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型社会理论知识

学习型社会理论知识

学习型社会理论知识
学习型社会理论知识

学习型社会理论知识

1、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指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

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它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内容,要求学习行为的持久性和长久性,个人要终身学习,组织要不断学习与变革,国家要始终保持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创建学习型社会,要大力加强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改善知识传播的技术条件。创造鼓励学习、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观念和机制。

2、学习型社会有哪些特点?

(1)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场所,人的一生无法区分成“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强调“终身教育”。

(2)21世纪将更加强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地位平等,以大教育观在全员中开展教育。

(3)社会将根据个人随时需要,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4)全社会在谋职过程中,将从以学历证书为主转向以资格证书为主。

3、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有什么特征?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其特征有二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使具有不同个性的成员凝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学习的努力来达到的。

(3)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

(4)重视学习成果转化,促进组织以新的方式处理事物,取得竞争优势,使组织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

(5)扁平式管理结构,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

(6)自主管理,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

(7)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使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

(8)领导者肩负新的使命,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行为准则是什么?

美国学者瓦特金斯和马席克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行为准则。它们是:创造不断学习的机会;促进探讨和对话;鼓励共同合作和团体学习;建立学习及学习共享系统;促使成员迈向共同愿景;使组织与环境相结合。

5、学习国组织的构成更素有切些?

概括起来有5个要素:即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6、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学习犁组织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二是强调个人学习基础上的“组织的学习”。学习型组织强调的组织学习,应注意三大要素: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三是强调学后必须有“新行为”的学习。

7、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价值在于,学习不仅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使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学习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体现个人价值,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义。

8、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1)领导者带头学习的原则

创建学习型组织,不仅要求组织的员工成为学习型员工,更要求其领导者成为学习型领导。负有决策、指挥、协调、控制责任的领导者,永远是组织各项工作的“第一推动力”。要求员工重视和参与学习,领导者首先要重视和参与学习,带头学习,带头超越自我、重塑自我;组织的领导群体要成为团队学习的典范,要以自身个人愿景、核心价值观的提升来引导全体成员建立共同愿景和组织价值观。

(2)全员学习原则

对学习型组织而言,团队学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形式。全体成员都应该积极、理智地参与团队学习,逐步树立自觉的学习意识,形成整个组织的浓郁学习氛围。全体成员要在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创造生活的高度上深刻领悟工作的意义,在形成一致性认识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目标,并且坚持不屑地学习,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3)创新学习原则

创新学习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以学习促进创新,即以整个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实现以观念、知识、智能更新为特点的人力资源创新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二是要求以创新促进学习,即为了确保和稳步提高学习效果而不断改革学习体制、学习制度,讲究学习方法,努力创新学习体制、创新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

(4)反思学习原则

以学习型组织作为努力方向的社会组织,从领导者到普通成员都要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问题,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和确认新问题,以问题、失误引导学习、推动学习。

(5)互动学习原则

在组织中,团队学习的突出特点是一个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互动过程,一个人的感情可以逐渐提升为组织知识,一个人的智慧可逐渐演进为组织智慧,从而指出组织知识大于组织成员个人知识之和,组织智慧大于组织成员个人智慧之和的效能。

9、构建学习型组织的9个起点是什么?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曾经提出了有代表性的9个起点:

(1)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

(2)系统研究。

(3)团队学习。

(4)自我评估现状。

(5)从最上层开始。

(6)从长期问题着手。

(7)检讨组织结构。

(8)借助全面提升品质的努力。

(9)自己的起点。

10、学习型组织创建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衡量学习型组织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看组织能否持续发展和改进。

(1)全体成员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2)全体成员都有明确目标,喜欢一起工作和学习的过程,并持续地协作和成长。

(3)全体成员工作起来更有效,充满热情并感到振奋,工作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并不断推进组织发展和壮大。

11、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APEC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中国开始加入世界范围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在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与此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常重要的目标和任务。由此,创建学习型社会就成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任务。十六大之后,学习型组织创建成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热点话题,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2、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组织?

(1)树立一定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信念。确立组织学习机制,包括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整个组织学习的机制。

(2)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在全体员工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团队学习理念,树立组织建设就是科学管理的理念,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开展全体员工持续

性的自主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灵活利用空间,并为组织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3)改进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立足于学习、读书、培训,但绝不能只停留于一般的学习、读书、培训的层面上,通过开展境界教育,培养员工的健康品格、扎实作风、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工作态度,让职工从“工具性”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工作观,学会有效地改进工作设想,学会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

(4)精心培育学习载体。做到学习同本单位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寓学习于工作中,寓学习于活动中。

(5)建立组织学习的保障机制。建立能够为职工进行交流服务的设施和环境,建立透明、公开、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创造有利于每位职工发挥创造力的文化环境。

(6)建立组织学习的激励机制。利用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手段,鼓励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各部门协调工作,不断克服各种学习障碍,推动组织进步。

13、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1)领导重视。领导要做到“一人三者”即带头人、决策者、宣传者、实践者,尤其是“实践者”更重要。

(2)制定措施,保证实施。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思想发动与组织推动相结合,二是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三是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四是全员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特别是重点学习要突出,五是检查评估与总结提高相结合。

(3)安排好学习内容。一是面向前沿,学习先进理念、最新信息、科学知识。二是面向实际,结合组织实际情况,深入持久地学习。三是面向人才,将学习和培养人才目标相结合。

(4)动态学习。就是要根据形势、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学习计划。

(5)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奖励要与规章制度相结合,办事要公开,反对平均主义。

14、为什么说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点是学习型班组建设?

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突出体现在班组既是企业组织生产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员工日常生产、工作、学习的场所,又是企业进行专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结合部。员

工素质的提高,落脚点必然是班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班组还是培养职工队伍、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阵地。建设学习型企业,没有学习型班组支持如同地沙滩上建造大厦必然在倒塌。创建学习型班组是班组建设的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永远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学习型班组的建设也就永远没有终结之日。

15、学习型班组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1)是各各技术专长和业务专长人员的组合。

(2)班组内可以实现高度的人性化管理及自主管理。

(3)个有柔韧性的规章和弹性和制度。

(4)班组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论点。

(5)班组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宽容的工作环境,形成了互动共进的学习环境。

(6)成员之间充满和谐与信任,充分交流与沟通。

(7)班组成员各具特色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才能。

(8)工作与学习进程互相融合和互相促进,实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16、学习型组织强调什么学习?

一是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学习同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学知识不同。它强调的学习首先是“终身学习”。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这同时也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二是“全员学习。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因为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因而更需要学习。

三是“全过程学习”。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

四是“团队学习”。不但要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

学习型组织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清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17、为什么要倡导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指的是组织通过整合其个体的学习,形成蓬勃发展的前进动力。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团队学习对组织与个体来说是双赢的选

择,也是双赢的结果。知识无涯,学习无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之本,组织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与员工共同学习、共同发展。通过团队的不懈学习,保持对市场、对竞争伙伴的清醒、理性判断,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更多挑战。

18、什么是团队带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快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因此,团队精神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形式载体,必须要有制度体系来维护和巩固。比如球队的纪律性和严肃性就是赛场上发挥团队精神的有力保障。

19、团队学习的关键是什么?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深度汇谈。深度汇谈是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相互支持与启发,从而得到超过各自的个人认识。

20、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1)确立一个目标。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望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也是达成职工对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忠诚的重要方式。一个有想象力的目标,是团队成功的基石,而目标也使得团队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如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世界一流的医疗企业等等,使全体成员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团结协作,为实现目标奋斗。

(2)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组织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工种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之间的联结,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完成。一个好的企业、好的部门往往是通过自我调节把磨擦问题降到最低点的。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避免采取“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要识大体,顾大局,尽量在自己部门里加以解决,为其他

部门、上下级、各道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

(3)树立主动服务思想。发扬团队精神,主动为其他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尽心尽力帮助他人解决难题,使组织各方面都做到领先一步。

(4)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作为领导者,应了解和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尊重他们的要求,以“服务管理心态”,而不是“监管、控制心态”,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令人拥戴的领袖进力去影响和引导团队成员按既定的方向去完成组织目标。

领导者要注意倾听不同声音,要注意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加以重视和思考,求同存异,保留不同的思想,利用好团队的合力。这样既有利于防范决策风险,又能赢得下属的尊敬。

领导者还要引导团队成员使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因为只有当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生涯道路与团队的组织目标高度融合时,个人才可能为之奋斗终身。

(5)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组织协调、有序、高效运行。

(6)经常沟通和协调。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管理沟通与团队精神养成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而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多了解和理解沟通对象,要积极地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主张,认真地倾听别人所提出的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主张,用“双赢”的沟通方式去求同存异,达到良好的沟通目的。

(7)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激励员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为员工提供一份挑战性的工作,为员工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以及确保员工得到相应的工作条件等等。此外认真听取员工意见也能激励员工。员工提拔、晋升的标准也是激励员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单凭资历提拔不能鼓励员工争创佳绩,只会使他们养成坐等观望的态度。要以工作业绩为主制定一整套内部提拔员工的标准,激励员工有更多贡献。

(8)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要让员工了解组织的发展目标,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可以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直接为组织发展服务。

团队精神高不开团队,团队的发展是团队精神的基石。

21、强调团队精神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有何重要意义?

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来说,团队精神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其意义在于:

(1)能够对团体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及行事规范。

(2)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保持高度一致,而这个高度一致的期望正是这个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

(3)团队内个体间互助及信息共享,能直接影响这个团队,影响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对一个组织的工作效率起到深远的影响。

(4以一个优秀的团队通常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而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成败的关键。

22、什么是终身教育体系?如何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体系是指教育系统为个人提供一生有组织的学习机会,使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社会组织,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予受到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需求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促进个人的终身学习,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满足其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

23、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1)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广泛性。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

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灵活性和实用性。终身教育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24、什么是学习力?

学习力指学习成果转化的能力,是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更新自我、推进创新和变革社会的效果上。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其中动力是由目标产生,毅力是由意志决定的,能力是靠培养形成的。只有当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形成现实的学习力。

25、为什么说组织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

组织学习力由个体学习力所决定的,但并不是个体学习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个体学习力的有机整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竞争的范围和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还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科学技术成了竟争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需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作支撑。因此,竞争的实质就体现为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催化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个体的竞争力。就团队而言,学习强化了团队的各种要素和功能,是对团队要素的优化组合,并因而提高团队整体竞争力。如果一个组织学习力不强,创新力就会逐渐下降;反之,一个组织有很强的学习力,就会由弱变强。一句话,学习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当今企业,不论采用什么管理模式,根本一条是要注意激发三个层面的学习力,一是个人的学习力,二是团队的学习力,三是组织的学习力。

26、提升组织学习力的途径有哪些?

提升学习力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摄取知识、创造知识,并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升组织学习力的途径有:

(l)变革学习理念,由一次性的学习过程改为“终身学习”,“处处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团队学习”,“研究式学习”,“反思式学习”,让学习成为团体和成员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

(2)发掘学习潜能,并把这种潜能当作稀缺资源进行整合。

(3)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唤醒成员的学习意识,培植团队的学习意识。

(4)提供学习保障,引导学习行为,校正学习方式,确保学有所用;健全学习网络,确保学有所得;创新学习载体,提高学习成效,确保学有所获。

(5)创新学习模式,注入学习活力。把学习的绩效与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

27、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竟争力是指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相结合,是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最早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提出。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企业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竟争主动权的根本。

28、企业怎样建立核心竞争力?

(1)把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竟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把核心竞争力孕育在公司的良好治理结构中。

(3)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集中资源从事某一种领域的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4)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充分保障和优先考虑,舍得投入。

(5)持续不断地创新,保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6)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核心竟争力,使企业不断突破自我、保持持续的创造未来的能力。

29、如何理解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是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之一,指的是学习和工作相互融合,不可分离。

工作学习化的含义是指把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工作和工作过程的反思进行学习;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当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当作课题来研究;工作的得失反思、

学习和交流的重点,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习工作化的含义是指把学习等同于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地开展学习,检查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边工作边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把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作学问来研究,以形成创新力。

30、什么是五项修炼?“修炼”的含义是什么?

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技术和手段,这五种手段也就是彼得·圣吉所说的“修炼”,依次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是核心和归宿,也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石。

这五项修炼,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即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求得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是组织具备不断变革与改进的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又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门在组织内由工作而体会生命的意义。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管理理论上的一项创新,五项修炼是这项创新工程中缺一不可的技术。所谓“修炼”的境界并非是靠强制力量或威逼利诱来达成,而是发自内心的身体力行,每习得一项修炼便是向学习型组织的理想跨进了一步。

五项修炼跟艺术、工程等任何其他的修炼一样,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但任何人都能透过其他修炼的发展,且每一种修炼之间会互相影响,精熟一种修炼可以帮助其他修炼的发展,每一项修炼都跟团体如何思考、互动和共同学习息息相关。

31、什么是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彼得·圣吉创建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中的第一项修炼,指的是学习不断认识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了解目前的真实情况。

自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彼得·圣吉认为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而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待自己的艺术作品一样全身心投入、不停地创造和超越。

“自我超越”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终极目标,惟有“不断进步”才是追求的目标。人要学会“改善”,要学会做到最好,即是不断超越自己,在创造中享受生活和生命,享受精神的快乐。

按照彼得·圣吉的观点,要做到“自我超越”首先是要确立个人愿望,找到自己目标与

现实间的距离,激励创造的动力;其次,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服务co

自我超越是以磨炼个人才能为基础,它的意义在于创造。实现“自我超越”可以让人们清楚所处环境、当前形势,了解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并能够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前进动力,利用机会,而不是抗拒这些力量。

32、如何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

个人梦想通过组织才能实现,组织的发展必须以个人发展为基础。在学习型组织中,个人的自我超越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只有在学习型组织中才有自我超越的环境。组织中个体的自我超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个人愿景:一种期望的未来景象或愿望。

(2)保持创造性张力:愿景与现实的差距,是创造力的源泉。

(3)看清结构性冲突:愿景和现实的差距带给人们心理影响,即人性的意志力能否战胜阻力。

(4)诚实地面对真相:要义是根除看清真实状况的障碍。

(5)运用潜意识:使内心真正关注的目标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脑海。

33、什么是心智模式?如何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想法、说法和采取各异的行为方式,这就是心智模式。

因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与成长环境密切相关,而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心智模式也不一样。

“改善心智模式”是彼得·圣吉五项修炼中的第二项修炼。

彼得·圣吉认为心智模式根植于我们心中,影响到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也影响到我们的决策。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如何认知周围世界,影响到我们对所见事物的理解。要改善心智模式,就要把镜子转向自己,这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就是要求我们改变固有的思维习惯,学会改善,学会活用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34、什么是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彼得·圣吉五项修炼中的第三项修炼。是指共同愿望、理想或目标,并且这种愿望、理想或目标表现为具体生动的景象,包含有下列各项要素:

一是愿景,即我们想要的未来图象。二是价值观,即我们如何达到我们的目的。三是目的和使命,即组织存在的理由。四是目标,即我们期望达到的里程碑。“共同愿景”概念与理想相似,但又与理想不同。理想大多指向未来理想,同“共同愿景”相比更抽象。“共同愿景”描述的是现在。简单来说,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的一个共同愿望,它来源于成员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愿景,它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愿景的景象,是他们的共同理想。

35、如何建立共同愿景?

(1)领导者要承担起责任。领导者要把成员个人的愿望转化为能够鼓励舞动组织的共同愿望,需要有整合个人愿望、设计和发掘共同未来景象的技术;帮助组织培养成员主动、真诚地奉献和服务精神。

(2)要用组织的管理理念去激励成员。组织在向成员灌输管理理念的同时,让成员参与共同编制组织的共同愿景。

(3)要信任每个成员,促使每个成员真正融入组织文化之中。要经常与组织成员一同探讨组织发展目标,一同商讨管理体制改革,一同实施经营策略,一同寻找解决组织所遇到难题的方案,一同分享组织的成果。

36、如何进行共同愿景的修炼?

(1)鼓励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会聚而成的,通过会聚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必须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然后把拥有强烈目标感的成员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强大的综合效果。

(2)改进高层做法:抛弃原有的从高层开始的做法,要从告知、推销、测试、协商和共同创造五个阶段,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

(3)学习聆听他人:善于建立共同愿景的管理者,是以日常用语谈论建立共同愿景这个过程,并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只有经过不断的交谈,每个人能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梦想,并学会聆听其他人的梦想,才能在互动中逐渐融会出更好的梦想。

(4)以融入企业理念:建立共同愿景是企业基本理念中的一项,其他尚包括目的、使命与价值观。愿景苦与人每日信守的价值观不一致,不仅无法激发真正的热忱,反而可能因

挫败、失望而对愿景采取嘲讽的态度。企业的基本理念要回

答三个基本问题:追寻什么、为何追寻、如何追寻。

追寻什么:追寻愿景,也就是追寻一个大家共同创造的未来景象:

为何追寻:企业的目的或使命,是组织存在的根源:

如何追寻:在达成愿景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是一切行动、任务的最高依据和准则。

37、什么是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彼得.·圣吉五项修炼中的第四项修炼。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过程,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过程。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因此团体学习就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团队学习,最终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团队学习的特点是组织成员间相互有效配合,而不是整齐划一、彼此相同。通过团队讨论学习和深度汇谈,可以让每个成员展开想法、自由交流,发现远比个人深入的见解。

38、什么是深度汇谈?什么是讨论?

团队学习的修炼有深度汇谈和讨论两种基本方法。深度汇谈一词源于希腊,原指思想在人们之间自由流动的意义,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就像流荡在两岸之间的水流那般。深度汇谈的过程,是一个人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问题,撇开个人的主观思维,彼此用心地聆听别人的观点,自由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达到共同思考的目的。

深度汇谈听起来很简单,好象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可实际运用中,往往难度很大。最大的难点在于:组织内的成员不敢正面批评领导者的意见或建议,缺少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或者只是蜻蜒点水、浮皮潦草的应付。

常常会有以下情况发生: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为了维护团结,不提分歧性的意见;为了不使别人难堪;不提质疑性的问题等等。这种阻碍群体讨论和研究的束缚,影响了深度汇谈的效果。

深度汇谈的核心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寻求对于复杂的议题的多种可能的方案,而不形成决定。

讨论与深度汇谈不同的是,讨论指不同观点的充分撞击,最后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

和观点。在有效的讨论活动中,人人都是赢家,个人可以获得独自无法达到的见解。

深度汇谈和讨论基本上是能够互补的。通常,人们可以用深度会谈来探讨复杂的问题,用讨论来就某些问题达成协议。一个学习型的团队要善于交叉运用深度汇谈和讨论这两种方式。

39、什么是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彼得·圣吉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石,是五项修炼的核心和归宿,要求人们转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习惯,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从看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40、如何理解系统思考在学习型组织中的核心作用?

(1)系统思考和自我超越的修炼:用系统思考的语言和方式指导自我超越的修炼,在系统思考的指引下,个人修炼将彰显自我超越的几个方面,如对环境的认同感、对整体的使命感。

(2)以系统思考与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工具对于团队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团队学习中,讨论和深度汇谈能够持续下去,必须克服许多障碍。系统思考的方法帮助我们从组织发展的整体上认识出现障碍的原因,从而跳出个人的圈子。

(3)系统思考与改善心智模式:管理者必须学习如何反思他们现有的心智模式,直到习以为常的假设公开接受检验。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将阻碍系统思考的产生,反过来,系统思考对于有效改进心智模式至关重要。

(4)系统思考与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是建立共同愿景的沃土。共同愿景描述的是未来的状况,而系统思考则揭示了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有了系统思考,组织中的人们可以清楚的了解现有的政策和行为如何创造或改变现状,找到启动现实的杠杆。

41、如何理解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整合?

个人的自我超越是整个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它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团队的学习都依赖个体的努力,比如改进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等。

团体学习是一种组织内部的学习,团体学习既是团队的活动内容,同时又是检视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的载体和手段。

检视心智模式和建立共同愿景。从时间上看,前者针对业已形成的“组织记忆”,是组织从记忆中学习的体现。后者则是对未来生动的描述,对组织的成长起牵动作用。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它提供了一个健全的大脑,一种完善的思维方式,个人学习、团体学习、检机心智模式、建立愿景,都因为系统思考的存在,连在一起,共同达到组织的目标。

42、如何理解青蛙现象?

一只青蛙,若被丢入一个成满热水的锅中,立刻会拼命地往外跳。如果这只青蛙是丢入一个盛满冷水的锅里,它就会在锅里自由自在地游泳;然后开始缓慢地给锅里的水加热,15度,20度,50度……刚开始,青蛙悠闲地在锅里游泳,当水温渐渐升到它无法忍受的程度时,它已经无力动弹了,最后青蛙在浑然不觉中被热水烫死,这就是“青蛙现象”。

它启示我们,一个公司、企业在发生巨变时多会立刻做出反映,但对缓慢变化的事件往往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恰恰是这种缓慢而来的致命威胁,导致公司、企业的最终破产。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3、如何理解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理论,最早见于美国学者洛伦斯教授1979年在华盛顿所作的一项报告,经过多次数学运算,

洛伦斯教授推论出巴西的一只蝴蝶把翅膀扇一下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形成飓风,这一现象后被成为“蝴蝶效应”。它揭示了事物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还具有一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对一个国家十分重要,就不能糊涂,就象蝴蝶煽动翅膀而产生的微弱气息,最终有可能形成一种风流。它告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微杜渐,以避免因管理假疵不断扩大而导致重大挫折和损失。即:量变到质变。

4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条件。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其基本要求有三:

(1)在人、自然和社会中,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

主体。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2)强调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必须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3)强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维护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直接体现。

45、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具有切些特征?

(1)主体是组织的全体员工。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组织中,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的关系。

(2)核心是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把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地位,它意味着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开展。

(3)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全体员工是组织的所有者之一,就应该是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

(4)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所以组织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唯一的途径只有利用和开发本组织的人力资源。

似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所以比其他理论更加注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有效的结合。

(6)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两者都能兼得。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组织获得长久的发展。

46、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B标是什么?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其总体目标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47、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越能得到完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

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三重含义:

(1)唤醒沉睡在人自身内的各种潜在的本质力量,使之获得最充分的表现和最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

(2)人在自然成长过程中,接受社会实践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全面发挥人的内在潜能,丰富和提高人的才能,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过程。

(3)人的能力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

48、什么是学习型社区?

所谓学习型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社区。其基本特征是:

学习型社区是一个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社区,是围绕保障社区成员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的社区;是一种以社区学习者为中心的社区,是围绕保障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的社区;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因而是一个无学习障碍的社区:是一个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动态发展的社区。

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1、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杨通谊发现《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开始积极向大陆、台湾各界推荐。

2、1996年9月,《经济日报》理论版发表秦朔、傅宇科系列文章,介绍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企业管理和方法。

3、1997年,上海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力争把上海建成适应新时代的学习型城市”。

4、19 9 7年1月,上海市首届“学习型组织”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建设职工大学举行。

5、1998年4月,国家经贸委咨询中心与北京冠儒文化公司,在北京召开“学习型企业研讨会”。

6、200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做学习型公民》的理论文章;《工人日报》

23 日发表《做知识型劳动者》的评论员文章。

7、北京市教委、市经委、市商委和市政管委2001年发表《关于开展“发展企业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的通知》,倡导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

8、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9、2001年6月,中共大连市委九届一次全会做出“关于把大连市建设成学习型城市的决定。”

10、2001年12月,为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学习时报》在中央党校首次举行“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

11、2002年3月15日,山东经贸委成立“山东省学习型组织研究推广中心”。要求力争在“十五”期间按三分之一的省重点企业集团创建学习型企业。

12、2002年6月,由《学习时报》主办的首届“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论坛”在大连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区宣传部、组织部、省市委党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论坛会议。

13、2002年6月,曾庆红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把我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同年8月14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评论员文章。

14、2 0 0 2年9月,以“变革、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学习型组织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应邀首次来华,并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演讲。

15、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新观点。

16、2004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工商联等九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着学习型组织在中国大陆的落实实施有了组织保证。

17、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于2004年9月19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_苏晓军

2009年9月 第32卷第5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 i gn Languages September2009 V o.l32N o.5 文章编号:1004-5139(2009)05-0047-05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 苏晓军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内部正在出现一种可以称为社会转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本文首先讨论这一转向的理据,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国外社会维度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综述,最后对该方向研究的基本特征加以评论归纳。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认知社会语言学 The Soci al Turn i n Cognitive L i nguistics SU X i aojun (Schoo l o f Fore ign S t ud ies,S uzhou Un iversit y,Suzhou215006,Ch ina) Abstrac t In recen t years,w it h i n Cognitive L i ngu i sti cs a trend i s emerg i ng that can be ca lled the so cial turn.M ore and mo re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turn t he i r i nterest t o t he socia l di m ension of l anguage and l anguage va riati on.M o ti vati on for this t urn w ill first be d i scussed i n th i s paper,fo llo w ed by a chrono log ical overvie w o f m ajor wo rks abroad i n Cognitive L i nguistics a l ong t he soc i a l d i m ensi on.F ina lly,chief features of research i n th i s d irecti on are d i scussed. K ey word s Cogn iti ve L i nguistics;the soc i a l turn;Cogn iti ve So cio li ngu istics 1.引言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 是哥本哈根大学的PeterH ar der[1]在由英国社会科学院和英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布莱顿大学承办的 语言、交际与认知 大会上(2008年8月4-7日)明确提出的。事实上,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2007年7月15-20日)就辟有 认知社会语言学 的主题分会。预定于2010年3月15-18日在德国科布伦茨-郎道大学举行的第34届国际L AUD研讨会(34th I nter nati onal LA UD Sy mposi u m)的大会主题就是 认知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的结构、概念和文化维度 。可见,在认知语言学内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 2.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的理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认知语言学倾向于把认知看成研究的全部,而语言则是认知的一部分。换言之,认知语言学强调其 认知 的本质,倾向于从心理学角度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人脑中知识组织的一部分。因此,传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对语言的内部变异和交际变异不够关注,不考虑语言变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语言分析或跨语言比较都是在 单一语言 层面上进行的。这种倾向势必会导致对言语社区的同质化和理想化。认知语言学如果真正坚持运用基于用法的(usage base d)的途径研究语言和认知,就不能像乔姆斯基那样研究高度抽象化的语言,而必须探索语言的社会层面。 事实上,不少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Langacker[2:376]指出,要研究概念和语法结构的动态性就必然要研究话语和社会交互的动态性,而这一点无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扩大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以

认知与社会学习理论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一、内部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缺陷。 二、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三、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 第二节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最负盛名的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1954)《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运用》(1972)第三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简介(美国心理学家) 197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 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理论观点 (一)交互作用论 强调人是主动的,反对把人看成是被动的、是潜意识行动与过去历史的受害者,或者只是由环境决定的。 主张交互作用论,即人受环境力量的影响,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行为的方式。 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二)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又称替代学习、榜样学习、模仿学习。 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了自己行为的强化,所以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好处: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只有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辨别出其重点并认识到其特征时,才能通过观察来学习。保持过程,看到某个榜样的次数并不多,为了再现榜样的行为,必须记住它。我们是以“心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两种方式在记忆中将榜样行为的重要线索进行编码的。动作再现过程,将先前编码的心象和言语线索转化为动作的再现。 动机过程,虽然没有强化也可以发生观察学习,但对榜样的注意会受到动机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作出所观察的行为,也会受到动机的影响。 (三)对强化的发展 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某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象是自己获得了强化一样,当他们看到某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象是自己受惩罚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一个人在表现某项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那种满足感,就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 (四)预期作用与行为目标 解释行为的学习与表现的差异 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完全盲目的,而是依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对行为的后果,有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第一讲社会保障 1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组织依法对各种原因其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所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的社会措施和制度的总和 2历史演进 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 A萌芽阶段:自然本性的流露 B慈善阶段:宗教信仰的体现 C济贫阶段: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 A起步阶段:社会救助的出现 B形成阶段:社会保障的产生 C成熟阶段:社会福利出台 D改革阶段:保障危机的出现 3社会保障目标: 总目标:推动社会进步,起到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 A经济目标:是为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有序的社会制度 B政治目标:是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安定。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 4 社会保障功能

A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1)基本特征:a依法实施b普遍保障c公平优先 d 基金主要由雇主和政府承担 e重在提高生活保障 2)缺点:a影响劳动者积极性b通货膨胀 c企业成本增加不利于市场国际竞争 d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不利于劳动力流动,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B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1)基本特征:a依法实施b基金由个人雇主和国家承担c 选择性保障 d待遇与缴费相联系 优点:强调权利义务即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强调效率及互助互济 缺点:人口老龄化,退休多工作少,没有资金准备则应付困难,国家收入投资少,消费增加 C国家性社会保障制度 特征:a宪法规定,国家统一管理b个人不缴任何费用,政府和企业承担c对象为全体公民d工会参与社会保障的决策和管理 D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1)含义是指国家立法强制规定雇主和雇员的一方或多方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第一讲社会保障 1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组织依法对各种原因其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所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的社会措施和制度的总和 2历史演进 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 A萌芽阶段:自然本性的流露 B慈善阶段:宗教信仰的体现 C济贫阶段: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 A起步阶段:社会救助的出现 B形成阶段:社会保障的产生 C成熟阶段:社会福利出台 D改革阶段:保障危机的出现 3社会保障目标: 总目标:推动社会进步,起到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A经济目标:是为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有序的社会制度 B政治目标:是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安定。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 4 社会保障功能 A稳定功能b调节功能c互助功能d促进功能 5社会保障特征 法律强制性对象社会性福利性特征待遇差别性 经济保障性机会公平性收支互济性刚性发展特征(刚性社会保障强制福利待遇收支公平) 6如何科学界定社会保障(概念实质主体对象标准立法) A概念的使用环境问题 B实质不是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 C主体是多元化 D实施立法依据是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 E对象是以社会劳动力为主兼具全体社会成员 F标准不宜定得过高 7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其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了解就行22页) 1)社会保障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坚持机会均等与效率优先相结合 3)实行社会化统一管理 4)实行多类型多渠道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讲社会保障模式 1几种社会保障模式(重) A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1)基本特征:a依法实施b普遍保障c公平优先 d 基金主要由雇主和政府承担 e重在提高生活保障 2)缺点:a影响劳动者积极性b通货膨胀 c企业成本增加不利于市场国际竞争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 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 第二章 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扩展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人口规模受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镇化: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影响:(可自述) 5、反映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6、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 7、邓肯的POET模型。 1、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 2、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8、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 1、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 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3、生态现代化理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

社会保障理论 题库

简答题 1、现有的7种主要养老保障制度模式(P154) 1)德国模式。1889年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强制的公共退休金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的经典模式。资金来源于雇主和雇员共同供款,在责任上采取的是既定给付,养老金收入通常是根据一个特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支付的风险由制度承担;在财务上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度,工作人口的社会保险税用于支付退休金;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获准政府机构集中管理,投资方面有严格规定,通常只用于购买国债。这种制度具有很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态度。 2)加州模式,即美国各州公务员退休金计划模式。这种制度是公共退休金制度,在管理上是集中管理,在给付上是按公式计算的DB计划,与德国不同,在财务上是积累制度,基金是实行市场化运作;立法确保基金的独立性,由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确定基金的投资管理政策,政府实施谨慎性监督,有助于基金保值增值。 3)新加坡模式,即公积金制度(单独账户)。这种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强制个人账户积累制度。个人养老金完全来自其个人账户的积累,政府只提供最低收益率保证和税收优惠;个人账户资产完全属于个人,在其死亡后可由子女继承;政府掌握基金,制定严格投资政策,由特定机构进行集中管理投资,大部分投资于国债。 4)智利模式,即强制性个人储蓄养老制度。雇员工资的10%进入个人账户,雇员自由选择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政府实行严格监管制度。与新加坡模式的区别在于其个人自主选择投资的分散管理模式。 5.、6)混合模式。在所有制上是公共退休金制度和个人账户制度的混合;在财务上是现收现付制度和积累制度的混合;在责任上是既定给付和既定供款的混合。第五种模式,个人账户没有真实积累,是名义账户制度。代表国家有瑞典,意大利,波兰,拉脱维亚,蒙古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以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代表的是一种混合模式。与名义账户不同的是个人账户实施的是基金积累制度,智力的一些邻国如阿根廷、墨西哥等国也采用了这一模式,在中国我们呈其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7)职业养老金计划。是第二支柱,是私人部门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强制性(澳大利亚和瑞士)和非强制性(美国)之分。美国制度既有既定供款计划(DC)和既定给付计划(DB)之分,前者以401(k)计划最著名。 2、最具影响力的变量:退休年龄及相关理论(P167) 1)退休年龄与制度收支平衡 2)退休年龄影响经济竞争能力 3)退休年龄影响消费和储蓄 4)退休年龄影响国民支出 3、贫困的测量(P237) 1)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标准参数:0.2以下为高度平均,0.2~0.3为相对 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以上为差距偏大。 2)贫困线。最主要的贫困线标准:①相对贫困线②绝对贫困线——一个家庭的收入低 于中等收入家庭的50%~60% 3)贫困发生率 4)贫困缺口率 5)森贫困指数 6)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全年食品支出∕全年消费性支出。 划分贫富标准:E>0.60为贫困,0.50<E≤0.60为温饱,0.40<E≤0.50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展开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 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因素 对成功的期望决定于三种因素: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及评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摘要: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关键词::理论提出背景解析概述教育意义评价 班杜拉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从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当时的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的模仿而不是模仿了所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其次,儿童有时候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的这种行为受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 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面对这些问题,班杜拉提出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概述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其包括:观察学习;交互作用;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理论。 一、观察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涵义是人们能够仅仅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班杜拉对此下的定义是,“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观察影响,称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为观察学习”。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概述 社會學習理論就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的。它著眼於觀察學習与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与環境的相互作用。 所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就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數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她們通常就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並以此來建構她們的理論體系,這對於研究生活於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由於人總就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實驗室里研究人的行為。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班杜拉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觀察學習現象。因為刺激一反應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個體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己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等現象。所以,如果社會學習完全就是建立在獎勵与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班杜拉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科學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她的社會學習理論。 1.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就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就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与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生理因素的影響与後天經驗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就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習得過程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另一種就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它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就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構成。註意過程就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註意過程中,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征、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征以及觀察者与示範者之間的關係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她的行為仍給觀察者以影響。要使示範行為在記憶中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就是把記憶中的符號与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与根據信息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与行為的操作。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就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行為結果包括外部強化、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世纪7O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言语的劝导是指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值得注意的是说服性的言语必须实事求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那些虚幻的、华向不实的劝导不但会适得其反,身心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的水平,个体在追求目标时,自我效能通过生理唤起来影响行为改变。乐观积极的自己肯定信念能创造积极情感,消极情绪会产生挫败感,所以要变消极情感为乐观心态。由此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是可以通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来培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直面困难而不是逃避,在一次次迎难而上来证明自己的坚强,使自己的自我效能得到强化。 社会认知理论在施为视角(an agentic perspective)的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适应和自我变化。施为指的是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 1.基于施为概念的社会认知理论 人类施为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1)意图性(intentionality) 人的意图包括行动计划和和实现这些计划的战略。 (2)通过前瞻行为所产生的施为的临时延展性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西方: 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 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 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 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 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 卢曼:系统学派 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 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 中国: 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 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 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 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 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 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的宏观表现。 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学科体系: 1、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3、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方法和只是的综合性 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的性质、类型、特点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有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其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盗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哪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 社会的性质导致两方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不同:唯实论: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唯名论: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真正了解社会 社会的类型: 宏观社会的类型: 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2、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3、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社会的类型: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 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 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 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 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 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 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6)基金的监督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 四、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形式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