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

2007年1月体育与科学Jan.2007第28卷 第1期(总第164期) Journal of Sport s and Science Vol.28 No.1(Total No.164)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3 The Comparison R esearch on Vie w of Sports V alue bet w een Western Coun2 tries and China and E nlightenment on China Sports Development

陈长礼1,高鸿辉2

CH EN Changli1,GAO Honghui2

摘要:中西方体育由于文化基础不同,从物质、精神与制度等多个层面都有集中体现,因而在表

现形态、发展过程都呈现出相应的差异。体育价值观作为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核心内容,必然

受到体育文化差异的深刻影响,而这些差异进一步影响到中西方体育的发展。而我国未来体育

的发展,不仅了传承中国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同时还要汲取西方合理的体育价值观,以促进中国

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体育文化;体育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1-0065-04

Abstract:The author conducts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on sports culture between western coun2

tries and china by penetrating the difference of sports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f rom mate2

rial civilization,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society system.The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view of

sports value,as the kernel contents of sports spiritual civilization,which made a great difference

in sports culture f rom china to west,will cause to developments of sports between west and china

respectively.Therefore,f 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sports not only inherit traditional view of

china sports,but combine with some reasonable view of sports value f rom western countries as

well.Finally,the Combination of view of sports value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will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 sports.

K ey w ords: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sports culture;view of sports value;sustainable devel2

opment;people-oriented

中西方体育是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两种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各自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对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入手,深入探讨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再进一步挖掘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整体上思考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遵循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基本逻辑思路。体育价值观的研究是通过不同的视角,从体育发展中较为深层的因素中探寻影响体育的根本性因素,从而找到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新的理论研究基点。从价值观的视角来研究中国未来体育发展,这既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新的视角,相对于整个体育理论研究来说,同时也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体育价值观的研究,是研究了体育发展中最为基本的人的需要的问题———也是价值观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注重从社会、体育发展的本位,而忽视个体的人发展的问题。

1 中西方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中西体育价值观

1.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体育价值观

1.1.1 缺乏竞争性的体育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融会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化、教育思想中,并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淡化竞争,更多地反映在个体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炼上,因此,中国人的个体竞争受到压抑[2]。

“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把人们伦理生活置于物质生活之上,把伦理原则和人们

?

5

6

?

3收稿日期:2006-10-10

作者单位:1.中国刑警学院警体部,沈阳110034;2.暨南大学体育部,广州510610。

的物质利益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

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实用价值,这种传统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3]。

在传统体育中,竞争与胜负占居次要地位,使得体育最为核心的竞争特征遭到弱化。修身养性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被放在首要地位。同样反映在体育价值观中,如在武术技艺的

传授过程中,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练武必先修德。一方面强调修己,在道德方面塑造自己;另一方面则强调治人,要求能“便于四方”,“见危受命”,在政治上谋进取,即学而优则仕[4]。1.1.2 体育的工具性价值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其主旨精神或其旋

转的轴心,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由于

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具体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

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整体性中,使得人的主体性

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人在社会中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人格出

现,去改造一切。相反,总是被动地接受某种盲目力量的驱使,

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与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与非、善与

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的影响极大[5]。

在中国体育文化中是以和为贵,要求机体的和谐、人与自

然的和谐。“和则健,不和则病”,要求把机体各部分、生命各功

能调整锻炼到最佳的和谐之中,不主张部分各功能脱离整体的独立发展和竞争;更反对因此而干扰、破坏“和”。很少有对抗性的活动。正是这样,体育的竞争价值不突出,因而,过分剧烈

带有损伤性的运动项目自然进入不了人们的视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重文轻武,重德轻技,重群体价值,轻个人需要。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养生学理论和实践在赢得正统文化的认可和支持下,得到了充分发展。中国的养生学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其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颇具科学意义。但是,养生的实践又呈现出极为保守的一面。它虽然强调动静结合,实际上是以静为主,通过调气、调息来达到养心、养神、养身的目的。这种养生形式符合儒家传统文化中“克己”的需求。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上取守势,做到“清心寡欲”,将修身与修德统一起来,但却忽略了积极的肢体运动[4]。

1.1.3 着重体育的现实价值

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际,执着于人间世

道的实用探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理论思辨的轻视也有不可否认的狭隘一面,在造就了有效的人生哲学和先期发达的实用技术的同时,也阻碍了思辨理性的发展和理论科学的进步。而追求稳定不求变化也养成了中国人在稳重的同时不思进取、知足常乐的惰性限制了竞争与冒险,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民族生存发展中蓬蓬勃勃的活力[1]。

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现方式上,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项目为主,如礼射、投壶、棋牌等;而对抗性的、竞争性强的、集体性的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开展较少,也难以流行[2]。许多风靡一时的运动项目,始终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对抗性竞技制度[6]。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的特点[7]。一方面这种形式的体育价值追求限制了中国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古代有影响的中国体育形式,真正流传下来具有世界影响的并不多,特别是在现代体育项目中,很难找到中国体育项目的影子;另一方面,保证了中国体育在保证人们追求健康、安宁的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使不同的体育形式能够源远流长,成为了中国人几千年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

1.1.4 体育的从属地位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倚。以至从“爱人”的角度出发,首先做到“调内调神养心,修心养性”;到“调外非动”、“非利”、“凡人行事,有当于理义,其心必畅然自得;悖于理义,心气必阻丧自失”[8],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理想化色彩。体育毕竟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又是非功

利和超现实的,这一点恰恰与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合拍[5]。中国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色。儒家文化强调文化意境,更多地注重艺术性。八卦、太极、形意中的意境强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意境”表现的一种反映,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映,使中国武术形成了有别异国文化的民族性。正因为如此,外国运动员在没有了解中国文化之前,很难掌握中国武术的精髓,一般情况下只是机械的套路模仿[9]。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视实际操作。1.2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西方体育价值观1.2.1 体育服务于人的价值

作为西方体育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社会,是以个

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宰,人可以改造和征服自然世界,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地得到发展。不管古希腊精神的成因何其深沉,但这种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却在西方社会世代传承,即使是中世纪宗教的淫威也没有使其泯灭,西方人保持了先前富有生气的生活方式,竞技运动始终得到了较好发展。而希腊加上海洋文化的独特影响,使其精神世界,表现出勇于开拓、敢于进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从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2]。

1.2.2 体育中的宗教因素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的作用。西方宗教中主要是基督教,其教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主张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10]。体育活动存在的最根本的在于对人的肯定,而宗教的本质却恰恰就是在要否定“人”而肯定“神”的地位的,否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和尊严来肯定神的地位和尊严。

这样宗教自然也就否定了体育存在的根本前提,因而就谈不上有什么为人格尊严的。但是古希腊宗教特有的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样,古希腊竞技不仅意味着对雄踞奥林匹亚山顶诸神的献祭和取悦,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人在按照高度理想化的自身形象和能力构筑神的形象的同时,又反过来以这些人格化的神为模式来塑造人本身,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理上积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层从个性

?

66?体育与科学 第1期

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体育风尚。

1.2.3 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有形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是扩张的、外化的。通过个人奋斗来取得自我的成功,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西方的观念中,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10]。因而,体现西方体育文化的外向型特征。西方是从个人出发来立论,所以个人与集体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

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人性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也是在这场文化变异中被他们内心的炽热的竞技追求轰轰烈烈地推向近代[2]。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以及体育的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在体育文化中,充分肯定运动员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9]。如西方体育世界的球星文化,将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到了极至。

1.2.4 强调多元的体育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万分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和第三帝国都不过是些松散的集合体。新兴的资产阶级鼓吹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以民主、自由为武器人封建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他们从原罪的理论出发,认为权力对人性有腐蚀作用,反对权力过分集中,主张实行分权和制衡。因此,多党议会制在欧美国家甚为流行[10]。

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充分反映这一特征。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时在人们选择运用这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色。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而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正如前所述,突出个人价值的同时,也重视团队力量和对他人的包容。可以看出,在西方体育占主流的世界体育中,也能看到东方体育文化和运动项目的身影。

2 从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看中国体育发展趋向

2.1 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观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地域坐标

2.1.1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体育发展的需求

现代社会,由于运动不足导致了多种“文明病”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适、病痛甚至死亡。因而,人们求助于体育活动,希望重新寻找回生活的活力。现代社会强烈的竞争压力,使人们的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由此而产生的心力疲惫、焦虑等症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以及离、退休后,人们普遍出现的失落感等。为此,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寻找生活的平衡点。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人们获得了身心愉悦的感受。身心愉悦也是一种需要,它代表参与运动的人们对于体育需要的满足感受。

现代社会竞争使劳动者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的巨大压力。在生存竞争中,高度紧张使得劳动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疾病增加,尤其在心理方面。人们不能从劳动中充分体验快乐,造成心理失衡。休闲体育可以使身心和谐统一。身心和谐统一,其实就是身体活动本身与人的心情愉悦相互协调。休闲活动产生愉悦的心情,而愉悦的心情又反过来巩固身体的健康。在休闲体育运动中,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且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不必肩负成败胜负的责任,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能上都不存在任何压力。人们可以在闲暇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活动的项目、方式、时间,依据自己的意志和想法,自由自主、轻松愉快地从事身体活动或观赏休闲体育活动,从而忘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痛苦,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解放、自由和快乐感。缓解人们的心理疲劳和精神压力,从而维护人的身心健康。

2.1.2 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现实需求

人的价值的突显既是体育的目的,也是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进入20世纪以来,发达社会的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技术性及体制性的转变降低了生产领域中的自发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的不断丰裕,大众生活在基本需要方面的匮乏状况业已明显改变,能否生存的忧虑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转化为怎样生活的问题,经济因素对整个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也是如此。它肯定了个人、群体乃至整个人类在经济领域以外的生存选择空间的扩大,从而彰显出文化领域在当代社会中的自主性,同时伴随着它对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作用的提升[11]。从这个角度分析,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文化领域的需求及文化价值的提升,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12]无论是风靡于西方国家的休闲运动,还是在世界拥有亿万观众的竞技运动,其总是与社会发展的创造的巨大财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积极价值,客观上为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体育不仅成为人们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更是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1.3 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世纪之交的竞技体育已经进入一个体育和体育人有国家、无国界的全球化新时代,体育资源的国际化将继续成为21世纪的潮流,并继续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13]。

民族化、地域化是前工业社会中体育活动的主要特色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各国体育之间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体现出强烈的同一化倾向。不仅世界性和国际、洲际性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而且它们与各国的体育赛事越来越紧密地形成为一个层次分明、层层衔接的整体。与此同时,那些没有被纳入现代国际竞赛体系的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只在较小范围内流行的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正在因被边缘化而迅速衰落[14]。

2.2 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体育的历史定位

2.2.1 社会发展的休闲化趋势

休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自由、快乐、承担社会责任”,是21世纪的人类的休闲价值观念。让我们在休闲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享受休闲去设计生活

?

7

6

?

第1期

的蓝图[15]。

休闲体育主要是以娱乐、健身为主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愉悦、宽松,休闲体育活动没有竞技体育那样专业,运动时间和强度均由自己控制,轻松、随意,这样的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体味休闲体育无穷的乐趣,又能锻炼身体,也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具有丰富、自由度大、随意性强、趣味性高、参与面广等基本特点。人们主动地、愉快地从事某种身体活动,以达到自我实现、满足个人愿望等目的[16]。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休闲也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来两个变化:第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人们也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会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体现出来[17]。

2.2.2 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协调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体育界明确提出了“三个协调发展”的思路,即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与教育、文化等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协调是一个过程,是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是从旧的平衡过渡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竞技体育无限性超前发展,远远地走在全民健身的前面,使其在整个社会体育中处于先导作用。长期以来,领导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广大体育工作者受这种体育环境的影响,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强调以竞技体育为重,忽视了群众体育工作。因此,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全民健身的超前发展都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为此必须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规划的关系,坚决克服目光短浅的短期行为。

协调所要解决的是关系问题。要使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就要对竞技体育子系统和全民健身子系统内部的关系,竞技体育子系统、全民健身子系统与学校体育系统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系统与整个社会体育大系统的关系进行不断的调整,使之能够保持协同。还应以每个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系为约束条件,调整本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各自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整体的运筹和规划[18]。

2.3 人文关怀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

2.3.1 “以人为本”将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个人价值的实现。如果人人都能解放心灵,发展个性,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社会整体也必将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和希望。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创造个性充分发展的环境与条件,让人们多方面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19]。

在世纪转换之时,中国体育应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进步说到底是作为历史行进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认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体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世纪的最高命题,其根本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体育自身的价值,其价值就在于使那些饱受文明重压肢体不能伸展的脑力劳动者们拣回日渐衰落的肉体力度,摆脱了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地限于“工具”的局限性,工具的价值取向弱化,人本价值取向强化。这一趋势已在目前发生着变化中显露端倪[20]。

健康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新世纪的体育事业将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体育价值观念的变革。体育以人为本,是新世纪体育要弘扬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新世纪的体育发展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当代主题,成为人、社会和体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动力。

2.3.2 老龄化社会对体育发展的需求

中国属于老龄化后来居上的国家,据统计1997年我国老龄人口已达到7%,而中国老龄人口到2010年预计达到10. 1%,到2020年预计达到14%。我国老龄人口由7%发展到14%仅用了23年的时间[21]。

“老吾老及人之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老年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健康问题。因此,要重视老年人的体质和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强调全社会必须关注老年人体育。加快老年人体育设施的建设。公共体育场所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3 结论与建议

3.1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是两种不同体育文化的集中体现,要深入探讨体育价值观,有必要通过体育文化视角,探讨体育文化的思想基础、宗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从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与集体在体育文化中的表现等方面挖掘体育价值观的特点。

3.2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存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体育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目标和标准以及实现途径和制约机制等现实操作层面。因而在表现形态上会有所不同,这是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冲突的根源。但中西方体育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融合,因而对中国体育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在认识中西方体育价值观时,既要看到二者冲突的一面,也要探寻相互融合的一面。

3.3 体育价值观也不是孤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价值观将影响我国体育的发展。因此,在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重视人们的主体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正视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以实现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4 现代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和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好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人为本”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个体的关怀的基本理念,在此理念的观照下,中国体育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使新世纪体育理念能够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174,176.

[2] 望蜀,张新.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体育文化的走向[J].体

育与科学,1989,10(3):17~19,13.

[3] 杨国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当前体育观念的影响

[J].体育与科学(南京),1988,9(4):24-26.

[4] 徐维克.中西体育传统价值特征初探[J].体育文化导

刊,2002(4):41-42.(下转第28页)

静止的眼光看待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和发展,其实质是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机械唯物主义。基于文化辐射传播论的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虽然是用动态的眼光分析中西体育之间发展问题,却盲目夸大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其实质是企图把处在农业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当成拯救现代体育的“济世良方”的唯心主义错误。

5.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取向要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趋向保持一致,即促进其现代化,或者说从农业体育文化形态向工业体育文化形态转型。一方面,任何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将取代西方体育的夜郎自大的思维和表现在历史发展的面前都会显得迷惘、渺小和无奈;另一个方面,我们也不能存在过于自卑的“悲观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了大量中华各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要有信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改造成现代竞技体育,将丰富世界人民的体育生活,促进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体育科学,

2004年,24(11):54-61.

[2] 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7-19.

[3] 《大公报》社评.社评:今后的国民体育问题[N].大公报,

1932-08-7.

[4] 《体育周报》社评记.社评:社论体育何分洋土?[N].体

育周报,1932-08-13.

[5] 《申报》社评.全国体育会议宣言[N].申报,1932-08-

22.

[6][7]郁龙余.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30-31,45-48.

[8] 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9] 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3.

[10]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04.

[11]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

[12]方汉文.比较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3]吴格言.文化传播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14]黄瑞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0.

[15]马勇,公婷.中西文化新认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88.

[16]顾乃忠.文化融合论的文化转型论批判———兼评张岱年、

方克立的综合创新文化观[J].哲学研究,2005,(2):102

-104.

[17]顾乃忠.文化流动的规律[J].哲学研究,2003,(5):13-

18.

[18]谭华.70年前的一场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之争[J].体育文

化导刊,2005,(7):62-65.

[19]郭兰,郭红,易剑东.从中西文化比较看中国传统体育的

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3,17(1):18-

20.

[20]洪浩.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

运发展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6,(6):77-80.

(上接第68页)

[5] 熊志冲.心灵的慰藉与人格意识的欢乐[J].体育与科学

(南京),1989,10(5):1-5.

[6] 周西宽,胡小明.体育文化研究与体育观念的更新[J].

体育与科学(南京),1987(1):5-7.

[7] 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京体育大学出

版社,1996:202-210.

[8]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戴震全书》卷六)[M].合肥:

黄山书社,1995:154.

[9] 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

版社,2002.5:63.

[10]冯承柏.西方文化精义[J].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9:4-5.

[11]陈昕.消费文化:鲍德里亚如是说[J].读书,1999(8):

149-15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1.

[13]马铁.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J].天

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9-13.

[14]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4-

360.

[15]杨秀丽,李淼焱,毛惠媛.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与西方休闲

价值观[J].沈阳大学学报,2004(6):67-69.

[16]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26-227.

[17]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J].旅游管理,2002(4):4-

9

[18]李涛.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

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60-62. [19]程耀明.构建和谐社会塑造理性个体[J].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2005(4):17-18.

[20]何远梅,韩会君.论世纪转换中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

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4):6-9.

[21]陆学艺,等.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7:26-28.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 201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体育改革、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体育健康服务水平,最终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特征: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趋势。 ?体育文化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等发展迅速,不断完善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体育旅游发展: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旅游业将向高品质和全域化发展,逐渐涌现多个体育小镇、综合体育公园、休闲旅游场所等体育旅游目的地及高端体育赛事游等体育旅游产品。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关于广东

广州概貌 广州是一线城市,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 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 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是粤港澳大湾 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 纽城市。 广州具有优秀的体育基础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基础。广 州自2010年举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以来,体育产业发展 形势良好,体育服务业和体育制造业加快发展,竞赛表 演业、健身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为主的体育 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扩大。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 摘要: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形成形成了封闭、内敛的中国体育文化。西方文化无疑是一种征服型文化,提倡不断向人体自身挑战,不断挖掘人体潜能,突破人体能力极限,因而形成了以竞争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本文对比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体育文化、演变背景、文化理念、竞技观 一、中西体育文化演变背景对比: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位于亚洲东部大陆,东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相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折旧决定了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中国的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它是由中户个民族、各地区交流、融合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和”与“合”二字是我国体育文化固有的特质的深刻内涵。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因而很少有激烈的运动项目及方式,大体都是身体运动以内部为主,淡化了身体外形的锻炼。其目的是为了健身、养生、益智。中国古代人人为运动要适宜,量不可大也不可小,运动量大了会伤身,反之小了就达不到修身养心的目的了,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这些方面。所以中国体育发展的背景是以整个中国的文化为背景。 西方竞技体育发祥于古希腊,希腊文化对西方近代竞技体育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希腊三面临海,境内多山。大多数地区不宜农耕,但宜海外贸易,因此希腊人养成了自强奋斗、热烈追求、思变好动、善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希腊文化经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逐步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冲上个人奋斗为特色的海洋性文化。西方人更重视身体外在的塑造以及竞争的能力,崇尚“力”与“美”的体现,通常都是把最强健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的体育是一种竞技体育,以异常激烈的竞争为体育的过程,以体育比赛的输赢为目的。因此,西方经济体育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竞争性、功利性的特点。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理念对比: 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是“天人合一”、“崇尚和谐”、“恪守中道”的人文精神,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也是“重文轻武”,重精神轻身体的选择意趣。例如中国传统体育典型项目太极拳,其特色是以柔克刚、动静结合、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静观其变。中国体育文化旨在突出和谐。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体育是金色的,耀眼的不仅仅挂在健儿胸前的金牌,还有一座远未被充分开掘的“金矿”——体育产业。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此次常务会议,从国家层面力挺体育运动产业,这无疑为这一产业的深化改革吹响了号角。 体育产业成为下一个“金矿”已经若隐若现。在业界看来,简政放权,给体育产业不断松绑,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其前景值得期待。 2013年,体育产业领域并不平静,如期而至的改革大潮和社会各界要求改变体育发展现状的倒逼与追问,当然还来自于体育界自身在改革破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困惑与纠结;2014年,体育产业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求新求变所积聚的内在动力,改革大势所释放的利好与激励,当然也还来自于改革所必然触动的自身利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 (一)政策红利释放 2014年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大众健身,并制定了取消审批、优化环境等具体措施。国务院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使得体育产业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其灿烂前景值得期待,体育产业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似乎在一夜之间,体育产业成为产业政策红利的一个释放窗口。 继财政部发布9月初调整体育彩票竞猜规则后,备受关注的体育产业改革政策也相继落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三方面具体提出了改革体育产业的措施。 1、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姚明就曾吐槽,要想办一个简单的街头3人球赛都得经过审批。下放赛事审批权限,将激发民间资本参与举办体育比赛的热情;转播权的出售,也可以带来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些都会带来很大的商业效应。 2、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近期,“大妈广场舞”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抛开其中的种种议论不谈,老年人对健身场地的“争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滞后,也表明体育消费尚有巨大潜力有待开掘。城市里的体育场馆,很多都建立在市中心,供给重要比赛使用,不仅利用率低,也不能满足广大普通民众的健身需要。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 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

未来五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未来五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体育是金色的,耀眼的不仅仅挂在健儿胸前的金牌,还有一座远未被充分开掘的金矿--体育产业。2014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此次常务会议,从国家层面力挺体育运动产业,这无疑为这一产业的深化改革吹响了号角。体育产业成为下一个金矿已经若隐若现。在业界看来,简政放权,给体育产业不断松绑,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其前景值得期待。2013 年,体育产业领域并不平静,如期而至的改革大潮和社会各界要求改变体育发展现状的倒逼与追问,当然还来自于体育界自身在改革破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困惑与纠结;2014 年,体育产业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求新求变所积聚的内在动力,改革大势所释放的利好与激励,当然也还来自于改革所必然触动的自身利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一)政策红利释放2014 年9 月2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大众健身,并制定了取消审批、优化环境等具体措施。国务院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使得体育产业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其灿烂前景值得期待,体育产业黄金时代正式开启。似乎在一夜之间,体育产业成为产业政策红利的一个释放窗口。继财政部发布9 月初调整体育彩票竞猜规则后,备受关注的体育产业改革政策也相继落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三方面具体提出了改革体育产业的措施。1、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姚明就曾吐槽,要想办一个简单的街头3 人球赛都得经过审批。下放赛事审批权限,将激发民间资

浅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比较,探讨了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相互交融和互补是大势所趋,也是促进文化变迁和演进的不竭源泉与动力。 关键词:体育文化价值选择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精神实质思维方式 引言: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作为人的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身体运动及相关文化体系。是人类顺应和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成果。在所有的体育文化模式中,中西方体育文化模式及其要素众多和组合有机,尤其显著地体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结构和组合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探讨价值。由于目前世界体育文化逐渐整合,为了更鲜明地阐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将我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了比较。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 体育的健身价值已经被全世界所认同,但是不同的文化所影响的群体他们对健身作用的认识也不同,在西方国家非常注重体育对于身体各部分器官、机能锻炼的作用,在激烈的活动中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我国受传统体育思想的影响,注重修生养性,形成了一种对于体育活动健身价值的漠视态度。在健康需要的时候,往往不能转变到体育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观念上来,将其健身的作用突出表现出来。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这些因素构成了文化的有机体,决定了自我文化的发展类型和主导潮流。无论哪一种体育文化都应该从社会文化的高度来指导社会实践,当前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关系到今后体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高度重 视。体育竞技意识、体育审美情趣、体育进取精神,这些体育价值观念对于一个人社会心理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文化的发展要在继承自我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借鉴和学习其他文化中优秀和先进的体育文化,把我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来,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价值选择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融会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化、教育思想中并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中同古代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健身文化,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西方人注重冒险创新、放荡不羁。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决定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明显,也决定了两种体育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并深入到哲学思想与价值观的核心层面。西方体育文化的竞争观念已成为现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蕴涵的“天人合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必然要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交融、贯通,共同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韬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西方人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剖层究;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重抽象思辨。 直观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特质,他否定现实世界和个体生命的两极矛盾、冲突、对抗和竞争,强调人的身体于天地自然的和谐,人自身内外身心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注重改虚守静,摈除欲念,回归到优化了的心灵世界,即在心灵中内视“气”

关于《中国体育产业前景发展报告》的心得体会

听《我国体育产业前景展望报告》心得体会 悠悠 2012年12月24日下午,我院有幸请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博士,为我们进行关于《我国体育产业前景发展》的讲座,鲍明晓博士儒雅的外表、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温和亲切的嗓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映像。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丰硕的学术盛宴。 首先,鲍博士为我们剖析了,体育产业发展与政治、经济增长、文化传播的关系,并对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体育观的差异,他更细致的为我们分析我国体育专业就业难现象产生的根源,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大致走向是教师、教练、警察等,很局限,其根源是我国体育产业的欠发达。 目前,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各界人士人士认识不同,总的观点有两种: 悲观:我国经济下行,体育产业也会受其影响,不可能有好的前景; 乐观:体育产业会成为我国经济炒预期增长行业。 鲍明晓观点是赞同乐观观点,在未来的中国经济中,如果还有哪个行业会超预期增长的,那就只有体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得到大力发展,有的行业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是最大的,鉴于此,这个行业是最具有发展空间的,所以,我也赞同乐观的观点,我相信,在未来的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将有所作为。我们从以下五点来剖析: 一、中国经济转型释放的推力 中国经济转型,扩大国内需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改善民生、增加收入、服务业发、健康消费增加等,这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经济的转型必将有力的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动力 举国体制下的争光体育,以拿金牌为目标,主抓小、快、灵的女子项目,有影响力的大项和职业体育发展缓慢,竞技、表演项目难发展,这样的局面带来的是社会群众不满。四年一届的奥运盛会,中国健将能崭露头角,但这带给广大群众的安慰都是暂时的,百姓希望从四年一次的喜悦中转变为每天都快乐即“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体育,是以构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满足大众观赏性体育需求和参与性体育需要: 1、满足观赏需要:竞技体育结构调整,有影响力的基础大项和出明星的职业体育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群众体育脱离项目很难发展,必须找到切合实际的、可行的体育项目,另外,没有世界级明星,对青少年就没有引领的力量,这是近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毛病,像姚明、李娜、刘翔这样世界级的明星极少,虽然有那么多的世界冠军,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很少。这里,鲍明晓博士还例举了,申奥期间,邓亚萍还在外国留学,他们一起去了,在给奥委行政官介绍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时,他们竟然不知道,这反映出我国体育明星的影响力不够,祖国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在乎明星的效应,所以这是我们必须加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在源流上的差异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的连续性,现存社会是历史上社会的延续.现存的文化也是历史上文化的发展,人类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文明都是在原有文明基础上发 展而来的。体育的发展也是如此.也必然具有长期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它是体育文化的源头,体育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历史传统的影响。以美国为例,美国社会没有封建社会的历史,没有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及其所形成的传统习惯。相反,它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组成。由于交通较为发达,异族入侵和民族迁徙频繁,在其近二百多年的发展中,外受西方近代民主的熏陶,内受移民民族精神的影响,呈现出富于变动性和扩张性的多元文化杂交特征。所以,在其不太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较好的民族传统,这或许是它之所以形成今天这种价值观、民族精神和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我国社会存在着长达数千年的高度封建专制统治,这种传统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在这种高度专制的社会结构中,君主决定一切,拥有统治天下的无限权利,臣民在君主面前只能绝对服从,而没有任何个人的民主权利。在这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长期压制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与这一社会相适应的奴性文化,使得人们的创造活力、进取精神,严重受到了束缚。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缺少民主制的历史,却有太多专制的影响,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始终围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转动,形成了重整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这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德、礼”等伦理道德标准为前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民主传统产生出来的是个性、权利和自由这些特质的话,那么,专制文化遗留给今天的则是完全相反的东西,那就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服从。我们今天的体育中表现出来的集体精神、讲究整体和秩序,无不折射出历史留给我们的权威和服从的传统观念,其中的整体主义尤其压抑人们个性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的体育为什么常常凸现这些东西的历史原因。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体育文化有着极其鲜明的历史阶段性.,中西方文化各个不同的阶段表现出的特性也形象的显示了两者的差异。源于爱琴海的古罗马、古希腊的海域文化其背景是众城邦小国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形成丁当时人们重视体力、技巧等在战争中实用的身体条件的观念。在中国,由于中原地域平坦广阔,江南鱼米丰富,十分适宜农业发展,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也形成了华夏民族“和”的思想内核。虽然边境有少数民族的侵袭,但中原大地大多处于和平状态。人们缺乏竞争环境,重文轻武。所以形成了以和谐养生为特色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随着美国的崛起。尤其是他们在“西部拓荒”时期形成的拓荒精神、自我价值观使西方体育文化的以极大的完善和空前的发展。中国在建国以后经过曲折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学习中前进。又重新用“扬弃”的态度复兴了中华古代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三.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 众所周知,人类的文化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单就作为世界文化主体的东西方文化而言,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了解中西方地理环境的特征,对于理解中西体育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三面与邻国接壤,一面临海。四周是高山、沙漠和无法自由通行的巨大海洋,可以说是一个近似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造成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极不便利。与西方早期文明的发展环境相比,既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在古代更多地体现出幸运的一面。从其封闭的内部看,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环境,这就促使人们只能向内陆和腹地寻求发展的空间,无需与自然做太艰苦的抗争,便可获得自足的生活,人们也希望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于是,农耕便成了人们主要的生产方式。长期以农业生产为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陈林祥,罗普磷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步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体育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我国政府对体育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体育产业将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体育产业;现状;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An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and Expect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ports Industry CHEN Lin-xiang,LUO Pu-Lin (Wuhlan Physical Education In stitute,430079) Ad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 y in Chin aduring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 na has gone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historical phases and has come in o the right d evelopment track gradually, Within the

period of the rapid growth,people's income su bstantially increase,creat a big market demand for sport industry,the go ve rnment of china also gives many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sport industry.in orde r to its development,Sports industry, a new and expanding industry in China,will gradually become a new increasing point in national economy of china amd will has broad developmenf pro spe cts. Key words:Sports industry;present situation;market demand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育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地把体育列为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1996年,中国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指出:“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此,国家体育总局也制定了《1995年至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使中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的体育也正在由原有的事业福利型向产业公益型转变,体育产业作为中国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体育当做社会主义的一项福利事业来认识,体育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对于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即:体育的产业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体育的产业性质得以重新认识,“体育产业”一词也就随着人们对体育的产业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应运而生。从产业划分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原本是以体育服务为主要劳务产品的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围。但是,从世界各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很难对各产业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2009年第4期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4 2009 (总第111期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Serial No.111 教育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许佳佳1,成东2 (1.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中西方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等差异使得不同的社会群落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研究价值观在不同民族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文化的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价值观;哲学基础;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68(200904-0060-04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自1958年美国学者Eugene Burdick和William Lederer合编的《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和次年同样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学者Edward Hal 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分别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各大领域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民族交际学家及社会语言学家,乃至哲学家都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对跨文化交际逐步开展研究,使跨文化交际学成为一门综合多领域的人文科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各国文化及其交际习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的反映,同时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的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或是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而引起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熟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对于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涵义

东西方体育文化与健康观的对比研究

东西方体育文化与健康观的对比研究 内容摘要

中文摘要: 东方的体育文化及健康观和西方的体育文化及健康观是有明显文化区别的,东方体育文化及健康观偏向于持续长久的养生健体,西方体育文化及健康观偏 向于剧烈短期的竞技冒险,东西方体育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在如今的全 球化下,两种体育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吸取精华,共同发展,共同 提高。 关键词:文化差异养生健体竞技冒险 English Abstract: Oriental sport cultur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health perspectives and there is a clear cultural district, Oriental sport culture and proverbs tend to last for a long time health fitness, the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the proverbs tend to severe short-term competitive adventure, eastern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has its own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oday's globalization, the two sports cultures blend each other, promote each other, absorbs the essence of each other, common development and common improve. Keyword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health fitness sports adventure 东西方体育文化与健康观的对比研究 一、前言

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迁移与融合 (广东省湛江教育学院黄科) 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从文化学文化史的角度去认识考察体育,拓宽了体育理论研究的视野。体育作为文明的先导,作为人类发展自身的一种工具,它以自身活动为基本特征,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身心共健”的双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功能在日益扩大,人类在超越自然、超越社会、超越自身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反作用于人类成为人类有效的生存方式,成为人类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衡量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显著标志,成为展现人类主体意识的一种手段。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西方还是东方,体育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明生活;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更完善了精神文明,它是科学的求实精神与浪漫的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与体育文化 “文化”是古代汉语中较古老的词汇。对于“文化”概念的解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化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是认知尺度,人的形式的一种表达方式。拉丁文的原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筹。18世纪以后,其含义逐步演变为个人素质,整个社会的知识,思想方面的素养,艺术、学术作品的汇集,以及引伸为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全部生活内容。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文化的涵义在西方历史就有1印余种。我们比较同意这样一种定义,即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整体,它是一个有机系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和自然与社会统一的特殊表现,是人对人类创造力和才能发挥程度的鉴定。体育文化作为这一大圆圈中的子圆圈,是人类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种种尝试,包括运动方式、健身教育、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等。未来体育会以大文化为灵魂、以高科技为筋骨、以国际性为面貌,在碰撞与融合中将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 1.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方由于地域环境、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中国哲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将天人相对、天人有别。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之道(温、良、俭、让);西方人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敢、强、险、异)。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视知行分析、细剖层究。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重抽象思辩。由于以上原因,产生西方文化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中国封闭的农业基础、自给自足、缺少更高文化竞争等方面产生了崇尚经验、注重伦理、看重礼仪教化、稳健为特征的农耕文化,也孕育出了“养生体育文化”。 2.中西体育价值观的差异 (l)中西方在体育于人的价值上有着不同的强调和侧重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三

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全民健身热度的不断升温为中国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容量,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支的体育用品业也藉此实现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基地,体育用品行业也逐步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期。 据统计,2010年,全国体育用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为32.98万人,实现销售收入830.42亿元,在宏观环境好转、居民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复苏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刺激下,行业年增长达28.54%。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全球体育用品业正朝着大众体育用品、新型体育运动用品及高科技体育用品等方向发展,且各国体育用品均表现不俗,在国民经济中均处于较高地位。在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正朝着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体育用品、老年人体育用品、时尚体育用品等都将是未来最具投资前景的领域,且随着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升级,体育用品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 目前,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著名体育用品品牌正加紧从北京、上海向二、三线城市扩张;而中国本土的成功品牌如李宁、安踏、特步、康威、德尔惠、361 度、金莱克、鸿星尔克等,则在巩固二线、三线城市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努力扩大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可以预期的是,未来的二三级市场渠道争夺战将更加惨烈,价格战亦将愈演愈烈,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将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行业将进入转型调整阶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体育用品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传统实体终端销售模式体育用品零售渠道已经进入多元化渠道模式阶段,大型体育用品商城、体育用品大卖场开始出现。但随着零售实体终端不断增加与市场竞争激烈加剧,体育用品实体终端店因店铺租赁成本上升、库存压力较大等挑战而利润空间下降;网络销售模式得以快速发展,网购商城不断涌现,体育用品网购已渐成趋势。 随着体育用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体育用品企业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渠道扩张日益加速,国内优秀的体育用品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体育用品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体育用品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体育用品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体育用品行业的背景以及所处阶段;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体育用品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体育用品行业的主要产品;体育用品行业的进出口市场;国内外体育用品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体育用品行业的销售模式及品牌建设;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体育用品行业未来的投资机会与价值;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及其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及其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剖析两种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面,并加以探讨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化体育文化xx传统体育西方 前言 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文化具有非遗传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阶段性。文化有三个层次构成,及外层的物质层次,核心部的心理层次,中间的心和物相结合的层次(体质的层次)。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解、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它包括四层含义: 第一,体育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第二,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第三,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第四,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等。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体育文化的不断交流与传播,我们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着互补。两者虽然形成的体系、内涵不同,但都是人类的财富。 1xx体育文化 中国体育文化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而发展的。中国体育文化经历了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三个阶段。中国原始体育文化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在生产极其低下的社会情况下为了生存,人们学会了攀登、爬越、泅水等生产和生活技能并将其直接服务于社会形成了“体育”的雏形。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医学知识的积累,养生思想的出现,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古代体育在原始萌芽状态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从而脱离了生产劳动,与军事教育、祭祀、礼仪相结合,逐渐演变

体育文化差异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课程论文《中西价值观漫谈与应用》 教师:王一安 姓名:江小伟 班级:14047513 学号:14041323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类

中西文化差异之体育文化 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特质的差异比较,更能准确把握两者的根本差异,同时,也能对中西方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特征 西方体育文化是欧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流行的西方文化起源有三:一是古希腊的理性逻辑与之对应的自由、民主、科学之传统;二是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法治传统;三是希伯来人的宗教信仰以及基督宗教信仰,三者混而为一形成了世界文明的一支—西方文明。与此对应的西方体育文化核心特质是竞争,同时,体现出规则明确、竞争公平、尺度客观、评价准确,诱人勤奋进取的文化特征。它是以工业生产、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一种体育文化。到了近代,由于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主义的侵略,这种体育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东方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一般意义上的东方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传统文化的概称。它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如重和谐轻竞争,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等,但印度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区别是其宗教性。正如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的:“印度的文化中俱无甚可说,唯一独盛的是宗教之一物,而哲学文学科学艺术附属之”。印度属于印度教文化圈,80%以上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又是以自我为本、以内心宁静为体的宗教,讲求个人内在精神追求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宗教理念深深贯穿于人们心灵与行动之中,传统与保守特质尤为明显。 中国传统则早在人类文明的“元典时代”就已构筑了一个以人为中心,融自然(道家)、人文(儒家)和科学(墨家)为一体的文化模式,而自然、人文和科学三重文化价值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文化奔腾向前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3]隋唐佛教的渗入与发展,到了宋元明时期形成了儒、道、释三教合流和以天理心性伦理观为特点,以儒学为正统的文化元典,因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素是统一、中和、中庸,重在养身的内向性、兼容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三、东西方文化特质的差异 (一)求真与务实 如果把“求真”视作“学以致知”,而将“务实”视作“学以致用”,那么相对而言,西方人求真,东方人务实。西方轴心时代形成的哲学文化偏重于“知性”思维和“求真”的取向,在体育文化上主要崇尚的是竞争、自由、公正、规则、外

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析

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析 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伴随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寻更高精神层次的获得与享受,更多注重与追求的不在是面包而是玫瑰即不是生存而是质量和品味。生活方式的更新和多样化促使人们寻找更健康更舒适更完美的休闲娱乐方式,而隶属于此范畴的体育无疑前所未有被社会所关注,为体育多种功能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这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体育文化,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简单比较,从文化的角度浅谈中西方体育的发展不同及存在的社会问题。 一、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概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体育文化的概念,体育文化这个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体育理论、体育概论给体育运动所做的定义。它的含义包含:①把体育运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 ②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 ③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④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等等。 二、体育文化的特性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前景

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前景 2004 国家体育总局李敦厚 -------------------------------------------------------------------------------- 一 体育能否成为一种产业,如何从理论上来鉴定体育产业,在前几年还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好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关系,现在仍然有不同的见解。但现在人们不再去争论这些问题,因为大家在发展产业这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已经被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在文件上予以确认了。朱总理也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关于体育消费的问题。当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一场似曾见过的争论。教育界也在争论这个问题,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中进行的。争论的焦点与体育有点类似,相信大家都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种说法是:教育是一种产业,教育可以搞产业,而且教育是大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永不衰落的产业,是非常广阔的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而另一种说法是:教育不是产业,不能搞产业化,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高尚事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以金钱为重心。我想,这个问题的争论结果应该与我们体育产业争论的结论是差不多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体育产业走在前面了,大家可能看到这一点了,我想无论是文化还是教育,势必都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因为改革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不论是文化、体育,还是教育,政府不可能统包、全揽。而且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这个市场化肯定会进入教育领域。从今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经费来看,增加幅度有26%多,这个幅度还是较大的。但是和教育的需求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认为教育势必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路,教育从市场得到的经费份额会越来越大。 下面分三个题目向大家介绍一下。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二是体育发展的一些问题;三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思考。 二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其他产业相比较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1995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1995-2010年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纲要规定的具体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上形成以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现在正处于世纪之交,我认为纲要所规定的近期目标已基本上实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本体市场为主体的体育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 第二,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扩展,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