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 代 谢

糖 代 谢

糖 代 谢
糖 代 谢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 淀粉经淀粉酶作用后的主要产物是

A.麦芽糖及异麦芽糖

B.葡萄糖及麦芽糖

C.葡萄糖

D. 麦芽糖及临界糊精

E.异麦芽糖及临界糊精

2. 糖酵解时下列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使ADP生成ATP

A. 3 -磷酸甘油醛及6 -磷酸果糖

B. 1,3 -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3-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

D. 1-磷酸葡萄糖及磷酸烯酸式丙酮酸

E. 1,6 -双磷酸果糖及1,3 -二磷酸甘油酸

3. 下列有关葡萄糖磷酸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己糖激酶有四种同工酶

B.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C.磷酸化反应受到激素的调节

D.鱗酸化后的葡萄糖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E.葡萄糖激酶只存在于肝脏和胰腺p细胞中

4. 下列哪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a-酮戊二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磷酸甘油酸激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5.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可生成及净生成的ATP分子数为

A.1、1

B.2、2

C.3、2

D.4、2

E.5、3

6. 糖原的1个葡萄糖基经糖酵解可生成及净生成的ATP分子数为

A. 1、1

B.4、3

C.3、2

D. 4、2

E.5、3

7. 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

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

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C.阻断电子传递链

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

E.抑制己糖激酶

8. 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

A.1

B.2

C.3

D.4

E.5

9. 肝脏内酵解途径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糖酵解

B.进行糖有氧氧化供能

C.提供磷酸戊糖

D.对抗糖异生

E.为其他代谢提供合成原料

10. 糖酵解时丙酮酸不会堆积的原因是

A.乳酸脱氢酶活性很强

B.丙酮酸可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C. NADH/NAD+比例太低

D.乳酸脱氢酶对丙酮酸的Km值很高

E.丙酮酸作为3 -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中生成的NADH的氢接受者

11.6 -磷酸果糖激酶-1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

A.AMP

B.ADP

C.2,6-双磷酸果糖

D.ATP

E.l,6-双磷酸果糖

12.与糖酵解途径无关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烯醇化酶

C.醛缩酶

D.丙酮酸激酶

*32*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

13. 下列有关糖有氧氧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是CO2及H20

B.糖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

C. 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D. 三羧酸循环是在糖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

E. 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及H20 时可生成38分子ATP

14.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

A.FAD

B.NAD+

C.生物素

D.辅酶A

E.硫辛酸

15. 不能使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活性降低的是

A. 乙酰CoA

B.ATP

C.NADH

D.AMP

E.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

16. 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循环一周可生成4分子NADH

B. 循环一周可使2个ADP磷酸化成ATP

C. 乙酰CoA可经草酸乙酸进行糖异生

D. 乙二酸可抑制延胡索酸转变成苹果酸

E. 琥珀酰CoA是a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

17.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草酸乙酸和C02

C. CO2+ H20

D.草酰乙酸+ CO2+ H20

E. 2 CO2 + 4分子还原当量

18.在下列反应中,经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苹果酸—草酰乙酸

B.琥珀酸—苹果酸

C.柠檬酸—异柠檬酸

D.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E.a-酮戊二酸―號珀酸

19.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成CO2及H20,可生成多少mol ATP

A.2

B.3

C.4

D.14

E.15

20. 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三大营养素分解的共同途径

B.乙酰CoA进人三羧酸循环后只能被氧化

C. 生糖氨基酸可通过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转变成葡萄糖

D. 乙酸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时,可提供4分子还原当量

E. 三羧酸循环还有合成功能,可为其他代谢提供小分子原料

21. 下列有关肝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因肝脏有专一的葡萄糖激酶,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很强

B. 因葡萄糖可自由通过肝细胞膜,肝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很强

C. 因肝细胞膜有葡萄糖载体,肝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很强

D. 因葡萄糖-6 -磷酸酶活性相对较弱,肝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很强

E. 因葡萄糖激酶的Knv值太大,肝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很弱

22. 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

A.CDPG

B.UDPG

C.1-磷酸葡萄糖

D.GDPG

E.6-磷酸葡萄糖

23. 从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加上1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

A.1

B.2

C.3

D.4

E.5

24. 关于糖原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糖原合成过程中有焦磷酸生成

B.a-1,6-葡萄糖苷酶催化形成分支

C.从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要消耗~P

D.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UDPG

E.葡萄糖基加在糖链末端葡萄糖的C4上

25. 糖原分解所得到的初产物是

A.葡萄糖

B.UDPG

C.1-磷酸葡萄糖

D. 6-磷酸葡萄糖

E.1-磷酸葡萄糖及葡萄糖

26. 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依赖哪种变构激活剂

A.ATP

B.AMP

C.乙酰CoA

D.柠檬酸

E.异柠檬酸

27.2分子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需消耗几个~P

A.1

B.2

C.3

D.4

E.6

28. 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

A.醛缩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果糖双磷酸酶-1

D.丙酮酸激酶

E.磷酸已糖异构酶

29. 在下列酶促反应中与CO2无关的反应是

A.柠檬酸合酶反应

B.丙酮酸羧化酶反应

C. 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E.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反应

30. 在下列酶促反应中,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A.己糖激酶

B.葡萄糖激酶

C.磷酸甘油酸激酶

D. 6-磷酸果糖激酶-1

E.丙酮酸激酶

31. 肝脏丙酮酸激酶特有的别构抑制剂是

A.NADH

B.ATP

C.乙酰CoA

D.丙氨酸

E.6-磷酸葡萄糖

32. 下列有关丙酮酸激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6-双磷酸果糖是该酶的别构激活剂

B.丙氨酸也是该酶的别构激活剂

C.蛋白激酶A可使此酶磷酸化而失活

D.蛋白激酶C可使此酶磷酸化而失活

E. 胰高血糖素可抑制该酶的活性

33. Cori循环是指

A.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

B. 肌肉从丙酮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

C.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丙氨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糖原

D.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葡萄糖供外周组织利用

E.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氨基酸,经转氨酶与腺苷酸脱氣酶偶联脱氨基的循环

34. 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消耗ATP最多的是

A.2分子甘油

B. 2分子乳酸

C.2分子草酸乙酸

D.2分子琥珀酸

E.2分子谷氨酸

35.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1

B.2

C.3

D.4

E.6

36.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丙酮酸激酶0.磷酸甘油酸激酶

E. 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37.1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代谢时可生成

A.1 分子NADH+H+

B.2 分子NADH + H+

C. 1 分子NADPH + H+

D. 2 分子NADPH + H+

E.2分子:CO2

38. 磷酸戊糖途径

A.是体内产生CO2的主要来源

B.可生成NADPH供合成代谢需要

C.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

E.可生成NADPH,后者经电子传递链可生成ATP

39. 在下列代谢反应中,哪个反应是错误的 .

A.葡萄糖—乙酰CoA 脂酸

B.葡萄糖乙酰CoA 酮体

C.葡萄糖一乙酰CoA 胆固醇

D.葡萄糖—乙酰CoA CO2+ H20

E.葡萄糖-乙酰CoA 乙酰化反应.

40. 在血糖偏低时,大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脏则不能,其原因是

A.胰岛素的作用

B.已糖激酶的Km低

C.葡萄糖激酶的Km低

D.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E.血糖低时,肝糖原自发分解为葡萄糖

41. 下列有关糖异生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 糖异生过程中有一次物水平磷酸化

B. 乙酰CoA能抑制丙酮酸羧化酶

C. 2,6 -双磷酸果糖是丙酮酸羧化酶的激活剂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受ATP的别构调节

E. 胰高血糖素因降低丙酮酸激酶的活性而加强糖异生

42. 下列有关草酰乙酸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草酰乙酸参与脂酸的合成

B. 草酰乙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

C. 在糖异生过程中,草酰乙酸是在线粒体内产生的

D. 草酰乙酸可自由通过线粒体膜,完成还原当转移

E. 在体内有一部分草酰乙酸可在线粒体内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3. 下列哪条途径与核酸合成密切相关

A.糖酵解

B.糖异生

C.糖原合成

D.三羧酸循环

E.磷酸戊糖途径

44. 乳酸循环不经过下列哪条途径

A.糖酵解.

B.糖异生

C.磷酸戊糖途径

D.肝糖原分解

E.肝糖原合成

45. 肾上腺素分泌时,并不发生下列哪种现象

A.肝糖原分解加强

B.肌糖原分解加强

C.血中乳酸浓度增高

D.糖异生受到抑制

E.脂肪动员加速

46. 下列哪条不是肌肉糖代谢的特点

A.肌肉内糖异生的能力很强

B.磷酸化酶a的活性与AMP无关

C.肌糖原代谢的两个关键酶主要受肾上腺素的调节

D. AMP与磷酸化酶b结合后,可別构激活磷酸化酶b

E. 磷酸化酶b激酶的δ亚基就是钙调蛋白

47. 下列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有催化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果糖双磷酸酶-1

D.己糖激酶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48. 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可引起血液丙酮酸含量升高

A.硫胺素

B.叶酸

C.吡哆醛

D.维生素B l2

E.NADP+

49. 丙酮酸不参与下列哪种代谢过程

A.转变为丙氨酸

B.异生成葡萄糖

C.进人线粒体氧化供能

D.还原成乳酸

E.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

50. 胰岛素降低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但不包括

A.促进葡萄糖的转运

B.加强糖原的合成

C. 加速糖的有氧氧化

D.抑制糖原的分解

51. 糖异生途径是

A.可逆反应的过程

B.没有膜障

C.不需耗能;

D. 在肾的线粒体及胞液中进行

E.肌细胞缺乏果糖双磷酸酶-1而不能糖异生

52. 下列哪种酶缺乏可引起香豆病.

A.内酯酶

B.磷酸戊糖异构酶

C.磷酸戊糖差向酶

D.转酮基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53.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磷酸化酶

E.丙酮酸羧化酶

54. 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A.葡萄糖糖酵解氧化

B.脂肪酸氧化

C. 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

E.以上都是

55. 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02+H20 + ATP

B.乳酸a丙酮酸D.乙酰CoA E.乙醇

56. 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

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 糖原合成

E.以上都是

57. 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内下述反应中能产生FADH2步骤是

A.琥珀酸延胡索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D.苹果酸—草酰乙酸

E.柠檬酸异柠檬酸.58.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α-磷酸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

59. 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异生

C.糖的有氧氧化

D.糖原合成与分解

E.糖酵解

60. 丙酮酸羧化酶是下列哪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

C.胆固醇合成

D.血红素合成

E.脂肪酸合成

61. 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为

A.糖异生

B.糖有氧化

C.糖酵解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

62. 下列各中间产物中,哪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醛

C.6-磷酸果糖

D. 1,3-二磷酸甘油酸

E. 6-磷酸葡萄糖酸

63. 糖蛋白中蛋白质与糖分子结合的键称

A.二硫键

B.肽键

C.脂键.

D.糖肽键

E.糖苷键

64. 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异生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磷酸戊糖途径

E.糖的有氧氧化

65. 关于三羧酸循环哪个是错误的

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

B.受ATP/ADP比值的调节

C. NADH可抑制柠檬酸合酶

D.NADH可经需要线粒体穿梭系统

E.是有氧氧化的最主要产能环节

66. 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 延胡索酸酶

E.异柠檬酸脱氢酶

67. 生物素是哪个酶的辅酶

A.丙酮酸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烯醇化酶

D.醛缩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68. 醛缩酶的产物是

A.G-6-P

B.F-6-P

C.F-D-P

D.1,3-二磷酸甘油酸

E.UDPG

69. TAC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A.α-酮戊二酸

B.琥珀酰

C.琥珀酸CoA

D.苹果酸

E.柠檬酸

70.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助因子不包括

A.硫辛酸

B.TPP

C.FAD

D.四氢叶酸

E.NAD+

二、填空题

1.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

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酶。

5 .调节三竣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ATP。

7.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_

8. 延胡索酸在________ 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酶类。

9.磷酸戊糖徐径可分为________ 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 和________,其中两种脱

氧酿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_。

10.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为________,该酶缺乏可致________症。.

11.在生理状态下________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在饥饿和酸中毒时________也成为糖异

生的重要器官。

12. 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 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 淀粉的降解过程通过 ________酶降解α - 1,4 -糖苷键,靠________ 和________酶降解a-1,6 -糖苷键。

14. TAC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催化。

15. 乳酸脱氢酶在体内冇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_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___反应。

16. 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17. 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18. 参与α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9.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 ,其辅酶为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 。

20.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 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作为辅因子。

22. 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________,糖原分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23. 糖的运输方式________糖的贮存方式________。

24. 将淀粉磷酸解为G- 1 -P,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酶协同作

用。

25. 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________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供体。

26.7-磷酸景天庚酮糖+ 3-磷酸甘油醛6-磷酸果糖+________催化此反应的酶。

27.6-磷酸果糖激酶_1的别构抑制剂为________、________。

28. 糖在人体内的主要分解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肝脏中因含有________酶,故肝糖原分解能直接补充血糖。

30. 参与血糖水平调节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糖酵解(glycolysis)

2.三竣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3.糖异生(glycogenolysis)

4.糖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5.乳酸循环(lactate.cycle)

6.级联放大系统(cascade system)

7.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8 .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9.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10.肝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11.高、低血糖(high /low blood sugar) 12.葡萄糖耐量(glucose tolerance)

13.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14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5.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a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四、问答题

1. 糖类物质在机体内主要起什么作用9

2. 为什么说二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

3. 磷酸戊搪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

4. 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c

5. 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

6. 试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

7. 试列表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进行的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

8.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9. 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厂为什么?

10. 机体如何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

‘11.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2. 概述肾上腺素对血糖水平调节的分子机理。

13. 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人哪些代谢途径?

14. 在百米短跑时,肌肉收缩产生大量的乳酸,试述该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

15. 试述肝脏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6. 试述从营养物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减肥者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写出有关的代谢途径及其细胞定位、主要反应、关键酶)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a-1,4糖苷键

2.2

3.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4.磷醆甘油醛脱

氢酶

5.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

6.6分子

7. 3-磷酸甘油醛

8.延胡索酸酶;氧化还原酶9.两个;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

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 10.G-6-P脱氢酶;蚕豆11.肝脏;肾脏

12.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NADH 13.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a-1,6糖苷酶

14.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15.丙酮酸;丙酮酸一乳酸

16.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7.乳酸;甘油;氨基酸

18.TPP;NAD+ ;FAD;CoA;硫辛酸;Mg2+ 19.转酮醇酶;TPP;转醛醇酶

20.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2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ATP; GTP 22. UDPG; G - 1 - P 23.葡萄糖;糖原24.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

25.识别;蛋白质;核酸;脂肪26.4 -磷酸赤藓糖;转醛酶27. ATP;柠檬酸

28.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29.G-6-P 30.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二、名词解释

1. 糖酵解:在缺氧的情况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 三羧酸循环:从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反复脱氢、脱羧、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的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或Kerbs循环。

3. 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4. 糖累积症:一类遗传性代谢病,其特点是体内某些器官有大量糖原积累。

5. 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指肌肉缺氧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酸循环。

6. 级联放大系统: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激素信号放大的连锁反应。

7. 变构调节:变构调节是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

而改变酶的活性,称酶的变构调节。’

8. 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

主要途径。-

9.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10.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11. 高、低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mmol/l称为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89mmol/l 称为低血糖。

12.葡萄糖耐量: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的耐受能力,这种现象就称为葡萄糖耐量。

13. 巴斯德效应:糖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称为Pasteur effect。.

14.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 -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 -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己糖旁路。

15.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中,能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的多酶复合体。分别是有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构成。

四、问答题

1. 答:(1)糖类物质是机体的主要能源之一,糖经一系列的降解而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2) 糖类物质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的碳架及机体其它碳素

的来源。

β)在细胞中糖类物质与蛋白质、核酸、脂肪等常以结合态存在,这些复合物分子具有许多特异而重要的生物功能。

(4) 糖类物质还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 答:(1)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0的途径。

(2) 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β)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β-氧化产生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人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共同通路。

3. 答:(1)产生的5-磷酸核糖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和核酸的原料。(2) 生成的NADPH + H+是体内许多化合物合成的供氢体。

β)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

(4) 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4. 答:(1)迅速供能;(2)某些组织细胞依赖糖酵解供能,如成熟红细胞等。

5. 答:糖的有氧氧化包括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糖酵解途径:在胞浆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2)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进人线粒体氧化脱羧成乙酸CoA; β)乙酰CoA进人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为第三阶段。

6. 答:三羧酸循环的要点:

(1) TAC中有4次脱氢、2次脱羧及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3分子NADH、1分子FADH2、产生1分子GTP。

(2) TAC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3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酶)。

β) TAC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酸乙酸在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是丙酮酸的直接羧化或者经苹果酸生成。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 TAC是三大营养素彻底氧化的最终代谢通路;

(2) TAC是三大营养素代谢联系的枢纽;

β) TAC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4) TAC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

8.答:(1)空腹或饥饿时利用非糖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2)糖异生是肝脏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3)调节酸碱平衡D

9. 答:糖异生过程不是糖酵解的逆过程,因为糖酵解中己糖激酶、6 -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

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所以非糖物质必须依赖葡萄糖-6 -磷酸酶、果糖双磷酸酶-1、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才能异生为糖,亦即酶促反应需要绕过三个能障以及线粒体膜的膜障。-

10. 答: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是通过两条不同的代谢途径,这样有利于进行精细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与磷酸化酶。机体的调节方式是通过同一信号使一个酶呈活性状态,另一个酶则呈非活性状态,可以避免由于糖原分解、合成两个途径同时进行造成ATP的浪费。

(1) 磷酸化酶:有a、b两型,磷酸化酶a是有活性的磷酸型,磷酸化酶b是无活性的去磷酸化型。磷酸化酶b激酶催化磷酸化酶b的丝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成为磷酸化酶a。磷蛋白磷酸酶- 1则水解磷酸化酶a的磷酸化,使其转变为磷酸化酶b。

(2) 糖原合酶:亦有a、b两型,糖原合酶a有活性,磷酸化成糖原合酶b后即失去活性。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则使ATP转变成cAMP,后者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糖原合酶a磷酸化而活性降低。该蛋白激酶可使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从而催化磷酸化酶b磷酸化,结果糖原分解加强,糖原合成受到抑制,使血糖增高。

11.答:血糖的来源:(1)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血糖的去路:(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变为脂肪及某些非必需氨基酸;(4)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12.答: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糖原分解而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水平升高。其分子机制如下:肾上腺素作用于肝及肌细胞膜上的P受体后,促使G蛋白与GDP解离而与之结合,从而激活G蛋白。活化的G蛋白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cAMP 激活蛋白激酶A;后者催化细胞中许多酶类和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从而引起肾上腺素的生理效应。

(1)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后者催化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磷酸化为磷酸化酶引则可促使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水平。

(2)使有活性的糖原合酶a磷酸化成无活性的糖原合酶b ,从而抑制糖原合成,致使血糖浓度升高。

β)cAMP-蛋白激酶系统还通过磷酸化改变某些酶的活性以调节血糖水平。如抑制肝丙酮酸激酶减少糖的分解代谢,激活果糖双磷酸酶-2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水平。

13. 答: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具有多条代谢途径:(1)在供氧不足时,酶催化下,接受NADH + H+的氢原子还原生成乳酸。(2)在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人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氨酶复合体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再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ATP。丙酮酸进人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酸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异生为糖。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可促进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以丙酮酸进人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酿CoA缩合成梓檬酸;柠檬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柠檬酸裂解酶催化生成乙酰CoA,后者可作为脂酸。胆固醇等的合成原料。丙酮酸可经还原性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决定丙酮酸代谢的方向是各条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这些酶受到别构效应剂与激素的调节。

14.答:大量乳酸透过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在肝脏经糖异生合成糖。在心肌中经酶催化生成丙酮酸。以大量乳酸透过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在肾脏异生为糖或经尿排出。另一部分乳酸在肌肉内脱氢生成丙酮酸而进入有氧氧化。

15. 答:肝脏有较强的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能力。在血糖升高时,肝脏可以大量合成糖原储存;而在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可迅速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以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可将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异生成糖。肝脏可将果糖、半乳糖等转变成葡萄糖。因此,肝脏是维持血糖相对恒定的重要器官。

16. 答:因为糖能为脂肪(三脂酰甘油)的合成提供原料,即糖能转变成脂肪。⑴葡萄糖在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分解生成丙酮酸,其关键酶有己糖激酶、6 -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以丙酮酸进人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下氧化脱羧成乙酰CoA,后者与草酸乙酸在梓檬酸合酶催化下生成柠檬酸,再经柠檬酸-丙醑酸循环出线粒体,在胞液中裂解为乙酰CoA,后者作为合成脂酸的原料。(3)胞液中的乙酸CoA在酶催化下生成丙二酸单酰CoA,再经脂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软脂酸。(4)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α-磷酸甘油,在脂酰转移酶催化下生成三脂酰甘油(脂肪)。由上可见,摄人大量糖类物质可转变为脂肪储存于脂肪组织,因此减肥者应减少糖类物质的摄人量

糖的分解代谢

第八章(糖代谢)习题 一、选择题(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个是错的) 1.关于糖酵解 a.Mg2+与A TP形成复合物Mg2+-A TP参加磷酸化反应b.碘乙酸可阻抑糖酵解途径 c.砷酸盐可抑制糖酵解进行 d.2,3—二磷酸甘油酸作为辅因子起作用 e.最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呆糖激酶 2.关于三羧酸循环 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 b.丙酮酸脱氢酶系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 c.乙酰CoA及NADH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 d.环中所生成的苹果酸为L型 e.受A TP/ADP比值的调节 3.关于磷酸戊糖途径 a.碘乙酸及氟化物可抑制糖的氧化 b.6—磷酸葡萄糖脱氢的受体是NADP+ c.转酮酶需要TPP作为辅酶 d.该途径与光合作用碳代谢相通 e.5—磷酸核糖是联系核苷酸及核酸代谢的关键分子4.关于糖醛酸途径 a.参与糖醛酸合成的核苷酸为UTP b.由UDP-糖醛酸可合成黏多糖 c.人体内UDP-糖醛酸可以转化为抗坏血酸 d.糖醛酸途径与磷酸戊糖途径相通 e.糖醛酸具有解毒作用 二、判断是非(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发酵可以在活细胞外进行。 2.催化A TP分子中的磷酰基转移到受体上的酶称为激酶。 3.变位酶和差向异构酶是同工酶。 4.葡萄糖激酶受.G-6-P负调控。 5.动物体中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物质。 6.分解糖原的去分枝酶和转移酶是同一个酶。 7.糖原合成时需要糖原起始合成酶及引发蛋白参与。 8.1,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别构活化剂,可消除A TP对它的制。9.控制糖异生途径关键步骤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10.合成果聚糖的前体物质是蔗糖。 11.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2.转醛酶的作用机理中的关键步骤是形成希夫氏碱。 13.在糖类物质代谢中最重要的糖核苷酸是ADPG。 14.合成支链淀粉a(1→6)键的酶是R酶。 15.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均需“引物”存在。 16.线粒体中存在两种异柠檬酸脱氢酶分别以NAD+和NADP+为电子受体。17.联系糖原异生作用与三羧酸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18.糖原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应是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反应。

拜糖平说明书

拜糖平(阿卡波糖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卡波糖片商品名:拜糖平英文名:Acarbose Tablets 汉语拼音:Akɑbo TɑnɡPiɑn 本品主要成份是阿卡波糖,其主要成份为O-4,6-双脱氧-4[[(1S,4R,5S,6S)4,5,6-三羟基-3-(羟基甲基)-2-环己烯]氨基]-(-D-吡喃葡糖基(1→4)-O-(-D-吡喃葡糖基(1→4)-D-吡喃葡萄糖。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片。 【药理作用】本品为口服降血糖药。其降糖作用的机制是抑制小肠壁细胞和寡糖竞争,而与a-葡萄糖苷酶可逆性地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造成肠道葡萄糖的吸收缓慢,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 【药代动力学】本药口服后很少被吸收,避免了吸收所致的不良反应,其原形生物利用度仅为1%~2%,口服200mg 后,t1/2 为小时,消除t1/2 为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在肠道降解或以原形方式随粪便排泄,8 小时减少50%,长期服用未见积蓄。 【适应症】配合饮食控制治疗2 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 次。以后逐渐增加至每次,每日3 次。个别情况下,可增至每次,每日3 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常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极少见有腹痛。如果不控制饮食,则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如果控制饮食后仍有严重不适的症状,应咨询医生以便暂时或长期减小剂量。个别病例可能出现诸如红斑、皮疹和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禁忌】(1)对阿卡波糖过敏者禁用。(2)糖尿病昏迷及昏迷前期,酸中毒或酮症患者禁用。(3)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

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五章 糖 代 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和2分子A 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 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和2分子GTP。 (六)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糖代谢论文

糖代谢 摘要:糖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糖的主要形式是葡萄糖(glucose,Glc)及糖原(glycogen,Gn).葡萄糖是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在机体糖代谢中占据主要地位;糖原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肾糖原等,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与糖原都能在体内氧化提供能量.食物中的糖是机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己糖代谢等. 关键词:糖的消化和吸收血糖糖的无氧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作用糖蛋白与蛋白聚糖 糖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另外包括一些双糖及单糖。多糖及双糖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食物中的淀粉经唾液中的α淀粉酶作用,催化淀粉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寡糖及糊精。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小肠中含有胰腺分泌的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三糖、α糊精和少量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刷状缘上,含有α糊精酶,此酶催化α极限糊精的α-1,4-糖苷键及α-1,6-糖苷键水解,使α-糊精水解成葡萄糖;刷状缘上还有麦芽糖酶可将麦芽三糖及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小肠黏膜还有蔗糖酶和乳糖酶,前者将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后者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糖被消化成单糖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上段,己糖尤其是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是一个依赖Na+的耗能的主动摄取过程,有特定的载体参与: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着与细胞膜结合的Na+-葡萄糖联合转运体,当Na+经转运体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随Na+一起被移入细胞内,这时对葡萄糖而言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这个过程的能量是由Na+的浓度梯度(化学势能)提供的,它足以将葡萄糖从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当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葡萄糖经小肠上皮细胞基底面单向葡萄糖转运体(unidirectional glucostransporter)顺浓度梯度被动扩散到血液中。小肠上皮细胞内增多的Na+通过钠钾泵(Na+-K+ ATP酶),利用ATP提供的能量,从基底面被泵出小肠上皮细胞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维持刷状缘两侧Na+的浓度梯度,使葡萄糖能不断地被转运。 血糖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与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 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 产生3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 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就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 线粒体与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与2 分子GTP。 (六)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 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 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四)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提示●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则进入药物治疗(A)●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可作为单药治疗的选择,其中,二甲双胍是单药治疗的首选(A)●在单药治疗疗效欠佳时,可开始二联治疗、三联治疗或胰岛素多次注射(B) 一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GLP-1浓度从而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胍类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SGLT2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

的基本措施。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会逐渐增大。临床上常需要口服药物间及口服药与注射降糖药间(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 (一)二甲双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对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显示,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去除安慰剂效应后)为HbA1c下降%~%,并可减轻体重[101-103]。在我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使HbA1c下降%~%[104-105]。在500~2 000 mg/d剂量范围之间,二甲双胍疗效呈现剂量依赖效应[104,106],在低剂量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DPP-4抑制剂的疗效与将二甲双胍的剂量继续增加所获得的血糖改善程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比例相似[107-108]。UKPDS结果证明,二甲双胍还可减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78]。在我国伴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针对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对再发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结果

葡萄糖的代谢途径

葡萄糖的代谢途径 在人体内,葡萄糖代谢除了无氧酵解途径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途径、糖异生、糖醛酸途径等。 (一)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1. 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 过程 有氧氧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胞液反应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反应过程同糖酵解。 糖酵解产物NADH^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二者进入线粒体氧化。 第二阶段:线粒体中的反应阶段: (1)丙酮酸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是关键性的不可逆反应。 其特征是丙酮酸氧化释放的能量以高能硫酯键的形式储存于乙酰CoA中,这是进入三羧酸循 环的开端。 (2)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酶促连续反应,从乙酰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到草酰乙酸的再生,构成一次循环过程,其间共进行四次脱氢,脱下的4对氢,经氧化磷酸化生成H20和ATP 2次脱羧产生2分CO2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是: ①从柠檬酸的合成到a -酮戊二酸的氧化阶段为不可逆反应,故整个循环是不可逆的; ②在循环转运时,其中每一成分既无净分解,也无净合成。但如移去或增加某一成分,则将影响循环速度; ③三羧酸循环氧化乙酰CoA的效率取决于草酰乙酸的浓度; ④每次循环所产生的NADH和FADH2都可通过与之密切联系的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以产生ATP; ⑤该循环的限速步骤是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该酶是变构酶,ADP是其激活剂,ATP和NADH是其抑制剂。 (3)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紧密相连的两种呼吸链,即NADH乎吸链和琥珀 酸呼吸链。呼吸链的功能是把代谢物脱下的氢氧化成水,同时产生大量能量以驱动ATP合成。1个分子的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的ATP。 3. 生理意义:有氧氧化是糖氧化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

糖代谢论文

合肥学院 2012届生物化学综述 题目糖代谢综述 姓名:崔俏俏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 12级生物工程(1)班 学号: 1202011027 指导教师:肖厚荣 2013 年 10 月 22 日

糖代谢综述 摘要 在人体内糖的主要形式是葡萄糖及糖原。葡萄糖是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在机体糖代谢中占据主要地位;糖原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肾糖原等,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与糖原都能在体内氧化提供能量。食物中的糖是机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很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己糖代谢等。 关键词: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糖代谢异常相关疾病。 一、糖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另外包括一些双糖及单糖。多糖及双糖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食物中的淀粉经唾液中的α淀粉酶作用,催化淀粉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寡糖及糊精。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是一个依赖Na+的耗能的主动摄取过程。利用ATP提供的能量,从基底面被泵出小肠上皮细胞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维持刷状缘两侧Na+的浓度梯度,使葡萄糖能不断地被转运。 二、糖的无氧酵解 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这个代谢过程常见于运动时的骨骼肌,因与酵母的生醇发酵非常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根据反应特点,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二阶段,磷酸乙糖裂解为磷酸丙糖。第三阶段,磷酸丙糖氧化为丙酮酸。第四阶段,丙酮酸还原为乳酸。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也进行着能量的转换,1分子葡萄糖在缺氧的条件下转变为2分子乳酸,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产生2分子ATP;糖原开始1分子葡萄糖单位糖酵解成乳酸,产生3分子ATP。

阿卡波糖说明书

拜唐苹(阿卡波糖片) 拜唐苹配合饮食控制用于 . 型糖尿病 . 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主要成分】 拜唐苹主要成分为阿卡波糖 化学名称--双脱氧--[[(S R S S)-三羟基--(羟基甲基)--环已烯--基]氨基]-α-D吡喃葡糖基(→)-D-吡喃葡萄糖 【包装规格】 铝塑水泡眼包装.g片/板板/盒 【用法用量】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一次mg(一次片)一日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g(一次片)一日次个别情况下可增加至一次. g(一次片)一日次或遵医嘱 如果病人在服药~周后疗效不明显可以增加剂量如果病人坚持严格的糖尿病饮食仍有不适时就不能再增加剂量有时还需适当减少剂量平均剂量为一次.g一日次 【不良反应】 常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和腹胀极少见有腹痛

如果不遵守规定的饮食控制则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如果控制饮食后仍有严重不适的症状应咨询医生以便暂时或长期减小剂量 极个别病例可能出现诸如红斑皮疹和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极个别病例观察到水肿的发生极个别病例发生轻度肠梗阻或肠梗阻据报道在极个别情况可出现黄疸和/或肝炎合并肝损害在日本发现个别患者发生爆发性肝炎而死亡但是否与阿卡波糖有关还不明确在接受阿卡波糖每日至 mg治疗的患者观察到个别患者发生与临床有关的肝功能检查异常(次超过正常高限参考注意事项部分) 【注意事项】 . 病人应遵医嘱调整剂量 . 个别病人尤其是在使用大剂量时会发生无症状的肝酶升高因此 应考虑在用药的前~个月监测肝酶的变化但停药后肝酶值会恢 复正常 . 拜唐苹可使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的速度更加缓慢因此如果发生急性的低血糖不宜使用蔗糖而应该使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反应 【禁忌】 . 对阿卡波糖和/或非活性成分过敏者 . 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用 . 患有由于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如Roemheld综合症严重的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的病人禁用

糖代谢百度百科

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另外包括一些双糖及单糖。多糖及双糖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食物中的淀粉经唾液中的α淀粉酶 作用,催化淀粉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寡糖及糊精。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小肠中含有胰腺分泌的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三糖、α糊精和少量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刷状缘上,含有α糊精酶,此酶催化α极限糊精的α-1,4-糖苷键及α-1,6- 糖苷键水解,使α-糊精水解成葡萄糖;刷状缘上还有麦芽糖酶可将麦芽三糖及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小肠黏膜还有蔗糖酶和乳糖酶,前者将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后者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糖被消化成单糖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上段,己糖尤其是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是一个依赖Na+的

糖代谢 耗能的主动摄取过程,有特定的载体参与: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着与细胞膜结合的Na+-葡萄糖联合转运体,当Na+经转运体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随Na+一起被移入细胞内,这时对葡萄糖而言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这个过程的能量是由Na+的浓度梯度(化学势能)提供的,它足以将葡萄糖从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当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葡萄糖经小肠上皮细胞基底面单向葡萄糖转运体(unidirectional glucose transporter)顺浓度梯度被动扩散到血液中。小肠上皮细胞内增多的Na+通过钠钾泵(Na+-K+ ATP 酶),利用ATP提供的能量,从基底面被泵

出小肠上皮细胞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维持刷状缘两侧Na+的浓度梯度,使葡萄糖能不断地被转运。 编辑本段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blood sugar)。体内血糖浓度是反映机体内糖代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糖浓度为3.9~6.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高于7.0 mmol/L称为高血糖,低于3.9mmol/L 称为低血糖。要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必须保持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动态平衡。 一、血糖的主要来源及去路 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③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作为血糖的来源。

糖代谢

糖代谢 五、名词解释题 1. glycolysis 5. Pasteur effect 2. glycolytic pathway 6.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PPP ) 3.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 )7. glyCOgu 4. citric acid cycle 8. glycogenesis 9. gluconeoguesis 17. 糖有氧氧化 10. substrate cycle 18. 糖异生途径 11. lactric acid cycle 19. 糖原累积症 12. blood sugar 20. 活性葡萄糖 13. 三碳途径21. Cori 循环 14. 肝糖原分解22 蚕豆病 15. 级联放大系统23 高血糖 16. Krebs 循环24 低血糖 六、问答题 1. 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2. 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 3. 述乳酸氧化供能的主要反应及其酶c 4. 试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 5. 试列表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进行的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及生理意义。

6. 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7. 机体通过哪些因素调节糖的氧化途径与糖异生途径? 8. 试述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9. 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10.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1. 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 12. 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13. 简述肝糖原合成代谢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 14. 机体如何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 15. 神经冲动如何加速肌糖原的分解? 16. 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7. 概述肾上腺素对血糖水平调节的分子机理。 18. 简述6- 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9. 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0. 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人哪些代谢途径? 21. 概述B 族维生素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2. 在百米短跑时,肌肉收缩产生大量的乳酸,试述该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 23. 试述肝脏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4. 试述从营养物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减肥者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写出有关的代谢途径及其细胞定位、主要反应、关键酶) 1. glycolysis 糖酵解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产生少量ATP 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 glycolytic pathway 酵解途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称为酵解

肾脏在糖代谢中作用概述

①肾脏在糖代谢中作用概述 基于非传统的讨论,肾脏在维持人体血糖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通过糖异生释放糖进入血液循环,又通过摄取血液循环中的葡萄糖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并且在近曲小管水平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在出现高血糖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也适应性加强,最终导致慢性高血糖,增加了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低血糖时,肾糖释放增加以维持血糖稳定。 除了肝脏,肾脏是唯一能够通过糖异生产生足够多的糖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器官,而且还要负责对血浆进行过滤以及随后对糖进行重吸收或者排泄。 肾脏对糖稳态的调控,其主要机制包括通过糖异生释放糖进入血液循环,又通过摄取血液循环中的葡萄糖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并且在近曲小管水平对超滤液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 肾脏两个方面重要作用:糖原分解以及葡萄糖重吸收 ②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肾脏释放糖进入血液循环是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结果。糖原分解是在限速酶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下,糖原从分支的非还原端开始,逐个分解以α- 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形成1-磷酸葡萄糖( glucose- 1-phosphatase,G- 1-P) 。G- 1-P 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 glucose- 6-phosphatase,G- 6-P) 后,肾含有葡萄糖- 6-磷酸酶,使G- 6-P 水解变成游离葡萄糖。相反,糖异生作用则是非糖物质( 如生糖氨基酸、乳酸、丙酮酸及甘油等) 转变为G- 6-P,随后转换成游离葡萄糖. 关于糖的利用,肾脏可被视作两个独立的器官,糖的摄取和利用主要发生在肾脏髓质,而糖的释放主要局限在肾脏皮质,这些生理过程的分离主要是肾单位中各种酶分布的差异所致。一方面,肾脏髓质的细胞( 就像脑细胞一样) ,含有高活性的葡萄糖磷酸化相关的酶和糖酵解的酶,因此能使葡萄糖磷酸化和糖原积聚。然而,这些细胞缺乏葡萄糖- 6-磷酸酶和其他糖异生相关酶,所以它们不能释放游离葡萄

拜糖平(阿卡波糖片)说明书版

医药资料推荐 拜糖平(阿卡波糖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卡波糖片商品名:拜糖平英文名:Acarbose Tablets汉语拼音:Ak cbo T en g Pi a本品主要成份是阿卡波糖,其主要成份为0-4, 6- 双脱氧- 4[[ (1S,4R,5S,6S4, 5, 6-三羟基-3-(羟基甲基)-2-环己烯]氨基卜(-D- 吡喃葡糖基(1宀4)-O- (-D-吡喃葡糖基(1 T4)-D-吡喃葡萄糖。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片。 【药理作用】本品为口服降血糖药。其降糖作用的机制是抑制小肠壁细胞和寡糖竞争,而与a-葡萄糖苷酶可逆性地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造成肠道葡萄糖的吸收缓慢,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 【药代动力学】本药口服后很少被吸收,避免了吸收所致的不良反应,其原形 生物利用度仅为1%?2%,口服200mg后,t1/2为3.7小时,消除t1/2为9.6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在肠道降解或以原形方式随粪便排泄,8小时减少50%,长期服用未见积蓄。 【适应症】配合饮食控制治疗2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每次0.1g,每日3次。个别情况下,可增至每次0.2g,每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常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极少见有腹痛。如果不控制饮食,则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如果控制饮食后仍有严重不适的症状,应咨 询医生以便暂时或长期减小剂量。个别病例可能出现诸如红斑、皮疹和荨麻疹 等皮肤过敏反应。 【禁忌】(1)对阿卡波糖过敏者禁用。(2 )糖尿病昏迷及昏迷前期,酸中 毒或酮症患者禁用。(3)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 医药资料推荐

5__糖代谢复习题

第五章糖代谢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糖酵解:糖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是一切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磷酸戊糖途径:在组织中添加酵解抑制剂碘乙酸(抑制3-P-甘油醛脱氢酶)或氟化物(抑制烯醇化酶)等,葡萄糖仍可被消耗;并且C1更容易氧化成CO2;发现了6-P-葡萄糖脱氢酶和6-P-葡萄糖酸脱氢酶及NADP+;发现了五碳糖、六碳糖和七碳糖;说明葡萄糖还有其他代谢途径 乙醇发酵:由葡萄糖转变为乙醇的过程称为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动物在激烈运动时或由于呼吸、循环系统障碍而发生供氧不足时。生长在厌氧或相对厌氧条件下的许多细菌。葡萄糖+2Pi+2ADP 无氧条件 2乳酸+2ATP+2H2O 葡萄糖异生作用:由丙酮酸、草酰乙酸、乳酸等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1、克服糖酵解的三步不可逆反应。2、糖酵解在细胞液中进行,糖异生则分别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 糊精:淀粉在唾液α-淀粉酶的催化下生成糊精,葡萄糖和麦芽糖。 极限糊精:极限糊精是指淀粉酶不能再分解的支链淀粉残基 激酶与酯酶: R酶:脱支酶D酶:糖苷转移酶Q酶:分支酶 α-淀粉酶: α-淀粉酶是淀粉内切酶,作用于淀粉分子内部的任意的α-1,4 糖苷键。 β-淀粉酶:是淀粉外切酶,水解α-1,4糖苷键,从淀粉分子非还原端开始,每间隔一个糖苷键进行水解,每次水解出一个麦芽糖分子。 回补反应:可导致草酰乙酸浓度下降,从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运转,因此必须不断补充才能维持其正常进行,这种补充称为回补反应. 巴斯德效应: 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合成ATP的过程。 二、问答题 1.何谓糖酵解?发生部位?什么是三羧酸循环?它对于生物体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糖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是一切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 发生部位:细胞质 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 意义:与糖酵解构成糖的有氧代谢途径,为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一分子葡萄糖经EMP、TCA循环和呼吸链氧化共可产生32个ATP。TCA循环是糖、脂类、蛋白质代谢联络的枢纽。 TCA循环既是物质分解代谢的组成部分,亦是物质合成的重要步骤,为其他生物合成提供原料。 2.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为什么ATP浓度高,反而会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在代谢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所处的部位是控制代谢反应的有力部位。而糖酵解中有三步反应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催化,因此这三种酶对酵解速度起调节作用。 3.PPP途径有几步氧化反应? PPP途径有何特点和生理意义?发生部位? 葡萄糖的氧化脱羧阶段 葡萄糖的氧化脱羧阶段:6-P葡萄糖+2NADP++H2O 5-P-核酮糖+CO2+2NADPH+2H+ 非氧化的分子重排阶段:6×6-P葡萄糖+12NADP++7H2O 6CO2+12NADPH+12H++Pi+ 5×6-P葡萄糖 意义: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力),比如参与脂肪酸和固醇类物质的合成。2)、 NADPH可保证在红细胞中保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防止膜脂过氧化;维持血红素中的Fe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贫血病。3)、该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如:5-P-核糖、核苷酸4-P-赤藓糖、芳香族氨基酸。(5-P-核糖的唯一来源就是PPP途径。) PPP途径广泛存在动、植物细胞内,在细胞质中进行。 4.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阿卡波糖片说明书

阿卡波糖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阿卡波糖片 商品名称:拜唐苹? 英文名称:Acarbose Tabiets 汉语拼音:A Ka Bo Tang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卡波糖,化学名称: O-4,6-双去氧-4-([(1S,4R,5S,6S)-4,5,6-三羟基-3-(羟基甲基)环己烯-2-基]氨基]-α -D-吡喃葡糖基-(1→4)- O -α-D-吡喃葡糖基-(1→4)-D-吡喃葡糖 【性状】 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片。 【适应症】 配合饮食控制,用于: (1)2型糖尿病。 (2)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规格】 50mg 【用法用量】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因人而异。 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一次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O.lg(一次2片),一日3次。个别情况下,可增加至一次0.2g(一次4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如果病人在服药4—8周后疗效不明显,可以增加剂量。如果病人坚持严格的糖尿病饮食仍有不适时,就不能再增加剂量,有时还需适当减少剂量,平均剂量为一次O.lg,一日3次。 【不良反应】 按照CIOMS III类别的频率(安慰剂一对照研究:拜唐苹N= 8595;安慰剂N= 7278;截止至2006年2月10日),基于临床研究的药物不良反应如下: 在同一频率分组中,不良反应事件是按照严重程度降低排序。 多见发生率≥10% 常见发生率≥1%<10% 少见发生率≥0.1% <1% 罕见发生率≥0.01%<0.1% 未知不良反应仅在上市后监测中确定(截止至2005年12月3 1日),且发生率不能评估。

肾脏在糖代谢中作用概述

① 肾脏在糖代谢中作用概述 基于非传统的讨论,肾脏在维持人体血糖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通过糖异生释放糖进入血液循环,又通过摄取血液循环中的葡萄糖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并且在近曲小管水平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在出现高血糖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也适应性加强,最终导致慢性高血糖,增加了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低血糖时,肾糖释放增加以维持血糖稳定。 除了肝脏,肾脏是唯一能够通过糖异生产生足够多的糖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器官,而且还要负责对血浆进行过滤以及随后对糖进行重吸收或者排泄。 肾脏对糖稳态的调控,其主要机制包括通过糖异生释放糖进入血液循环,又通过摄取血液循环中的葡萄糖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并且在近曲小管水平对超滤液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肾脏两个方面重要作用:糖原分解以及葡萄糖重吸收 ② 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肾脏释放糖进入血液循环是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结 果。糖原分解是在限速酶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下,糖原从分支的非还原端开始,逐个分解以 a - 1 . 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形成1- 磷酸葡萄糖( glucose- 1-phosphatase ,G- 1-P) 。G- 1-P 转变为6- 磷酸葡萄糖( glucose- 6-phosphatase ,G- 6-P) 后,肾含有葡萄糖- 6- 磷酸酶,使G- 6-P 水解变成游离葡萄糖。相反,糖异生作用则是非糖物质( 如生糖氨基酸、乳酸、丙酮酸及

甘油等)转变为G- 6-P ,随后转换成游离葡萄糖. 关于糖的利用,肾脏可被视作两个独立的器官,糖的摄取和利用主要发生在肾脏髓质,而糖的释放主要局限在肾脏皮质,这些生理过程的分离主要是肾单位中各种酶分布的差异所致。一方面,肾脏髓质的细胞(就像脑细胞一样),含有高活性的葡萄糖磷酸化相关的酶和糖酵解的酶,因此能使葡萄糖磷酸化和糖原积聚。然而,这些细胞缺乏葡萄糖- 6- 磷酸酶和其他糖异生相关酶,所以它们不能释放游离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肾脏皮质细胞则含有糖异生相关的酶,因此它们能制造和释放游离葡萄糖,又因为这些细胞几乎没有使糖磷酸化的能力,所以不能合成糖原. 证据:人体肾糖释放的量级至今仍有一些不明确。关于肾脏对全身糖异生影响的研究都未得到决定性的证据. 在重吸收状态下肾糖的释放约占人体糖释放量的20% 。基于这个假设,禁食期间糖异生几乎占了循环糖释放的一半,尽管没有最终证明,然而肾脏的糖异生仍然可以被预测,约占人体糖异生的40%. 肾脏在正常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对血糖释放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证据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其肾糖的释放在餐后和重吸收状态下都是增加的,暗示着肾脏在高血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内源性糖的产生增加了近300% ,肝糖的释放和肾糖的释放各占一半.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其肾糖的释放增加了近3 倍,与此相比,糖尿病患者肝糖的释放只增加了30%.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肾脏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及肾糖

糖代谢

第一节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概念: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1.基本途径 关键酶: 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上述3个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是糖酵解途径流量的3个调节点,故被称为关键酶。 意义: ①.紧急供能:剧烈运动时。 ②.生理供能:红细胞、白细胞、神经和骨髓。 ③.病理供能:严重贫血、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障碍。 二、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1.基本过程: 从乙酰辅酶A开始,三羧酸每循环一次,可产生2分子CO2,3分子NADH,1分子FADH2。 2.供能: 1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可净生成12分子ATP。 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CO2和H2O可净生成38分子ATP。 3.关键酶: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 4.意义: (1)供能:是机体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2)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 (3)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变的联系枢纽。 第二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人体肝 糖原总量70-100g,肌糖原180~300g。 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分解 3.关键酶: 糖原合酶;磷酸化酶 第三节糖异生 体内非糖化合物转变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能进行糖异生的非糖化合物主要为甘油、氨基酸、乳酸和丙酮酸等。 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 2.意义: 维持血糖恒定,补充糖原储备。 3.乳酸循环:

琥珀酸曲格列汀说明书中文翻译

2015年3月出版(第一版) Zafatek片100mg Zafatek片50mg 持续选择性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 贮存:室温保存 使用有效期:见包装盒上,请在有效期内使用 注:处方签:按医师处方使用。 曲格列汀琥珀酸片说明书(译文) Zafatek ?片100mg或50mg 【禁忌】(以下患者禁止使用) (1)严重酮症、糖尿病昏迷或昏睡、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迅速输胰岛素纠正高血糖的患者不使用该药】。 (2)严重感染,手术前后,严重创伤患者【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不适合该药】。 (3)高度肾功能障碍患者或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此剂主要是由肾脏所排泄,因此会造成延迟排泄而增加血药浓度】。(参见【药代动力学】) (4)有药物过敏史患者。 【组成性状】 Zafatek片100mg Zafatek片50mg 每片的有效成分 曲格列汀琥珀酸盐133mg (曲格列汀100mg)曲格列汀琥珀酸盐66.5mg (曲格列汀50mg) 剂型双面切割的薄膜包衣片薄膜包衣片片剂颜色淡红色淡黄红色识别码 形状 上面 下面

添加剂:D-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酰富马酸钠,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6000,氧化钛,三氧化二铁(总配方均含有),氧化铁(仅50mg的片剂含有)。 【功效】治疗2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通常情况下,成人每周口服一次100毫克曲格列汀片。 (1)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且在该药物代谢缓慢而增加血药浓度的患者,应减小服药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 中度肾功能障碍患者服药剂量 血肌酐(mg/dl)※肌酐清除率 (Ccr,ml/min) 服药量 中度肾功能障碍患者男性:1.4<~≤2.4 女性:1.2<~≤2.0 30≤~<50 50mg,每周一次 (2)以下患者用药指导 1)每周服药一次,每周在同一天的时间内服用 2)如果错过某次服药时间,就在你想起的时间服用,随后每周就在该时间点服用即可。 ※:对应肌酐清除率换算值(年龄60岁,体重65公斤) 【注意事项】 1 慎用药(以下患者慎用此药) (1)中度肾功能障碍患者(参照【药代动力学】) (2)同时服用黄酰脲类或胰岛素抑制剂患者【其他DPP-4抑制剂,并患有严重低血糖患者】(参照重要注意事项,相互作用,严重副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