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创作过程浅析

诗歌创作过程浅析

诗歌创作过程浅析
诗歌创作过程浅析

诗歌创作过程浅析

曾有人说,中国的格律诗创作是语言和意象一块产生的,当作者构思出意象的时候,同时也构思出了语言,这种看法无疑是外行人的主观臆断,和实际情况是不符合的。

诗歌创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期间涉及作者的个人经历、个人审美、思想境界、情感倾向,也涉及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生活的触发,这诸多因素的叠加是诗歌创作的必要条件,一首好的作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诗歌创作一般来讲会经历一下几个阶段。

一、生活积累阶段

创作从来是有意和无疑的结合,诗歌创作也是如此。当作者处在生活积累阶段的时候,这是在为生活奔波,在社会中会遇到很多可知可感、可惊可愕、可沉醉可忘我的事物,这些事物会以物象的方式沉入记忆的深处,这些物象在储存的时候不只是储存了色声香味的特点,同时也把我们的情感一并储存,如果没有触发,也许会永远沉睡在记忆的深

处,一旦有外界情感的触发,这些物象会进入意识之中,变得鲜明起来,生动起来,让作者重新感到,重新经历曾经的情感历程。

二、生活触发阶段

创作的偶然性就在这里,虽然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储了大量的物象,没有触发不会进入意识层面,而生活的触发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究竟什么时候出现完全不被控制。这个触发点可能是某一个场景,某一件事,甚至某一个物体,会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沉思,这个时候,沉睡在潜意识的万千意象,会在触发之下被激活,这些意象会按照和按照和触发事物的情感接近程度大小,纷纷进入意识层面,和触发事物不相关的那些物象会继续沉睡,此时作者会因此进一步感动。

三、意象构思阶段

当物象被激发之后,普通人,感动一会也就过去了,如果是诗人,并且有创作的欲望,会对这些活跃在意识层面的物象进一步加工,创造出符合情感需要,符合心理预期的全新的物象,这个物象便是意象,是构成诗歌的重要元素。作者在这个阶段的心理活动便属于文学创作了。在这个阶段,作者是高度自由的,

对于诸多意象有着任意裁量的权利,有着任意舍弃或选用的权利,唯一的标准便是合乎自己的需要。在这个阶段,作者的审美、思想境界、情感倾向在物象的裁剪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创造出来的全新的意象也反映出了作者的审美、思想境界、情感倾向,一个高明的作者不仅会创造出鲜明的意象,而且通过意象的选择和安排,能够起到以小见大,形成更为感人的意境。

四、遣词造句阶段

这个阶段是赋予意象以语言外壳的阶段,遣词造句和构思意象是一个互相作用的阶段,就是说,不仅仅是意象在选择语言,同时,语言也会参与和影响意象的最后定型,诗歌就是在语言和意象的互动中达到水乳交融的。当然如果二者不能相容,会出现以辞害意,这时会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放弃对韵律的要求,二个是为了韵律的需要而损坏构思好的意象。

五、王国维写境和造境探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到“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

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这里所说的写境,是意境中各个意象的联系更多的是事物本身的联系,是按照事物本来的关系串联起各个意象,这样的境界就是写境。

这里的造境,是意境中的各个意象是按照创作者情感的逻辑来进行组合的,这样的境界就是造境。

六、《文心雕龙·情采》探微

《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所谓“为情造文”,是情感和意境的创造在先,是诗人在感动之后,为情感和意境找一个语言外壳,一般来讲,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意象是灵动的,意象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

所谓“为情造文”,是为了写文章,主动回忆检索储存的意象,进行人为的的排列组合,这样的文章,往往中规中矩,条分缕析,却少有真情贯通,若非大家,难有佳作。

唐代音乐浅谈

音乐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六经”:《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经》中,还是在《周礼》所言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乐”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历代皇朝对音乐都 很重视。 唐皇朝对音乐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极致,他们认为“乐者,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人有 血气生知之性,喜怒哀乐之情。情感物而动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圣王乃调之以律度,文之以歌颂,荡之以钟石,播之以弦管,然后可以涤精灵,可以祛怨思。施之于 邦国则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则神祇格,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旧唐书?志第八?音乐一》) 基于这一认识,唐代各个时期的当政皇帝都很重视音乐的 作用。武德九年,唐高祖命孝孙修定雅乐。至贞观二年六月奏之。当时,御史大夫杜 淹认为:“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 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唐太宗则曰:“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何有乐声 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 必不悲矣。”尚书右丞魏徵亦言:“古人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 云乎哉!?乐在人和,不由音调。” 唐代在朝廷对外对内的大小事务中广泛使用音乐,因应不同的场合、不同事务,使用 不同乐曲和表演方式。贞观二年,孝孙奏请太宗。“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为大 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按《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 二和之乐,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调。祭圆丘以黄钟为宫,方泽以林钟为宫,宗庙以太 簇为宫。五郊、朝贺、飨宴,则随月用律为宫。初,隋但用黄钟一宫,惟扣七钟,馀 五钟虚悬而不扣。及孝孙建旋宫之法,皆遍扣钟,无复虚悬者矣。祭天神奏《豫和》 之乐,地祇奏《顺和》,宗庙奏《永和》。天地、宗庙登歌,俱奏《肃和》。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政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皇帝祭享酌酒、读祝文及饮福、受胙,奏《寿和》。五郊迎气,各以月律而奏其音。又郊庙祭享,奏《化康》、《凯安》之舞。《周礼》旋宫之义,亡绝已久,时莫能知,一朝复古,自此始也。” (《旧唐书?志第八?音乐一》) 《通典?乐典?乐一》中之《乐序》有“夫音生于人心,心惨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 心复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惨,则韩娥曼声哀哭,一里愁悲;曼声长歌,众皆喜忭, 斯之谓矣。是故哀、乐、喜、怒、敬、爱六者,随物感动,播于形气,协律吕,谐五声。舞也者,咏歌不足,故手舞之,足蹈之,动其容,象其事,而谓之为乐。乐也者,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20135014245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 12 月 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摘要:在宋代文坛中,苏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继承盛唐诗歌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开辟出宋诗的新生命。而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更是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开始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关键词:苏轼诗词理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学博才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的开山祖,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宋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便是开拓诗的境界,追求诗中蕴涵的哲理内涵,即所谓诗的“理趣”。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可以说是苏轼。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审美的理趣色彩。作为政治家他有洞察世事的头脑和治世才干,作为诗人又有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一方面常有沸腾的儒家志士的报国热情,一方面却有顺乎自然,随缘自娱的佛老“看穿”态度,这种进退出处的复杂心情加上他升降浮沉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勤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征,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耐人咀嚼的哲理内涵。 苏轼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有描写山水景物的,有酬和陶渊明诗作的,也有为画作题诗的,在这些诗歌当中很多都蕴含着理趣。 1、山水诗中见理趣

浅议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创新

浅议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创新 省国资委企干处黄俊辉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实现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着不断的理论创新,领导着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新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力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向各级党组织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与时俱进,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对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的明确要求。可以说,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工作中创新,是摆在每名国家公务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什么是创新?从创新理论创始阶段的含义看,创新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有目标、有措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创新理论在经营、管理等实践中的运用与演绎,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更加丰富多样。创新,作为一项通用性的要求,已经体现在各级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之中;在工作中善于创新,也成为各级党政组织对广大公务员的突出要求。

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在领导和决策岗位,大多在“执行”层面按照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开展常规性的工作。但并不是说,这样在工作中就无法实现工作的创新。按照党的科学发展要求,只要找准切入点,一名普通的机关公务员同样可以在工作中实现创新。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工作的目标往往是定责、定性的,而实现行政工作的目标都有一个“如何更好、如何更高、如何更快”的问题,这就有直接针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其次,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而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要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有分析工作对象的新需求确定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再次,机关工作的程序、手段或途径是“程式化”的,而社会的进步、本职工作对社会适应程度的提升会与相对不变的工作程序和方式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有研究自身角色差异明确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创新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就存在于自身工作的运行之中。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就是在本职工作的运行环境之中,踏实、科学地追求自身工作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那么,作为一名机关公务员,如何作才能够在工作中实现有效创新呢?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禄宏林 摘要:本文从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创作风格、艺术成就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浅述: 一、李白的生平。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李白的思想性格。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二、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其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三、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体现在他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其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生平、思想品格、创作风格、意象、影响 正文: 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一代显赫文学,其诗人之多,可谓不胜枚举;其作品之盛,可谓洋洋大观,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而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对离现实语言较远的诗文产生兴趣,对优美的诗句领悟内涵,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品格,从而领会其创作风格,领悟诗的意境和蕴含的美好思想。基于此,我阅读了李白的诗集和一些相关资料,对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际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

唐朝音乐对外的影响

唐朝音乐对外的影响 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是中国音乐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唐代中日音乐交流为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重要的范本。从某种意义上说, 唐代中日音乐交流的历史是中国音乐的国际化和日本音乐本土化互相交织的行程。唐代音乐文化以兼容世界的胸襟建造了民族化的艺圣殿, 日本同样以融合唐代音乐艺术、并使其本土化、民族化的远见创立了,可以说,中日的音乐文化交流,使日本音乐极大地丰富和繁荣起来。最终成为日本民族历史文化中一道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风景线。 一唐代音乐文化的概念与繁荣的原因 (一)唐代音乐文化的概念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所谓音乐文化是指:人类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音乐艺术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写道:音乐文化包括诗歌、音乐与舞蹈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繁荣的原因 唐代音乐文化高度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唐代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十分有利的物质基础;其次,在一定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催化之下使得外来音乐文化精髓长期积淀、繁荣;第三封建社会国家统治者对音乐的喜好及态度,决定了一个国家音乐的发展状况。 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具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帝王,他有着多方面的音乐才能,擅长作曲、演奏以及指挥等,他创作改编了《小破阵乐》、《霓裳羽衣曲》等。唐代音乐机构建立的精细,如教坊和梨园都离不开唐玄宗在这方面做出的成就,他对音乐的挚爱使得音乐文对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唐玄宗个人在唐代音乐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历史背景为唐代音的高度发达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二、唐代音乐对日本的影响 我国和日本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展开音乐文化的交流,而在我国的唐代时期,尤其是日本的圣德太子(574——622)摄政时期开始,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日本曾先后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到我国来,其中每个使团都设有音乐长、音乐生,他们在我国学习我国的音乐,并且又把我国的音乐带回到日本,从而使我国音乐在日本国土上得以广泛的流传,并对日本的音乐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宫廷演出的、以燕乐为核心的经过加工的中国各地、各民族的民间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建平中学高一<1>班李雪莹16 【内容摘要】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无不被他诗词中那份潇洒旷达、豪放飘逸、仗义执言所感染,一再地想挖掘这些词风形成的原因。也许历史上也有许多背景与他相似的人,但为何却只成就出“世上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大文豪书东坡?在此,我想从苏东坡的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等方面追根溯源,浅析苏轼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北宋诗词发展大背景——————————————————————————————————苏轼一开始就能从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说的正是苏轼三父子。在宋朝,苏氏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学世家。其父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勤勉学习的影响。从小热爱读书的习惯到苏轼做官后仍在一直延续,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记载:“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如此发奋学习,也不奇怪他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当然能使苏轼获得巨大成也包括他自身的诗词天赋。在苏氏一族日日文化熏陶与苏轼过人聪慧的有益影响下,年未及冠的苏轼已经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也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苏洵最先替苏轼打开文学大门,那欧阳修则是引领苏轼踏入文学界的第一人。 北宋散文家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后来两个人成为宋代

散文史上相提并举的两位杰出学者,并称“欧苏”,在词的风格上都属于豪放派。欧阳修为人严谨,但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竭力赞美与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苏轼就是在那些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才子里,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欧阳修发现苏轼才能的经过,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某一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省试的主考官。其中一名考生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与《春秋对义》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从此他对苏轼青睐有加,多次提拔他。他曾在《与梅圣俞四十六通》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慧眼识金,提拔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能被欧阳修这样当时的大文豪所赏识,也算是一种幸运,不过客观原因还是他出众的文采能够力压群雄。欧阳修的支持更巩固了苏轼在宋朝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给了苏轼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本该使他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那么政治上一次次的挫败则成为影响苏轼形成其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就经历而言,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所履近二十多处。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提倡新法——发展经济。但由于没有资本支持,这一举措势必要加重赋税征敛。苏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地位却要倔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于是被新旧党相互排挤。而这段时间正好落在苏轼充满斗志与理想的年龄段,所以苏轼的诗风

浅谈隋唐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7386444.html, 浅谈隋唐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作者:燕涵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05期 【摘要】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历史文化总是与周边国家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是在 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中不断发展的。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是中外交流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代,经济、政治、文学与艺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面貌。那些外来音乐元素至今还在我们的土地上活跃着。 【关键词】隋唐;音乐文化;对外交流 一、“天人合一”的条件与环境 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源远流长,而唐代则是中外交流的辉煌时期。唐代之所以能够达到鼎盛,首先要归功于隋朝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并在政经文及外交等领域 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后来唐朝的兴盛奠定了经济和政治基础。其次初唐时,李渊父子推翻了隋朝政权,后又征服了东突厥与西域地区,并使朝鲜境内的高丽、百济王国屈膝称臣,使唐朝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此同时,有大批的移民迁入了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及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新贵族的出现对于原世袭制的旧贵族势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印度文化大量入侵的时期,伴随着印度天文学、数学、医学及语言学等学科的涌入,佛教哲学在这时已经渗透到了唐朝上流社会的生活之中。同时这个时期整个社会都对外来物品表现出崇尚之情,当时追求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开始散漫到市民阶层之中。盛唐时,唐玄宗加以改进了运河,使得能在转运丝绢的同时,还能运来外国的奢侈品。良好的陆路和水路的交通状况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这种开放的社会气息和良好的外贸条件为当时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多元的音乐文化交流 唐朝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主要依托商业贸易往来顺带文化输出。在唐朝统治的三百多年里,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最主要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人、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亞洲各国在政治、宗教、商业方面对唐朝浓厚的兴趣。使节们源源不断地进入唐朝并进献贡品以换取中央王朝的承认。在进献的贡品中,除了有各国的珍奇异宝,其他常见的和有影响的贡品是音乐,包括曲调、乐器、演奏者、舞蹈者。日本、缅甸等国家,都曾向唐朝皇帝献乐。直到今天,日本国内还非常完好地保存了由当时中国及朝鲜等亚洲大陆传入的雅乐(实际上是中国的宫廷燕乐),并使其得到了传承 与发展。唐朝的宫廷演奏者也大量的吸收了异族的管弦乐队,在“非正式的”宫廷燕乐演奏场合,欣赏外来音乐的习惯以及对外来音乐的热情,从宫廷传到了贵族之中而后又蔓延到市民阶层里。

浅谈苏轼山水诗词中的理趣和禅趣

浅谈苏轼山水诗词中的理趣和禅趣 [摘要] 苏轼在山水意境的营造上,注重哲理和诗情、理趣和韵致的融会贯通,由六朝以来强调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发展为神、形、情、理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在山水寓理中超越山水和理寓山水中,将山水理化。部分诗或是富有禅意,或是把儒、释、道三家融于一炉,并借禅宗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他对人生的体味和感受,主要表现为:借山水说禅理,从山水中感悟禅理,禅意与山水合一。苏轼走出了自然,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进行了一次超越性的回归,谱写了非同一般的哲理与禅机理趣。 [关键词] 苏轼山水诗词理趣禅理 苏轼的山水诗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表现出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总体倾向。这里所说的走出自然,是指苏轼的山水诗不再把山水当作体道之物,媚道之形,或看作是情感的载体,而是将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诸内心的媒介。苏轼首先把人从与自然合一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将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诸内心的媒介,真正走出了自然。 他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所以他的山水诗也因其坎坷的人生经历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一)羁旅乡愁。(二)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物外的矛盾。(三)与民同亲、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四)纯粹的山水美感体验。在这些山水诗中,蕴含了不同的理趣佛学对苏轼的影响以及苏轼的佛学思想[2]。而理趣主要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1]苏轼山水诗的哲理奇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山水诗词中的哲理奇趣 苏轼对山水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辨力,在常言中蕴含新意妙理。他的山水诗词充满了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 1、在山水寓理中超越山水。宋人山水诗超越了对现实的干预进入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沉思,表现了强烈的哲理意味;而苏轼山水诗的主体性的突出使哲理性得以增强,即他对山水进行审美时了理性,开辟了新的山水境界——理趣意境。 2、理寓山水中,山水与理化。苏轼把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色与微妙精深的哲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文章标题: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一、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传早在三千年前,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汤阴羑里城的时候,写作了《周易》一书,在这部书中就提到了“革故鼎新”一词。书中讲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是《周易》64卦之一,主要是谈变革;“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也是《周易》64卦之一,因为“鼎”能使食物由生变熟,因此引申为更新之意。这说明,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主张创新、与时俱进这一光辉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所谓创新,就是改革,就是突破,就是理论上不拘泥于现成的公式,实践上不停步于已有的成果,思想上不束缚于现成的经验。通俗地讲,创新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目前,组织工作中还存在着党组织设置形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党建工作部门力量不足、组织生活方式吸引力不强等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脱节的、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组织工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使党的组织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组织工作的创新就是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观念,敢于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敢于革除一切影响发展

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谋划组织工作,用改革的精神增添组织工作发展动力,用探索的思维拓宽组织工作新路子,不断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组织工作创新的原则 1.把握方向性。要认真贯彻“ __”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使组织工作符合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2.体现时代性。新时期的组织工作要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势而作,顺势而为。 3.彰显创造性。着眼于党建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思路,探索新办法,使工作取得实质性拓展和突破。 4.立足服务性。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有动力、有活力、有地位。

浅谈唐代的诗歌创作

浅谈唐代的诗歌创作 唐代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巅峰。现存的唐诗大约有近5万首,它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唐诗创作的历史背景 1.经济因素: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各种机构也开始出现。工商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唐代的诗歌创作和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政治因素:唐代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使社会稳定,生产力不断发展。隋唐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的改革;科举考试中以歌赋为主的规定。在这两点综合作用下,文化的发展得到支持,唐代的诗歌创作因而迅速成熟并且繁荣起来。 二.唐诗的特色 1.多风格多流派:浪漫派:以李白为代表作者,代表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等,诗歌多追求光明和理想,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现实派:以杜甫为代表作者,代表作“三史”、“三别”,诗歌深刻的反映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边塞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作者,代表作《除夜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达边塞将士的报国之志和对家乡的思念。山水田园派:代表作者白居易、孟浩然,代表作品有《暮江吟》、《过故人庄》等,诗歌描写秀美山水,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高洁品质或寄喻人生哲理。 2.内容丰富多彩:抒发人生理想,同情民间疾苦,描绘田园生活,表达报国之志,记述边塞生活,展现思想哲理…… 3.格式多样:律诗,绝句,乐府诗,歌行体…… 三.唐诗的影响,地位

影响: 1.唐诗创作使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趋于多风格,多体裁,多题材的方向发展 2.唐诗创作的繁华推动着唐代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又促进着唐诗创作的进步与成熟,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地位: 唐代的诗歌作品在其内容,形式,艺术手法,表现力度和思想内涵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唐代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巅峰。

音乐文化,兴之唐朝

音乐文化,兴之唐朝 —浅析唐朝音乐文化的兴盛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陶冶人的情操,改善人的性情。在中国音乐史上,唐朝的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唐朝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音乐在唐朝的兴盛不仅反映了这个朝代文化的空前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音乐形式多样,宫廷音乐兴盛,民俗音乐也流行,最主要的特色是音乐与唐诗相结合,形成了这个朝代独特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音乐唐朝兴盛 引言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的这首《赠花卿》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足以说明唐代音乐的普及与繁荣。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相应的,唐朝的文化发展也是空前繁荣。音乐作为唐朝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兴起繁荣与唐朝的历史背景不可分割,其特点也同唐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恢弘气概息息相关。同时,在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唐朝的音乐文化还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优秀的外来音乐文化,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唐朝音乐文化兴起的原因,并简单论述音乐文化在唐朝与唐诗融合的独特魅力。 一、唐朝音乐兴起的原因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朝音乐的兴起,与诸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促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和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与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也就是社会制度。由此可见,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上层建筑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唐朝自建立之后,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①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全国户口大幅增长,垦田面积大量增加,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经济基础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唐朝相对稳定的社会形势也给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滋润的土壤,二者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了唐代繁荣的音乐文化现象的出现。 其次,开放的文化政策和广泛的艺术交流,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在思想文化上,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对当时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朝在丝绸之路的基础上,还展开了广泛的国际交往。唐代不仅与天竺、日本、高丽等邻国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与中亚、波斯湾、阿拉伯国家也展开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②由于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加之交通的便利,使唐朝与亚欧非国家之间的往来空前密切,为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朝之所以有如此兴盛的音乐文化,与统治者 ①《贞观政要》 ②《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由此看来,苏轼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确实是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处处为国家人民考虑是苏轼不断创作的源泉,并以此为创作主要内容,引起有志之士的注意,从而达到救世济国的目的。 另外,苏轼还吸收了佛家思想有益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苏轼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佛家思想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而要在现世求得解脱,关键在于“自性真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也就是说,要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佛家所崇尚的这样一种超然玄悟的心性正好被苏轼应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如其《薄薄酒》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擂玉种万人祖送归北邝,不如悬鹑百结独坐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色万世忙,夷齐、盗路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柞忧乐两都忘。这里把上层社会所向往和夸耀的富贵功名贬得一文不值,显示出绝然不同于世俗的人生价值观念。苏轼认为人生贵适意,他的“薄富贵”、“轻生死”都是为此他希望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实现人生的最大自由。诗的结尾一句是要求在醉中达到这一境界,紧接着第二首又对这一点做了否定“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终于以一切皆空的领悟获得更为彻底的超脱。这些思想无疑烙有佛禅及老庄的印记。当然,这里的消极成分是应该批评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思想也表现了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仕途上重重忧患的信条。因此,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泰然自若,自得其乐,并创造出最乐观、最淡泊的诗文。苏轼作品中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幽远的艺术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禅诗的影响,并且这种

关于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考的文章4篇(可供参考)

关于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考的文章4篇 【篇一】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严格落实基层组织生活制度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对于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为了解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湘潭市直机关工委专门成立课题组展开摸底调研,先后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4次,发放调查问卷3452份。调研结果显示,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特别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总体上看,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能够认真履行党的各项基层组织生活制度,有的单位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成绩是主要的,但是通过调查,仍然发现不少问题。 问题 一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要求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严格落实“三

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也并未按规定召开,有的还存在党员领导干部不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党的组织生活开展不认真。部分党支部没有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发言缺乏实质性内容,有的甚至将党组织活动简单地理解为收取党费、发展党员、评先评优等活动。 二是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部分单位“完成任务”式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现象比较普遍。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内容枯燥单调、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基层党组织党课教育形式单一,党员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有的基层党组织以会议代替学习,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习实效不明显。 三是现实矛盾比较突出。发扬党内民主不够。个别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多是领导批评下属,下属不敢批评领导,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党组织凝聚力也相应减弱。工学矛盾较突出。部分党员在参加支部学习教育时,不能从繁忙的实际工作中脱产出来专心学习,频繁请假或旷课,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 原因 一是思想意识淡薄。党建意识薄弱,制度执行意识不强,从领导、支委委员,到普通党员,对于落实基

浅说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诗

浅说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诗 琵琶行等,诗比较好,有想象的空间。 嘈嘈切切错杂弹 ——浅说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诗 序曲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音乐的时代......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描绘音乐之美的作品不少,天才的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向我们创造了一个金碧辉煌、光彩奇夺目的艺术境界。使这听之有声、视之无形的音乐之美,跨越时空的界限,流芳千古、泽遗后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我们不妨在这一组宏伟的交响乐中撷取几首,再领略一下这其中的韵味。 第一乐章:琵琶声中的出怨 ——白香山的江上琵琶 元和十年(815)六月,李师道派人前来主持平定藩镇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虽然身非谏官,但还是首先上书切谏,请求缉办凶手。结果遭到政敌的残害,被贬为江司马。正如他自己所说:“妨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这次打击给白居易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创伤。此诗作于被贬江州的次年秋。诗人历经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后,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恰巧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相遇;听了他很有感情的弹奏,压抑已久的感情便奔涌而出,谱写了这一

曲千古绝唱。诗人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寓自己的身之感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中,借琵琶女以抒发幽愤。进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慨。 《琵琶行》最为突出成就,在于对音乐的描写。作者是如 何把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借助语言表现出来的呢?他运用 了四种手法: 一是多方设喻。 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急语”喻大弦繁音粗节,“秋语”喻小弦的细碎绵密,珠落玉盘喻乐声的和谐悦耳清脆怡人,花下莺语喻乐声的流转和宛,冰下泉流喻乐声的幽咽若凝。把美妙重复的旋律和节奏表现的鲜明可感。 二是以声传情。 把琵琶声的变化与弹奏者和听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声情交融。诗中,那时而欢快流转,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暂时休止,时而低沉幽咽的音调中,含蕴着琵琶女或欢乐或忧愁或沉痛或悲哀的情感。而且声声琵琶,又是演奏者与听者构成感情交流的媒介。演奏者曲中传情,听者闻曲动情。构成曲调中有情、“倾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情”、 “满座重闻皆掩泣”。却让人感到乐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象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不仅使所描写的音乐更具艺术魅力,而且也有助于诗歌主题的深化。 三是虚中见实。

浅谈唐代音乐机构及其历史功用

浅谈隋唐时期音乐机构及其历史功用 ———“教坊”和“梨园” 学号:2009480064 欧亚09级学生张玉莹 授课老师文琳 2012. 1月

浅谈隋唐时期音乐机构及其历史功用 ———“教坊”和“梨园” 编写摘要:隋唐时期的音乐机构是适应宫廷燕乐的高度发展而建立的,与历 代社会发展、政治制度相适应,与宫廷、民间社会音乐活动的繁荣昌盛相适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完善其体制,促进了音乐教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了诸多的音乐人才,在教育、表演、组织、管理等方面,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首谈燕乐起源及其发展。 如上所述,隋唐时期的音乐机构是适应宫廷燕乐的高度发展而建立的,燕乐即宫廷燕乐,燕乐专指天子以及诸侯宴请宾客时用的音乐,它来源于汉族传统音乐的不断积累和汉魏以来外族音乐大规模的输入,实质上是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的精华在长期的沉淀基础上以及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催化下的必然产物。宫廷燕乐沿用隋朝九部乐,到了唐太宗时增为十部。“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1]隋炀帝时,又增加了康国、疏勒两个乐部,这就是隋代“九部乐”的宫廷燕乐体制。 唐代宫廷燕乐起初完全承袭隋代燕乐体制,“高太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2]至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废除“礼毕”,十四年,又将“燕乐”列为首部,于是形成了唐代的“九部乐”。 唐代“九部乐”中的“燕乐”,不同于广义宫廷燕乐的含义,而是一个具体的乐部名称。贞观年间,“景云现,河水清”,协律郎张文手机制作了《景云河清歌》,名为“燕乐”。这是一部宣扬帝王的功绩,歌颂太平盛世的乐舞,一般用于庄重场合表演。哲学上有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音乐作为一种艺

实现组织工作创新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实现组织工作创新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加入时间:2008-7-28 15:40:14 阅读:23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都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及时适应形势,努力改进方式方法,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实现组织工作的不断创新。 在工作思路上要找准结合点 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抓好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组织部门要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把握,放到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去审视、去谋划,使组织工作高起点、高站位,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彻底克服单纯就干部抓干部、就组织抓组织,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狭隘观念和做法。抓好当前与长远的结合。新时期组织工作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如果不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往往容易陷入只抓当前、忽视长远、疲于应付的恶性循环。这与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背道而驰的。既要集中精力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等中心工作,也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使之尽快与形势任务相配套、相适应。抓好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组织工作的政策性、连续性很强,既要继承多

年来形成的好做法、好传统,又要大胆探索创新。当前,社会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组织部门必须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对已经成熟的做法要尽快形成制度,对尚在探索阶段的要立足实际、积极实践,使组织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工作重心上要把握需求点 不同时期组织工作有不同的内涵,必须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员干部急切关注的问题,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探索。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围绕如何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培养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年轻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重点内容,积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培养、管理、监督机制,开阔选人视野,拓宽识人渠道。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重要环节,以建设一支能够引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建立合理的人才规划,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要积极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全委会票决制等有效措施,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转变思维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通过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合力。在党员队伍管理上,要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认真探索加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