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理论导引

文学理论导引

文学理论导引
文学理论导引

第一章

一、如何定义文学?它具有哪些特征?

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审美性、形象性、语言的艺术性

二、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了文学是“人学”的特点,这个特点包括那两方面的含义?

1、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的,即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蕴,表现人的价值的特点。

2、就文学对人和人生的表现特点及表现领域来说的。从审美关系上理解和表现人与人生,使文学展现了一个唯有通过审美方式才能进入的世界,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因此有了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和领域。

三、文学形象的含义是什么,简要说明它的特点。

文学的形象感是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和联想形成的。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文学形象可以为物,为实,为真,也可以为情,为虚,为幻。

四、文学形象具有哪些类型?举实例来说明

文学形象可以分为三种,即语象、形象和意象。语象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描摹型的形象是通过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的某种物像;意象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文学形象。

五、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有何变化?言意矛盾是指什么?

变化:传统理论关注语言作为手段和技巧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当代理论则把语言放在“文学本体”的范畴来研究,强调语言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影响到形象创造和意义的生产。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的三种类型:“意”的丰富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的矛盾;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先于个人的语言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

六、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用实例来加深理解记忆

语言艺术的三个特点: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感情,表现心理生活;语言的表现潜力使文学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

第二章

一、文本与作品的区别是什么?

“文本”概念淡化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作品”的独立性

二、文学包含哪三个层次,体裁划分中有哪些划分法?

文学文本的结构可以分为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三、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运用实例加以理解

诗歌:主要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和语言的韵律性。

散文:文学散文是以抒发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为内容的文体。散文在取材表意方面比诗歌更为广泛和丰富,散文为“意”的抒写和表现提供了自由的文体空间。

②自由和自然的形式。散文具有题旨上的集中性和结构形式的灵活性的特点。散文语言具有质朴自然,随性而谈,娓娓动听的特点。散文语言在叙述和描写的自然平实之中,给作者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小说:①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虚构性的叙事是小说最基本的特性与特征。小说的虚构是在经验世界之上的改造与变形。

四、小说的叙事学理论主要从哪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分别有什么重要概念

故事层、叙述层和文本层面呢。故事层面呈现为前后有序的事件,它作为文本的叙述内容而存在的,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小说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叙述层面指文本的创造性叙述过程和叙述行为;文本层面是叙述行为的物质化结果。

第三章

一、什么是文学思潮?什么是文学流派?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何影响因素

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文学思潮以张扬某种文学观念为标志,探索和建构与时代变迁相适应的审美范式是文学思潮的显著特点。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流派的形成与文学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区别主要在作为文学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学思潮的特点体现在对某种文学观念的倡导上,文学流派则是创作活动的产物,致力于创作实践和通过创作成果显示群体特色是流派的特点。

二、什么是现实主义文学?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表现形态之一。人们经常在三种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其一是指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运动。其二是指一种审美理想或文学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根本特点在于尤为强调文学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其三是指文学的一种形态类型,其特点是以生活固有的样子来建构艺术世界,把文学视为现实生活的再现。

现实主义文学与写实。现实主义文学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是“写实性”。“写实性”体现为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和创作态度的“客观性”。

三、如何理解现实问题中的典型问题?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典型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提出的如下观点:1、典型人物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2、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3、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四、如何定义浪漫主义文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基于此特征,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主题、表现方式等方面有何特色?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体现在“抒情性”和“个性化”两个方面。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抒情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浪漫主义的抒情性源于表现论的文学观。

五、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的颠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表现形态上看,现代主义文学的颠覆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即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文学形象的符号化以及对“异化”主题的发现和开拓。

第四章

一、怎样的人生经验会影响文学创作?以实例理解记忆冰心、张爱玲、史铁生、司马迁

二、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的文化传统具体表现为哪些情况?

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经典、文学惯例、文学运动、思潮、母题、原型

三、什么是创作个性?与心理个性的区别是什么?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创作个性即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创作个性影响到作家的创作生命和艺术成就。

1、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个性化;

2、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

个性化;3、创作个性还体现在作家的艺术表现中。

四、创作心理因素里重点把握创作动机、艺术触发、灵感和艺术构思。

五、什么是“陌生化”理论?什么是文学风格?它具体包括哪两种类型?

“陌生化”指通过陌生或反常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使习以为常的事物变成艺术作品里的新奇对象,使人们在艺术形式中获得真实感受,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

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是通过一系列作品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文学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作家成熟的标志。

第五章

一、如何理解文学接受与文本意义的衍生?

①文学作品的意义不能自已释放出来,有待于接受活动方可实现。文学接受过程就是把文学文本从一个物质对象转换为审美对象的过程。

②文学文本的审美意义有待于接受,其审美意义潜藏在符号之中,只有通过审美过程才能得到实现。文学接受活动是文本意义得以激活、得以衍生的具体手段。

二、如何理解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中介作用集中体现在接受与创作的关系上。

④文学接受对创作的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作家创作的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其二是接受需要为创作提供了动机。

⑤文学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接受活动实现的,读者的接受方式、动机及其对作品的理解,直接决定着文学社会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

三、什么是期待视野?什么是召唤结构?

“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者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带入接受活动的经验和知识。“期待视野”决定着接受的取向和趣味。

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文本的“召唤结构”,召唤结构要求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参与文本的创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 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 文学各专业: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文艺学: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石伟 内容提要:萧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女作家,她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独特的认识,她的很多作品都有她自己的影子在其中,使她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关键字:萧红创作风格 正文: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大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或清新淡雅,或慷慨激昂,在一个个文字的构建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独有的气质,成为作家在茫茫文海中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标志。 关于创作风格的形成,不能否认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等方面因素的作用,更应该看到作家生存的外部环境与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一方面,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因素,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调,使作家表现出一种都有的才情与气质;另一方面,后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为作家提供了可供写作的素材,让作家有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欲望,使其文学天赋得到完善并发展。在不断的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下面就以萧红为例,论述其文学创作的风格。

萧红,这个生长于动荡年代的作家,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1-1929与1930-1942,在前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她生活在呼兰这个小县城内一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开始感受周围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这就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形成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大背景。在后一个阶段,萧红开始了流浪与痛苦的生涯,生活非常艰难,爱情的变更,疾病的困扰,一直伴随着她。但就是在时期,萧红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发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奠定了她在现当代文学创作史上的地位。 (一)寂寞凄凉的风格 她始终是寂寞的,从她出生到她最后病死香港,她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寂寞的情绪。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仿佛只有祖父这一个亲人疼爱她,“等我生来了,第一次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疼爱我。使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而祖母留给她的,只是用针扎她手指的事。她的父亲母亲似乎没有给她留下多少印象,父亲的两次出场,也都伴随着暴力,一次揣她,一次打有二伯。她是寂寞的,亲人对她的冷漠给她的是一个并不快乐的童年,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自娱自乐的一个人,她“常常在蒿草里做着梦”,也看着“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显得更荒凉寂寞”。缺乏父母亲的疼爱,缺少可以一起玩的伙伴,使得她的这种寂寞的情绪,一直伴随了她一生。 自她19岁逃离家庭,她就开始了另一种寂寞的生活,漂泊不定

文学理论导引

什么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指关于文学的学问。文艺学本来叫文学学,但文学学三个字中文里拗口,不符合汉语规范,所以1949年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就干脆叫文艺学了。到了1980年.欧美盛行的“文艺理论”一词传过来。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文学知识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以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文艺学,文艺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 《中国大百科全书》“一般认为,文艺学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也有人认为,文艺学即指文学理论。” 文学史不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而是与文学并列的学科。 文艺学由文学理论、文学史学和文学批评学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审美性:就是主体从对形象本身的直觉中所获得的一种无功力的精神愉悦。 文学语言: 一、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它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艺术世界的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 二、文学语言具有蕴含性。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 三、文学语言是陌生化的。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它针对的“自动化”语言。自动化语言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 四、文学语言的个性化。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一、文学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文学文本的形象既是具体的又是感性的。二、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不是生活本身。1.是可以把不真实的细节升华为艺术真实。2.是当客观真理与主观情感发生矛盾时,艺术的原理是牵理就情。三、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文学形象是个别的,但又指向一般,具有深广的概括性,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四、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间接的,它具有可感性。文学形象就是意象,带走浓厚的主观性和情感性,有丰富而多面的内涵。 意蕴层是文学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性、意趣、意义、意味等。要求文学文本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在个别中包含普遍。 一、历史意蕴层。有的文学文本的形象就包含了一定的历史内容,有的文本的形象,虽然本身不含历史内容,但暗示了一定的历史内容。二、审美意蕴层。有些文学文本的意蕴比较单纯。三、哲学意蕴层。哲学是人对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思考与概括,意味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感知因素。 《红楼梦》的意蕴:1.以前所未有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应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 2.悲剧性,简单点说是美的毁灭性悲剧。真情的、多情的、自由的、民主的、有个性、有尊严的理想世界的毁灭的悲剧,是一切多情美好的东西不见容于世俗社会的悲剧。 3.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性的很深的感悟,一种哲理性的感悟、感兴、感叹。它引导读者去体验整个生活的某种意味。 《围城》基本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总体结构却是象征的,有现代派味道的寓意小说。三个蕴含层面:围城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甚至是诅咒;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影响概括。 诗的抒情性:抒情性是诗歌的基本特性。诗是讲究韵律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需要特点是抒情性和语言的韵律性。1.首先体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2.诗的

003-华中师范大学-06-徐敏-信息技术与高校文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以文学批评课程为例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 成果科类:文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信息化环境下的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徐敏、胡亚敏、韩军、万娜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 均教学工 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徐敏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103 实施文学批评“三阶式”翻转课堂; 协助主持台湾师大MOOC; 参与建设中国大学MOOC 胡亚敏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8 主持台湾师大MOOC; 建设中国大学MOOC; 建设中国大学SPOC; 建设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韩军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101 参与建设台湾师大MOOC; 参与建设华中师大云课堂 万娜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70 参与建设台湾师大MOOC; 参与建设华中师大云课堂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 1、信息技术的多种模式与文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层级的不同,在高校文科教学中先后建设了翻转课堂、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SPOC、面向台湾师大的MOOC等多种信息化课程类型,组建了多层级性的自主学习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贯穿课程始终、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学习空间,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文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以伙伴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三阶式翻转课堂 针对人文学科知识的非确定性和价值判断的多元性,改造翻转课堂“课前自学+课上讲授”的基本模式,提出以伙伴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三阶式翻转课堂”模式,将文学教学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网络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学习空间中开展伙伴学习,使学生在互相倾听、启发、欣赏中提升彼此。 3、信息技术与文学教学的互融互生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文学教学,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其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又通过人文性加强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可接受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融技术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促进了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 本成果是对四年来文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和改造信息技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总结。面对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上的变化,将文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提升作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将多种信息化课程类型引入文学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层级自主性的学习空间;并通过以伙伴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三阶式翻转课堂,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探索文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中,本成果努力追求融人文性和信息化于一体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全人格人文素养的养成,构筑信息化时代文

《文学理论导引》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英文名称: 3、课程类别:专业课 4、课程总学时:36 (其中:理论学时34;实践学时2 ) 5、学分:2 6、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文学概论是高等院校中文和小教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以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通过对文学本体、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史等问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从而在更加自觉的理论基础上,联系文学创作与鉴赏的实践,为繁荣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提供理论根据,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使中文和小教专业学生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学过的相关课程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发展线索和特点、了解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中国特色和当下现状、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了解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深入理解文学是什么、文学理论是什么、文学创造的基本过程和文学接受的基本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全面掌握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三者的基本内涵、美学特征和区别联系等重要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理解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思潮,更全面深刻地对待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 2、对重要的文学观点和理论问题,不执着于一家之言,在一般情况下应介绍多种不同见解;对于某些尚未形成定见或不够周全、但又有一定启发性的观点和理论,要予以简要的介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分析和引导,鼓励学生比较分析、独立思考,不但要讲授知识,同时要分析不同理论见解形成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比较、思考和分析中学习知识、领会理论。 3、为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课程的讲授顺序可以适当调整,逐步进入在理论上比较抽象、比较艰深的内容。 4、在教学中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三个联系:第一、联系具体的文学作品和

南京大学 文学院 2016考研 书目

写在前面的话: 有学妹找我推荐书单,我就写了写,放上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我是15级,也就是刚刚才考过的学姐~~~ 另有一些考研笔记和资料需要处理,有意者联系微信ivy__1019(P.S. 有两个下划线哟~~) 亦承接南京大学历史系咨询业务~~~ 因为一直到4月底都不在国内,笔记和资料得五一节过了才处理,笔记和资料也都只有几份,处理完拉到,先到先得~~~ ======================================================= 关于书目 一、古代文学—莫砺锋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 4卷以及配套的文学作品选4本 2.南大出版的古代文学导引 3.还有南大老师的研究领域、相关书籍,如莫砺锋编《继往开来的东南学术》, 莫砺锋的研究领域也常考。(我考研期间看了《莫砺锋诗话》,感触很深,不是考试参考书,但对生活会有点启发,可以看看当是复习时的调剂)。 二、现当代文学—丁帆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大出版社(经典) 2.中国新文学史;丁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以及配套的作品选 (红色封面,南大老师自己出的,最新版,一定要好好看,今年现当代两道论述大题上面都有涉及,非常推荐。而这本书因为是刚出的,网上卖的所谓考研资料都没有提到) 3.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王彬彬;北京师大2011版(南大老师自 己编的,重要) 4.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稿;丁帆;南大出版社2013版(和《新文学史》一样,最新的书,很薄的一小册,有的文章是老师论文,一定要看,尤其是丁帆写的那章节) 5.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刘俊;南大出版社2006版(一定要看) 6.因为我考得是现当代文学,这方面的书看的比较多,不考现当代,以下这些都可以挑几本略看。丁帆编《多元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王爱松的新书《对话性阅读与批评》,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论文。当然,现当代经典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也是一定要看的。还有很杂的一些书,经典文学作品等。 三、外国文学史—余斌、昂智慧

《文学理论导引》笔记(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 (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章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 一、文学活动可由四个要素组成: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对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大体形成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模仿说:着眼于作品与世界的关联,强调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实用说:着眼于作品对欣赏者的意义,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表现说,着眼于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化;客观说,着眼于作品自身存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自在自足,认为其意义和价值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 1、艾布拉姆斯在总结了西方文学研究的历史后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根据这种看法,他提出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坐标: 艾布拉姆斯说:“……运用这个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和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按照这个思路,艾布拉姆斯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人们理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第2~3页) 2、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西方则有古老的“模仿说”。模仿(imitation)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波兰]塔达基维奇著,褚朔维译:《西方美学概念史》,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362页)……模仿说的文学观对后世产生

文学理论导引模拟题1

文学理论导引模拟题1. 07历史(1)班编辑部倾力编制 【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本资料主编:邓铭兴 1.名词解释(共五小题,每小题 2分,共10分) 1) 文学活动“四要素”(提示:即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 2) 艺术真实(提示:即文学真实) 3) 意境 4) 文学 5) 文学思潮 2?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__________ X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 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_________ x . _______ 3) 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o 4) 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________ . ______ 、 __ , __ , ___ £ 5)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 __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6) 文学思潮的特点: 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7) 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____________ x ___________ £ 8) 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 ______ 、 ____ 、 ___ o 9) 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 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 3.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A 刘勰 B 曹丕 C 司空图 2)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A 人物、情节、环境 B 叙述方式 3)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种关于文学的隐喻“在选择、阐释、整理和评估艺术事实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一种隐喻则把文学说成是照亮人生启迪心智的“灯” ,这是: A 、强调文学是诗人的情感的表现。 强调文学是对现实的逼真反映。 C 、强调文学是心灵的表现。 D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幻想和理想追求的表现 4) 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A.自由诗 B.抒情诗 C.格律诗 D.叙事诗 E.哲理诗 5) 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A ?文字的科学8文章的学问C.文化的载体D.语言的艺术E 抒情的方式 6)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关注现实B 细节真实C.反映本质D.排斥理想E.反对虚构 7) 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A.现实评价B 自我表现C.审美体验D.情感宣泄E.艺术形式 D 刘熙载 ) C 叙述的声音特点 D 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笔记《长街短梦》

长街短梦 铁凝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 她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 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浆糊的嘎巴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这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认上这针。”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脸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她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写诀别的信。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她帮助这老人认上针。她甚至觉出方才她那“尽情的绝望”里有一种做作的矫情。 她认了针,并且替老人针脚均匀地缝好邮包。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整了绽裂的邮包。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认上这针。”她常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想着这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地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想梦。 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是一条踩得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条老路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 我们曾经在公共汽车上与人争吵,为了座位为了拥挤的碰撞。但是永远也记不住那些彼此愤怒着的脸。记住的却是夹在车缝里的一束小黄花。那花朵是如此的娇小,每一朵才指甲盖一般大。是谁把它们采来——从哪里采来又为什么要插在这公共汽车的窗缝里呢?怨气冲天的乘客实在难以看见这小小花束的存在,可当你发现了它们才意识到胸中的怒气是多么地没有必要,才恍然悟出,这破旧不堪的汽车上,只因有了这微小的花,它行驶过的街道便足可以称为花的街了。 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

文学理论题目

第一章 1.如何定义文学?它有哪些特征? 答: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变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 艾布拉姆斯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设计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大题上对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他还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 “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倒是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代表人:亚里士多德《诗学》 “实用说”:是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的,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首位。代表人:孔子“诗可以兴、观、群、怨”、《毛诗序》、(古罗马)贺拉斯“寓教于乐”。 “表现说”: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世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代表:白居易、李贽“诗言志、诗缘情”,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客观说”:尤为重视形式、技巧、寓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代表:兰塞姆《英美新批评》。 (1)文学具有审美性: 所谓的“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肯定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是不说过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审视人生、把握生活的。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往往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丑的东西能够成为文学的形象。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美与丑的斗争,却能够使没成为审美对象;充分显示了丑的本质,对丑的揭示达到了神似境界的艺术形象,也因此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2)虚构性: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属性。 文学所以要超越和表现理想,从根本上说,源于文学的审美性。 文学的虚构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审美关系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审美的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才不会溺于个人欲望的幻想。 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以形写神” (3)形象性。 2.文学形象的含义是什么?文学形象有哪些类型? 答:文学形象:反思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而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三种类型: (1)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2)描摹性的形象,特点是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某种物象。描摹型具有接近生活形象的特点,也是叙事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象类型。从形象创造的意义上说过,描摹型形象目的在于通过摹写来引发视觉、嗅觉、听觉或触觉想象,给读者如闻其人,如见其人的感受。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考研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考研经验 关于文艺学的学习经验,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写成,在总结自己学习心得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师大文学专业从2017年开始专业一用一张卷子,所以考文艺学需要看的 书有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西方文学史、现当代文学。而文艺学侧重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应试教材主要有两本书,分别是: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本;文学理论导引,周宪版本。(根据官网2018参考书目)在这特别要提到的是,有时候参考书会有所改动,就我知道的南师大17年、18年的参考书都有所改动,但!!!大家不必慌张,因为事实是换汤不换药,不同的书本只不过在内容的编排顺序和侧重点上会有一些不同,但总体来说考试重点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一个学科里面基础的知识就是那些,书目怎么变,这些核心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所以大家只需要踏踏实实地掌握这些核心知识即可。(看好自己手头的书,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帖子就以分享文艺学的复习方法为主。再次说一下,就算19年参考书 目有所改变,大家也不必慌张,重点的是掌握书本中的基础知识。 文艺学初试考两门专业课,专业一是文学基础,专业二是文学评论。就分成两块介绍相关的复习经验。 专业一的复习 专业一主要以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所以概念非常重要,我本人是不太喜欢背死概念的人,但考完之后深感概念的重要性,该背的一点都不能少哦。 文艺学专业的重点是文学理论,那就重点说一下两本文学理论的复习方法。 我个人在学习这两本书的时候是先把书通读一遍,第一遍读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试着去读懂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文学理论这门课具体关注的问题有所了解,形成一个模糊但是初步的印象; 第二遍开始梳理逻辑,做笔记,最好同时看看历年真题,对文学理论课本里面的考点有所了解。在这一遍里特别要提到的一个小技巧是看目录,目录非常重要,一本书如何编排、重点内容有什么一般都体现在目录里(多看目录,最后最好能达到目录在你脑袋里); 第三遍的时候对照着真题开始看笔记,对笔记上整理出的概念进行理解记忆,如果还有迷糊的地方对照着找到书本里相应的讲解(我在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感觉内容还是相对丰富,举例解释也做的比较详细,比较容易理解,尤其是周宪的文学理论导引,趣味性比较强,举例也很亲切,就一本理论书来说,没有那么艰涩枯燥)。

202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一本通 中国古代文学

本人的考研历程 一年的考研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很怀念考研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乏味,却异常充实和平静。于是我决定记下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后来人共享共勉。说是经验,其实是算不上的。不如说是过去“一年的路程”吧,每个人的或许都有不同,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算是总结,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越美好,越害怕得到”,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在考研教室的标记姓名的红色纸片上这样写道,作为座右铭。一年过去了,我想到的仍然还是这句话。 在初试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考上,虽然学校距离南师只有几个小时的距离,但我离南师的距离却不是按照天就可以数完的,一直觉得很远很远。大概是专业课老师听到我要考南师后的一句“不可能”令我担心,亦可能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题,什么也不会的迷茫,令自己感到南师太过遥远。那种远,很难想象的那种远。 初试成绩出来后,仍然很担心过不了复试,只要录取比例不是1:1,就可能被刷,担忧一直到拟录取名单出来,其实拟录取名单出来后,还是不太敢相信,万一公示十天内发生什么别的事呢?万一老师分数核算错误呢?万一有很多,每一个带来的都是天翻地覆。好在结局最终尘埃落定,拿到这一纸通知书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我感谢那段时间不顾一切奋斗的自己。 考研并不是期末考试,不是你熬夜突击几晚就能出成绩的,所以贵在坚持,贵在每天的进步。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那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一年你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寒暑假,你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因为你玩的那一刻,你的对手可能甩你一大截了。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你便是英雄。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念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差生逆袭北大之路,虽说是属于心灵鸡汤类,但她说的有一句话,却是鼓励我坚持到最后,即“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考研期间真的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问题,我们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自然是无可避免的。例如闺蜜过生日,一起逛街,还有论文相关事情,你要想获得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真是难之又难。可能这时候你必须权衡一下,对于闺蜜来说,真正为你考虑的人,不会因为你暂时的冷落而离开你,所以考研的话,你必须学会拒绝,就算自己想要出去玩的话,也要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本身是一个极贪玩

南大文学院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及参考书推荐http

南大文学院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及参考书推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377547.html,/thread-1209419-1-1.html 发表于2014-8-8 14:25 1herk 我终于克服拖延症跑来发经验帖啦握拳!感谢之前论坛里所有给我帮助很大的帖子~一战北大惨败,二战南大险胜,古代文学专业。 一.学校选择 国内古代文学最牛的就是北大,南大和复旦,排名不分先后只是主攻方向不同。南大古代文学的特色是与古文献的结合和域外汉学研究的开展,一方面注重考据、版本、目录等基本知识给予很实际的治学门径,另一方面擅长海外汉籍和国外汉学提供崭新的研究角度,加之严谨的学术风气和和谐的整体氛围,又坐落于金陵帝王州,乌衣巷秦淮河风流千载,南大,你值得拥有。 鉴于我第一年考的是无比变态的北大,我觉得南大的题已然超级无敌人性化了。比如文学卷,虽然貌似什么都考,但是除了名词解释需要全答以外,大题只是六选四,古代文学除去自己专业的两道只需要再重点准备两门而已,大大减少了复习难度。而且除了2012年试题比较诡异以外,基本还是以重点知识的基础考察为主,很少有太难太偏的题目,总之是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试卷类型。 二.初试准备 因为我是古代文学方向,所以我会详细说一下古代文学的复习建议,然后再简略一点的是现代文学、英语、政治和心态调整及时间管理,其他的科目我不擅长也没看什么扩展的书就大概说下我用过的教材好了。 1. 古代文学 (1)首先一定要以真题为指导,以基础为最重点,这也是每个科目都通用的关键。 通观古代文学的历年大题,都是很基础的重点考察,让咱们默写的诗词也都是课本上出现过的。在我两年的复习中深刻感觉到基础才是一切一切的关键,看的研究专著越多,越觉得基础重要,这就好比筑楼,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往上盖得越高,越有崩塌的危险。所以以真题为指导,以课本为纲领,以作品选为基石,以文论选为补充,以重要专著为提高,这就是我觉得有效又不会崩溃的总体方法。 (2)在通读了袁本教材之后,我首先和真题结合总结了所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点: A先秦 诗经——基本情况(采集、整理、流传)、风雅颂、赋比兴、风雅精神 先秦叙事散文——基本情况(概况、成就、影响)、左传的叙事、战国策的语言、先秦叙事散文对小说的影响、对散文的影响。 诸子——基本情况(文献、体裁变迁、发展阶段、艺术风格)、孟子语言及影响、庄子语言寓言及影响 楚辞——基本情况(主要的注本,重要篇目的内容)、影响(抒情、浪漫、比兴) B秦汉 汉赋——发展过程,汉大赋及主要作家 史记——叙述、写人、风格、地位影响,史汉对比 汉乐府——基本情况(编辑整理、内容)、叙事诗、对诗经的延续和发展,对五言诗的影响C魏晋南北朝 五言诗——汉魏五言诗的流变、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建安七子、太康元康诗坛、大小谢对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31001 课程名称:文学理论 总学时数:48学时 后续课程:文艺心理学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以培养合格的高等院校中文本科生为根本目标。通过系统的文学基本原理的讲授,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文艺观,能对错综复杂的文艺现象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为学好后续课程,初步具备文艺学方面的科研能力打下一个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能够运用理论指导文学实践活动,繁荣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 4.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编文本论、第三编创作论、第四编接受论。 5.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业,实践专题研讨等。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使用由顾祖钊著《文学原理新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参考书: [1]吴中杰《文艺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欧阳友权《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鲁枢元等著《文学理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6]杨春时《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刘勰著《文心雕龙》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祖保泉解说) [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11]王运熙等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7.其它说明:相同课程,学时上下不超过4学时,可以本大纲为准,作适当安排。 二、正文部分 导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文学概论的意义﹑性质、发展,掌握文学理论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

《文学理论》习题

. 《文学理论导引》习题 1.文学是通过()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的。 A.语言B.形象 D.艺术 C.意象 2.衡量艺术真实的()是指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A.表现测度B.心理测度 D.形象测度 C.反映测度 3.抒发主体情感是()的基本特征。 A.抒情文本B.叙事文本 D.散文文本 C.戏剧文本 4.文学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因为,文 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 辩证统一。 A.语言层B.现象层 D.语音层 C.意蕴层 5.孔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其中的“文学”实际上指的是()。

A.古代的文献B.艺术页

. D.文学理论 C.文学 6.下列()要素不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的一种。 A.作家B.作品 D.想象 C.读者 7.下列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理论是()。 A.“模仿说”B.“天才说” D.“性升华说” C.“表现说” 8.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关系上展开的。 A.形式B.价值 C.功利D.审美 9.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 A.“神似”B.“形似” C.模仿D.再现 10.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这指的是文学形象的()特点。 A.心象性B.概括性

C.符号性D.间接性页

. 1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 C.文学史D.文学社会学 12.《镜与灯》的作者是()。 A.燕卜逊B.艾布拉姆斯 C.卡勒D.刘若愚 13.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是()。 A.孔德B.维柯 C.拉·封丹D.丹纳 14.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 A.黑格尔B.莱辛 C.马克思D.卢卡契 15.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 A.叔本华B.康德 D.波德莱尔 C.克罗齐 16.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A.诗学B.文体学 C.文艺美学D.艺术学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任务群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真阅读《平凡的世界》,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分析作品的语言和用词 特色,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学习小说中用景物渲染气氛,突出性格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知书中人物形象,理解思想主题,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开拓思维的广度。通过对比《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分析小说主题的相似与区别。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提高审美能力,对小说进行多角度的创造性评价并抒发自己的感悟。感受 人物的苦难,发现人性的多样,体悟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路遥的创作背景和风格,通过小说感知改革开放对一代人形成的巨大 影响,学习和理解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等人体现出来的坚韧、淳朴的性格。 (二)学习内容 1、阅读与鉴赏: 仔细阅读《平凡的世界》,并结合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以及关于路 遥的生平传记、创作背景,具体有厚夫著《路遥传》、杨晓帆《路遥论》、王刚《路遥年谱》等进行对比阅读,获得多文本阅读的体验,回归真实的阅读过程。 2、梳理与探究: ①梳理和归纳《平凡的世界》、《人生》基本情节,梳理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轨迹。并重点分析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高加林等人的形象,对其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并写人物分析。 ②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写人、写事的手法,归纳小说主要的艺术特征,探究路遥小说的艺术手法。 3、表达与交流: 小组讨论,分享汇报阅读成果,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知人论世,谈谈时代背景对人的命运和文学的影响。 (三)设计说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自主、合作、

文学理论模拟题(一)

文学理论模拟题(一) 一、填空 1.(填作者或作品) 李泽厚()李渔()本雅明()弗洛伊德()《历史与阶级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人间词话》 2、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 答案: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3、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四个要素组成。 答案:艾布拉姆斯、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4、文学活动过程是一个从()到艺术价值生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 答案:艺术生产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象化论、()、特殊的意识形态论、()、现实主义的创作论、文学历史发展论、文学批评论。 答案:艺术生产论、文学起源论 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性质的理解体现在:“对象化”论强调的是它的(),“意识形态”论强调的是它的(),“艺术生产”论强调的是它的()。 答案:创造性、依存性、独创性 6、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区别开来。” 答案: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 7、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是:()、宗教方式、()、艺术方式。 答案:理论方式、实践—精神方式 8、文论史上的几种文学起源说有:巫术说、()、游戏说、摹仿说等。 答案:宗教说 9、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素:()、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答案:说话人 10、文学话语的社会性表现在,它具有()、民族性、人民性和阶级性。 答案:意识形态性 1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答案:形象与理性 12、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体现为两种修辞形态:()和含混。 答案:含蓄 13、文论史上对的解释有:“自然”说、“情感”说、“原始意象”说等;对文学创造主体的解释有:“摹仿者”说与“创造者”说、“旁观者”说与“移情者”说、“集体人”说等。答案:文学创造客体 14、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可分为()、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答案: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 15、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等多种类型。 答案: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16、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包括:()、艺术发现、创作动机等。 答案:材料储备 17、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

文学批评导引常见问题解答(大学期末复习试题)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 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则更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应用学科。 2.文学批评的艺术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出入有度的情感距离。在评论文学作品这种审美形式时,评论家也需要体验、感悟、想象,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流露。但同时它也需要心理距离,需要对情感加以理智的控制。而这种情感距离与其他人文科学中所持的客观态度是不一样的。 (2)思维方式上的求异性。这首先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一般现象。第二,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不是某种共识,它对研究对象的发现、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发现和评价。换句话说,它融入了自我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 (3)强烈的形式感。这里的形式是与素材相对应的。文学评论也关注作品的素材,但它更关注作品的形式。因为作品的形式集中地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更能引起读者的愉悦。这是文学批评与其他人文科学不同之处。 3.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文学批评要求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它是以理性活动方式对感性活动成果的研究,以逻辑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成果的研究。在文学批评的全过程中,既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 4.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

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批评的理论化,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 1.简述刘勰提出的批评的“六观”。 一观位体,即对作品从主题思想到表现形式作总的观察,包括体裁的选择;二观置辞,分析作品的语言技巧;三观通变,分析作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分析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恰当与否;五观事义,考察作家在引经据典上的处理;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音律。 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如何体现中西文论的融合的。 王国维的“境界”说一方面在这一传统术语中注入西方美学的内涵,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契合点,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把中西文学理论批评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自然地揉合在一起。王国维这种追求,展示了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趋势。 3.为什么说欧州文艺复兴构成了近代欧州文学批评的起点? 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印刷术的运用使作品得以更为广泛的传播,从而为阅读提供了方便,二是大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其内部强制使用占统治地位的语言;三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带动了文学评论的发展。有褒扬作品之美的评论,也有挑剔作品不足的评论,还有一些评论家则开始对作品作历史的、地理的思考。 4.柏拉图为什么拒绝诗人进入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这些诗人的作品培育人性中低劣部分,摧残了理性部分。 5.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相关文档