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管理哲学期末考试资料精确版

2013年管理哲学期末考试资料精确版

2013年管理哲学期末考试资料精确版
2013年管理哲学期末考试资料精确版

一、填空题

C、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D、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跨度思维(顿悟思维)(整体、

群体意识),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个体、个人主义)。

D、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

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G、管理的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这是实现管理价值目标的最高境界。

G、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G、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所作的哲学概括。

G、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G、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控制三个阶段

组成的运动过程。

J、“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地说,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是物质利益。

J、经验管理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十九世纪。

K、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

Q、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R、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R、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

S、所谓“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看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位的行动概括。

X、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X、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统一性。

Y、要成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Z、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Z、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Z、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二、选择题

B、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ABCD)A、归纳和演绎相统一

的方法;B、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C、抽象和具体的方法;D、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E、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方法

C、城市土地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ABCDE)A、价值的密集性;B、

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C、城市土地利用具有固定性;D、城市土地在自然特性方面具有差异性;E、城市土地在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

C、城市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E) A、大气污染; B、水体

污染;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E、气候恶化D、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

(ABCE)A、是否尽职尽责;B、是否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的目标;C、是否符合被管理者的需要;E、是否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G、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

(ABCDE)A、经验管理,即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B、古典管理理论;C、“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E、马克思主义的管理理论

G、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A、良好的政治素质;B、

具有专和博的知识素质;C、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D、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

G、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ABCDE)

A、经验管理,即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

B、古典管理理论;

C、“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E、

马克思主义的管理理论

G、广义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ABCDE)A、管理是面向集体的;

B、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假造和保持一种环境;

C、管理的主要

目的在于使命和目标;D、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 E、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获得社会经济绩效

J、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E)A、根据决策的目标性质,决策可划分为定型化决策、非定型化决策和准定型化决策。B、根据其重要程度,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一般决策;C、按决策的目标要求,决策可划分为理想决策和满意决策;D、按决策的范围,可分为国际决策、国家决策、集团决策和个人决策;E、按决策结果可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风险型

J、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A、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没有目标无法进行系统决策;B、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C、决策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D、决策具有可行性

K、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原则:(ABCD) A、生态持续;B、经济持续;C、社会持续;D、文化持续;E、文明持续

M、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BCDE)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X、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指:(ABC) A、教育;B、科技;

C、管理

X、协调的类型可分为(ABC)A、制度性协调;B、沟通性协调;

C、利益性协调

Z、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ABCD)。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D、Z 理论;

Z、组织中的矛盾关系包括(ABCDE)A、个人和组织的矛盾关系;

B、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关系;

C、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关系;

D、稳定和变革的矛盾关系;

E、“宽”与“严”的矛盾关

系三、名词解释

C、城市化:指一种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

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

D、定量思维方法:就是对事物作出量的规定性,对事物进

行量的分析的方法。

D、定性思维方法:是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

法。

G、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

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

管理主体主要有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G、管理主体: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

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G、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

G、管理价值:是客观对象或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或改善管理活

动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J、决策:一般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遇到的情况和问题,

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有效方案(或手段)的过程。

J、决策科学化: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决策

过程中,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

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

J、决策民主化:指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

L、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自觉引导人的行为,调整人

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

R、“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比郊区的高。

S、生态平衡:生物与周围环境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

系统,并使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地保持稳定。

四、简答题

G、管理哲学和管理学的关系怎样?

G、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怎样?

G.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G、管理哲学有什么特点?

G、管理哲学有什么作用?

G.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

G.管理价值的特点

J、计划在管理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K、“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辨证关系怎样?

R、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R、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

R.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R.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S、什么是管理控制过程的辨证关系?

S、什么是人和自然的辨证关系?

S、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科学决策?

W、为什么说经济管理需要哲学?

W.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Y、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G、管理哲学和管理学的关系怎样?

答: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

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

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研究管理活动中

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

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

G、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怎样?

答:区别: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

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一般

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联

系:管理哲学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又是对一般

哲学的丰富和充实。

G.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管理哲学研究

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

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

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

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控制等。(2)

联系: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二者之间存在一般和个别的关

系。管理科学要受管理哲学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研究

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注重从管理的整

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

质和规律适用于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活动。

G、管理哲学有什么特点?

答:管理哲学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它属于哲学范

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理论;另

一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它是从管理活动和管理

科学中概括出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对于管理领域来说,

具有普遍性意义。因此,它的概括层次要比一般哲学低。

G、管理哲学有什么作用?

答:(1)管理哲学能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

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

哲学的指导作用。(2)管理哲学通过对管理活动的指导,

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也有利于发展和丰富马克

思主义哲学。

G.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

答:(1)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各自功能不同;而又相互联系、不

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稳定与不稳定的

关系。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时是稳定的,

反之是不稳定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3)目标与手段的

关系。目标离不开手段,手段服务于目标;目标制约手段,

目标性质决定了手段的性质。

G.管理价值的特点

答:(1)管理价值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约束。管理价

值受到价值系统的影响,而价值系统不仅由组织内部决定,

而且还由广大的社会文化规范所决定。(2)管理价值具有

反馈性和两重性。管理价值的反馈性:管理价值与人的价

值相联系。人是管理实践的主体,管理价值也是人在追求

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个层面、一个方式,从管理价值反馈

回来也证明了管理者自身的价值。管理价值的两重性:管

理的价值,是以对国计民生有价值作为自己的价值的,这

是价值的价值,没有第一价值,就没有第二价值。(3)管

理价值具有社会性。管理价值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创造,而

是整个组织系统和人民群众集体动作的结果。(4)管理价

值具有长期性。管理作为一项集体活动,绝非短时期内能

够见效。(5)管理价值具有创造性。管理价值不是现成的

东西,也不是轻易可得,需通过努力创造才能实现。(6)

管理价值具有相对性。这与管理价值的变动性相对应。(1)

有的管理价值在这个时期是有价值的,但到了另一个时期

就可能变得毫无价值。(2)管理价值和特定的文化氛围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管理价值在本民族或本文化中是

有价值的,但到了别的民族或别的文化中就可能变得毫无

价值。

J、计划在管理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1)只有科学的计划才能协调与平衡多方面的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计划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管

理目标,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3)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

制的基础

K、“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辨证关系怎样?

答: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

是经济生活中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手段。市场调节自由

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有一定的

盲目性;国家干预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但会使经济缺乏

活力,牺牲部分效率。关键是使自发与自觉互补,事后调

节与事前调节互补,达到统一。

R、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答:(1)管理客体因人而成立:有了人的作用,物才成为

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因素,成为管理的客体。(2)管理过程

中,只有管好人,才能实现对物的管理。(3)在管理客体

体系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对管理主体有

能动的反作用。

R、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

答:(1)生态持续: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威胁后代生

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并在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改善生

态环境。(2)经济持续:要求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对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来实现经济持续。(3)社会持续:

从关心人的温饱上升到注重人的生存质量的高度,鼓励人

们追求平等、自由、健康和谐的生活;把物质财富的分配

原则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呼吁国际社会进行社会改

革,以实现公平分配和广泛的社会平等。(4)文化持续:

倡导精神价值,鼓励人们摆脱和消除工业文明给人们的压

抑、迷茫、痛苦的不良影响,强调文化进步和价值系统在

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R.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答: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政治、法律和

伦理道德尺度。可从条件公平、手段公平、结果公平等

多个角度来定义。效率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配置等

经济效率。

条件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地位、法律上和人格上的公

平。它与效率无直接联系。

手段公平亦即机会均等,主要指竞争规则和社会参与规则

对所有人具有同等效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有可

能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手段公平是促进

合理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

结果公平指的是人们在收入、经济水平和权威上维持完全

的平等。它与效率之间存在尖锐矛盾。通过竞争以外的手

段干预分配结果以实现所谓的“均贫富”,必然导致低效

率,从而损害多数人的福利水平;而严重的贫富悬殊、两

极分化必然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在经济管理中,我们固然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

则,同时在不直接损害效率的情况下,组织有义务有责任

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对在竞争中受

到损害的公平予以适度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公平

促效率,以效率带公平的良性循环。

R.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所谓义是指人们应遵循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要求的思想

原则,以及符合这些思想原则的行为。所谓利就是人们追

求的物质利益及其活动。简言之,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

是物质利益。具体到经济管理中,义就是经济管理行为应

遵循的道德原则,利就是经济管理行为所带来的物质利益。

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义与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辩证关系。

(1)相互依存:一方面,利是产生义的物质基础。另一

方面,从长远来看,利的取得也离不开义。经济管理中要获

取更多的利,必须遵循一定的义,经济组织的维系也离不开

义的支持作用。

(2)相互制约:一方面,义制约利,经济管理道德的作

用发挥得好,组织内部就能团结协作,利才得以实现;反之

则会妨碍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利也制约着义。

经济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必须从正义的活动中获得利,经济管

理的道德原则才能得到自觉贯彻。

在现代经济管理中,应坚持的科学的义利观。即义利同等

重要,应当既重视利,又重视义,要做到以义促利,以利促

义。

S、什么是管理控制过程的辨证关系?

管理控制过程表现了多方面的辨证关系:(1)控制过程中

的质量标准、偏差信息、调节与监督等几个步骤之间是对立

统一的辨证关系;(2)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3)目标与手段

的关系

S、什么是人和自然的辨证关系?

人和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1)人类社会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2)

人类的活动与其它生物不同,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积

极能动地改造自然,这种改造自然的力量已经危及生态平衡。

(3)人类的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维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

系,发展应限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

的惩罚。

S、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科学决策?

(1)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是正确的;(2)决策确定的措施方案

是正确的;(3)方案实施过程中投入的人、财、物最少,时间

最短;(4)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副作用最小。

W、为什么说经济管理需要哲学?

(1)经济管理实践总体上要求管理哲学的指导;(2)当前的经济管理实践面临的困境和管理本身的局限性要求人们进行哲学的思考;(3)管理理论的发展迫切需要哲学的引导。W.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答:经济管理者在管理中发挥着统筹性、权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1)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上考虑全局,在时间上着眼长远,也就是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经济管理者的权威性作用要求其对权威有辩证的认识,善于处理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关系。(3)经济管理者的创造性作用要求其善于创新,重视学习,并且善于启发创造。这离不开正确的哲学思维。

Y、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1)充分认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有正确的价值观。(2)有民主作风,能联系群众,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弥补个人的局限。(3)能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广泛收集信息,吸取别人成败的经验教训。(4)掌握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决策科学的要求,按程序进行决策。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G.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

J.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J.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谈谈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R、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发展观?

R、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辨证关系?

R、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S、试述管理协调的原则:

S.试述哲学与经济管理的辩证关系

T、谈谈“儒”“墨”“道”“法”的管理哲学思想?

T、谈谈管理中真、善、美的辨证统一?

T.谈谈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T、谈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G.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

答:(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区别与对立。A、二者所处地位不同:管理主体处于指挥地位,管理客体处于服从地位,形成指挥与服从的关系。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二者存在着自控和受控的矛盾。(按:教材对管理主体的自控和管理客体的受控所作的解释值得商榷。(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依赖、相互统一。A.二者互为前提,离开一方,另一方不复存在;B.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a)在管理活动中,人既可以作为管理主体,也可以作为管理客体。(b)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管理主体,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则可能成为管理客体。(c)每一个人既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主体,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客体。 C.二者的相互作用使管理客体不断凝结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东西,不断转变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J.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答:(1)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A、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B、矛盾的特殊性:每一事物的矛盾在存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个性;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A.两点论:(a)存在于同一事物的诸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b)在同一矛盾的两方面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B.重点论: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中要着重抓主要矛盾的解决,在同一矛盾中要着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解决;C.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相结合、相统一:在抓好主要矛盾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3)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A.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B.联系的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c、每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是相互联系的。(4)过程论的思维方法。A.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B.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C.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J.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谈谈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答: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它们虽然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但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再强,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调节就不再起作用,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人类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各种人为的自然灾难,就是人类对环境的消极作用的结果。环境也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适宜的环境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着动态平衡,;而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失去了相对的平衡,如环境中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轻者使人们感到厌烦,心情不畅,工作效率低,重者则使人们发生中毒,引起疾病,甚至死亡。总之,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必须注重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维护必要的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R、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发展观?

(1)所谓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物质财

富的迅速增长为根本目标。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成为辅助行

为和伴生现象。”的发展观。(2)忽略了社会各个领域内在的

必然联系,片面主张社会发展的经济决定论。(3)在促进经济

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4)可持续发展观

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念。

R、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辨证关系?

(1)义利问题是经济管理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义就是经

济管理活动中的道德原则,利就是经济管理行为带来的物质

利益。(2)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义和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辨证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利是产生义的物质基

础。义是利的产物,并且为规范人们的求利行为服务。同时,

利的取得离不开义,获利必须遵循一定的义。另一方面:二

者相互制约。义制约利,守法循道方可获利,否则会防碍经

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利也制约义,合理合法的利才能使义更

好的得以贯彻。(3)既要重利,又要重义,以义促利,以利促

义,义利双收是科学的义利观。

R、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现实问题。

(1)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政治、法律和伦理

道德问题。可以从条件公平、手段公平、结果公平等多角度

来定义。效率指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经济效率。

(2)条件公平指人们的政治地位、法律和人格上的公平,与效

率有间接的联系;手段公平即机会均等,是促进合理竞争,

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公平是要求人们在收入、经

济水平和权威上的完全平等,这与效率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在不损害效率的

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对竞争中

受到损害的公平予以适度的补偿。实现以公平促效率,以效

率带公平的良性循环。

S、试述管理协调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指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协调,

以免造成积重难返。及时性原则还包括进行预测性的工作。

预防工作是及时性原则的组成部分。(2)关键性原则。包含两

层含义:一是要抓住重大和根本的问题,二是解决问题要标

本兼治。(3)激励性原则。要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集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相结合,激励理论和激励艺术相结合。

(4)沟通情况和信息传递原则。要确保信息安全可靠而且高

效,并灵敏地反映客观事实,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组

织结构的网络化。(5)全局性原则。在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

冲突的时候,应自觉服从全局利益。(6)长远性原则。不要为

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也不要因为是刚出现的小问题而

不重视解决任其发展而成为重大问题,变得不易解决。(7)

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管理既是科学,

也是艺术。作为科学性的管理,要求原则的坚定性;作为艺

术性的管理,要求策略的灵活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处理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S.试述哲学与经济管理的辩证关系

哲学与经济管理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它表现为:(1)

经济管理需要哲学:A、经济管理总体上要求得到管理哲学的

指导没有管理哲学的指导就没有对经济管理中固有本质的必

然联系的认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管理观和方法论,就无法

建立高效有序的现代经济管理。B、当前经济管理实践面临的

困境和管理本身的局限性要求人们进行哲学思考(a)当前经

济管理实践面临的困境(b)管理本身的局限性。C、管理理

论中很多是关于经济管理理论的升华,迫切需要哲学的引导

(2)哲学要在经济管理中实现自我:哲学不能离开经济领域。

经济是社会结构最深层的基础。将哲学与经济管理紧密结合,

在经济管理中实现哲学,既是经济管理的迫切要求,也必将

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哲学开辟广阔的道路。而是必须用哲学

的思维对人类经济生活主要是经济管理行为及其理论进行哲

理性的深刻反思,探求顺乎人性、崇尚价值、高效有序、卓

越和谐的经济管理观和方法论。

T、谈谈“儒”“墨”“道”“法”的管理哲学思想?

(1)孔子及儒家以“仁”为本的管理思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修己安人,格物致知,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 (2)老子及道家自然无为的管理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 (3)墨子及墨家“交相利,兼

相爱”的管理思想。 (4)法家“法、术、势相结合,抱法处

势”的管理思想。

T、谈谈管理中真、善、美的辨证统一?

管理中的真,是指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以及管理规律的

正确反映,是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与管理客体达到高度的和

谐一致,并由此实现管理的目标和绩效;管理中的善,是管

理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管理道德受经济基础决定或影响,

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管理的善就是要把经济效益与社

会效益统一起来,并使经济效益符合服从社会效益。管理的

美,就是要在管理中实现人的创造美,最大化地发挥人的积

极性、创造性,通过管理活动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

实现人的解放,达到效率与效益、生声与生活、社会与自然、

环境与生态的和谐统一。真是善和美的前提基础;美是真和

善的形象体现;善是真与美的价值追求。

T.谈谈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答:任何一个组织系统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所

谓组织的平衡是指组织系统内矛盾诸要素、诸方面以及组织

同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和谐、适应的关系,从而使组织系统

整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所谓不平衡是指组织系

统内矛盾诸要素、诸方面以及组织同环境之间出现不协调、

不适应的关系,使组织系统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平衡和不

平衡是相对而言的。因为组织系统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不

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当组织系统内部矛盾的绝大

多数因素、方面不能维持其相互适应的关系,使组织系统在

总体上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其中少数因素和方面可能形成协

调的、适应的关系,形成局部的平衡,这就是不平衡中的平

衡。

T、谈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它们虽然有

各自的特殊性,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并

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

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

会赖以生存和发展进行历史活动的自然基础。

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依赖,不断进

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

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在生态系统中。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要

通过新陈代谢,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

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同,并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

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环境,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在适宜的环境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着动

态平衡,人类能够在其中正常地生活、工作,产生无穷的智

慧和创造力;而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失去了

相对的平衡,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付出相应的

代价。(注:这里应举实例加以说明)

总之,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必须充分尊

重、重视养育自己的大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