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

第一章 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中国高血压、

、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一、中国高血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生活行为的改变,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迅速上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3年死因构成比中,慢性病所以其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60%。慢性病医疗费用飞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慢性病总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31.62%。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长了31%;糖尿病患病率为2.6%,大城市患病率达到6.4%,较1996年增长了39%。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城市化和不合理膳食、体力活动缺乏所导致的超重和肥胖人口骤增。2002年我国居民超重和飞盘率分别为22.8%和7.1%,与1992年相比,超重上升39%、肥胖上升97%。大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已经高达8.1%。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居民参加锻炼的比例在青年和中年组仅为17%和16%,远远低于老年组53%的比例。

行现状

二、深圳市高血压

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糖尿病的流

深圳市高血压、

深圳市1997年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10.09%,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23%。

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水平:15岁以上人群超重和肥胖率为21.80%,吸烟率为15.9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仅26.94%,而且以5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36.63%,30~49岁年龄组较低,在20%左右。

按照全国高血压、糖尿病和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趋势估计,目前我市的高血压、糖尿病流行情况与1997年相比将愈加严重。

、糖尿病的危害

高血压、

三、高血压

高血压通过血管病变,可导致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如脑卒中、心梗和肾功能衰竭等。在我国,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60%以上的脑卒中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可以导致患者偏瘫、感觉障碍、失明、失语等。

糖尿病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导致各系统器官,如眼、血管、神经、肾脏、心脏等慢性进行性损害,引起失明、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四肢感觉异常、麻木无力、下肢溃烂、排便异常、男性病人可生阳痿。在美国,糖尿病患者心脏病、肾病、失明和坏疽的发生率分别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17、25和20倍。国内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和微早蛋白尿分别为非糖尿病对照组的2.6、3.9、4.6和5.0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也高达16.6%。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

高血压、

四、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针对慢生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卫生部门与其它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开展一、二、三级预防工作。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和疾病预防措施,针对大众进行干预,社会和经济收益巨大。

国内外慢性病综合防治经验显示: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社区开展危险因素干预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手段。研究报道,80%的冠心病和90%的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控制吸烟、健康膳食、维持健康体重和适宜锻炼预防的。

、糖尿病防治策略

五、深圳市的高血压

深圳市的高血压、

1.列入了“十一·五”疾病防治规划,并成为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2.开展了以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1)1997年,完成了高血压、糖尿病、口腔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1998年,开展慢病社区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深圳市试点社区慢病综合防治暂行规定》从组织分工、管理程序及要求等方面规范了社区慢病管理工作。

(3)2000年,编印了《深圳市慢病社区综合防治指南》,指导开展全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区综合防治示范市”。

(5)2003年,在《深圳市慢病社区综合防治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制定《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在全市社区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管理工作。

(6)2005年,成为“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探索项目”六个试点城市之一,开展“深圳市社区/区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项目”试点工作。

3.市、区各级政府加大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的卫生资源投入。

4.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力度,结合“全国高血压日”和“世界糖尿病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我市将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的综合防治纳入项目管理,希望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的数量和质量,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致残、致死率;并做好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的综合防治工作,从根本上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

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深圳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做出有益的探索,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有效深入的开展积累一定的经验。

第二章 项目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项目目标

(一)目的

1.建立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慢性病防治机构、综合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2.建立健全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队伍,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慢性病防治机构、综合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预防、诊疗服务。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促进早诊早治,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二)目标

1.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社区人群中普及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控制行为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2.识别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3.利用各种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提高早诊、早治等。

4.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水平,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5.提高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规范社区防治行为。

6.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完善慢性病防治机构管理与评价,综合医院协助确诊、制定个何不治疗方案、提供专科技术支持,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随访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机制。

二、实施原则

(一)政府行为的原则

1.将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与疾病控制规划,并作为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2.落实专项经费: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参加本项目的准备和实施,承担并落实项目经费。

3.配备专业人员:项目实施期间,各级专业防治机构应按照项目要求配备专业人员,并保证项目专业人员在完成规定的防治任务后,其待遇不低于同类的疾病控制专业人员。

(二)全人群管理原则

本项目要求覆盖全市所有社区人群,以常住人口为主,同时兼顾暂住和流动人口。

(三)全程管理的原则

1.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生必须对就诊的可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确诊和登记,确诊病人登记造册,进行追踪管理和治疗。接诊医疗单位不具备确诊和治疗务件的,必须转诊到具备心血管内科和糖尿病专科能力的医疗单位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由专科医生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医疗费用由病人自费以及医疗保险系统支付。

3.病人的管理:社区慢病医生对确诊病人进行随访监督,及时掌握病情,确保治疗效果。

(四)督导和干预的原则

社康服务中心对登记造册的患者明确专人追踪管理,督促落实治疗措施。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责任医院对社区慢病管理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并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各级慢病防治机构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监督和干预。

(五)项目效果的综合评估原则

在项目实施期间,对项目实施进行过程评估,完善项目实施细则。项目实施期满后,进行综合效果评估,并提出下一期项目的计划。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提供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巩固控制效果,逐步达到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标。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成立市、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市、区慢性病防治机构是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的责任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单位职责

:领导、组织和协调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制(一)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

定有效的政策,积极动员多部门的合作,落实相关资源的保障措施。将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内容,审定和发布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

1.市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制定全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规划,对社区项目进行宏观调控与全面管理。

(2)负责对各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考核评估。

(3)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市政府汇报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2.各区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本区的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区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对辖区内各社区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考评。

(3)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区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1.承担全市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2.负责本项目的设计、计划和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3.负责起草和制定项目建议书、技术政策、项目预算和工作手册等有关文件。

4.负责对名区慢性病防治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管理。

5.负责组织协调各区开展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负责全市该项目实施的各级医疗单位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7.督促各区慢病防治机构做好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的上报及项目工作总结,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全市项目的管理情况,并作出科学评估,为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8.组织对全市各区项目执行单位的年度考核工作。

(三)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

1.负责本区的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区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辖区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指派专人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

3.组织专家解决本辖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4.负责全区项目实施的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5.督促辖区各项目执行单位做好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的上报及项目工作总结,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全区项目实施的管理情况,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出科学评估,向市慢性病防治机构和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组织对辖区内项目执行单位年度考核。

7.完成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下达的其它工作。

龙岗、

、龙岗

、光明各街道预防保健所

宝安、

(四)宝安

1.负责辖区内个医院、社区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指派专人对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工作进行季度督导和年度考核,按照项目要求,逐步落实。

2.督促辖区内各医院及社区做好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的上报及项目工作总结,向区慢性病防治机构报告。

3.负责辖区内医院及社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4.接受市、区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督导和考核。

5.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制定相关的整改、干预措施。

(五)各级责任医院

1.成立以分管院领导为责任人的项目执行小组,为管辖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项目实施所需人、财、物的支持和保证。

2.加强综合医院机会性筛查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职能,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的确诊工作,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并将已确诊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诊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随访管理。

4.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5.定期对社区进行督导和考核,并接受市、区慢病防治机构的业务督导和考核。

(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具体负责高血压、糖尿病项目实施的综合管理工作。

1.完成社区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建档、追踪随访和评估工作。

2.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社区人群周期性体检工作。

3.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双向转诊,做好登记和追踪工作。

4.执行首诊测量血压、血糖制度。

5.认真组织开展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以及全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6.做好本社区项目实施的各类报表填写上报工作,定期向辖区慢性病防治机构报告。

7.完成各类专业人员的受训任务。

8.自觉接受市、区慢病防治机构的督导检查和考核。

(七)健康教育部门

1.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理论、技能培训及技术指导。

2.探索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开发、制作各类健康教育材料。

3.组织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4.为社区人群提供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第四章 项目人员配备

一、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项目执行组

主任1人

副主任1人

项目督导员5人(含专职3人)项目资料统计员1人

二、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项目执行组

主任1人

督导员4人(含专职2人)统计员1人

三、各街道预防保健所项目执行组

主任1人

督导员2人(含专职1人)统计员1人

四、各医疗单位及所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医院项目负责人(分管领导)1人

医院项目督导员(社康科或防保科)2人

医院项目资料统计员1人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责任人(社康主任)1人

社区慢病医生(或全科医生)2人

社区慢病管理督导员2人

第五章 患者的发现、登记和建档

一、目的

发现病人的目的是掌握并治疗、管理本社区人群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登记的目的是掌握本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人数,了解本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流行趋势,从而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管理,为高血压、糖尿病监测系统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登记和随访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高血压、糖尿病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及评价,为修订控制对策提供必要的资料。

二、发现方式

1.机会性筛查:社区医生在各种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患者。空腹血糖≥5.6mmol/L(100mg/dl),应建议其进行OGTT检测。

2.高危人群筛查:根据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的条件和特点,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血压、血糖筛查。

3.健康档案: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基线调查或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是的血压、血糖检测结果发现患者。

4.健康体检: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单位组织健康检查,发现患者。

5.主动检测:通过健康教育,促使人群主动检测血压、血糖,发现患者。

6.收集社区内已确诊患者的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已被其它医疗机构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三、筛查对象

1.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包括:

超重及肥胖、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嗜盐、过量饮酒等。

2.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空腹血糖损害、IGT、超重及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分娩过巨大儿(体重≥4kg)或有过妊娠糖尿病病史者。

3.社区每年应有计划的组织辖区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应包括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并对筛选出的可疑病人和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和追踪随访。

四、确诊

高血压、糖尿病的确诊需由心血管内科和内分泌专科医生进行。如果社区没有确诊条件,应当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

五、登记对象和内容

1.登记对象: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登记内容:

对于首次确诊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首诊医生应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和住址)患病信息(血压、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等)以及是否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等。

六、建档

确诊高血压、糖尿病,并接受社区管理的患者,应及时建档。首次档案记录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一)病史:

1.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2.现病史:起病时间、主要症状、血压、血糖水平、并发疾病、治疗用药、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鉴别诊断等。

3.既往史:有无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等。

4.家族史及个人史:家族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和肾脏病家族史;个人史注意询问患者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

2.心血管系统检查:测量血压、脉搏并注意心脏大小、有无杂音、心衰及外周动脉情况,

3.肺部检查:注意有无肺部干湿性啰音。

4.腹部检查:注意有无腹部血管杂音、肿块及肝脏增大。

5.糖尿病人应检查足部:包括皮肤温度、完整性;足部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有无足部感染、趾甲变形等。

6.神经系统检查:有无神经系统损害。

(三)辅助检查:心电图、眼底、血糖、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等。

(四)诊断及治疗计划: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和随访管理计划。

(五)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制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5A”方法进行。

):首先评价患者的生活方式,了解其行为、知识和态度状况,确定评价((Access:

1.评价

患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评价内容:

(1)病情:血压、血糖、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等情况。

(2)个体行为状况:

①饮食情况:膳食热量及其来源比例,食物多样、脂肪、蔬菜水果、酒精等摄入量。

②体力活动:运动形式、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③体重控制情况:BMI、腰围及采取控制体重的方法。

④吸烟情况:吸烟量、烟的种类、吸烟习惯以及对戒烟的态度。

⑤精神因素:精神压力及紧张性职业的状况。

(3)其他相关疾病及症状:患有其它疾病,如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等。

(4)支持环境的状况:家庭、社区、其他社会环境等。

):根据患者行为危险因素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非药物治疗建议。

建议((Advice:

2.建议

建议内容:参照高血压、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章节中,有关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

(1)合理膳食:特别要强调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脂肪的摄入比例以及食盐的摄入。

(2)适量运动:根据患者自身状况(病情和肥胖程度),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建

(3)控制体重:饮食与运动相结合,根据超重和肥胖的情况,制定减重计划,制定每日摄入热量和运动消耗热量。每年减重目标为体重的5~10%,难以减肥的患者,至少要保持体重不增加。

(4)自我监测:监测血压、血糖和体重。

(5)戒烟:建议患者戒烟,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6)保持心理平衡:缓解工作、生活和疾病带来的精神压力,鼓励参加各类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

):帮助患者了解其存在的行为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及3.患者的认同

患者的认同((Agree:

其并发症的关系,获得患者对于非药物治疗措施的认同,提高主动参与程度。

与患者共同制定切实可行、个体化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提供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可行性。

):创造社区支持性环境并为患者提供保健指导。

支持((Assist:

4.支持

内容:

(1)了解患者达到目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知识、态度、信念的问题,还是技能问题,或者是行为改变存在障碍等。

(2)了解患者克服困难曾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如何,是否必须坚持,需要做哪些改进等。

(3)为患者制定书面的性为你干预计划,方便患者及时查阅,对照实施。计划应与患者共同制定,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尊重患者的选择。

(4)为患者提供咨询、指导,传授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动员患者家人积极参与,提供社区支持性环境。

):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包括随访计划、干预计划和评估计划。

计划((Arrange:

5.计划

内容:

(1)随访的时间。

(2)了解患者在干预期间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等措施的执行情况。

(3)了解患者利用社区资源的情况。

(4)随时调整和改进个体干预方案。

七、登记单位

凡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的社区,对新发现的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登记,建立登记册。社区每季度填写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管理情况统计向辖区慢病防治机构上报,由区级慢病防治机构负责向市慢病防治机构上报。

第六章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一、高血压的诊断

(一)高血压患者的检出和分类

1.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如有2次血压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高血压。

2.高血压的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多为病因不明确,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5%。

(2)继发性高血压:可以找到明确的引起血压升高的病因,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

(二)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正常血压正常高值

<120

120~139

<80

80~89

高血压≥140 或≥90

1级高血压(轻度)2级高血压(中度)3级高血压(重度)140~159

160~179

≥180

90~99

100~109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

※注:1.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

2.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

3.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已低于

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见附件1.

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必须首先进行临床评估,按照危险分层决定治疗方案是高血压治疗的最新观点和核心思想。高血压的临床评估就是要为确定高血压的病因、潜在危险的大小及适宜的治疗措施等采集资料并做出决定。

(一)临床评估资料采集

尽可能详尽、全面的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资料。病史包括一般情况、家族史、个人史、生活方式、用药史、心理因素;体格检查包括:上臂(双臂)血压、肥胖、心肺、眼底、外周血管、腹部、神经系统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生化检查(电解质、血脂、肝功能)、心电图、B超等。

(二)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有以下几种情况者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1.发病年龄小于30岁。

2.高血压程度严重(在3级或以上)。

3.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

4.夜尿增多,尿中平泡沫增多或有肾脏疾病史。

5.阵发性血压高,发作时伴头疼、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

6.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腹主动脉和其他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

7.降压效果差,血压不易控制。

(三)明确患者血压水平的分级:参见前表“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四)明确有无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1.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2.吸烟。

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5.72mmol/L(22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mmol/L(14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40mg/dl)。

4.腹型肥胖或肥胖:腹型肥胖:腰围(WC)男性≥85cm,女性≥80cm;肥胖:BMI ≥28kg/m2。

5.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6.高敏C反应蛋白大于等于3mg/L或C反应蛋白≥10mg/L。

(五)明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

1.左心室肥厚。

2.动脉壁增厚:颈动脉超声TMT≥0.9mm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3.血清肌酐浓度轻度升高:男性115~133μmol/L(1.3~1.5mg/dl),女性107~124μmol/L(1.2~1.4mg/dl)。

4.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30~300mg/24h ,白蛋白/肌酐比:男性≥22mg/g (2.5mg/mmol ),女性≥31mg/g (3.5mg/mmol )。

(六)是否存在并存的临床情况(ACC )

1.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 3.糖尿病

4.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浓度男性>133μmol/L (1.5mg/dl ),女性>124μmol/L (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

5.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6.外周血管疾病

(七)确定危险分层及相应的处理原则

1.按照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的合并作用将危险量化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四档。每一档既反映疾病的绝对危险,各档内又因患者的危险因素的数量与严重性还有程度的不同。

*CVD :心血管

2.处理原则:所有患者都应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危、极高危以及2级高血压、中危: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1级高血压、中危:先观察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3~6月,无效开始药物治疗; ·1级高血压、低危:先观察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6~12月,无效开始药物治疗。

三、高血压的治疗

血 压(mmHg )

其他CVD 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高血压SBP140-159 或DBP90-99

2级高血压SBP160-179 或DBP100-109

3级高血压 SBP ≥180 或DBP ≥110

I 无其他CVD 危险因素 低 危 中 危 高 危 II 1~2个CVD 危险因素 中 危 中 危 极高危 III ≥3个CVD 危险因素或靶

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高 危 高 危 极高危 IV 并存的临床情况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一)高血压治疗总体原则

(1)无论低危、中危还是高危患者,都应立即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

(2)根据危险程度决定治疗措施。

(3)定期随访: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对其行为的变化进行监测和督促,可加强干预的效果。

(4)终身治疗。

(二)高血压治疗的总体目标

(1)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2)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

(3)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4)减少靶器官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5)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血压控制效果评估

每年度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评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优良、尚可、不良三个等级。

优良: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

尚可:全年有二分之一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

不良:全年有二分之一或以下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

四、非药物治疗措施

非药物治疗是所有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通过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进而使血压水平下降。轻症的高血压患者仅通过非药物治疗就有可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对于重症的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可能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用量,减少治疗费用。

1.合理膳食:

(1)限盐:食盐摄入应逐步减至每日平均摄盐量在6克以下。这里所指的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它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日摄入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4两。

(4)增加膳食钙的摄入:常见的高钙食物有鲜奶、豆类及其制品。多吃新鲜深绿色蔬菜、海带、木耳等。

(5)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选择血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注意事项:

·应结合患者膳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膳食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改变膳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鼓励患者逐步改善,不可急于求成,应以患者能够适应为度。

2.控制体重

肥胖程度可用体重指数(BMI)衡量,BMI=体重(kg)/身高2(m)。BMI在18.5~23.9kg/㎡为正常体重,24~27.9kg/㎡为超重,≥28kg/㎡为肥胖。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减重。

减重目标:BMI<24kg/㎡:腰围:男性<85cm(2尺6寸),女性<80cm(2尺4寸)。

(1) 措施:

1)控制和减少膳食脂肪和总热量的摄入。

2)增加体力活动量,增加热量的消耗。

3)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

(2)注意事项:

1)BMI介于24~27.9 kg/㎡者以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为主;BMI≥28kg/㎡者若非药物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减肥药物辅助治疗。

2)减重速度因人而异,以每周0.5-1kg为宜。

3)初频减重不要超过原体重的15%。

4)不要采用通过极度饥饿达到迅速减重的方法。

3.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1)措施

1)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可选择散步、

快步、慢跑、骑车、爬山、太极拳、游泳、健身操、跳舞等,不宜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

2)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如果持续运动有困难,可分多次进行,每次运动10~15分钟,1日内累计达到30分钟亦可。

3)锻炼强度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限。可参考运动时适宜心率=170-年龄。

(2)注意事项:

1)对于年龄较大者,血压较高或有其它合并症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2)急性期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暂时不要进行体育锻炼。 3)应鼓励患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戒烟:

1)吸烟是个很顽固的不良习惯、不易戒断,且戒断后易复吸,因此应不断地对患者的戒烟效果进行巩固和强化。

2)药物治疗包括尼古丁替代治疗(NRT )、盐酸安非他酮等。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1)建议患者注意劳逸结合,鼓励其参加社交活动,或从事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对于精神压力大、心情抑郁的患者应尽量了解导致其心理紧张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调节,使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精神紧张。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获得降低收缩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获得降低收缩压((SBP )的效果

措 施

SBP 降低平均水平降低平均水平((mmHg )

减轻体重10kg (BMI :18.5~23.9) 采纳DASH 饮食方案

减少钠盐摄入(Na <2.4g ,相当于食盐6g ) 体育活动30分/天 控制酒精摄入<25g/天

5~20 8~14 2~8 4~9 2~4

※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饮食:富含蔬菜、水果、坚果类、全谷类、低脂乳品的饮食,强调以家禽、瘦肉、鱼类取代红肉等,以减少脂质、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并增加钙、镁、钾及纤维含量,对高血压患者产生降低血压的效益。

高血压防治指南201X版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 高血压联盟(中国)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10年修订版全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三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主任委员: 刘力生 副主任委员: 吴兆苏 朱鼎良

序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近年来,党和zhengfu日益重视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作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纳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3年实施方案,截至2010年底各地已管理3553.8万高血压患者;同时《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管理的50万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管理满1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到70%。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我局委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中国)组织有关专家对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修订工作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结果和高血压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经专家多次讨论,历时2年,于2010年底完稿。 2010年修订版《指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出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病人规范化管理入手,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努力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10年修订版《指南》保留了以往指南的合理部分,更新了部分观念,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章节。指出应对高血压患者全面检查评估,根据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考题及答案

高血压糖尿病考题及答 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考题 村名: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画X,每题5分,总分50分) 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 个成人中就有1 人患高 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 亿。( ) 2.相比西方国家,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 显较低,分别低于50%、40%和10%。( ) 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 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4.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 以 下,在可耐受情况下还可进一步降低。( ) 5.钙拮抗剂、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 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 物选择。( ) 6.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高于男 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 × ) 7.高钠、高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 一。( × ) 8.与舒张压相比,舒张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 × )

9.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 的并发症。( ) 10.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正常 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 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 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 ( ) 二、选择题(可多选或单选,每题3分,总分30分) A钙拮抗剂、 B ACEI、 C ARB、 D噻嗪类利尿剂、E?受体阻滞剂、 Fα受体阻滞剂 G硝普钠或者硝酸甘油针剂H硫酸镁 1.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宜选用( C ) 2.糖尿病肾病宜用( B C ) 3.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宜选用( F ) 4.老年性高血压宜选用( A D ) 5.慢性心力衰竭宜选用( B C D E ) 6.高血压急症宜选用( G ) 7.治疗严重先兆子痫的首选药物( H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全文)前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在多次广泛征求各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我国 20余位心血管、肾脏、内分泌、神经科、妇产、行为、营养、管理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历时一年修订编写完成。 本次指南的修订是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并参考借鉴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建议《2003 年WHO/ISH 高血压处理指南》。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趋势。 据 2019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 1.6 亿。 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本指南从我国高血压流行状况和防治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国情的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强调人群防治,同时加强高血压病人的治疗。 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的其它疾病情况。 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除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 1 / 3

常高值血压和 1、2、3级高血压之外,还应当根据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同时患有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分为 4 层(组),即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治疗策略与估计预后。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是 140/90mmHg 以下,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血压应降至 130/80mmHg 以下。 注: 表 5 暂沿用 1999 年指南的危险分层及定义,但量化估计预后应根据我国队列人群 10年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若按低危患者lt;15%、中危患者 15%~20%、高危患者 20%~30%、很高危患者gt;30%,作为中国人的标准,将高估我国人群的危险,故尚待对上述标准进行评估,以最终确定适合我国的危险度的定义。 按危险度将患者分为以下 4 组: 4.3.1 低危组男性年龄lt;55 岁、女性年龄lt;65 岁,高血压 1 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低危组。 典型情况下,10 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lt;15%。 4.3.2 中危组高血压 2 级或 1~2 级同时有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主讲:张恒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一、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一)老年人:老年(>65岁),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耐受性逐步降压,应测量用药前后坐立位血压;尤其对体质较弱者更应谨慎。老年人有较多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情况也较多,常需多药合用。 (二)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及长效ACE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心肌梗死后病人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 或ARB、β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或与袢利尿剂合用。左心衰竭者的血压目标<120/80mmHg。 (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伴糖尿病常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要求将血压目标降至130/80 mmHg以下,因此常以ACEI、ARB联合用钙拮抗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要重视糖尿病的降糖和降压治疗,降压治疗减少血管疾病的净效益更好。 (五)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尿白蛋白>1g/d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首选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 (六)脑血管病后: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有争议。如血压≥220/120m mHg的,可考虑适度降压治疗,但应缓慢降压和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再发。降压后头晕加重者,应注意有无颈动脉狭窄问题。如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则谨慎或缓慢降压。 二、降压药物服用注意事项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多快。由于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因此选择治疗药物也要慎之又慎,用药后要密切观察疗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

1 了解血压正常值140/90mmHg,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定期主动测量血压。 2 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3 饮食护理 ?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应低于6g。 ?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多是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含钙量较高。 ?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 ?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 4 用药要长期、按时按量、不可擅停药。 5 增加运动,宜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有氧运动。 6 定期门诊复查。

1 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了解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2 掌握自我监测方法:监测血糖、尿糖、注射胰岛素、定期测体重。 3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知识有饮食、锻炼、用药、防治并发症 饮食方面: ?严格限制甜食 ?宜多用的食物是 ①粗杂粮:荞麦面、筱麦面、燕麦面、玉米,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葡萄糖耐 量。 ②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 ③蔬菜 ?忌(少)用的食物 ①精制糖:白糖、红塘、甜点心、蜜饯、雪糕、甜饮料等(当出现低血糖时例外)。 ②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马铃薯、芋头、藕、山药等,多吃时应减少主食量 ③动物油脂 ④甜的水果:含果糖和葡萄糖高的水果应限量,且应减少相应主食量。 ⑤酒 ?合理控制总热能,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保持大便通畅 锻炼方面: ?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游泳、跳绳等 ?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 ?注意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 ?预防意外发生:多饮水,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佩戴胸卡: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联系人、病情 ?注意足部护理 用药方面: ?双胍类(餐中或餐后服用)和a-糖苷酶抑制剂(第一口饭中服用)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应对配服肠溶制剂。 ?磺脲类(餐前半小时服)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 ?噻唑烷二酮类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 ?格列奈(三餐前服,不进餐不服药) 急性并发症:熟悉常见急性并发症时的主要临床表现、观察方法和处理。 ?酮症酸中毒:出现疲乏软弱,极度口渴,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加速,呼气时有酮味(烂苹果样气味)。 ?低血糖反应:心悸、大汗、颤抖、饥饿、乏力等应对是口服15g左右的葡萄糖或糖果 ?高渗昏迷:脱水嗜睡、幻觉、定向障碍、昏迷 预防糖尿病足 ?选择合适鞋袜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保暖,不用热水袋,避免烫伤;按摩,由下向上;戒烟;适度运动——步行腿部运动。 ?保持足部清洁 ?预防外伤 4 定期复诊:一般每2-3月复查GHbA1c,每3-6月门诊定期复查,每年全身检查1次,以便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

2017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7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目标值应低于140/90mmHg。我国约有2.9~3 亿高血压患者,1/3 成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71% 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文教授介绍了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 年修订版)》的更新要点。本文将分别就新指南的降压目标值、血压测量、药物治疗原则等更新内容进行介绍。降压目标值本次指南修订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血压目标。新指南经过20 余场专题研讨会,其中大部分是围绕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血压目标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1)一般高血压:<140 /<90mmHg;(部分130/80mmHg 上下)王教授提到,我国血压达标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医生认为降压目标即是140/90 mmHg ,新指南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小于140/90 mmHg ,部分可降至130/80mmHg 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140/90 mmHg 以下。(2)老年(65~79 岁):<150 /<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140 /<90mmHg;(3)80 岁以上:<150 /<90 mmHg;(SBP140~150mmHg)另外,新指南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作出了建议。血压测量王教授提到,新指南在血压测量方面进行了重要推荐,尤其是推荐使用国际标准(BHS,ESH,AAMI)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 目前仍可使用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汞的环境污染,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医用电子血压计取代。药物治疗原则旧指南推荐高血压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但为提高控制率,实现血压达标,新指南修改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从常规剂量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就是增长态势, 每 5 个成人中 2 人患高血压; 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 2 亿; 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较低。 ★ 高血压就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 我国就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就是脑卒中, 控制高血压就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 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总危险。 ★ 高血压就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 需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度, 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 1000 万人, 对正常高值血压等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 140/90 mmHg 以下; 高危患者血压目标就是 130/80 mmHg 以下。 在可耐受前提下, 逐步降压达标。

★ 我国常用的钙拮抗剂、 ACEI、 AR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 高血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限盐限酒, 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与控制高血压。 ★ 关注少儿高血压, 预防关口前移; 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 加强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 定期测量血压、规范化管理与合理用药, 就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的根本。 高血压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畴新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 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 表明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 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达 25%, 全国至少有 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就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70%脑卒中与 50%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 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 表明了政府对控制高血压的决心与具体措施。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 我国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 年 10 月 12 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 ,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 1.6 亿,比 1991 年增加 7000 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 30.2% 、 24.7% 和 6.1% 。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通过服药治疗,血压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有 2976万,不接受治疗的患者竟有12048万。共有 1.5亿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失控。 如果不能将血压长期平稳的控制在正常值内,就会引发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严重危害生命和健康。 我国每年有 150万人死于因高血压病引起的中风。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糖尿病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而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眼科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发布的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调查显示,在部分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水平已达到10%。糖尿病如果不能得到良好控制,高血糖带来的微血管和大

血管并发症,将导致患者继发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失明、卒中,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预防保健知识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血压升高有关,如遗传因素、体重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和心理因素等。 遗传因素 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家庭高血压病患者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因有遗传因素存在。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基因遗传: 1、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随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 2、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方面检测出这些遗传素质还是很困难的。 体重因素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前瞻性研究也证明,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长也快。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营养因素 近年来有关膳食结构与血压调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而比较多的研究认为,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

高血压糖尿病考题及答案

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考题 村名: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画X,每题5分,总分50分) 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 个成人中就有1 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 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 亿。( ) 2.相比西方国家,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较低,分别低于 50%、40%和10%。( ) 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 键。( ) 4.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 以下,在可耐受情 况下还可进一步降低。( ) 5.钙拮抗剂、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低剂量固定 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 6.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 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 × ) 7.高钠、高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 ) 8.与舒张压相比,舒张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 × ) 9.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 10.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 120-139mmHg 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 ) 二、选择题(可多选或单选,每题3分,总分30分) A钙拮抗剂、 B ACEI、 C ARB、 D噻嗪类利尿剂、E?受体阻滞剂、 Fα受体阻滞剂 G硝普钠或者硝酸甘油针剂H硫酸镁 1.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宜选用( C ) 2.糖尿病肾病宜用( B C ) 3.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宜选用( F )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_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基本定义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2 周)三次测量,血压140 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一)病史采集①病史: 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症状,降压药使用②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体力活动,女性避孕药③既往史: 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史④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⑤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二)体格检查①年龄、性别②测血压,老年人坐立位③测身高体重,腰围④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血管杂音(三)实验室检查1 基本要求: 尿常规、血钾、血红蛋白2 常规要求: 血常规、血肌酐、空腹血脂、血糖,尿酸,心电图,眼底,超声心动图3 必要时检查: 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蛋白,胸片,PWV (四)靶器.

官损害表现●心脏: 心悸、胸痛、心杂音、下肢肿●脑和眼: 头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异常●肾脏: 多尿、血尿、泡沫尿、腹部肿块●周围血管: 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足背动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5-10%)常见继发性高血压: 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疾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发病年龄小于30 岁;高血压程度严重(达 3 级以上);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 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 以上;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级别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正常高值120~139 高血压140 1 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 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 3 级高血压(重度)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和/或和/或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和/或和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在第27届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ISH 2018)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发布。在“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专场会”上,多位参与指南编写和讨论的专家,对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分类与分层 1.诊断性评估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3)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程度,指导诊断与治疗。 2.分类与分层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的定义不变,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表1 高血压的分类

备注:当SBP和DBP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3.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家庭血压监测还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表2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对应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糖尿病测试题

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技能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血压达到下列哪项标准就算确诊高血压? ①收缩压≥120和/或舒张压≥80mmHg ②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 ③收缩压≥160和/或舒张压≥95mmHg 2. 空腹血糖受损的血糖值范围是多少? ① 3.6-5mmol/L ② 4.6-6mmol/L ③ 5.6-7mmol/L 3. 您知道糖尿病能造成以下哪类严重后果吗? ①类风湿性关节炎②白血病③肾脏损害④肝癌 4. 下列哪些因素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肥胖①是②否吃盐多①是②否 大量饮酒①是②否精神紧张①是②否 遗传①是②否 5. 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体重指数大于等于多少为超重? ①20 ②23 ③24

6. 超重或者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减重,男性腰围和女性要位的减重目标是: ①男性<75cm(相当于2尺3寸),女性<70cm(相当于2尺1寸) ②男性<85cm(相当于2尺6寸),女性<80cm(相当于2尺4寸) ③男性<95cm(相当于2尺9寸),女性<90cm(相当于2尺7寸) 7. 胆固醇主要来源于: ①肥肉和动物内脏②蔬菜③豆制品 8. 降低体重主要依靠(可多选): ①吃药②限制饮食③体育锻炼 9. 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吃多少食盐合适? ①6克②10克③15克④20克 10.健康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是如何计算的? ①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60-年龄 ②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 ③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80-年龄 11.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膜式头如何放置? ①放在肘窝肱动脉部位,但不与袖袋或皮管接触 ②放在肘窝肱动脉部位,可以与袖袋或皮管接触 ③放在肘窝肱动脉部位,夹在袖袋中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84698 .高血压基本定义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 2 周)三次测量,血压140 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一)病史采集① 病史: 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症状,降压药使用② 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体力活动,女性避孕药③既往史: 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史④ 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⑤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二)体格检查① 年龄、性别② 测血压,老年人坐立位③ 测身高体重,腰围④ 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血管杂音(三)实验室检查 1 基本要求: 尿常规、血钾、血红蛋白 2 常规要求: 血常规、血肌酐、空腹血脂、血糖,尿酸,心电图,眼底,超声心动图 3 必要时检查: 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蛋白,胸片, PWV (四)靶器

官损害表现●心脏: 心悸、胸痛、心杂音、下肢肿●脑和眼: 头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异常●肾脏: 多尿、血尿、泡沫尿、腹部肿块●周围血管: 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足背动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 5-10%)常见继发性高血压: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疾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发病年龄小于 30 岁;高血压程度严重(达 3 级以上);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 20mmHg 以上;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级别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 1 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120 和 80 120~139 和/或 140 和/或和/或和/或和/或和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 1 级高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_1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全文) 前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 在多次广泛征求各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由我国 20 余位心血管、肾脏、内分泌、神经科、妇产、行为、营养、管理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历时一年修订编写完成。 本次指南的修订就是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心血管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进展, 并参考借鉴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与指南建议《2003 年 WHO/ISH 高血压处理指南》。 近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趋势。 据 2019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 8%,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 1、 6 亿。 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 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就是非常艰巨的。 本指南从我国高血压流行状况与防治实际出发, 提出符合国情的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强调人群防治, 同时加强高血压病人的治疗。 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 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的其它疾病情况。 因此, 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 除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 与/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与 1、 2、 3 级高血压之外, 还应当根据合并的心血

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与同时患有的其它疾病, 将高血压患者分为 4 层(组) , 即低危、中危、高危与很高危, 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治疗策略与估计预后。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与死亡的总危险。 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 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 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就是140/90mmHg 以下, 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病人, 血压应降至 130/80mmHg 以下。 在初始用药的选择方面, 主要根据个人情况, 结合社会经济情况, 根据我国的现状, 群体的治疗应就是尽可能在一般高血压患者中推荐使用廉价的降压药物, 首先提高治疗率, 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 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利尿剂、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 (AT1) 拮抗剂 (ARB)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或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 为使血压达标,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 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就是十分重要的, 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而且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有好处。 对特殊人群的防治, 包括老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以及同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 一、高血压防治知识 1.什么是高血压? 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安静状态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为高血压。但仅一次高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须不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超过正常标准,才可确诊。 2.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主要造成心脏、脑血管、肾脏和眼底损害。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3.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往往悄然起病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较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项硬,易疲劳,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4.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超重或肥胖、吃盐过多、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是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上一种或几种情况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病。 5.高血压患者需做哪些检查? 应做血脂、血糖、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检查,以全面评估和指导治疗。尤其要了解高血压是否使心脏、脑血管、肾脏受到损害。 6.高血压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7.高血压病服药五忌 (1)忌擅自乱用药物,偏信广告,道听途说服药。 (2)忌降压操之过急。 (3)忌不测血压服药。 (4)忌随意停服降压药。 (5)忌无症状不难受就不服药。 8.高血压病人的自我调理 (1)坚持服药:坚持按医生指导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2)心情舒畅:要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尽量减少情绪波动。 (3)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品茶清淡。 (4)合理休息:早睡不熬夜,每日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另外,午餐可小睡一会儿(半小时至1小时)。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 (6)适度锻炼:不宜做剧烈运动,宜选择步行、太极拳等活动。 (7)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8)常测血压很重要。早期发现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了解血压水平唯一可靠的方法。经常测量血压是控制高血压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9.如何预防高血压? (1)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和脂肪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戒烟限酒。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教学教材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

您已完成摸底考试,答对题数9道,正确率为60% ?1、(单选题)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首选: A.ACEI或CCB B.ACEI或ARB C.ARB或CCB D.ARB或β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A.10g B.15g C.25g D.35g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磺脲类药物禁忌症是: A.1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大手术者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A.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 B.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 C.立即转诊至 上级医院D.建议患者出院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对于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其减重目标为: A.1个月减轻体重5% B.1个月减轻体重10% C.3-6个月减轻体重5%-10% D.3-6个 月减轻体重20%-30% 正确答案:C ?10、(多选题)糖尿病综合干预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降糖 B.降压 C.调脂 D.抗血小板治疗 E.生活方式干预 1、(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α-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2、(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C.8.2% D.15.3%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血浆葡萄糖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糖尿病 正确答案:C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培训资料

慢性病管理培训资料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为了做好慢性病患者医疗卫生管理服务工作,将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纳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内容,由于村卫生室医生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并受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新医疗政策,指导村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慢性病管理防治工作,切实提高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便民的检测筛查服务,对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指导患者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咨询工作,因此而开展本次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培训工作。 一、项目目标: 1、指导辖区内居民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对明确诊断者进行登记规范管理。 2、掌握个体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情况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管理。 3、在中心卫生院的指导下,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康复指导服务。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诊断明确患者。 三、服务内容:筛查、建档、规范管理、随访指导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康复技术知识服务。 . 培训内容 一、慢性疾病的种类:1、高血压病;2、糖尿病; 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服务的种类:1、原发性高血压;2、糖尿病; 高血压病管理(原发性高血压) 一、血压形成的因素:心脏因素、血管因素、血管内容物的因素。 二、高血压病的诊断 1、规范血压的测量:血压测量规范化,血压计的选择要求,医疗常用的汞柱台式血压计,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并取坐位,测压时安静,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右上臂,肘弯上2.5CM处,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明显搏动处,上臂和血压计放置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听诊以柯氏音第Ⅰ时相为收缩压(SBP)。以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为舒张压(DBP),12岁以下儿童、孕妇、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调音)做为舒张压(DBP)记录。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每次测得值不同时,取平均值记录,水银柱血压计计数以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使用水银计血压计则以显示的血压读数为准。 2、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 % (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 (2)现在吸烟者; (3)空恢复血糖水平为<=FBG<=L; (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TC<=L; (5)体重指数(BMI)>24kg/m2,或男性腰围>=90cm,或女性腰围>=85cm; 三、高血压的筛查 1、目标人群: 35岁以上人群为筛查病人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4次/年测量血压,对第一次发现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的人群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非同日3次测得的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同时登记、采集信息、开展一般体检、填制随访表、并作健教指导、建立个人档案、纳入管理,如有必要可建议转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结果并记录。 四、高血压患者预防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 一、高血压防治知识 1.什么是高血压? 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安静状态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即可诊为高血压。但仅一次高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须不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超过正常标准,才可确诊。 2.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主要造成心脏、脑血管、肾脏和眼底损害。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3.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往往悄然起病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较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项硬,易疲劳,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4.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超重或肥胖、吃盐过多、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是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上一种或几种情况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病。 5.高血压患者需做哪些检查? 应做血脂、血糖、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检查,以全面评估和指导治疗。尤其要了解高血压是否使心脏、脑血管、肾脏受到损害。 6.高血压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7.高血压病服药五忌 (1)忌擅自乱用药物,偏信广告,道听途说服药。 (2)忌降压操之过急。 (3)忌不测血压服药。 (4)忌随意停服降压药。 (5)忌无症状不难受就不服药。 8.高血压病人的自我调理 (1)坚持服药:坚持按医生指导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2)心情舒畅:要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尽量减少情绪波动。 (3)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品茶清淡。 (4)合理休息:早睡不熬夜,每日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另外,午餐可小睡一会儿(半小时至1小时)。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 (6)适度锻炼:不宜做剧烈运动,宜选择步行、太极拳等活动。 (7)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高血压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