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议论文“反观当下”

议论文“反观当下”

高中议论文的“反观当下”

【作文题】(福建省2013届高三年语文质检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优作展示:

今年花胜去年红

天行有常,一个人只需七年便可脱胎换骨;万物有序,发展的长河从不会因个人的停歇而阻止。

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在事物滚滚向前的浩浩大队中,唯有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才不至于湮没于历史的洪水中,被无情碾碎。

随着社会日愈加快的步伐,身处于其中的我们应时刻警觉自身的更新。就像武侠大师金庸先生为我们做出的榜样一般:年届八旬的白发老人不愿被时代所抛弃,毅然决定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善哉斯人!老人尚且有这番过人的气魄和远见,更何况年华正好,青春年少的我们呢!

而历史的不断向前,裹挟的不仅是夹杂在其中的芸芸众生,更是千万人组成的国家民族,从古代的君权至高无上,到新中国建立伊始的集体观念,再到去年年末习近平所说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随着民主思想的深入,公

民意识的觉醒,国家政府服务中心的转移变迁,我看到一个民主、独立的国家正在崛起,而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时代的道路,才铸就了中国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神话。

但与此同时,有些固执的人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不愿接受发展带来的挑战。还记得中东利比亚那个身着五彩华服的卡扎菲吗?曾经的革命领袖在权力的枷锁中固步自封,“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当世界都在宣扬民主的时候,他的中央集权变本加厉。当然,发展的车轮从不把自大者放在眼中,挡车的螳螂只能成为轮下之鬼。

与固执相较,我们提倡的发展,是有所保留的发展。我们要的不是“五四”中“打倒一切旧文化”的绝对抹杀和更新,而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就像细胞更新一样,更新的是苍老破败的细胞质,保留的是不可丢弃的遗传物质。

反观当下,多少人打着发展革新的幌子污染着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把情感当筹码,却说成发展“现实主义”;提着“干爹牌”的皮包,把尊严当工具,却说发展“唯物主义”。当蝇营狗苟成为主流,投机取巧成为骄傲,这些绝不是我们所乐见的发展。真正的发展革新应该是在保留本真的基础上的发展。

年年岁岁花不同,不同的是更加动人的外表,保存的是依旧芬芳的内心。花如此,人亦然。

年年花香香依旧,今年花胜去年红。

【评点】从审题立意上看,本文抓住了材料中的要素“时间”、“替换”、“结果”,并以形象化的语言清晰地呈现于题目中;然后从个人与国家的层面上展开论述,通过层递与正反对照的结构安排有序展开;最后反观当下,联系实际,点明了当下某些人的情感、价值取向上的误区,展示了对文章良好的整体驾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论证上看,作者从对比中提出我们要的不是“绝对抹杀和更新”,而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的解决办法,并结合材料提出“就像细胞更新一样,

更新的是苍老破败的细胞质,保留的是不可丢弃的遗传物质”的主张,有一定深度。

稍显不足的是,文章开头对材料的意蕴挖掘还不够充分,就匆忙列举事例。

【作文题】(厦门市2013届高三上语文模拟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沃森对学术有着无比的专注和热情,他深信自己可以攀登生物学的高峰。二十出头时,他找到一个好搭档——弗朗西斯?克里克。他们合作期间,曾遇上停滞不前的低潮,但他们并没有放弃,通过学习并利用同行最新的结果,终于率先测定了DNA的结构——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⑴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⑵角度自选;⑶立意自定;⑷题目自拟;⑸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优作展示:

专注学术,功不唐捐

荀子曾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专注觅食,故能生存得好好的;学者专注学术,则功不唐捐。

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沃森对学术有着无比的专注,通过不懈的努力,终攀生物学之高峰。看来专注是迈出朝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并贯穿于学者的一生。

丰子恺曾说:“夏丏尊评价老师李叔同时说,‘做一样,像一样’。”想必这便是专注的表现吧。专注就是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像李叔同那样,做公子便像一个公子,做音乐家便像一个音乐家,做老师便像一个老师,做和尚便像一个和尚。事实证明,他专注的每一件事,都是成功的。

专注学术,故蔡元培“六十年读书如一日”,终成学术大师;专注学术,故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终登汉儒学之顶峰;专注学术,故陆宗达“三次标点《说文解字》”,终成现

代训诂学泰斗。你需要深信:专注学术,功不唐捐。

从新文化运动到“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到美国流亡岁月,再到回到台湾,胡适对学术教育事业从未懈怠,一直孜孜不倦。事实上,胡适一生所致力于的那种理想社会并未实现,但在他之后,还有许多学者沿着他的路往前走,终会一直走下去。如李慎之所说:“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总有学者如胡适般专注学术。胡适在一封给大学毕业生的信上说:“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这便是当代学者们应有的专注于学术的态度!

反观当下,却有许多学者对学问还未搞透,还一知半解,就心浮气躁地呼吁走出象牙塔,服务于社会。试想这种肚里没多少货的人能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这难道不是一种哗众取宠和自欺欺人吗?故如今学者不像学者,专家并非专家,而社会上又疑惑于“为何没有大师”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正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惊醒道:“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那么这个民族就不可救药。”书中阐释了作者对文化的担忧,根源应该就是学术不专注之风了。

故希望当今学者沉下心来做学问,不为名利所动,坚信:专注学术,功不唐捐。

没有纲领,无法生活

木心先生在临终前对陈丹青说:“没有纲领,无法生活。”斯人已逝,对于此言的解读悬而未决。私以为所谓纲领,便是不为外界喧哗所夺的准则,不为时光流转所磨蚀的精神的高度。那便是学术的热忱,对事业的热忱,对所热爱之物的热忱。

若非这样的纲领,沃森与克里克不会引领生物界的学术研究;若非顺从心中的纲

领,莫言不会再字斟句酌后诞下时代的珍宝;这样的纲领是推动创造者走出低谷的动力之源,是使学术界生长出繁茂荫蔽的沃壤与广地,是智者与大师们躬身以践的准绳。

吴良镛倾其一生对建筑的肌理孜孜以求,用自己的声音对抗房地产业片面和最求高容积率的呼声,对建筑事业的热忱让他创造出菊儿胡同集传统和美观于一体的宜居构造。周福成先生对学术研究矻矻求真,诲人不倦,他悲叹世风日下,学术界的肮脏与不洁。我们所看到的,是大师们出于对事业的热忱,追随内心的纲领,缔造出属于他们的精神圣地。唯有以那纯粹、不惹功利尘埃的纲领去攻克学术事业的堡垒,才能造就人格的高度和精神的广度。正如金圣叹所言:“生死迅疾,人命无常,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反观当下,学术界有的只是被实用主义和功用效益进驻的所谓学者。相比于中国,西方敢于去驳斥这种亵渎他们对事业的纯粹热爱的思潮。哈佛大学每年的“伊诺”颁奖礼上,将奖项颁给不同寻常的发明创造以抵制20世纪以来侵袭的实用主义,他们要为自己培植更多对学术有着纯粹向往的“精神异类”。实用主义是慢性的毒药,多少学者历尽血雨腥风的学术成果夭折于它的手中,让他们成为了一己私利可以剽窃的贼耳与偷手,成为一旦遇挫便会止步不前的利己者。一旦浸染过深,社会便会充溢着出于实用价值考虑的利己者,创新与创造的火花便被彻底扼杀了。

龙应台说:“有些基本的原则,是值得静静坚持的,无论外界环境忽明暗,众声喧哗不已。”而那些值得坚守的原则便是内心的纲领,对于所爱事物的热忱。缺失纲领的天才最终不过是刹那繁华,经不起时间的磨蚀。惟有那些坚守内心纲领的智者才能在岁月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当下社会所应该重视的,是将这纲领灌输到每个人的雄心壮志中,放大创意的火花,培植出富有热忱、胸怀人生纲领的青年,那样,木心先生的金石之言,才能有如木铎醒世,惊醒身陷迷途的旅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