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恋在大学生生活中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了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恋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网恋的消极影响

1.网恋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网恋有很大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网恋时难以确定

对方的身份。虚拟的身份和现实是存在差距的,网恋中的交流手段、方式和现

实中也是有不同的。当大学生真正回归现实后就会不适应,变得孤僻、自卑、

封闭、不善交流等,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人格分裂

等。

大学生网恋会限制大学生的其他行为,忽视其它生活领域,导致上网频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不受控制等症状。对于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由于需要长时间的上网,不仅会使视力下降、失眠、头痛、神经衰弱,而且严重的还会患上“网络综合症”。

2.影响社会化进程

一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人类基本的心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并获得明确的自我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这样他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网恋是以网络为载体,构建的一个虚拟社会,它使大学生脱离了社会学习和社会实践。大学生网恋者都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在网恋中构建一个理想中的我,而这个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的大学生网恋者在网络中活跃健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害羞、寡言。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网恋者所建立的社会认知及新的角色定位是与现实不相符的。这

样,当大学生网恋者回归现实后,会因认知结构、角色定位、价值标准不同而更加的感到不被人所理解,同样,现实中的人们也不能理解他们的种种行为。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使这些大学生网恋者陷入越发孤僻的境地,为了寻求网络安慰又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中。这些大学生有的心理素质较差,造成人格分裂、甚至自杀。因此,大学生应认清楚网恋这种交往形式的弊端,决不能沉迷子它。

3.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是为将来立业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尤其是21世纪的大学生,更应学好基本功。大学生网恋势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网恋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并冲击校园正常的教秩序。特别是对于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来说,上网谈恋爱就是一种额外消费,网恋将加重家庭负担。

二、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分析

1. 青春期的憧憬

由于网恋速成性的特点,使大学生网恋者在这一过程中能轻易的找到理想中的恋爱对象,而不必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通过网恋这种新的恋爱方式,大学生极易找到一份浪漫的爱情。正是这种感觉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抛弃传统的面对面的恋爱方式而选择网恋,使他们沉迷于网恋中不能_拔。

2. 特有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刺激,对新事物、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求成欲。网恋作为一种新的恋爱方式,与传统的面对面的恋爱方式完全不同。正是由于它方便省事,又具有时代性,比较时髦,才促使大学生对网恋充满了好奇。

3.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大流。据有关学者调查,92.1%的网恋大学生表示周围人有过网恋的经历,仅有极少部分人是在周围人没有网恋经历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恋爱方式的。看到周围同学在网恋,虽然主观上告诫_己不要盲目从众,但是网恋早已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这使得大学生不知不觉的陷入网恋。即使是反对网恋的大学生,在否定别人网恋的同时也感到网恋的可能性。这也是大学生网恋人数不断蔓延扩大并不断升温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网恋的对策

1. 提髙自身心理素质

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生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掌握克服挫折、调节情绪的方法。同时,大学生还要努力提高受挫折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外,还要学会独立,学会适应远离父母的生活,学会坚强的面对困难。大学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由于不正常的心理原因而沉迷于网络。

2.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大学生应掌握辨别网恋中对方信息真伪的技能,这样就可以避免大学生网恋者因对方身份的虚拟性、匿名性而上当受骗。大学生要理智的对待网恋中的甜言蜜语,要用理智去辨别这些话语的真伪。

3. 加大对网络的管理力度

网络管理部门,即国家、地方、学校要加大对大学生网恋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网恋引发的骗财、抢劫等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另外,网络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网吧娱乐行业的弓I导’并制定网吧管理者应遵循的网络规范。有了正确规范的网络管理措施,可以客观上减少大学生网恋的不良影响,减少大学生网恋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地对待网恋。

4. 树立正确的网恋教育方法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网恋现象的重视不够。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

主要场所,高校在引导大学生进行网恋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大

高校迫切需耍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并保证

大学生网恋朝健康方向发展。

对大学生网恋高校耍以积极引导为主。同时,学校可以加强课程革新,实

施网恋规范的正面教育,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关的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大学

生稳住心神,不急于恋爱,帮助他们了解真情实感、面对面的交流、平等对

话,使他们感受到无论在网络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能受到同样的尊重,引导

学生要诚信、坦率负责的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和现实人际关系。

5.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大学生网恋多是由于离开家空虚无聊,有的大学生恋爱是因为学习生活的枯燥乏味,他们希望恋爱能给大学生活带来一些新的色彩。当现实中种种物质条件限制而不能进入恋爱关系时,大学生多会选择网恋这种形式。从这个角度说,大学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避免他们在择偶时过分的强调外贸等因素。

6. 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

由于网恋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并影响大学生的成才。因此,学校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化意识,使他们认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其次,学校要帮助大学生正确的看待网恋和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不是只沉迷子网恋之中耽误了社会化进程的黄金时期。还有,高校应以学生为本位,营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抵制不良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侵蚀,并帮助大学生主动的将现实自身的人生价值与现实祖国的振兴和发展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图示和社会角色定位。

7. 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家长要关心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的情况,多给予他们关心,让大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另外,家长还要正确引导子女,给他们树立健康良好的恋爱观,避免自己的孩子走弯路。

网恋已成为大学生中一种新的恋爱方式,他们在网恋中找到现实中没法实现或得不到的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压力,寻找心灵的家园。尽管网恋的感觉是美好的,但网恋毕竟是网恋,它的风险成本也很大。大学生应认识到网恋与现实恋爱是不同的,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己经不容忽视,对于网恋耍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客观、谨慎、理智的对待网恋。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一)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一)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恋在大学生生活中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了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恋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网恋的消极影响 1.网恋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网恋有很大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网恋时难以确定对方的身份。虚拟的身份和现实是存在差距的,网恋中的交流手段、方式和现实中也是有不同的。当大学生真正回归现实后就会不适应,变得孤僻、自卑、封闭、不善交流等,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人格分裂等。 大学生网恋会限制大学生的其他行为,忽视其它生活领域,导致上网频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不受控制等症状。对于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由于需要长时间的上网,不仅会使视力下降、失眠、头痛、神经衰弱,而且严重的还会患上“网络综合症”。 2.影响社会化进程 一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人类基本的心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并获得明确的自我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这样他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网恋是以网络为载体,构建的一个虚拟社会,它使大学生脱离了社会学习和社会实践。大学生网恋者都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在网恋中构建一个理想中的我,而这个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的大学生网恋者在网络中活跃健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害羞、寡言。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网恋者所建立的社会认知及新的角色定位是与现实不相符的。这样,当大学生网恋者回归现实后,会因认知结构、角色定位、价值标准不同而更加的感到不被人所理解,同样,现实中的人们也不能理解他们的种种行为。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使这些大学生网恋者陷入越发孤僻的境地,为了寻求网络安慰又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中。这些大学生有的心理素质较差,造成人格分裂、甚至自杀。因此,大学生应认清楚网恋这种交往形式的弊端,决不能沉迷于它。 3.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是为将来立业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尤其是21世纪的大学生,更应学好基本功。大学生网恋势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网恋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并冲击校园正常的教秩序。特别是对于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来说,上网谈恋爱就是一种额外消费,网恋将加重家庭负担。 二、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分析 1.青春期的憧憬 由于网恋速成性的特点,使大学生网恋者在这一过程中能轻易的找到理想中的恋爱对象,而不必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通过网恋这种新的恋爱方式,大学生极易找到一份浪漫的爱情。正是这种感觉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抛弃传统的面对面的恋爱方式而选择网恋,使他们沉迷于网恋中不能自拔。 2.特有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刺激,对新事物、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求成欲。网恋作为一种新的恋爱方式,与传统的面对面的恋爱方式完全不同。正是由于它方便省事,又具有时代性,比较时髦,才促使大学生对网恋充满了好奇。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大流。据有关学者调查,92.1%的网恋大学生表示周围人有过网恋的经历,仅有极少部分人是在周围人没有网恋经历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恋爱方式的。看到

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46期 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其中青少年网民为1.75亿,占全体网民的51.8%,更有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网恋则日渐成为大学生网络交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与情感对象进行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过程。一方面他们可以在网上大胆而直接地与异性交往,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这种真真假假的网络情感又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提高对这一问题的注意,并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与引导。 一 网恋作为网络交往的延伸,其本质是凭借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爱情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的可取之处。首先,网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网络以其技术平台打破了人际交往传统的血缘、地缘和业缘模式,人际互动不再局限于身边狭隘的交往圈子,这使得大学生恋爱的选择机会不再受到时空限制而得以增加。其次,网恋降低了恋爱成本。它可以通过视频和聊天挤掉信息的水分,也可以随时终止交往,从而节省大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成本。第三,网恋可以满足大学生部分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渴望。网络交流可以让人感觉安全,不惧展现内心的秘密和脆弱。同时,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敏感、抑郁、自卑,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善于与异性交往;自我价值感低,不敢向身边的异性表白情感;平时常因缺乏自信而采取逃离现实的回避行为。网络正好给他(她)们提供了掩护自尊、获得异性认可的虚拟环境。所以,大学生网恋并不能完全被社会排除,而会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只要网络不会消失,网恋就不会消亡。但是网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经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恋成功率低,易给大学生造成情感挫折。网恋扩大了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但要想“网事成真”,其实还要跨越比传统恋爱更多的障碍。网恋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因为多数大学生在网恋开始时仅看重感觉而过滤了金钱、容貌、身份、家世等现实条件。随着网恋的发展,情感依恋开始建立,恋爱意向逐渐萌生,就需要重新对网恋对象进行“资源”审核。如果面试结果不够理想,往往会发生“见光死”的现象。即使对方形象比设定的底限要好,网恋关系确定,在关系维持期间,又涉及距离、时间、经济实力支撑、长久分离所需的情感毅力等现实因素的考验。甚至到了考虑婚姻的阶段,仍有新问题陆续产生:家庭的反对,现实相处模式的重建等等。许多网恋者坦言,网恋最初往往感觉刺激而浪漫,留在网上也许是一段美好的情感体验,但一接触现实便极易毁于一旦。很多网恋也恰是在脱离现实的基础上才得以发生,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情感寄托,而这并不一定要走向现实。这种恋情要想转入现实也更加困难,通常只是情感空虚阶段的一种廉价满足方式而已。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恋的成功率仅为0.1%。 2.网恋易上瘾,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的距离效应和神秘感极易使大学生网恋上瘾,而一旦上瘾就会沉湎于网络难以挣脱。由于网上聊天、交友、游戏需要注 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卢桂桃 摘要:网恋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降低了恋爱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但网恋成功率低,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态度;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生活氛围。 关键词:网恋;网络交往;教育;引导 作者简介:卢桂桃,湖南城市学院政工师。(湖南益阳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XJK08CXL007)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0)04-0058-02 新媒体思政58 2010·4(中)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心理剖析

[案例心理剖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09-04-18 作者:编辑:校方人员 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代写论文,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又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必然会出现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教育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500字【六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500字【六篇】 【导语】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做好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利于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以下是整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500字,欢迎阅读! 篇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细目标、理清头绪,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非凡! 结合相关的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从测评得分可以看出,我在学习风格、性格、兴趣的自我了解方面稍有欠缺。你在技能、价值观的自我了解方面对自己比较清楚。 1,价值观探索职业价值观指的是,你无论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会努力在工作中追求的东西。从某种角度,可以认为,工作价值观就是你在工作是最期待获得的东西。当然,这可能是金钱、权力,也可能是成就感、社会奉献等。 对我而言,我所设想的工作是一个能让我的才华尽情展示的,拥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我喜欢有人能认同我,鼓励我,这样我会更有精力与热情投入到这件事中,让事情更好的完成。我还是一个喜欢看见回报的人,不希望我的努力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希望能有一种成就感,不一定是金钱带来的,只要是能让我感到有意义的就可以。我不是安于现状的人,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发展与提高的机会,以此来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2,职业兴趣探索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兴趣特点,通过霍兰德六边形,我了解到我的兴趣类型是:现实型和研究型。而最弱的兴趣类型是:常规型。 现实型手脚灵活,擅操作,爱运动。研究型理性、精确,求知欲、思维力强。常规型有条理,循规蹈矩,脚踏实地对我而言,我不是很喜欢运动,好像身体协

2021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最新)

篇一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7017198.html,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蔡少德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09期 摘要:近些年来大学生人数一直在不断的增加,就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政府、市场以及学生自身对就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全国所有人民都积极参与 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去,为了阻断疫情的传播,大部分企业都暂停了生产及商业活动,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都在艰难的往前行,全国的经济及就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文章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及对策,分析当前疫情防控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具体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 关键词:疫情防控;大学生;就业难题;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支持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大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大量增长。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非常看重,一直将就业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涉及到家庭的利益还对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就业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产业的不断变革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就业问题仍然比较严峻。近期新冠肺炎的爆发对当前的市场经济以及各类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很多企业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停工,对应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很多企业更难生存下去,相应的就业机会就会有所减少,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增加了更多的压力。所以要及时分析当前的情况,找出大学生就业受新形势影响的产生的问题,科学合理的予以疏通解决。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一)新形势下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来说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当前我国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与就业机会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就业机会在不断变更的同时也在快速增长,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当前的就业机会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就业大学生,社会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与其他国家不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但是很多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就业机会并不是很多,发展空间较小,所以对大学生就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另外目前有很多岗位的收入非常低,对于大学生来说很难接受最基层的劳动力岗位,岗位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不能很好的相互匹配。我国各个

【精华】大学生职业规划汇编5篇

【精华】大学生职业规划汇编5篇 大学生职业规划篇1 据各类文献资料研究显示,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效果并不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与课程过于陈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利用互联网实现与教育事业的结合,丰富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与课程,开辟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体系,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大有裨益,指引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选择就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现阶段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现阶段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 1、职业规划偏离实际,缺乏目标性与整体性 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大多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大学生很难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我国大学生忽略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由于大学的自主学习环境,大学生很难去了解、认识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2、大学生角色定位模糊,自我剖析不足,不了解社会职业需求 大学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往往会对自身定位模糊,他们很难做到自我剖析,不能透彻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与优劣势。不仅如此,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关注度低,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所需人才和职业的类型。 3、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测评体系不完善 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大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授课教师主要是学校辅导员,其专业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短板,使得课程相对枯燥,实用性较低。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还缺少专业的测评软件,测评体系亟需完善。

(二)现阶段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存在较多不良因素。大学生由高中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进入到与社会环境有较大关联的大学,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均处于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也缺乏理性的判断与自控,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加之社会存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初入大学的学生极易产生错误的、极端的价值观念。 (2)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规划教育不能仅仅开设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较多的高校并不能较好的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力度不足,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不稳定、缺乏层次和系统。在授课教师环节,高校具有浓厚的师资优势,但是教师参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的调动。 (3)家庭因素。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语与行为对孩子都是有影响的,子女的职业意向受到父母职业态度的影响。父母在孩子的职业规划中应起到辅助、榜样、引导的作用,通过正确的方式科学的启发孩子进行职业规划。 2、主观因素 当大学生毕业面对职业的选择时,基本会表现出两种倾向:一、过于自信,高估自身的能力,好高骛远,对职业的选择期望偏高;二、得过且过,以完成学业为主要任务,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求很低,不在乎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 在各大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往往与就业指导混为一谈,甚至成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或者延伸,授课内容偏离职业选择,转而成为求职技巧的指导与学习的课程,甚至有的高校开设职业规划教育仅仅是为了举办职业规划大赛。 二、“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探讨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 社政152 马嘉骏 1500870245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网络游戏沉迷给许多青少年带来危害,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游戏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虚拟的现实技术吸引力强,完善的游戏产业链和游戏中现实商品的诱惑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缺少释放空间,对成就感的渴望缺少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缺失和学校教育管理滞后等因素,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问卷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 3、调查对象 我校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 三、调查数据简单分析 1、具有网瘾和网瘾偏向的学生范围 (1)我校学生网瘾比例约16.3% 目前我校网瘾学生约占学生网民总数的16.3%,网瘾现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视,需要引发多方关注。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导称,“整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一、前言 互联网被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极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扭曲,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据专家分析,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杀人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大学生们是怎样认识这个第四媒体的呢?为了探明目前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和针对这种现状所应采取何种措施, 我们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进行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为课题的调研活动。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上网与 性别和所处年级有关,也和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上网以家里和宿舍为主,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性;目前网络信息的多而杂使很多大学生对其既爱又恨。 二、调研概述 1、调查目的 ①对网络行为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动态调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人的上网年龄、时间、 地点、频率、常上的网站、所关注的内容、上网的体验进行调查。 ②调查大学生上网动机,文案调查包括网络学习,玩游线,网恋,娱乐等 ③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站排名,和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里仁学院大学生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以大一的学生作为辅助调查对象。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状况,我们适当将部分大四学生加入调查样本中,以充实数据库,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现象的真实情况。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7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目录 一、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加大了就业难度 2 (一) 追求大城市、发达地区 2 (二) “铁饭碗”、“一职定终身”思想严重 2 (三) 择业期望理想化 2 (四) 部分毕业生择业趋向于回归生源地 3 (五) 部分独生子女毕业生择业取向盲目从众 3 (六) “对口”心理比较明显 3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的原因分析 4 (一) 功利化倾向的价值取向 4 (二) 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扎堆现象严重 5 (三) 求稳定、怕挫折心理的影响 5 (四) 陈旧的“天之骄子”观念的影响 5 (五) 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特殊性 6 (六) 综合能力不高 6 三、转变大学生不合理择业观念,促进有效就业的对策 7 (一) 学校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为就业打下基 础 7 (二)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 (三) 寻找多种就业渠道,尝试自主创业 8 (四) 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8 (五) 家庭要给予支持 8 (六)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 环境 8 (七) 积极开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问题思考 张燕妮 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 2009级指导教师:王小红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走向社会,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史上最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持有怎样的择业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本文就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的表现,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为转变大学生不合理择业观念,促进有效就业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择业观;就业难;压力 On Thinking about th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zhangyanni education(2009), faculty of education Instructor:wangxiaohong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every year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s into society,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2013 was the highest in history,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more severe, in such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orientation,graduates with employment orientation to influence their employment to a large extent. In this paper,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orientation performanc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analysis, an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reasonable idea of choosing a job, promote effective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employment orientation;employment outlook; difficult employment;pressure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由于大学生包分配取消不到10年,扩招后的大学生就进入了就业市场,客观上,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

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_朱新阳

2004年7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ul,2004第4期(总第110期)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N o.4Jul.N o.110 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朱新阳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上海200062)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现象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生事物迅速蔓延,尤其是大学群体的网恋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理 性”支配的,行动者的行为原则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仅是物质上 的,更可以是非物质上的。网恋的大学生是在判断网恋行为能最近似的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之 后,作出了网恋行为这一选择的。 关键词:网恋;网恋行为者;网恋行为;理性选择理论 中图分类号:T P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605(2004)04-0042-03 A bstract:Af ter entering21st century,w ith poprlarization of netwo rk,“online-love”of underg raduates become a kind of new things of cybertimes and spread rapidly,this social phenomenon arouses the attention fro m people more and mo re.People have thought and studied the“online-love”phenomeno nfrom all kinds of visual angles.Originaly in this arcticle,the authour manages to use the a-Rational Choice Theory to think over the“online-love”of underg raduates phenomenon.Aand a ttempts to provide the socilolgy ex pla-nation of the relation of“o nline-lover”to o nline-love”behavior.T 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socilolgy think that peo ple's behav-io rs are co ntrolled by their ration.Behavior principle of perso n w ho take actio n is only for maximum realization ow n interests,w hich can be non-material interestr as ewll as material interest.U nderg raduates“o nline-love”think:online-love”bdhavior can realize the max imum interests,so choose it. Key words:o nline-love;online-love;online-lo ve behavior;the Ratio nal Choice T heory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由互联网带来的许多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虚拟的网络空间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逐渐体验到一种“数字化”的生存。在这其中,网恋成为一种流行对话,对传统的恋爱方式产生了直接的冲击。深圳21CN网络公司的调查也显示,国内近40%的网民有过网恋经历,不管现实中他们是否已婚。李红革在他的对湖南5所高校的大学生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上网的人数、频率、花费之高,出乎人的意料,而且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在聊天和收发邮件,下载软件和学习知识的只占很少的比例。[1]而在网上聊天和收发邮件正是网恋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可能这些数据没有完全准确、客观、科学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网恋”者数量,但是“网恋”正成为一种随互联网而迅猛发展起来的新的社会现象。因网恋引起的悲剧,如自杀、强暴、欺诈钱财,家庭分裂等等屡有报道,而且据调查网恋在现实中的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便是在被调查的高校学生中,有79.6%的人赞同由于网恋没有太多的顾虑,所以网恋的几率很高;并且至少有53.8%的高校学生不排斥网恋。[2]因此人们给予网恋现象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运用了社会学的理论,着意于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网恋者与“网恋”这一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于网恋,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定论,学者大多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各不相同的网恋界定。如唐魁玉认为,“网恋则是一种以现代网络空间及其电子媒介物为主要沟通手段的感情互动过程。”[3]曾坚朋则认为网恋就是有爱情单身的年轻男女,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作为载体或者工具,对 收稿日期:2004—04—12 作者简介:朱新阳(1981—),男,安徽六安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0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

课堂沉默现象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

课堂沉默现象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 一、学生课堂沉默:日益严重的教育问题学生课堂沉默,从理论上讲可以分为积极的课堂沉默和消极的课堂沉默。积极的课堂沉默可以使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发展。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恰恰相反,不但不会活跃课堂气氛,反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不仅无法保证应有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无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往往被认为是教育或教学失败的标志。 从已有的调查研究来看,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问题。据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课堂沉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统计,从2000年起,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沉默的论文大量增加,即使是xx年截止到8月底,在上网的28篇文献中,关于消极的学生课堂沉默的有27篇,积极的仅有1篇。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学人的高度关注。 此外,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严重性不仅仅表现在沉默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更表现在沉默学生的类型上,它基本涵盖了整个教育体系:下到小学一年级学生,上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并且学生对课堂沉默现象的态度也已见怪不怪,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不得不让人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的生活意义感到担忧。

二、学术界的两种代表性解释及其局限性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在课堂中沉默?分析这一问题不 单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日益成为教育学的热点问题,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种种分析和解释,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却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大学术领域。 1.心理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在心理学领域,认为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方面,即学生自身、教师方面以及课堂环境,下面我们一一作分析[1]。在学生自身方面,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沉默的学生往往是自尊心太强而自信心太弱,这就不免造成学生因害怕回答问题或发表评论等课堂互动中出错误 而索性不回答或不发言的局面。在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风格被认为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与否的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家布鲁斯·塔克曼所做的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实验中对教学风格的简单分类,把教师的教学风格分为高的指导程度和低的指导程度两类。在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下,学生苦于没有机会,或者害怕惩罚,对老师的惧怕而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有疑难也不敢反馈给教师,所以这种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成为多数学生课堂沉默的直接原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8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8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优秀优秀范文(1)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自身职业规划的盲点,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和挫折。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还是满足的,但是当把这种规划分解后,他们的选择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爱好和能力;18%的人清晰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清晰地知道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专家指出,大学生在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的前后矛盾现象,进一步表明大学生们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真正的熟悉,只知道概念,缺少实际的实施。 不管你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抑或是正在奔忙于各种招聘会的毕业生,对自己本身的正确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确定自己的目标,并进而做出相应的努力,都是势在必行的.正是源于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理念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应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但不要盲目地参加。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期:临近毕业,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收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要积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积极常识并加入校友网络,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期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 四年级为分化期: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打算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打算是否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累积和打算;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练习,尽可能地做出充分打算。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自我进行发展定位,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适合自己的目标,在长短不同时期要有个不同的计划,否则只是空想,不现实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自己为主,不要自以为是,同时要参阅专家的意见,让设计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最好借助正规的专业机构。 总之,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 步骤1.先开始编织美梦,包括你想拥有的,你想做的,你想成为的,你想体验的。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知道不可能失败,

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在最近的几项调查中表明,在我国各大高校学院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学院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的条件,也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 一、调查背景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网民中18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以上的网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上网用户学历以大专以上的青年居多,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主要群体。 二、调查目的 网络功能强大,具有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与大学生猎奇、求知、掌握最新信息等特点相符合。因此,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网络已经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网络究竟对于大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减少网络对于我们的负面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一共发放63份问卷,回收63份问卷。 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的大学生,从性别来看,女生占43%,男生占57%;从年级来看,大一占38%,大二占38%,大三占21%,大四占3%。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最初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初中及初中以前接触网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8.25%,那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且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过早的接触网络,若没有旁人正确的指导,容易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过早的沉迷于虚拟世界。 (二)大学生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偏长,对网络依赖较大,影响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不超过1小时的人仅占10%,62%的人上网时长为1--3小时,13%的人上网时长为3--5小时, 15%的人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周末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小于3小时的仅占25%,44%的人周末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为3--5小时,17%的人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为5--8小时,周末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超过8小时的人占14%。由此可见,上网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大部分空余时间,甚至还占据了其他学习工作休息的正常作息时间。调查结果显示,78%的人是利用空余时间来上网,5%的人会选择在课堂上上网,8%的人会减少其他活动来增加上网时间,甚至通过延迟睡眠时间熬夜上网的人达到9%。另外,长时间的对着电脑手机等,会给人视力造成伤害,且对于人的身体产生辐射问题;如果坐姿不正确的话,容易造成大学生脊椎炎等健康问题。熬夜上网不仅会打乱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影响睡眠,而且对室友的睡眠质量也产生影响。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从下表可以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3、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4、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