以纵行扁担。

4、各种起吊设备在每次组装后,初次使用时,应先进行试吊。试吊时,将梁吊离支承面约20~30mm 后暂停。

(四)横移梁、板

(五)梁板落位

7.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为准,横桥向位置应以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准。

掌握预应力材料与锚具的正确使用

1、常用预应力材料有预应力筋和管道,其中预应力筋有钢丝、钢铰线、热处理钢筋等。

2、常用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按规定抽样,若有试样不合格,则不合格盘报废,另取双倍试样检验不合格项,如再有不合格项,则整批预应力筋报废。

3、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4、预应力筋切断,宜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二、预应力管道的技术要求

1、刚性或半刚性管道应是金属的

2、半刚性螺纹管的钢带应符合规范要求。钢带厚度一般不宜小于0.3mm

3、金属螺纹管的检验:按批进行检验。累计每半年或50000m生产量为一批。不足或50000m作为一批,则取产量最多的规格。

4、管道其他要求:用做管道额平滑钢管和聚乙烯钢管,壁厚不小于2mm,管道内横截面积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0-2.5倍。

三、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1、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是预应力工程中的核心元件。

2、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按预应力品种分,有钢丝束镦头锚固体系、钢绞线夹片锚固体系和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体系;按锚固原理分,有支承锚固、楔紧锚固、握裹锚固和组合锚固等体系。

3、螺丝端杆锚具,精轧螺纹钢筋锚具和镦头锚具属于支承锚固。钢质锥塞锚具、夹片锚具(JM)和楔片锚具(XM,QM和OVM)为楔紧锚固。

4、先张法生产的构件中,预应力筋就是握裹锚固的。

5、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放松预应力的要求。

6、用于后张法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要求,用于先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夹具要求。

(三)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验收规定

检查项目

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

硬度检验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检查。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对大桥等重要工程,抽取6套锚具组成3个组装件进行试验。

锚具、夹具应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以不超过5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

四、预应力材料的保护

1、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必须垫以枕木并用苫布覆盖等有效措施。

2、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均应设专人保管。

城市道路的组成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一)路基路基的断面型式有:填方路基;路堑;半填半挖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1K411012。 (2)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作单层式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50~70mm。(3)沥青贯人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30mm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1K411012 掌握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引汤形式的沥青路面为代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构造特点将在1K411051 条阐述,这里不再介绍本条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的基本结构、结构性能及材料。 一、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城市道路由路基和路面构成。路基是在地表按道路的线型(位置)和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一)路基的性能要求 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对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有: 1 整体稳定性 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土层或岩层)的受力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软土地层上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㈠道路的组成 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 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 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 1.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 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 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 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 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页眉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㈠道路的组成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村道路等。 公路的组成1. 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 )和路面三大部分。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 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1. 个等级。5 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4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 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 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2. 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页脚 页眉 )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 二、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2. 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 (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 2、城市道路组成 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 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 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 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 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 半挖半填路基 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 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 (一)结构组成: 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 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 (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 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 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一)路基 路基的断面型式有: 路堤一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一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桐三种型式);半填、半挖一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 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奋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为适应这一特点,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 l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 可按使用要求结合各xx 实践经验选用. ( 2)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作单层式面层时,为了达到防水和平整度要求,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 50 -70mm。 ( 3)沥青贯入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作面层

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贯人式面层常用厚度为 5 0?80mm . ( 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 -30mm . 2 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用于基层的材料主要有 ( 1)整体型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使用的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碎(砾)石应达到密实稳定。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mm 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0.5mm 的颗粒含量。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不大于60mm. 泥灰结碎(砾)石——适用于中湿和潮湿路段,掺灰量为其含土量的8 % - 12%。骨料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40mm,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 倍。嵌缝料应与骨料的最小粒径衔接. 水结碎石一一碎石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70m m,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倍。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㈠道路的组成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 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 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城市道路的组成2. (和路面三大部分。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 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1. 5个等级。 全部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4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全部立体交叉,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 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 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2. 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 . 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如居住区)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 二、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80cm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城市道路相关知识(基础设施范畴、路网布局结构分类、道路类型、道路路幅类型等)

城市道路相关知识(基础设施范畴、路网布局结构分类、道路类型、道路路幅类型等) 城市基础设施的范畴 能源设施: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暖气和新兴太阳能设施等; 供、排水设施: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交通设施: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邮电通信设施: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环保设施: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防灾设施: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城市道路的类型有哪些? 2009-05-08 16:57 liou042593|分类:生活|浏览5200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1条回答 2009-05-10 20:32 seuweb|五级最快回答 主要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一、快速路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二、主干路 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三、次干路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四、支路

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城市道路除快速路外又均根据城市规模等因素分为Ⅰ、Ⅱ、Ⅲ级。 城市道路路幅类型 2010-08-04 16:16 ak87642180|分类:建筑学|浏览2661次 4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30m红线 这个布置是属什么幅路类型?路幅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越详细越好还有加分 分享到: 2010-08-05 09:40 提问者采纳 这个是属于单幅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都是没有隔离带的 可以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具体标准里面有,路幅类型主要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等 提问者评价 感谢 城市道路大致分三层:底基层+基层+面层 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⑷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城市道路分类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分为:①快速路,②主干路,③次干路,④支路。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线顺畅,纵坡平

城市道路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1K411012 掌握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引汤形式的沥青路面为代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构造特点将在 1K411051 条阐述,这里不再介绍本条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的基本结构、结构性能及材料。 一、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城市道路由路基和路面构成。路基是在地表按道路的线型(位置)和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一)路基的性能要求 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对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有: 1 整体稳定性 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土层或岩层)的受力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软土地层上填筑高路堤产生的填土附加荷载如超出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就会造成路堤沉陷;在山坡上开挖深路堑使上侧坡体失去支承,有可能造成坡体坍塌破坏.在不稳定的地层上填筑或开挖路基会加剧滑坡或坍塌。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地质、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 2 变形量 路基及其下承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地基软弱填土过分疏松或潮湿时,所产生的沉陷或固结、不均匀变形,会导致路面出现过量的变形和应力增大,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由此,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二)路面的使用要求 路面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设置路面结构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是: 1. 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优质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索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一黏性一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附学习图)

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附学习图)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它是城市结构布局的决定因素。 因此城市道路交通的各项设施要根据现代交通的需要,组成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而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城市建设条件及当地自然环境下,为满足城市交通以及其他各种要求而形成的。没有共同的统一形式。从已经形成的道路系统中,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放射环形道路系统 是由一个中心经过长期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城市道路网形式。放射线干道加上环形道路系统,由几条围绕中心不同距离的环路联通各条放射线干道。使各区之间均有较通畅的联系。但容易导致大量交通直接向中心地区集中。例如俄罗斯莫斯科就是一个完整的放射环形的典型例子;国内以成都市在旧城的基础上从中心向四周较均衡的发展(图4-1)。 采用这种形式的道路系统,车流将集中于市中心,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这样尽管环形道路起分散作用,但交通较复杂易造成拥挤现象。 放射形道路系统如长春市(图4-2)是在旧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看出它是受理想城市模式和传统平面构图规划思想的影响。其次有无锡市,它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为大运河和沪宁铁路所贯穿,道路从中心地区自然向交通方便的地区和太湖风景区伸展。 (二)方格形道路系统 也称为棋盘式,把城市用地分割成若干方正的地段,系统明确,便于建设,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一般中小城市有较多的方格形道路网的形式,例如北京市、西安市、苏州市等一些古城均以这种形式为主(图4-3)。

(三)方格对角线道路系统 方格形道路系统在规划上处理不好,易形成单向过境车辆多的现象,经过改进成为方格对角线式,解决了交通的直通,但对角线所产生的锐角对于布置建筑用地是不经济的,同时增加了交叉路口的复杂性。 (四)混合式道路系统 混合式道路系统是前几类形式的混合,并结合各城市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可以集中其优点,避其缺点。例如在某大城市中,原以方格式为基础,可将放射环形同市中心所采取的方格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形式,发挥放射环形和方格式道路系统的共同优点,因此是比较适用的好形式。 (五)自由式道路系统 自由式道路系统多在地形条件较复杂的城市中,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及便于组织交通,结合地形变化,路线多弯曲自由布局,具有丰富的变化。但要合理规划,有组织有规律(图4-4)。

2020年二建市政 2K3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试题及答案解析

2K3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 A、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 B、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 C、衡重式挡土墙 D、重力式挡土墙 2、()依靠墙体自重抵抗墙后土体侧向推力,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挡墙形式。 A、重力式 B、衡重式 C、悬臂式 D、扶壁式 3、刚性的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受任何干扰时,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为()。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一般土压力 4、挡墙受力中,()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A、主动 B、静止 C、松驰 D、被动 5、城镇道路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大的黏聚力,高温稳定性差。 A、悬浮—密实结构 B、骨架—空隙结构 C、骨架—密实结构 D、SMA 6、SMA中天然砂用量为()。 A、0% B、不宜超过20% C、不宜超过25% D、不宜超过2% 7、下面关于沥青混合料主要材料表述错误的是() A、粗骨料应洁净、干燥 B、粗骨料应具有亲水性 C、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D、快速、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用粉煤灰作填充料 8、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应具有较强的抗热、抗光、抗老化的能力,即具有()。 A、适当的稠度

B、较大的塑性 C、足够的温度稳定性 D、较好的大气稳定性 9、沥青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是()。 A、基层 B、上面层 C、下面层 D、垫层 10、沥青路面结构中,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的是()。 A、垫层 B、基层 C、面层 D、底基层 11、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沥青碎石面层的磨耗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 A、粗粒式 B、中粒式 C、细粒式 D、砂粒式 12、()主要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不透水层 13、路面的(),可以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A、平整度好 B、承载能力大 C、抗滑能力强 D、透水性好 14、关于沥青面层平整度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 B、增加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 C、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 D、避免车辆颠簸 15、关于降噪排水路面说法,正确的是()。 A、磨耗层采用SMA混合料 B、上面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 C、中面层采用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D、底面层采用间断级配混合料

城市道路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1K411012掌握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引汤形式的沥青路面为代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构造特点将在1K411051条阐述,这里不 再介绍本条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的基本结构、结构性能及材料。 一、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城市道路由路基和路面构成。路基是在地表按道路的线型(位置)和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料铺 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一)路基的性能要求 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对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有: 1整体稳定性 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土层或岩层)的受力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软土地层上填筑高路堤产生的填土附加荷载如超出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就会造成路堤沉陷;在山坡上开挖深路堑使上侧坡体失去支承,有可能造成坡体坍塌破坏?在不稳定的地层上填筑或开挖路基会加剧滑坡或坍塌。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地质、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 2变形量 路基及其下承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地基软弱填土过分疏松或潮湿时,所产生的沉陷或固结、不均匀变形,会导致路面出现过量的变形和应力增大,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由此,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二)路面的使用要求 路面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设置路面结构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是: 1.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优质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索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 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一黏性一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4抗滑能力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 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 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有足够的水稳定性。材料:整体 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 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 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 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 项目。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 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依照设计的平面、横 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 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②填土(方)路基: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超宽填筑,满宽碾压。不得使用腐殖土、生 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盐泽土;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修成台阶形式,每级台阶宽度>1米;填土长度达到50米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碾压;先轻后重,最后不小于12t压路机;管涵顶面还土大于500mm才用压路机碾压,小于500mm应对管道加固;500-800mm应对管道保护或加固。 ③挖土(方)路基:每侧要比路面宽出300-500mm,清除600mm以内的树根等杂物;压 路机不小于12t,两边自中心碾压;过街雨水管应在路桥碾压前施工,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者石灰粉煤灰砂粒填实。 ④质量检查:主控项目:压实度、弯沉值:一般项目:纵断面高程、中心偏位、宽度、 平整度、横坡、边坡; 17.路基压实要求: ①合理选用压实机械、机具: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土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 条件、工期要求、压实机机械效率。 ②正确的压实方法和适宜的压实厚度:速度小于4km/h;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 曲线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三轮压路机重叠后轮宽1/2,前后相邻两段纵向重叠1-1.5m;试验段取得摊铺厚度、碾压变

1K411010 城市道路工程结构和材料

1K410000 市政公用技术 1K411000 城市道路工程 1K411010城市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1K411011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一、城市镇道路分类及分级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三、城镇道路路面等级分类 高级:砼-—30年;沥青砼、沥青碎石、石材-—15年。 次高级:沥青贯入-—10年;沥青表处---8年 柔性路面:弯沉变形大、抗弯强度小、产生累计变形,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与弯拉应变。 刚性路面:刚性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1K4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结构组成 (一)基本原则 (1)层间结合必须紧密,层数不宜过多。 (2)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填料 路基分路堤dī、路堑qiàn、半挖半填三种,高液限粉土、黏土不适用路基填料;若地下水位高,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岩石或填石路基应铺设整平层,厚100~150mm。 (三)基层与材料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可分为基层与底基层。应根据交通等级与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 嵌锁型与级配型材料:碎石各种路面的基层;砂砾、砾石次干路以下基层,基层粒径37.5mm,底基层53mm。 (四)面层与材料

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沥青路面面层类型: ①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等级道路的路面。 ②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以下面层,各级路面的基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坑槽修补。 ③温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等级道路的路面。 ④沥青贯入式,适用次干路及以下,厚度≤100mm。 ⑤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 (一)路基 (2)性能重要指标 ①整体稳定性 ②变形量控制主要是弯沉控制 (二)基层 路基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三)面层 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与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应具有两道的平整度与粗糙度。 沥青路面适用标准①承载能力②平整度③温度稳定性④抗滑能力⑤透水性⑥噪声量。 1K41101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特点 一、构造特点 垫层:根据路基干湿类型与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最小厚度为150mm。 基层:根据道路等级与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贫砼、碾压砼或沥青砼;重---水稳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水泥、石灰粒料或级配粒料。 面层:面层混凝土采用普通(素)混凝土。 接缝 纵向接缝: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设带拉杆的平缝,大于4.5m时,设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 横向接缝:缩缝或涨缝。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2 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用作基层的材料主要有: (l)整体型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大多数沥青路面的基层使用的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碎(砾)石:应达到密实稳定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mm 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0.5mm 的颗粒含量。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采用 60mm 3 垫层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因此,通常在土基湿、温状况不良时设置。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 l )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 ( 2 )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浩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砾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 5 % ;采用炉渣时.小于2mm 的颗粒含量宜小于 20 % . ( 3 )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 150mm 。 (三)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1 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2 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 一、道路运输的特点 1、机动灵活 2、运输面广 3、中短途运输快捷方便 4、投资少见效快 5、运费高,污染大 道路按照交通性质和所在位置主要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使用提供交通功能的交通设施,并且具有提供通风、采光、管道、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 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厂矿和林区的道路,主要提供汽车行驶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 二、道路的分类 按照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国家干线公路 省干线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专用道路 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 主要分为三类:

首都放射线编号以1开头,12条,如国道104 南北纵线由北往南,以2开头,28条 东西横线由东向西,以3开头,30条,如国道312等 2.省道在省级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省级干线道路 3.县道具有全县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县级干线道路。 4.乡村道路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确定为乡级道路的道路。5.专用公路例如厂矿、林区、油田的专用道路等。 三、公路的技术分级 根据现行交通部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1、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具有4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隔离带,全部立体交叉 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服务设施 四车道交通量25000—55000辆/天(小客车)、六车道适应交通量45000-80000辆/天、八车道适应交通量为60000-10000辆/天

城市道路网络有哪些结构形式

城市道路网络有哪些结构形式 城市道路网络有哪些结构形式 道路网络是城市网络物化的重要形态之一,它是城市空间生长的骨架,支撑着城市内部各种功能空间性分布,同时也反映着城市与外界区域的联系及城市空间整体的开放程度。我国城市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城市运输需要以及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经过改建和建设形成多种不同的道路网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4种: 1、方格式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纵向的和横向的接近平行的道路,但由于地形和历史等原因,方格式道路网不一定是严格垂直和平行的,这是我国城市道路网最普遍的一种布局形式,如西安、洛阳等一些平原城市。这种结构的优点是:(1)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2)交叉口形式简单,便于交通组织和控制。缺点是:道路非直线系数较大,交叉口过多,影响行驶速度。 2、环形放射式 环形放射式的道路网有若干条环线和起自城市中心或环线上的某一点的射线组成,如天津市就是通过建设内环、中环和外环及14条放射干道构成了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络。这种结构的优点是:(1)有利于城市中心与其他分区、郊区的交通联系;(2)网络非直线稀疏较小。缺点是:街道形状不够规则,存在一些复杂的交叉口,交通组织

存在一定困难。 3、自由式 城市道路根据地形特点,或依地势高低建筑而成,道路网无一定的几何形状。主要形成在山丘地带或沿海沿河的城市。如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道路主要沿等高线开辟,形成了不同高程的道路网,并以几条干道(包括隧道)将其相连。这种结构的优点是:(1)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2)节省道路工程费用。缺点是:道路线路不规则,造成建筑用地分散,交通组织困难。 4、混合式 因地制宜,将上述两种或三种道路网络形式混合在一起,混合式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尽得各种形式的优点,扬长避短。目前较多采用的是方格式与环形放射式的混合,它是我国众多方格式道路网向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北京、成都的道路网便属此类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