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灾荒_社会变迁与流民_以19_20世纪之交的直隶为中心

灾荒_社会变迁与流民_以19_20世纪之交的直隶为中心

灾荒_社会变迁与流民_以19_20世纪之交的直隶为中心
灾荒_社会变迁与流民_以19_20世纪之交的直隶为中心

收稿日期: 2003211219

作者简介: 池子华:(1961- 

),男,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李红英:(1973- 

)女,历史学硕士,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①流民是指:丧失土地而无所依归的农民;因饥荒年岁或兵灾而流亡他乡的农民;四出求乞的农民;因自然经济解体的推力和城市近代化的吸力而(盲目)流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尽管他们有的可能还保有小块土地。

第4卷 第1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1)

VO L.4,NO.1

2004年3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

Mar.,2004

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

———以19、20世纪之交的直隶为中心

池子华,李红英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灾荒、社会变迁过程中孕育大量流民,为义和团运动的大规模展开提供了主要依靠力量。流民大军是一支盲动的巨大力量,在饥饿机制的驱使下,他们大量投身义和拳(团),也为这场运动增添了许多“盲动”色彩。

关键词:灾荒;社会变迁;流民;直隶

中图分类号: K 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65(2004)01—0070—09

19、20世纪之交的直隶,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并发,引发了1900年强烈的社会震荡———义和团运动。尽管参加这场运动的社会成分复杂,但农民是运动的主体。农民中,被强制脱离物质生产资料的流民占有相当的比例,因而,要揭示义和团运动的深层的蕴含,不能不研究流

民。①[1](P 13)本文梳理有关资料,以揭示流民与灾荒、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1900年前的直隶灾荒

11灾荒频仍

流民是多种因素的“合力”造成的,有内在

的社会结构性原因,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原因,有天灾人祸原因,有人口膨胀原因,等等。其中最为直截的“激素”,应该说,莫过于灾荒。直隶是中国近代史上有数的灾荒频发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到1900年间,直隶受

灾的州县累计达1918个,殃及168260村庄次。其中,义和团运动前十年,受灾地区共639州县次、70375个村庄[2](P733—735),明显高于前5个10年的平均数,这意味着直隶灾荒的愈演愈烈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在各类灾害中,水灾和旱灾对直隶的冲击最为严重。

大水为灾,直隶深受其害。自1840年以来,直隶水灾不断,灾害之重,程度之深,令人震惊。从1885年到1898年,直隶连续14年发生洪涝灾害[3],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水灾,无疑成为威胁直隶民众生产生活的灾害之首。

黄河是历史上决口、泛滥最多的一条河流,“华夏之患,黄河为大”。1895年黄河决口,直隶东南部26州县被灾,淹毙无算,田产损失不可数计。1896—1900年,直东南屡被黄祸,开州、东

明、长恒等州县被水。[4](P838—875)黄河蜿蜒东注由

山东入海,只流经直东南一隅,因此,对直隶的冲击还不是很严重。而永定河的经常泛滥,给直

7

隶带来巨大的灾难。

永定河为海河的支流,上源为桑干河,源出山西北部,黄土高原泥沙俱下,使永定河河床淤浅,元代就有“小黄河”之称,“以流浊故也”。[5]夏季一遇暴雨就宣泄不通,造成洪水泛滥,“水势东荡西决,迁徙靡常,浩浩浮沙,所至辄淤,故又有无定河之称”。[6](P.169)1698年康熙大兴河工,建筑卢沟桥以下堤堰,赐名“永定河”,但并没有将其驯服,有清一代,永定河溃决44次,溢34次,徙8次。[6](P.185)其中晚清71年间,据各种资料统计,永定河共发生漫决33次,平均接近两年一次。[7]永定河成了有名的害河。

永定河是直隶境内最主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宛平、涿州、良乡、固安、永清、东安、霸州、武清8州县,绵亘400余里,十年九涝,给这一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谭嗣同在《上欧阳中鹄书》中说:“顺直水灾,年年如此,竟成应有之常例。”[8](P1449)

1896年,永定河漫口,“自六月以来,节次大雨,加以上游山水暴发,奔腾汇注,各河同时狂涨,下游宣泄不及,潮白、永定、子牙等河相继溃决,沿河低洼之区,水深数尺至丈余不等,庐舍民田,尽成泽国。”大兴、宛平、东安、武清、永清等三十二州县成灾,居民“荡析离居”[9](P13829)。“本年顺直水势之大,灾情之重,实与(光绪)十六、十八、十九等年相等”[10](P1616)。

1898年,永定河再次决口,水势浩大,直到第二年,仍“一片汪洋,上下百余里,数十村庄,皆在水中”[7]。同时,滹沱河也“因大雨水势暴涨,漫溢成灾,上下百数十里,南北四、五十里,其间若深州、饶阳、安平、献县、大城各州县境半成巨浸。”统计该年全省“受灾52县,重灾之区十室九空,困苦已极”[11](P1640)。

此外,滦河、沙河、大清河、潴龙河、拒马河、南北运河等河流也经常泛滥成灾。1895年,“各河纷纷漫决,平地水深数尺至丈余不等,汪洋一片,民田庐舍多被冲塌,计秋禾灾欠者一百二州县”[12];1897年,“伏秋以后,雨势连绵,各河漫溢,以致顺属之武清、宝坻、宁河,直隶之天津、静海、深州、安州、高阳、饶阳等处洼下之区,多被淹浸。小民困苦颠连,不堪言状”[13](P1633)。

连续14年的大水灾之后,接踵而来的又是1899—1900年的严重的大旱灾。

1899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雨带久久徘徊在长江流域,迟迟不肯北进,以至直隶久旱不雨,田禾枯萎,大地龟裂,“被灾之区甚广”,总计全省有唐县、武强、昌平、顺义、昌黎、乐亭、清苑、交河、东光、青县、静海、沧州、南皮、灵寿、平乡、邯郸、肥乡、广平、鸡泽、易县、涞水、深州、曲阳、武清、霸州、东安、高阳、安州、献县、天津、宣化、怀来、饶阳等33州县遭受旱魃的肆虐,“穷黎困苦,户鲜盖藏”[14](P14—5)。由于亢旱严重,清廷特地降旨祈雨,先后命溥伟、载漪“诣大高殿恭代行礼”[9](P14423—4426),民间也纷纷设坛祈雨,但不见甘霖。1900年,直隶的旱情愈益严重,据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报:献县、曲周、高阳、沙河、平乡、广宗、永年、肥乡、广平、磁州、元城、大名、隆平、宁晋、饶阳等15州县各有数十乃至数百村庄“成灾五、六、七分,及欠收三、四分不等,民情困苦异常”;安州、青县、静海、沧州、南皮、邢台、南和、巨鹿、任县、邯郸、成安、鸡泽、威县、新河、深州等15州县也大面积受灾,“欠收三、四分不等,”虽然“总均勘不成灾,但收成既已欠薄,民力不免拮据”[11](P1667)。李鸿章的奏报尚不能全面反映直隶旱荒的全貌,如《柏乡县志》载:“光绪二十六年,大旱”[15](P1637)。又《高邑县志》载:“(光绪)二十六年,旱”[16](P1402)。又《顺义县志》载:“(光绪)二十六年,春夏大旱”[14](P1944)。持续差不多两年的亢旱之后,直隶大部分地区的灾情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出现了“畿辅大饥,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灾害常常同时或相继并发,形成不同形式的灾害链或灾害群。与近代直隶水旱灾害相伴生的,还有瘟疫的流行,如1895年,在滞留京师的灾民中,“疫疠流行”,“五城月报路毙已三千余人。其内城归步军衙门、顺天府经理者尚不在此数”[17](P1595)。此外,蝗灾、风灾、霜灾等交替蹂躏,饱经水旱之灾、“民不聊生”的直隶更是雪上加霜。

21流民遍地

世纪之交的直隶所以灾荒连年,除“天威”这一自然原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人力”———晚清政治统治的失效和腐败,按孙中山先生的话说,“治河有上计,防洪有绝策,那就是斩了治河官吏的头颅,让黄河自生自灭”,“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

17

第1期 池子华,李红英: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

统的贪污,这种贪污是产生饥荒、水灾、疫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武装盗匪常年猖獗的主要原因”[18](P189)。这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原因。在清朝前期,统治者尚能讲求水利,虽有灾荒,但为害还不是十分严重。而道咸以降,战乱频仍,军需浩繁,河工经费常被侵挪,以致水利不修,河务废弛,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等闸坝堤埝无不损坏,加之各级官吏对河工经费的层层盘剥和营私舞弊以及地方官绅在防洪中不顾大局、以邻为壑,不仅严重削弱防灾、抗灾能力,而且往往造成人为灾害,其如直隶小站水稻灌区,司闸千总每届放水,必“故意留难”,以致沟渠经常干涸,“禾苗枯槁,无旱成旱。”[19]。1892年夏,文安县“大雨倾盆,千里堤屡次出险,官民抢护,得保无虞。而高属之骆驼湾潴龙河决口,任属之荷各庄千里堤决口。文民号呼奔走,希冀转危为安。无如任丘县令王蕙兰左袒任民,不思顾全大局,蒙蔽上宪,请发明令,强制文民,既不准筑烹儿湾遥堤,又不许堵线口旧埝,顺水东注,竟以文洼为泄水之区。当道惑之,驱逐堤夫,洪水大至,稼禾已熟,尽付东流,十数万灾民,几无生活之望矣”[20]。1897、1898年间,“因淀民屡扒西堤,以邻为壑,文邑受害,至深且久”[2](P.718)。1897年,“宣惠河大水,六七月之交,大雨淋漓,东光沥水为害,将泄水入沧,沧之人防范甚严,初十日东民以巨炮击散沧人之守堤者,遂于灰坝之西掘北堤数丈,水尽泛入沧境。”[21](P.2078)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天威、人力交煎,给直隶地区带来连绵不断的灾荒。

小农经济极端脆弱,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直隶灾荒的愈演愈烈,毫无疑问,给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经济衰退,农村凋敝,大量农民被强制脱离物质生产资料而成为“剩余”,无以为生,只好远走他乡。特别当灾害来临时,农民非死即徙,流民潮于是涌起,这方面的史实连篇累牍,摭拾即是,如1895年,“永平、遵化两处十属州县,去年被水甚重,访查该处近来情形,一村之中举火者不过数家,有并一家而无之者,转徙流离。”1896年,东安、武清、永清等县水灾,田庐被淹,居民“荡析离居”;“本年六月以来,大雨时行,永定河水势漫溢,顺直各属被灾,小民荡析离居”[9](P13584、3829、3834)。1897年,“直隶玉田县属淫雨为灾,黑龙、双城二河同时涨发,小民流离冻馁,情殊可悯”[22](P1639)。又如,文安“被水十有九年,地方凋敝已极。民生困苦异常,逃亡者十六,存者不过三四耳。而三四之中,饥寒而死者有之,果于鱼腹者有之”[23]。再如, 1899———1900年的罕见旱荒,给直隶民众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旱魃肆厥虐,诗歌云汉章,祈祷一无验……大田无禾稼……辘轳转饥肠,嗷嗷哀鸿雁,十户九流亡,老弱转沟壑,壮者散四方……”[21](P12183),灾荒与流民,有如形影者,“每逢灾歉年头,饥民四出,就会有流民潮的出现,大灾大潮,小灾小潮,以致流民潮的潮起潮落,与灾害的消长成正比”[1](P151)。直隶灾荒连年,流民潮涌,就成为统治者无法回避的严峻的社会现实。

面对现实,统治者不能不采取必要的措施“赈抚兼施”。除蠲缓、平粜之外,主要“赈抚”措施有“开仓放粮”。1898年,清廷特颁“上谕”,鉴于“各省常平社仓,久同虚设”,要求:“民间义仓,必应劝办,每处每年积数千石,三年数逾万石,虽遇奇荒,小民不致失所……各省积谷,为赈荒要政……自应实力举行。著各督抚严饬所属传谕绅民,广为劝办,不得以一奏塞责”[9](P14063)。1900年大旱,直隶一些地方如大名、顺义等县就“开城内常平仓及镇社仓接济饥民”[24]。同时,“设法招商广运粮谷以济民食”。1895年,署理直隶总督王文韶甚至向四川、两湖、闽浙、云南等总督、巡抚发出了赈济“畿辅灾黎”的求援电报,请求协济。所有这些“急赈”措施,无不着眼于“黎庶不致颠沛流离”[9](P13585)。但由于国库空虚,灾区面积广,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加之赈灾过程中贪官劣绅的吃灾卖荒、营私舞弊等情,很难做到实惠及民。赈灾不力,统治者无法改变直隶“流民遍地”的严酷现实。

流民是一个“不安分”的群体。灾荒把他们抛出了惯常的生活轨道,使他们成为飘泊者。当他们生活无着、无以谋生时,就会越轨犯禁,转化为社会生活的最不安定者。外国传教士明恩溥一眼看出行将来临的社会大振荡,谓:“(1899年)旱情十分严重且波及地区广泛,这是自1878年大饥荒以来第一次听说冬小麦没有在华北任何地区播种……土地光秃秃的,无法播种,在这种时候,懒散和不安份的人们准备铤而走险了”[25](P1286)。无庸讳言,流民的大量存在、堆积,既是义和团运动的“乱源”,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运动的主体。

2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二、铁路修筑与社会变迁

流民的产生,如前所述,由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灾荒之外,社会变迁也导致农民的分化与流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流民现象正是社会变迁的伴生现象。

社会变迁,一般来说,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引起的社会形态的变化。实际上,社会变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社会形态的变更是社会变迁,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变化也是社会变迁。[26]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社会变迁的动力源之一———近代交通被引入,其中被称为“交通之母”(孙中山语)的铁路建设,成为否定传统、推动社会变迁的强大的物质力量。在此过程中,直隶又有大批农民破产失业,加入流民大军。

111895—1900年直隶的铁路修筑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积极谋求在华修筑铁路。尽管西方列强使中国进入“铁路时代”的野心和企图因遭到清廷朝野上下的抵制没有变为现实,但侵略阴谋并没有就此停止。而在举国上下反对西方列强在华兴筑铁路的滔滔洪流中,中国社会内部却萌生着自办铁路的构想。早在近代初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林则徐在其主编的《四洲志》、徐继畲在所著《瀛环志略》中都介绍了欧美的铁路,隐约表达了在铁路建设方面“师夷”的意向。而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王干在《资政新篇》中则明确提出“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铁)路以为全国之脉络”的主张[27](P1533)。到洋务运动时期,铁路建设的呼声更加强烈。马建忠指出,兴办铁路,“有救患之利,有节用之利,有开源之利。”[28]薛福成认为,“铁路之兴,大利约有九端”,是为便于国计、军政、京师、民生、转运、邮政、矿务、轮船、招商、行旅等等,而“国计、军谋两事,尤属富强切要之图。”[29](P189-90)郑观应列举铁路建设“十利”,指出“有十利而无一害,复何惮而不行哉!”[30]这些思想家,大多为洋务大员的得力幕僚,他们的言论不能不影响掌握中央和地方实权的洋务官僚。1881年李鸿章所上《妥筹铁路事宜折》就是其幕僚薛福成代拟的,是薛福成在1879年所写《创开中国铁路议》的进一步发挥。这样经过几十年的论争,铁路建设逐渐被提上了日程,铁路开始登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1877年,开平矿务局成立后着手开采煤矿,两年后出煤,为运煤需要,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修筑唐山至胥各庄段铁路,因顽固守旧大臣反对,朝廷只同意修建骡拖马拉的轻便铁路。1881年“马车铁路”建成,全长9?7公里。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历经周折终于在畿辅直隶诞生了。铁路,作为新生物质力量和“自强要策”取得了立足之地。截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共修筑铁路415?4公里,其中直隶境内为28714公里。[31]

甲午战争的失败震撼了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很多,而以铁路为龙头的近代交通的发展滞缓为一大要因,张之洞就指出:“军事之兴,一切隔阂,兵饷、军火转运艰辛,劳费百倍而仍有缓不济急之患,使铁路早成,何至如此!”[32](P15-6)因此,加快铁路建设,成为清廷“必欲举行”的施政要项。

“直隶为干路之根本之地”[9](P14147),修筑铁路,“当以卢汉一路为先务”,“此路南北东西皆处适中,便于通引分布,实为诸路纲领”[32](P15-6)。1896年,清政府准设铁路总公司,令盛宣怀督办。

经费问题始终是困扰铁路建筑的一大难题。鉴于“官帑支绌”,清政府曾于1895年决定:“卢汉铁路……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股五千万两以上者,著准设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然而,投标者“皆有洋东在其身后”[33](P1227),这与“不得洋人入股”相违背。沿海巨商缺乏投资热情,内地华商资力微薄。不得已,只好利用外资了。外国侵略者渴望向中国输出资本,掠夺路权。各国围绕卢汉铁路贷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后,以法俄两国为背景的比国公司击败英美攫取了卢汉铁路的投资权。

1898年2月,卢汉铁路卢保段开工,由卢沟桥跨越永定河后沿太行山东麓纵贯华北平原西部,经长辛店,渡拒马河至涿县,过高碑店,到达保定。全长13016公里。1899年1月通车。1895—1900年间在直隶境内修筑的另一条重要铁路是津卢铁路。早在1888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就提出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只不过那时的终点为通县。1889年罢建津通之议,改建卢汉。同年秋,改建关东铁路,又罢建卢汉之议。1895年4月因甲午战争的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秋季决定将津通

37

第1期 池子华,李红英: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

铁路的终点由通县移至卢沟桥,后又决定将津通铁路终点展至北京右安门外马家堡,称为津卢铁路。向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统计借款四十万磅”[33](P1323),成立卢汉铁路总局负责施工。铁路自天津东站西北行,在杨村附近跨越大运河,经廊坊、黄村,以达终点,东南———西北斜贯直隶北部,与原有的津榆铁路合成京榆铁路。至此,直隶已建成通车的铁路总长为57013公里,约占全国已建成通车铁路总里程的五分之二。[31]

21社会变迁的伴生现象

铁路本是发展经济、加速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强大驱动力。随着铁路的延伸,直隶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流民也在此中伴生了。

从理论上讲,或从社会发展的“长时段”和“中时段”讲,铁路建设并非孕育流民的根源,恰恰相反,倒能创造更多的就业门路,广泛吸收因灾荒等被抛向社会的流民。郑观应在反驳守旧派所谓“造路之后,夺铺驿夫役之利”的论调时就说:“铁路之旁,其左右歧路,人马皆能行走;火车所运货物,应于某处卸载者,仍须车马接运;且物产之流通益广,则人夫之生计益增,何害之有?”“且口外荒地甚多,开垦甚便,一有铁路,内地无业之民,相率而至,膏腴日辟。”[30]总而言之,因铁路修筑而引起的就业结构的新变化———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但从“短时段”来看,铁路无疑是“夺人生计”、衍生流民的“怪物”。

修筑铁路,不言而喻,势必侵占农民的土地。直隶素以小农经济为主,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在农业社会里,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农民将无以为生。而在筑路过程中,农民的土地被强行征购,虽然我们没看到类似德国人在山东敷设铁路时“所至之地,尽将村落民家拆坏,遇坟墓建物即毁掘,不惟不遇路避之,且毁坟拆舍亦一文不与”的情景,但“土民田庐皆归乌有,无以饮食,无以栖止,父子夫妇兄弟流落道路”[34](P126)的情况,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新的经济因素并不能立即为丧失土地的农民提供“转业”机会,农民只能自谋生路。流民现象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不少农民只好背井离乡。

遭受铁路排挤而脱离物质生产资料的农民,应该说,可以优先为铁路部门吸纳,如可为筑路工人,但这样的机遇,并不属于每一个受排挤者,

除非他们同时又是“教民”,才有可能,因为,“铁路工役又多属教民”[14](P1172)。这就很容易使无以为生者对铁路及教民心怀怨望。明乎此,或对理解“民教冲突”以及义和团运动中团民“挑铁路,把线砍”的行为有所裨益。

铁路建设,也使传统的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传统运输部门中从业人员的大量失业,如“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35](P1347)。实数还不止4万,有人估计,这类失业人员可达6万之众,以“一家五口计之,已三十万人”生计无着。他们承受着生存恐慌的沉重压力,同样“蓄怨于衷”[14](P1172)。

铁路建设引起的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同时,近代交通的兴起,不能不引起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由于近代社会是一个被扭曲变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铁路的延伸,意味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因此,直隶铁路事业的发展,为帝国主义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特别是洋纱洋布,提供了便利条件,加速直隶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如“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1900年前)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益微”[36](P148)。南宫等县,“昔日家庭皆以纺织为正业。通商以来,为洋布洋线所挤,不敷工本,相率休其蚕织”[2](P1508)。洋货日销,土货日滞,“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体系逐渐被撕裂,板结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松动。

耕、织的分离,自然经济的渐趋解体,对直隶农村社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不少农民因此破产失业,被抛向社会,不断壮大流民的队伍。

总之,流民的孕育和产生,与社会变迁有着重要的关联,是社会变迁的伴生现象。但是,世纪之交的直隶,所以出现“流民遍地”的情形,根本原因,还是连绵不断的社会灾荒造成的。

三、流民的流向与归宿

连绵灾荒的肆虐,社会变迁的冲击,使成千上万的直隶农民破产失业,生活维艰。为谋生,流民大量外流,颠沛于途,这就很自然地提出流民的流向与归宿问题。

一般认为,所谓流民的流向,是指流民空间位移的方向。我们认为,流民的流向除空间移动

4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的方向外,还应包括“职业”(谋生手段)流向。这里所谓流民的流向,即指空间流向和职业流向两个方面而言。

直隶流民的流向是多元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诸方面:

11向心流动

向心流动,也就是流向中心城市,这是省内横向流动之外的最主要的空间流向。

直隶地处天子脚下,为畿辅重地,直隶流民大量涌入京津等中心城市是自然的,京师是“首善之区”更是流民汇聚猬集之所。《益闻录》报道直隶流民云集京师的实况,说:“近京一带州县村庄,经夏日大雨冲刷,河决成灾后,各处鳞塍田亩,青青禾苗,被水浸沙压,无得食。而流离之子,锁尾奔逃,多向京畿而来。成群结队,鹄面鸠形,不可名状。官场发赈开厂,容纳救济,竭蹶不遑。无如赈者殷殷,而啼饥号寒者仍涕泣载途,郑侠流民图,无此惨怛。比日秋尽冬初,凡饥民有子女者,不能养活,均携向街头出卖,计三五岁男女卖钱数百文,十岁上下可以役使卖钱千余文。话别分离之苦,恸哭街头,殊令闻者伤心,见者惨目”[37](P1929)。1895年,直隶大水为灾,“现在京外(直隶)灾黎,扶老负幼,来京觅食,其鹄面鸠形,贸贸溃乱之状,实属目不忍睹”[38](P1595)。另据瓦德西估计,1900年京师汇集“失所流离之民,据估计约有三十万人,但实际上似或多于此数;散居于该段旁边,大半均在露天之下”[39](P118)。天津、唐山、保定等城市,在灾荒年间,也都有大量流民蜂拥而至。

京津等中心城市是工商业中心,无论乞讨、粥场就食,还是寻找临时性的职业,要比在农村地区横向流动,更容易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而且,京津地处直隶省境,近在咫尺,这种距离关系,不能不令直隶流民趋之若骛了。

除了流向中心城市之外,流民的省际流动也很普遍。每逢灾荒,闯关东的直隶流民络绎不绝,流向秦晋的流民也不在少数,如果用“饥民四出”来形容直隶流民的空间流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背井离乡的空间流向是暂时的,一当灾荒缓解,便回归故乡,重建家园。而且,空间流动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还必须进一步考察流民的“职业”流向。

21乞丐与盗匪

乞讨与抢劫,是相反的谋生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在谋生无门的情况下,经常为流民所采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流民是乞丐、盗匪的最可靠的来源。

流民是一群饥饿的人群。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下,他们走死逃亡,许多流民只好以乞讨为生,或踯躅城市街头,或游移于受灾轻微的农村中,或穿梭往来于城乡之间,忽此忽彼,漂泊不定。这里,“逃荒”与“乞讨”差不多就是同义语。京师、天津是直隶流民的云集之地,当然也是乞讨的主要场所。1895年陕西道监察御史熙麟折称,流入京师的直隶灾民“沿门行乞,随车拜跪者有之”[3](P1595)。同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也说,“京师四方观望,而乞丐遍地”[40](P1129)。不仅如此,就连铁路沿线,也有无数乞丐蚁附, 1895年3月24日的《申报》报道,因冀东灾荒,流民流为乞丐者众多,“附车各村落,一过糖坊,上至胥各庄唐山林西洼里,每一停车,饥民男女,鹄面鸠形,随客乞钱,如猬之集”[2](P1738)。

流民是社会生活的最不安定者。当他们为饥饿所迫濒临绝境时,就会越轨犯禁,为盗为匪,给社会秩序以冲击。“王法难犯,饥饿难当”,饥民聚众抢粮,“盗案叠出”,是灾荒期见惯不怪的现象。1895年御使李念兹奏称,永平、遵化两府州属大水为灾,饥民“转徙流离,懦弱者,闯入人家就食,凶悍者,结伙成群,专抢囤积,名曰分粮”;献县“村民藉灾滋事,……毁堤殴官抢局,实属肆行无忌”;1896年献县“贼首伍五等率党持械劫夺行旅,……居民被劫者不知凡几”[9](P13584、3618、3915)。直隶“畿辅重地,盗贼如此横行”,朝廷深以为忧,“上谕”说,“直隶盗贼充斥,日甚一日,抢劫之案,层见叠出。畿辅万方辐辏,行旅皆有戒心。从前辎重多者每至被劫,近则一肩行李亦多不免;从前抢劫多在昏夜,近则白昼肆行强暴;旱路则骑马持械,倏忽往来;水路则沿船搜脏,冒充官役,顺天、保定、天津、河间等属,所在皆有,而莫甚于深、冀两州。盗贼同伙百十人或四五十人或二三十人,公行抢劫,毫无顾忌,倘不得财物,则掳掠人口以去,女则价卖,男则关禁勒赎,即行杀害……盗贼朋行抢劫而莫敢谁何。现在饥民遍野,游勇成群,不加惩治,必至日聚日多,养成巨患。……著王文韶严饬各府州县认真缉捕,勿得徒托空文,纵令捕役养贼图利。倘有怠玩不职之员,立即参办,务期盗风日戢,闾阎安堵,用副除暴安良至

57

第1期 池子华,李红英: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

意”[9](P13633)。由此亦可窥见直隶“盗匪”问题之严重。

灾荒频仍,流民遍地,地方不靖。为恢复畿辅地方的有序统治,朝廷屡颁谕旨,要求推广“保甲”之法,“以期民情固结,奸宄无从匿迹。”直隶总督裕禄“实心办理”,“或分乡择派绅董,或按村设立首事,清查户口,挨户悬牌,并劝联庄,或三五村为一联,或以十余村为一联,守望相助……务期匪徒敛迹,民户相安,以靖盗风而弭隐患”[9](P14262-4263)。尽管统治者殚精竭虑,厉行高压政策,但并不能改变“盗案叠出”的局面,饥荒———越轨犯禁的根源———不能消除,再严厉的“铁血政策”都软弱无力。

31在教民与拳民之间

教民和拳民(义和拳),众所周知,亦几乎是相互对立的群体,所谓“民教冲突”,很大程度就是指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而言。然而,对流民而言,都是争附的对象。实际上,在饥饿机制的驱动下,流民可以加入任何组织,盗匪也好,教民也好,拳民也好,只要能够满足生理需要,“(直隶)整个地区充斥着饥饿、不满和绝望的游民,他们……准备加入任何组织。”[41](P1286)这段对1899—1900年直隶旱灾期间流民动向的观察,应该承认,是客观的。教民、拳民组织,因饥饿流民的大量加入,得到膨胀性发展。

先看教民团体。根据入教动机,曾有人把教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基督的真正信仰者;第二类是“吃教”者,或因生活无着而入教,或为地痞流氓被收买入教;第三类是“仗教”者,即借教会势力保护个人或家族利益,多为地主士绅。[42](P.133)其中,第二类人居于绝对多数。这与传教政策密切相关。传教士为在直隶发展教会势力,往往乘灾荒之机,施舍药品、食物、钱物等,以广招徕,这对饥寒交迫的流民来说,不能不产生巨大的吸附力,“一时下流社会贪图目前小利领洗入教”[43]者,颇不乏人,至于基督真谛如何,无暇顾及,或根本不愿顾及,因此,直隶下层社会中到处流行类似歌谣:“为什么要入教,为了六块北洋造(银元),花完再往神甫要,神甫不给就退教”;“为什么要奉教,为的是三块北洋造,量小米,买山药,吃完就反教”;“奉教,奉教,为的是六块北洋造,量小米,买山药,吃完了再反教。”[44](P.48、198、336)流民入教的动机可谓昭然若揭。

教会势力毕竟有帝国主义背景,在民教冲突

此起彼伏的时代,流民入教完成身份的转变,似乎不能谓毫无顾忌,但吃灾卖荒等腐败行为,不啻为渊驱鱼。张黎辉所辑《义和团运动散记》中有一则《教民问答》,或可窥见流民入教心态:“中户贫民,岁丰仅足自给,水旱偏灾,民有鬻子女以偿赋税者矣。甚者,凶荒之形既见,长吏不惟不恤之,而先期开征,迫民完纳;及恩诏蠲免而已入私囊,不可复得。上泽不下流,民于是不知君而仇吏。民疾官也甚则视入教也轻。”[14](P1258)流民轻于入教,诚非得已。

如果说流民入教是为了求得一饱,那么,他们流为拳民,同样是为了满足这“第一需要”———果腹。有关方面的情况,史籍中随处可见。我们不妨多摘引几段,以见其实。

《综论义和团》:“北方久罹河患,今年(1900年)又久旱,不能播种,农夫仰屋兴嗟,束手无策,以致附从团匪者,实繁有徒。”[14](P1172)

《拳事杂记》:“今年顺、直一带,雨水极少,麦苗尽槁,民气颇为不靖,……该匪起衅,亦由饥民附从所致。”[45](P1244)

《劝诫义和团》:“劝人莫习义和拳,拳法神妙皆讹传……于今直隶多饥民,纷纷学习遂成群。”[14](P1203)

民国《清河县志?人物志》:“光绪庚子义和拳起,村人以久旱糊口无着,欲从之游,既成议矣。”[46]

民国《柏乡县志?史事》:“尔(义和拳———引者)等皆饥民耳。”[15]

民国《威县志?人物志》:“是时岁大无(旱),贫民无以聊生,争附和拳民。”[47]

这里不厌烦琐,列举多条史料,无非想证明我们所提出的论点。如果没有灾荒的肆虐、饥饿流民遍地,很难设想会演化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我们无意否认义和团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但其满足生理需要是第一位的,“游手之民,一经习拳,皆得窃食其间,是以愈聚愈众”[48](P1252)。这里的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难怪“拳匪肇衅时,皆面皆菜色”了[14](P1189)。

流民大军是一支盲动的巨大力量,在饥饿机制的驱使下,他们大量投身义和拳(团)为义和团运动的大规模展开提供了主要依靠力量,同时也为这场运动增添了许多“盲动”色彩。这是我们应该正视的。

6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参考文献:

[1]池子华1中国近代流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6.

[2]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Z].北京:

三联书店,1957.

[3]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4.

[4]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Z].中华书局,1993.

[5]元史?河渠志[Z].

[6]郑肇经.中国水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9.

[7]李文海,等.晚清的永定河患与顺、直水灾[J].北

京社会科学,1989,(3).

[8]谭嗣同全集(增订本)[M].中华书局,1981.

[9]光绪朝东华录[Z].

[10]录副档?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王文韶折[A].

李文海,等.中国近代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616.

[11]李文海,等.中国近代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

教育出版社,19901

[12]录副档.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九日李鸿章折[A].

李文海,等1中国近代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1

[13]朱批档.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十二日王文韶折[A].

李文海,等.中国近代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4]义和团史料[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15](民国)柏乡县志[Z].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

本.

[16](民国)高邑县志[Z].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17]录副档?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陕西道监察御史

熙麟折[A].李文海,等.中国近代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595.

[18]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A].孙中山全集(卷

一)[M].

[19]甘厚慈.直隶营田局详营田沟渠干涸稻秧枯槁请提

九宣闸放水文并批[A].北洋公牍类纂?续编[Z].

[20](民国)文安县志(卷一)[Z].

[21](民国)沧县志[Z].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22]清德宗实录(卷四二八)[A].李文海,等.中国近

代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23]张国庆.疏通河淀归复旧制条陈[A].(民国)文安

县志(卷九)[Z].

[24](民国)顺义县志?祥异[Z].

[25]动乱中的中国(第1卷)[A].周锡瑞.义和团运动

的起源(中译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26]池子华.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理论视野[J].河北大

学学报,1998,(1).

[27]洪仁王干.资政新篇[A].太平天国[Z].神州国光

社,1952.

[28]马建忠.适可斋记言?铁道论[M].

[29]薛福成.庸庵文编?创开中国铁路议[A].宓汝成.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Z].北京:中华书局,1963.

[30]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篇[M].

[31]马里千,等.中国铁路建筑编年史[M].

[32]张之洞.张文襄公文集(卷二四)[M].

[33]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

局,1963.

[34]清议报全编(第18卷)[A].陈振江,等.义和团

文献辑注与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35]袁昶.乱中日记残稿[A].义和团资料[Z].神州

国光社,1951.

[36]吴汝纶.深州风土记(卷二一)[M].

[37]益闻录(第1326号)[A].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

史资料(第1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 [38]录副档?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李念兹折[A].李

文海,等.中国近代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9]瓦德西拳乱日记[A].义和团资料(第3册)[Z].

神州国光社,1951.

[40]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

[41]美国外交文书[A].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中译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4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1.

[43](民国)顺义县志?风土志[Z].

[44]王广运,主编.义和团廊坊大捷[M].北京:中国

文史出版社,1992.

[45]佐原笃介.拳事杂记[A].义和团资料(第1册)

[Z].神州国光社,1951:244.

[46](民国)清河县志?人物志[Z].

[47](民国)威县志?人物志[Z].

[47]何子宽.义和拳陈锅元讯供保释案[A].义和团运

动史料丛编(第1辑)[Z].

77

第1期 池子华,李红英: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Disasters,social changes and refugees

———a focus on m odern Hebei at the turn of the20th century

CHI Z i2hua,LI H ong2ying

(College o f sociology,Suzhou University,Suzhou215021,China)

Abstract:The in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ugees and disasters and social changes is revealed with rural m odern Hebei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as background.It is believed that refugees created by disasters and social changes have provided the major man power for the Y ihetuan m ovement.Driven by hunger,the huge blindly2m oving refugee forces enlisted themselves into the Y ihetuan,adding a“blind”fla2 vor to the m ovement.

K ey words:disaster;social changes;refugees;m odern Hebei

江苏省农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为了进一步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推动江苏省农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农史研究群体的学术交流,由我校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主办的江苏省农史研究会成立大会,于2003年12月20日在我校金陵研究院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苏州大学、江苏省委党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工学院、无锡吴文化公园、吴学研究所等院校及研究机关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主持。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根蟠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委常务副主委马新生教授、江苏省民政厅李健处长、南京大学范毓周教授分别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原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孙颔同志给大会发来贺词,对江苏省农史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会议推选出江苏省农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由孙颔同志担任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思明教授担任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王卫平教授、南京大学范毓周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慈鸿飞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元明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戴起伟研究员担任副会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孙克强研究员担任秘书长。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研究会还聘请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江苏省农林厅刘立仁厅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严少华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宋林飞院长、中国农史学会副会长李根蟠研究员、江苏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姜道远主任担任研究会的顾问。

江苏省农史研究会是一个省级学术性社会团体,接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江苏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全省农史工作者,大力开展农业历史特别是江苏农业历史的科学研究,探索农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并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农业历史研究和普及水平。她的成立,是江苏省农史学界的一件大事,改变了我省农史学界力量分散、缺乏交流与合作的状况,对于整合省内学术研究资源,加强学术交流,深化农史研究,弘扬中华农业传统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姚兆余) 87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开发教材的伸缩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教育。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 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印发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等部分资料。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 (二)教学过程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课程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采用“举办小型展览会”、“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2)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点】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组织学生有“节奏性”的活动,对比观察民国时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会调查、实物展示等,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角色,深入理解变化现象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1)历史老照片对比(或学生家庭照片对比) (导入2)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对比引入 (导入3)学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由现在的生活状况,引出学生对以前人们生活探究的欲望(导入4)刘兴民《生于七十年代》中的一段描写引入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1.衣 【家庭照片展示讲解】 【服装表演】 【小品表演】《抢购》 【数据展示】1990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275.6元;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537.5元 2.食 【年夜饭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原因等) 【实物展示和解说】学生搜集的各类票据 【小故事】伤心往事 3.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学生(或小区)家庭住房情况调查。 (资料展示)国家统计局住房调查统计数据。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行 【社会调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十六章 社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 答: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模式,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形式,社会现代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现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 正是因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各国的现代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前进中,因此造成了多种模式的并存。 (2)各国现代化条件存在差异 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实现以及什么时候实现社会现代化,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这个国家中各种因素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演化。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社会现代化必须是从本国一切特定条件出发的产物,而不应把某一种外国的模式当做是通用模式或唯一正确的模式。不顾本国的具体条件而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反而会破坏本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需的某种平衡,造成本国社会结构体系的失调,阻碍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所有的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

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束缚的。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传统,这是造成现代化多种模式并存的重要原因。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答: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关系。 (1)“传统”,一般理解为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每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都创造了自己的传统。 “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某些传统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的、健康的成果,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和本民族的社会现代化有着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某些传统自身丧失了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人们需要重新评判它们的价值。因此,社会发展必须坚决冲破某些陈旧传统的束缚,进行社会改革。改革是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不变革那些已成为社会发展沉重负担的旧的传统,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更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 (2)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所有的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束缚的。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部编本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教案: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3.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四大件”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后:“四大件”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目前“四大件”指的是电脑、手机、住房、汽车。 从“四大件”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教师: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衣 史料1改革开放前。 史料2改革开放后。

教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着方面有哪些变化? 学生: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教师: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衣服色彩和样式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街上人群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商店里各种品牌服装争奇斗艳,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食 史料1野菜窝窝头。 史料2如图。 教师:改革开放前后,“吃”的变化也很大。人们在“吃”的方面有哪些变化? 学生:过去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现在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教师: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过去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食不足的补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 3.住 史料1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第10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原卷版)

第十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空定位 I —- - * - —k * -4- * * ^4-?-亠-* -4- * * —I 1 ------------- 1- * - -4- ■ ---------------------------------------- -4—? 4 1- -** ------- * I * ―I --------------------------------------- F* |H|n |阳迥 |K7n |^P>| |M NI 丨1?臨 |嗔秤 |件:通* :????! :发亡世便:4出尺: :談吨胸:再刨列网XH 悄征: :料■点式j 水上吳也 ; 严LH 稱: 毗左比斑"业赶丘魁 J : 框图结构 1耳和 i*j^i 1“却2o 卅q :屮皿电:屮IMiEA :槪寻退:搖人豆摩 近现代 社 会生 活的变 迁 ■ 一|物硕电话□的式尿?弟性的出现 减俗习惯 一 婚丧嫁燈?礼仪的变革 、通讯 轮船展路、航空、电报、电话的岀现 人金传媒-报刊、电诺和业的场疑 思维导图 物底生活的变化;-坟琏丈址 .... I 诉牝申HL 乔审 血丈胡晤.改 I 居住状■况………—*

社合习俗的变化囂焉 维新搐潮、革命思潮的推前…T—* 交谄业的岌矚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ifi步 一.$哋吐 通诩工貝的頰-制険屋m期 新中国咸立哄来特别J 足改革开放的推动 孫刊业未向幣荣 ▼—““疔 j电规砲 广用爭业的豆迁 大众传媒的变迁- 佢臓冋的广逹应用口里 LSSL L注旳券7;; f jaA卷尊逊兰 吟. i-tAfOEiS 经典训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首先是教材分析。说本课在此册书中的地位:本课作为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因为不涉及本册书如外交事业、国防、科技等专题性内容,容易被忽略,但从本课所要表达的主题: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带来了中国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方式的极大改变这一角度而言,本课对于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来讲又尤为重要。因此,将本课作为一个重点课。说本课的作用: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的重大变化,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列举实例去切身体会这种变化既是本课的特色也是本课的作用。 二说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为使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实现再就业,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国家尽最大努力保障国有企业和职工双重利益、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开放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是介绍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显著不同,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重点: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四说教学流程。导入:针对授课对象是我市学生,以自己所制作的新中国成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5.1复习笔记 一、社会变迁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1.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规模划分) ①整体变迁是指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变化,是从社会结构体系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变迁合力中演化出来的。 ②局部变迁是指社会各个构成要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它并不是整体变迁的简单外延,它的变迁不一定和整体变迁的方向、速度一致。有时既可能成为整体变迁的障碍,又可能超前于社会整体的变迁。 (2)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向划分) 进步的社会变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精神生活的提高,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逐步得到全面发展和逐步能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即进步的社会变迁是一种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 有关社会变迁方向的划分是在一定的抽象意义上做出的。在现实社会变迁过程中,进步和倒退两个方向上的社会变迁往往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 (3)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 ①渐进的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内部关系以及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相对均衡。在这种状

况下,社会发生有秩序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化和发展,或者由一种模式过渡到另一种模式。 ②激进的社会变迁是指迅速飞跃式的社会变迁,常常表现为社会革命,它是社会结构的相对均衡遭到彻底破坏、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需要重组时,所发生的改造社会的重大社会变迁。 (4)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根据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划分)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社会变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社会变迁,取决于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掌握的工具。当人类对社会变迁过程和方向缺乏参与控制时,社会变迁往往在进步的同时伴随大量的倒退。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即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社会变迁和控制社会变迁,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 2.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1)环境与社会变迁 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环境可分为两类:①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又称“原始自然环境”;②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人化自然环境”。 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2)人口与社会变迁 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口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男性服饰: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案

第十一章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二、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由来和发展 社会现代化或现代化作为一个口号提出,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使用,并进行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肋年代。在社会学上使用这一概念,目的在于说明社会变迁在当代的特殊表现形式。 作为与社会变迁相联系的一个概念,社会现代化是概括一种具有特定时代、特定内容和特定形式的让会变迁现象。 所谓特定时代,是指现代化是发生在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日起或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谓特定内容,是指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现代化是与产业经济的工业化、聚落方式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集中化、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与理性化等变化内容相关的社会变迁。此外,作为一场特殊的社会变迁,现代化起初是发生在个别国家和地区,而后波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所以与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场社会变迁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一国一地区的变迁,而是波及多国的变迁,在地域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以现代化浪潮为例:【P328讲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 大约从16世纪起,首先在西欧一部分国家中发生了一系列以迈代的科学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工业革命、法国政治大革命等为代表的制度性变革,这些变革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制度的诞生,标志着商品经济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更加人性化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确立,这一切变革决定了“现代社会”的出现,而这一变革就是被称为“现代化”的社会变革。西欧作为现代化的第一批国家,其现代化是在没有任何历史先例的情况下,是在自身社会内部现代性因素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演进的。换句话说,其现代化的变革主要不是靠对外部文明的采借,而主要是靠光大自己传统中的现代性因素与创新,如美国社会学家哥迈尼在《现代化的社会学》一书中分析认为,西欧最初现代性因素的来源主要是来自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城市国家”中的现代性因素,即所谓“前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性特质”,主要包括:(1)一种特有的理性经济形式即不是以消费、威望和权力为目标而是强调生产本身,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再生产。(2)以自治和契约为特点的政治模式,如城市是市民自治的,司法是自治的,等等。真正的公民共同体是平等的团体,这些模式无疑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前身。(3)古罗马的理性的、普遍主义(一视同仁)的法律规范体系,它不仅形成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现代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西欧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研究者用“内发性质”、“原生型”、“内源发展国家”等概念来表现这一特征。尤其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扩张本性带来了这一经济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与其海外扩张相伴随的,其现代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海外侵略、扩张、殖民的历史,海外扩张不仅弥补了西欧现代化中的各种不足条件,用整个世界来“支持”西欧的发展,而且使现代化这一历史变迁不再仅成为发生在西国的变迁。 第二次浪潮 18世纪中后期,有两类国家卷入现代化浪潮,一类是西欧在海外的殖民地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一类是欧洲另一批走上现代化道路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前的服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C.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有机食品,不但远离污染,更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改革开放后人们“吃”的变化不包括() A.“吃”是为了解决“吃饱”的问题 B.讲究营养均衡 C.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 D.野菜是餐桌上的保健品 3.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人们在忆苦思甜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4.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住房与消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 B.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C.改革开放后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5.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D.今天,你网购了吗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以下

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B.2011年,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C.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D.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7.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信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人们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规定凭票供应粮食。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1960年,粮票进入餐馆,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到1962年上半年,北京……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102种。……199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 (1)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 (2)1958年,我国许多省宣布粮食亩产万斤,但为什么还出现材料三中的“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的状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票证时代”结束的主要原因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提纲)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提纲) 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内容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服饰方面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A、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 B、鸦片战争后:①西装传入中国,民国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②“断发易服”(剪辫着西装。具有移风易俗、反清色彩) ③中西合璧、满汉风格:旗袍——是西式服装影响下女性服装变化发展的典范。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中西合璧)——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综合西式和中式服装的特点,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中山装和旗袍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A、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B、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服装样式和颜色趋于单调。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后) (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二、饮食方面 2、西餐 (1)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2)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三、建筑方面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鸦片战争后: 2、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3、中西合璧 四、习俗方面 1、中国旧时期比较落后的风俗:婚姻包办、土葬、厚葬、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等 2、这些旧风俗到近现代的变化:婚姻自由、婚礼删繁就简、火葬、简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核对(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4.1复习笔记 一、社会变迁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1.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规模划分) ①整体变迁是指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变化,是从社会结构体系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变迁合力中演化出来的。 ②局部变迁是指社会各个构成要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它并不是整体变迁的简单外延,它的变迁不一定和整体变迁的方向、速度一致。有时既可能成为整体变迁的障碍,又可能超前于社会整体的变迁。 (2)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向划分) 进步的社会变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精神生活的提高,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逐步得到全面发展和逐步能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才能。进步的社会变迁是一种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 有关社会变迁方向的划分是在一定的抽象意义上做出的。在现实社会变迁过程中,进步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和倒退两个方向上的社会变迁往往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 (3)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 ①渐进的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内部关系以及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相对均衡。在这种状况下,社会发生有秩序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化和发展,或者由一种模式过渡到另一种模式。 ②激进的社会变迁是指迅速飞跃式的社会变迁,常常表现为社会革命,它是社会结构的相对均衡遭到彻底破坏、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需要重组时,所发生的改造社会的重大社会变迁。 (4)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根据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划分)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社会变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社会变迁,取决于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掌握的工具。当人类对社会变迁过程和方向缺乏参与控制时,社会变迁往往在进步的同时伴随大量的倒退。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即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社会变迁和控制社会变迁,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 2.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1)环境与社会变迁 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环境可分为两类:①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又称“原始自然环境”;②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人化自然环境”。 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9课内容。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看,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交通、通信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直接密切的关系,这是本课内容的独特之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2. 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

3. 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与人们生活变化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2.通过讲述人们衣、食、行、用方面的变化,尤其是我国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课本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讨论:你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四大件”指的是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而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 我们总结了同学们的答案,似乎者四样东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非常普遍——房子、汽车、电脑、手机,它们是我们现在口中的“四大件”,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起走进第19课社会生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