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

参考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

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披着)

5、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6、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

7、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8、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9、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10、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二、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苟.富贵(如果)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临时驻扎)道不通,度.已失期(估计 ) 扶苏以数.柬故(屡次)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度过) 然数.年恒不一见(几)

楚人怜.之(爱戴)此人可就.见(接近)

可怜.白发生(怜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遂用.猖獗(因此)此诚.不可与争锋(的确,确实)

贤能为之用.(重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如果)

此殆天所以

..资将军(用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的原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遗留) 上使外将.兵(带领)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项燕为楚将.(将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吴广以为然.(对的)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屋舍俨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用来)怅恨久之.(结构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前往)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结构助词,的)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将军宜枉驾顾之.(代词,代诸葛亮)

皆次当行,为.屯长(动词,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士卒多为.用者( 被) 受任于.败军之际(在)

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从)

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卒中往往

..语古:到处,处处今:常常

2、楚人怜.之古:爱戴今:可怜,怜悯

3、虽然

..,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表示转折,虽然

4、长跪而谢.之古:道歉今:感谢

5、遂用猖獗

..古:失败今:凶狠而放肆

6、诚宜开张

..圣听古:扩大今:商店开门营业

7、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古:痛心遗憾今:十分憎恨

8、先帝不以臣卑.鄙.古:身份地位,见识浅陋今:品质低劣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

1、陈胜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动词,用渔网捕捞。

3、狐鸣

..呼日名词作状语,像狐狸鸣叫一样。

4、皆指目

..陈胜名词作动词,用手指,用眼看。

5、忿恚

..尉动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6、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用竹板打。

7、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名词,铠甲,锐利的武器。

8、轻.寡人与形容词作动词,看轻,轻视。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以迎将军者乎名词作动词,用竹篮装,用水壶盛。

10、此皆良实

..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五、文言文理解填空。

1、陈胜少年就胸怀大志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陈涉世家》中有一句体现了农民追求平等,反对专制的名言,它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出师表》中写汉朝盛衰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出师表》中劝刘禅要善于纳谏的句子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六、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译】:现在如果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的首发,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第二天,士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用眼神示意看着陈胜。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填在横线上。

(1)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4、选段划线处细致地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自己的话回答。【答】:陈胜、吴广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取得了效果。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备哪些才能?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答】:他与吴广谋划起义时表达的“死国”决心以及他对当时形势的透彻分析、为起义策划舆论等,都表现了他非凡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用“ \ ”标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义停顿,只标一处。

公亦尝闻 \ 天子之怒乎?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以头抢.地耳(撞)(2)长跪而谢.之(道歉)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大楚兴,陈胜王

D、天下苦秦久矣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心中的愤怒还没有发作,不详的征兆就从天而降。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韩国和魏国灭亡了,可是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还能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5、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答】: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三)《隆中对》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爱抚,爱惜) (3)总揽.英雄(招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2)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老百姓谁不用竹篮盛满饭食,用水壶盛满酒浆来迎接将军您呢?

3、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四)《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咨.臣以当世之事。(询问)(3)攘除

..奸凶(铲除)

(2)夙夜

..忧叹(早晚)(4)恐托付不效.(成效)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我)只想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达做大官。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先帝知道我办事严谨慎重,所以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3、用选文中的相关原文填空。

(1)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生经历的一句话是: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31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慭慭:yìn yìn,谨慎小心的样子。阚:hǎn,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船载以入()驴不胜怒()技止此耳()乃去() 2、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10分) ①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 ②因:因跳踉大阚()罔不因势象形() ③耳:技止此耳()无丝竹之乱耳(耳朵) ④且:以为且噬已也()且焉置土石() ⑤益:益习其声()有所广益() 3、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7、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心理活动: 动作: 作用: 8、指出出自这段文字的成语(至少2个)。(2分)

初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系列之一学习篇

初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系列之一:学习篇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论语>六则》、《伤仲永》;第七单元:《戴震难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孙权劝学》。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送东阳马生序》。 (一)(2004年宁德市)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1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童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2分)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2009年漳州市)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3题。(17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④古人之奥区⑤,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寝:丑陋。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屈曲委蛇(yí):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④赴:探求。⑤奥区:奥妙的境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未尝.识书具(2)从.先人还家(3)少.长,虽长大(4)或.对客不听其语 10.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并自为其名.有仙则名.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数千言不肯休 C.即书.诗四句板桥每读一书.D.还自.扬州并自.忘其所语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12.方仲永和郑板桥幼时在天资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依据。(4分) 1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至少使用一句名言)(3分) (三)(2008年浙江省台州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3—25 题 戴震难师段玉裁 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日.数千言不肯休(2)相去.几何时矣(3)师无以应.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25.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3分) (四)(2006年漳州市)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5题。(17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①幕府。上②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府左右,中外③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释】①秦王: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②上:皇上,指李世民。③中外:宫内宫外。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但.当涉猎(2)及.鲁肃过寻阳(3)是.使为善者惧(4)相寿流涕而去.11.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孰若.孤若.毒之乎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赐帛遣之. C.上欣然.纳之庞然大 ..物也D.蒙辞以.军中多务必以.分人 1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一)陈涉世家(2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2分) 1)苟.富贵 2)若.为佣耕 3)屯.大泽乡 4)会.天大雨 5)度.已失期 6)今亡.亦死7)等.死,死国可乎 8)今或.闻无罪 9)楚人怜.之 10)又间.令吴广 11)从民欲.也 12)比.至陈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对此,你又有何启发?(3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九上文言文复习 10 岳阳楼记 1、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地处现今的湖南省岳阳市。 2、本文通过描写“迁客骚人”登岳阳楼时,看到阴、晴不同的景色而产生悲、喜的思想感情,进而过渡到议论,从而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 一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 (2)增其旧制.制: (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 (4)横无际涯 ..际涯: (5)朝晖.夕阴晖: (6)南极.潇湘极: (7)迁.客骚人迁: (8)连月不开.开: (9)日星隐曜.曜: (10)樯倾.楫摧.倾:摧: (11)薄暮冥冥 ..冥冥: (12)去国 ..怀乡去:国: (13)至若春和景.明景: (14)沙鸥翔集.集:

(15)锦鳞.游泳鳞: (16)岸芷汀.兰汀: (17)长烟一.空一: (18)宠.辱偕.忘宠:偕: (19)把.酒临风把: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21)或.异二者之为或: 二、解释下列各组文言中加点的字(16%) 1、和:政通人和.() 2、通:北通.巫峡() 春和.景明()政通.人和() 3、空:浊浪排空.() 4、极:南极.潇湘() 长烟一空.()此乐何极.()感极而悲者矣()5、观:予观.夫巴陵胜状()6、夫:荷担者三夫.()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予观夫.巴陵胜状() 7、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 然则北通巫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一:一碧万顷() 10、或:而或长烟一空() 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及诗词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含古诗词)复习资料《陈涉世家》 一、字词 1、尝.与人佣耕(曾经) 2、辍.耕之.垄上(停止)(去,往) 3、怅.恨久之(失望) 4、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7、或.以为死(有人) 8、会.天大雨(适逢)9、度.已失期(估计) 10、等.死(同样) 11、扶苏以.数谏故.(因为)(原因,缘故 12、上使.外将.兵(派)(带领) 13、楚人怜.之(爱戴) 14、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15、固以 ..怪之矣(本来)(通“已”) 16、又间令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使) 17、吴广素.爱人(向来) 18、广故数言欲亡.(逃走) 19、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2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如果) 21、比.至陈(等到) 2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 二、句子 1、起义的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4、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起义做的舆论准备(宣传工作):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罾书鱼腹,篝火狐鸣)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四、课文赏析 1、结合课文分析陈胜人物形象 陈胜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富有谋略、机智勇敢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的农民起义领袖。2、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 《唐雎不辱使命》一、翻译下列字词。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对……说)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3、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4、大王加.惠(给予) 5、虽然 ..,受地于先王(虽然如此)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 (出使) 7、故不错.意也(通“措”) 8、岂直.五百里哉?(仅仅) 9、秦王怫然 ..怒(盛怒的样子) 10、臣未尝 ..闻也(不曾) 11、以头抢.地耳(撞) 12、休祲 ..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13、若.士必怒(如果) 14、秦王色挠.(屈服) 15、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6、寡人谕.矣(明白)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样再好不过了。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是这样,但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这五百里的土地呢?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墙上撞罢了。 6、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7、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8、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三、结合课文,分析秦王和唐雎的人物形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存在,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 1)嗟乎!。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既举大名耳,。 3)天子之怒,,。 4)布衣之怒,,。 5),奉命于危难之间。 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7)塞下秋来风景异,。 8)人不寐,。 9)为报倾城随太守,。 10),弓如霹雳弦惊。 11)莫道不消魂,,。 12),村南村北响缲车。 13)池上碧苔三四点,。 14),一任群芳妒 15)吏禄三百担,。 二、文学常识。 1)《史记》的作者,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全书篇。鲁迅称之为“”。 2)《战过策》是(作者)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它是体史书。3)《三国志》的作者是,该书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4)《出师表》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一种 的文体。 5)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 C.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国恒亡. 2.解释加点词语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 为天下唱唱: 今或闻无罪或: 会天大雨会: 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 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二)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若士必怒.() 长跪而谢.之曰() 2.翻译下列句子。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相恐吓,唐雎以“”相回应。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的精神。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呢? (三)隆中对(节选)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分类复习一(词类活用)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分类复习一(词类活用) 21课 1、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作动,用网捕) 2、大楚兴,陈胜王(王:名作动,称王) 3、皆指目陈胜(目:名作动,看,以目示意) 4、慰果笞广(笞:名作动,用鞭、杖或竹板打) 5、夜篝火(夜:名做状,在夜里。篝火:名作动,用笼罩着火) 6、狐鸣呼曰(狐:名作状,像狐狸一样) 7、将军身被坚执锐(形作名,坚:指铁甲。锐:武器) 8、死国可乎(死:形作动,为……而死) 9、天下苦秦久也(苦:形意动,苦于,以……为苦) 10、上使外将兵(上:方位名词做状语,在外面) 22课 1、天下缟素(缟素:名作动,穿丧服) 2、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亡,使……灭亡)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动词使动用,伏,使…倒下。流,使…流) 4、亦免冠徒跣(免:动词使动用法,使…免。徒,形使动用法,使…徒) 5、请广于君(广:形作动,扩大、扩充) 6、轻寡人与(轻:形作动,轻视,看不起) 7、与臣而将四矣(四:数作动,成为四个人) 23课 1、因屏人人曰(屏:使动用法,使……回避) 2、贤能为之用(贤能:形作名,有才能的人) 3、外结好孙权(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 4、内修政理(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内) 5、西和诸戎(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6、南抚夷越(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 7、思贤如渴(贤:形作名,有才能的人) 8、箪食壶浆(名作动,箪:用箪盛;壶:用壶盛) 9、保其岩阻(岩阻:形作名:形势险要的地方) 10、先主器之。(器:名作动,器重,重视) 1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24课 1、以光先帝遗德。(光:名作动,发扬光大) 2、深入不毛(毛:名作动,长草) 3、此皆良实(良:形作名,善良诚实的人) 4、著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作名,奸:奸邪的事。忠善:忠善的事) 5、优劣所得(优劣:形作名,好的人与差的人) 6、攘除奸凶(奸凶:形作名,奸邪凶顽的敌人) 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作动,发扬光大) 8、亲贤臣,远小人。(形作动,亲:亲近。远:疏远) 9、苟全性命于乱世(苟全:形作动,保全) 10、北定中原(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陈涉世家》翻译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诫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于是二人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戍卒们夜里都惊慌恐惧。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

九上古文复习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苟富贵,无相忘苟:苟且。B会天大雨,道不通会: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戴。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B二世杀之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 3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扎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若夫日出而林需开B.项燕为楚彩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薪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火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憑仃功广故数言欲亡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一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一一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一一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D吴广以为然一一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 “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 胆识。 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昊广派人“宜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逃走 B.(项燕)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 戴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书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10、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最新最全)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出师表 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 道崩殂,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全)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

页眉内容 九上古文复习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苟富贵,无相忘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会: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戴。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 3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逃走 B.(项燕)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戴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书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0.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专项复习(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天镜园 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②樾(yuè):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净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⑥牙人:商人。⑦枻(yì):船桨。 1.查阅《古代汉语词典》,“俱”的释义有如下四项。文中“字俱碧鲜”中“俱”的意思是(C) A.偕同,在一起 B.相同,一样 C.皆,都 D.具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 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 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 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 (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选文中描写的生活场面不包括下列哪一个(D) A.读书堂中 B.牙人掷笋 C.园丁捞笋 D.鹅游水塘 附参考译文: 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把笋煮熟了吃,说不出的鲜美,只是觉得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二、游沙湖 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③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④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⑤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①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②庞安常:人名。民间名医。③绝:超过。④蕲水:旧县名,属今湖北浠水县。⑤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复习-古诗文知识梳理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 知识梳理一默写1足蒸暑土气 2 岁晏有余粮3更深月色半人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 4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 6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咏梅》 7 只有香如 故 8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晏殊 《破阵子》 9疑怪昨宵春梦好笑从双脸 生一默写 1 牛衣古柳卖黄瓜2 日高人渴漫思茶 3薄雾浓云愁永昼 4 人比黄花瘦 5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 乡子》6天下英雄谁敌手 7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8列国周齐秦汉楚 9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10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一默写 1 肠断白苹洲2塞下秋来风异 3 人不寐 4 锦帽貂裘 5 西北望射天狼 6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载不动许多愁8 沙场秋点兵9马作的卢飞快 三《陈涉世家》一文学常识《陈涉世家》选自本书是 我国第一部作者朝二 词语1通假字适通唱通 以通被通四内容理解 1用原文句子填空少 有大志直接原因导火索根本原因 口号反抗精神 2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三《唐雎 不辱使命》一词语 1通假字错通措放置仓 通苍2词类活用广伏流 四缟素三内容理解 1人物形象唐雎 秦王 2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官四《隆中对》 一词语 1通假字信通伸伸张 2活用箪壶 3重点词对许 信然器岂就见致顾 诣度德量力用猖獗尽 殆所以因殷存恤 4一词多 义 1岂岂直五百里哉将军岂有意 乎2遂遂用猖獗 然操遂能克绍3诚今诚以吾众 此诚不可与争锋4国去国怀乡国破山河在 国险而民附此用武之国

民殷国富等死死国可乎5于亮躬耕于垄亩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内容理解1成语2战略方针政治蓝图三《出师表》一词语 1活用光恢弘亲远毛 2重点词诚秋引喻失义臧否遗卑鄙猥驱驰夙驽钝效损益诹彰慢咎 3一词多义 1以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遂许先帝以驱驰临崩寄臣以大事三内容理解 1用原文填空淡泊名利的句子患难与共的句子战略目标感情核心专题复习--- 名著推荐与阅读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对名著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中考命题题型一文学常识类二情节概述类三人物评价类四艺术特色主题探究类五感悟体验类一文学常识类1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写《》人物绰号相关故事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含古诗词)复习资料 《陈涉世家》 一、字词 1、尝.与人佣耕(曾经) 2、辍.耕之.垄上(停止)(去,往) 3、怅.恨久之(失望) 4、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7、或.以为死(有人) 8、会.天大雨(适逢)9、度.已失期(估计) 10、等.死(同样) 11、扶苏以.数谏故.(因为)(原因,缘故 12、上使.外将.兵(派)(带领) 13、楚人怜.之(爱戴) 14、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15、固以 .. 怪之矣(本来)(通“已”) 16、又间令 ..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使) 17、吴广素.爱人(向来) 18、广故数言欲亡.(逃走) 19、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2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如果) 21、比.至陈(等到) 2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 二、句子 1、起义的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4、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起义做的舆论准备(宣传工作):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罾书鱼腹,篝火狐鸣)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四、课文赏析 1、结合课文分析陈胜人物形象 陈胜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富有谋略、机智勇敢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的农民起义领袖。2、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 《唐雎不辱使命》一、翻译下列字词。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对……说)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3、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4、大王加.惠(给予) 5、虽然 .. ,受地于先王(虽然如此)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出使) 7、故不错.意也(通“措”) 8、岂直.五百里哉?(仅仅) 9、秦王怫然 .. 怒(盛怒的样子) 10、臣未尝 .. 闻也(不曾) 11、以头抢.地耳(撞) 12、休祲 .. 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13、若.士必怒(如果) 14、秦王色挠.(屈服) 15、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6、寡人谕.矣(明白)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样再好不过了。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是这样,但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这五百里的土地呢?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墙上撞罢了。 6、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