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本计算原理之三

成本计算原理之三

成本计算原理之三
成本计算原理之三

第四单元成本计算原理之三

————生产损失与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一、填空题

1.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以及,扣除回收的废品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损失。

2.废品分为和两种。

3.对于废品残料的回收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其会计处理是:借记和等账户,贷记账户。

4.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采用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5.在分配和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时,如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工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在产品可按计算。

6.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折算为相当于的数量,即,然后按照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的比例分配计算和费用。7.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应按照完工产品的和月末在产品的比例进行分配。

8.为了提高成本计算工作的正确性,加速成本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工序的定额占定额的比率,事先确定个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9.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和三种。

10.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和;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包括和。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废品废品损失的是()。

A.可以降价出售的的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C.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以后的损失

D.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应包括()。

A.不可修复废品报废损失 B.废品过失人员赔偿款C.实行“三包”损失

D.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

3.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的完工率是指产品()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

4.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A.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方法

E.定额比例法

5.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A.68% B.69% C.70% D.71%

6.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C.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E.定额比例法

7.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8.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

9.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

A.大量成批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C.大量小批生产D.单件小批生产10.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的确定上。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11.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A.20件B.135件C.140件D.160件

12.假设某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A.45000元和11250元B.40000元和16250元C.45000元和11520元D.34298元和21952元

三、多项选择题

1.品种法适用于()。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2.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来确定。

A.生产组织的特点 B.成本管理要求C.生产工艺的特点D.生产规模要求3.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正确

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

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C.按定额比例法计算D.按定额工时计算E.按原材料消耗定额

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具备的条件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 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比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5.下列各项中,可用以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有()。

A.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B.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C.按所耗实际费用扣除残值计算D.按所耗定额费用扣除残值计算

四、问答题

1.试述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进行不可修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五、计算与分析题

1.甲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原材料随生产进度分工序投入,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第1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8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3200件,第二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2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2400件。完工产品为84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累计528864元。

要求:(1)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完工率。

(2)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2.某工业企业生产乙产品。6月初在产品费用:原材料费用1400元;工资和福利费3000元,制造费用1000元。完工产品4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元,单件工时定额1。25小时。月末在产品1000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元,工时定额1小时。

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

企业成本核算的步骤及流程

成本核算过程一、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1. 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 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 3.正确选择成本计算的方法。 4 .合理设置成本项目...... 5.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 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三、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2 2 3 3 3 4 5 7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费用发生、成本形成的过程。 种费用的信息进行处理。 我们计算成本, 总是计算某个具体对象的成本。 而企业规模有大有 小,经营性质和项目各不相同, 因而如何组织成本的计算,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只能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实际情况而定。 而一个企业发生的费用种类繁多, 制造某个对象的过程 又是由各个部门、各项生产要素密切配合,经过很多环节才最终形成的。所以,记录归类汇 集和分配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是 --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企 总的来看,成本计算都要遵守以下要求: 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所谓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费用归集的对象.或者说是成本归属的对象。进行成本计算, 必须首先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果成本计算对象确定得不准确或不恰当,就会大大增加 成本计算的难度,计算出来的成本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甚至不能完成成本计算的 任务。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呢 ?一般来说,成本计算的对象就是各种耗费的受益物,也就 是耗费各种投入品后形成的产出物,是 "制造 " 活动取得的直接成果,即 "产品 "。如工厂 生产的工业品、农场生产的粮食、学校培养的学生、文艺组织摄制的电影、电视剧、演 出的剧目等,都是一种 "产品 ",都是成本的计算对象。 2.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 产过程为一批 (件)接一批 (件),即第一批 (件)完工了再生产第二批 (件)的情况。而事实上现 代 企业的生产大都采用流水线的形式,不是一批接 -批地生产,而是不断投产,不断完工,绵 延不断,无法分清前后批次。在这种情况下, 按批计算成本显然是很困难的,只有人为地划 分成本计算期 (一般是以 --个月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才有可行性。 成本计算,就是对实际发生各 业,也不论计算什么成本,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般原则和基本程序却是共同的。 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计算期应该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 --致。但这种情况只适合于企业的生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生产成本)教学总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生产成本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总收益(total revenue) 答:总收益指一定时期内厂商从一定量产品的销售中得到的货币总额,它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P乘以销售量Q,即: =? TR P Q 由于完全竞争的厂商所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厂商增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TR ?)总是等于固定不变的单位产品的价格P,所以总收益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其斜率就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完全竞争市场外其他类型市场的总收益曲线是先上升达到最大后再下降的。 2.总成本(total cost) 答:总成本指企业购买生产投入所支付的货币量,它包括两个部分,即固定成本(FC)与可变成本(VC)。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费用,如厂房费用、机器折旧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及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只要建立了生产单位,不管产量多少,都需要支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费用,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支出及生产工人的工资等。这些费用在短期内是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其变动的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故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较大;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趋于合理,其效率得以充分发挥,故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依次变小;最后由于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依次变大。这一变动趋势正好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描述的总产量的变动趋势相反。 3.利润(profit) 答:利润指从产品的销售中得到的收益与生产这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全部成本之间的差额。用等式表示为:利润=收益-成本。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且他们发现,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4.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 答:显性成本有时也称为直接成本,指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它主要包括:①直接材料成本。即在生产中用来变成产品主要部分的材料的成本,如用于原料、材料等方面的支出;②直接人工成本。在生产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使它变成产品所用的人工的工资;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应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耗用情况直接或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类账户。对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费用,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各辅助生产车间在计算出各自的劳务成本后,按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账户。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也单独核算本身发生的制造费用,月末还应先将这些制造费用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②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③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④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按产品归集的累计费用在已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⑤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例】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某月A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10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30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00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0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 000 000

ERP系统与成本管理.

ERP系统与成本管理 具有战略管理思想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其主要实施对象是企业,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充分发挥功能,努力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ERP系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工具,把财务和成本管理融入系统中,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ERP状态下现代成本管理的特征 在典型的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也实现了企业业务处理的一体化。 (一)成本信息的即时性。在信息化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时把握企业内部各项信息,了解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及现状变化,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贵在“即时”。在ERP系统中,企业生产中的各项业务数据是联动的且能实时更新,各职能部门业务人员与管理者能随时掌握即时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科学决策、及时合理分配资源、加强产品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信息的集成性。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在ERP系统实施前,成本信息资讯依赖于人工计算,它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且很可能是过时的、片面的、局部的甚至是失真的。信息的集成机制不完善,无疑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以往的AIS在面临组织增减变化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修改与串联。而在ERP系统实施后,面对上述变化,便可以很快很轻松地进行衔接,使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据与预算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 (三)成本信息的远见性。ERP系统中的会计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充分发挥其集成优势,实现对业务数据的记录与计量,并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将当代管理会计的各种理论很好地付诸实施。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加工与供给,有利于财务进行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二、ERP系统下的成本项目分类与成本类型 ERP系统的核心就是通过计算机管理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而企业资源主要反映在厂房、设备、原料、在产品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正是成本的构成。成本项目是要根据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费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所发生的费用。对于直接材料费的计算一般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FIFO)或个别认定法。直接人工费是指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燃料费、动力费、机物料消耗费、劳动保护费等。在制造费用中,与产量有直接关系的称为可变制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 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庇古税。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 排的激励。 汽油税,消除三种负外部性:拥挤,车祸,污染。

用友ERP成本核算操作手册

用友E R P成本核算操作 手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成本核算操作手册 成本核算步骤: 一、总账系统中 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费用类凭证填制完毕,审核,记账 二、存货核算中 对材料类(材料仓库)出入库单据进行记账,期末处理,生成凭证,审核记账。 注意:恢复卷积时,需要将相关凭证全部删除,取消记账。重新进行存货核算处理。 三、检查成本管理设置(设置账套时用,平时不用进行操作) 1、选项 2、定义费用明细与总站接口-确定取数公式(添加取数部门) 3、定义分配率 除在产品成本分配率外,其他全部为按定额公式分配 四、定义产品属性(刷新订单) 成本管理—设置—定义核算对象(U812) 五、定额分配标准(每月月初进行检查一下,对新入库产品补工时) 设置—定额分配标准—导入或增加工时(不需要取数)

六、期初余额调整(平时不用操作) 设置—期初余额调整。调整完毕后,进行记账处理 七、共耗费用取数 数据录入—共耗费用表—取数 八、人工费用取数 数据录入—折旧费用表—取数 九、折旧费用取数 数据录入—折旧费用表—取数 十、制造费用取数 数据录入—制造费用表—范围设定—执行 十一、完工产品日报表-取数 完工产品日报表与库存管理中成本中心,成本仓库的产成品入库数量一致。若数据不一致,查询原因 十二、月末在产品处理表 数据录入—月末在产品处理表—1、取数—填写在线盘点数量(若不需盘点则拷贝)--全选成本中心—执行 2、拷贝--全选成本中心—执行 十三、完工产品处理表—取数

经济学原理测试题(选择及计算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费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华东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200元 B. 1200元 C. 1000元 D. 800元 答案:A 根据教材定义,似乎应该选择答案B,但我们并不知道生产产品A时所花费的成本,生产一套桌椅和生产一套组合柜都要用到电锯,但显然二者的其他投入如时间、人工、材料等是不同的,因而只能以A产品的利润作为B产品的机会成本。 关于这个问题,可作以下思考: ①按教材的定义,机会成本是其他应用中的最大收益(视不同应用的成本相同);②机会成本是其他应用中的最大利润(不考虑投入差异);③综合运算(考虑投入的差异):A的机会成本=B的收益+(A的成本-B的成本)——。 第一种算法一般只在两种应用的投入品完全相同时适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显得更合理一些。(例如,一台机器用来生产A,总投入为100,利润为150;用于生产B,总投入为200,利润为200。采用第二种算法,生产B的机会成本为150;采用第三种算法,生产B的机会成本为350,如果扣除生产B的投入200,剩余部分与第二种算法相同;相比之下第一种算法的机会成本250就很难说明问题了) 但令我感到纠结的是不知道你们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如何,如果考研,特别是经济学有关的研究生,对方选择的经济学教材是否高鸿业的就有影响了,所以最好我们同学对这几种算法都有了解,届时采用有针对性的算法解决问题。 2. 在短期生产中,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达到最小值。 A. 平均成本 B. 边际成本 C. 平均可变成本 D. 平均不变成本 3. 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天津财经学院1999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上升的 B. 下降的 C. 垂直的 D. 水平的 4. 经济学中所指的经济利润是指() A. 总收益与显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B. 正常利润 C. 总收益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D. 超额利润 5. 短期中,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则有()。 A. 平均成本上升 B. 平均不变成本上升 C. 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上海交大1999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达到最小值 B. 等于MC C. 等于A VC+AFC D. 以上结果都正确 7. 外在不经济引起LAC曲线()。 A. 向上移动 B. 向左移动 C. 沿LAC曲线下移 D. 不发生变化 8.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是()。(华东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收支相抵点 B. 停止营业点 C. 厂商均衡点 D. 平均成本最低点 9. LAC曲线同LMC曲线之间关系正确的有()。 A. LMC﹤LAC时,LAC上升 B. LMC﹤LAC时,LAC下降

四种成本计算方法

四种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 品种法 目录 1 什么是品种法? 2 品种法的特点 3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4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什么是品种法? 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品种法的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据以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就需要以每一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 2、成本计算期 由于大量大批的生产是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无法按照产品的生产周期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因而只能定期按月计算产

品成本,从而将本月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生产成本配比,计算本月损益。因此,产品成本是定期按月计算的,与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3、生产费用是否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如果是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简单生产是一个生产步骤就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没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复杂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复杂生产是需要经过多个生产步骤的生产,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生产线上都会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就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可分析具体情况,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各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配。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1、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3、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开设成本明细账 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①.根据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按用途分类汇总各种付款凭证,登记各项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ERP成本计算流程

5月----成本计算及其常见问题解答.ppt 共计68页 成本计算及其常见问题解答 利用手工计算成本,所要搜集的资料繁多,而且成本计算公式复杂,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信息化的生产成本系统,会自动计算每张工单的成本,并且逐阶计算出每一阶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节约了人力和耗费的时间。 结合[工单/委外子系统]使用,可结算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存货成本 共计有如上20个步骤 每个步骤详细描述如下,本文档中有一些步骤只描述一下,没有展开。

生产成本计算是结合库存系统的成本计价和财务生产成本计算 月底成本计价这支作业再次强调一下 《月底成本计价》 在20个步骤中,有一些和库存中成本计价之介绍重合,或者本次文档遗漏,总之,本文档单提出8个步骤详解。

一、设置成本子系统参数 设定成本系统的缺省参数如:成本默认计算方式等 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

若委外工单须分摊人工制费,须输入工作中心用于后续产生工单工时,分摊人工制费 若选择「N」则下阶半成品投入之料工费归属至上阶成品时,材料归材料,人工归人工,制造费用归属制造费用。 若选择「Y」则下阶之半成品投入之料工费归属至上阶成品时全部列至上阶之材料成本。 二、录入工单工时 统计当月各工单的人工小时和机器小时信息 按生成记录生成 适用:使用工艺管理子系统,且使用报工单或转移单记录实际工时 来源:按[报工单]或[转移单]输入的实际工时为工单的工时 按工单工艺标准工时生成 适用:使用工艺管理子系统,且[录入工单工艺]的标准工时有建立 来源:按 [转移单]的(验收数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预计产量*工单工艺准工时 按产品工艺路线标准工时生成 适用:无工艺管理子系统,且[录入产品工艺路线]的标准工时有建立 来源:按[生产入库单](验收数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预计产量*工单工艺准工时 按实际产量当工时生成 适用:直接以生产入库数量均摊人工制费 来源:[录入品号信息]中[会计]栏的[工时底数]*生产入库数量 三、汇总工作中心工时 将录入工单工时的使用人时和使用机时汇总到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本作业执行后,若[录入工单工时]有新增或调整时,须重新执行此作业。 四、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将人工、制费成本依工作中心归属并录入系统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 1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1 生产的主要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 1.2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2 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 3 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本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生产的主要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 不同的企业。按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来分,可分为:①单步骤生产:也叫简单生产,是指生产技术上不间断、不分步骤的生产。如发电、熔铸、采掘工业等。②多步骤生产也叫复杂生产,是指技术上可以间断、由若干步骤组成的生产。如果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不能并存,不能颠倒,要到最后一个步骤完成才能生产出产成品,这种生产就叫连续式复杂生产。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如果这些步骤不存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可以同时进行,每个步骤生产出不同的零配件,然后再经过组装成为产成品,这种生产就叫装配式复杂生产。如机械、电器、船舶等: 2.按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分,可分为:①大量生产。它是指连续不断重复地生产同--品种和规格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一般品种比较少,生产比较稳定。如发电、采煤、冶金等。大量生产的产品需求一般单一稳定,需求数量大。②成批生产;它是指预先确定批别和有限数量进行的生产。这类生产的特点是品种或规格比较多,而且是成批轮番地组织生产。这种生产组织是现代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③单件生产。它是根据订单,按每一件产品来组织生产。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并不多见。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而复杂的产品。如重型机械、造船、专用设备等。 不同的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例如,有的企业只要求计算产成品的成本,而有的企业不仅要计算产成品的成本.而且还要计算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有的企业要求按月计算成本,而有的企业可能只要求在-批产品完工后才计算成本等。成本管理要求的不同也是影响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一个因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的工艺过程、生产组织,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计算的方法也不--样。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二是成本计算期不同。三是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的分配情况不同。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达到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公司领导特别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的强制性规范,以保证生产成本核算成果的质量。 一、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一)、为了准确、真实地核算产品成本,公司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二)、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费用开支实行分口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 (三)、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 1结合我公司特点,各种产品需由生产部门提供生产工艺图,会同财务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产品具体成本核算方法。 2.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材料以及主要低值易耗品等实行定额领料管理。 3.准确统计每批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并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准确归集。 4.根据本公司水平对各种产成品、在产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使其成为工资费用分配、个人考核、班组工时利用情况的依据,并把经过准确统计的产品生产所耗工时上报给财务部。 5.对生产过程复杂设立中间体在产品核算的,生产部门制定出单位固定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6.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回收材料设立在产品核算的,生产部门制定出单位固定在产品回收材料定额成本。 7.对月末结存的材料、在产品等物资实施盘点,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月继续使用;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及时退回供应仓库。 (四)、仓库管理 1.加强仓库登记管理,对领用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进行全面、准确登记。 2.严格物资的验收计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产品等物资的入库、出库和水、电、气的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计量。 3.强化物资的盘点管理,建立《物资盘点表》,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ERP系统成本核算原理及方法

ERP系统成本核算原理及方法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个较完整的集成 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与财务的集成,实现了资金流与 物流的同步和一致,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采购、销售、生产等业务 与财务的集成中,生产与财务的集成(即成本集成)是最难的。在我国一些已经实施了 ERP的企业中,实施了业务与财务集成的企业很少,而实施了成本集成的企业更是 寥寥无几。成本集成是ERP系统实施的难点,本文将论述ERP系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并以国际著名的ERP软件BAAN IV为参考,以离散型企业为背景,提出成本集成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ERP系统成本计算原理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简称BOM)又称产品结构,不但列明了生产某一种产品需要的全部物料,而且将所有的物料(原材料、零件、部件、产品)按实际生产 装配过程进行分层排列,这种层次关系反映了物料的加工顺序和物料之间的需求关系。物料清单不但标明了每种物料的层次、编号、规格、单位,而且列出了每种物料在该 产品中的用量标准;不但考虑了所需的原料、毛坯、消耗品,而且考虑了产品产出率、废品率。在ERP系统中,物料清单既是运算物料需求、编制物料采购和生产计划的 基础,也是进行成本计算的基础。 在BOM中,最顶层的物料为产品,最底层的物料为采购物料,其他物料为制造物料,产品按BOM由底层到高层的顺序进行加工装配。对于离散型企业,ERP系 统的成本计算采用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产品加工步骤的先后顺序,逐步计算并 结转半成品成本,前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结转到后一步骤的 产品成本中,直到最后步骤累计计算出产品成本。 二、ERP系统成本核算方法 ERP系统每一种制造物料(包括半成品、产成品)的加工和装配都要生成相应的生产订单,通过生产订单来进行管理。生产订单的处理步骤包括:生产订单的生成、 生产订单的下达、发料、报告工时、报告完工、产品入库、订单结算等。ERP系统 的成本计算采用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在生产订单执行的过程中实时计算成本,每一 份生产订单的成本对应于半成品或产成品的成本,所以对ERP系统而言,采用分项 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实际上就是按生产订单进行成本核算。 ERP系统的成本类型有标准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模拟成本。标准成本作为管理控制的工具,便于制定计划、改善业绩评价并方便产品成本计算。实际成本 用于反映生产实际情况,在生产订单完工时,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并结算出成本差异。 ERP系统的成本核算大多采用标准成本制度。但由于ERP系统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在生产的过程中,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实时地将生产领料、工时核算、 产成品或半成品入库业务集成到财务,及时地计算生产成本并分析成本差异,而不是 到月末或整个产品完工时才计算产品成本。因此,ERP系统的成本核算与一般的成 本核算有很大的区别。ERP系统的成本计算需要用到费率(费用分配率),包括直接 人工费率和制造费用费率,并且ERP系统中的费率均是预计的费率。直接人工费率 =直接人工费用/生产人工工时,制造费用费率=制造费用/机器运行时间或生产人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在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1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13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4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5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7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1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二、简答题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 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ERP成本核算方法

日志搜索 Go 最近回复 教育商业化,学 生商品化。... --peasant 还是咱们农村好, 不用学那么多... --黄梅飘香 赫赫... --lijetcart 屠夫,你好。拜读了你文章,非常专业,风采飞扬,才气外露。... --softwarezone 选择不同,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小李飞刀 日志 第一章 成本核算和存货计价 关键词: 实际成本法 | 标准成本法 | 计划成本法 | 定额成 本法 | 作业成本法 一.成本核算方法简介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存货实际补充和消耗来核算成本方法。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其中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月末加权平均法,也就是说,会计准则和财务核算要求存货必须采用实际成本 法。 (2).计划成本法: (3).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核算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以作为控制成本支出依据和考核成本支出方法。标准成本法是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完整系统。 *如果非要区分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简单理解为,计划成本法针对存货计价和存货核算,而标准成本法则为更完整成本管理体系。 (4).定额成本法: 定额成本法是企业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定额成本法是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根据国内成本会计,还有种辅助方法为分类法)。 *定额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相同点:有基本相同功能和实施环节,都要事先制订产品目标成本作为产品应该发生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脱离目标成本差异,分析发生差异原因,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成本。 如企业采用计划/标准成本法或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应当

ERP成本模块常见败笔及解决方案

ERP系统中,成本模块与排程模块式两个瓶颈模块。现在虽然不少企业都上了ERP系统,但是,使用成本模块的企业却不少,用的好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成本模块在企业中不能好好利用呢?其内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不少文章在谈论如何成功实施ERP项目,但是,对于其败笔却很少有人提及。今天,我就做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谈谈在ERP系统成本模块实施的时候存在的一些败笔。 一、错误积少成多、积小成大。 众所周知,ERP系统中的成本模块,是一个统计模块,其计算所需的数据来之于其它各个模块。如材料成本的计算来源采购模块、生产模块、库存模块;制造费用等来之与财务模块;人工费用来之与人事模块;各种费用的分摊来之与ERP系统基础管理模块。 用户操作的时候,他们没有全局的认识。因为自己在系统操作的时候,出现一些小错误,没什么关系,没有引起足够多的重视。如在采购订单的价格中,误把含税的价格当做不含税的价格;采购价格错误没有及时发现,等到下月初对帐或者付款时才发现,但是,此时成本已经结转,发现再修改已经为时已晚;制造费用、人工费用等的收集与分摊不是很准确、不是很合理。 所有这些用户本来都不怎么重视的问题,但是,这些小问题汇聚在一起,就成了大问题。就象各条小溪最成会汇聚成一条大河一样,问题也会积少成多、积小成达。所以,最终导致了成本模块的使用效果不好,成本计算的成果不准确。 最明显的用户容易忽视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购价格错误。按照企业的常规做法,企业跟供应商对帐的时候一般都不是本月发生的,有可能是块到付款期的时候才会核对。而企业的成本是每月结转的,若在成本结转后,再发现价格有错误,而重新计算成本的话,明显工作量过大。所以,一般即使在日后发现采购价格有错误,也不会去更改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ERP系统也是如此,不会对已经做过成本结转的月份重新进行计算。所以,即使发现错误后,再改正价格,那也来不及了。所以,企业若要成本模块使用效果好的话,最好改变现在的供应商对帐方式,要求在月底前,即企业成本结转之前,完成相关的对帐工作,要确保ERP系统在成本运算之前,采购价格的准确性。 2、在产品、成品之间成本分摊不合理。在制造企业中,不可能一到月底,生产线上所有的产品都能完工入库,车间或多或少会留有一些在产品。企业当月发生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人工费用,若在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不合理的话,也会影响成本的准确性。如很

ERP成本计算方法

ERP成本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对发出存货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例如: 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 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2、后进先出法和他相反,是以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 3、加权平均法: 单位存货成本=(月初成本+本月收入成本)/(月初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 发货成本=发货数量X单位存货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 一批收货后单位存货成本=(原有库存成本+本次收货成本)/(原有数量+本次收入数量) 发货成本=发货数量X一批收货后单位存货成本 5、个别计价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按每一存货的购入成本来确定发出成本 6、计划成本法: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都以计划成本计价,同时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具体内容好多了,可以看看会计方面的书。 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每发生一次变化,就会做一次计算并更新结果。因此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开销较大,一般的企业在应用时都使用的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 存货计价方法的筹划是采取合适的计价方法将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在选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计价方式应与批次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便于管理系统进行价格进行实时核算与分析。物料的物理的先进行出、后进先出、分别认定与存货计价方式可以分开处理,比如物料的进出库存采用,先进先出但它的计价方法可以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使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有所不同。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售成本的高低成反比,从而会影响到当期纳税利润数额。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减少;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可能增加;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会增加,期初存货过高,当期利润会减少。在物价上升情况下,企业耗用原材料的成本较高,当期利润减少,可采用后进先出法;如果原材料价格下跌,就应用先进先出法;如果价格比较平稳,就用加权平均法;如果材料价格涨落幅度大,宜用移动平均法。 通常采用全月加权平均 加权平均是手工核算方式下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有下面两种计算方式,但不论哪种方式,首先计算单位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一般也有下面这种写法 单位存货成本=(月初结存成本+本月采购成本+本月其他增加金额-本月其他减少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采购数量+本月其他增加数量-本月其他减少数量) 上式中,其他增加是指除采购外的增加库存的情况,如转入、盘盈等,但不包括借入,其他减少是指除销售外的减少库存的情况,如转出、损耗等,但不包括借出 1、先算库存 月末结存成本=月末结存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法:解决间接费用如何计算成本的方法。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工时、机动工时、产值、直接成本为标准。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额=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数×间接费用分配率 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算法: (1)约当产量法。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即将各种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和在产品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3)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资料对各加工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 品种法。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分批法。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3、分步法。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分类法。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1、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基本账务处理程序 (1)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 )直接人工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 A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 B 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只在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第二步辅助生产车间的对外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5)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6)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四)成本还原逐步结转分步法下采用综合方式结转半成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的概念:将本步骤产成品所耗用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上步骤各成本项目的成本,以求得产成品原本的项目成本。还原的方法叫做成本项目比重分解法。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