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看钱奴》与《悭吝人》中的两个吝啬鬼比较

《看钱奴》与《悭吝人》中的两个吝啬鬼比较

《看钱奴》与《悭吝人》中的两个吝啬鬼比较

柳冬梅

摘要:在世界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较著名的有莎士比亚塑造的 夏洛克《威尼斯商人》,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有《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本文仅就中西两部喜剧作品:莫里哀的《悭吝人》与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里的两个吝啬鬼形象作一番透视,并从中获得对他们各自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各自所属的那个阶级的某些侧面的认识。
关键词:《看钱奴》 《悭吝人》 吝啬鬼比较
喜剧与悲剧相比,在性格的塑造上侧重于普遍性、一般性,将其性格某一特征着意夸张,构成一种奇特的笑料,所以喜剧性格往往比较鲜明、单一,具有某些共同的类属特征,可以将他们相对归类,如伪君子、流浪汉、吹牛的兵士、 贪官等。作为守财奴,阿尔巴贡和贾人毫不例 外,都具有这类人的一些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财如命。守财奴,毫无疑问,将钱财视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钱就是他们的精神支 柱,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无止境地聚集钱财, 守护财富,以满足他们难填的金钱欲。《看钱 奴》中的主人公贾仁“那一片贪财心没命煞”,当他穷困之时雷达羡慕有钱人优裕生活,埋天 怨地,对金钱垂涎三尺,再三乞求神灵赐予他一 点富贵。当神灵答应借他二十年福力以后,他马 上得寸进尽,要求在二十上再添一画,改为三十.暴富之后,虽然是“旱路上有田,水路上有船,人头上有钱”,但他仍然贪得无厌,“别人 的东西恨不得擘手夺来”,人若问他要一贯钞,如同挑了一条筋相似。他最后得病致死是因为一口气。情况是这样的,他想吃烧鸭,在街上恰好看到烧鸭店正在烧鸭子,便过去舍命挝了一把,回到家后吃一碗饭咂一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瞌睡了就睡在板凳上,不想咂剩的一根指头被狗舔了,如此他便气得一病不起,为财送命。阿巴公更是一个十足的拜金者,正如他的仆人阿箭所说:“他爱钱经爱名声、荣誉、道德全厉害多了,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这等于打中他的要害,刺穿他的心,挖掉他的五脏。”可见金钱就是他的命根子。为了更多地掠取金钱,占有金钱,他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克扣子女及家人的费用,放高利贷盘剥,半夜里偷喂马的荞表,甚至不惜出卖儿女的幸福。第四幕第七场全部是阿尔巴贡的独白,我们不妨摘录几句:“哎呀!我可怜的钱,我可怜的钱,我的好朋友!人家把你活生生从我这边抢走啦;既然你被抢走了,我也就没有了依靠

,没有了安慰,没有了欢乐。我是什么都完啦,我活在世上也没有意思啦。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全完啦,我再也无能为力啦,我在咽气,我死啦,我叫人埋啦。难道没有一个人愿意把我救活过来,把我的宝贝钱还我,要不然也告诉我,是谁把它拿走的?-----快来呀,警务员,宪兵,队长,法官,刑具,纹刑架,刽子手。我要把个人儿绞死。我找不到我的钱啊,跟着就把自己吊死。”丢钱后这段歇斯底里的大发作,可谓将守财奴那视钱如命,誓与钱财共存亡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吝啬成性。与爱财、贪财相连,守财奴们都有一手特殊的治家之道、理财之法,那就是极端地吝啬、省俭。虽然都有“泼天也似家 私,”万贯家产,但个个似铁公鸡,一毛不拔。 贾仁平生“一文不使,半文不用,”“但若提使 钱二字,便害心疼。”临死咬牙“破一破悭”,也不过让儿子拿十文钱买半块豆腐吃,还一再叮嘱叮嘱儿子不要忘了讨回欠下的五文钱。儿子要给他画一幅喜神死后供养,他嘱咐画背身,免得画匠多要光明钱。交待发送之事,儿子要给他买一口杉木棺材,他却告诉儿子他看下喂马槽,身子太长,将他拦腰剁成两段,折叠着装下即可。并嘱咐儿子不要用自家的斧子,借别人家的斧子,免得骨头太硬,剁卷了自家的斧刃。这幅漫画式的吝啬图令人忍俊不禁!
阿尔巴公的吝啬也是有过之无不及。“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吝啬到“恨透了给这个字”,甚至“从不说我给你日安,只说我借你日安”。在生活中他竭尽克扣之能事。克扣了子女的费用,剥夺了他们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迫使儿子不得不在外借债。看到儿子穿的灯笼裤挂着带子,他心疼万分,认为用半打细绳子挂住即可。尽管他贪恋美色,急于想娶玛丽雅娜,但他舍不得掏一个子,希望不花钱就能娶到,还一再为没有嫁妆惋惜,任凭媒人逢迎巴结,“说烂了嘴,钱串子就是不理,”相亲请客 也吩咐厨师八个人的饭菜款待十个人,“预备一 些大家爱吃可是一吃就饱的东西,比方说肥肥的什锦烂肉块”。告诉仆人当客人第一次要酒时别理睬,更不要客人没喝完就去主动倒酒,而要多等等,且一定要记住多掺水。仆人提出裤 子破了,制服前襟沾了大片灯油无法招待客人,他便让人想办法背朝墙,脸冲人,并示范怎样 用帽子遮信油渍。他这种吝啬,苛刻的本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连儿女的婚事上也不放过。只要对方有钱,不要嫁妆,他便可以让儿子娶 一个有钱的寡妇,女儿嫁一个有钱的贵族,认 为“不要嫁妆”就是“美貌、青春、门第、名声、智慧和正直

。”当最后迫于无奈他不得不同意儿女的婚事时,也忘不了强调婚事费用他一概不管,并提出让亲家给他缝上一套制服去参加婚礼。完全是一个拜倒在金钱脚下的奴隶。
三、凶狠刻薄。贪财吝啬,使得守财奴们唯利是图,唯钱是亲。为了掠取更多的财富,守住手中的金钱,他们往往不择手段,无所不为。贾仁假情假义,表面上道貌岸然,口口声声敬天地,信鬼神,有了钱斋僧布施,盖寺修塔,修桥补路,实际上无恶不作。“一日之间,不敬天地,不孝父母,毁僧谤佛,杀生害命。”这种狠毒刻薄集中表现在买子一场中。他财富众多,却无寸男尺女。为了传宗接代,承续家业,他乘人不给钱,反过来索取恩养费,并利用诡计,诈对方如若反悔便罚宝钞一千贯。当做父母的“伤心惨刀剜腹,”“滴血簌簌泪满腮,”悲痛不已时,他却当场对不肯改姓的孩子大打出手,毫无半点仁慈之心。最后只用不够买个泥娃娃的两贯钱,还让中人垫上两贯钱夺人之子。阿尔巴贡,正如他的仆人所说,“是人群当中最没人情味的人,人群当中心最硬,手最紧的人。”他对家人刻薄狠毒,谩骂诅咒,对儿女冷酷无情,算计猜疑,对处放高利贷,利息比法定的高出五倍,是个十中的“奸商,杀人不见血的凶手”。可见,金钱对人性的异化不仅体现在一般人际关系中,也渗透到了家庭内部的亲情关系中。这在阿尔巴贡身上表现得异常深刻。他为了金钱,将儿子、女儿都视为“对头”,整天对他们疑神疑鬼,并不惜将儿女的婚事当做为他获得更多财富的手段,丝毫不关心儿女的幸福。
从以上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吝啬鬼许多共同特色,他们的心理素质是相通的,他们的行为表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形象的类似并非雷同,性格的单一并非唯一。贾仁靠吝啬角,盗取他人的钱财发迹,在穷人卖骨肉的钱上还要巧费心机,大耍无赖,他的吝啬更多的是与刻薄、奸、无赖、卑下连在一起的。而阿尔巴贡在吝啬之外又多了好色、冷酷、迂腐,而且与他守财奴的本色相关,形成了多疑的特点,即将周围的一切人都看作偷盗钱财的贼,搜仆人的灯 笼裤,疑心儿女听到他藏钱的秘密,害怕儿子华 丽的服装给他招来谋财害命之祸。简直将自己置身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到处看到的是可疑的 面孔。如果说贾仁还带有较强的中国式的封建宗 法意识。无寸男尺女,想着买个儿子传宗接代, 承续家业。只不过到头来替他人守财,自己一场 空而已。那么在阿尔巴贡身上,金鱼的腐蚀性也 更为严重,可谓销骨吸髓,将他的人性完全泯灭 了。在他身上已毫无亲情可言,

他的娶财、守财 完全是盲目性的,也于一种吝啬、贪婪的冲动。 此外,阿尔巴贡较贾仁的保守迂腐似乎更多了几 分精明、狡诈,他不仅善于守财,且善于增财,学会了放高利贷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剥削方法。而 且他在贪恋金钱的同时还多少沾了享乐主义的味 道,忘不了贪恋美色,只不过在二者可得兼的时 候,美色处于相对将要的地位罢了。这就可发看出,阿尔巴贡与贾仁相比,不仅具有剥削阶级腐 朽没落之时那种不可救药的能病,而且也带上了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贪婪,吝啬的绝对情欲,更为深刻地表现了“积累欲和享乐欲之刘的浮土 德式的冲突”,是新旧制度交替时期产生的一种 畸形儿。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相似中的不同呢?这与他们 各自产生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关。郑廷玉的 《看钱奴》产生于我国元代,正值民族矛盾、阶 级矛盾异常尖锐,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之际,加之 知识分子地位低下,郑廷玉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 看到了社会的腐败、丑恶,对社会极为不满 敢于大胆揭露,抨击。他一生创作了20多个 剧本,现存6种,除了《看钱奴》外,《忍字记》描述守财奴出家的思想斗争,表现他离开家 时的困难。《金凤钗》等都描写、控诉封建社会金钱高于一切的丑恶现象,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喜剧作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交替之际,资产阶刚成长,由于国内人民生活贫困,缺乏市场,他们便往往用资金去购买高职,在封建政权保护下进行原始积累,参与封建剥削,杨为穿袍贵族。所以这个时期资产阶级一方面表现了对贵族的软弱妥协,另一方面表现了对金钱的贪婪追求。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期----每个资本主义暴发户都个别地经过这个阶级----致富裕和贪欲作为绝对欲望占统治地位。”《资本论》---《马克思全集》23/651莫里哀对资产阶级的这一特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虽然出身于资产阶级,却敢于对资产阶级的丑恶现象进行大胆揭发,嘲讽。
两位作家在各自民族的生活中观察、体验,挖掘出那个社会剥削阶级身上固有的丑恶本质,通过对吝啬鬼这种历史丑角“令人发笑的描绘”,将他们道德的恶撕裂给观众看,让观众在笑声中认识恶习,并在笑声中惩戒邪恶,抨击恶习,充分发挥了讽刺喜剧“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端”(莫里哀)的战斗性。
两个吝啬鬼尽管有许多共同的类型特征,但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承接的历史渊源不同,又显示出不同的性格、内涵,各自带上了本民族、本时代、本阶级的鲜明特性,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

一幅幅鲜明图画,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在世界文学车廊中,在吝啬鬼的行列里各呈异形,光照后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