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让教育回归常识

让教育回归常识

让教育回归常识
让教育回归常识

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有感

兴国江背华坪小学陈梅芳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

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 10天时间跑完500公里行程。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要孩子,不要神童”,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呼唤!

我感动于这件事,是因为他们切中了教育的肯綮:要把孩子当成孩子,而不是看那些附加在他们身上的东西,甚至把附加的东西等于了孩子本身。

近三万字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有一句话如此耀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这是常识。

可现实中,我们往往讲了许多大道理,却唯独少了对常识的敬畏。

现在的教育,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对教育常识的执守,是对常识所蕴含的精神、规律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守望。

只是,我们太习惯于在平凡中去搜索孩子的天分,却忘了把孩子当孩子。

看吴非老师的书,最能引起共鸣的就是关于“常识”的概念。

“尊重常识”虽是吴非《致青年教师》一书第四辑的标题,其实,尊重常识、回归常识、坚守常识是《致青年教师》全书,也是吴非这位著名教育实践家一以贯之的重要指导思想。他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以分为本”的危害他比谁都看得清楚。他在书里告诉我们:

有位学生很勤奋,立志要考名校,他经常为考试成绩发愁;不管考得如何,他在宿舍里总是唉声叹气。——如果考了99分,他会为丢的那一分叹气;如果考了满分,他会因为不是唯一的满分者而叹气;如果他是唯一的满分,他又会为第二名的分数和他比较接近而叹气……他永远不满足,一些教师称赞他“进取心很强”。高考期间,同学回宿舍休息,每天中午和晚上,这位学生都在宿舍里大

谈自己如何“倒霉”,如何“臭手”,弄得其他同学人心惶惶,无法休息。考试结束,分数公布他得分却很高,录取在名校;而每天无端受他干扰的同学,有些考得不太理想。当年的同学至今很不理解他。有人说,当时以为他真的是判断力不行,后来回想,有可能是为人问题。

分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唯分是求的教育扭曲了他的心灵。

“创新”不是早就提出来了吗?然而我们基础教育的任务却是坚决而全面地把学生任何创新思维的萌芽毫不留情地扼杀在摇篮里。吴非老师告诉我们:学校本是自由的天地,而我们的绳索太多,密得像网一样。孩子从小接受了过多的规训,他的行走必然会战战兢兢。不久前,我从李希贵校长的书中看到,美国幼儿园的孩子编出的故事千奇百怪。有的说早上是坐飞碟到幼儿园的,有的说今天早上吞下了一个太阳,口渴。教师说其实很可能是坐别人家的形状比较特别的车来的,其实早上不过是吃了一个煎蛋。如果是中国孩子说这样的话,阿姨会说他胡说八道,甚至会让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毕飞宇写过一篇《地球上的王家庄》,可以算是中国少年思维教育的袖珍版,那个只有八岁,“带着我的鸭子,一起到世界的边缘走一走,看一看”的放鸭儿童被当做“神经病”,让人发笑,更让人伤感。

只可惜,现在聪明的老师太多,智慧的老师太少。

智慧者选择栽下银杏树,百年方成,哪怕他们看不到那一天;聪明者却选择牵牛花,经年即开,只是希望看见那一瞬间的耀眼。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是对应于现实而发出的一声呐喊——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

名家视点▏教育必须回归常识,绝不能总想搞名堂 教育名家视点 教育不能总想搞名堂 不能总是搞改革 必须回归教育常识 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导语】这是《教育》原主编毕唐书老师十年前的讲座实录,毕老当年主“教育要回归常识”,十年之后,却依然需要再次强调。常识,没想到竟然如此高不可攀。 报告人:毕唐书 时间:2004.9.19 地点: 整理:徐啸 1、说在前面的话 今天我把今天讲话的题目定为:教育要回归常识。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因为我经过长期观察,感到1949年以来的教育一直不算正常。我1952年上小学,58年上初中,61年上高中,64年上大学。69年毕业后在聊城教过初中、高中、师,85年调入《教育》杂志社做编辑,一直没有脱离教育。回想起来,49年到现在,政治没有走上正常轨道,教育也一直没有走上正常轨道,集中表现就是“刮风”、搞形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阵风来,前功尽弃;如此反复,难有建树。北大的季羡林教授接受采访时说:我做了北大几十年的西语系主任,就如同是黑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不断搞改革,今天搞一个名堂,还没开好头,一个新名堂又来了。如此反复,一个领导一个法,下面的思想自然混乱。这话真说到我们的痛处。 政治上,1950年代学联,联的一切都是好的;58年大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60年代反修,联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时代不堪提及;

文革之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提是否妥当,谁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回头想想,只为GDP,也带来许多弊病;正因如此,如今新领导集体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谐调发展。 政治上如此,教育上也是如此,许多当时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如今想来是大笑话。58年搞“教育革命”,教育路线是“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学扩招到了可笑的程度;文革后推荐上大学;改革开放后,教育改革有几项“大举措”:一窝蜂地搞标准化命题;一窝蜂地搞目标教学;一窝蜂地提“人民教育人民办”——这是平度的经验——这种提法把政府对基础教育应负的责任推了出去,使得如今我国的教育投入比例连非洲的乌干达都比不上;后来又搞素质教育,还编出“应试教育”这个词,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前不久我读了一篇论述百年中国教育的文章,作者认为,49年之前的五十年,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49年之后则是失败的,到如今,世界先进大学没有了,大师级的人物没有了。 我们的教育一直不正常,在哪里犯了错误?——在教育常识上犯了错误!所以,今天,我要说:教育,要回归常识!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1.教育首先要立人,立人首先要立心。 2.教育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变接受教育为自我教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4.多搞点校本教研,多写点教育叙事。 2、立人与立心 第一个问题,教育首先要立人,立人首先要立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摘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体验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关键词:语文、体验、生活 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中应体验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许多语文老师在教语文课本时,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学生体验生活,进而感受语文的乐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体验生活呢?我从几点谈谈:1.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加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使语文回归生活(马建萍)

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使语文回归生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小学马建萍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会到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但绝不是唯一资源。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内容本身都源于生活,为语文教学内容向生活的开放拓展奠定了基础。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学理应打破教学的壁垒,便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使学生练习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 一、教学内容向学校生活开放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舞台。就学校语文学习而言,教材和课堂内的语文学习内容,仅仅是语言学习的其中一个部分,学校为环境和学校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以识字教学为例学校教育的第一课,老师们往往要引导学生参观校园,介绍自己。校园美丽的环境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学校、班级、功能是的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校风、校训、画廊、板报等等,这下在过去他们只是作为一种装饰,老师适当的点拨,孩子们在美丽的环境中快乐地识字。不仅如此,校园文化中的那些汉字还为学生提供了导向,更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散发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再看,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生活都在学校,又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老师如果能够做有心人,精心打造班级环境,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就可以为孩子们学习成长服务,让班集体成为识字乐园。在班级中开辟“读书角、模型展”,在相应的书上,模型上标清汉字,让孩子们认一认、念一念。同样,让同学们自由谈个人名字的由来,搜集生活中的包装袋,相互交流上面的生字。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扩大识字量。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向家庭生活开放 家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人、事、物都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师应把学生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加以很好地利用。例如:观察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或职业特点、把这个特点写下来;阅读家庭藏书,同学之间相互介绍书的内容,为家长或亲友所经营的产品试写说明书,设计广告词等。这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唱迈晨妈妈 开篇语 最近学习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教育知识与能力》,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让我了解了教育的思想、方式和原理。如教学相长、启发式教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记忆能力的培养等,使我受益匪浅。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各不同,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要求家长应该区别对待孩子,因材施教的去教育。根据气质类型表我发现,唱迈晨属于抑郁质的孩子,就是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弱,有较高的感受性,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而且反应迟钝适应能力差,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型。了解到了她的气质类型,与之相对的教育事项就清晰多了。对抑郁质的孩子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善于思考的优势。鼓励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见解。家校都要多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绝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和指责他们。要在他们能够接受的场合和范围内,鼓励其参加活动的勇气,使其在交往活动中树立自信心、消除胆怯害羞的心理,防止其疑虑、孤独等消极品质的发展。 心语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对受教育者具有导向和强大的激励作用。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很

多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记得去年,她在家找不到一本书了,急得她直哭,是我一点点启发她回忆才找到了书。她丢三落四的毛病已经形成,要改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此我的办法是所有东西自己管理,随用随放,对于长不用的物品就记录在名单上贴在书柜中。她的数学成绩非常糟糕,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在寒假这几天我对她实施了几套教育方案比较管用,比如她厌学,我就对她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让她明白学习的需要和目的是什么,以及努力才能成功的归因观和自我成功的体验。我发现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每日不断地对她循循教导及心理辅导疏通。由于她的坚持性和懒惰性太差,对她进行数学练习会有反感不配合行为,我就对她实行强化刺激。现在家里墙上贴着两张红榜,分别是她和妹妹的奖惩表,各自上面有不同需求的规则,谁做到了就会给谁盖小红花作为正强化刺激,反之不愿意学习或者错题多了就给一个负强化刺激----干家务活或者取消看动画片等。她很喜欢这种奖励方式,看到越来越多的小红花她很高兴也很积极地去做。对于数学公式或者死记硬背的东西她不知道怎么背下来,我就让她学习了记忆的能力培养,防止她遗忘。背诵课文不能选择机械式背诵,这样枯燥易忘。首先是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增加学习主动性,然后是理解原文再进行深度精细加工,或者合理使用记忆术提高记忆能力,最后是勤奋练习加深所学。 反思 唱迈晨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给她讲过的错题下次遇到还会再错!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分析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绝不能总想搞名堂 【导语】这是《山东教育》原主编毕唐书老师十年前的讲座实录,毕老当年主张“教育要回归常识”,十年之后,却依然需要再次强调。常识,没想到竟然如此高不可攀。 1说在前面的话 今天我把今天讲话的题目定为:教育要回归常识。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因为我经过长期观察,感到1949年以来的教育一直不算正常。我1952年上小学,58年上初中,61年上高中,64年上大学。69年毕业后在聊城教过初中、高中、师范,85年调入《山东教育》杂志社做编辑,一直没有脱离教育。回想起来,49年到现在,政治没有走上正常轨道,教育也一直没有走上正常轨道,集中表现就是“刮风”、搞形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阵风来,前功尽弃;如此反复,难有建树。北大的季羡林教授接受采访时说:我做了北大几十年的西语系主任,就如同是黑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不断搞改革,今天搞一个名堂,还没开好头,一个新名堂又来了。如此反复,一个领导一个法,下面的思想自然混乱。这话真说到我们的痛处。 政治上,1950年代学苏联,苏联的一切都是好的;58年大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60年代反修,苏联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时代不堪提及;文革之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提是否妥当,谁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回头想想,只为GDP,也带来许多弊病;正因如此,如今新领导集体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谐调发展。 政治上如此,教育上也是如此,许多当时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如今想来是大笑话。58年搞“教育革命”,教育路线是“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学扩招到了可笑的程度;文革后推荐上大学;改革开放后,教育改革有几项“大举措”:一窝蜂地搞标准化命题;一窝蜂地搞目标教学;一窝蜂地提“人民教育人民办”——这是平度的经验——这种提法把政府对基础教育应负的责任推了出去,使得如今我国的教育投入比例连非洲的乌干达都比不上;后来又搞素质教育,还编出“应试教育”这个词,造成极大的思想混

教育需要回到七点常识

教育需要回到七点常识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 第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第二,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做“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第四,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教学内容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知识教育?这是我们一直探讨的教育问题,怀特海在其《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对此做出精彩的回答。这次,我有幸读了《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感触颇多。作者怀特海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祖父曾经是一位校长,父亲也先后从事过教育和宗教工作。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1929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是他的代表作。而书中这句话——“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的中国人写的。我们不能不佩服,怀特海在英国这块土地上思考的结果,还能适用于千万公里之外的中国。”鼓舞了人心。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教育的目的”是他主要的教育思想。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所以怀特海大声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说得何等好啊! 我们在谈论教育的目的时,很多是指向着未来结果的。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的目的绝对是两回事。这点我们通过阅读怀特海地《教育的目的》即可获知。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应该改掉那些束缚人的心灵而无活力的教育制度为目的。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10-2020)》,期中所表露的许多思路皆旨在对教育制度除旧布新,这才是教育改革方向所在。 怀特海还告诉我们: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智慧,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也很容易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智慧高于知识。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育是教人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所以说,单纯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目标。知识本身也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而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通过知识培养智慧的渠道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明显地感受到知识的作用,就不仅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智慧就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得以发展形成。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绝不能总想搞名堂【导语】这是《山东教育》原主编毕唐书老师十年前的讲座实录,毕老当年主张“教育要回归常识”,十年之后,却依然需要再次强调。常识,没想到竟然如此高不可攀。1说在前面的话今天我把今天讲话的题目定为:教育要回归常识。年以来的教育一直不算正常。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因为我经过长期观察,感到1949年毕业后在聊城教过初69年上初中,5861年上高中,64年上大学。我1952年上小学,4985中、高中、师范,年调入《山东教育》杂志社做编辑,一直没有脱离教育。回想起来,年到现在,政治没有走上正常轨道,教育也一直没有走上正常轨道,集中表现就是“刮风”、搞形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阵风来,前功尽弃;如此反复,难有建树。北大的季羡林教授接受采访时说:我做了北大几十年的西语系主任,就如同是黑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不断搞改革,今天搞一个名堂,还没开好头,一个新名堂又来了。如此反复,一个领导一个法,下面的思想自然混乱。这话真说到我们的痛处。 政治上,1950年代学苏联,苏联的一切都是好的;58年大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60年代反修,苏联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时代不堪提及;文革之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提是否妥当,谁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回头想想,只为GDP,也带来许多弊病;正因如此,如今新领导集体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谐调发展。 政治上如此,教育上也是如此,许多当时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如今想来是大笑话。58年搞“教育革命”,教育路线是“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学扩招到了可笑的程度;文革后推荐上大学;改革开放后,教育改革有几项“大举措”:一窝蜂地搞标准化命题;一窝蜂地搞目标教学;一窝蜂地提“人

让语文回归生活的论文

关于让语文回归生活的论文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浅谈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小学语文论文 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2、演一演,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

【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以下是关于【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张新艳 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汤勇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阅读和写作,而且每年出版一本著作,在教育系统有较高的知名度。《回归教育常识》是他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书中的大多数文章反映了他过去一年对"教育常识"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教育要回归常识,这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该如何去做,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孩子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创设适合于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自主成长。 ·

在孩子从幼儿到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游戏、玩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了解、探究世界最为重要的方式。在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看来,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童年的快乐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科研事业。达尔文小的时候整天掏蚂蚁窝、捉蝴蝶、摸鱼虾、研究臭虫,就是不愿意学习。他的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但他的父亲有一点好,没有严厉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也给这个世界养育了一个伟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个名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实现了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被人们称之为神童。5岁那年,辛格计划用10天的时间跑完500公里的行程,但就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被警方叫停了。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因为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才会有"要孩子,不要神童"的抉择。看看现在媒体推波助澜的各种娱乐活动,有很多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参与其中和成人一道竞技;看看某些幼儿园, ·

六西格玛绿带:回归分析与多元分析课后测试

六西格玛绿带:回归分析与多元分析课后测试 单选题 ?1、在变量间关系分析手段的选择中,如果过程数据X是计数型数据,结果数据Y是计量型数据,我们可以运用的图解是(10 分) APareto chart B散点图 C柱状图 D箱线图 正确答案:C ?2、多元分析前期了解整个过程,识别原因与结果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时,需要用到(10 分) A失效模式 B效果分析 C流程图和因果矩阵 D多变量分析 正确答案:C ?3、多元分析的作用是什么(10 分) A从多个角度通过图表观察造成过程绩效指标变异的原因。 B进一步观察过程短期与长期能力间的差距及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C与方差分析一起使用, 可以明确过程变异的根本原因。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一般来说,多元分析的内容包括(10 分) A多变量图分析 B多元方差分析 C多元回归分析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5、多元分析中,进行失效模式分析与多变量分析时需要进一步把可能的原因收窄到多少个因子(10 分) A3到6个 B8到10个 C10到15个 D4到8个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1、在变量间关系分析手段的选择中,如果结果数据Y是计数型数据,过程数据X是计量型数据,我们可以对应找到(10 分) AX的变化在如何改变着Y? B统计:逻辑的回归分析 C结果是否一致? D统计:平方分布状态 正确答案:A B ?2、回归分析的原理是(10 分) A相关分析,判断是否相关 B拟合曲线(最小二乘法) C给出拟合曲线的方程式 D判断拟合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A B C D 判断题 ?1、在回归结果分析中,可以通过看P值和R-sq(调整)值,判断回归模型是否有效。(1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回归分析是指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1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多元分析是指过程指标随过程输入变化的图表展示,在生产中对过程的当前水平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的手段,过程稳定性的直接观察。(10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回归教育常识》读书心得 寒假期间应学校要求读了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全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刚开始阅读时,觉得虽然书名和自己的日常工作很贴近,但是很多文章都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读起来并不是那么生动有趣。都说付出总会有收获,读着读着,自己也逐渐地跟着作者的思路思考起来。 作者的视野很广,关注的问题很多,但是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科学的思维、没有深入的体验,他是写不出这么多文字的,光凭这一点很多教师应该感到汗颜,包括我自己。想到自己平时写一两篇论文就感到非常不容易了,有时候有想写的冲动,但是限于阅读量不足、水平不高,难以下笔行文,因此很多东西是一再拖延推迟,好像患了严重的拖延症。作者不是一般的老师,他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局局长、党委书记,还兼任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顾问等职务,之前已经出版了《管理心智》《修炼校长力》《我的教育心旅》等著作。曾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还能著书立说,并且著作等身,实属不易。 让教育成为教育应该是教师的基本理念。汤勇指出:“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是人学,是人的教育。教育应该遵循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应该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最重要的常识。教

育是生活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考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孩子在他的校园里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是他们的校园生活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而应是丰富多彩的。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让孩子拥有分数,而且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毅力、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这是常识。好的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注重孩子的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信,让不同的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坐标和人生方向,让孩子成为他最好的自己,或者说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人。这是常识。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孩子尊重教师,天经地义。教师尊重孩子,既是教育的要义,也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崇高师德的体现。这是常识。教育,应该尽可能不设防线,不过多干涉。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允许孩子慢慢来,慢慢成长,这是教育常识。孩子成长需要陪伴,而不需要过多干预;需要呵护,而不需要一味溺爱;需要引导,而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这也是常识。校园文化,乃至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其生成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淀、岁月的历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打造’出来。这也是常识。”这些真知灼见都是大实话,没有这些基本常识的坚守,我们的教育只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化。 让教育成为教育需要良好的教育办学氛围。《回归教育常识》有一篇文章——“过热的课外辅导会将孩子引向何方”,我看后心里五味杂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自己班的有些学生周末报了五六个培训班,两天时间根本停不下来,既累家长也累学生。还记得之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 常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

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情感,也就是“美育”。现在在学校里,已经不怎么讲美育了,尽管学生会被迫去上很多类似于钢琴、舞蹈、美术等特长班,实际上这些

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 亓恒建

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亓恒建 发表时间:2015-12-30T12:01:21.6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作者:亓恒建 [导读] 山东省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单园小学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亓恒建山东省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单园小学25160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教育常识》 读后感

《教育常识》读后感 赵梅 暑假读了李政涛老师写的《教育常识》一书,感触颇多。它让我认识到尊重教育常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阅读中,不断引发自己对教学的深层次理解,思考,不断产生共鸣,让灵魂不断得到洗涤。现结合我校课改实际,把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一下。 第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就不属于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享,共有,共在的课堂。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课堂教学回归教学的本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最核心的要求。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或提问,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学习富有成就,那就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发挥儿童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不断给予引导,提升提问的能力和质量。一方面,老师要从指导学生有良好的提问习惯做起。此外,老师还可以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来表达问题,不仅要自己讲得清,还要让别人听得懂。 第二,把质疑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对书本,教师和权威的迷信,盲从,养成质疑问难的意识和习惯,把习惯性的不假思索接受现成结论,变为自己对已有观点的习惯性质疑追问。为了把质疑权还给学生,老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质疑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这是不可没有的前提。 第三,把评价权还给学生。以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作出的。学生也因此形成了对教师评价的期待和依赖,教师评价成为学生获得自我认识的源泉。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之间评价,教师则暂时隐身在后,不急于评价,不以自己的评价替代学生的评价,同时需要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评价方式做恰当的引导,以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第四,把工具权还给学生。这里的工具权指的是学习方法。它不应该只是老师提供的,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建构的。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运用甚至创造学习方法的权利。 第五,把总结权还给学生。一堂课上下来,到底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过去往往是由老师来总结的。其实更多是老师在总结自己教了什么,而不是总结学生的学。老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留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这种总结也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进行对照,看看自己教的和学生实际学的差异,以此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

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新闻也要回到常识和原点。于是,有了我们诸多关于教育常识的系列调查和分析报道,我们试图以关键词为经,以报道为纬,织起?教育?这张网。 实践证明,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回到?教育即人学?的本质上,回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大背景下,回到基于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上,?从学生出发?,建构起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为框架,以课堂为中心的中国当代?新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真正变革,才能让教育焕发新生! 新的语境下,让我们重新回到原点,解读—— 教师 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不论从哪种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都不普通。 它的不普通之处在于,它是教育的奠基者,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所以,有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民族。 但如此不普通的教师,却面临着形象两极分化的尴尬:一种是把教师看成高高在上的?灵魂塑造者?,把教师看作?蜡烛?和?春蚕?,在这种悲情的意象里,教师被刻画成默默耕耘的牺牲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另外一种则是对教师的恶意丑化和贬损,似乎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出在了教师身上,都该由教师来负责。 更让人忧虑的是,除了存在着外界对教师角色的不解外,教师自身也缺乏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外人看来,教师有两个假期,其实个中甘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你实行素质教育少留作业,他们怪你耽

误了学生;你补课多留作业,他们说你加重学生负担。老师真难当?;?教学这么多年了,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都不知忙了些什么?。现在,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掌握教育契机问题,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在后进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后进生困难时,班主任要提供帮助;在后进生痛苦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后进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龚x虽然不打架了,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容易反复。如何进一步巩固,防止反复,关键在于让他树立自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希望之火燃烧起来。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后进生一般都对正常的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破罐子破摔"想法大有人在,其优点往往被缺点遮掩,作为德育工作者,就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积极因素,挖掘和捕捉后进生的那不起眼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能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再给予表扬、激励。 在二十世纪英国的一个郊区,一个农庄里有一户农民家,家里很穷,又生了一个女婴,这无疑多了一张嘴,给本来就穷的家庭增加了生活负担。这女孩长得比较丑,她的前额还长着一颗黑痣,所以父母并不喜欢她,她常常受父母的虐待和打骂,别的孩子也欺负她,等女孩长到五、六岁时,她自己自卑感特别强,总是呆呆地望着原野。有一天有一个大哲学家路过此地,看到这个女孩在地里,不看别的,只是低头在看一本画书,于是走到这个女孩面前说:?这个女孩了不起,天资不凡,将来一定是个大人物,你们看,她的前额有一颗黑痣,那不是什么黑痣,分明是一颗福星,也叫智慧星。?哲学家走了,村庄里的人们就传开了,‘大哲学家说了,那个长黑痣的女孩,将来一定是大人物’。从此父母改变了对这个孩子的看法,开始喜欢孩子了,大庄主听说这个女孩将来是个人物,就认这个女孩为自己的干女儿,并供她上学,她自己也有了信心,后来这个女孩上学特别用功。 二十年以后,这个女孩子,果然成为一个博士,三十岁已经成为英国伦敦的代市长,很快就会成为皇家的院士。就在这时她得了癌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据医学专家说,她的癌症源,是前额那一颗黑痣。 原来那一颗黑痣不是什么智慧星,是癌细胞源。就是因为当年大哲学家的一句话,使这个非常平常的女孩子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因为哲学家点燃了这个女孩心中的信念。 纽约州的大沙头是一个黑人聚居的贫民窟,这里的人不仅贫困,而且名声狼籍,凡是在这里出身长大的孩子很少有人找到体面的工作。当年皮尔.保罗走到一个诺必塔的学校当校长,他发现这里的孩子,无所事事,旷课、斗殴摔坏物品是家常便饭。有一天一个叫罗杰.罗尔的学生从窗台上跳下来,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校长把这个学生叫过来说:?你伸过来手,让我看看,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手就知道,你将来一定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杰.罗尔大吃一惊,他自己的奶奶说过,自己长大是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大船的船长,从此他自己认为自己长大一定不是平凡的人,就从那一天起,纽约州长成了他精神领域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平时他不但非常学习用功,而且他的衣服不再沾一点泥土,干干净净,行为端端正正,对人恭恭敬敬,精神饱满,没有污言秽语,走路昂首挺胸。后来学习成绩一直上升,成了班长。 成人后一直以州长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通过几次努力,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个记者问他自己的成长和成功的秘诀,他没有讲自己的奋斗史,而是提起了当年皮尔.保罗校长,是校长点燃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开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