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必过版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必过版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必过版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必过版

1、抽样调查的优点(简、论)

1、抽样调查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这个也许是抽样调查最突出的优点。抽样调查工作量要比普遍调查少得多,同时意味着调查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减少。

2、抽样调查可以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由于工作量小,从调查的准备到调查的实施,从资料的输入到结果的分析,时间上都可以大大缩短。

3、抽样调查可以比较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因此,可以设置较多和较复杂的调查项目,并能集中时间和精力作详细的分析。

4、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资料常常更准确、更可靠。

2.调查研究的领域1.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2.社会问题调查

3.市场调查

4.民意调查

5. 学术性调查

3、普遍调查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简)

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

2、资料准备,适于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3、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的高度统一的安排。

4、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

4、选题的重要性(论述)

1、社会调查选题的意义:

决定调查方向;体现调查的水平;制约调查的过程;影响调查的质量;

2、选题的标准:

重要性即是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实际就是调查课题所具有的用途和用处。

创造性即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可行性即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5、简述学术性调查报告通常在结构性上包括哪些内容?

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附录

6、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应包括哪些内容(简答)?

有关调查方式的介绍,有关调查对象的介绍,对研究的主要说明变量的说明

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

7、选题的标准(多选、简、论)

1)重要性即是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实际就是调查课题所具有的用途和用处。

2)创造性即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3)可行性即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4)(判断)合适性即是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8、抽样方法有两大类,常用的有哪些?(简)

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其中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非概率抽样分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9、抽样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简、填)

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5、评估样本质量。

10、系统抽样的具体步骤(简)

1、给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按顺序编上号码,即指定出抽样框;

2、计算出抽样间距,方法是用总体的规模除以样本的规模;

3、在最前面的K个元素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元素;

4、抽样框中,自开始,每隔K个元素抽取一个元素;

5、将所有个体的元素合起来,就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11、有哪些因素影响样本的确定?(简)

1、总体的规模;

2、估计的把握性与精确性要求;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12、请简要说明测量的四种层次(简答)

1) 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

2) (P89测量层次小节)上述四种测量的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即它既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的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

13、请简要说明在问卷调查设计中,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有哪些常用的规则?

第一、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第二、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因此我们陈述的问题时,最好不要用长句子;

第三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由于一体两问,就使得那些父母中只有一个退休的被调查者无法回答;

第四、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即问题的提法和语言不能使被调查者感到应该填什么,或者感到调查者希望他填什么;

第五、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第六、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第七、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14、论述在问卷设计中,对问题先后顺序,安排上有那些常用的规则?

第一,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第二、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第三、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第四、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这是由于行为方面的问题涉及的只是客观的具体的事实,因此往往比较容易回答;

第五、个人背景资料一般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第六、若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15、试述如何判别一份调查问卷质量的标准?

1、具有高的信度和效度,即在问卷设计中需做到具有准确性和稳定性。(书上面么的,记)

2、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适合研究目的的要求,看它所包含的问题与所研究的内容的关系是否密切。

3、适合调查对象,即要求问卷设计符合调查对象的特点,要调查对象能够看懂并能够接受;

4、问题少而精,在获得必要资料的前提下,问卷中包含的问题越少越好。

4、简要说明问卷设计的步骤。(简答)

探索性工作、设计问卷初稿、试用、修改定稿并印制

3、简述邮寄填答法的优缺点

优点:首先他特别地省时、省力、省钱。其次它的调查的范围最广,且不受地域的限制。第三被调查者可以在他们方便的时候,从容不迫的填答问卷。缺点:一是调查对象的地址和姓名难以获得,样本难以抽取;第二是问卷回收率难以保证;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

一、社会研究的概述

1、社会研究: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特指:按照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活动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2、社会研究的特征

目的性、经验性、理论性、社会性

3、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四要素)

(1)、社会研究的主体(2)、社会研究的对象(3)、社会研究的内容(4)、社会研究方法

4、社会研究的目的

探索未知的事物、验证不确定的知识、扩展已有知识

5、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过程

1、《社会研究方法》就是研究科学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规律的科学。

特征:经验性、理论性、规范性、多样性

2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方法论

研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几种。

具体方法和技术

3.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

确定研究题目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

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

根据调查的样本范围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根据研究的逻辑的不同或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根据研究的时间跨度或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研究。

根据调查的样本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一)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普查的主要特点:1、结论确定

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

3、调查项目少

4、工作量大。

(二)抽样调查: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

1、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2、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3、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一般来说,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横向研究。

三)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个案调查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个案调查的特点:

1、调查的深入性

2、由于调查对象比较少,因此,个案调查一般比较节省人力和经费。

3、个案调查一般不需要动员众多的调查员,而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数经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的质量往往更高。

4、在个案调查中,由于需要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各种情况,其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往往有较长时间的深入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调查者的主观态度及其语言和行为会对被调查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5、由于个案调查的调查对象很少,并且一般都没有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因此不能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来将其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

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

三、定性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1、定性研究侧重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而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2、从方法论上说,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属于实证主义范式,其研究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学。

3、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

4、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定量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等

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四、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1、横向研究:指对某个对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的研究。(人口普查)

2、纵向研究:指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对某个对象进行的研究,以便动态地把握发展变化的趋势、解释前后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

一、选题的含义(做哪些事情?)

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

确定研究的角度

确定研究层次(宏观、中观、微观)

确定研究的目标

二、选题标准

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三、选题的过程(怎么做)

1、了解实践和理论发展中的问题;

2、初步定题;

3、论证题目意义;

4、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内容;

5、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五、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

其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

2、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

3、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

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包括:抽样、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文献选择及文献收集技术)

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一、社会理论的概述

1、理论的含义及其特点:

社会理论:指社会研究者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作出的反映。

从内容上看,是对客观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从形式上看,是对社会现

象的抽象概括。

特点:来自于社会实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2、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

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

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

为分析材料提供解释。

3、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

概念、变量、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

4、理论的基本形式

理论命题(描述现状、比较、解释、预测);

理论模型(模拟再现现实)。常用的理论模型有变量结构图示法、坐标图示法和公式法。

5、理论的层次:宏观、微观、中观(其中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的社会理论)。

二、理论建构的含义

理论建构: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观察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亦为发现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运用概念对社会现象加以归纳总结、然后运用命题、模型对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加以说明的活动过程。

理论建构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所谓理论抽象是指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之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它特征。所谓理论概括就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述。

理论建构的基本程序:通过观察而获得足够的经验素材,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经验概括,然后再将之上升为理论形态的理论假设。

三、理论检验

理论检验: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检验资料去验证社会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经过理论验证的理论假设就可以上升为理论。

理论检验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命题推演,第二步是对理论假设命题进行经验检验

命题推演:指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概念操作化的方式将一个理论假设命题推演为一个或多个能够进行经验检验的命题。命题推演包括逻辑推演和操作化推演两种类型。逻辑推演是按照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从一个理论假设命题中得到另外一个或多个新的命题。命题的操作化推演是指,按照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式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

四、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原则)

1经验归纳:是指建立在大量经验观察基础上得出的普遍性命题。

2演绎推理:是从一个命题推导出另一个新命题的逻辑形式。

3假设-检验:是指研究者通过有限的前期调研而提出假设再收集资料验证的逻辑。

4统计性原则:是指在社会研究中要发现社会运行的统计性规律。所谓统计性规律就是指某类现象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概率度。

5抽样-推论:是指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

第五章抽样

一、抽样的概念

1 定义: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

2 为什么要抽样:节约成本、可行性

3 类型非概率抽样: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选取对象的抽样方法。

概率性抽样: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对象的抽样方法。

二、抽样的有关术语

总体:全体研究对象。可以分为研究总体和目标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选取的一组调查对象。

元素:样本中的每一个调查对象。

抽样框:总体的名单。

抽样单元:抽样框中的总体元素。

参数值:总体的特征,如城市中吸烟人口的比率

统计值:样本的特征。

抽样误差:参数值与统计值之间的差异。

三、非概率抽样的方法

1方便抽样: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使用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方法选取样本。

2配额抽样:根据某些参数值,确定不同总体类别中的样本配额比例。

3判断抽样:根据研究目的或专家的判断选取样本。适用于特别能够提供信息的独个案和很难接近的特殊人群。

4雪球抽样:网络抽样。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选取研究对象。特别适用于成员难以找到的总体进行抽样(破案)。

四、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又称为随机抽样。包括以下主要类型:

1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选取样本。机会相等、不受其它对象干扰。(抽签、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机械抽样、等距抽样。按照固定的间距进行抽样。

3分层抽样: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然后用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每层中抽取样本元素。分层变量(男女)、按照比例抽样

4多段整群抽样:大范围抽查。先确定地区,再在确定地区进行抽样

五、样本规模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抽样的步骤有三个;

1、设计抽样方案;

2、抽取样本;

3、评估样本。

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一、测量的概述

1 、测量的含义即把某个研究设想转化为可以认知、可测量的概念和指标的过程。

2、测量的过程:概念化;操作化;对比。

二、概念化与操作化所谓概念化是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即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名义定义。

三、指数与量表

1 、量表:是一种将所测量的符合变量的各个方面都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的测量工具。常用的量表类型有李克特量表和语义差义量表。

指数:是将多个指标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分数。

2 、建立指数的步骤:选取指标;指标的加权;处理缺失值。

四、测量质量的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信度和效度。

所谓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做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所谓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性程度。

两者之间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要有效度必须具有信度,没有信度就不可能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第七——十一章研究方式

常见的收集资料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和文献研究五种类型。

一、问卷调查

1 、定义:问卷调查是指调查人员用预先设计好的问卷去询问被调查者,并通过被调查者的回答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信息。

2、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要符合测量方案;要用日常语言表达;结构要规范。

3 、问卷的基本结构:

封面(问卷编号、名称、主持单位、问卷设计时间)

致被调查者的信

填答指南

问题和答案(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和半开放式问题)

编码位

访问记录和结束语

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有:

1、准备阶段

2、设计问卷初稿

3、试用问卷初稿和修改

4、确定问卷并印制

4、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满足研究需要

考虑被调查者原则(受教育程度、语言习惯、文化心理背景、避免长而复杂的问卷、简洁明快)

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考虑调查方式的原则

5、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的实施方式有:留置问卷、集中填写、报刊调查、计算机网络调查。

6、高质量问卷的标准:

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适用于研究对象

问题少而精

最常用的方法有:

1、面对面的访谈调查

2、电话调查

3、留置问卷

4、集中填写问卷

5、报刊调查

6、网络调查

调查方式分为两大类:

1、问卷访谈调查

2、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

采用访谈式的调查又分为两种;

1、直接的问卷访谈调查;

2、电话问卷调查。

访谈式的问卷调查三个弊病:

1、成本较高;

2、实施有时比较困难;

3、匿名性较差。

被调查者自行填写有五种实施方式;

1、留置问卷;

2、邮寄问卷;

3、集中填写;

4、报刊调查;

5、计算机网络调查。

对收集资料审核时要注意三点;

1、完整性;

2、有没有逻辑错误;

3、通过检查问卷中的控制性问题来判断回答的可靠性。

二、访谈法

1 、含义:即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的交谈而获得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2 、类别:根据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度可以分为结构式和非结构式访谈;

根据一次被访谈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可以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3 、访谈的程序:准备、进入、控制、结束、访谈记录与资料审核

4 、如何通过提问控制访谈过程?

恰当的提问方式;恰当的题目转换方式;控制跑题;对问题的追问;合适的发问与插话5 、访谈者的行为规范:耐心细致;平等对待受访者;忌采取忠告或训诫的态度;不合对方争论;在特殊情况下要及时终止提问。

6 、访谈员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条件:诚实与精确;兴趣与能力;勤奋负责;谦虚耐心

特殊条件:性别;年龄;教育;语言与社会背景

7、小组访谈法的优缺点

小组访谈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小组座谈的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优点:了解情况快,效率高;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有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认识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

缺点:易受被访者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保密性差;对于调查对象而言,比较费时。

三、观察法

1、含义

根据某种需要,采用眼睛、耳朵等感观及辅助观察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 、科学观察的特征

有较为明确的目的;需要有系统的观察设计;有系统完整的记录;观察过程中应该避免主观和偏见;观察的过程和获得的资料可以重复查证。

3 、观察的类型

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4、影响观察的信度的因素:

观察内容界定的明确性;

观察类别定义的严格性;

环境的变化;

人的变化。

5、影响观察的效度的因素:

观察方式、人员、地点、时间对于研究课题的适当性;

观察内容的选择与操作化的方式;

观察者偏见;

被观察者效应;

观察者的观察敏锐性和记忆的准确性。

四、实验法

1 、含义

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

2、特点

人为设置观察情境;直接建立研究结论;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

3、实验法的一般原理:实验的目的就是建立变量间的因果联系。先假设现象A是造成现象B的原因,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假设。具体过程就是,分别测量B在施加A前后的值,然后加以比较,若B在A作用之后产生了变化,这个假设就获得了证明。

4 、实施实验法研究的条件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明确而具体;

能够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

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

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

5 、实验的分类:通常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五、文献研究

1 、含义

文献的含义: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等形式记录和储存人类各种知识和情报信息的资料。根据文献来源的不同,可以把文献资料分为原始文献(亲身事件的人写的资料)和第二手文献(根据别人的原始文献所编写的文献资料)。

文献研究的含义:是一种通过收集研究现象有关的各种文献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文献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对所研究现象的认识的社会研究方法。

2 、既有资料分析的方法:二手资料分析、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和历史文献分析等。

3、内容分析

是一种通过标准化的编码,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简化为可以对之进行统计分析的形式化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

主要环节: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位;进行编码;数据的加工处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优点:成本低;便于重复;可以对一段历史时期内发生的过程进行定量研究

缺点:只能研究记录下来的信息内容;因为不能控制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编制过程,因此,面临着信度和效度问题

第十二章研究资料的审核、整理与统计分析

一、资料的审核和整理

1、资料审核的含义:是指在着手整理调查资料之前,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的工作过程,目的是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原则:真实性原则、标准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

2 、资料整理的含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将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的过程。

整理过程要坚持的原则:条理化(分类)、系统化(资料是否充足)、统计汇总(初步的统计整理,以把握其总体上的数量特征)

3 、选择分类标志(标准)的原则:

从研究目的出发选择标志;

从反映事物本质的需要选择标志;

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选择标志;

分组标志的确立必须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的原则

4 、资料汇总的步骤

编码、登录、录入、程序编制

二、定量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采用树立统计的方法和技术对社会研究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必要性:提供清晰精确的形式化语言;科学预测与探索未来的重要方法;处理调查资料的必要工具。

常用的统计分析分为单变量和双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三、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

(一)集中量数也称为集中趋势量数,它是用一个数值去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 平均数:就是表明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值。和除以个数

2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出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也称为位置平均数,常常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3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二)离中量数是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指标。

1 异众比率:非众数的次数与总体内全部总体单位的比率。

2 四分位差:

3标准差

(三)相对差异量数分析:离散系数和标准系数

四、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对样本资料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单相关和线性一元回归。

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

一、概述

1含义: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将社会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方法和过程、结果和发现表现出来所形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二、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

1 确立主题(报告的灵魂)

2 组织材料(血肉)

3 拟订提纲(骨架)

4 撰写成文

三、普通研究报告的撰写

分为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结构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或摘要参考文献附录

四、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1 标题

2 导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意义、文献综述、介绍研究目标和假设、重要概念的界定)

3 介绍研究方法与步骤(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状况、说明研究工具、介绍研究步骤)

4 报告和分析研究结果

5 摘要与结论

6 参考文献与附录

概念操作化的步骤1.明确问题的确切含义2.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

3.对命题或者概念进行分解 4 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

社会研究方法_中南大学网络教育_课程考试复习题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 试题: 1.请以低保家庭生活状况为调查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2.对你的研究课题进行操作化; 3.问卷设计要求有不少于30道题,要求包含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指导语可以包含在封面信里); 4.问题必须有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同时至少有一个相倚性问题。答案设计可以自由选择多种形式; 5.请尽量避免犯下问卷设计的一些常见错误。 解答:共四页 关于某某社区城市低保家庭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关注和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这部分人尽快脱贫是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认真学习《社会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对本人居住社区城市低保家庭进行走访调查,随机选取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50户居民家庭为调查样本,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姓名 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 年龄 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成员人数____________ 1、您的婚姻状况是 □已婚 □离婚 □丧偶 □未婚 2、您的的受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 □初中 □高中或中专 □专科 □本科 □硕士以上 3、您的政治面貌 □群众 □中共党员 □其它党派人士 4、您及其家庭成员每月领取的低保补助是多少 □100元以下 □100-300元 □300-500元 □500元以上 5、您及其家庭成员每月收入主要来源 □种植养植业 □低保收入 □外出打工 □做小生意 □工资收入 □其它 6、您已经享受城市低保的时间 □半年以下 □半年-一年 □一年-二年 □二年以上 7、您及其家庭的住房面积 □50平米以下 □50-80平米 □80-100平米 □100平米以上 8、您及其家庭居住房屋结构 □钢筋混凝土 □砖混材料 □砖瓦砖木 □其它 9、您及其家庭居住房屋来源 □租赁房 □购买商品房 □自建住房 □拆迁安置房 □保障性住房 10、您及其家庭成员中就业人数

2020南大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

作业名称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20-9-20至2020-10-31 23:59:00 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问卷不宜太长,通常以回答者在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要超过() A、5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个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本身,也可以成为社会调查中的() A、研究资料 B、分析单位 C、访问对象 D、观察对象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什么是社会调查?这是每一个尝试做社会调查的人应弄明白的() A、第一件事 B、重要事件 C、核心内容 D、重点方向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社会调查的第二个用处------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 A、现状 B、原因 C、趋势 D、状况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样本统计值的描述来勾画出() A、样本状况 B、总体面貌 C、分析形态 D、群体动态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社会调查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 A、说明 B、追求 C、途径 D、目的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社会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 A、对象 B、目标 C、主体 D、程序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抽样误差就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 A、相似 B、相合 C、误差 D、差异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简称为() A、普查 B、抽查 C、访谈

XX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社会研究方法部分【模板】

**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社会研究方法(含社会统计学) 一、考试的科目范围 社会研究方法包括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两个部分。 二、主要参考书目: 1.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 一、导论 1、社会研究的概念 2、方法体系 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4、研究过程 二、理论与研究 1、理论及其层次 2、理论的构成要素

3、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4、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三、选题与文献回顾 1、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2、选题的标准 3、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4、文献回顾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性质 3、研究方式 4、分析单位 5、时间维度 6、具体方案 五、测量与操作化 1、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2、指数与量表 3、概念的操作化 4、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六、抽样 1、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2、概率抽样方法 3、户内抽样方法 七、调查研究 1、调查研究的概念、题材、优缺点

2、问卷设计 3、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4、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八、实验研究 1、实验的概念与逻辑 2、实验的程序与类型 3、基本实验设计 4、实地实验 5、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九、文献研究 1、文献与文献研究 2、内容分析 3、二次分析 4、现在统计资料分析 5、文献研究的特点 十、实地研究 1、实地研究及其类型 2、实地研究的过程 3、观察法 4、无结构访谈法 5、实地研究的特点及应用十一、定量资料的分析 1.单变量统计分析 2.双变量统计分析 十二、撰写研究报告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验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11、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17、应用性研究:指那些侧重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18、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19、分析单位: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一项社会研究中被研究的人或事物。 20、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 21、横向研究:横向研究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趋势研究: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介绍测量的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分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的,即既是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情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等级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其数字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比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的等级排序,还有如:测量城市的规模,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且可以确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等级的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征是加或减。比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的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有一个绝对的零点,即有实际意义的零。它测量所得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出生率、城市人口等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说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在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调查资料以城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以有关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4. 我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在研究中之所以要进行抽样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代表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节省时间,方便有效。

社会研究方法2016.10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具有( D ) 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 2.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A.社会科学研究B.历史研究 C.心理学研究D.哲学研究 3.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C ) A.“是什么”的问题 B. “为什么”的问题 C.“如何做”的问题D.“怎么样”的问题

4.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套C.定性调查D.典型调查 5.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6.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B )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 7.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A ) A.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B.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C.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D.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 ) A.具有概率性特点B.具有必然性特点 C.通常可直接观察D.通常可直接测量 9.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这个新 命题,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中的( A ) A.演绎推理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重点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重点整理 题型: 1、填空题:20*1分=20分 2、不定项选择:10*1分=10分 3、名词解释:5*4分=20分 4、简答题:5*5分=25分 5、论述题:两题12分+13分=25分 一、导论 1、社会研究的概念: PPT: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社会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而从事这种活动所用的方法,就是社会研究方法。 书本: (P2)社会研究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泛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即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理论来解释具体社会现象,并力图找到具体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 (P4)社会研究方法:有目的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其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要素、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 2、社会研究的特点:(P5) (1)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科学性(指研究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2)研究的方式是实证的(价值中立)——实证性(社会研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或者说研究者在研究中要保持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 (3)研究的主题是经验的(可检验,也重复)——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获取的资料,并能通过验证资料的验证。) (4)研究过程是客观的——客观性(指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获得的经验事实是客观的。) 3、社会研究的类型:(P11) (1)按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2)按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3)按研究对象的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4)按社会研究的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 (5)从时间性角度:横向研究、纵向研究(P18) ①横向研究/横剖研究/截面研究:(瞬间取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横剖研究通常是较简单、较省钱的方法,但缺点是无法捕捉社会过程或变迁状况,是调查研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②纵向研究/纵贯研究:指的是在较长时期内的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分析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探讨社会现象的前后联系,力图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纵贯研究通常比横剖研究来得复杂,涉及的成本也比较高,但也比较有力,特别是当研究者想要寻找社会变迁问题的答案时。 ●纵贯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区别) A.趋势研究/时间序列研究:在不同时点上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是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总体的某一特征一直得到研究)。(书本:是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变化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资料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B.同期群研究/同龄群研究/世代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每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 第一节 (一)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1目的性 2经验性 3理论性 4社会性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1社会研究的主体 2社会研究的对象 3社会研究的内容 4社会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主体有: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 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5社会研究者个人 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集合概念社会研究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 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1现状调查 2态度调查 3因果分析 4预测分析 5对策研究 第二节 (一)社会研究的目的:1探索未知的事物 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 3扩展已有的知识 (二)社会研究的意义: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 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第三节 (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保证社会研究的客观性 2、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社会研究活动的效率。 (二)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1、经验性 2、理论性 3、规范性 4、多样性

1、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2、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 3、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第四节 (一)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收集资料阶段 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 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1、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2、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3、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4、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一)理论研究关注点:在于探索现象之是的因果关系和增加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不同:(简答) 1、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2、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 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 第二节 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一)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探索性研究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3、查阅资料。 (二)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1、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征; 2、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三)解释性研究: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和研究。 第三节 (一)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普查的主要特点:1、结论确定 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 3、调查项目少 4、工作量大。 (二)抽样调查: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纲要 重要概念 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的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内容分析:指的是这样一种研究技术,它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 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观察。 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一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 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的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同期群研究:又称做人口特征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折半信度: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 无结构访谈: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 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二次分析: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效度:也称做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地、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组织、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社会研究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 质和规律的专门的 1. 科学研究活动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2.经验性,社会的认识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3. 属于类别概念的有:老年人、残疾人4. 5.属于集合概念的有:组织、社区、国家、社会就会发生以偏 6.如果用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的总和来代表企业的目标,概全的错误则是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出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其中每个成简单还原, 7. 员,例如,用企业经营目标去推论每个员工的目标,现状调查,是指对某类社会现象实际存在的状况及其表现的调查 8.所谓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即对社会研究方 9. 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哲学论证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 区别主要在于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论性研究10.关心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如何做”的问题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11. 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12. 究描述性研究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13. 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4.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属于普查15.典型调查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被研究的总体中有目的地16. 选取一些典型的个案来加以调查典型个案是指能够代表总体中某类群体突出特征的个案17.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18. 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19. 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是横向研究的例子20.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种或某些 社会现象进行调21. 查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研究2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23. 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24.同组织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调25. 查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而同期群研究中的样本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在社会研究的最初阶段中,选题和研究设计是其最主要的工作26. 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是从选题开始27. 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28.纯自主选题是指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29. 的影响纯自主选题,一般只用于一些教学性的研究项目和纯粹按照个人学术兴30. 趣出发的项目31.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多研究题目是以上级定是的方式而选定的,目前,在一些研究机构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种选题方式 理论抽象,是指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在考32. 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33. 述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34. 35.变量,就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36. 征及其关系的再现当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数较多时,常采用变量结构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范文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普遍调查的特点。 答:由于普遍调查涉及的对象多、范围广,所以这一调查方式有以下特点:1.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 2、简述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3、简述选题的标准。 答:选择调查课题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当然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应该依据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4、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答: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准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 5、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抽样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1)设计阶段:确定抽样调查目的,作用和要求;确定调查对象(总体)的范围和样本单位的样式;确定抽取样本的方式和样本单位的数目;组织抽取样本单位的工作;辅助工作的准备,如人员培训,资料印刷,工作进度安排。 (2)样本资料的收集 (3)资料的整理和推算 2、试论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答:(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确定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想象。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2)统计规律性 由于存在着随机性,人们就不能简单地把抽样结果当做总体分析的数据。但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也并非毫无关系。统计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可以透过抽样推论总体。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是两个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量。 三、操作题(共40分) “新的一年将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争取使每个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活得更有尊严......” 请结合课程内容试对上述论述中的“尊严”一词进行概念操作化。 答:尊严的概念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尊严就是不容亵渎的,尊严是不分男女的只是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自己要保护的东西也不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好。 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6月28日 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样本

社会研究办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简介测量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一种。即将研究对象不同属性或特性加以区别,标以不同名称或符号,拟定其类别。其数学特性重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奉等特性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提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即既是互相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状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级别测量,可以按某种特性或原则将对象分为强度、限度或级别不同序列。其数字特性是不不大于或不大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种层次。例如:测量人们文化限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级别排序,尚有如:测量都市规模,人们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但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且可以拟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级别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性是加或减。例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但值得注意是定距测量值虽然可觉得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备上述三种测量所有性质外,尚有一种绝对零点,即有实际意义零。它测量所得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收入、年龄、出生率、都市人口等进行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阐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现象。如在以都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都市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都市,呈现出“都市流动人口越多,都市犯罪率越高”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由于她调查资料以都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结论也只能是关于都市结论,而不能是以关于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观测详细指标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概念进行详细测量时所采用程序,环节办法手段详细阐明。例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积极协助盲人过街,积极给讨饭者钱物,积极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一种例子。 4. 咱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取或抽出样本过程。在研究中之因此要进行抽样可从如下几方面阐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某些结识整体这一过程核心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某些结识总体”这一目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重要解决是对象选用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某些对象作为总体代表问题。这样就有助于咱们在研究中节约时间,以便有效。

社会研究方法重点概念之欧阳光明创编

社会研究方法重点概念 第一章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二章导论 1、社会研究的定义: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主题: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方式: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问题: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5、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6、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7、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8、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9、社会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3)资料收集 (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1、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2、理论的基本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3、变量的分类: (1)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2)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3)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变量。 3、科学环(如文末) 4、社会研究的推理方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5、理论对经验研究作用: (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6、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和廓清理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pdf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pdf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际,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简明晓畅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学习、实践、研究、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版教材对第四版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将社会研究按定量路径与定性路径分为两大部分,并相应地将不同的研究方式、资料分析方式和研究报告写作方式分别归到两大部分中。其中,特别增加了对定性研究方法的介绍,从定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开始到定性研究的主要类型、本质特征、方法论意义,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别、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等。同时,结合具体实例,专门就定性研究的结果表达即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指导。 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流畅。适合高等学校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教学的需要,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自学及参考。 作者简介: ?风笑天,1954年生于武汉,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湖北省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等。承担的课题主要有:“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新社会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社会影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美国福特基金重点课题)、“电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国务院三峡移民局重点课题)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人口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社会研究方法》《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社会研究:科学与艺术》《社会的印记》等。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整理版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1.试述定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讲) 答:定量研究的作用:①揭示事物内在规律;②预测事物发展趋势;③做出决策 定量研究的意义:①已有的量化研究可以让我们估测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大小;②量化研究使我们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得以检验;③淘劣存优;提出新的关注问题;④“非政治化”2.社会研究以外的知识来源有哪些?(第二讲) 答:权威、传统、常识、媒体神话、个人经验。 3.为什么社会研究总是比其他方法来得高明?(第二讲) 答:因为,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4.个人经验常犯的四大错误是什么?(第二讲) 答: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 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的特性进行概括时;过早妄下判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需要记住定义) 5.执行一项研究计划涉及哪些步骤?(第二讲) 答:1、选择主题。2、聚焦问题。3、文献述评。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 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 6、解释发现。 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 6.社会研究当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讲) 答: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7.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第三讲) 答: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8.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第四讲) 答: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四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 9.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是什么?(第四讲) 答: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10.测量有哪四个层次?四种测量尺度在数学性质上有何不同?(第四讲) 答: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

风笑天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 (顾书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研究(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补充) 一、导论 (一)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a) 人的特殊性;b)研究的干扰性;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二)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 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 a.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 b.客观:社会环境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 a.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 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b.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 准备)。 ③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阶段略。 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二、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研究 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 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 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如:社会学中常见的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3.微观理论 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实际上是操作层次上的命题陈述,其特点是直接由经验材料或数据来证明或证伪。具有三个重要特征:a.由一组命题构成;b.这些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c.命题中的一部分可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配套题库-社会研究基础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一篇社会研究基础 第一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 1.社会研究 答:社会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方法论 答: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②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③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④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⑤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⑥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3.研究方式 答: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通常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①调查研究;②实验研究;③实地研究;④文献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

二、思考与实践 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答: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五个方面: (1)人的特殊性 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有动机、对社会研究的活动有反应的研究对象。他们有自我意识,也有主观意志。因此,他们可能会不与研究者合作,他们也可以为了个人的利益或其他原因而采取出人意料的行为。也正因为人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社会研究中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就常常达不到自然科学中所能达到的那样高的准确程度。 例如,管理学中的“霍桑效应”是人的这种主观意识的最好说明。 (2)研究的干扰性 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有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无论是采取观察的方法,还是采取调查的方法、实验的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种干扰和影响。 假设我们希望研究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在家庭中的生活内容及其方式。当采用观察的方法进行这项研究时(即当观察员进入到所观察的居民家庭时),这些普通居民家庭的实际的闲暇生活方式肯定会被观察者的出现和参与所干扰。观察员所“看到”的,实际上是受到观察者出现的影响后的状况。如果当时没有观察者的出现,实际状况可能会是另一种样子。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所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不同行为既会受到个人特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会受到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社会研究者通常比自然科学研究者要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他们往往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集群行为的出现,既可能与当时人们的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有关,还可能与个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