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清史

明清史

明清史

目录

1.明朝皇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明代由于皇位异动引发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这些事件分别对明代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清代皇帝继承制度与此前的历代王朝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4.你认为清代的秘密建储制度有哪些利弊?

5.导致明朝皇室的婚配对象从明初‘多出公侯家’到明中期以后‘多选自民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时?

6.满清皇室婚姻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试叙述一个明代宗室地位变迁并分析其原因?

8.试叙述清代宗室封爵制度与明代有何不同并谈谈你对二者的看法?

9.试分析朱元璋在都城选址问题上反复不定的原因?

1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及影响?

11.作为留都,南京和盛京对于明清两朝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

12.从明到清,国家权利中枢的额设置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13.清代宦官的机构设置及其对国家权力的影响与明代相比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用的原因有哪些?

14.试叙述明清时期分别有哪些特行政区,其设置有何意义?

15.说说明清时期知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16.试叙述明清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几个程序?

17.说说你对明清时期你对八股取士的评价?

18.、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19.、郑和下西洋时期的东西方比较 ?

20.明末宫廷三大案 ?

20、张居正改革

21.、清朝加强统一的措施 ?

一、洪武四大案及其评价

二、“靖难”之役的缘起及建文帝失败的原因

三、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四、谈谈对明代宦官【专权问题】的认识

五、谈谈对“东林党人”及晚明党争的看法

六、明清易代的历史原因

七、清代前期(1840年以前)中枢权利机构的演变。/为什么说军机处是清代君主专制集权的最佳工具?

八、评价“康乾盛世”

(一) 内阁和宰相不同

(二) 明朝为什么灭亡

乡绅集团

里老

5.朱元璋忌讳外戚干政,担心大臣武将用子女联姻的手段来干预朝政,甚至发生抢班夺权的危

机。为了彻底斩断外戚干政的危险,明皇室便下了死命令,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所以,有明一代,皇家公主的婆婆家往往都是寒门之辈,在政治上没有多大的地位,也就不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施加影响力。

8.清代王爵还有‘铁帽子王’的说法,即清初开国的睿亲王,礼亲王,郑亲王,裕亲王,肃亲王,庄亲王,顺城郡主,克勤郡主,诸王爵世袭交替,雍正年间增加了怡亲王,同治年间增加了恭亲王,光绪年间增加了醇亲王,庆亲王,一共十二家王府。除了铁帽子王外,一般的王爵都是‘世降一等’,降至镇国公或辅国公再世袭。明朝宗室不论贤愚,‘生也请名,其长请婚,禄之终生,丧葬子费’待遇优厚。

18.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1 三司分治,权归中央, 把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权力范围只限于民政和财政,地方集权于中央(行中书省则为中央分权于地方) 与布政司平行的有提刑按察司 长官为按察使 掌管地方的司法 都指挥司 简

称为都司 长官为都指挥使 掌管一地的军政。布、按、都合称为三司 彼此互不统辖 都直接听命于朝廷。这一改革把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并且使三司互相牵制 达到了朝廷收回大权的目的。

2 废中书,罢丞相借胡惟庸谋反案 不设丞相 提高中书省属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 使六部分理朝政 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奉行皇帝的命令。六部分任而无总揽之权 政务由皇帝亲裁 还设殿阁大学士 备皇帝顾问。

3 将不专军,军不私将 设五军都督府节制诸军 都督府有权无兵 兵部有军

无权 而军队最高指挥权则由皇帝掌握。

4 狱案迭起 为了防止功臣对皇权造成威胁 朱元璋采取了无情杀戮的手段。

不合作者的刺激及文武之争及上下勾结贪污、盗卖国家资财使他屡兴大狱无情杀戮。

5 限制和迁徙富豪以保证中央权威。

6 特务统治 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监视、侦察官员和民间动向 行使“法外之法、刑外之刑” 号称“诏狱”。

7 分封藩王 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 把儿孙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 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

19.、郑和下西洋时期的东西方比较 ?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之大 人员之众 组织之严密 气魄之雄伟 历时之久

远非“地理大发现”时的西方船队所能比拟。

动因、目的不同 君主专制制度使郑和这支“皇家舰队”其实也是皇权的宣传队 航海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 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

以满足其建立天朝大国的欲望。西方商业资本主义繁荣 欧洲

航海家进行航海活动的主要动因和目的是经济上的。他们航行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巨额财富。

影响及后果不同 郑和下西洋没有像西欧“地理大发现”那样带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和转型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而西欧“地理大发现”却开辟了欧洲人的海权新时代 西欧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相继出现巨大变化 欧洲人从此成为

世界舞台的主角 西方开始逐渐支配东方。

20.、张居正改革

为求缓和社会矛盾 挽救明朝的统治 出现了张居正的改革。张居正 1525—1582

年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出任内阁首辅 先后执政十年 实行种种改革

1 整顿吏治 在整顿吏治方面 张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 一时大小官员皆不敢玩忽职守 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2 整饬边防 在整饬边防方面 改善同蒙古的关系 设立茶马互市 与蒙古

进行贸易。又调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门 用李成梁镇守辽东 于是边塞安宁。

3 兴修水利 用治河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 使河永不再入淮 大大减少了水灾 保障了农业生产 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

4 清丈田地 明中叶以来 官僚贵族及豪强地主大量占有田地 又以种种手

段 隐瞒田地与人口 逃避赋税和徭役 赋役不均是个严重问题。张居正提出在全国清丈田地 清查出了一部分豪强地主隐瞒的田地 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税现象。

5 一条鞭法 是整顿赋役的最重要的措施 主要是解决“役”的征收问题。主要内容是 “总括一县之赋役 量地计丁 一概征银 官为分解 雇役应付。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劳役束缚 赋役一概征

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明末宫廷三大案 ?

指“梃击”、“红丸”、“移宫”

案的总称 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

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 故有“三大案”之称。

21.、清朝加强统一的措施 ?

1 平定“三藩”之乱 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同时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

化的交流和发展。

2 对台湾的统一 清朝在台湾设台湾府及下属三县 隶福建省 并在台湾、澎湖驻扎军队。从此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

3 粉碎蒙古准噶尔部上层的叛乱 清朝在科布多 今蒙古国科布多 和乌里

雅苏台等重镇设官驻军 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

4 清中央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 率兵分驻要地 加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5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 密切了土尔扈特部与祖国的联系。

6 对西藏管理的加强 顺治敕封达赖 康熙敕封班禅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以监督西藏地方事务 乾隆驱逐廓尔喀侵略军并设立达赖、班禅及其"灵童"转世时的"金本巴瓶"掣签仪式 报请中央批准 方为有效。从此 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7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发展 密切了各族间经济、文化的联系。

8 镇压大小和卓木及张格尔的叛乱 清朝在喀什噶尔等地设置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 加强了对天山南路地区的管理。

一、洪武四大案及其评价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即经济领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政治领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其子朱棣另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空印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年间。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事,因路途遥远,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即加盖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备急用。此事习以为常。但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大怒,怀疑其中有弊,责令严查空印案。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官员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处以杖一百,戍边。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1393年)。蓝玉,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勇敢善战,功绩显赫。洪武二十年(1387年)任大将军,二十年封凉国公。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为汉代卫青、唐代李靖。但蓝玉却恃功骄横,夺占民田,多行不法行为。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其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大明律》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明律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防止臣下结党以削弱君主集中的专制制度。明王朝统治者为了达此目的,不惜滥杀无辜。二、“靖难”之役的缘起及建文帝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文登上了皇位。他进行“建文新政”,锐意削藩,打击了藩王的势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他仍在“靖难之役”中败北。这主要是由于朱元璋治国措施的失误;“建文新政”的弊端以及建文帝与朱棣两人主观能力的高低所致。

缘起: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长久的维持统治,大力实行“封藩”。建文帝即位后,马上意识到“藩王”势大的危害,于是就实行“削藩”,引起了诸藩王特别是燕王朱棣的不满。于是朱棣借口“朝无正臣,内有奸恶”而靖难兴师,发起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靖难之役。

失败的原因①太祖朱元璋治国措施的失误

朱元璋为了使朱明王朝长久统治下去,实行“封藩”,大杀功臣,间接导致了建文地的失败。

②“建文新政”的弊端

建文帝即位后,进行了内容广泛的革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建文新政”还有许多弊端,其中“削藩”问题没有解决好是其致命的缺陷。“削藩”措施不当,分不清轻重缓急,抓不住主要矛盾,使得建文帝处于下风。还有,他复古周礼,更改名称,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浪费人力物力。

③建文帝自身能力的缺失

第一:建文帝唯唯诺诺,优柔寡断。

第二.不能知人善任,而且赏罚不明。

第三.战术战略的失误。

因此,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个人的问题。

④朱棣年富力强,极富谋略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除了自身的因素还包括对手,而建文帝的对手朱棣是一位深谋远虑之人。朱棣“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他深知政治权术。第一:知人善任,笼络人心。

第二:战略战术得当。

第三:善于运用政治手腕。

第四:赏罚分明,而且作战勇敢。

因此,建文帝遇到这么强悍的对手也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

三、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形成过程:

1、原因:

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

②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③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成祖时期确立内阁制度)

2、过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明宣宗,授予内阁票拟权;

明成历年间,“部权尽归内阁”。

3、实质: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特点

1.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但体系完整,模式固定.

2.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3.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

4.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5.内阁中矛盾激烈,尤其嘉靖以后.

四、谈谈对明代宦官【专权问题】的认识

1.朱元璋是禁止宦官干政的。

2.朱棣夺位时依靠了宦官的帮忙,开始重用宦官,并设立专门的学校让宦官读书学习,帮助皇帝日常工作。因此明朝宦官与以往不同,都具有一定文化的。像郑和就是宦官。

3.明朝时期,文官集团权利很大,皇帝往往身不由己。因此,皇帝只有倚靠宦官集团来和文官集团斗争。

4.宦官拥有官职,很多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秘书。明朝的朝廷分为内廷和外廷。内廷就是以司太监掌印太监为首的,外廷是由内阁首辅为首的文官集团,相互制约。此外太监还掌握东厂。涉及宦官及公门中人犯罪,由东厂管辖;

5.在明朝漫长的历史中,真正太监乱政的时候有几次,一次是武宗时的刘瑾,一次是熹宗时的魏忠贤,此外还有一个英宗时的王振。他与秦汉唐等朝的乱政还是有区别的。他们依靠的是皇帝(实际上皇帝也是依靠他们),而不是要挟皇帝,所以当得不到皇帝支持的时候,这些人就立刻被文官集团砍了脑袋。

6.明朝太监的乱政,实际是由于明朝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导致皇帝扶持起来的一个势力集团,他们在为皇帝服务的同时,趁机为自己牟利。明朝太监集团和皇帝往往是一体的,相互依靠的。

五、谈谈对“东林党人”及晚明党争的看法

党争是晚明政治中的重要事件, 东林党则深陷其中。虽然东林党的称谓最初来自政敌的指责和打击意图,但作为一个政治群体,东林诸君子确已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党派意识以及党派的形态,这既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现实,也是他们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但是虽然东林党人痛恨党争,也无意于党争,但最终却深陷党争的泥潭并为之殉命。他们的命运深刻地反映了传统士人在参政过程中的艰难和无奈。对这一段历史,大家普遍的感觉是天启昏庸不理朝政,任由阉党专权,而呼唤正义的东林党不畏强权敢于抗争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实际上东林党有那么伟大吗?他们不过是以学术和正义为借口在争取自己党派更多的权力而已,打击对手方面他们一样不会手软。东林党和阉党的区别好像就在于他们更擅长把自己做的事情高调美化,用一个个崇高圣洁的话

题去做争权夺利之事,他们和魏忠贤一样就是要势力,但满口宋明理学让人感觉他们是两袖清风的君子,实质干的事和阉党没啥区别。如此结党营私,显然是要把皇帝架空的节奏,他们仗着天启是他们一手扶持上来的,就敢明目张胆在朝堂之上扩充势力,这是天启看到的,他们庞大的势力,庞大的言官的力量,甚至可以靠前仆后继的上书影响皇帝的决策和意志(参看万历朝的国本之争,那还是东林党尚不成气候之时),这是君权高度集中明朝所不能允许的。我们可以认为,天启为了摆脱党臣控制朝政,用默许内臣的方式与东林党抗争,真正的大BOSS还是皇帝。

若从为国为民的角度,二者也都不是什么正面角色,党争本身就是祸乱朝纲的东西,小团伙凑一块很难商讨出什么大计,不过是利益相投的一帮互为利用罢了。虽然东林党喊着的是求真知怀天下,他们和阉党对国家都没什么实质性贡献。试想朝中大臣谋计的不是怎样好好工作,而是怎样勾心斗角打压对手,这官僚系统能有多高明呢?

晚明的党争一段,无论是哪一方,都像是暮秋飘零的黄叶,只不过东林党正面是示人魏忠贤是着地,翻开其内一样是被虫蛀出的斑驳。东林结党给明朝造成的损失是一个深重的历史教训,我们应该好好吸取这个教训,目前的问题是,不少人对东林结党的危害认识不足,而被东林党华丽的词藻和“清流”的外衣所迷惑,对其多有追捧和誉美之词,只知道对魏忠贤吐口水。想起了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的一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能力突破这个历史的局限性,看破这个历史的障眼法,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

六、明清易代的历史原因

明后期,由于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宦官当政残酷迫害忠良有能之士,在加上当时中国处于历史上的严寒期,极端天气造成北方大多土地多年颗粒无收,政府又不能及时救灾,终于造成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944年清军入关,经过20多年战争统一了中国。

七、清代前期(1840年以前)中枢权利机构的演变。/为什么说军机处是清代君主专制集权的最佳工具?

①清沿明制,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书房、军机处。由满洲贵族建立的清王朝,初由八旗旗主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议政.雍正年间,西北用兵频繁,为及时商议军务,设军需房,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始为临时机构,后不仅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且权力扩大,成为由皇帝直接控制下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辅政部门.

其特点为:办事效率高、速度快和保密.清六部职权缩小,已不是行政管理中枢,不能对下直接发布政令.

②a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b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c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

d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

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八、评价“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但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在中国历史的纵向看,其盛世规模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从世界的横向看,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这是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没有出现的情况。

原因:

1、政治局面安定,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2、就外部条件来说,当时中国产品丰富,换时往往出超。

3、三代皇帝励精图志,勤政英明,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生产力措施。

表现: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经济方面:中华民族经过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发展,至康乾盛世,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成就。从农业来看,不论是当时的人口数量,还是耕地面积,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历史时期,对外贸易急剧增长。此外,中国城市手工业等达到很高的水准。

3、学术文化的集大成是康乾时期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

弊端:

1、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及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出现了齐行叫歇的工人斗争,土地兼并仍然严重。清朝已陷入了固步自封的境地。

2、思想方面,政府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文化高压政策禁锢思想,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肆意屠戮文士,流放关外的士人竟高达成千上万,严重制约了社会思想的进步,并扼杀了明末以来的启蒙思想解放进程,被欧洲人称为“中国的中世纪”。

3、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由于缺少权力的制约,政治上的清明愈来愈难以维持。

4、相比之下,当清朝吹嘘所谓“康乾盛世”之时,整个社会发展缓慢,欧洲世界却爆发了工业革命,科技文明跨越式向前发展,西方世界出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中国则陷于贫困、落后和长期危机之中。大清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差距越拉越大。

5、改土归流,加强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但却加剧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引起了多次边民起义,此外,改土归流亦只流于形式。

(一) 内阁和宰相不同

1) 内阁只是一个辅政机构,没有执政和统领监督百官的权利,否则既是违反祖制,而宰相

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

2) 内阁的票拟权是受到皇帝批红权的制约,是被动的权力,不同于宰相有决策权

3) 内阁在法律上是临时机构,不是一个独立机构,只是翰林院的一个分支,无名分,不是

合法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的首辅只是皇帝的顾问,没有实权

(二) 明朝为什么灭亡

1) 贫富之间的极度分化(官僚占有大量资产,平民贫困)2) 区域之间的巨大差距(“三饷”均摊,落后地区无力支撑)3) 统治集团的集体腐败(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4) 官僚全体的剧烈纷争(党争,大大削弱了统治者自身的力量)5) 明后期政府对军

士、驿卒等特种职业者的利益过于漠视

乡绅集团在乡村社会的影响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制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乡村失去“灵魂”之后,八亿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变为流民,游荡入城。

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工业文明追求效益与利益的观念,冲刷了传统学人曾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精神。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叶落归根”,归根则成肥料,不归根则成垃圾。他们不愿意作不归之叶,被人作为垃圾扫掉,而是要化为肥料,让生养自己的大树长得更茂盛。他们明白,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

明清时期里老的职责

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唐代称里正、明代改名里长(相当于民国的甲长,新中国土改后的生产队长,现在的村民组组长),其职能沿用至今。最早春秋时,已有里正一职,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秦、汉两朝沿用之。班固著《汉书·百官公卿表》叙述县以下的地方职官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据《续汉书·百官志》,“一里百家”。一般谈到汉代官制或地方行政制度,总说“积里为亭,积亭为乡”。顾炎武发现汉朝是“以县统乡,以乡统里”(《日知录》二二)。唐朝亦有

里正一职,以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每里置里正一人。杜甫《兵车行》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宋初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督税,再以里正为衙前,故又称“里正衙前”。明代改名里长,并以110户为一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