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第6章客观题

统计学第6章客观题

统计学第6章客观题
统计学第6章客观题

第6章客观题

1、设n X X X ,...,,21是从总体X 中抽取的一个样本,下面哪一个不是统计量() A.∑=X =

X n

i i n 11 B.()∑=X -X =n i i n S 1221

C.()[]∑=X E -X n i i 12

D. X =S

V

2、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A.中位数

B.均值

C.十分位数

D.极差

3、抽样分布是指()

A.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

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D.样本数量的分布

4、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

A.μ

B.X

C.2σ

D.

n 2σ 5、从均值为μ,方差为2σ(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大小为n 的样本,则() A.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 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B.只有n<30时,样本均值X 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样本均值X 的分布与n 无关

D.无论n 多大,样本均值X 的分布都为非正态分布

6、从一个均值10=μ,标准差6.0=σ的总体中随机选取容量n=36的样本。假定该总体并不是很偏的,则样本均值X 小于9.9的近似概率为()

A.0.1587

B. 0.1268

C.0.2735

D.0.6324

7、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A.服从非正态分布

B.近似正态分布

C.服从均匀分布

D.服从2χ分布

8、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小

D.无法确定

9、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别为()

A.50,8 ;

B.50,1;

C.50,4

D.8,8

10、某大学的一家快餐店记录了过去5年每天的营业额,每天营业额的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由于在某些节日的营业额偏高,所以每日营业额的分布是右偏的,假设从这

5年中随机抽取100天,并计算这100天的平均营业额,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正态分布,均值为250元,标准差为40元;

B.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元;

C.右偏,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D.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11、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B.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C.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D.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12、在一个饭店门口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左偏的,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如果从饭店门口随机抽取100名顾客并记录他们等待出租车的时间,则样本均值的分布服从()

A.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0.3分钟;

B.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C.左偏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D.左偏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0.3分钟。

13、某厂家生产的灯泡寿命的均值为60小时,标准差为4小时。如果从中随机抽取30只灯泡进行检测,则样本均值()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4小时;

B.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总体分布;

C.抽样分布的中位数为60小时;

D.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正态分布,均值为60小时。

14、假设某学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3岁,标准差为3岁。如果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下列关于样本均值抽样分布不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等于3;

B.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抽样分布的均值近似为23;

D.抽样分布为非正态分布。

15、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是()A.150 B.200 C.100 D.250

16、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是()A. 50 B.10 C.5 D.15

17、假设总体比例为0.55,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比例的标准差为()

A.0.01

B.0.05

C.0.06

D.0.55

18、假设总体比例为0.4 ,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此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样本比例的期望是()A.0.3 B.0.4 C.0.5 D.0.45

19、正态总体条件下,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χ分布 C.F分布D.未知

A.正态分布

B. 2

20、大样本的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 2

χ分布

统计学原理 - 1

文案大全 1某公司48名工人某年月平均生活费支出(元)如下,试根据此资料编制组距式分布数列。并绘制直方图。 352、312、336、257、408、321、234、268、204、358、270、466、328、347、369、349、397、386、318、382、430、300、484、289、523、476、315、377、294、458、326、365、492、209、446、446、302、277、548、334、400、424、282、308、371、363、337、302 解:统计分组 (1)组数7lg 322.31log log 12 10 N 10 ≈+=+=N K (2)507 204548=-== K R d (3)确定组限 最小组的下限从最小值204向下延伸4个单位确定为200,最高组的上限从最大值548向上延伸2个单位确定为550. (4)计算各组次数或频率形成分布数列

直方图略 2、试根据如下资料绘制茎叶图。 72、75、60、52、65、90、95、85、76、86 92、63、75、53、87、77、69、85、86、64 63、66、71、78、84、98、79、62、57、76 茎叶 5 2 3 7 6 0 2 3 3 4 5 6 9 7 1 2 5 5 6 6 7 8 9 8 4 5 5 6 6 7 9 0 2 5 8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3、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1)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完全相等O e M M X == (2)如果数据是左偏分布O e M M X << (3)如果数据是右偏分布O e M M X >> (4)当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不是很大时,算术平均数到众数的距离是算术平均数到中位数距离的3倍。即: )(3e o M X M X -=- 4、选择题 (1)不同数列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这是因为不同数列的(A ,D ) A 平均数不同 B 标准差不同 C 个体数不同 D 计量单位不同 (2)某居民区家庭人口数的分布资料如下: 家庭人口数(人) 1 2 3 4 5 6 7 户 数(户) 10 50 80 60 30 20 10 该居民区家庭人口数的中位数是:(C) A 130户 B 130.5户 C 3人 D 4人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 总体则是不确定的。(V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X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X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X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 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V ) 10.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1.重复抽样时,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 (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原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 差等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 率保证程度。(V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 售额总指数: 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 %5.92480 444 1 011== ∑∑q p q p %76500 380 001== ∑∑q p q p 销售量指数 %965004800 01 0== ∑∑q p q p %8.116380 4440111==∑∑q p q p 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 解: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加65万元。 5.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三种。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和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和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 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a)数量性 b)总体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 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4.总体好和总体单位有什么关系? 答:总体和总体单位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和范围的变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是总体单位,也可以转化为总体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A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D亩产量与施肥量 2.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r <+∞ B -1≤r≤+1 C -1< r < +1 D 0≤r≤+1 3.年劳动生产率x(干元)和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 A +1 B -1 C 0.5 D 1 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a+bx。经计算,方程为?=20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 A a值是明显不对的 B b值是明显不对的 C a值和b值都是不对的 D a值和b值都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0.8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 A 8 B 0.32 C 2 D 12.5 8.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的 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补充例题)

第六章 统计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试该试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解:(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见下表: (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2.111598 .55840 .611 011== = ∑∑q p q p 四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8.116595 .47598 .550 01 == = ∑∑p q p q (3)由于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为61.840-55.598=6.242(万元) 其中 蔬菜价格的变动占4.680-4160=0.520万元; 猪肉价格的变动占38.640-35.328=3.312万元; 蛋价格的变动占5.520-5.060=0.460万元; 水产品价格的变动占13.000-11.050=1.950万元。 通过分析可看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最大,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53.1%,其次是水产品,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31.2%。 例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

试计算: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3)单位成本总指数 (4)出厂价格总指数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z q z q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6.1155500063600 01== = ∑∑p q p q (3)单位成本总指数%2.14837100 55000 1 011== = ∑∑q z q z (4)出厂价格总指数%8.9963600 63500 1 011== = ∑∑q p q p 例3、试根据例2的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方面分析: (1)总成本变动受产量和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 (2)销售额变动受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1)总成本变动: 总成本指数%4.17731000 55000 01 1== = ∑∑q z q z 增加总成本 ∑∑=-=-2400031000550000 01 1q z q z (元) 其中由于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 ∑∑z q z q

华南理工 2016网络统计学原理随堂练习(全对版)

统计学随堂练习题 第一章统计学概述 判断题 1.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2.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通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3.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4.推断统计学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5.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6.定量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能够用数值来表现。√ 7.定性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8.统计指标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形式。√ 9.产品产量是时期数。√ 10.股票价格是时点数。√ 11.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12.考试成绩用“百分制”度量,这是按定比尺度划分的。× 13.将全部人口分为男女两部分,男性所占比重就是比率相对数。× 14.动态数列就是将某同时期的各指标数值按照组别进行排序得到的数列。× 15.“企业数”、“年龄”都是离散变量。× 16.“性别”、“产品等级”属于数量变量。×

17.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属于描述统计学的内容。√ 18.人的身高、体重、机器设备台数等都是连续变量。× 19.离散变量的变量值只能按整数计算,不可能有小数。× 20.价值单位是以货币形式对现象进行度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等。√第二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判断题 1.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专门组织的调查和科学试验两个渠道。√ 2.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属于直接的统计数据。×√ 3.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4.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 5.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普查能够获得各个领域的全面、广泛的数据。× 6.为消除组距不同对频数分布的影响,需要计算频数密度。频数密度才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 7.由于组距不同,频数密度不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 8.等距分组由于各组的组距相等,各组频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9.等距分组各组频数的分布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10.使用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时,必须假定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或者在组距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 11.只有在组距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才能使用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 12.邮寄调查是一种标准化调查。√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讲解学习

《统计学》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的。 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分为和。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指数。 4、统计指数按其所使用的基期不同,分为与。 5、综合指数分指数和指数。 6、编制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指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7、编制销售量指数,一般用作。 8、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用作。 9、在总体动态与各动态间形成的内在联系叫。 10 11 12、商品销售量指数=商品销售额指数。 13 14、调和平均数指数用来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是以指标为。 15、固定结构指数,就是把作为权数的这个因素。 16、分析工人总体结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必须把各组工人的这个因素固定在。 17、平均指标的动态,取决于和的变动程度。

18、算术平均数指数是用来编制指标指数的,它是以指标为。 19、若干有数量联系的统计指数所组成的整体称为。利用它不仅可以进行指数间的,还可以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动对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2、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B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 D、调和平均数指数 3、编制综合指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 A. 选择基期问题 B. 选择报告期问题 C. 选择同度量因素问题 D. 选择计算单位问题 4、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5、编制销售量指数,一般是用( ) A. 基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B. 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D. 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6、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总 体则就是不确定的。( V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 X )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与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就是确定的、唯一 的。(X )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 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 X ) 6.抽样平均误差就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就是表明抽样估 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 V ) 10.抽样推断就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就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11.重复抽样时,其她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就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 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与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 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就是表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 概率保证程度。(V )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三第六章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三(第五、六章) 一、填空题 1.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2.平均发展水平又称_______,它是从_______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3.已知某产品产量2002年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5%,2003年于2001年相比增长了14%,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_______。 4.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分为_______增长量和_______增长量,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_______表示。 5.发展速度根据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发展速度和_______发展速度,这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6.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21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20年内增加_______倍。 7.使现象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向上或向下变动的趋势称为_______趋势;使现象发展周期比较长的涨落起伏的变动称为_______变动。 8.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_______后_______。 9.指数从其计算的总体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现象性质的不同,分为_______指数和_______指数。 10.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指数和_______指数。 11.统计中,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存在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称为_______。 1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_______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_______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3.平均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_______指数和_______指数。 14.因素分析就是利用_______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 15.某企业2003年的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0.5%,产品总成本增长了8%,则该企业2003年单位成本增减的百分比为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单位的营业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 A. 5120 B. 4120 C. 5200320 D. 4200320 2.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的指标是( )。

统计学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指数是指< )。 ①总指数②广义的指数 ③狭义的指数④广义和狭义指数 2、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3、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 )。 ①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②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 ③代表产品的资料④同度量因素的资料 4、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说明了< )。 ①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②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③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④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5、根据指数所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6、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

7、帕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 8、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帕氏价格指数的公式 是< )。 ①②③④ 9、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拉氏销售量指数的公 式是< )。 ①②③④ 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 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 1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 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 12、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 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 ①7% ②7.1% ③10% ④11%b5E2RGbCAP 13、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 < )。 ①增加②降低③不变④难以判断

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 1、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是( C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D、百分数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 以个体指数与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D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 C )。 A.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同度量因素 D.确定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7、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了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该为( C ) % % % % 8.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C )。 A.单位产品成本 B.单位产品价格 C.销售量 D.销售额 9.若物价上涨20%,则现在100元()。 A.只值原来的元 B.只值原来的元 C.与原来的1元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1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1.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 C)。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2.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3种产品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3%、6%、%,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20400元、乙产品35000元、丙产品20500元,则3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 C )。 A. 103%106%107.5% 3 p I ++ = B. 103%20400106%35000107.5%20500 204003500020500 p I ?+?+?= ++ C. 204003500020500 204003500020500 103%106%107.5% p I ++ = ++

统计学第六章假设习题检验答案

二 单选 1-5ABABC 6-10 ACDAB 11-15 BABBD 16-20 DBDAD 21-25CCCAA 26-30 BABAD 31-35 CBADA 36-40DADAC 三 计算分析 6.1 解: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5:0=μH ,5:1≠μH (1)检验统计量18.350/2.05 91.4-=-=z <58.2005.02-==-z z α,所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该批元件的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2)利用P 值决策。用【NORMSDIST 】计算出18.3-=z 的P 值为0.00146<α=0.01,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批元件的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与统计量决策结果一致。 6.2解:(1)70:0=μH ,70:1≠μH 。 (2)样本数据表明应该拒绝原假设时,意味着该生产线生产的玻璃纸平均横向延伸率不符合规格,必须对生产线进行调整。 (3)样本数据无法支持拒绝原假设时意味着质量控制监督人员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该生产线所处状态不正常,无需停产调整。 6.3解:(1)发生第一类错误指的是实际上奖励计划并未提高销售人员的平均销售额,而公 司董事长却认为它提高了销售人员的平均销售额,这将导致公司错误的推行新的奖 励计划,却无法获得更高的销售额。 (2)发生第二类错误指的是实际上奖励计划提高了销售人员的平均销售额,公司董事 长却没有意识到,这将使公司错过推行新的奖励计划的机会,也就无法进一步提高 销售额。 6.4 解: 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12:0≥μH ,12:1<μH ; (1)检验统计量83.1253.012 89.11-=-=z <65.105.0-==-z z α,在5%的显著性水平 下,拒绝原假设,既有足够的证据认为新的教学方法使100米成绩有所提高。 (2)利用P 值决策。用【NORMSDIST 】计算出83.1-=z 的P 值为0. 0337<α=0.05, 拒绝原假设,有足够的证据认为新的教学方法使100米成绩有所提高,与统计量决策结果一致。 6.5 解: 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 400:0≤μH ;400:1>μH (1)检验的临界值是645.105.0=z ,检验统计量645.133.325/130400 420=>=-=αz ,所以 拒绝原假设,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该化肥能够使小麦增产。 (2)利用P 值决策。用【NORMSDIST 】计算出33.3=z 的P 值为0.0004<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该化肥能够使小麦增产,与统计量决策结果一致。

华南理工大学2018统计学原理随堂练习

第一章绪论 1. 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参考答案:√ 2. 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通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参考答案:× 3. 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4. 推断统计学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 5.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参考答案:√ 6. 定量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能够用数值来表现。 参考答案:√ 7. 定性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参考答案:√ 8. 统计指标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 9. 产品产量是时期数。 参考答案:√ 10. 股票价格是时点数。 参考答案:√ 11. 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参考答案:× 12. 考试成绩用“百分制”度量,这是按定比尺度划分的。 参考答案:× 13. 将全部人口分为男女两部分,男性所占比重就是比率相对数。 参考答案:× 14. 动态数列就是将某同时期的各指标数值按照组别进行排序得到的数列。 参考答案:× 15. 15. “企业数”、“年龄”都是离散变量。 参考答案:× 16. 16. “性别”、“产品等级”属于数量变量。 参考答案:× 17. 17. 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属于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参考答案:√ 18. 18. 人的身高、体重、机器设备台数等都是连续变量。 参考答案:× 19. 19. 离散变量的变量值只能按整数计算,不可能有小数。

统计学第6章客观题

第6章客观题 1、设是从总体X中抽取的一个样本,下面哪一个不是统计量() A. B. C. D. 2、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A.中位数 B.均值 C.十分位数 D.极差 3、抽样分布是指() A.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 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D.样本数量的分布 4、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 A. B. C. D. 5、从均值为,方差为(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大小为n的样本,则() A.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B.只有n<30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样本均值的分布与n无关 D.无论n多大,样本均值的分布都为非正态分布 6、从一个均值,标准差的总体中随机选取容量n=36的样本。假定该总体并不是很偏的,则样本均值小于9.9的近似概率为() A.0.1587 B. 0.1268 C.0.2735 D.0.6324 7、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A.服从非正态分布 B.近似正态分布 C.服从均匀分布 D.服从分布 8、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小 D.无法确定 9、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别为() A.50,8 ; B.50,1; C.50,4 D.8,8

10、某大学的一家快餐店记录了过去5年每天的营业额,每天营业额的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由于在某些节日的营业额偏高,所以每日营业额的分布是右偏的,假设从这5年中随机抽取100天,并计算这100天的平均营业额,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正态分布,均值为250元,标准差为40元; B.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元; C.右偏,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D.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11、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B.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C.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D.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12、在一个饭店门口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左偏的,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如果从饭店门口随机抽取100名顾客并记录他们等待出租车的时间,则样本均值的分布服从() A.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0.3分钟; B.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C.左偏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D.左偏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0.3分钟。 13、某厂家生产的灯泡寿命的均值为60小时,标准差为4小时。如果从中随机抽取30只灯泡进行检测,则样本均值()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4小时; B.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总体分布; C.抽样分布的中位数为60小时; D.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正态分布,均值为60小时。 14、假设某学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3岁,标准差为3岁。如果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下列关于样本均值抽样分布不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等于3; B.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抽样分布的均值近似为23; D.抽样分布为非正态分布。 15、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是()

062统计学第六章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课后习题 09工管二班 1.变异指标的概念和意义概念: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简称变异指标。它显示总体中变量数值分布的离散趋势,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与平均数的作用相辅相成 意义:标志变动度可用来反映平均数代表现象一般水平的代表性程度,标志变动度愈小,则平均 数的代表性愈大。它可以说明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它和平均指标结合应用还可以比较不同总体标志值的相对差异程度。常用标志变动度指标有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等。 2,常用的变异度指标是什么? 全距: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四分位差:四分位数中间两个分位数之差。 平均差:指各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方差:即标准差的平方。 变异系数:是各种变异度指标与其算术平均数对比得到的相对数。(又称标志变动度 或者离散系数) 3什么是标准差?如何计算标准差?答:标准差是指总体各单位标注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 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通常以σ表示。根据标准差的概念,计算标准差的时候,首先计算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然后求其离差平方,再求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得出方差,在求其平方根就是标准差。 标准差 4.什么是总方差.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三者之间又什么联系? 总体标志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和其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的方差.称为总方差. 组距数列中,反应各组平均数(组中值)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的方差.称为组间方差. 组间数列中.反映各组内部的标准值间的差异程度的方差称为组内方差 他们的关系为 总方差=组内方差平均数+组间方差 5 . 答: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对比的比值; 因为标准差反映平均指标代表性高低,而标准差系数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编译的相对程度,一个是绝对量一个是相对量。所以还需要标准差系数; () n x x ∑-= 2 σ

《统计学》-第六章-统计指数(补充例题)

第六章统计指数 试计算:(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 (2)四种商品综合物价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试该试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解:(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见下表: (2) 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捉 M 1 =61.84° =111.2% ' p 0q 55.598 四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业 =55.598 =116.8% q 0p 0 47.595 (3) 由于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为 61.840-55.598=6.242 (万元) 其中 蔬菜价格的变动占 4.680-4160=0.520 万元; 猪肉价格的变动占 38.640-35.328=3.312 万元; 蛋价格的变动占 5.520-5.060=0.460 万元; 水产品价格的变动占 13.000-11.050=1.950 万元。 通过分析可看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最大,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 53.1%,其次是水产品, 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 31.2%。 例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

产量指数=一印"=37域 =119.7% C C Z Q 31000 (1) 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 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3) 单位成本总指数 (4) 出厂价格总指数 解:列计算表如下: (1) 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亳 " = 7102 = 119.7% ' "31000 (2) 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3)单位成本总指数=' ? = 55000 = 148.2% '、z°q 37100 (4)出厂价格总指数 =% P 1 q 1 = 63500 = 99.8% ' P c Ch 63600 例3、试根据例2的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方面分析: (1) 总成本变动受产量和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 (2) 销售额变动受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1)总成本变动: 增加总成本 Z zq —£ Z 0q ° =55000 —31000=24000 (元) 其中由于产量变动的影响: '、'qp 。 '、q °P o 63600 55000 = 115.6% 总成本指数=一也 、z °q ° 55000 31000 =177.4%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函数关系就是( ) A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家庭的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D亩产量与施肥量 2.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r <+∞ B -1≤r≤+1 C -1< r < +1 D 0≤r≤+1 3.年劳动生产率x(干元)与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 A +1 B -1 C 0、5 D 1 5.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符号就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线性相关还就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就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就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就是复相关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a+bx。经计算,方程为?=20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 A a值就是明显不对的 B b值就是明显不对的 C a值与b值都就是不对的 D a值与b值都就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0、8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 A 8 B 0.32 C 2 D 12.5 8.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都就是随机的 B都不就是随机的 C一个就是随机的,一个不就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与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第六章测试题

第六章 测试题 A.参数估计 B.统计推断 C.区间估计 D.假设检验 2.假设检验的概率依据是( )。 A.小概率原理 B.最大似然原理 C.大数定理 D.中心极限定理 3.下面有关小概率原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概率原则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 B 它是指当一个事件的概率不大于充分小的界限α(0<α<1)时,可认为该事件为不可能事件 C 基于”小概率原则”完全可以对某一事件发生与否作出正确判断 D 总体推断中可以不予考虑的事件 4.通常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称为( ) A.原假设 B.备择假设 C.合理假设 D.正常假设 5.当原假设为 0μμ≥时,此时的假设检验称为( ) A.双侧检验 B.右侧检验 C. 左侧检验 D.显著性检验 6.研究表明,司机驾车时因接打手机而发生事故的比例超过20%,用来检验这一结论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是( ) A.%20:0≥μH %20:1<μH B. %20:0≤μH %20:1>μH C. % 20:0≤P H %20:1>P H D. % 20:0≥P H %20:1

C . 0:5 H μ≤, 1:5 H μ> D . 0:5 H μ≥, 1:5 H μ< 10.若检验的假设为00H μμ≥:, 10 H μμ<:,则拒绝域为( ) A .z z α <- B .z z α> C . /2z z α<-或 /2 z z α<- D .z z α >或 z z α <- 二、简答题 1.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及推理的思想方法 判断的理论依据: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原理。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是:小概率事件(即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推理的思想方法:当对总体所做的某一假设成立时,事件A 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则按小概率事件原理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 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现在进行一次试验,如果在这一试验中事件A 竟然发生了,则按小概率事件原理这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